隐形矫正用牵引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正畸附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隐形矫正用牵引钩。
背景技术
隐形矫正分为透明牙套和舌侧矫正两种,其中,透明牙套又叫“隐形无托槽矫正”,是牙齿矫正的一种。隐形无托槽矫正具有没有传统矫治过程中的钢丝和托槽,佩戴方便、不影响美观等突出优点,广受美齿者青睐。
其中,透明牙套由于其使牙齿移动的力主要作用在牙冠上,无法使牙齿移动的力量接近阻抗中心,如此不利于纠正牙轴及牙齿的整体移动。
而这类问题,通常都是通过牵引钩来实现的,透明牙套不同于托槽矫正,托槽矫正上的牵引钩(Power Arm)多是连接在钢丝上或者托槽本体上的。而透明牙套上不存在钢丝,加之其刚度不足,牵引钩安装在透明牙套上容易造成形变等问题而导致效果低下,固导致牵引钩的设置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隐形牙套上牵引钩设置困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隐形矫正用牵引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隐形矫正用牵引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隐形矫正用牵引钩,包括牵引拉钩、以及用于与牙齿粘接的插接部,插接部呈片状设置,插接部设于牵引拉钩的一端,插接部上设有连接凸起和/或连接槽和/或连接孔和/或连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透明牙套3D设计时就设置好预留空间,将插接部采用正畸粘接剂固定在牙齿表面,再将透明牙套套在牙齿表面,使插接部位于透明牙套预留的空间内。而通过连接凸起、连接槽、连接孔或连接口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增加粘接面积,提高与牙齿表面间的粘接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与透明牙套配合,透明牙套能够压住插接部,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
可选的:插接部的宽度为1~4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插接部过大而导致无法进行插接、或者导致透明牙套需要夹出更大的空间用于容纳插接部而导致壁厚过薄,而影响并且影响美观性能,还容易影响患者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插接部的一个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槽,连接槽沿插接部的宽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宽度方向设置能够形成更好的连接效果。
可选的:连接槽至少一端贯穿插接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贯穿设置能够形成强度更好的连接结构,提高插接部的连接效果。
可选的:插接部的两侧中至少一侧设有多个所述连接凸起或所述连接口。
可选的:连接凸/连接口起朝向牵引拉钩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与正畸粘接剂接触的比表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效果。
可选的:同一侧的连接凸起/连接口间呈等间距或不等间距设置。
可选的:插接部的端面设有若干所述连接孔,连接孔贯穿插接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贯穿设置能够使两端连接,从而提高连接效果。
可选的:插接部的两侧中至少一侧设有所述连接口。
可选的:连接口呈朝向牵引拉钩倾斜设置。
可选的:牵引拉钩表面涂覆有美观涂层。
可选的:牵引拉钩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钩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提高适用范围,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靠近阻抗中心的钩体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牵引拉钩;110、钩体;120、牵引杆;200、插接部;210、连接槽;220、连接口;230、连接孔;240、连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隐形矫正用牵引钩(Power Arm),如图1所示,包括牵引拉钩100和插接部200,插接部200设于牵引拉钩100的一端,其中,插接部200通过正畸粘接剂连接在牙齿上。
牵引拉钩100包括牵引杆120和钩体110,钩体110设于牵引杆120一端、且两者呈一体成型设置,钩体110可以是圆球体状、单圆柱形、多间隔圆柱形、弯钩形等,能够便于橡皮圈或弹力线连接即可,本实施例中钩体110以弯钩形为例。
插接部200设于牵引杆120的另一端,且插接部200的宽度大于牵引杆120的宽度,插接部200的宽度为1~4mm,具体宽度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优选在1~3mm,在确保透明牙套有足够厚度的同时,尽可能选用较宽的插接部200,如此可以提高插接部200的连接面积。
插接部200的两个端面中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若干连接槽210,本实施例中,仅在插接部200的一个端面上设置连接槽210,连接槽210数量为三个,但不局限与此,根据加工难易程度、最终使用效果等对连接槽210宽度和间距进行调整。
连接槽210沿插接部200的宽度方向设置,且连接槽210至少一端贯穿插接部200设置,本实施例中连接槽210的两端均呈贯穿插接部200设置。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未设置连接槽210,而是在插接部200的两侧中至少一侧设有若干连接口220,本实施例中两侧均设置有四个连接口220,且连接口220呈朝向牵引拉钩100倾斜设置。
此外,连接口220的设置不局限于附图2中设置,还可以是两侧的连接口220呈交错设置。
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未设置连接槽210,而是在插接部200的端面设有若干所述连接孔230,本实施例中连接孔230以7个为例,且连接孔230贯穿插接部200设置。
实施例4: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插接部200的宽度与牵引杆120的端部一直,且在插接部200上未设置连接槽210。
而是在插接部200的两侧中至少一侧设有多个所述连接凸起240,本实施例中插接部200的两侧均设置有四个插接凸起,且连接凸起240朝向牵引拉钩100方向倾斜设置。
此外,连接凸起240的设置不局限于附图2中设置,还可以是两侧的连接凸起240呈交错设置。
实施例5: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牵引杆120上设置有多个钩体110,本实施例以两个为例。两个钩体110均位于牵引杆120远离插接部200的一端,其中一个钩体110与牵引杆120连接、另一个钩体110连接在前一个钩体远离牵引杆120的一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