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6058U - 脱模用治具 - Google Patents

脱模用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6058U
CN215866058U CN202121483355.2U CN202121483355U CN215866058U CN 215866058 U CN215866058 U CN 215866058U CN 202121483355 U CN202121483355 U CN 202121483355U CN 215866058 U CN215866058 U CN 215866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jig
push rod
rod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33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凤仙
滕跃飞
曹桂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33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6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6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6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脱模用治具包括支撑架、推杆和夹持装置。支撑架包括顶部、底座和连接顶部和底座的连接架,推杆贯穿顶部;夹持装置设置在连接架上,包括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和一对卡合部件,一对卡合部件分别与传动部件连接,传动部件用于接收驱动部件的动力以驱使一对卡合部件彼此相对运动,以夹持或松开模具。上述脱模用治具可高效方便的实现模具与实验样品的分离。

Description

脱模用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相制样领域,具体涉及金相制样脱模领域。
背景技术
金相学是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等对材料显微组织、低倍组织和断口形貌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表征的材料学科分支。通过必要的样品取样、制备和处理,借助显微镜,可观察到材料显微组织、结构,并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表征。
在对实验样品进行观察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热镶埋或冷镶埋处理,但是处理完成后的实验样品与模具会处于紧密连接的状态,在观察时需要将实验样品与模具分离,而传统的分离方法是实验人员手动将模具与实验样品分离,而此种方式分离效率慢,严重影响实验效率,同时增加实验人员的手部疲劳度。
中国专利CN210005327公开了一种金相冷镶埋模具脱模治具,该金相冷镶埋模具脱模治具通过压杆的下冲力冲压模具内的镶块,从而完成脱模操作,但是镶块从模具中脱离后仍然需要实验人员人工脱模。此外,在使用时需要将支架与固定座连接后才能将模具与固定座连接,此种方式存在效率低、实用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模用治具,可以快速方便的完成脱模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的脱模用治具包括支撑架和推杆,支撑架包括顶部、底座和连接顶部和底座的连接架,所述推杆贯穿所述顶部。该脱模用治具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架上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和一对卡合部件,一对卡合部件分别与所述传动部件连接,用于夹持模具,所述传动部件用于接收所述驱动部件的动力以驱使一对卡合部件彼此相对运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驱动部件包括电机,电机包括输出轴和位于所述输出轴端部的齿轮,所述输出轴可转动地与所述连接架配合,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一对齿条,所述一对齿条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并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上下两侧,用于分别接收所述齿轮的转动并做相对运动,所述一对齿条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一对卡合部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输出轴孔轴配合,并包括容纳所述一对齿条的齿槽。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一对卡合部件滑动连接,所述一对卡合部件包括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的凹槽,凹槽内包括滚珠和第一弹簧,所述滚珠与所述固定板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滚珠和所述卡合部件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可转动地与所述连接架配合,所述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正交传动机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双向螺杆,双向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卡合部件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正交传动机构的转动并带动所述一对卡合部件做相对运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件包括连接板和夹持块,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传动部件,所述夹持块用于夹持模具,所述夹持块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第二弹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块包括弧形表面,弧形表面包括弧形橡胶垫。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脱模用治具还包括顶紧装置,包括贯穿顶部的顶紧杆,用于抵住所述推杆。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紧杆包括螺纹套和螺纹杆,所述螺纹套的一端包括转动块,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顶部的滑槽配合,用于限定所述螺纹杆的转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为电动推杆,外部套有橡胶环,所述推杆的底部设置推盘。
上述脱模用治具通过夹持装置可以实现对模具的自动夹持或脱离,可以适用于更多规格的模具,此外并通过推杆施加压力,可快速的将实验样品与模具分离,提高了脱模操作的便利性和脱模效率,同时可以节省实验人员的体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脱模用治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脱模用治具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脱模用治具的一个实施例的拆分图;
图4是脱模用治具的一个实施例中夹具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支撑架
2 橡胶环
3 推杆
4 推盘
5 转动块
6 螺纹套
7 螺纹杆
11 顶部
12 连接架
13 底座
50 顶紧装置
71 滑块
99 电机
100 驱动部件
101 固定板
102 齿轮
103 齿条
104 连接板
105 第二弹簧
106 滚珠
107 齿槽
108 夹持块
109 第一弹簧
118 输出轴
120 传动部件
150 卡合部件
200 夹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参照图1和图2所示,脱模用治具包括支撑架1和推杆3,支撑架1 为“凵”形,包括顶部11、底座13和连接顶部11和底座13的连接架12。支撑架1具有独立性,可以直接使用,底座13提供支撑力,不需要再将其附加在其他部件上。推杆3贯穿顶部11,推杆3用于施加外力,以将模具中的实验样品从模具中推出。
为实现对模具夹持,该脱模用治具还包括夹持装置200。夹持装置200 设置在连接架12上,包括驱动部件100、传动部件120和一对卡合部件150。一对卡合部件150分别与传动部件120连接,用于夹持模具,传动部件120 用于接收驱动部件100的动力,以驱使一对卡合部件150彼此相对运动。通过相对移动的一对卡合部件150夹持模具,可以实现模具的自动夹持或脱离,同时推杆3向模具内的实验样品施加压力,因此整个过程不再需要人工脱模,从而提高脱模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推杆3为电动推杆,外部套有橡胶环2,推杆3的底部设置推盘4,推盘4位于夹持装置200上方,用于推动位于模具内的实验样品。推盘4可以与推杆3通过诸如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推杆3可拆卸地连接,例如推杆3下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表面设有螺纹,推盘4通过螺纹连接杆与推杆3螺纹连接。
在图2至图4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件100包括电机99,电机 99包括输出轴118和位于输出轴118端部的齿轮102,齿轮102接收输出轴118的转动。输出轴118可转动地与连接架12配合。传动部件120包括一对齿条103,一对齿条103分别位于齿轮102的上下两侧,并与连接架 12可移动地配合,用于接收齿轮102的转动并做相对运动。一对齿条103 分别固定连接一对卡合部件150。
当齿轮102受到电机99的驱动而转动时,一对齿条103分别接收齿轮 102的转动,分别向外侧运动以相互远离,或者同时向内侧运动以相互靠近。由于一对齿条103与一对卡合部件150固定连接,因此当一对齿条103相互靠近时,一对卡合部件150可以夹紧模具;当一对齿条103相互远离时,一对卡合部件150可以松开模具。同时在顶部的推杆3带动推盘4下压,可以快速将实验样品从一对卡合部件150所夹持的模具中脱离。
参照图3,连接架12上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架12内侧的固定板101。固定板101与输出轴118孔轴配合,并包括容纳一对齿条103的齿槽107。输出轴118穿过固定板101,端部设有齿轮102。
固定板101的内部设有两个齿槽107,齿槽107与齿条103啮合。两个齿条103分别位于齿轮102的上下两端,齿条103的长度小于固定板101的长度,齿轮102上端的齿条103的前端面与固定板101的前端面平齐,齿轮102下端的齿条103后端面与固定板101的后端面平齐。由此,齿轮102接收输出轴118 的转动并将该转动传递给一对齿条103,与一对齿条103连接的卡合部件150 分别移动,以夹持模具。
参照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卡合部件150与固定板101滑动连接。一对卡合部件150包括靠近固定板101的一端的凹槽,凹槽内包括滚珠106和第一弹簧109,滚珠106与固定板101滚动配合,第一弹簧 109的两端分别与滚珠106和卡合部件150连接。通过设置滚珠106可以有效减少连接板104与固定板101之间的摩擦力,第一弹簧109能提供适度的缓冲力,避免卡合部件150在夹持过程中损伤。
在夹持装置200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件100包括电机99,电机 99包括输出轴118,输出轴118可转动地与连接架12配合,输出轴118的端部设置正交传动机构,以将输出轴118的转动转化为另一方向的转动。正交传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蜗轮蜗杆结构,本领域工作人员应当认识到,能够传递正交方向的驱动机构均可应用于本公开而不超出本公开的的范围。
传动部件120包括双向螺杆,双向螺杆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卡合部件150 连接,用于接收正交传动机构的转动并带动一对卡合部件150做相对运动。
例如,双向螺杆包括具有正螺纹的第一螺杆、具有反螺纹的第二螺杆以及连接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联轴器。输出轴118转动带动蜗轮蜗杆转动,联轴器受蜗轮蜗杆的驱动实现转动,并驱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向外运动或向内运动。一对卡合部件150分别通过螺套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固定连接,当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转动时,带动一对卡合部件150彼此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对模具的夹持或脱离。
夹持装置20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工作人员可以体会,具有双向运动的部件均可应用于传动部件120,而不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参照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部件150包括连接板104和夹持块108,连接板104用于连接传动部件120,夹持块108用于夹持模具。连接板104分别与齿条103固定连接,连接板104分别与固定板101滑动连接,连接板104的宽度小于固定板101的宽度。夹持块108和连接板104之间设置第二弹簧105,第二弹簧105可以为夹持装置200提供一定的缓冲区间。
优选的,夹持块108包括弧形表面,弧形表面包括弧形橡胶垫,弧形表面可以增加抓取模具的面积,从而提高稳固性。弧形橡胶垫能够减少摩擦力,避免夹持块108损坏模具。
此外,脱模用治具还包括顶紧装置50,顶紧装置50包括贯穿顶部的顶紧杆,顶紧杆用于抵住推杆3以起到固定推杆3的作用。具体的,参照图6 所示,顶紧杆包括螺纹套6和螺纹杆7,螺纹套6的一端包括转动块5,转动块5通过轴承与支撑架1的顶部11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与螺纹杆7连接。螺纹杆7的外表面包括滑块71,滑块71与顶部11的滑槽(图中未示出)配合,用于限定螺纹杆7的转动。螺纹管6通过轴承与顶部11 转动连接,螺纹杆7的外表面对称设有滑块,螺纹杆7通过滑块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通过滑块可保证螺纹杆7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避免螺纹杆7跟随螺纹套6转动。
旋转转动块5,螺纹套6会通过螺纹连接转动,并同时带动螺纹杆7 靠近或远离推杆3。由于滑块71的限制,螺纹杆7并不会转动而仅会沿滑槽滑动。当需要下放推杆3时,向外移动螺纹套6和螺纹杆7,由此推杆3 与橡胶环2之间产生间隙,然后向下推动电推杆3使其向支撑架1的下端靠近。当电推杆3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再次旋转转动块5,使螺纹杆7抵住橡胶环2,从而将电推杆3再次固定。通过上述过程可以人工调节推杆3的移动,可以用来对实验样品进行压平处理。
上述脱模用治具通过夹持装置,实现电机自动驱动卡合部件夹紧模具或松开模具,此外通过推杆3和推盘4能快速使得实验样品与模具脱离,完全省去了人工取出镶块的操作,大地提高了脱模操作的便利性和脱模效率。同时压杆还可以对实验样品进行压平处理,具有实用性。
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脱模用治具的工作过程进行介绍。
将模具放在两个连接板104之间,然后打开电机99带动齿轮102转动,齿轮102转动时带动齿条103在固定板101内移动,使得两个连接板104相互靠近,从而利用夹持块108对模具进行夹持固定。
当模具固定完成后再打开推杆3,利用推杆3带动推盘4将模具中的实验样品从模具中推出,通过此种方式可快速的将实验样品与模具分离。
当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压平处理时,旋转转动块5,通过转动块5带动螺纹管6转动,螺纹管6转动时可带动螺纹杆7向远离橡胶环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推杆3松动,然后向下推动推杆3使其向支撑架1的下端靠近。当推杆3 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再次旋转转动块5使螺纹杆7抵住橡胶环2,将推杆3再次固定,然后再次打开推杆3,重复上述操作,利用推盘4对实验样品进行压平处理。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脱模用治具,包括支撑架(1)和推杆(3),支撑架(1)包括顶部(11)、底座(13)和连接顶部(11)和底座(13)的连接架(12),所述推杆(3)贯穿所述顶部(11);
其特征在于,该脱模用治具还包括:
夹持装置(200),设置在连接架(12)上,包括驱动部件(100)、传动部件(120)和一对卡合部件(150),
一对卡合部件(150)分别与所述传动部件(120)连接,用于夹持模具,所述传动部件(120)用于接收所述驱动部件(100)的动力以驱使一对卡合部件(150)彼此相对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用治具,其特征在于,驱动部件(100)包括电机(99),电机(99)包括输出轴(118)和位于所述输出轴(118)端部的齿轮(102),所述输出轴(118)可转动地与所述连接架(12)配合,
所述传动部件(120)包括一对齿条(103),所述一对齿条(10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架(12)上并分别位于所述齿轮(102)的上下两侧,用于分别接收所述齿轮(102)的转动并做相对运动,
所述一对齿条(103)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一对卡合部件(1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2)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架(12)上的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与所述输出轴(118)孔轴配合,并包括容纳所述一对齿条(103)的齿槽(10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模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1)与所述一对卡合部件(150)滑动连接,所述一对卡合部件(150)包括靠近所述固定板(101)的一端的凹槽,凹槽内包括滚珠(106)和第一弹簧(109),所述滚珠(106)与所述固定板(101)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弹簧(10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滚珠(106)和所述卡合部件(150)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00)包括电机(99),所述电机(99)包括输出轴(118),所述输出轴(118)可转动地与所述连接架(12)配合,所述输出轴(118)的端部设置正交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部件(120)包括双向螺杆,双向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卡合部件(15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正交传动机构的转动并带动所述一对卡合部件(150)做相对运动。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脱模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150)包括连接板(104)和夹持块(108),所述连接板(104)用于连接所述传动部件(120),所述夹持块(108)用于夹持模具,
所述夹持块(108)和所述连接板(104)之间设置第二弹簧(10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模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108)包括弧形表面,弧形表面包括弧形橡胶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用治具,其特征在于,脱模用治具还包括顶紧装置(50),包括贯穿顶部的顶紧杆,用于抵住所述推杆(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模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杆包括螺纹套(6)和螺纹杆(7),所述螺纹套(6)的一端包括转动块(5),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螺纹杆(7)连接,
所述螺纹杆(7)的外表面包括滑块(71),所述滑块(71)与所述顶部(11)的滑槽配合,用于限定所述螺纹杆(7)的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为电动推杆,外部套有橡胶环(2),所述推杆(3)的底部设置推盘(4)。
CN202121483355.2U 2021-07-01 2021-07-01 脱模用治具 Active CN215866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3355.2U CN215866058U (zh) 2021-07-01 2021-07-01 脱模用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3355.2U CN215866058U (zh) 2021-07-01 2021-07-01 脱模用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6058U true CN215866058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3355.2U Active CN215866058U (zh) 2021-07-01 2021-07-01 脱模用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6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66058U (zh) 脱模用治具
CN211292235U (zh) 一种金相分析仪用材料夹持装置
CN108481263B (zh) 手持式数控机床刀柄安装夹及其使用方法
CN217647558U (zh) 一种钻孔定位夹具
CN214134042U (zh) 一种用于加工五金件的钻孔设备
CN208579945U (zh) 一种病理切片机包埋盒自动推卸机构
CN2930976Y (zh) 高精度圆口虎钳
CN212857398U (zh) 一种可回收的摩托车离合器驱动盘模具
CN211053133U (zh) 一种机械模具加工用固定夹具
CN209682030U (zh) 一种模具生产夹具
CN110893486A (zh) 一种管材切断设备
CN220074682U (zh) 一种石墨毛坯样块取样夹具
CN215316793U (zh) 一种组装键盘铝棒内磁铁治具
CN219694578U (zh) 一种食品取样器
CN220842026U (zh) 一种珠宝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19194473U (zh) 一种自动开盖装置
CN215966488U (zh) 一种重型盘体打孔固定机构
CN219725897U (zh) 一种方便取料的驱动轴加工用定位工装
CN210849263U (zh) 一种硬质合金铁基模具加工用夹具
CN219235250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多功能夹具
CN220839890U (zh) 一种光学镜片夹具
CN220265714U (zh) 一种皮带加工用裁剪装置
CN219925756U (zh) 一种可旋转台钳
CN215919725U (zh) 一种车床尾座卡具轴加工用的自动夹紧设备
CN218486965U (zh) 柴油发动机配件用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