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9896U - 弹针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弹针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9896U
CN215869896U CN202121606565.6U CN202121606565U CN215869896U CN 215869896 U CN215869896 U CN 215869896U CN 202121606565 U CN202121606565 U CN 202121606565U CN 215869896 U CN215869896 U CN 215869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needle
cylindrical portion
contac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65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超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zt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zt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zt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zt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65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9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9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9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弹针和电子设备。其中,弹针包括针筒,所述针筒呈筒状设置,且一端具有开口;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针筒内;以及针头,所述针头与所述弹簧为一体结构,所述针头包括连接盖和接触头,所述连接盖封堵于所述开口处,且部分容纳于所述针筒内与所述弹簧连接,另一部分伸出所述针筒外与所述接触头连接,所述弹簧伸缩运动,并可带动所述连接盖在所述针筒内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弹针便于拆装维护,并且针头与弹簧为一体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Description

弹针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针和应用该弹针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弹针一般是用于连接在两个电器件之间实现电路连通。相关技术中的弹针,针头通过弹簧带动相对针筒运动时,可抵接于电器件上进行电信号传输。然而,这种弹针中,针筒设置有针头一端容易因敞口而落尘或者异物进入针筒内对针头的运动造成卡顿,导致增加后续维护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弹针,旨在能够避免针筒落尘和针头卡顿现象,降低维护的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弹针,包括:
针筒,所述针筒呈筒状设置,且一端具有开口;
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针筒内;以及
针头,所述针头与所述弹簧为一体结构,所述针头包括连接盖和接触头,所述连接盖封堵于所述开口处,且部分容纳于所述针筒内与所述弹簧连接,另一部分伸出所述针筒外与所述接触头连接,所述弹簧伸缩运动,并可带动所述连接盖在所述针筒内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连接盖包括圆筒部和连接所述圆筒部的锥筒部,所述圆筒部容纳于所述针筒内与所述弹簧连接,并封堵所述开口,所述锥筒部伸出针筒外,所述锥筒部的直径在远离所述圆筒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接触头连接于所述锥筒部远离所述圆筒部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锥筒部圆弧过渡连接。
可选地,所述接触头包括连接段和用以与外部电路板抵接的接触段,所述连接段呈圆柱状设置,且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盖,所述接触段呈圆台状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连接盖的一端,所述接触段的直径在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接触段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接触段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贯穿所述接触段远离所述连接段一端的端面,所述缺口的宽度在远离所述端面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连接段为中空结构;
和/或,所述接触段的中心线、所述连接段的中心线、所述连接盖的中心线和所述针筒的中心线相重合。
可选地,所述针筒包括主体筒和端盖,所述端盖连接于所述主体筒设有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端盖远离所述主体筒的一端形成有用以与外部电路板抵接的接触平面。
可选地,所述端盖呈圆台状设置,所述端盖的直径在远离所述主体筒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主体筒和所述端盖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涂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弹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弹针,针头包括连接盖和接触头,连接盖封堵于针筒的开口处,并且部分容纳在针筒内连接弹簧,另一部分伸出针筒外连接接触头,这样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连接盖可以将开口封堵,而当针头受到挤压压缩弹簧时,连接盖便可在针筒内往复运动,形成对针筒的密封,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外界灰尘和异物自开口处进入针筒内,避免在针筒内落尘和异物卡顿的现象,确保针头运动的顺畅,降低后续维护的难度。
此外,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将针头与弹簧一体成型制造形成一体结构,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针头与弹簧分体制造再相互连接的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制造加工的效率,便于量产,而且使针头与弹簧之间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针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针筒 11 主体筒
12 端盖 121 接触平面
20 弹簧 30 针头
31 连接盖 311 圆筒部
312 锥筒部 33 接触头
331 连接段 332 接触段
333 缺口 111 开口
100 弹针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弹针1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弹针100包括针筒10,所述针筒10呈筒状设置,且一端具有开口111;弹簧20,所述弹簧20设于所述针筒10内;以及针头30,所述针头30与所述弹簧20为一体结构,所述针头30包括连接盖31和接触头33,所述连接盖31封堵于所述开口111处,且部分容纳于所述针筒10内与所述弹簧20连接,另一部分伸出所述针筒10外与所述接触头33连接,所述弹簧20伸缩运动,并可带动所述连接盖31在所述针筒10内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中,针筒10为圆筒结构,圆筒式结构便于加工制造,可以降低制造的难度。可以理解地,针筒10、弹簧20以及针头30均应当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其材质可以是铜、铝合金等等,以使电信号可以经由针头30、弹簧20和针筒10进行传输。
弹簧20的直径小于针筒10的直径,当弹簧20容纳在针筒10后,弹簧20远离针头30的一端抵接固定于针筒10远离开口111一端的内壁上,具体地,弹簧20远离针头30的一端可焊接于针筒10远离开口111一端的内壁,如此,确保弹簧20可以稳固固定于针筒10内,在伸缩运动过程中不会轻易松动。
连接盖31的形状与针筒10的横截面形状态适配,例如当针筒10为圆筒时,其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此时连接盖31的形状也应当为圆形,如此当连接盖31封堵于开口111时,以及连接盖31在针筒10内进行往复运动时,可以将针筒10严密封堵,提高针筒10内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弹针100,针头30包括连接盖31和接触头33,连接盖31封堵于针筒10的开口111处,并且部分容纳在针筒10内连接弹簧20,另一部分伸出针筒10外连接接触头33,这样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连接盖31可以将开口111封堵,而当针头30受到挤压压缩弹簧20时,连接盖31便可在针筒10内往复运动,形成对针筒10的密封,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外界灰尘和异物自开口111处进入针筒10内,避免在针筒10内落尘和异物卡顿的现象,确保针头30运动的顺畅,降低后续维护的难度。
此外,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将针头30与弹簧20一体成型制造形成一体结构,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针头30与弹簧20分体制造再相互连接的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制造加工的效率,便于量产,而且使针头30与弹簧20之间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所述连接盖31包括圆筒部311和连接所述圆筒部311的锥筒部312,所述圆筒部311容纳于所述针筒10内与所述弹簧20连接,并封堵所述开口111,所述锥筒部312伸出针筒10外,所述锥筒部312的直径在远离所述圆筒部31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接触头33连接于所述锥筒部312远离所述圆筒部311的一端。
具体地,圆筒部311与锥筒部312为一体结构,以便于加工成型,并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圆筒部311的长度大于锥筒部312的长度,这样使圆筒部311嵌套在针筒10内的长度相对较长,从而更有利于密封,而通过将接触头33连接在锥筒部312直径相对较小的一端,使得接触头33进行抵接电路板时,锥筒部312不容易造成干涉,确保接触头33电连接的稳定性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部311与所述锥筒部312圆弧过渡连接。可以理解地,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圆筒部311和锥筒部312,可以避免形成棱角,从而使连接盖31在针筒10内运动时不易与针筒10内壁形成摩擦,针头30运动更加顺畅。
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头33包括连接段331和用以与外部电路板抵接的接触段332,所述连接段331呈圆柱状设置,且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盖31,所述接触段332呈圆台状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连接段331远离所述连接盖31的一端,所述接触段332的直径在远离所述连接段33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该实施例中,连接段331和接触段332为一体结构,以便进行加工成型,实际应用中,在进行电路连接时,接触段332与外部电路板连接,电信号可经由接触段332、连接段331、连接盖31、弹簧20以及针筒10进行传输,而接触段332呈圆台状的设置,可以与电路板进行稳固对接,从而提高针头30电路连接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出现断路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段33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缺口333,所述缺口333沿所述接触段33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贯穿所述接触段332远离所述连接段331一端的端面,所述缺口333的宽度在远离所述端面的方向上逐渐增大。通过缺口333的设置,使得在接触段332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当接触段332与外部的电路板抵接实现电路导通时,接触段332可以被挤压而抵紧于电路板,从而使得接触段332连接的稳定性更好。
此外,本申请中所述连接段331还可为中空结构。连接段331设置为中空段,可以确保连接段331在实现电路信号有效传输的基础上,节省原材料,从而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段332的中心线、所述连接段331的中心线、所述连接盖31的中心线和所述针筒10的中心线相重合。如此设置,使得针头30通过连接盖31带动进行运动过程中,可以与针筒10始终保持同轴,这样能够保证针头30的运动不会轻易偏倚和歪斜,从而有利于准确对接电路板。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所述针筒10包括主体筒11和端盖12,所述端盖12连接于所述主体筒11设有所述开口111的一端,所述端盖12远离所述主体筒11的一端形成有用以与外部电路板抵接的接触平面121。
该实施例中,主体筒11和端盖12为一体结构,以便于加工成型制造。在端盖12形成的接触平面121可以垂直于主体筒11的轴线设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当针头30与一外部电路板连接后,端盖12的接触平面121则与另一外部电路相接,这样在两个电路板之间便可通过针筒10、弹簧20和针头30进行电信号传输,而且该装配结构较为简单,便于日常拆装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12呈圆台状设置,所述端盖12的直径在远离所述主体筒1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该实施例中,针筒10本身的端盖12部分实现电路连接作用,并在截面上,端盖12形成锥形,使得该端盖12在抵接电路板时可以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筒11和所述端盖1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涂层(未图示)。防锈涂层可以为电镀层,利用电镀抗氧化材料在主体筒11和端盖12的外表面,可以有效防止针筒10的外表面生锈,确保在长时间使用过后仍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提升弹针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电子蓝牙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等。该电子设备包括有弹针100,该弹针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弹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筒,所述针筒呈筒状设置,且一端具有开口;
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针筒内;以及
针头,所述针头与所述弹簧为一体结构,所述针头包括连接盖和接触头,所述连接盖封堵于所述开口处,且部分容纳于所述针筒内与所述弹簧连接,另一部分伸出所述针筒外与所述接触头连接,所述弹簧伸缩运动,并可带动所述连接盖在所述针筒内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包括圆筒部和连接所述圆筒部的锥筒部,所述圆筒部容纳于所述针筒内与所述弹簧连接,并封堵所述开口,所述锥筒部伸出针筒外,所述锥筒部的直径在远离所述圆筒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接触头连接于所述锥筒部远离所述圆筒部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锥筒部圆弧过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包括连接段和用以与外部电路板抵接的接触段,所述连接段呈圆柱状设置,且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盖,所述接触段呈圆台状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连接盖的一端,所述接触段的直径在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段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接触段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贯穿所述接触段远离所述连接段一端的端面,所述缺口的宽度在远离所述端面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为中空结构;
和/或,所述接触段的中心线、所述连接段的中心线、所述连接盖的中心线和所述针筒的中心线相重合。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包括主体筒和端盖,所述端盖连接于所述主体筒设有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端盖远离所述主体筒的一端形成有用以与外部电路板抵接的接触平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呈圆台状设置,所述端盖的直径在远离所述主体筒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筒和所述端盖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涂层。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针。
CN202121606565.6U 2021-07-13 2021-07-13 弹针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869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6565.6U CN215869896U (zh) 2021-07-13 2021-07-13 弹针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6565.6U CN215869896U (zh) 2021-07-13 2021-07-13 弹针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9896U true CN215869896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6565.6U Active CN215869896U (zh) 2021-07-13 2021-07-13 弹针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9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06306A1 (en) Radio frequency unit
CN215869896U (zh) 弹针和电子设备
CN105673667A (zh) 长伸缩距离的双头左右螺纹拉杆
CN202940349U (zh) 5016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1247014A (zh) 复合材料大功率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20474945U (zh) 一种高互调接头微带端加弹性花瓣接触头
CN110429412A (zh) 一种大电流冲压端子
CN215771809U (zh) 一种射频连接器的夹紧结构
CN207691398U (zh) 可拆卸式电缆接头
CN202259788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硬连接信号输入输出装置
CN201090869Y (zh) 一种汽车动力转向器联接头
CN112568632A (zh) 多段式伸缩滑轨
CN208364998U (zh) 一种柔性酸接头
CN211900819U (zh) 节油器油管
CN215221097U (zh) 一种方便装配的连接器
CN204333419U (zh) 一种实用工控连接器插座
CN109361041B (zh) 新型滤波器输入耦合结构
CN205657185U (zh) 一种弯式转接器
CN105612666A (zh) 移腔体滤波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8975975U (zh) 射频同轴滤波连接器
CN210040721U (zh) Dl军工高频通讯天线精密连接器
CN211789778U (zh) 新型线缆连接器
CN219932849U (zh) 一种跳绳手柄接头安装结构
CN208858554U (zh) 一种柱塞
CN213243040U (zh) 波导传输端口互连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