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7675U - 铰链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铰链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7675U
CN215867675U CN202122517683.6U CN202122517683U CN215867675U CN 215867675 U CN215867675 U CN 215867675U CN 202122517683 U CN202122517683 U CN 202122517683U CN 215867675 U CN215867675 U CN 215867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late
shaft
guide groove
axis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76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君翰
曾勇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shida Communication Co ltd
First Dom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shida Communication Co ltd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shida Communication Co ltd, First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shida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176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7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7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7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铰链及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铰链。第一机体形成有多个后散热孔。铰链包含基架、支架及传动机构。基架连接于第一机体并包括前端及后端,支架连接于第二机体,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及传动总成。第一滑动板及第二滑动板能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于基架。传动总成包含转轴组及连杆组。转轴组设置成能被支架带动而驱使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相对滑动进而连动连杆组相对于基架转动,使得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能在收合于基架内的收合状态及凸伸出后端的凸伸状态之间变换。在收合状态时,第二机体在盖合于第一机体且遮蔽后散热孔的盖合位置,在凸伸状态时,第二机体在远离后散热孔的开启位置。

Description

铰链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机体旋转时能同时产生其他运动方式的铰链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例如笔记本电脑的电子装置是借由铰链将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连接在一起,使具有显示屏幕的所述第二机体能够相对于作为系统主机的所述第一机体旋转。
由于所述第二机体只能通过所述铰链相对于所述第一机体旋转,因此,当所述第二机体开启时,所述第二机体底部会遮挡住所述第一机体后端的多个散热孔,从而影响到所述第一机体的散热效果。
此外,由于所述第一机体后端会遮蔽所述第二机体底部,因此,造成所述第二机体能够供使用者观看的范围缩小,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背景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铰链包含基架、支架及传动机构,所述基架包括前端,及相反于所述前端的后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及传动总成,所述第一滑动板能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所述第二滑动板能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并沿左右方向排列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一侧,所述传动总成包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转轴组,及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的连杆组,所述转轴组设置成能被所述支架带动而驱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相对滑动进而连动所述连杆组相对于所述基架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能在收合于所述基架内以使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后端的收合状态,及凸伸出所述后端以使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后端的凸伸状态之间变换。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所述转轴组界定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及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且相间隔的第二轴线,所述支架与所述转轴组能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板旋转,所述转轴组能绕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板旋转,所述连杆组包括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基架的枢接轴、能转动且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第一连接轴,及能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第二连接轴,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所述第二连接轴间隔位于所述枢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所述枢接轴的轴心、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及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心共线,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动板形成有导槽,所述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轴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导槽内,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前导槽,所述前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第二连接轴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前导槽内,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前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枢接轴前上方,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前上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前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枢接轴后上方,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后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所述连杆组包括连杆,及轴杆,所述连杆具有所述枢接轴及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连杆形成有位于所述枢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安装孔,所述轴杆具有所述第二连接轴,及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外周面的滑块,所述第二连接轴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安装孔且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前导槽内,所述滑块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前导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后限位面,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前限位面,所述枢接轴用以挡止所述后限位面以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定位在所述收合状态,所述枢接轴还用以挡止所述前限位面以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定位在所述凸伸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所述基架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地连接的第一弧形导引槽,及供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地连接的第二弧形导引槽,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与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各自是绕圆心所构成,所述圆心沿上下方向间隔位于所述基架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后导槽,所述后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转轴组包括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转轴,及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且固定地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曲柄,所述转轴界定出所述第一轴线,所述曲柄具有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后导槽内的致动轴,所述致动轴界定出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前上方,所述第一轴线不会沿所述前后方向间隔位于所述圆心前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致动轴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后导槽,所述后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转轴组包括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第一转轴、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第二转轴,及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且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曲柄,所述第一转轴界定出所述第一轴线并具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前方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并具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所述曲柄具有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后导槽的致动轴,所述致动轴界定出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下端部,所述第二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前下方,所述第一轴线不会沿所述前后方向间隔位于所述圆心前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下端部,所述第二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后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所述基架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地连接的长形导引槽,所述长形导引槽的长向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后导槽,所述后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转轴组包括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转轴,及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且固定地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曲柄,所述转轴界定出所述第一轴线,所述曲柄具有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后导槽的致动轴,所述致动轴界定出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前上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后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背景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铰链,所述第一机体形成有多个后散热孔,所述铰链包含基架、支架,及传动机构,所述基架连接于所述第一机体并包括前端,及相反于所述前端的后端,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及传动总成,所述第一滑动板能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所述第二滑动板能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并沿左右方向排列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一侧,所述传动总成包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转轴组,及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的连杆组,所述转轴组设置成能被所述支架带动而驱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相对滑动进而连动所述连杆组相对于所述基架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能在收合于所述基架内以使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后端的收合状态,及凸伸出所述后端以使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后端的凸伸状态之间变换,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二机体在盖合于所述第一机体且遮蔽所述后散热孔的盖合位置,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第二机体在远离所述后散热孔的开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所述第一滑动板及所述第二滑动板在所述凸伸状态时至少带动所述支架后移而远离所述基架的后端,使得所述第二机体能远离所述后散热孔而不会遮蔽所述后散热孔,以提升所述第一机体散热效率。此外,所述铰链的第一滑动板及第二滑动板能通过所述支架带动所述第二机体后移的同时下移,使得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后壁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产生错位,借此,能更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率。再者,所述连接壁在下移过程中,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铰链将所述第一机体往上抬升,能提供使用者使用所述第一机体的键盘时的便利性,以及提升所述第二机体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一侧视图,说明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及一铰链之间的组装关系,以及所述第二机体在一盖合位置;
图3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立体分解图;
图4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5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由另一视角观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6是沿图3中的VI-V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的VII-VI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8是沿图6中的VIII-VII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9是沿图6中的IX-IX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10是沿图6中的X-X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11是沿图6中的XI-X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1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的一不完整侧视图,说明一第一滑动板及一第二滑动板在一收合状态,图中省略一第二架体;
图13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的一不完整侧视图,说明所述第二机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机体旋转,图中省略所述第二架体;
图14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的一不完整侧视图,说明所述第一滑动板及所述第二滑动板在一凸伸状态,图中省略所述第二架体;
图15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立体图,说明所述第二机体在一开启位置;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一连杆组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17是所述第二实施例的一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的一立体图;
图19是所述第三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0是所述第三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由另一视角观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1是沿图18中的XXI-XX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22是沿图18中的XXII-XXI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23是所述第三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的一不完整侧视图,说明所述第一滑动板及所述第二滑动板在所述收合状态,图中省略所述第二架体;
图24是所述第三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的一不完整侧视图,说明所述第一滑动板及所述第二滑动板在所述凸伸状态,图中省略所述第二架体;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的一立体图;
图26是所述第四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7是所述第四实施例的所述铰链由另一视角观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8是沿图25中的XXVIII-XXVII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第一滑动板及所述第二滑动板在所述收合状态;及
图29是类似于图28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第一滑动板及所述第二滑动板在所述凸伸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100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第一机体1、一第二机体2,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1与所述第二机体2之间的铰链3。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100是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但不以此为限,所述电子装置100也可为折叠式手机、折叠式平板计算机、折叠式电子书或是其他类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所述铰链3数量是以一个为例,但不以此为限,所述铰链3数量也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便于后续说明,定义所述电子装置100的一前后方向X、一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X的左右方向Y,及一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X与所述左右方向Y的上下方向Z。
附图所显示的所述第一机体1及所述第二机体2皆为一不完整的局部结构。所述第一机体1为一系统主机并包含一底壁11、一间隔位于所述底壁11上方的顶壁12,及一连接于所述底壁11后端与所述顶壁12后端之间的后壁13。所述底壁11、所述顶壁12及所述后壁13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间14,所述容置空间14内用以容置主板及硬盘等电子组件。所述后壁13形成有一与所述容置空间14连通的后开孔131,及多个沿所述左右方向Y相间隔排列并与所述容置空间14连通的后散热孔132。
所述第二机体2为一显示屏幕并包含一内壁21、一间隔位于所述内壁21上方的外壁22,及一连接于所述内壁21后端与所述外壁22后端之间的连接壁23。所述连接壁23由侧视图观之呈U型并与所述内壁21及所述外壁22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间24。所述连接壁23形成有一与所述容置空间24连通的开孔231。所述第二机体2能通过所述铰链3相对于所述第一机体1在一盖合位置(如图1所示)及一开启位置(如图15所示)之间旋转。
参阅图2、图3及图4,所述铰链3包含一基架4、一支架5、一传动机构6,及一扭力模块7。所述基架4包括一第一架体41,及一第二架体42。所述第一架体41具有一第一侧壁411,及一第一连接壁412。所述第一侧壁411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4、所述后开孔131、所述开孔231及所述容置空间24内。所述第一侧壁411具有一前壁面413、一相反于所述前壁面413的后壁面414,及一连接于所述前壁面413与所述后壁面414之间的底面415。
参阅图4、图5及图7,所述第一侧壁411左侧面凹陷形成有一延伸于所述底面415与所述后壁面414之间的第一弧形导引槽416。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16是绕一圆心C1所构成,所述圆心C1沿所述上下方向Z间隔位于所述底面415下方。所述第一侧壁411左侧面形成有一邻近所述后壁面414且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16底端的第一枢接孔417。所述第一侧壁411右侧面形成有一延伸至所述后壁面414并与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16连通的凹槽418。所述第一架体41还具有一凸设于所述第一侧壁411左侧面的第一凸块410。所述第一连接壁412凸设于所述第一侧壁411右侧面且邻近所述第一侧壁411顶端,所述第一连接壁412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4(如图2所示)内并通过如螺丝锁固的方式锁固于所述顶壁12(如图2所示)。
参阅图2、图4及图5,所述第二架体42沿所述左右方向Y排列于所述第一架体41左侧并具有一第二侧壁421,及一第二连接壁422。所述第二侧壁421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4、所述后开孔131、所述开孔231及所述容置空间24内。所述第二侧壁421具有一前壁面423、一相反于所述前壁面423的后壁面424,及一连接于所述前壁面423与所述后壁面424之间的底面425。
参阅图4、图5、图6及图8,所述第二侧壁421右侧面凹陷形成有一延伸于所述底面425与所述后壁面424之间的第二弧形导引槽426。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426是绕一圆心C2所构成,所述圆心C2沿所述上下方向Z间隔位于所述底面425下方并与所述圆C1(如图7所示)共线。所述第二侧壁421形成有一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426底端的第二枢接孔427。所述第二架体42还具有一凸设于所述第二侧壁421右侧面的第二凸块420,所述第二凸块420抵接于所述第一凸块410。所述第二侧壁421、所述第二凸块420、所述第一侧壁411及所述第一凸块410通过如螺栓与螺帽相配合的锁固方式锁固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壁422凸设于所述第二侧壁421左侧面且邻近所述第二侧壁421顶端,所述第二连接壁422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4(如图2所示)内并通过如螺丝锁固的方式锁固于所述顶壁12(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架体42的前壁面423及所述第一架体41的前壁面413共同界定出所述基架4的一前端401,所述第二架体42的后壁面424则界定出所述基架4的一后端402。
参阅图2、图4及图7,所述支架5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24内并包括一立板51,及一连接于所述立板51顶端的横板52。所述立板51抵接于所述第一架体41的后壁面414并形成有一非圆形孔511。所述横板52通过如螺丝锁固的方式锁固于所述外壁22。
参阅图4、图5、图6、图7及图9,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一第一滑动板61、一第二滑动板62,及一传动总成63。所述第一滑动板61呈弧板形并具有一第一主板体610,及一凸设于所述第一主板体610右侧面的第一滑接板体611。所述第一滑动板61形成有一贯穿所述第一主板体610与所述第一滑接板体611且与所述非圆形孔511位置相对应的枢接孔612,及一间隔位于所述枢接孔612前方且与所述凹槽418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613。所述枢接孔612邻近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后端。所述第一主板体610左侧面凹陷形成有一间隔位于所述安装孔613前方的导槽614。所述导槽614为一由所述第一主板体610邻近底端处朝上并朝前倾斜延伸至所述第一主板体610顶端的斜长导槽。所述导槽614具有一下端部615及一上端部616。所述第一主板体610底端朝上凹陷形成一第一凹槽617。所述第一主板体610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一凹槽617后端的后限位面618。所述第一滑接板体611形状与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16形状相配合且所述第一滑接板体611能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16,借此,使得所述第一滑动板61能沿所述前后方向X相对于所述第一架体41滑动。
参阅图4、图5、图6、图8及图10,所述第二滑动板62沿所述左右方向Y排列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左侧。所述第二滑动板62呈弧板形并具有一第二主板体620,及一凸设于所述第二主板体620左侧面的第二滑接板体621。所述第二主板体620右侧面凹陷形成有一前导槽622,及一间隔位于所述前导槽622后方的后导槽623。所述前导槽622为一由所述第二主板体620邻近底端处朝上并朝前倾斜延伸的斜长导槽,所述前导槽622具有一下端部624及一上端部625。所述后导槽623为一由所述第二主板体620底端朝上并朝后倾斜延伸的斜长导槽,所述后导槽623具有一下端部626及一上端部627。所述第二主板体620底端朝上凹陷形成一与所述前导槽622连通的第二凹槽628。所述第二主板体620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二凹槽628后端的后限位面629,及一位于所述第二凹槽628前端并与所述后限位面629相间隔的前限位面630。所述第二滑接板体621形状与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426形状相配合且所述第二滑接板体621能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426,借此,使得所述第二滑动板62能沿所述前后方向X相对于所述第二架体42滑动。
参阅图3、图4、图5及图6,所述传动总成63包含一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5且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转轴组64,及一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4、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之间的连杆组66。所述转轴组64设置成能被所述支架5带动而驱使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相对滑动进而连动所述连杆组66相对于所述基架4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能在一收合于所述基架4内以使所述支架5靠近所述后端402的收合状态(如图3所示),及一凸伸出所述后端402以使所述支架5远离所述后端402的凸伸状态(如图15所示)之间变换。
参阅图4、图6、图9及图11,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组64设置成定义出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相对滑动的位移量。所述转轴组64包括一转轴640,及一曲柄641。所述转轴640界定一沿所述左右方向Y延伸的第一轴线A1。所述转轴640具有一枢接段642、一形成于所述枢接段642右端的第一卡接段643,及一形成于所述枢接段642左端的第二卡接段644。所述枢接段642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枢接孔612。所述第一卡接段643沿垂直于所述转轴640轴向所取的剖面呈非圆形,所述第一卡接段643穿设并卡固于所述支架5的非圆形孔511且凸伸出所述立板51右侧。所述第二卡接段644沿垂直于所述转轴640轴向所取的剖面呈非圆形。
参阅图4、图6、图10及图11,所述曲柄641具有一连接板645,及一致动轴646。所述连接板645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第一主板体610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第二主板体620之间并形成有一非圆形孔647,所述非圆形孔647形状与所述第二卡接轴段644的剖面形状相同。所述非圆形孔647供所述第二卡接轴段644穿设及卡固,使得所述曲柄641固定地连接于所述转轴640。所述致动轴646凸设于所述连接板645左侧面并与所述非圆形孔647相间隔,所述致动轴646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后导槽623内。所述致动轴646界定出一与所述第一轴线A1平行且相间隔的第二轴线A2。借此,使得所述支架5与所述转轴组64能绕所述第一轴线A1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旋转,以及所述转轴组64能绕所述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相对滑动。
参阅图5、图8、图9及图10,所述连杆组66设置成定义出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分别沿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16及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426滑动的位移量。所述连杆组66包括一连杆660,及一轴杆661。所述连杆660具有一杆体662、一设置于所述杆体662且邻近所述杆体662一端的枢接轴663,及一设置于所述杆体662且邻近所述杆体662另一端的第一连接轴664。所述杆体662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第一主板体610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第二主板体620之间,所述杆体662中间处形成有一间隔位于所述枢接轴663与所述第一连接轴664之间的安装孔665,所述安装孔665为一呈圆形的枢接孔。所述枢接轴663具有一凸设于所述杆体662右侧面的第一枢接段666,及一凸设于所述杆体662左侧面的第二枢接段667。所述第一枢接段666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第一凹槽617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架体41的第一枢接孔417。所述第一枢接段666用以挡止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后限位面618,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动板61向前滑动的行程。所述第二枢接段667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第二凹槽628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二架体42的第二枢接孔427。所述第二枢接段667用以挡止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后限位面629,以限制所述第二滑动板62向前滑动的行程。所述第二枢接段667还用以挡止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前限位面630,以限制所述第二滑动板62向后滑动的行程。所述第一连接轴664凸设于所述杆体662右侧面并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导槽614内。
参阅图5、图10及图11,所述轴杆661具有一第二连接轴668,及一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668外周面的滑块669。所述第二连接轴668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安装孔665且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前导槽622内。所述滑块669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前导槽622内。所述枢接轴663具有一轴心S1,所述第一连接轴664具有一轴心S2,所述第二连接轴668具有一轴心S3,所述枢接轴663的轴心S1与所述第一连接轴664的轴心S2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枢接轴663的轴心S1与所述第二连接轴668的轴心S3之间的距离不同。借此,使得所述连杆组66相当于是一个行程放大机构,用以放大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相对于所述基架4(如图3所示)滑动的行程。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心S1、所述轴心S2及所述轴心S3是以共线为例,且所述枢接轴663的轴心S1与所述第一连接轴664的轴心S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枢接轴663的轴心S1与所述第二连接轴668的轴心S3之间的距离,借此,使得所述连杆组66的结构及体积能小型化以降低占据的空间。
参阅图4、图6及图7,所述扭力模块7套设于所述转轴640的第一卡接段643并具有一卡接柱71,所述卡接柱71容置于所述凹槽418且卡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安装孔613。所述支架5与所述转轴组64绕所述第一轴线A1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旋转时,通过所述扭力模块7所产生的扭力能使所述支架5与所述转轴组64定位在所需的角度位置。
当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在所述收合状态时,相关元件的位置如下所述:
1.参阅图3、图9及图10,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后限位面618接触所述第一枢接段666且被所述第一枢接段666挡止。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后限位面629接触所述第二枢接段667且被所述第二枢接段667挡止,使得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沿所述左右方向Y重叠并收合于所述基架4内。
2.参阅图10及图12,所述曲柄641的致动轴646位于所述后导槽623的上端部627。
3.参阅图7、图8及图12,所述转轴640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646前上方。所述转轴640所界定出的所述第一轴线A1不会沿所述前后方向X间隔位于所述圆心C1及所述圆心C2前方。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线A1沿所述前后方向X间隔位于所述圆心C1及所述圆心C2后方并与所述圆心C1及所述圆心C2相间隔一距离D。
4.参阅图9、图11及图12,所述连杆组66的杆体662呈倾斜状,所述第二连接轴668位于所述前导槽622的下端部624且斜向地位于所述枢接轴663前上方,所述第一连接轴664位于所述导槽614的下端部615且斜向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668前上方。
5.参阅图7及图12,所述支架5的立板51抵接于所述第一架体41的后壁面414且被所述后壁面414挡止,所述立板51靠近所述基架4的后端402且位于所述后端402前方。
6.参阅图2及图3,所述第二机体2在所述盖合位置,所述第二机体2的内壁21及所述外壁22盖合于所述第一机体1的顶壁12,所述连接壁23抵接于所述后壁13且遮蔽所述后散热孔132。
参阅图12及图13,欲将所述第二机体2由所述盖合位置旋转至所述开启位置时,沿一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所述第二机体2,所述第二机体2旋转过程中会带动所述支架5及所述转轴组64绕所述第一轴线A1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旋转。由于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被所述枢接轴663挡止而使得向前移动的自由度受到限制,以及所述曲柄641的致动轴646容置于所述后导槽623内且被所述后导槽623限制移动的方向,因此,所述转轴组64绕所述第一轴线A1旋转的过程中,所述致动轴646会绕所述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旋转且同时朝向所述后导槽623的下端部626移动,使得所述转轴640会同时绕所述致动轴646旋转。借此,使得所述转轴组64能驱使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相对滑动。在所述第一滑动板61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会带动所述连杆组66相对于所述基架4旋转,所述连杆组66旋转时所产生的角度变化会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16(如图7所示)及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426(如图8所示)向后滑动。
参阅图7、图8及图13,由于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轴线A1沿所述前后方向X间隔位于所述圆心C1、C2后方并与所述圆心C1、C2相间隔所述距离D,因此,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在向后滑动的过程中会同时向下滑动。借此,使得所述转轴640的第一轴线A1会向后并向下移动。当然,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轴线A1也可以是位于所述圆心C1、C2的正上方,同样能使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达到向后并同时向下滑动的功效。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中,也可依照需求将所述第一轴线A1设计成沿所述前后方向X间隔位于所述圆心C1、C2前方,不以本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式为限。
参阅图11、图12及图13,由于所述连杆组66的第一连接轴664及所述轴杆661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导槽614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前导槽622内而被限制移动的方向,因此,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向后并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会分别对所述第一连接轴664及所述轴杆661施加一扭力T1,以促使所述第一连接轴664及所述轴杆661分别朝向所述导槽614的上端部616及所述前导槽622的上端部625移动,从而能带动所述连杆组66的枢接轴663相对于所述基架4旋转。所述连杆组66相对于所述基架4旋转的过程中会放大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滑动的行程,使得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朝后凸伸出所述基架4的后端402。
由于所述杆体662的轴心S1与轴心S2之间的垂直距离所界定出的一力臂长度大于所述轴心S1与所述轴心S3之间的垂直距离所界定出的一力臂长度,因此,所述连杆组66放大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滑动行程会大于所述连杆组66放大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滑动行程。借此,使得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朝后伸出所述后端402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滑动板61还会逐渐凸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板62后端。
当所述第一滑动板61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滑动使所述转轴640相对于所述致动轴646旋转至图13所示的一角度位置时,所述致动轴646移动至所述后导槽623的下端部626,所述第一连接轴664移动至所述导槽614的上端部616,所述轴杆661则移动至所述前导槽622的上端部625,所述后限位面629移离所述枢接轴663的第二枢接段667而所述前限位面630靠近所述第二枢接段667。
参阅图14及图15,当所述第二机体2继续沿图13所示的所述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时,所述致动轴646会朝向所述后导槽623的上端部627移动,所述第一连接轴664会朝向所述导槽614的下端部615移动,而所述轴杆661会朝向所述前导槽622的下端部624移动。当所述第二机体2旋转至图14所示的开启位置时,所述前限位面630接触所述第二枢接段667并且被所述第二枢接段667挡止,使得所述第二机体2无法再旋转而定位在所述开启位置。此时,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定位在所述凸伸状态,相关元件的位置如下所述:
1.所述第一滑动板6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62凸伸出所述基架4的后端402,且所述第一滑动板61凸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板62后端。
2.所述曲柄641的致动轴646位于所述后导槽623的上端部627。
3.所述转轴640位于所述致动轴646后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的所述转轴640的第一轴线A1与在所述收合状态时的所述转轴640的第一轴线A1相间隔一后移距离D1及一下降距离D2。
4.所述连杆组66的杆体662呈倾斜状,所述第二连接轴668位于所述前导槽622的下端部624且斜向地位于所述枢接轴663后上方,所述第一连接轴664位于所述导槽614的下端部615且斜向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668后上方。
5.由于所述转轴640的后移及下降,因此,组装于所述转轴640的所述支架5也会后移及下降进而远离所述后端402,而组装于所述支架5的所述第二机体2也会后移及下降进而使所述连接壁23远离所述后散热孔132且不会遮蔽所述后散热孔132。
借由所述连接壁23沿所述前后方向X相对于所述后壁13后移,使得所述连接壁23与所述后壁13之间形成一散热空间10。借此,所述后散热孔132能将所述容置空间14内的电子组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气排放至所述散热空间10,以提升散热效率。此外,由于所述连接壁23在后移的同时会沿所述上下方向Z相对于所述后壁13下移,使所述连接壁23与所述后壁13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产生错位,因此,能缩小所述连接壁23在所述前后方向X上对齐于所述后散热孔132的范围,使得所述后散热孔132顶部处所排放出的热气向后流动时不会撞击到所述连接壁23。借此,能更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率。
再者,所述连接壁23在下移过程中,所述连接壁23与所述外壁22连接的部位会顶抵于一桌面(图未示)上,使得所述第二机体2通过所述铰链3将所述第一机体1邻近所述后壁13的部位往上抬升。当所述第二机体2旋转至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第一机体1会呈倾斜状。此时,所述第一机体1的一键盘(图未示)呈倾斜状,能提供使用者使用时的便利性。又,所述连接壁23在后移及下移后会远离所述后壁13而不会被所述后壁13所遮蔽,使得所述第二机体2能供使用者观看的范围不会被所述第一机体1遮蔽而受到影响,从而能提升较佳的视觉效果。
参阅图12、图13及图14,欲将所述第二机体2由所述开启位置旋转至所述盖合位置时,沿一相反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R1的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所述第二机体2,所述第二机体2旋转过程中会带动所述支架5及所述转轴组64绕所述第一轴线A1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板61旋转,使得所述转轴组64能驱使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会带动所述连杆组66相对于所述基架4旋转,所述连杆组66旋转时所产生的角度变化会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16(如图7所示)及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426(如图8所示)向前并向上滑动。
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向前并向上滑动的过程中会分别对所述第一连接轴664及所述轴杆661施加一相反于所述扭力T1的扭力T2,以促使所述第一连接轴664及所述轴杆661分别朝向所述导槽614的上端部616及所述前导槽622的上端部625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组66的枢接轴663相对于所述基架4旋转。
参阅图2、图9及图10,当所述第二机体2旋转至图2所示的所述盖合位置时,所述后限位面618接触所述第一枢接段666并且被所述第一枢接段666挡止,所述后限位面629接触所述第二枢接段667并且被所述第二枢接段667挡止,使得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定位在所述收合状态。此时,所述第二机体2无法再旋转并定位在所述盖合位置。
参阅图12及图14,由于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转轴640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646前上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转轴640位于所述致动轴646后方,因此,在所述收合状态与所述凸伸状态之间变换时,所述转轴640绕所述致动轴646旋转的角度范围大,能提升所述转轴组64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板61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滑动的位移量。此外,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轴668斜向地位于所述枢接轴663前上方,且所述第一连接轴664斜向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668前上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轴668斜向地位于所述枢接轴663后上方,且所述第一连接轴664斜向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668后上方,因此,在所述收合状态与所述凸伸状态之间变换时,所述连杆组66相对于所述基座4旋转的角度范围大,从而能提升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相对于所述基座4滑动的位移量,以使放大行程的效果较佳。
需说明的是,本第一实施例的所述轴杆66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668及所述滑块669共同接触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方式,使得所述轴杆661前后侧与所述第一滑动板61接触的面积大。借此,所述第一滑动板61施加所述扭力T1至所述轴杆661前侧以及施加所述扭力T2至所述轴杆661后侧的施力均匀性佳,能提升所述轴杆661带动所述连杆660旋转的顺畅性及稳定性。此外,所述转轴640与所述曲柄641也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使所述转轴组64为单一结构件,不以本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式为限。再者,所述枢接轴663除了能作为所述连杆组66枢接于所述基架4的枢接构件之外,还能同时作为挡止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后限位面618以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后限位面629与所述前限位面630的挡止构件。借此,使得所述铰链3不需额外设计其他挡止构件来挡止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从而能降低所述铰链3结构设计的复杂度。当然,所述铰链3也可通过所述连杆组66与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连接关系来起到挡止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作用,或者是通过其他挡止方式挡止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不以本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式为限。
参阅图16及图17,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100的第二实施例,其整体结构大致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所述连杆组66的结构。
所述连杆660的安装孔665为一呈非圆形的卡接孔。所述轴杆661只具有所述第二连接轴668。所述第二连接轴668具有一卡接段670,所述卡接段67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轴668轴向所取的剖面呈非圆形并与所述安装孔665的形状相同。所述卡接段670卡接于所述安装孔665内使所述轴杆661固定地连接于所述连杆660的杆体662。
需说明的是,在本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中,所述轴杆661的第二连接轴668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于所述杆体662,不以前述组装方式为限。
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100的第三实施例,其整体结构大致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所述铰链3的结构。
参阅图18、图19及图20,所述基架4还包括一第三架体43,所述第三架体43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41与所述第二架体42之间且被所述第一凸块410与所述第二凸块420所夹持。所述第三架体43形成有一第一弧形导引槽431、一第二弧形导引槽432,及一第一枢接孔433。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31与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432的形状与构成方式与所述第一架体41的第一弧形导引槽416相同,因此在此不重复赘述。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31供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第一滑接板体611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432后半部与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431连通。所述第一枢接孔433供所述枢接轴663的第一枢接段666枢接。
参阅图20及图21,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后导槽623为一由所述第二主板体620顶端朝下并朝后倾斜延伸的斜长导槽。所述第二滑动板62省略如图5所示的所述前限位面630。
参阅图19、图20及图22,所述转轴组64包括一承载壳648、一第一转轴649,及一第二转轴650。所述承载壳648具有一能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41的第一弧形导引槽416的壳体651,及一设置于所述壳体651左侧且能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三架体43的第二弧形导引槽432的盖体652。
所述第一转轴649界定出所述第一轴线A1并具有一第一枢接段653、一形成于所述第一枢接段653右端的第一卡接段654,及一形成于所述第一枢接段653中间处的第一齿轮655。所述第一枢接段653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承载壳648及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枢接孔612。所述第一卡接段654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649轴向所取的剖面呈非圆形,所述第一卡接段654穿设并卡固于所述支架5的非圆形孔511且凸伸出所述立板51右侧,所述第一卡接段654凸伸出所述立板51的部位供所述扭力模块7套设。
所述第二转轴650位于所述第一转轴649前方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649并具有一第二枢接段656、一形成于所述枢接段656左端的第二卡接段657,及一形成于所述第二枢接段656的第二齿轮658。所述第二枢接段656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承载壳648及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安装孔613。所述第二卡接段657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650轴向所取的剖面呈非圆形。所述第二卡接段657穿设并卡固于所述曲柄641的非圆形孔647。所述第二齿轮658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655前端。
参阅图23,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646位于所述后导槽623的下端部626,且所述第二转轴650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646前下方。
参阅图23及图24,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所述第二机体2(如图2所示)时,所述第二机体2会带动所述支架5及所述第一转轴649绕所述第一轴线A1旋转。所述第一转轴649会通过所述第一齿轮655带动所述第二齿轮658反向转动,使所述致动轴646绕所述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旋转且同时朝向所述后导槽623的上端部627移动,以及所述第二转轴650绕所述致动轴646旋转。借此,使得所述转轴组64能驱使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相对滑动。
当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变换至图24所示的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第二机体2在所述开启位置,所述致动轴646位于所述后导槽623的下端部626,且所述第二转轴650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646后下方。沿所述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所述第二机体2,便能使所述第二机体2回复至所述盖合位置。
借由所述第一转轴649与所述支架5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50与所述曲柄641连接,以及所述第二转轴650通过所述第二齿轮658啮合于所述第一转轴649的第一齿轮655前端的设计方式,使得所述曲柄641的位置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649前方而不会占据到所述第一转轴649下方的空间。借此,使得本第二实施例的所述铰链3能应用在组装于所述第一机体1的容置空间14(如图3所示)较受到局限及限制的场合。
参阅图25,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100的第四实施例,其整体结构大致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所述铰链3的结构。
参阅图25、图26及图27,所述基架4包括一侧壁441、一凸设于所述侧壁441左侧的底壁442,及一凸设于所述侧壁441左侧且间隔位于所述底壁442上方的顶壁443。所述侧壁441的长度小于所述底壁442的长度及所述顶壁443的长度。所述侧壁441、所述底壁442及所述顶壁443共同界定出一长形导引槽444,所述长形导引槽444的长向沿所述前后方向X延伸。所述侧壁441后壁面朝前凹陷形成有一与所述长形导引槽444连通的凹槽445,所述凹槽445用以供所述扭力模块7的卡接柱71容置。所述侧壁441形成有一位于所述凹槽445下方的枢接孔446。所述顶壁443用以连接于所述第一机体1(如图2所示)的顶壁12(如图2所示)。
所述第一滑动板61呈长板形且能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长形导引槽444内。所述第一滑动板61的导槽614为一直长导槽,所述导槽614由所述第一滑动板61顶端朝下直立延伸。所述第一滑动板61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凹槽617后端的后限位面618,及一位于所述第一凹槽617前端的前限位面619。
所述第二滑动板62呈长板形且能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长形导引槽444内。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前导槽622为一直长导槽,所述前导槽622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中间处且沿所述上下方向Z直立延伸。所述第二滑动板62的后导槽623为一直长导槽,所述后导槽623是由所述第二滑动板62中间处朝下直立延伸至所述第二滑动板62底端。
所述连杆组66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实施例的所述连杆组66的结构大致相同,差异处在于所述枢接轴663只具有所述第一枢接段666。
参阅图28,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646位于所述后导槽623的上端部627,所述转轴640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646前上方。
参阅图28及图29,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所述第二机体2(如图15所示)时,所述第二机体2会带动所述支架5及所述转轴组64绕所述第一轴线A1旋转。所述转轴组64绕所述第一轴线A1旋转的过程中,所述致动轴646会绕所述第二轴线A2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2旋转且同时朝向所述后导槽623的下端部626移动,使得所述转轴640会同时绕所述致动轴646旋转。借此,使得所述转轴组64能驱使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会带动所述连杆组66相对于所述基架4旋转,所述连杆组66旋转时所产生的角度变化会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沿着所述长形导引槽444向后滑动。
当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变换至图29所示的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第二机体2在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致动轴646位于所述后导槽623的上端部627,且所述转轴640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646后上方。沿所述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所述第二机体2,便能使所述第二机体2回复至所述盖合位置。
本第四实施例的所述铰链3能带动所述支架5沿所述前后方向X向后直线移动,使得组装于所述支架5的第二机体2也会向后直线移动进而使所述连接壁23(如图15所示)远离所述后散热孔132(如图15所示)且不会遮蔽所述后散热孔132。本第四实施例的所述铰链3与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铰链3相较下结构较为简单,能降低结构复杂度及制造成本。
归纳上述,各实施例的所述铰链3,借由所述第一滑动板61及所述第二滑动板62在所述凸伸状态时至少带动所述支架5后移而远离所述基架4的后端402,使得所述第二机体2的连接壁23能远离所述后散热孔132而不会遮蔽所述后散热孔132,以提升所述第一机体1散热效率。此外,第一、二、三实施例的所述铰链3的第一滑动板61及第二滑动板62能通过所述支架5带动所述第二机体2后移的同时下移,使得所述连接壁23与所述后壁13在所述上下方向Z上产生错位,借此,能更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率。再者,所述连接壁23在下移过程中,所述第二机体2通过所述铰链3将所述第一机体1往上抬升,能提供使用者使用所述第一机体1的键盘时的便利性,以及提升所述第二机体2的视觉效果,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

Claims (20)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包含基架、支架及传动机构,所述基架包括前端,及相反于所述前端的后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及传动总成,所述第一滑动板能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所述第二滑动板能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并沿左右方向排列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一侧,所述传动总成包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转轴组,及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的连杆组,所述转轴组设置成能被所述支架带动而驱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相对滑动进而连动所述连杆组相对于所述基架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能在收合于所述基架内以使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后端的收合状态,及凸伸出所述后端以使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后端的凸伸状态之间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界定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及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且相间隔的第二轴线,所述支架与所述转轴组能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板旋转,所述转轴组能绕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板旋转,所述连杆组包括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基架的枢接轴、能转动且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第一连接轴,及能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第二连接轴,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间隔位于所述枢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所述枢接轴的轴心、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及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心共线,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动板形成有导槽,所述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轴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导槽内,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前导槽,所述前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第二连接轴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前导槽内,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前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枢接轴前上方,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前上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前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枢接轴后上方,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后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包括连杆,及轴杆,所述连杆具有所述枢接轴及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连杆形成有位于所述枢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安装孔,所述轴杆具有所述第二连接轴,及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外周面的滑块,所述第二连接轴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安装孔且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前导槽内,所述滑块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前导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后限位面,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前限位面,所述枢接轴用以挡止所述后限位面以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定位在所述收合状态,所述枢接轴还用以挡止所述前限位面以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定位在所述凸伸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地连接的第一弧形导引槽,及供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地连接的第二弧形导引槽,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与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各自是绕圆心所构成,所述圆心沿上下方向间隔位于所述基架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后导槽,所述后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转轴组包括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转轴,及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且固定地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曲柄,所述转轴界定出所述第一轴线,所述曲柄具有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后导槽内的致动轴,所述致动轴界定出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前上方,所述第一轴线不会沿所述前后方向间隔位于所述圆心前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致动轴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后导槽,所述后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转轴组包括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第一转轴、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第二转轴,及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且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曲柄,所述第一转轴界定出所述第一轴线并具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前方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并具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所述曲柄具有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后导槽的致动轴,所述致动轴界定出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下端部,所述第二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前下方,所述第一轴线不会沿所述前后方向间隔位于所述圆心前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下端部,所述第二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后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地连接的长形导引槽,所述长形导引槽的长向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后导槽,所述后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转轴组包括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转轴,及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且固定地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曲柄,所述转轴界定出所述第一轴线,所述曲柄具有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后导槽的致动轴,所述致动轴界定出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前上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后上方。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铰链,所述第一机体形成有多个后散热孔,所述铰链包含基架、支架,及传动机构,所述基架连接于所述第一机体并包括前端,及相反于所述前端的后端,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机体,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及传动总成,所述第一滑动板能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所述第二滑动板能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并沿左右方向排列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一侧,所述传动总成包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转轴组,及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架、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的连杆组,所述转轴组设置成能被所述支架带动而驱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相对滑动进而连动所述连杆组相对于所述基架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能在收合于所述基架内以使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后端的收合状态,及凸伸出所述后端以使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后端的凸伸状态之间变换,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二机体在盖合于所述第一机体且遮蔽所述后散热孔的盖合位置,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第二机体在远离所述后散热孔的开启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界定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及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且相间隔的第二轴线,所述支架与所述转轴组能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板旋转,所述转轴组能绕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板旋转,所述连杆组包括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基架的枢接轴、能转动且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第一连接轴,及能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第二连接轴,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间隔位于所述枢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所述枢接轴的轴心、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及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心共线,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枢接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滑动板形成有导槽,所述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轴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导槽内,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前导槽,所述前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第二连接轴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前导槽内,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前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枢接轴前上方,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前上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前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枢接轴后上方,所述第一连接轴位于所述导槽的下端部且斜向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后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包括连杆,及轴杆,所述连杆具有所述枢接轴及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连杆形成有位于所述枢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安装孔,所述轴杆具有所述第二连接轴,及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外周面的滑块,所述第二连接轴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安装孔且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前导槽内,所述滑块能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前导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后限位面,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前限位面,所述枢接轴用以挡止所述后限位面以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定位在所述收合状态,所述枢接轴还用以挡止所述前限位面以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定位在所述凸伸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地连接的第一弧形导引槽,及供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地连接的第二弧形导引槽,所述第一弧形导引槽与所述第二弧形导引槽各自是绕圆心所构成,所述圆心沿上下方向间隔位于所述基架下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后导槽,所述后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转轴组包括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转轴,及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且固定地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曲柄,所述转轴界定出所述第一轴线,所述曲柄具有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后导槽内的致动轴,所述致动轴界定出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前上方,所述第一轴线不会沿所述前后方向间隔位于所述圆心前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致动轴后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后导槽,所述后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转轴组包括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第一转轴、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第二转轴,及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且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曲柄,所述第一转轴界定出所述第一轴线并具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前方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并具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所述曲柄具有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后导槽的致动轴,所述致动轴界定出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下端部,所述第二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前下方,所述第一轴线不会沿所述前后方向间隔位于所述圆心前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下端部,所述第二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后下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地连接的长形导引槽,所述长形导引槽的长向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形成有后导槽,所述后导槽具有下端部及上端部,所述转轴组包括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转轴,及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且固定地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曲柄,所述转轴界定出所述第一轴线,所述曲柄具有能转动且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后导槽的致动轴,所述致动轴界定出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收合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前上方,在所述凸伸状态时,所述致动轴位于所述后导槽的上端部,所述转轴斜向地位于所述致动轴后上方。
CN202122517683.6U 2021-10-19 2021-10-19 铰链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15867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7683.6U CN215867675U (zh) 2021-10-19 2021-10-19 铰链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7683.6U CN215867675U (zh) 2021-10-19 2021-10-19 铰链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7675U true CN215867675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62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7683.6U Active CN215867675U (zh) 2021-10-19 2021-10-19 铰链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7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3763B (zh) 升降枢轴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US9696765B2 (en) Double-track guided hinge
CN2849796Y (zh) 卡扣装置
US1164486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703521B (zh) 笔记型计算机
CN215867675U (zh) 铰链及电子装置
US11306524B2 (en) Sliding door devices and electronics
CN117449733B (zh) 一种侧压密封推拉门
US202101914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5993873A (zh) 铰链及电子装置
CN109799878B (zh) 新型笔记本电脑
TWI765832B (zh) 鉸鏈及電子裝置
TWM622679U (zh) 鉸鏈及電子裝置
CN2641996Y (zh) 笔记型电脑枢钮器
CN217439777U (zh) 铰链及电器设备
CN213064309U (zh) 转动时可使从属部件位移的枢轴装置
CN220850354U (zh) 双轴枢纽器
CN219220105U (zh) 铰链及冷柜
CN217932616U (zh) 壳体结构及电子主机装置
CN218103760U (zh) 一种可调节机柜
CN215201651U (zh) 一种汽车空调面板生产用摆放装置
CN219013185U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组合导轨及双屏笔记本电脑
CN219477999U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CN202188013U (zh) 铰链及具有铰链的电子装置
CN213393123U (zh)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