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1153U -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1153U
CN215881153U CN202121880206.XU CN202121880206U CN215881153U CN 215881153 U CN215881153 U CN 215881153U CN 202121880206 U CN202121880206 U CN 202121880206U CN 215881153 U CN215881153 U CN 215881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fixedly connected
box
pipe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02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裕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oyiku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oyiku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oyiku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oyiku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02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1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1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1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属于模具零件加工领域,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打磨组件,所述箱体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吸尘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握持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电机、转动杆与打磨盘,所述电机固定安装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左端贯穿并转动连接至箱体的左侧,所述打磨盘固定连接至转动杆的左端。该实用新型,便于工作人员操纵,可对模具零件的隐蔽处、拐角进行打磨,同时在打磨过程中可有效的对灰尘粉末进行收集,减少对工作人员与环境造成影响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零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现有的技术中,针对不同大小与款式的模具零件均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逐一打磨,而现有的打磨装置不便于工作人员操纵,在打磨过程中不便于对模具零件的隐蔽处、拐角进行打磨,同时在打磨过程灰尘粉末易对工作人员与环境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中,针对不同大小与款式的模具零件均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逐一打磨,而现有的打磨装置不便于工作人员操纵,在打磨过程中不便于对模具零件的隐蔽处、拐角进行打磨,同时在打磨过程灰尘粉末易对工作人员与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打磨组件,所述箱体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吸尘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握持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电机、转动杆与打磨盘,所述电机固定安装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左端贯穿并转动连接至箱体的左侧,所述打磨盘固定连接至转动杆的左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外环、环形管、吸尘管、收集箱、滤板、气泵与吸气管,所述环形管的中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吸尘孔,所述气泵固定安装至箱体的右侧,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吸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管的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箱体的内部,所述收集箱固定连接至箱体的内部,所述吸气管的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滤板固定连接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环形管套设至打磨盘的外侧,所述外环固定连接至环形管的外侧,所述吸尘管的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环形管的内部,所述吸尘管的右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箱体的内部,所述吸尘管的右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收集箱的内部,所述吸尘管中部的材质为橡胶软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金属板与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定安装至箱体的顶部,所述金属板固定连接至外环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把手与防滑垫,所述把手固定连接至箱体的外侧,所述防滑垫固定连接至把手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把手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右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箱体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铰接门,所述铰接门与收集箱的正面接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利用箱体的设置,便于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利用握持组件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整个装置进行拿取操纵,利用打磨组件的设置,便于对模具零件进行打磨处理,利用限位组件的设置,便于在使用者欲对模具零件拐角、隐蔽处进行打磨时,可将吸尘组件内部分零件进行限位,从而便于打磨组件改变打磨方式,利用吸尘组件的设置,便于在打磨过程中对灰尘粉末进行吸附,减少粉末四散对环境与工作人员造成影响的现象发生。
(2)本方案利用电机运作,便于带动转动杆运动,从而使打磨盘转动,从而可对模具零件进行打磨。
(3)本方案利用外环的设置,便于对使用者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与打磨盘接触发生意外情况,利用气泵运作,从而使吸气管在收集箱的内部产生吸力,利用环形管中部的一组吸尘孔可将外界灰尘粉末吸入环形管内部,随后利用吸尘管将灰尘粉末导入收集箱的内部,利用滤板的设置,便于将灰尘粉末进行阻拦,减少对气泵造成损伤。
(4)本方案当使用者欲对模具零件的隐蔽处、拐角进行打磨时,可拉动和金属板,随后外环与环形管将向右运动,此时打磨盘的侧面将露出,便于进行打磨,随后利用电磁铁运作,便于与金属板进行磁性连接,保证稳定性。
(5)本方案利用把手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整个装置进行握持,从而在打磨过程中便于操纵,利用防滑垫的设置,便于减少使用者在握持把手过程中发生滑落现象。
(6)本方案利用控制开关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更加便捷的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的启闭进行控制。
(7)本方案利用限位杆的设置,便于在外环运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减少其发生偏移现象。
(8)本方案利用铰接门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定期对收集箱内部的灰尘粉末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与吸尘组件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磨盘与外环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箱体;2、打磨组件;201、电机;202、转动杆;203、打磨盘;3、吸尘组件;301、外环;302、环形管;303、吸尘管;304、收集箱;305、滤板;306、气泵;307、吸气管;4、限位组件;401、金属板;402、电磁铁;5、握持组件;501、把手;502、防滑垫;6、吸尘孔;7、控制开关;8、限位杆;9、铰接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打磨组件2,箱体1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吸尘组件3,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4,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握持组件5。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箱体1的设置,便于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利用握持组件5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整个装置进行拿取操纵,利用打磨组件2的设置,便于对模具零件进行打磨处理,利用限位组件4的设置,便于在使用者欲对模具零件拐角、隐蔽处进行打磨时,可将吸尘组件3内部分零件进行限位,从而便于打磨组件2改变打磨方式,利用吸尘组件3的设置,便于在打磨过程中对灰尘粉末进行吸附,减少粉末四散对环境与工作人员造成影响的现象发生。
请参阅图1~2,其中:打磨组件2包括电机201、转动杆202与打磨盘203,电机201固定安装至箱体1的内部,电机2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202固定连接,转动杆202的左端贯穿并转动连接至箱体1的左侧,打磨盘203固定连接至转动杆202的左端。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电机201运作,便于带动转动杆202运动,从而使打磨盘203转动,从而可对模具零件进行打磨。
请参阅图1~2,其中:吸尘组件3包括外环301、环形管302、吸尘管303、收集箱304、滤板305、气泵306与吸气管307,环形管302的中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吸尘孔6,气泵306固定安装至箱体1的右侧,气泵306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吸气管307固定连接,吸气管307的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收集箱304固定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吸气管307的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收集箱304的内部,滤板305固定连接至收集箱304的内部,环形管302套设至打磨盘203的外侧,外环301固定连接至环形管302的外侧,吸尘管303的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环形管302的内部,吸尘管303的右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吸尘管303的右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收集箱304的内部,吸尘管303中部的材质为橡胶软管。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外环301的设置,便于对使用者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与打磨盘203接触发生意外情况,利用气泵306运作,从而使吸气管307在收集箱304的内部产生吸力,利用环形管302中部的一组吸尘孔6可将外界灰尘粉末吸入环形管302内部,随后利用吸尘管303将灰尘粉末导入收集箱304的内部,利用滤板305的设置,便于将灰尘粉末进行阻拦,减少对气泵306造成损伤。
请参阅图1~2,其中:限位组件4包括金属板401与电磁铁402,电磁铁402固定安装至箱体1的顶部,金属板401固定连接至外环30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者欲对模具零件的隐蔽处、拐角进行打磨时,可拉动和金属板401,随后外环301与环形管302将向右运动,此时打磨盘203的侧面将露出,便于进行打磨,随后利用电磁铁402运作,便于与金属板401进行磁性连接,保证稳定性。
请参阅图1,其中:握持组件5包括把手501与防滑垫502,把手501固定连接至箱体1的外侧,防滑垫502固定连接至把手501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把手501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整个装置进行握持,从而在打磨过程中便于操纵,利用防滑垫502的设置,便于减少使用者在握持把手501过程中发生滑落现象。
请参阅图1,其中:把手50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开关7。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控制开关7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更加便捷的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的启闭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1~2,其中:外环3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限位杆8的右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限位杆8的设置,便于在外环301运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减少其发生偏移现象。
请参阅图1,其中: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铰接门9,铰接门9与收集箱304的正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铰接门9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定期对收集箱304内部的灰尘粉末进行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各设备均为市场常见设备,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需求选择,且各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均属于简单的串联、并联连接电路,在电路连接这一块并不存在创新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利用箱体1的设置,便于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利用握持组件5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整个装置进行拿取操纵,利用把手501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整个装置进行握持,从而在打磨过程中便于操纵,利用防滑垫502的设置,便于减少使用者在握持把手501过程中发生滑落现象,利用控制开关7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更加便捷的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的启闭进行控制,利用打磨组件2的设置,便于对模具零件进行打磨处理,利用电机201运作,便于带动转动杆202运动,从而使打磨盘203转动,从而可对模具零件进行打磨,利用限位组件4的设置,便于在使用者欲对模具零件拐角、隐蔽处进行打磨时,可将吸尘组件3内部分零件进行限位,从而便于打磨组件2改变打磨方式,当使用者欲对模具零件的隐蔽处、拐角进行打磨时,可拉动和金属板401,随后外环301与环形管302将向右运动,利用限位杆8的设置,便于在外环301运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减少其发生偏移现象,此时打磨盘203的侧面将露出,便于进行打磨,随后利用电磁铁402运作,便于与金属板401进行磁性连接,保证稳定性,利用吸尘组件3的设置,便于在打磨过程中对灰尘粉末进行吸附,减少粉末四散对环境与工作人员造成影响的现象发生,利用外环301的设置,便于对使用者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与打磨盘203接触发生意外情况,利用气泵306运作,从而使吸气管307在收集箱304的内部产生吸力,利用环形管302中部的一组吸尘孔6可将外界灰尘粉末吸入环形管302内部,随后利用吸尘管303将灰尘粉末导入收集箱304的内部,利用滤板305的设置,便于将灰尘粉末进行阻拦,减少对气泵306造成损伤,利用铰接门9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定期对收集箱304内部的灰尘粉末进行清理,整个装置,便于工作人员操纵,可对模具零件的隐蔽处、拐角进行打磨,同时在打磨过程中可有效的对灰尘粉末进行收集,减少对工作人员与环境造成影响的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打磨组件(2),所述箱体(1)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吸尘组件(3),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4),所述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握持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2)包括电机(201)、转动杆(202)与打磨盘(203),所述电机(201)固定安装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20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02)的左端贯穿并转动连接至箱体(1)的左侧,所述打磨盘(203)固定连接至转动杆(202)的左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组件(3)包括外环(301)、环形管(302)、吸尘管(303)、收集箱(304)、滤板(305)、气泵(306)与吸气管(307),所述环形管(302)的中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吸尘孔(6),所述气泵(306)固定安装至箱体(1)的右侧,所述气泵(306)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吸气管(307)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管(307)的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收集箱(304)固定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吸气管(307)的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收集箱(304)的内部,所述滤板(305)固定连接至收集箱(304)的内部,所述环形管(302)套设至打磨盘(203)的外侧,所述外环(301)固定连接至环形管(302)的外侧,所述吸尘管(303)的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环形管(302)的内部,所述吸尘管(303)的右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吸尘管(303)的右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收集箱(304)的内部,所述吸尘管(303)中部的材质为橡胶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金属板(401)与电磁铁(402),所述电磁铁(402)固定安装至箱体(1)的顶部,所述金属板(401)固定连接至外环(30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组件(5)包括把手(501)与防滑垫(502),所述把手(501)固定连接至箱体(1)的外侧,所述防滑垫(502)固定连接至把手(501)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0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开关(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3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的右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铰接门(9),所述铰接门(9)与收集箱(304)的正面接触。
CN202121880206.X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 Active CN215881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0206.XU CN215881153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0206.XU CN215881153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1153U true CN215881153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2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0206.XU Active CN215881153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1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81153U (zh)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生产设备
CN203019177U (zh) 环保型无尘打磨器
CN110447992B (zh) 一种主动式呼吸口罩
CN203901067U (zh) 一种改进的磨砂装置
CN210938343U (zh) 一种机械加工的金属粉尘收集装置
CN207428682U (zh) 幼儿指甲护理装置
CN210731984U (zh) 一种眼镜片的打磨制造设备
CN214213375U (zh) 一种节能低噪的家电配件抛光机构
CN112792573A (zh) 一种手持可钻孔的打磨除尘降尘设备
CN211163395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除锈设备
CN207942284U (zh) 一种吸尘式双动作平磨机
CN210102239U (zh) 具有吸尘结构的白刚玉用包装机
CN217344827U (zh) 一种装饰砖加工用的毛刺处理装置
CN211192324U (zh) 一种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
CN206028547U (zh) 适应不同材料冲压件的吸具
CN215617066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
CN208611017U (zh) 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牙模底座修整机
CN208231596U (zh) 一种改进的四工位强力拋丸机
CN218341736U (zh) 一种模型工业品打磨装置
CN219465839U (zh) 一种摩托车电喷进气管抛光装置
CN21813700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
CN219896559U (zh) 一种呼吸道吸痰器
CN216657517U (zh) 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用表面微处理设备
CN210567311U (zh) 一种可灵活移动使用的离心式风机
CN218312466U (zh) 一种具备降尘功能的环保石材板打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