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4267U - 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4267U
CN215884267U CN202121379747.4U CN202121379747U CN215884267U CN 215884267 U CN215884267 U CN 215884267U CN 202121379747 U CN202121379747 U CN 202121379747U CN 215884267 U CN215884267 U CN 215884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haft
dispensing device
fluid inlet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97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志峰
刘炳香
刘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797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4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4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4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分配装置包括外壳和转动部,外壳贯穿设置有容纳孔,容纳孔容纳有转动部,转动部能够相对外壳转动,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流体进口,流体进口连通容纳孔,容纳孔的孔壁环形凹陷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设置在流体进口与容纳孔的连接处,转动部贯穿设置有流体通道、气体通道和电源通道,流体通道连通容纳腔,气体通道、电源通道与流体通道相互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分配装置体积小,转动顺畅,能够同时把电源通道,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集成到一个装置中,减少线材和管道的干涉。

Description

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转塔式灌装机需要把电力、压缩空气和液体等介质从灌装机的外部静止部件分配到灌装机内部的旋转部件,随着灌装机中越来越多电子传感器和气动执行机构的增加,灌装机的静止部件与旋转部件之间的分配线材和管道也越来越多,浪费大量体积,也影响旋转部件的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配装置,其体积小,转动顺畅,能够减少线材和管道的干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装系统,其分配动作顺畅,体积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配装置,包括外壳和转动部,所述外壳贯穿设置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容纳有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能够相对所述外壳转动,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流体进口,所述流体进口连通所述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孔壁环形凹陷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流体进口与所述容纳孔的连接处,所述转动部贯穿设置有流体通道、气体通道和电源通道,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气体通道、所述电源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相互间隔设置。
作为分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部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气体通道贯穿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所述电源通道贯穿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包括导电环和电刷,所述电刷相对所述导电环转动时始终保持与所述导电环电连接,所述导电环与所述第二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刷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通道的电源线与所述导电环电连接。
作为分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包裹所述第二轴和所述导电滑环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刷与所述保护罩固定连接。
作为分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体通道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背离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连接有供气管。
作为分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所述气体通道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电源通道间隔设置。
作为分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分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
作为分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圈和轴承。
作为分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设置在所述旋转密封圈背离所述流体进口的一侧,所述旋转密封圈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流体进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旋转密封圈。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灌装系统,包括灌装机及所述分配装置,所述分配装置的外壳与所述灌装机固定连接,所述灌装机的流体管道与所述分配装置的流体进口连接,所述灌装机的电源线与所述分配装置的电源通道连接,所述灌装机的供气管与所述分配装置的气体通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由外壳和转动部来形成分配装置,其中,外壳贯穿设置有容纳孔,容纳孔容纳有转动部,转动部贯穿设置有流体通道、气体通道和电源通道,转动部能够相对外壳转动,将灌装机的静止部件与外壳连接,旋转部件与转动部连接,通过流体通道、气体通道和电源通道来分别收纳线材、液体和气体,减少占用体积。再者,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流体进口,流体进口连通容纳孔,容纳孔的孔壁环形凹陷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设置在流体进口与容纳孔的连接处,流体通道连通容纳腔,使得转动部相对外壳转动时,能够始终保持流体通道与流体进口流通,在避免影响旋转部件的转动的同时,也保证流体进口处的液体能够通过容纳腔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流体通道中。另外,气体通道、电源通道与流体通道相互间隔设置,能够避免线材、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之间的干涉。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配装置体积小,转动顺畅,能够同时把电源通道,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集成到一个装置中,减少线材和管道的干涉。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分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分配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分配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灌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分配装置;11、外壳;111、容纳孔;112、流体进口;113、容纳腔;114、固定架;115、观察孔;
12、转动部;121、第一轴;122、第二轴;123、缓冲腔;124、密封圈;
131、流体通道;132、气体通道;133、电源通道;14、导电滑环;141、导电环;142、电刷;15、保护罩;16、旋转接头;17、旋转密封圈;18、轴承;2、灌装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配装置1,包括外壳11和转动部12,外壳11贯穿设置有容纳孔111,容纳孔111容纳有转动部12,转动部12能够相对外壳11转动,外壳11的侧面设置有流体进口112,流体进口112连通容纳孔111,容纳孔111的孔壁环形凹陷设置有容纳腔113,容纳腔113设置在流体进口112与容纳孔111的连接处,转动部12贯穿设置有流体通道131、气体通道132和电源通道133,流体通道131连通容纳腔113,气体通道132、电源通道133与流体通道131相互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外壳11和转动部12来形成分配装置1,其中,外壳11贯穿设置有容纳孔111,容纳孔111容纳有转动部12,转动部12贯穿设置有流体通道131、气体通道132和电源通道133,转动部12能够相对外壳11转动,将灌装机2的静止部件与外壳11连接,旋转部件与转动部12连接,通过流体通道131、气体通道132和电源通道133来分别收纳线材、液体和气体,减少占用体积。
再者,外壳11的侧面设置有流体进口112,流体进口112连通容纳孔111,容纳孔111的孔壁环形凹陷设置有容纳腔113,容纳腔113设置在流体进口112与容纳孔111的连接处,流体通道131连通容纳腔113,使得转动部12相对外壳11转动时,能够始终保持流体通道131与流体进口112流通,在避免影响旋转部件的转动的同时,也保证流体进口112处的液体能够通过容纳腔113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流体通道131中。另外,气体通道132、电源通道133与流体通道131相互间隔设置,能够同时把电源通道133,气体通道132和流体通道131集成到一个装置中,避免线材、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之间的干涉。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配装置1体积小,转动顺畅,能够减少线材和管道的干涉。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转动部12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轴121和第二轴122,气体通道132贯穿于第一轴121和第二轴122,电源通道133贯穿于第一轴121,使得转动部12在转动时能够保证气体和电眼的供给。同时,第二轴122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导电滑环14,导电滑环14包括导电环141和电刷142,电刷142相对导电环141转动时始终保持与导电环141电连接,导电环141与第二轴122的侧壁固定连接,电刷142连接有电源线,电源通道133的电源线与导电环141电连接。也就是说,在驱使转动部12转动时,电刷142始终抵接在转动的导电环141上,使得电刷142上的电源线能够始终与电源通道133中的电源线保持电连接,也能够避免电源线缠绕而影响转动部12的转动。
特别地,参考图2,第一轴121远离第二轴122的端部凸出于外壳11的容纳孔111,气体通道132的气体出口和电源通道133的电源线出口设置在第一轴121远离第二轴122的端部侧面,能够将流体出口、气体出口和电源线出口间隔设置。
优选地,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配装置1还包括包裹第二轴122和导电滑环14的保护罩15,保护罩15与外壳1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保护罩15来保护第二轴122和导电滑环14,防止外物进入或积灰,导电滑环14的电刷142与保护罩15固定连接,也助于稳定第二轴122上导电环141的转动。
另一个优选地,参考图2,气体通道132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接头16,旋转接头16背离气体通道132的一端连接有供气管,旋转接头16是一种360°旋转输送介质的密闭旋转连接器,能够将气体从供气管输入到旋转的第二轴122中,保证气密性的同时,也能够保证第二轴122的高速转动。
再一个优选地,参考图2,第一轴121与第二轴122之间的气体通道132设置有缓冲腔123,缓冲腔123一方面能够调节气体通道132的走向,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气体的流动提供缓冲作用,保证气体通道132的出口的气体均匀流出。另外,缓冲腔123与电源通道133间隔设置,避免气体通道132和电源通道133发生干涉。
又一个优选地,参考图2,第一轴121与第二轴12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24,通过设置密封圈124,能够提高第一轴121和第二轴122连接后的气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外壳1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114,通过在固定架114上连接支架,能够辅助固定外壳11。
可选地,参考图2,转动部12与外壳11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圈17和轴承18,旋转密封圈17是能够跟随转动部12转动且始终保持转动部12与外壳11之间的密封状态的部件,而轴承18则能够为转动部12与外壳11之间提供轴向支撑力,也降低转动部12与外壳11之间的摩擦系数,并保证两者之间的回转精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部12相对外壳11转动时能够保持密封和转动顺畅,且回转精度高。
其中,旋转密封圈17可以是格莱圈,格莱圈由一个橡胶O型圈及聚四氟乙烯圈组合而成,O型圈用于施力,作用于活塞密封时,具有摩擦力低,无爬行,启动力小,耐高压等特点。它可分为孔用格莱圈和轴用格莱圈,但其密封作用是一样的,依其本身的变形对密封表面产生较高的初始接触应力,阻止无压力液体的泄漏。液压缸工作时,压力液体通过O型圈的弹性变形始最大限度地挤压聚四氟乙烯圈,使之紧贴密封表面而产生较高的随压力液体的压力增高而增高的附加接触应力,并与初始接触应力一起共同阻止压力液体的泄漏。
优选地,旋转密封圈17设置在轴承18与流体进口112之间,通过旋转密封圈17来限制转动部12内的流体介质泄露到轴承18中。
进一步地,参考图2,外壳1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观察孔115,观察孔115设置在旋转密封圈17背离流体进口112的一侧,旋转密封圈17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流体进口1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旋转密封圈17,能够对转动部12的两侧进行密封。通过观察孔115来观察流体介质的泄露情况,当观察孔115内有流体介质泄出时,则表示旋转密封圈17发生破损,需要及时更换旋转密封圈17。
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灌装系统,包括灌装机2及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分配装置1,分配装置1的外壳11与灌装机2固定连接,灌装机2的流体管道与分配装置1的流体进口112连接,灌装机2的电源线与分配装置1的电源通道133连接,灌装机2的供气管与分配装置1的气体通道132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分配装置1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分配装置1拥有同样的结构及达到同样的效果,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转动部,所述外壳贯穿设置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容纳有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能够相对所述外壳转动,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流体进口,所述流体进口连通所述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孔壁环形凹陷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流体进口与所述容纳孔的连接处,所述转动部贯穿设置有流体通道、气体通道和电源通道,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气体通道、所述电源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相互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气体通道贯穿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所述电源通道贯穿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包括导电环和电刷,所述电刷相对所述导电环转动时始终保持与所述导电环电连接,所述导电环与所述第二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刷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通道的电源线与所述导电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所述第二轴和所述导电滑环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刷与所述保护罩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背离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连接有供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所述气体通道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电源通道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圈和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设置在所述旋转密封圈背离所述流体进口的一侧,所述旋转密封圈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流体进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旋转密封圈。
10.一种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机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分配装置,所述分配装置的外壳与所述灌装机固定连接,所述灌装机的流体管道与所述分配装置的流体进口连接,所述灌装机的电源线与所述分配装置的电源通道连接,所述灌装机的供气管与所述分配装置的气体通道连接。
CN202121379747.4U 2021-06-21 2021-06-21 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 Active CN215884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9747.4U CN215884267U (zh) 2021-06-21 2021-06-21 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9747.4U CN215884267U (zh) 2021-06-21 2021-06-21 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4267U true CN215884267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00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9747.4U Active CN215884267U (zh) 2021-06-21 2021-06-21 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4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84267U (zh) 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
CN113247364A (zh) 分配装置及灌装系统
CN208738809U (zh) 一种管道密封装置
CN106762801A (zh) 一种轴流泵干气密封系统
CN213239372U (zh) 一种塑套钢保温管密封性能测试装置
CN210490142U (zh) 用于配电柜的电缆密封装置
CN211606263U (zh) 立式屏蔽装置、屏蔽电机和屏蔽泵
CN205190487U (zh) 外螺纹连接螺塞
CN108223811A (zh) 一种气囊式机械密封装置
CN102717333B (zh) 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
CN212900259U (zh) 一种可调节式旋转接头
CN201007354Y (zh) 旋转轴密封装置
CN204729796U (zh) 气压式管道连接件
CN209041553U (zh) 一种气、液、电混用旋转密封装置
CN208638167U (zh) 一种潜水电机接线盒电缆密封装置
CN202612629U (zh) 一种用于底部搅拌器密封的轴承保护装置
CN207555032U (zh) 一种多点补偿型高温球封结构
CN216743317U (zh) 一种单向分压式旋转接头
CN108087324A (zh) 立式长轴熔盐泵的螺旋密封装置
CN220633871U (zh) 包覆装置及包覆机
CN209559442U (zh) 一种试漏封堵装置
CN204677768U (zh) 均质机柱塞密封套结构
CN217084045U (zh) 一种带有隔膜密封的压力表
CN221170850U (zh) 一种可排气的气带连接器
CN220629093U (zh) 集成式发电储能装置和电液控换向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