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7523U -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97523U
CN215897523U CN202121773036.5U CN202121773036U CN215897523U CN 215897523 U CN215897523 U CN 215897523U CN 202121773036 U CN202121773036 U CN 202121773036U CN 215897523 U CN215897523 U CN 215897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opening
communication
motor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30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荆红民
常霞彬
徐军
乐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izhi Motor Co ltd
Leadsh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eizhi Motor Co ltd
Leads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eizhi Motor Co ltd, Leadsh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eizh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30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97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97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97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该一体化电机包括:电机本体;驱动器,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板;壳体,驱动板和控制板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安装在电机本体的后端部,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其中,驱动板和/或控制板上设置有IO接口、电源接口、通信接口以及调试接口中的至少一个,IO接口、电源接口、通信接口以及调试接口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开口露出;驱动板和/或控制板上设置有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通过第二开口露出;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显露。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在恶劣环境中显示装置等电子元器件存在损坏风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一体化电机是将驱动器和伺服电机集合成一体的运动控制单元,驱动器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板,控制板上设置有接口和显示装置等元器件。
在相关技术中,当一体化电机在运行时,需要利用设置在控制板上外露的显示装置对一体化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但是,一体化电机在潮湿以及有粉尘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时,粉尘或者水汽侵入电路板使得诸如显示装置等电子元器件存在损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在恶劣环境中显示装置等电子元器件存在损坏风险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一体化电机包括:电机本体;驱动器,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板;壳体,驱动板和控制板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安装在电机本体的后端部,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其中,驱动板和/或控制板上设置有IO接口、电源接口、通信接口以及调试接口中的至少一个,IO接口、电源接口、通信接口以及调试接口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开口露出;驱动板和/或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机本体的状态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通过第二开口露出;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显露。
进一步地,壳体具有第一接口区域和第二接口区域,第一接口区域和第二接口区域对称设置在电机本体的电机轴的两侧的壳体上,或者,第一接口区域和第二接口区域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前端和后端,第一接口区域和第二接口区域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
进一步地,IO接口、电源接口、通信接口以及调试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接口区域和/或第二接口区域;和/或,驱动板和/或控制板连接有地址选择开关,地址选择开关通过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裸露,地址选择开关通过可视化窗口显露。
进一步地,通信接口为CAN通信接口或者ETHERCAT通信接口或者RS485通信接口;其中,通信接口包括通信输入接口和通信输出接口,通信输入接口和通信输出接口分别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开口进行裸露,或者通信输入接口和通信输出接口一体成型并通过一个第一开口进行裸露。
进一步地,可视化窗口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开口上,或者可视化窗口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可视化窗口与第二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进一步地,IO接口、电源接口、通信接口以及调试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为防水连接器,防水连接器与第一开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IO接口、电源接口、通信接口以及调试接口均具有外接线缆,外接线缆的出线方向与电机本体的电机轴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S,其中,0°≤S≤90°。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连接壳和后盖,后盖盖设在连接壳的后端部,后盖和连接壳共同围成容纳腔,驱动板和控制板设置在容纳腔内;连接壳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后盖和第一壳体部共同围成第一容纳腔,后盖和第二壳体部共同围成第二容纳腔,控制板设置于第二容纳腔;驱动板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容纳腔,驱动板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容纳腔,或者,驱动板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后盖或者连接壳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安装有透气阀;或者,一体化电机还包括编码器和罩设编码器上的编码器罩,编码器罩上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安装有透气阀。
进一步地,透气阀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和透气部,安装部安装在安装孔内,安装部内具有贯通设置的连通腔,透气部与连通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安装部与安装孔的孔口或孔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地,透气部具有至少一个透气孔,透气孔与连通腔相连通,透气部与安装部之间设置有透气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控制系统,驱动控制系统包括上述提供的一体化电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体化电机包括电机本体、驱动器以及壳体,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驱动板和/或控制板上的IO接口、电源接口、通信接口以及调试接口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开口露出,驱动板和/或控制板上的显示装置通过第二开口露出,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显露。由于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显露,一体化电机在潮湿以及有粉尘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时,能够利用可视化窗口对液体或粉尘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诸如显示装置发生损坏,能够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窗口观察显示装置显示的一体化电机的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透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电机本体;
20、壳体;21、可视化窗口;22、第一接口区域;23、第二接口区域;26、连接壳;261、第一壳体部;262、第二壳体部;27、后盖;
31、IO接口;32、电源接口;33、通信接口;331、通信输入接口;332、通信输出接口;34、调试接口;
42、透气阀;421、安装部;422、透气部;422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该一体化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0、驱动器以及壳体20,驱动器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板,驱动板和控制板设置于壳体20内,壳体20安装在电机本体10的后端部,壳体2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其中,驱动板和/或控制板上设置有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开口露出,驱动板和/或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机本体10的状态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通过第二开口露出,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21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显露。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由于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21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21显露,一体化电机在潮湿以及有粉尘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时,能够利用可视化窗口21对液体或粉尘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诸如显示装置发生损坏,能够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窗口21观察显示装置显示的一体化电机的运行状态。
并且,由于一体化电机包括多种类型的接口,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接线需求,进而能够提升一体化电机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0的前端部为图1中壳体20的朝向电机本体10的一端,壳体20的后端部为图1中的壳体20的远离电机本体10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电机本体10的运行状态以及故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2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具体指的是壳体20包括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及以上的第一开口,壳体20包括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及以上的第二开口。同样的,控制板上设置有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具体指的是控制板上设置有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的一个或多个。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开口露出,具体指的是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第一开口露出。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接口对应第一开口设置,即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开口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壳体20的上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20的任意一个面均可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开口露出,显示装置通过第二开口露出。上述露出指的是接口、显示装置等元器件可以通过开口露出至外界。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21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21显露,显露指的是显示装置位于可视化窗口21的下方并可以被人观察到。
其中,显示装置具体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指示灯或者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中,可视化窗口21为透明材质制成的可视盖。
如图1所示,壳体20具有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对称设置在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的两侧的壳体20上,或者,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分别设置在壳体20的前端和后端,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通过在壳体20上设置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在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设置不同类型的接口,使得接口的布局更为规整,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其中,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接口区域22和/或第二接口区域23;和/或,驱动板和/或控制板连接有地址选择开关,地址选择开关通过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裸露,地址选择开关通过可视化窗口21显露。使得上述接口分别设置在不同接口区域内,接口布局更为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接口33为CAN通信接口或者ETHERCAT通信接口或者RS485通信接口;其中,通信接口33包括通信输入接口331和通信输出接口332,通信输入接口331和通信输出接口332分别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开口进行裸露,或者通信输入接口331和通信输出接口332一体成型并通过一个第一开口进行裸露。
其中,可视化窗口21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开口上,或者可视化窗口21与壳体20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可视化窗口21通过螺钉或者卡扣设置在第二开口上。采用螺钉或卡扣的结构对可视化窗口21进行固定,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地,可视化窗口21与第二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利用密封圈对可视化窗口21与第二开口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能够避免液体或粉尘等杂质通过该间隙进入第二开口内,以进一步提升防水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为防水连接器,防水连接器与第一开口密封连接。由于防水连接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避免外界的液体通过第一开口进入壳体20内部。具体地,防水连接器为微型防水连接器,该防水连接器的特征是具备防水功能的同时具有小型化和扁平化,防水连接器设置在壳体20上时,仅有高出壳体20表面一小部分,使得一体化电机整体的厚度减少且美观。
其中,地址选择开关包括旋码开关和/或拨码开关,为一体化电机的地址选择提供多种选择,具有操作便捷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调试接口34的类型包括232调试接口和USB调试接口。
具体地,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公插件或母插件的螺丝孔。将螺钉穿设在螺钉孔内并与螺钉孔螺纹配合,能够实现公插件或母插件与接口的连接,装配简单,便于操作。
如图11和图12所示,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均具有外接线缆,外接线缆的出线方向与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S,其中,0°≤S≤90°。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在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在外接线缆时,线缆向两侧延伸或向壳体20的后端部延伸,或者线缆倾斜设置,使得一体化电机外接线缆时能够自由调整出线角度,给客户带来更多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外接线缆的出线方向指的是外接线缆安装在接口上之后,线缆的延伸方向。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线方向与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S,S=90°,接口在外接线缆时,线缆向两侧延伸。如图11所示,可以使S=0°,使得在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在外接线缆时,线缆向壳体20的后端部延伸。
如图1至图5所示,壳体20包括连接壳26和后盖27,壳体20包括连接壳26和后盖27,后盖27盖设在连接壳26的后端部,后盖27和连接壳26共同围成容纳腔,驱动板和控制板设置在容纳腔内;连接壳26包括第一壳体部261和第二壳体部262,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后盖27和第一壳体部261共同围成第一容纳腔,后盖27和第二壳体部262共同围成第二容纳腔,控制板设置于第二容纳腔;驱动板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容纳腔,驱动板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容纳腔,或者,驱动板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0与电机本体10之间的连接缝凃有防水胶和/或垫有防水垫片。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壳26和后盖27之间的连接缝凃有防水胶和/或垫有防水垫片。
具体地,第一壳体部261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壳体部262沿水平方向延伸,后盖27沿竖直方向延伸。后盖27的高度尺寸与连接壳26的高度尺寸相等,即后盖27盖设于第一壳体部261和第二壳体部262的后方的情况下,后盖27的上端面与第二壳体部262的上端面相平齐,后盖27的下端面与第一壳体部261的下端面相平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体化电机防护等级高的情况下,电机内部就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气流无法与外部流通。当一体电机在正常负荷运行时,电机内部会产生100度左右的远高于外部温度的内部高温环境,进而会发生“冷凝”现象,这样在电机内部有水珠产生,导致一体机内部的电子电气单元短路烧坏,电机结构件生锈,进而影响一体机的安全和寿命。
如图10所示,通过使后盖27或者连接壳26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安装有透气阀42。或者,一体化电机还包括编码器和罩设编码器上的编码器罩,编码器罩上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安装有透气阀42。透气阀42能够将容纳腔内的气流与外界流通,保证使用安全。
具体地,透气阀42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421和透气部422,安装部421安装在安装孔内,安装部421内具有贯通设置的连通腔,透气部422与连通腔相连通。容纳腔内的气流通过透气部422与外界流通。
其中,安装部421与安装孔的孔口或孔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为密封圈。利用第二密封件能够保证安装部421与安装孔的孔口或孔壁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出现进液的问题。
具体的,安装部421外壁上设有螺纹,安装孔内壁设有对应的螺纹,安装部421的螺纹与安装孔的螺纹配合将安装部421安装在壳体20上。
在本实施例中,透气部422具有至少一个透气孔4221,透气孔4221与连通腔相连通,其中透气孔4221设置在透气部422的周向侧壁或者顶部,透气部422与安装部421之间设置有透气薄膜,透气薄膜能够实现透气。在本实施例中,透气薄膜为防水透气膜。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其防护等级高,可达IP65以上,可以在有粉尘以及水气的环境中使用。公插件采用螺栓固定,运行时不会因为线束的移动造成插件松动。在使用时将外部插头通过螺丝拧上去,接口预留有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控制系统,驱动控制系统包括上述提供的一体化电机。因此,该驱动控制系统同样能够在潮湿以及有粉尘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时,利用可视化窗口21对液体或粉尘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诸如显示装置发生损坏,能够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窗口21观察显示装置显示的一体化电机的运行状态。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电机,下面结合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
具体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该一体化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0、驱动器以及壳体20,驱动器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板,驱动板和控制板设置于壳体20内,壳体20安装在电机本体10的后端部,壳体20具有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其中,控制板上设置有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均通过第一开口露出,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机本体10的状态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通过第二开口露出,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21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21显露。壳体20具有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对称设置在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的两侧的壳体20上,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均具有多个第一开口。IO接口31、调试接口34设置在第二接口区域23,通信接口33设置在第一接口区域22,电源接口32设置在第二接口区域23和第一接口区域22之间。控制板连接有地址选择开关,地址选择开关通过第二开口裸露,地址选择开关通过可视化窗口21显露。通信接口33包括通信输入接口331和通信输出接口332。可视化窗口21通过螺钉或者卡扣设置在第二开口上。地址选择开关包括旋码开关和/或拨码开关。可视化窗口21与第二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均为防水连接器,防水连接器与第一开口密封连接。出线方向与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S,S=0°,在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在外接线缆时,线缆向后端部延伸。壳体20包括连接壳26和后盖27,壳体20包括连接壳26和后盖27,后盖27盖设在连接壳26的后端部,后盖27和连接壳26共同围成容纳腔,驱动板和控制板设置在容纳腔内;连接壳26包括第一壳体部261和第二壳体部262,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后盖27和第一壳体部261共同围成第一容纳腔,后盖27和第二壳体部262共同围成第二容纳腔,控制板设置于第二容纳腔。驱动板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容纳腔,驱动板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后盖27或者连接壳26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安装有透气阀42。或者,一体化电机还包括编码器和罩设编码器上的编码器罩,编码器罩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安装有透气阀42。透气阀42能够将容纳腔内的气流与外界流通,保证使用安全。透气阀42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421和透气部422,安装部421安装在安装孔内,安装部421内具有贯通设置的连通腔,透气部422与连通腔相连通。容纳腔内的气流通过透气部422与外界流通。安装部421与安装孔的孔口或孔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为密封圈。利用第二密封件能够保证安装部421与安装孔的孔口或孔壁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出现进液的问题。透气部422具有至少一个透气孔4221,透气孔4221与连通腔相连通,透气部422与安装部421之间设置有透气薄膜,透气薄膜能够实现透气。在本实施例中,透气薄膜为防水透气膜。应用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由于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21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21显露,一体化电机在潮湿以及有粉尘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时,能够利用可视化窗口21对液体或粉尘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诸如显示装置发生损坏,能够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窗口21观察显示装置显示的一体化电机的运行状态。
具体实施例二:
具体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具体实施例二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例二中,驱动板上设置有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驱动板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机本体10的状态的显示装置。应用具体实施例二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由于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21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21显露,一体化电机在潮湿以及有粉尘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时,能够利用可视化窗口21对液体或粉尘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诸如显示装置发生损坏,能够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窗口21观察显示装置显示的一体化电机的运行状态。
具体实施例三:
具体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具体实施例三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例三中,驱动板的全部结构均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应用具体实施例三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由于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21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21显露,一体化电机在潮湿以及有粉尘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时,能够利用可视化窗口21对液体或粉尘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诸如显示装置发生损坏,能够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窗口21观察显示装置显示的一体化电机的运行状态。
具体实施例四:
具体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具体实施例四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例四中,控制板连接有地址选择开关,地址选择开关通过第一开口露出。应用具体实施例四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由于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21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21显露,一体化电机在潮湿以及有粉尘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时,能够利用可视化窗口21对液体或粉尘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诸如显示装置发生损坏,能够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窗口21观察显示装置显示的一体化电机的运行状态。
具体实施例五:
具体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具体实施例五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例五中,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种的部分接口为防水连接器,防水连接器与第一开口密封连接。由于防水连接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避免外界的液体通过第一开口进入壳体20内部。
具体实施例六:
具体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具体实施例六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例六中,出线方向与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S,S=90°,使得接口在外接线缆时,线缆向壳体20的两侧延伸。应用具体实施例六提供的一体化电机,由于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21密封,显示装置通过可视化窗口21显露,一体化电机在潮湿以及有粉尘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时,能够利用可视化窗口21对液体或粉尘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诸如显示装置发生损坏,能够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窗口21观察显示装置显示的一体化电机的运行状态。
具体实施例七:
如图11所示,具体实施例七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具体实施例七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例七中,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分别设置在壳体20的前端和后端,第一接口区域和第二接口区域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0的前端设有第一接口区域22,壳体20的后端设有第二接口区域23,其中壳体20的前端为靠近电机本体10的伸出电机轴的一侧,壳体20的后端为远离电机本体10伸出电机轴的一侧,前端和后端为相对的位置。
其中,IO接口31和电源接口32设置在第二接口区域23上,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设置在第一接口区域22上。
具体地,通信接口33包括通信输入接口331和通信输出接口332,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输入接口331和通信输出接口332一体成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电机包括:
电机本体(10);
驱动器,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板;
壳体(20),所述驱动板和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壳体(20)内,所述壳体(20)安装在所述电机本体(10)的后端部,所述壳体(2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驱动板和/或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IO接口(31)、电源接口(32)、通信接口(33)以及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所述IO接口(31)、所述电源接口(32)、所述通信接口(33)以及所述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露出;
所述驱动板和/或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电机本体(10)的状态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露出;
所述第二开口通过可视化窗口(21)密封,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可视化窗口(21)显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具有第一接口区域(22)和第二接口区域(23),所述第一接口区域(22)和所述第二接口区域(23)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的两侧的所述壳体(20)上,或者,所述第一接口区域(22)和所述第二接口区域(23)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20)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一接口区域(22)和所述第二接口区域(23)均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IO接口(31)、所述电源接口(32)、所述通信接口(33)以及所述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区域(22)和/或第二接口区域(23);和/或,
所述驱动板和/或所述控制板连接有地址选择开关,所述地址选择开关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裸露,所述地址选择开关通过所述可视化窗口(21)显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33)为CAN通信接口或者ETHERCAT通信接口或者RS485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33)包括通信输入接口(331)和通信输出接口(332),所述通信输入接口(331)和所述通信输出接口(332)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开口进行裸露,或者所述通信输入接口(331)和所述通信输出接口(332)一体成型并通过一个所述第一开口进行裸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窗口(2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上,或者所述可视化窗口(21)与所述壳体(20)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窗口(21)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IO接口(31)、所述电源接口(32)、所述通信接口(33)以及所述调试接口(34)中的至少一个为防水连接器,所述防水连接器与所述第一开口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IO接口(31)、所述电源接口(32)、所述通信接口(33)以及所述调试接口(34)均具有外接线缆,所述外接线缆的出线方向与所述电机本体(10)的电机轴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S,其中,0°≤S≤9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0)包括连接壳(26)和后盖(27),所述后盖(27)盖设在所述连接壳(26)的后端部,所述后盖(27)和所述连接壳(26)共同围成容纳腔,所述驱动板和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连接壳(26)包括第一壳体部(261)和第二壳体部(262),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后盖(27)和所述第一壳体部(261)共同围成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后盖(27)和所述第二壳体部(262)共同围成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
所述驱动板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驱动板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或者,所述驱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27)或者所述连接壳(26)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安装有透气阀(42);或者,
所述一体化电机还包括编码器和罩设所述编码器上的编码器罩,所述编码器罩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安装有透气阀(4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阀(42)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421)和透气部(422),所述安装部(421)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部(421)内具有贯通设置的连通腔,所述透气部(422)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421)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口或孔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体化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部(422)具有至少一个透气孔(4221),所述透气孔(4221)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所述透气部(422)与所述安装部(421)之间设置有透气薄膜。
14.一种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电机。
CN202121773036.5U 2021-07-30 2021-07-30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Active CN215897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036.5U CN215897523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036.5U CN215897523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97523U true CN215897523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01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3036.5U Active CN215897523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97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9478B (zh) 电动马达
US10737399B2 (en) Robot
CN105555072A (zh)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897523U (zh)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CN109310902B (zh) 火灾抑制系统模块及密封方法
US9549475B2 (en) Drip-proof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RU2632914C2 (ru)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привод с штекерным разъемом
CN216086310U (zh)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CN112118998A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2018040673A (ja) ガス検知装置
CN210793592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
CN215528813U (zh)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CN113595303A (zh) 一体化电机以及驱动控制系统
US20120229988A1 (en) Display panel
JP2002250430A (ja) 自動変速機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のブリーザ構造
CN207588883U (zh) 一种基于顶针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块
CN220710511U (zh) 电池包壳体结构及电池包
CN205378389U (zh)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7656089A (zh) 一种视觉装置和机器人
CN220981534U (zh) 显示调试装置及空调
CN217048280U (zh) 仪表组件和车辆
CN217308015U (zh) 一种防爆应急控制箱
US20180110151A1 (en) Easy assembly control panel
CN217608133U (zh) 一种集成防水透气和外接调试口的密封结构
CN218915307U (zh) 显示调试装置、电器盒组件及多联机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