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8262U - 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8262U
CN215898262U CN202120361110.6U CN202120361110U CN215898262U CN 215898262 U CN215898262 U CN 215898262U CN 202120361110 U CN202120361110 U CN 202120361110U CN 215898262 U CN215898262 U CN 215898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heat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sub
thermo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11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强
晏荣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11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8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8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8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其中,散热装置,包括:导热模组,用于设置在热源上,导热模组设置有用于暴露热源的镂空;热电转换模组,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模组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暴露的热源上,热电转换模组用于在导热模组和热源的温度差作用下产生电势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对热源散热,降低热源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将热源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手机游戏的火热使得人们对手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手机等显示产品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产品温度过高,致使处理器降频,产品出现卡顿,影响使用体验,甚至影响屏幕、芯片以及电池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显示产品的降温方式主要采用导热板等装置进行散热,避免局部温度过高。然而,对于一直处于双手紧握状态下的手机等手持式显示产品,现有的降温散热方式并不理想,并且,热量被耗散浪费掉,对电池容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导热模组,用于设置在热源上,导热模组设置有用于暴露热源的镂空;
热电转换模组,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模组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暴露的热源上,热电转换模组用于在导热模组和热源的温度差作用下产生电势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热模组包括多个并列的导热条,至少两个相邻的导热条之间设置有镂空,热电转换模组的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条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与导热条相邻的镂空暴露的热源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热电转换模组包括多个热电转换单元,多个热电转换单元沿镂空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热电转换单元依次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热电转换单元包括:
第一子模块,第一子模块的第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条上,第一子模块的第二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暴露的热源上;
第二子模块,第二子模块的第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条上,第二子模块的第二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暴露的热源上;
第一子模块的第一端部和第二子模块的第一端部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热电转换单元中,一个热电转换单元中第一子模块的第二端部与另一个热电转换单元中第二子模块的第二端部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子模块包括第一热电材料体,第二子模块包括第二热电材料体,第一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包括无机热电材料和有机热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包括无机热电材料和有机热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子模块包括第一热电材料体,第二子模块包括第二热电材料体,第一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包括P型半导体材料,第二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包括N型半导体材料。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还包括绝缘层,绝缘层位于导热模组和热电转换模组之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还包括储能器件,储能器件与热电转换模组连接,并基于电势差储存电能。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本公开任一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导热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上,热电转换模组的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模组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暴露的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导热模组通过导热胶贴覆于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或者,
在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上采用图案化工艺形成导热模组。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不仅实现了对热源的散热,降低了热源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将热源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可以直接利用该电能也可以对该电能进行存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的续航能力。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热电转换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碲化铋基材料的晶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PEDOT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面板;21、导热模组;211、导热条;212、镂空;213、连接条;22、热电转换单元;221、第一子模块;221a、第一热电材料体;221b、第一电极;221c、第二电极;222、第二子模块;222a、第二热电材料体;222b、第三电极;222c、第四电极;23、绝缘层;24、储能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显示产品作为电子产品,完全抑制其发热不太现实。相关技术中,对电子产品进行降温的主流方式包括:在电子产品中置入石墨烯导热板、金属导热板或者液冷热管装置,来对电子产品进行散热,避免电子产品局部温度过高。
显示面板以及芯片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焦耳热,致使显示面板温度升高,影响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导致面板色偏严重。为了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降温,可以在显示面板中置入导热板,将局部热量散发到面板周边,与周边环境热交换进行散热。但是,当显示面板周围温度较高时,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热量耗散浪费掉,不利于能源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导热模组,用于设置在热源上,导热模组设置有用于暴露热源的镂空;热电转换模组,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模组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暴露的热源上,热电转换模组用于在导热模组和热源的温度差作用下产生电势差。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装置200可以包括导热模组21和热电转换模组。导热模组21用于设置在热源上。导热模组21设置有用于暴露热源的镂空212。热电转换模组的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模组21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212暴露的热源上,热电转换模组用于在导热模组21和热源的温度差作用下产生电势差。
本公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导热模组21设置在热源上后,导热模组21可以将热源的高热量传递到整个导热模组21,实现对热源的散热。在导热模组21对热源散热时,导热模组21的温度明显高于热源上未被导热模组21覆盖的区域,亦即,导热模组21的温度明显高于通过镂空212暴露的热源温度。从而,热电转换模组的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模组21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212暴露的热源上时,热电转换模组的两端部会产生温度差,该温度差使得热电转换模组材料内部载流子发生定向迁移(Seebeck效应)。载流子随温度梯度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移动从而形成电势差。
本公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导热模组21设置在热源上,可以对热源进行散热,热电转换模组可以在导热模组21和热源的温度差作用下产生电势差。对于热电转换模组上产生的电势差,可以进一步利用该电势差。从而,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不仅实现了对热源的散热,降低了热源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将热源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可以直接利用该电能也可以对该电能进行存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的续航能力。
本公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可以应用于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作为热源,可以将散热装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上,导热模组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热电转换模组可以将显示面板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导热模组21可以包括多个并列的导热条211,多个导热条211可以沿第一方向(在图1中为竖直方向)并列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导热条211之间设置有镂空212。热电转换模组的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条211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与导热条相邻的镂空212暴露的热源上。对于一个热电转换模组,热电转换模组所在的镂空与热电转换模组所在的导热条相邻。如图1所示,对于第一导热条211a,热电转换模组的一端部设置在第一导热条211a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第一镂空212a暴露的热源上,第一镂空212a与第一导热条211a相邻。
镂空212区域的热源未被导热模组21覆盖,导热条211可以将热源的高热量传递到整个导热条211上,使得导热条211的温度高于镂空212区域的热源温度。从而,导热条211与通过镂空212暴露的热源之间具有温度差,使得热电转换模组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这种结构的导热模组,在相邻两个导热条之间设置镂空,方便了热电转换模组通过镂空与热源接触,使得散热装置的整体布局、结构更加合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并不是每相邻的两个导热条211之间均设置镂空212,只要至少两个相邻的导热条211之间设置镂空212,就可以方便热电转换模组的另一端部与热源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相邻两个导热条211之间设置有镂空212。从而,可以在每个导热条与对应的镂空位置设置热电转换模组,有利于增大热电转换模组的设置量,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导热模组21还可以包括连接条213,连接条213用于在导热条211的一端将多个导热条211连接。从而,多个导热条211通过连接条213形成连接的整体,有利于导热条之间热量传递,有利于不同导热条的温度均衡。这样的导热模组,可以将热源的热量均匀分散到各个导热条,导热条温度较高,导热模组的镂空位置由于热传导较慢,温度较低,有利于导热条与镂空位置的热源形成温度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散热装置还可以包括绝缘层23,绝缘层23可以位于导热模组21和热电转换模组之间。导热模组21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例如铝,金属材质的导热模组具有更好的导热性,有利于为热源散热。在导热模组21和热电转换模组之间设置绝缘层23,可以有效避免热电转换模组中的热电材料或电极材料与金属导热模组直接接触,避免造成短路,有利于热电转换模组电势差的形成。
示例性地,绝缘层23可以为绝缘薄膜。绝缘层23的材质可以包括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散热装置还可以包括储能器件,储能器件可以与热电转换模组连接,从而,储能器件24可以基于电势差储存电能。将电能储存起来,方便利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储能器件可以包括超级电容器或锂离子电池等储能器件。
如图1和图2所示,热电转换模组可以包括多个热电转换单元22。如图2所示,热电转换单元22的一端部搭接在导热模组的导热条211上,热电转换单元22的另一端部用于搭接在通过镂空暴露的热源上。热电转换单元22用于在导热模组和热源的温度差作用下产生电势差。
多个热电转换单元22可以沿镂空212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热电转换单元22可以依次连接。多个热电转换单元依次连接,使得多个热电转换单元产生的电势差依次连接,可以形成串联电压,提高电压数值,有利于对电能进行利用。
如图2和图3所示,热电转换单元22可以包括第一子模块221和第二子模块222。第一子模块221的第一端部可以设置在导热模组上,示例性地,第一子模块221的第一端可以设置在导热条211上。第一子模块221的第二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212暴露的热源上。第二子模块222的第一端部可以设置在导热模组上,示例性地,第二子模块222的第一端部可以设置在导热条211上。第二子模块222的第二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212暴露的热源上。第一子模块22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子模块222的第一端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模块221可以包括第一热电材料体221a、第一电极221b和第二电极221c,第一电极221b位于第一子模块221的第一端部,第一电极221b与第一热电材料体221a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极221c位于第一子模块221的第二端部,第二电极221b与第一热电材料体221a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子模块222可以包括第二热电材料体222a、第三电极222b和第四电极222c,第三电极222b位于第二子模块222的第一端部,第三电极222b与第二热电材料体222a的一端连接。第四电极222c位于第二子模块222的第二端部,第四电极222c与第二热电材料体222a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极222b与第一电极221b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热电转换单元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个热电转换单元中第一子模块221的第二端部与另一个热电转换单元中第二子模块222的第二端部连接。示例性地,一个热电转换单元中第一子模块的第二电极221c与另一个热电转换单元中第二子模块的第四电极222c连接。从而实现了多个热电转换单元依次连接。
如图1所示,每个镂空对应设置有一列热电转换单元。一列热电转换单元中的多个热电转换单元依次连接。例如,一列热电转换单元的数量为N个,储能器件的第一极可以与第1个热电转换单元中第二子模块的第四电极222c连接,储能器件的第二极可以与第N个热电转化单元中第一子模块的第二电极221c连接。
储能器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储能器件与多个镂空一一对应。储能器件与对应镂空的一列热电转换单元连接。
示例性地,储能器件可以为一个。可以将多列热电转换单元依次连接,储能器件与依次连接的多列热电转换单元连接,从而,储能器件可以储存更多的电能,有利于电能的收集和利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221b、第二电极221c、第三电极222b和第四电极222c的材质可以均包括金属,例如银(Ag)。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221b、第二电极221c、第三电极222b和第四电极222c的材质并不限于银,可以采用其它适于用作电极的金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可以包括P型热电材料,例如P型半导体材料,第二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可以包括N型热电材料,例如N型半导体材料。从而,第一子模块的电势差和第二子模块的电势差串联,使得第一子模块的第二端部与第二子模块的第二端部的电势差为第一子模块的电势差和第二子模块的电势差之和。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热电转换单元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热电材料体221a的材料为P型半导体,第二热电材料体222a的材料为N型半导体。第一子模块221的下端部位于热端,第一子模块221的上端部位于冷端,第一子模块的下端部温度高于上端部;第二子模块222下端部位于热端,第二子模块222的上端部位于冷端,第二子模块222的下端部温度高于上端部。基于塞贝克(Seebeck)效应,P型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空穴)自下端部朝向上端部迁移;N型半导体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自下端部朝向上端部迁移。第一子模块221的下端部和上端部之间形成第一电势差,第二子模块222的下端部和上端部之间形成第二电势差。第一子模块221的第一电极221b与第二子模块222的第三电极222b连接,第一子模块221的第二电极221c与第二子模块222c的第四电极222c之间可以连接储能器件24,从而储能器件24可以将电能储存,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将该电能直接利用,例如在第二电极221c与第四电极222c之间连接电气器件,电气器件工作。或者,可以在第二电极221c与第四电极222c之间连接储能器件,将电能储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可以包括无机热电材料和有机热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可以包括无机热电材料和有机热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热电材料可以具有高的导电特性,可以通过掺杂提高热电材料的导电率。热电材料可以具有较低的热导率,从而有利于在热电材料体的两端形成温差。
无机热电材料可以包括:碲化铋基材料(Bi2Te3)、碲化铅基材料、三锑化钴基材料、硒化铟基材料、Mg2SiSn基材料、氧化石墨烯材料、掺杂石墨烯材料、硫化钼材料等中的至少一种。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碲化铋基材料的晶体结构示意图。Bi2Te3基合金作为最早被发现的化合物半导体热电材料,是室温附近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占据热电材料商业化应用统治地位。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导热性较差。制备简单,热电优值高。
有机热电材料可以包括: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苯炔、苝及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富勒烯衍生物、有机碳纳米管等中的至少一种。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PEDOT的分子结构示意图。PEDOT是EDOT(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PEDOT具有分子结构简单、能隙小、电导率高、环境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热电转换器件的研究。氧化状态为透明无色,在电子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示意图。苝酰亚胺类化合物是苝类的一种衍生物,是一种典型的n型半导体,具有缺电子特性、大的分子共轭平面,通过掺杂具有高的导电率,热导性差等特点,在有机热电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模块可以呈薄膜状,第二子模块可以呈薄膜状。从而,热电转换单元也呈薄膜状。薄膜状的热电转换单元有利于热电转换单元的设置,可以将热电转换单元方便地贴覆在导热模组和热源上,方便了散热装置的制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模块和第二子模块并不限于薄膜状,第一子模块和第二子模块的具体结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图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显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和本公开任一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导热模组21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发热表面上,例如,可以将导热模组21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表面上。热电转换模组的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模组21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镂空暴露的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上。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导热模组21与热电转换单元2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23,热电转换单元22的一端部设置在导热模组21上方的绝缘层23上,热电转换单元22的另一端部设置在通过镂空暴露的绝缘层23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储能器件24设置在绝缘层23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热模组21可以通过导热胶贴覆于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图案化工艺在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上形成导热模组2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显示面板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形成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在显示面板上形成散热装置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显示面板10背离显示侧的一侧沉积导热薄膜,对导热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导热模组21,导热模组21设置有用于暴露显示面板的镂空。
在导热模组21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沉积绝缘薄膜,形成绝缘层23。
在绝缘层23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形成多列热电转换单元,同一列中的多个热电转换单元依次连接。
热电转换单元的制备过程可以包括:在绝缘层23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P型半导体薄膜,对P型半导体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第一热电材料体;在绝缘层23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N型半导体薄膜,对N型半导体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第二热电材料体;在第一热电材料体和第二热电材料体上形成电极薄膜,对电极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第一电极221b、第二电极221c、第三电极222b和第四电极222c。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先形成第一电极221b、第二电极221c、第三电极222b和第四电极222c,然后再形成第一热电材料体和第二热电材料体。
热电转换单元的详细制备过程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工艺或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导热模组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温度,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同时,热电转换模组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显示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公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可以形成在热源表面例如显示面板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表面上,制备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具有无运动部件、无噪音、无污染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容易理解的是,本文中所说的“图案化”,当图案化的材质为无机材质或金属时,“图案化”包括涂覆光刻胶、掩膜曝光、显影、刻蚀、剥离光刻胶等工艺,当图案化的材质为有机材质时,“图案化”包括掩模曝光、显影等工艺,本实施例中所说的蒸镀、沉积、涂覆、涂布等均是相关技术中成熟的制备工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模组,用于设置在热源上,所述导热模组设置有用于暴露所述热源的镂空;
热电转换模组,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导热模组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所述镂空暴露的所述热源上,所述热电转换模组用于在所述导热模组和所述热源的温度差作用下产生电势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模组包括多个并列的导热条,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导热条之间设置有所述镂空,所述热电转换模组的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导热条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与所述导热条相邻的镂空暴露的所述热源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转换模组包括多个热电转换单元,所述多个热电转换单元沿所述镂空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热电转换单元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转换单元包括:
第一子模块,所述第一子模块的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导热条上,所述第一子模块的第二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所述镂空暴露的所述热源上;
第二子模块,所述第二子模块的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导热条上,所述第二子模块的第二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所述镂空暴露的所述热源上;
所述第一子模块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子模块的第一端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热电转换单元中,一个热电转换单元中第一子模块的第二端部与另一个热电转换单元中第二子模块的第二端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块包括第一热电材料体,所述第二子模块包括第二热电材料体,所述第一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包括无机热电材料或有机热电材料,所述第二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包括无机热电材料或有机热电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块包括第一热电材料体,所述第二子模块包括第二热电材料体,所述第一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包括P型半导体材料,所述第二热电材料体的材料包括N型半导体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导热模组和所述热电转换模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储能器件,所述储能器件与所述热电转换模组连接,并基于所述电势差储存电能。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导热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上,所述热电转换模组的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导热模组上,另一端部用于设置在通过所述镂空暴露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模组通过导热胶贴覆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或者,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发热表面上采用图案化工艺形成所述导热模组。
CN202120361110.6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 Active CN215898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1110.6U CN215898262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1110.6U CN215898262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8262U true CN215898262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39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1110.6U Active CN215898262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8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38450A1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10243128B2 (en)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element and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US20180175272A1 (en)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US20180294397A1 (en)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CN110729339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US20180183360A1 (en)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CN115000327A (zh)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US10236431B2 (en)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element and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US2022005229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5898262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显示设备
US20110129668A1 (e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nanofiber for thermoelectric application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US10347811B2 (en)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CN116634844A (zh) 可穿戴式的y-型结构热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0115882B2 (en)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element and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JP6505585B2 (ja) 熱電変換素子
CN213752686U (zh) 电子设备
KR102274205B1 (ko) 흡습성 고분자를 이용한 방열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열전 모듈
KR20170103544A (ko) 열전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19800404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Gobpant et al. High-performance flexi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based on silicone rubber and cover with graphite sheet
US20110151609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Thin Film Heat Dissipater
CN216958041U (zh) 薄膜晶体管结构和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驱动晶体管
US10439124B2 (en)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heat conductive laminat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CN107846157A (zh) 温差发电装置
KR20170107273A (ko) 열전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