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6455U - 龙头软水机 - Google Patents

龙头软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6455U
CN215886455U CN202120744517.7U CN202120744517U CN215886455U CN 215886455 U CN215886455 U CN 215886455U CN 202120744517 U CN202120744517 U CN 202120744517U CN 215886455 U CN215886455 U CN 215886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valve body
communication
valve
sof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45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继宗
胡霄宗
褚振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6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6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龙头软水机其包括一个软化滤芯、一个净化滤芯和一个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其中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包括一个阀体和一个阀芯,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阀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软水进口、一个软水出口和一个原水进口,其中该阀芯被设置在该阀腔,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适于与该软化滤芯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软水进口适于与该软化滤芯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软水出口适于与该净化滤芯的该原水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适于与原水水源相连通,其中该阀芯被设置能够绕其中心轴转动。

Description

龙头软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软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龙头软水机,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被设置能够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对原水(或自来水)进行软化、对软化水进一步净化、对原水进行净化、再生软化材料和提供原水的多种功能,且当该龙头软水机的软化滤芯被再生时,其水流在其软化滤芯内的流动方向与该软化滤芯在软化时,水流在其软化滤芯内的流动方向相同。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龙头软水机的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人们对生活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很多国家,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很多自来水水源是硬度较高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其在经过净化和消毒后,被提供给使用者使用。具有较高硬度的自来水容易破坏皮肤的保护层,导致使用者的皮肤干涩,甚至是皮肤过敏。此外,硬度较高的自来水还有可能影响皮肤清洁用品的清洁效果和化妆品的美容效果。因此,当使用具有较高硬度的自来水清洗面部时,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而具有较低硬度的水,如对自来水进行软化得到的软化水,因其刺激性低,对使用者的皮肤更加温和,而更适合人们清洁皮肤和化妆美容时使用。例如,在清洁面部时使用。
然而,软化装置,尤其是用于化妆和/或美容用的小型软化装置,由于其软化树脂含量有限,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失去对原水或待处理水的软化作用,需经再生处理后,才能继续使用。现有一部分小型软化装置完全没有考虑再生问题,使用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失去软化功能后,将不得不被丢弃。现有另一部分小型软化装置则通过将其内的软化树脂取出和放在盐液中浸泡的方式,实现软化装置的再生。这种将软化装置内的软化树脂取出和放在盐液中浸泡,实现软化装置再生的方法,需要拆卸软化装置,难度较大。此外,软化装置的频繁拆卸,也会影响软化装置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
申请号为20162019099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滤芯、滤芯组件及具有滤芯组件的洗漱水处理器,其中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具有滤芯组件的洗漱水处理器的软化滤芯可对水进行软化处理。然而,该实用新型专利未提供任何向其软化滤芯加入再生溶液,如盐液的机构。此外,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具有滤芯组件的洗漱水处理器的软化材料未分隔放置,导致原水或待处理水在洗漱水处理器的流经途径较短和导致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洗漱水处理器对原水的处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是提供一种龙头软水机,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被设置能够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对原水(或自来水)进行软化、对软化水进一步净化、对原水进行净化、再生软化材料和提供原水的多种功能。进一步地,当该龙头软水机的软化滤芯被再生时,其水流在其软化滤芯内的流动方向与软化滤芯在软化时,水流在其软化滤芯内的流动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龙头软水机,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净化滤芯,其中该净化滤芯可单独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向使用者提供净化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龙头软水机,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被设置可在水流驱动作用下,自动向其内部加入再生溶液,如盐液(盐溶液(氯化钠溶液)),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更具体地,使其软化材料被再生处理,以提高该龙头软水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龙头软水机,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被设置易于加入再生溶液和对龙头软水机再生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龙头软水机,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被设置可使再生溶液在水流驱动作用下,自动流入其内部,以使其软化材料被再生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龙头软水机,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可向使用者直接提供来自水龙头的原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包括:
一个软化滤芯,其中该软化滤芯形成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
一个净化滤芯,其中该净化滤芯具有一个原水口和一个净水口;和
一个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其中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包括一个阀体和一个阀芯,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阀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软水进口、一个软水出口和一个原水进口,其中该阀芯被设置在该阀腔,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适于与该软化滤芯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软水进口适于与该软化滤芯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软水出口适于与该净化滤芯的该原水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适于与原水水源相连通,其中该阀芯被设置能够绕其中心轴转动,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一净化工作位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净化连通通道,其中该净化连通通道分别与该阀体的该软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正视图。
图2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立体图。
图2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剖视图。
图3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装配图。
图4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和阀芯的立体图。
图4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的立体图。
图4C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4D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4E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4F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5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导流板的立体图。
图5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导流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6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芯的立体图。
图6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芯的剖视图。
图6C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芯的另一剖视图。
图6D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芯的另一剖视图。
图6E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芯的另一立体图。
图7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的剖视图。
图7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7C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7D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的侧视图。
图8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剖视图。
图8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
图8C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
图8D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
图8E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
图8F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
图8G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
图9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射流器的(放大)装配图。
图9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射流器的(放大)立体图。
图9C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射流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9D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射流器的射流主体的刚性板和吸盐管的(放大)立体图。
图9E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射流器的射流主体的刚性板和吸盐管的(放大)剖视图,其中图中的箭头显示了在再生工作状态时的射流器内部的水流方向。
图9F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射流器的柔性板的(放大)立体图。
图9G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射流器的刚性板的(放大)俯视图。
图10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盐液箱的剖视图。
图10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过滤元件的立体图。
图11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软化滤芯的正视图。
图12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软化滤芯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在软化-净化工作状态(或再生工作状态)时从第一连通开口流向第二连通开口的水流方向。
图13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软化滤芯的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装置的第一软化腔和第二容纳室内未加入软化材料。
图13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软化滤芯的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所示的水处理装置的第一软化腔和第二容纳室内未加入软化材料。
图14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软化滤芯的内壳体的立体图。
图14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软化滤芯的内壳体的剖视图。
图15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软化滤芯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6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软化滤芯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16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软化滤芯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17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软化滤芯的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18A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净化滤芯的立体图。
图18B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净化滤芯的装配图。
图18C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水处理装置的净化滤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和图11至图18C,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被阐明,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包括一个水处理装置1和一个第一软管31,其中该水处理装置1包括一个软化滤芯20和一个净化滤芯30,其中该第一软管31的一端被设置适于与原水水源,如水龙头,相连通,另一端被设置适于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相连通,从而使原水可在水压的作用下,自水源流向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和被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软化后生成软化水。现有软水机制成的软化水大多是为了用于洗澡、洗衣服等,体积大,一旦安装,较少移动,其水软化装置一般通过硬管,如塑料硬管,不锈钢管与原水水源相连通。然而,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通过软管,该第一软管31,与原水水源,尤其是水龙头相连接,以更便于使用者在面积有限的厨房或(化妆间或洗手间的)化妆台或洗手台使用。一般地,厨房水槽附近的操作台和化妆间的面积有限,使用硬管连接,不但会占用较大体积,且由于硬管无法挪动,给龙头软水机的使用带来不便。尤其是,很多水龙头,例如,厨房自来水水龙头,为了使用方便,其出水管被设置可以转动。如果使用硬管连接,将导致自来水水龙头的出水管无法转动。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通过软管,该第一软管31,与原水水源,尤其是水龙头相连接,将不影响自来水水龙头(或其出水管)转动。此外,使用软管连接,还可使使用者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将该第一软管31连接在水龙头和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和将该第一软管31自水龙头和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上拆卸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经过小型化设计,以便于在面积有限的厨房或(化妆间或洗手间的)化妆台或洗手台使用。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软化材料的总体积如果过大,将导致整个软水机体积过大,不便于在面积有限的厨房或(化妆间或洗手间的)化妆台或洗手台使用,软化材料的总体积如果过小,会导致软水机的水软化能力有限和软水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去水软化能力。相应地,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软化材料的总体积不大于2L。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软化材料的总体积不大于1L。
如附图之图1和图11至图1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第一软管31 的内径被设置不大于8mm。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被设计主要用于美容等,软水使用量较少。如果该第一软管31的内径过大,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短时间产生的软水超过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量,多余的软化水将被浪费。此外,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经过小型化设计,其软化材料的总体积优选不大于2L,软化能力有限,如果该第一软管31的内径过大,将很快导致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失去软化能力。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第一软管31的内径被设置不大于5mm。
如附图之图1和图11至图1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软管32,其中该第一软管31的一端被设置适于与自来水水源相连通,另一端被设置适于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相连通,以向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提供自来水,该第二软管32的一端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相连通,以使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生成的软化水通过该第二软管32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和图11至图1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 1的该软化滤芯20包括一个外壳体21、一个内壳体22和软化材料23,其中该外壳体21形成一个第一容纳室210,该内壳体22形成一个第二容纳室220,其中该内壳体22被设置在该外壳体21的该第一容纳室210内,且该外壳体21和该内壳体22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软化腔2101,其中该软化材料23被设置在该第一软化腔2101内,其中该第一软化腔2101 与该内壳体22的该第二容纳室220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软化腔2101和该第二容纳室220 内均设置有该软化材料23。进一步地,该净化滤芯30具有一个原水口3101和一个净水口3102,其中该原水口3101允许原水或经过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处理过的软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其流入该净化滤芯30,并被该净化滤芯30净化处理和生成净化水,该净化滤芯30 生成的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净水口3102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和图11至图1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 1的该软化滤芯20形成一个第一连通开口301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302,其中该第一连通开口301与该第一软化腔2101相连通,该第二连通开口302与该内壳体22的该第二容纳室220 相连通。优选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形成一个连通通道200,其中该连通通道200分别与该第一软化腔2101和该第二容纳室220相连通,从而使该第一软化腔2101和该第二容纳室220相互连通。更优选地,该第一软化腔2101 和该第二容纳室220通过且仅通过分别与该连通通道200相连通的方式实现连通。进一步地,该连通通道200被设置远离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302,从而使自来水在被软化时,如附图之图12所示中的箭头所示,水依次流经该第一连通开口301、该第一软化腔 2101、该连通通道200、该第二容纳室220和该第二连通开口302。相应地,该第一软化腔 2101和该第二容纳室220仅通过远离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302的该连通通道200连通的方式连通,加长了自来水在软化过程中的流经路径,从而增强了对自来水的软化效果。可以理解,当自来水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301被提供时,该第一软管31与该第一连通开口301相连通,该第二软管32与该第二连通开口302相连通;当自来水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302被提供时,该第一软管31与该第二连通开口302相连通,该第二软管32与该第一连通开口301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5至图16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其中该外壳体21和该内壳体22均被设置在该基座 24。优选地,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302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
如附图之图1、图11至图1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基座24形成一个第一导流腔2401和一个第二导流腔2402,其中该基座24的该第一导流腔2401分别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一软化腔2101 和该第一连通开口301相连通,该第二导流腔2402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302和该第二容纳室220相连通。相应地,当自来水被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软化时,水依次流经该第一连通开口301、该第一导流腔2401、该第一软化腔2101、该连通通道200、该第二容纳室220、该第二导流腔2402和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或依次流经该第二连通开口302、该第二导流腔 2402、该第二容纳室220、该连通通道200、该第一软化腔2101、该第一导流腔2401和该第一连通开口301。
如附图之图15至图16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基座24包括一个第一导流部241、一个第二导流部242和一个基底部243,其中该第一导流部241、该第二导流部242分别自该基底部243延伸,其中该第一导流腔2401 形成在该第一导流部241和该第二导流部242之间,该第二导流部242形成该第二导流腔2402。优选地,该第一导流部241和该第二导流部242均为环形。
如附图之图12所示,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对自来水进行软化时,自来水依次流经该第一连通开口301、该第一导流腔2401(如果有的话)、该第一软化腔2101、该连通通道200、该第二容纳室220、该第二导流腔2402(如果有的话)和该第二连通开口302,从而使自来水被该第一软化腔2101和该第二容纳室220内的软化材料23软化,软化后的水自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图11至图1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进一步包括一个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其中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设置用于控制水的流动,如控制原水(或自来水)被提供给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和该净化滤芯30,控制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对原水进行处理、生成或产生软化水,和控制把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处理后的软化水继续提供给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与自来水水源,如水龙头,相连通,该第一软管31的一端被设置在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另一端被设置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相连通,该第二软管32的一端被设置在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另一端被设置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相连通。换句话说,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控制原水(或自来水)通过该第一软管31被提供给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然后通过该第二软管32把经过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处理后的软化水提供给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并进一步通过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控制把该软化水提供给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进行净化处理。如附图之图12所示,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软水机被再生处理时,在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控制下,再生溶液,如盐溶液(氯化钠溶液),流向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再生溶液依次流经该第一导流腔2401、该第一软化腔2101、该连通通道200、该第二容纳室220、该第二导流腔2402和该第二连通开口302,并在此过程中对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软化材料23进行再生处理。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软化材料23的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自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排出。
如附图之图1、图18A至图1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包括一个过滤部311和一个底座312,其中该过滤部311被设置在该净化滤芯30的该底座312。优选地,该原水口3101形成在该过滤部311,该净水口3102形成在该底座312。可选地,该原水口3101和该净水口3102均形成在该底座312。如附图之图 1、图18A至图18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的该过滤部311包括一个滤芯壳体3111和一个被设置在该滤芯壳体3111内的净化滤材3112。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 的该净化滤材3112由陶瓷制成。可以理解,该净化滤芯30的该净化滤材3112也可以由其它净化材料制成,例如,由碳纤维、PP棉、活性碳颗粒或超滤,或者由多种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例如,由陶瓷、碳纤维、PP棉、活性碳颗粒和超滤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包括一个阀体11和一个阀芯12,其中该阀体11形成一个阀腔110、一个第一开口1101、一个第二开口1102、一个第三开口1103、一个原水进口1104、一个软水进口1107和一个软水出口1108,其中该阀芯12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腔110,其中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 适于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适于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相连通,该阀体11 的该软水出口1108适于与该净化滤芯30的该原水口3101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 1104适于与原水水源(例如,自来水水龙头出水口)相连通。进一步地,该第一软管31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 相连通;该第二软管3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 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相连通。换句话说,该第一软管31的一端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另一端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相连通;该第二软管32的一端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相连通,另一端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相连通。如附图之图6E所示,优选地,该阀芯12为圆柱形,且该阀芯12被设置能够绕其中心轴A转动。如附图之图2A至图4F所示,优选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原水进口1104、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软水出口1108相隔开地形成在该阀体11。优选地,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三开口1103 相邻,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软水出口1108相邻。如附图之图2A至图4F所示,优选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开口1106,其中该排污开口1106与该软水进口1107相邻。如附图之图2A 至图4F所示,更优选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 10的该阀体11进一步形成一个原水出口1109。如附图之图2A至图4F所示,优选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 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原水进口1104、该排污开口1106、该软水进口1107、该软水出口1108和该原水出口1109相隔开地形成在该阀体11。
如附图之图1、图9A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射流器18,其中该射流器18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的射出口182、一个适于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射入口183和一个分别与该射出口182和该射入口183相连通的吸盐口181,当水流,如自来水水流,自该射流器18的该射出口182流向该射流器18的该射入口183时,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出现负压,从而使再生溶液可自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流向该射流器18 的该射入口183。相应地,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分别与该射流器18的该射出口182 和该射入口183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图9A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射流器18 包括一个射流主体180,其中该射流主体180形成一个喷嘴1804、一个吸入室1805和一个混液腔1806,该喷嘴1804与该射出口182相连通,该吸入室1805与该吸盐口181相连通,该混液腔1806与该射入口183相连通,该喷嘴1804、该吸入室1805和该混液腔1806形成一个三连通结构。进一步地,该射出口182和该射入口183形成在该射流主体180的表面,该喷嘴1804、该吸入室1805和该混液腔1806形成在该射流主体180的内部。优选地,该射流主体180为板状。呈板状的该射流主体180可有效减小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直径,从而使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更便于安装在水龙头。
如附图之图1、图9A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射流器18 的该射流主体180包括一个柔性板1801、一个刚性板1802、一个第一形成部1807和一个第二形成部1808,其中该第一形成部1807和该第二形成部1808均被设置在该柔性板1801和该刚性板1802之间,其中该柔性板1801、该第一形成部1807、该第二形成部1808和该刚性板1802形成该吸入室1805和该混液腔1806,该柔性板1801、该第一形成部1807和该刚性板1802形成该喷嘴1804。可以理解,该柔性板1801由柔性材料,如橡胶,制成,该刚性板 1802由刚性材料,如刚性塑料,制成。优选地,该第一形成部1807和该第二形成部1808与该刚性板1802一体成型。该第一形成部1807和该第二形成部1808也由刚性材料,如刚性塑料,制成。可选地,该第一形成部1807和该第二形成部1808与该柔性板1801一体成型。该第一形成部1807和该第二形成部1808也由柔性材料,如橡胶,制成。相应地,当该柔性板 1801抵压在该第一形成部1807、该第二形成部1808时,该柔性板1801与该第一形成部1807、该第二形成部1808之间可实现密封。
如附图之图1、图9A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射流器18 进一步包括一个吸盐管184,其中该吸盐管184的一端与该吸盐口181相连通,从而使盐液可通过该吸盐管184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图9A至图10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进一步具有一个盐液软管33,其中该盐液软管33的一端(例如,通过该吸盐管184)与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相连通,另一端被设置适于与盛放盐液的容器,例如,盐液箱34相连通,以使盐液可通过盐液软管33流向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也就是说,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管 184的一端与该吸盐口181相连通,该吸盐管184的另一端与该盐液软管33相连通。利用该盐液软管33的一端通过该吸盐管184连接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和利用该盐液软管33 的另一端连接盛放盐液的容器,可使使用者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使该盐液软管33与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相连通,和将该盐液软管33自该射流器18上拆卸下来。换句话说,该盐液软管33允许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仅在再生时才连通该盐液软管33和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和在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在再生结束或非再生时,将该盐液软管33自该射流器18移去,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在软化原水时,占用更小空间。
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0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进一步具有一个过滤元件35,其中该过滤元件35被设置在该盐液软管33,以对盐液进行过滤。优选地,该过滤元件35被设置在该盐液软管33与该盐液箱34相连通的一端。可选地,该过滤元件35被设置在该盐液软管33与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相连通的一端。可以理解,该过滤元件35可以是一个过滤盐粒的滤网,也可以是其它能够过滤盐粒的过滤部件。
如附图之图9A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 10进一步具有一个密封元件19,其中该密封元件19适于可拆卸地密封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以在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处于非再生状态时,密封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防止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被污染。优选地,该密封元件19被设置在该射流器18,以便于密封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口181。更优选地,该密封元件19被设置在该射流器18的该吸盐管184。可以理解,该密封元件19可以是一个密封盖,也可以是一个密封塞。
如附图之图6A至图6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导通腔120、一个第一通道101、一个第二通道102和一个第三通道103,其中该导通腔120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4和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进一步地,该第二通道102与该导通腔120、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三通道103均不连通,该第三通道103与该导通腔120和该第一通道101均不连通。如附图之图6A至图6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导通腔120形成一个腔主体1201、一个环形槽1202和至少一个导通通孔1203,其中该环形槽 1202与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该导通通孔1203分别与该腔主体1201和该环形槽1202相连通,该导通腔120的该腔主体1201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和该导通通孔1203相连通。相应地,该环形槽1202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外侧壁,以保持该环形槽1202与该原水进口1104 之间的连通。因此,该导通腔120的该腔主体1201通过该导通通孔1203和该环形槽1202与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导通腔120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保持与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尤其是在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相应工作位时,保持与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具有一个软化-净化工作位,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阀芯12的该第二通道1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软水出口1108相连通。相应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4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流向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进一步流入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流入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原水经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软化后,产生的软化水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进一步地,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产生的软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后,并依次流经该软水进口1107、该第二通道102和该软水出口1108,从而使产生的软化水可通过该软水出口1108流出,并进一步自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的该原水口3101流入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经过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净化处理后,生成的净化水自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的该净水口3102流出。换句话说,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1001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软水出口1108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1002。更具体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和该第一通道101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的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该第二通道102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软水出口1108相连通的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优选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排污开口1106和该原水出口1109分别被该阀芯12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被控制处于其软化-净化工作状态。此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软水出口1108相连通。相应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4、该导通腔120、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一开口1101形成一个原水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被提供给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该软水进口1107、该第二通道102和该软水出口1108形成一个软水水路,以使原水被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软化生成的软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软水出口 1108流出和被提供给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的该原水口3101。因此,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该软化滤芯20和该净化滤芯30可视为通过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相串联。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再生工作位,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阀芯12的该第二通道1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阀芯12的该第三通道103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排污开口1106相连通。相应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4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流向该阀体11 的该第二开口1102,再流入该射流器18的该射出口182,经过该射流器18射流,混合来自该吸盐口181的盐液(如氯化钠溶液)后形成再生溶液,该再生溶液经该射流器18的该射入口183流入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随后经该第二通道102、该第一开口1101流向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混合盐液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入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后,对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软化材料23进行再生处理,产生的废水(或污水)自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流出,并依次流经该软水进口1107、该第三通道103流向该排污开口1106,从而使再生废水可通过该排污开口1106排出。换句话说,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1003、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1004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排污开口1106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1005。更具体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和该第一通道101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的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该第二通道102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的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该第三通道103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排污开口1106相连通的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优选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阀体 11的该软水出口1108和该原水出口1109分别被该阀芯12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被控制处于其再生工作状态。此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 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排污开口1106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再生溶液在水处理装置 1的该软化滤芯20中的流动方向和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在软化-净化工作位时的水流方向相同(或顺流)。相应地,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控制阀10为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或顺流多功能控制阀)。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原水供应工作位,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出口1109相连通。相应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4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流向该阀体11的该原水出口1109,从而使原水通过该原水出口1109被提供。换句话说,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出口1109和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1006。更具体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和该第一通道101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出口1109和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的该第六连通通道1006。优选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排污开口1106、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软水出口1108分别被该阀芯12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被控制处于其原水供应工作状态。此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出口1109相连通。相应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4、该导通腔120、该第一通道101和该原水出口1109形成一个原水供应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原水出口1109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工作位,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出口1108相连通。相应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4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流向该阀体11的该软水出口1108,从而使原水通过该软水出口1108流出,并进一步自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的该原水口3101流入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经过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净化处理后,生成的净化水自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的该净水口3102流出。换句话说,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出口1108和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的净化连通通道1007。更具体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和该第一通道101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出口1108和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的该净化连通通道1007。优选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排污开口1106和该软水进口1107分别被该阀芯12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被控制处于其供水工作状态。此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出口1108相连通。相应地,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4、该导通腔120、该第一通道101 和该软水出口1108形成一个供水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软水出口1108流出和被提供给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的该原水口3101。
如附图之图6A至图6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是一个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内部,且具有两个通道开口的通道或通孔,该第一通道101的一个通道开口被设置与该导通腔120相连通,另一个通道开口朝向该阀体11的内壁。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也可以为开口槽,且其开口被设置分别朝向该导通腔120和该阀体11的内壁。如附图之图6A至图6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可以是一个开口朝向阀体11内壁的开口槽。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也可以是一个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内部,具有两个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外表面的通道开口的通道或通孔。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原水进口 1104、该软水进口1107、该软水出口1108、该原水出口1109和该排污开口1106分别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适当位置,以使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软水出口1108相连通;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阀芯12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连通,该第三通道103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排污开口1106相连通;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12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原水出口1109相连通;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 与该软水出口1108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软水出口1108、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原水出口1109、该第三开口1103、该排污开口1106和该软水进口1107相隔开地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且该软水出口1108、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原水出口1109位于该阀体11的该内壁的一相同高度位置,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软水进口1107位于该阀体11的该内壁的另一相同高度位置,该排污开口1106位于该阀体11的该内壁的另一高度位置。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位于该阀芯12的不同高度位置。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组密封件131,该阀体11具有一组密封槽1010,其中该密封槽1010均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和分别围绕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软水进口1107、该软水出口1108、该原水出口1109和该排污开口1106,该密封件131被设置适于啮合在该密封槽1010,以实现该阀芯12和该阀体11内壁之间的密封。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通孔111、一个第二通孔112、一个第三通孔113、一个进水通孔114、一个排污通孔116、一个软水进口通孔117、一个软水出口通孔118和一个原水出水通孔119,其中该第一通孔111适于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一连通开口301 相连通,该第二通孔112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射流器18的该射出口182相连通,该第三通孔113分别与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射流器18的该射入口183相连通,该进水通孔114 适于分别与该原水进口1104和原水水源相连通,该排污通孔116与该排污开口1106相连通,该软水进口通孔117适于分别与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第二连通开口302相连通,该软水出口通孔118适于分别与该软水出口1108和该净化滤芯30的该原水口3101相连通,该原水出水通孔119与该原水出口1109相连通。换句话说,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通过该第一通孔111与该第一连通开口301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通过该第二通孔112与该射流器18的该射出口182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通过该第三通孔113与该射流器18的该射入口183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4通过该进水通孔114与原水水源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排污开口1106通过该排污通孔116排污,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通过该软水进口通孔117与该第二连通开口302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软水出口1108通过该软水出口通孔118提供软化水给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净化滤芯30的该原水口3101并进一步被净化处理,该阀体11的该原水出口1109通过该原水出水通孔119提供原水。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原水进口1104、该排污开口1106、该软水进口1107、该软水出口1108和该原水出口1109均设置在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内壁。更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可视为该第一通孔111的通孔开口,该第二开口1102可视为该第二通孔112的通孔开口,该第三开口1103可视为该第三通孔113的通孔开口,该原水进口1104可视为该进水通孔114的通孔开口,该排污开口1106可视为该排污通孔116的通孔开口,该软水进口1107可视为该软水进口通孔117的通孔开口,该软水出口1108可视为该软水出口通孔118的通孔开口,该原水出口1109可视为该原水出水通孔119的通孔开口。最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三开口1103相邻;该软水进口1107 分别与该软水出口1108和该排污开口1106相邻。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导通管路141和一个第二导通管路142,其中该第一导通管路141 形成一个第一导通开口1401,该第二导通管路142形成一个第二导通开口1402,其中该第一导通管路141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或第一通孔111)和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管路142分别与该软水进口1107(或该软水进口通孔117)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 相连通,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适于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 相连通,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适于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 相连通。换句话说,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使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更易于安装连接在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和使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302便于分别与该阀体 11的该第一开口1101(或该第一通孔111)和该软水进口1107(或该软水进口通孔117)相连通。相应地,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通过该第一导通管路141和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 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301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 1107通过该第二导通管路142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与该水处理装置1的该软化滤芯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302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滤芯连接器14,其中该软水出口通孔118被设置在该滤芯连接器14,该滤芯连接器14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部145,其中该第一紧固部145被设置在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外侧,以使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与该净化滤芯30相紧固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第一紧固部145 可以是将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与该净化滤芯30卡接在一起的卡扣结构,也可以是将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与该净化滤芯30螺接在一起的螺纹结构或其他连接方式。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板 90,其中该导流板90被设置在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滤芯连接器14与该净化滤芯 30之间,优选地,该导流板90被设置在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滤芯连接器14与该净化滤芯30的该底座312之间,其中该导流板90具有一个第一导流通孔901,该第一导流通孔901具有一个第一导流口9011和一个第二导流口9012,其中该导流板9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侧面91和一个第二侧面92,其中该第一导流口9011被设置在该导流板90的该第一侧面91,该第二导流口9012被设置在该导流板90的该第二侧面92,其中该导流板90的该第一侧面91被设置朝向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滤芯连接器14,该第二侧面92被设置朝向该净化滤芯30的该底座312。进一步地,该第一导流口9011被设置适于与该软水出口通孔118相连通,该第二导流口9012被设置适于与该净化滤芯30的该原水口3101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导流板90的该第一导流通孔901分别与该软水出口1108(或软水出口通孔118)和该净化滤芯30的该原水口3101相连通。优选地,该导流板90由密封材料制成,以能够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净化滤芯30的该底座312和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之间,从而起到水密封该净化滤芯30的该底座312和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滤芯连接器 14之间的作用。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形成一个第一侧1111和一个第二侧1112,该阀腔110具有一个阀腔开口1100,该阀腔开口1100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该第二侧1112。优选地,该阀体11的该第一侧1111和该第二侧1112被设置彼此相对。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包括一个阀体主体1113、一个密封部1114和一个开口部1117,其中该阀体主体1113被设置在该密封部1114和该开口部1117之间,且该阀体主体1113、该密封部 1114和该开口部1117围设成该阀腔110,该开口部1117形成该阀腔开口1100。相应地,该阀体11的该密封部1114形成该阀体11的该第一侧1111,该阀体11的该开口部1117形成该阀体11的该第二侧1112。优选地,该阀体主体1113和该密封部1114相一体成型。更优选地,该阀体主体1113、该密封部1114和该开口部1117相一体成型。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三开口1103、该原水进口1104、该排污开口1106、该软水进口1107、该软水出口1108和该原水出口1109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该阀体主体1113的的内壁。更优选地,该原水进口1104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该阀体主体1113的顶部。
如附图之图1至图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龙头连接器15,其中该龙头连接器15包括一个转接件151和一个紧固件152,其中该转接件151具有一个适于连接在水龙头的连接端1511和一个自该连接端1511延伸的转接端1512,该紧固件152具有一个保持端1521和一个适于固定连接在该阀体 11的该原水进口1104的紧固端1522,其中该转接件151形成一个适于分别与水龙头和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的连通腔1510,该紧固件152的该保持端1521形成一个套接开口15210,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端1522形成一个与该套接开口15210相连通的紧固腔15220,其中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腔15220的内径大于该套接开口15210的内径,且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的外径不大于该紧固件152的该套接开口15210的内径,该转接件151的该转接端1512的外径不大于该紧固腔15220的内径,且大于该套接开口15210的内径,从而使得当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自该紧固件152的该套接开口15210穿出时,该转接件151的该转接端1512可被保持在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腔15220。进一步地,当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用于安装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在水龙头时,可将该紧固件152的该保持端1521套接在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并将该连接端1511固定在水龙头,然后将该紧固件152通过其紧固端1522固定在该阀体11的顶部,从而使该转接件151的该连通腔1510分别与该水龙头和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4相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可通过螺接、接驳或其它任何便于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原水进口1104与自来水水龙头相连通的方式,安装或固定在自来水水龙头,甚至是自来水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端1522可通过螺接、接驳或其它任何便于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该原水进口1104与自来水水龙头相连通的方式,安装或固定在该阀体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与该水龙头之间,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转接件151的该转接端1512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4之间设有密封垫或密封圈,以防止水发生泄漏。
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包括一个操作端121和一个自该操作端121延伸的控制端122,其中该阀芯12的该控制端122适于被设置在该阀体11形成的该阀腔110内,且该阀芯12的该控制端122形成该导通腔120、该第一通道101、该第二通道102和该第三通道103。可以理解,该阀芯12的该控制端122被设置在该阀腔110内,该阀芯12的该操作端121自该阀腔开口 1100穿出,以便于使用者操作。
如附图之图1至图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驱动件16,其中该驱动件16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该操作端121,以便于使用者旋转该驱动件16,从而转动该阀芯12的该操作端121,和控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处于相应工作位。可以理解,该驱动件16可是任何能够用于驱动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相对该阀体11转动的机构或部件。示例性地,该驱动件16可以是一个旋钮、一个驱动手柄或一个驱动杆。
如附图之图2B和图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定位组件50,其中该定位组件50具有一个限位元件51和一个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51的复位元件52,一组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的弧形限位槽501和一个被设置在该操作端121的操作室160,其中该限位元件51和该复位元件52均被设置在该操作室160内,且该复位元件52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51和该操作端121之间,从而使得当该操作端121被转动时,且该限位元件51正对该限位槽501时,该限位元件51将在该复位元件52的复位力(或弹力)的作用下,移动进入该限位槽501;此时,当该操作端121被继续转动,以致该阀体11的该限位槽501压迫该限位元件51,从而使该限位元件51缩回该操作室160内时,该操作端121能够很容易地被转动和使该限位元件51在该阀体11的限位槽501 的压迫下,保持缩回在该操作室160。可以理解,该操作端121被转动,以致该限位元件51 正对该限位槽501,从而使该限位元件51移动进入该限位槽501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10被保持在一个相应的工作位,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处于一个相应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该复位元件52是一个复位弹簧。可选地,该复位元件52是一个复位弹片。优选地,该限位元件51被设置能够与该限位槽501相啮合,以使该限位元件51在缺少适当外力驱动该驱动件16转动时,能够被稳稳地保持在该限位槽501内。
值得注意的是,如附图之图1至图9G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的该原水出口1109、该软水出口1108(或该软水进口1107或该排污开口1106)、该第一开口1101 (或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二开口1102被以此顺序逆时针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从该阀体11的该第一侧1111向该第二侧1112的该阀腔开口1100看过去),以使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原水供应工作状态、供水工作状态、软化-净化工作状态和再生工作状态四个工作状态逆时针分布,特别是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原水供应工作状态与供水工作状态之间、供水工作状态与软化-净化工作状态之间、软化-净化工作状态与再生工作状态之间的相邻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仅需要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即可实现,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原水供应工作位、净化工作位、软化-净化工作位和再生工作位四个工作位逆时针分布,特别是本实用新型龙头软水机的原水供应工作位与净化工作位之间、净化工作位与软化- 净化工作位之间、软化-净化工作位与再生工作位之间的相邻工作位之间的切换,仅需要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即可实现。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自原水供应工作状态至供水工作状态时,仅需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以使该阀芯 12的该第一通道101(或其连通开口)正对该阀体11的该软水出口1108;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自供水工作状态至软化-净化工作状态时,仅需再次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以使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或其连通开口)正对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阀芯12的第二通道102正对该阀体11的该软水进口1107 和该软水出口1108;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软水机自软化-净化工作状态至再生工作状态时,仅需再次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以使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或其连通开口)正对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阀芯12的第二通道102 正对该阀体11的该第三开口1103和该第一开口1101,该阀芯12的第三通道103正对该阀体 11的该软水进口1107和该排污开口1106。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该阀芯12的每个工位角度可优选地被设置为45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或第六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不同部件(或元件)的命名和使本实用新型的不同部件、元件和结构之间产生区分,其本身不具有次序或数目多少的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0)

1.一种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软化滤芯,其中该软化滤芯形成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
一个净化滤芯,其中该净化滤芯具有一个原水口和一个净水口;和
一个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其中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包括一个阀体和一个阀芯,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阀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第三开口、一个软水进口、一个软水出口和一个原水进口,其中该阀芯被设置在该阀腔,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适于与该软化滤芯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软水进口适于与该软化滤芯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软水出口适于与该净化滤芯的该原水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适于与原水水源相连通,其中该阀芯被设置能够绕其中心轴转动,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一净化工作位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净化连通通道,其中该净化连通通道分别与该阀体的该软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进一步具有一个射流器,其中该射流器具有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相连通的射出口、一个适于与该阀体的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射入口和一个分别与该射出口和该射入口相连通的吸盐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一软化-净化工作位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第一连通通道和一个第二连通通道,其中该第一连通通道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该第二连通通道分别与该阀体的该软水进口和该软水出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开口,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一再生工作位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第三连通通道、一个第四连通通道和一个第五连通通道,其中该第三连通通道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该第四连通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该第五连通通道分别与该阀体的该软水进口和该排污开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原水出口,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第六连通通道,其中该第六连通通道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阀芯形成一个导通腔、一个第一通道、一个第二通道和一个第三通道,其中该导通腔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的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该第一连通通道,该第二通道形成分别与该阀体的该软水进口和该软水出口相连通的该第二连通通道;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分别与该阀体的该软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该净化连通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排污开口,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一再生工作位时,该阀芯的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该第二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该第三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软水进口和该排污开口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原水出口,其中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的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六连通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该软化-净化工作位时,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该再生工作位时,该阀体的该软水出口被该阀芯堵塞。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当该顺流再生多功能控制阀处于该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体的该软水进口、该软水出口、该排污开口、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三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阀体的该软水进口、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原水出口、该第三开口、该软水出口和该排污开口相隔开地设置在该阀体的内壁,其中该软水出口、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出口位于该阀体的该内壁的一相同高度位置,该第三开口和该软水进口位于该阀体的该内壁的另一相同高度位置,该排污开口位于该阀体的该内壁的另一高度位置,且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三开口相邻,该阀体的该软水进口分别与该排污开口和该软水出口相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阀体的该原水出口、该软水出口、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二开口被以此顺序逆时针设置在该阀体的内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通道与该导通腔、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三通道均不连通,该第三通道与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均不连通,且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三通道位于该阀芯的不同高度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阀芯的该导通腔形成一个腔主体、一个环形槽和至少一个导通通孔,其中该环形槽与该原水进口相连通,该导通通孔分别与该腔主体和该环形槽相连通,该导通腔的该腔主体分别与该第一通道和该导通通孔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环形槽被设置在该阀芯的外侧壁,以保持该环形槽与该原水进口之间的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软化滤芯包括一个外壳体、一个内壳体和软化材料,其中该外壳体形成一个第一容纳室,该内壳体形成一个第二容纳室,其中该内壳体被设置在该外壳体的该第一容纳室内,且该外壳体和该内壳体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软化腔,其中该软化材料被设置在该第一软化腔内,其中该第一软化腔与该内壳体的该第二容纳室相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通开口与该第一软化腔相连通,该第二连通开口与该内壳体的该第二容纳室相连通,该第一软化腔和该第二容纳室内均设置有该软化材料,其中该软化材料的总体积不大于2L。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龙头软水机,其特征在于,该软化滤芯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其中该外壳体和该内壳体均被设置在该基座,该第一连通开口和该第二连通开口均形成在该基座。
20.根据权利要求8、11、12、13、14、15或16所述的龙头软水机,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通孔、一个第二通孔、一个第三通孔、一个进水通孔、一个排污通孔、一个软水进口通孔、一个软水出口通孔和一个原水出水通孔,其中该第一通孔适于分别与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孔分别与该第二开口和该射流器的该射出口相连通,该第三通孔分别与该第三开口和该射流器的该射入口相连通,该进水通孔适于分别与该原水进口和原水水源相连通,该排污通孔与该排污开口相连通,该软水进口通孔适于分别与该软水进口和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软水出口通孔适于分别与该软水出口和该净化滤芯的该原水口相连通,该原水出水通孔与该原水出口相连通。
CN202120744517.7U 2020-04-03 2021-04-02 龙头软水机 Active CN21588645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8883 2020-04-03
CN2020204888836 2020-04-03
CN202020898620 2020-05-26
CN2020208986202 2020-05-26
CN2021202837088 2021-02-01
CN202120283708 2021-0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6455U true CN215886455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09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4523.2U Active CN215756572U (zh) 2020-04-03 2021-03-29 龙头软水机和用于龙头软水机的逆流控制阀
CN202120744578.3U Active CN216737666U (zh) 2020-04-03 2021-03-29 龙头软水机和用于龙头软水机的顺流控制阀
CN202120744555.2U Active CN215798615U (zh) 2020-04-03 2021-04-02 龙头软水机和用于龙头软水机的控制阀
CN202120744517.7U Active CN215886455U (zh) 2020-04-03 2021-04-02 龙头软水机
CN202120744525.1U Active CN215886456U (zh) 2020-04-03 2021-04-02 龙头软水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4523.2U Active CN215756572U (zh) 2020-04-03 2021-03-29 龙头软水机和用于龙头软水机的逆流控制阀
CN202120744578.3U Active CN216737666U (zh) 2020-04-03 2021-03-29 龙头软水机和用于龙头软水机的顺流控制阀
CN202120744555.2U Active CN215798615U (zh) 2020-04-03 2021-04-02 龙头软水机和用于龙头软水机的控制阀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4525.1U Active CN215886456U (zh) 2020-04-03 2021-04-02 龙头软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21575657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6743B (zh) * 2022-03-17 2023-06-06 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供水末端滤芯去除余氯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8615U (zh) 2022-02-11
CN215756572U (zh) 2022-02-08
CN216737666U (zh) 2022-06-14
CN215886456U (zh)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02657B1 (ko) 살균정화 샤워기
CN215886455U (zh) 龙头软水机
CN216191253U (zh) 龙头软水机、用于龙头软水机的控制阀和用于控制阀的阀组件
EP3673931B1 (en) Medical device for preventing constipation, removing fecal impaction and inducing regular bowel movements
CN217398503U (zh) 龙头软水机和用于龙头软水机的控制阀
CN216200817U (zh) 龙头软水机、用于龙头软水机的平面阀和射流器
US20230303415A1 (en) Faucet water softener
CN211226634U (zh) 多功能水处理机
CN217056440U (zh) 龙头软水机和用于龙头软水机的控制阀
CN218231973U (zh) 龙头软水机和用于龙头软水机的控制阀
KR20060059623A (ko) 샤워기용 다기능필터
KR100596485B1 (ko) 연수기의 이온교환수지 재생장치
CN213132234U (zh) 一种多功能过滤装置
KR100705602B1 (ko) 정수 토출형 비데기
CN216344545U (zh) 龙头软水机及其软管连接组件
KR200325992Y1 (ko) 여과체가 구비된 샤워기 헤드
KR200425311Y1 (ko) 기능성 샤워기
CN218606315U (zh) 一种智能洁浴泡沫机
CN216676574U (zh) 一种双模式便携式清肠水疗仪
CN215855151U (zh) 龙头净水器
CN111850991B (zh) 一种用于洗涤设备的水阀组件
JP2000201850A (ja) 浄水シャワ―システム
KR20050121168A (ko) 연수샤워기
CN115670279A (zh) 一种智能洁浴泡沫机
KR200231602Y1 (ko) 연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