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1836U -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1836U
CN215871836U CN202122082932.3U CN202122082932U CN215871836U CN 215871836 U CN215871836 U CN 215871836U CN 202122082932 U CN202122082932 U CN 202122082932U CN 215871836 U CN215871836 U CN 215871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audio output
output device
closed
vibrating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29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岩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29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1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1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1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其中,音频输出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振膜连接于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振膜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的一侧,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一音圈、所述第二音圈与所述第二振膜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能够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沿所述第一方向振动以产生声音;磁路,所述磁路设置于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内,所述磁路用于为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提供磁场。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降低音频输出装置的F0,提高音频输出装置的低音效果。

Description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喇叭在尺寸和音压一定的情况下,F0(共振频率)无法再做低,导致喇叭的低音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振膜连接于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
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振膜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的一侧,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一音圈、所述第二音圈与所述第二振膜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能够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沿所述第一方向振动以产生声音;
磁路,所述磁路设置于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内,所述磁路用于为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提供磁场。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音圈围成第一限位空间,所述第二音圈围成第二限位空间,所述第一限位空间与所述第二限位空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叠加;
所述磁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空间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音圈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音圈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以使得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的振动方向相反。
具体地,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之间形成有避让间隔。
具体地,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或第二方向上形成有所述避让间隔,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具体地,所述第一音圈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为第一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二音圈所在平面;
所述第二音圈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封闭图形与所述第二封闭图形至少部分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有所述避让间隔。
具体地,所述第一音圈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为第一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二音圈所在平面;
所述第二音圈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封闭图形完全置于所述第二封闭图形内,且所述第一封闭图形与所述第二封闭图形之间形成有目标距离以使得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所述避让间隔。
具体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围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音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振膜覆盖于所述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未与所述第一振膜相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围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音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空间内,所述第二振膜覆盖于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
具体地,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外磁铁,所述外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一音圈的外部和所述第二音圈的外部;
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形成有多个泄气孔。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相比于现有的音频输出装置而言多了一个振动系统,因此能够增加喇叭整体振动系统的重量,进而降低了喇叭的F0,以便得到更好的低频响应,进而得到更好的低音效果。
本申请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第一振动系统1,第一振膜11,第一音圈12,第二振动系统2,第二振膜21,第二音圈22,磁路3,避让间隔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外磁铁7,泄气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该音频输出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系统1,包括:第一振膜11和第一音圈12,所述第一振膜11连接于所述第一音圈12的一侧;第二振动系统2,包括:第二振膜21和第二音圈22,所述第二振膜21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22的一侧,所述第一振膜11、所述第一音圈12、所述第二音圈22与所述第二振膜21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如图1所示,箭头A所指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音圈12与所述第二音圈22能够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振膜11与所述第二振膜21沿所述第一方向振动以产生声音;磁路3,所述磁路3设置于第一音圈12和所述第二音圈22内,所述磁路3用于为所述第一振动系统1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2提供磁场。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可以为喇叭,该音频输出装置中包括两个振动系统,分别为第一振动系统1和第二振动系统2,且音频输出装置中包括一个磁路3,第一振动系统1和第二振动系统2共用一个磁路3。其中,第一振动系统1中包括第一振膜11和第一音圈12,第一音圈12能够驱动第一振膜11在第一方向上往复振动,而第二振动系统2中包括第二振膜21的第二音圈22,第二音圈22能够驱动第二振膜21在第一方向上往复振动,以此使得音频输出装置产生声音。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振动系统,而现有的喇叭中仅具有一个振动系统,因此,本申请相比于现有的音频输出装置而言多了一个振动系统,因此能够增加喇叭整体振动系统的重量,进而降低了喇叭的F0,以便得到更好的低频响应,进而得到更好的低音效果。除此之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中多了一套振动系统,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与现有的音频输出装置尺寸相同的情况下,会导致音频输出装置的整体的重量增大,会造成音频输出装置的音压的降低,但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音频输出装置相比与现有技术多了一套振动系统,多出的振动系统可以通过振动发声,进而能够弥补因重量增大而损失的音压,且两个振动系统叠加后的音压会超越同尺寸的单个振动系统的音压,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即能够降低音频输出装置的F0,还不会牺牲音压。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音圈12围成第一限位空间,所述第二音圈22围成第二限位空间,所述第一限位空间与所述第二限位空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叠加;所述磁路3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空间内。
其中,第一音圈12在第二音圈22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封闭图形,第二音圈22在第二音圈22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也为第二封闭图形,如图2所示,第一封闭图形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在第四方向上的长度,箭头C所指的方向为第三方向,箭头D所指的方向为第四方向,其中,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垂直,且均位于第一振膜11所在平面。其中,磁路3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厚度,磁路3在厚度方向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空间和第二限位空间内,因此,磁路3能够为第一振动系统1和第二振动系统2提供磁场。其中,磁路3时喇叭的核心部件,由稀土构成的,在现有技术中,都是一个磁路3推动一个振动系统,这样情况下,磁路3的利用率较低,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中,一个磁路3可以推动两个振动系统,使得磁路3的利用效率提升的一倍。除此之外,音频输出装置实际上是换能器,其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在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一个振动系统来将电能转化为声能,而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两个振动系统来实现声能的转化,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换能效率要高于现有技术中仅设置有一个振动系统的音频输出装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音圈12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音圈22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以使得所述第一振膜11与所述第二振膜21的振动方向相反。
其中,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音频输出装置中仅设置有一个振动系统,在音频输出装置工作时,随着振膜的振动,会对音频输出装置的整体产生一个作用力,在该作用力下,音频输出装置整体便会振动颠簸,于是会造成整机共振。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中的第一音圈12和第二音圈22振动时,第一音圈12内的电流方向可以与第二音圈22内电流方向相同,当第一音圈12对第一振膜11产生沿第一方向的推动力时,第一振膜11沿第一方向运动,此时,第二音圈22对第二振膜21产生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的力,进而使得第二振膜21沿着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第一振膜11与第二振膜21的振动方向相反,其中,由于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产生的推动力的方向相反,二者能够相互抵消,因此,作用在音频输出装置上的力很小,使得音频输出装置处于完全静止或者颠簸幅度很小的状态,进而削弱甚至消除音频输出装置的共振现象。而当第一音圈12驱动第一振膜11向着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第二音圈22驱动第二振膜21第一方向运动。其中,第一音圈与12与第二音圈22可以并联连接,也可以串联连接。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音圈12与所述第二音圈22之间形成有避让间隔4。
其中,当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振动时,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能够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之间设置避让间隔4,以此避免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相互靠近时,二者碰撞在一起,影响音频输出装置的音效。
具体地,所述第一音圈12与所述第二音圈22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或第二方向上形成有所述避让间隔4,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之间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形成有避让间隔4,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在第一方向上所形成的避让间隔4为第一避让间隔;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还可以在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形成第二避让间隔。其中,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之间可以同时形成第一避让间隔4和第二避让间隔4,还可以仅设置第一避让间隔与第二避让间隔中的一个。
具体地,所述第一音圈12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为第一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二音圈22所在平面;所述第二音圈22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封闭图形与所述第二封闭图形至少部分重合;其中,所述第一音圈12与所述第二音圈22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有所述避让间隔4。
其中,第一封闭图形与第二封闭图形至少部分重合时,若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在第一方向上未设置有避让间隔4,则会导致音频输出装置工作时,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相撞。使得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形成避让间隔4,以此避免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振动时相撞。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音圈12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为第一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二音圈22所在平面;所述第二音圈22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封闭图形完全置于所述第二封闭图形内,且所述第一封闭图形与所述第二封闭图形之间形成有目标距离以使得所述第一音圈12与所述第二音圈22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所述避让间隔4。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封闭图形完全置于第二封闭图形内部,且第一封闭图形与第二封闭图形之间形成有目标距离时,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之间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形成避让间隔4,当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振动时,第一音圈12能够在第二音圈22所围成的第二限位空间内,沿着第一方向往复振动,因此,也可以无需在第一音圈12与第二音圈22之间形成在第一方向上的避让间隔4,因此能够减小音频输出装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缩小音频输出装置的尺寸。
具体地,如图4所示,音频输出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5围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音圈12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振膜11覆盖于所述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所述第二支架6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5未与所述第一振膜11相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6围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音圈22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空间内,所述第二振膜21覆盖于所述第二支架6背离所述第一支架5的一侧。
其中,第一支架5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而第二支架6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相对设置,且第二表面可以与第三表面贴合,而第一振膜11覆盖在第一表面上,第二振膜21覆盖在第四表面上,第一音圈12设置在第一支架5所围成的第一容纳空间内,而第二音圈22设置在第二之间所围成的第二容纳空间内,磁路3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二部分位于第二容纳空间内。其中,第一支架5能够对第一振膜11和第一音圈12进行支撑,其中,第一音圈12可以而第二支架6能够对第二振膜21和第二音圈22进行支撑。
具体地,如图4所示,输出装置还包括:外磁铁7,所述外磁铁7设置于所述第一音圈12的外部和所述第二音圈22的外部;所述第一支架5和/或所述第二支架6上形成有多个泄气孔8。
其中,外磁铁7可以固定在第一支架5和/或第二支架6上,外磁铁7设置在第一音圈12和第二音圈22的外部,外磁铁7能够为第一音圈12和第二音圈22提供磁场,其能够增强音频输出装置中的磁场强度。具体地,第一支架5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口,而第二支架6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口,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均为非封闭图形,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拼接形成安装口,外磁铁7可以嵌入安装口内。音频输出装置工作时,第一振膜11与第二振膜21会在第一方向上振动,因此,第一振膜11与第二振膜21会挤压第一支架5与第二支架6内的空气,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泄气孔8,可以使得支架内的空气通过泄气孔8外泄。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输出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进行赘述。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音箱等设备,在此不一一列举。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振膜连接于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
第二振动系统,包括: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振膜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的一侧,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一音圈、所述第二音圈与所述第二振膜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能够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沿所述第一方向振动以产生声音;
磁路,所述磁路设置于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内,所述磁路用于为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提供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圈围成第一限位空间,所述第二音圈围成第二限位空间,所述第一限位空间与所述第二限位空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叠加;
所述磁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圈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音圈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以使得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的振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之间形成有避让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或第二方向上形成有所述避让间隔,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圈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为第一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二音圈所在平面;
所述第二音圈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封闭图形与所述第二封闭图形至少部分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有所述避让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圈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为第一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二音圈所在平面;
所述第二音圈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封闭图形,所述第一封闭图形完全置于所述第二封闭图形内,且所述第一封闭图形与所述第二封闭图形之间形成有目标距离以使得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二音圈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所述避让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围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音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振膜覆盖于所述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未与所述第一振膜相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围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音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空间内,所述第二振膜覆盖于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外磁铁,所述外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一音圈的外部和所述第二音圈的外部;
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形成有多个泄气孔。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
CN202122082932.3U 2021-08-31 2021-08-31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871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2932.3U CN215871836U (zh) 2021-08-31 2021-08-31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2932.3U CN215871836U (zh) 2021-08-31 2021-08-31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1836U true CN215871836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4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2932.3U Active CN215871836U (zh) 2021-08-31 2021-08-31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1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88965B1 (ko) 스피커
CN108616797A (zh) 直驱式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WO2020187325A1 (zh) 振动发声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1937060B2 (en) Surface sound-emitt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325968B2 (en) Speaker
KR100897807B1 (ko) 스피커
WO2020215785A1 (zh) 振动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CN101778327A (zh) 一种电声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05163246A (zh) 音圈线及用该音圈线绕制的音圈及扬声器和振动电机
CN209805645U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CN111031451B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CN209982301U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WO2021093003A1 (zh) 扬声器箱
CN103999482A (zh) 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540908A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07475864U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871836U (zh) 音频输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5040019U (zh) 受话器
CN208158862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7904647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8285535U (zh) 一种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0779087B2 (en) Vibration diaphragm
CN207166759U (zh) 单磁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210641064U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CN104054356A (zh) 音响发生器、音响发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