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3477U -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3477U
CN215863477U CN202121789466.6U CN202121789466U CN215863477U CN 215863477 U CN215863477 U CN 215863477U CN 202121789466 U CN202121789466 U CN 202121789466U CN 215863477 U CN215863477 U CN 215863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lag
boiler
pot shel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894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Jiahe Heat Sou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Jiahe Heat Sou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Jiahe Heat Sou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Jiahe Heat Sou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894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3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3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3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涉及锅炉清理领域,包括包括锅壳,锅壳的外壁底端前后两侧通过销轴分别安装有两个连接杆,锅壳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锅壳的内腔设置有炉胆,还包括支架,清渣机构、收渣箱和处理机构,支架数量为六个,且分别左右对称的安装在锅壳外壁左右两侧;清渣机构装配在锅壳的外壁上;收渣箱放置在锅壳的底端右侧;处理机构设置在锅壳的底端左侧。该装置可实现对炉膛底端的炉渣进行间歇性的自动排放,无需人工手动进行持续反复的操作,节省了大量劳动力,省时省力且操作简单方便,清理效率高,同时可对刚出锅的炉渣进行预处理,有效的保证了炉渣收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矿物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后的不可燃固态残余物统称为锅炉灰渣。在锅炉容量一定的情况下,燃烧后灰渣的生成量决定于燃料中灰分的高低。锅炉炉渣是指燃煤中的矿物质在炉内燃烧而造成的高温作用下,经受了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后所形成的最终产物。由于灰渣在锅炉中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必须有效、及时地进行灰渣的清除,以保证其他燃料的正常有效的燃烧;
目前,锅炉除渣操作通常由人工利用除渣工具进行手动除渣,如此操作费时费力,且除渣效率较低,若锅炉持续加料燃烧,源源不断产生的炉渣堆积在炉膛下部,久而久之也会对顶端的燃料燃烧效率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刚刚产生的锅炉热渣带有一定火炭,若工作人员不经处理直接收集运输,不仅容易烫伤,且运输过程中极易因为风的影响造成火星散开蔓延,容易造成工作车间或外界环境的失火风险,因此在运输前对炉渣进行处理非常有必要,由此,现提出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锅炉除渣需要人工利用除渣工具进行手动除渣,操作费时费力且除渣效率较低,同时炉渣运输过程中极易因为风的影响造成火星散开蔓延,容易造成工作车间或外界环境的失火风险的问题,采用电机、转筒、限位槽、限位块、移动筒和第一滑块的配合,可促使倾倒板以其与锅壳的连接处为轴心进行开启或关闭,即可实现对锅壳内腔产生的炉渣进行时产时清,通过水箱、水泵、连接管和喷头的配合,可对收渣箱内腔的炉渣进行灭火处理,以防运输炉渣过程中存在火星造成危险。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包括锅壳,所述锅壳的外壁底端前后两侧通过销轴分别安装有两个连接杆,所述锅壳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锅壳的内腔设置有炉胆,还包括支架,清渣机构、收渣箱和处理机构,支架数量为若干个,且分别沿周向等距设置在所述锅壳的底端外壁;清渣机构装配在所述锅壳的外壁上;收渣箱放置在所述锅壳的底端右侧;处理机构设置在所述锅壳的底端左侧;
所述清渣机构包括固定座、电机、转筒、限位槽、限位块、移动筒、第一滑块、第一转杆、第一滑槽、第二转杆、倾倒板、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固定座安装在所述锅壳的外壁底端;电机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内腔,且与所述锅壳外壁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转筒一端通过连接键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限位槽沿周向首尾相通的开设在所述转筒的内壁上;限位块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限位槽的内腔;移动筒一端内嵌在所述转筒的内腔,另一端向外延伸出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且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移动筒的外壁上;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移动筒的另一端;第一转杆过盈配合于所述锅壳的外壁前侧的连接杆外壁;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第二转杆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分别过盈配合于所述锅壳外壁前后两侧的连接杆上;倾倒板通过销轴安装在所述锅壳的底端;第二滑槽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所述倾倒板的外壁前后两侧;第二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转杆的另一端,且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水箱、水泵、连接管和喷头,水箱放置在所述锅壳的左侧;水泵安装在所述水箱的外壁上,且一端与水箱相连通;连接管一侧与所述水箱的另一端相连通;喷头安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侧,且固定在左侧前后两端所述支架的连接杆顶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喷头的位置与所述收渣箱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收渣箱的左侧呈开放式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倾倒板的内壁底端由左向右呈下降趋势倾斜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杆与第一转杆所呈角度区间为120°~15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该装置通过电机、转筒、限位槽、限位块、移动筒和第一滑块的配合,可促使移动筒和第一滑块驱动第一滑槽和第二转杆进行顺指针和逆时针往复变换的摆动,进而可促使倾倒板以其与锅壳的连接处为轴心进行开启或关闭,即可实现对锅壳内腔产生的炉渣进行时产时清,通过收渣箱可对炉渣进行收集,通过水箱、水泵、连接管和喷头的配合,可对收渣箱内腔的炉渣进行灭火处理,以防运输炉渣过程中存在火星造成危险,该装置可实现对炉膛底端的炉渣进行间歇性的自动排放,无需人工手动进行持续反复的操作,节省了大量劳动力,省时省力且操作简单方便,清理效率高,同时可对刚出锅的炉渣进行预处理,有效的保证了炉渣收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锅壳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渣箱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箱的俯视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锅壳,2、炉胆,3、支架,4、清渣机构,41、固定座,42、电机,43、转筒,44、限位槽,45、限位块,46、移动筒,47、第一滑块,48、第一转杆,49、第一滑槽,410、第二转杆,411、倾倒板,412、第二滑槽,413、第二滑块,5、收渣箱,6、处理机构,61、水箱,62、水泵,63、连接管,64、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包括锅壳1,锅壳1的外壁底端前后两侧通过销轴分别安装有两个连接杆,锅壳1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锅壳1的内腔设置有炉胆2,还包括支架3,清渣机构4、收渣箱5和处理机构6,支架3数量为四个,且分别沿周向每隔90度等距设置在锅壳1的底端外壁;清渣机构4装配在锅壳1的外壁上;收渣箱5放置在锅壳1的底端右侧;处理机构6设置在锅壳1的底端左侧;
清渣机构4包括固定座41、电机42、转筒43、限位槽44、限位块45、移动筒46、第一滑块47、第一转杆48、第一滑槽49、第二转杆410、倾倒板411、第二滑槽412和第二滑块413,固定座41安装在锅壳1的外壁底端;电机42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座41的内腔,且与锅壳1外壁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通过锅壳1外壁的控制面板可设置电机42的转速;转筒43一端通过连接键安装在电机42的输出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座41的内壁上,开启状态的电机42可带动转筒43一同进行转动;限位槽44沿周向首尾相通的开设在转筒43的内壁上;限位块45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44的内腔,不断转动的转筒43将促使限位块45沿着限位槽44开设的轨迹进行向右和向左往复变换的移动;移动筒46一端内嵌在转筒43的内腔,另一端向外延伸出固定座41的外壁,且限位块45的另一端安装在移动筒46的外壁上;第一滑块47安装在移动筒46的另一端,往复移动的限位块45可带动移动筒46和第一滑块47一同向右和向左往复变换的运动;第一转杆48过盈配合于锅壳1的外壁前侧的连接杆外壁,向右或向左移动的第一滑块47将促使第一转杆48进行顺指针或逆时针的转动;第一滑槽49开设在第一转杆48的外壁上,且第一滑块47可滑动的内嵌在第一滑槽49的内腔;第二转杆410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分别过盈配合于锅壳1外壁前后两侧的连接杆上,顺指针或逆时针转动的第一转杆48将促使第二转杆410一同进行顺指针或逆时针的变换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杆410与第一转杆48之间所呈角度为120°;倾倒板411通过销轴安装在锅壳1的底端,闭合状态的倾倒板411可对锅壳1内腔产生的炉渣进行承接,开启状态的倾倒板411可将锅壳1内腔产生的炉渣倾倒至收渣箱5的内腔;第二滑槽41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倾倒板411的外壁前后两侧;第二滑块413安装在第二转杆410的另一端,且可滑动的内嵌在第二滑槽412的内腔,第二转杆410可促使第二滑块413沿着第二滑槽412的内腔推动倾倒板411向下开启或拉动倾倒板411向上闭合。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处理机构6包括水箱61、水泵62、连接管63和喷头64,水箱61放置在锅壳1的左侧;水泵62安装在水箱61的外壁上,且一端与水箱61相连通;连接管63一侧与水箱61的另一端相连通,开启状态的水泵62可将水箱61内腔的水抽取至连接管63的内腔;喷头64安装在连接管63的另一侧,且固定在左侧前后两端支架3的连接杆顶端,连接管63内腔的水可经由喷头64向收渣箱5的内腔喷洒,从而实现对收渣箱5内腔刚出炉的煤渣进行灭火降温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喷头64的位置与收渣箱5的位置相对应,从而保证收渣箱5内腔的炉渣可被喷头64喷出的水进行全方面的灭火降温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收渣箱5的左侧呈开放式设置,以防收渣箱5左侧端面过高造成喷头64喷洒的部分水被阻挡在收渣箱5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倾倒板411的内壁底端由左向右呈下降趋势倾斜设置,从而更加有利于倾倒板411顶端炉渣的下落。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转杆410与第一转杆48所呈角度区间为120°~150°,从而保证倾倒板411的正常开启与闭合,避免倾倒板411翻转范围过大造成无法回转闭合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2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包括锅壳1,锅壳1的外壁底端前后两侧通过销轴分别安装有两个连接杆,锅壳1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锅壳1的内腔设置有炉胆2,还包括支架3,清渣机构4、收渣箱5和处理机构6,支架3数量为六个,且分别左右对称的安装在锅壳1外壁左右两侧;清渣机构4装配在锅壳1的外壁上;收渣箱5放置在锅壳1的底端右侧;处理机构6设置在锅壳1的底端左侧;
清渣机构4包括固定座41、电机42、转筒43、限位槽44、限位块45、移动筒46、第一滑块47、第一转杆48、第一滑槽49、第二转杆410、倾倒板411、第二滑槽412和第二滑块413,固定座41安装在锅壳1的外壁底端;电机42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座41的内腔,且与锅壳1外壁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通过锅壳1外壁的控制面板可设置电机42的转速;转筒43一端通过连接键安装在电机42的输出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座41的内壁上,开启状态的电机42可带动转筒43一同进行转动;限位槽44沿周向首尾相通的开设在转筒43的内壁上;限位块45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44的内腔,不断转动的转筒43将促使限位块45沿着限位槽44开设的轨迹进行向右和向左往复变换的移动;移动筒46一端内嵌在转筒43的内腔,另一端向外延伸出固定座41的外壁,且限位块45的另一端安装在移动筒46的外壁上;第一滑块47安装在移动筒46的另一端,往复移动的限位块45可带动移动筒46和第一滑块47一同向右和向左往复变换的运动;第一转杆48过盈配合于锅壳1的外壁前侧的连接杆外壁,向右或向左移动的第一滑块47将促使第一转杆48进行顺指针或逆时针的转动;第一滑槽49开设在第一转杆48的外壁上,且第一滑块47可滑动的内嵌在第一滑槽49的内腔;第二转杆410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分别过盈配合于锅壳1外壁前后两侧的连接杆上,顺指针或逆时针转动的第一转杆48将促使第二转杆410一同进行顺指针或逆时针的变换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杆410与第一转杆48之间所呈角度为140°;倾倒板411通过销轴安装在锅壳1的底端,闭合状态的倾倒板411可对锅壳1内腔产生的炉渣进行承接,开启状态的倾倒板411可将锅壳1内腔产生的炉渣倾倒至收渣箱5的内腔;第二滑槽41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倾倒板411的外壁前后两侧;第二滑块413安装在第二转杆410的另一端,且可滑动的内嵌在第二滑槽412的内腔,第二转杆410可促使第二滑块413沿着第二滑槽412的内腔推动倾倒板411向下开启或拉动倾倒板411向上闭合。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处理机构6包括水箱61、水泵62、连接管63和喷头64,水箱61放置在锅壳1的左侧;水泵62安装在水箱61的外壁上,且一端与水箱61相连通;连接管63一侧与水箱61的另一端相连通,开启状态的水泵62可将水箱61内腔的水抽取至连接管63的内腔;喷头64安装在连接管63的另一侧,且固定在左侧前后两端支架3的连接杆顶端,连接管63内腔的水可经由喷头64向收渣箱5的内腔喷洒,从而实现对收渣箱5内腔刚出炉的煤渣进行灭火降温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喷头64的位置与收渣箱5的位置相对应,从而保证收渣箱5内腔的炉渣可被喷头64喷出的水进行全方面的灭火降温处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收渣箱5的左侧呈开放式设置,以防收渣箱5左侧端面过高造成喷头64喷洒的部分水被阻挡在收渣箱5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倾倒板411的内壁底端由左向右呈下降趋势倾斜设置,从而更加有利于倾倒板411顶端炉渣的下落。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转杆410与第一转杆48所呈角度区间为120°~150°,从而保证倾倒板411的正常开启与闭合,避免倾倒板411翻转范围过大造成无法回转闭合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试应用在锅炉炉渣清理现场,实施6个月后得到的数据证明结果: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倾倒板411所翻转的角度更大,倾倒煤渣的速率提高了8%,实施例1与实施例2效率均高于人工清渣40%~68%,节省人工劳动费1万~2.8万元,且利用本装置处理后的煤渣未发生火星散落蔓延现象,人工直接收渣运输过程中产生了3次火星飞散的情况。
本实施例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设备开始运行后,开启电机42的外接电源,电机42将带动转筒43进行圆周运动,由于限位块45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44的内腔,因此不断转动的转筒43将促使限位块45沿着限位槽44开设的轨迹进行向右和向左往复变换的移动,进而通过往复移动的限位块45带动移动筒46和第一滑块47一同向右和向左往复变换的运动,由于第一滑块47可滑动的内嵌在第一滑槽49的内腔,因此向右或向左移动的第一滑块47将促使第一转杆48进行顺指针或逆时针的转动,由于第一转杆48与第二转杆410均过盈配合于锅壳1外壁的连接杆上,因此顺指针或逆时针转动的第一转杆48将促使第二转杆410一同进行顺指针或逆时针的变换转动,进而促使第二滑块413沿着第二滑槽412的内腔推动倾倒板411向下开启或拉动倾倒板411向上闭合,即通过第二转杆410可促使倾倒板411沿着倾倒板411与锅壳1外壁的连接处为轴开启或闭合,闭合状态的倾倒板411可对锅壳1内腔产生的炉渣进行承接,开启状态的倾倒板411可将锅壳1内腔产生的炉渣倾倒至收渣箱5的内腔,通过锅壳1外壁的控制面板可设置电机42的转速,最终可实现根据生产需求调节倾倒板411开启闭合的间隔时间,做到煤渣的时产时清;
步骤二:开启水泵62的外接电源,通过水泵62的作用,可将水箱61内腔的水抽至连接管63的内腔,经由喷头64向收渣箱5的内腔喷洒,从而对收渣箱5内腔刚出炉的煤渣进行灭火降温处理,以保证后续煤渣运输收集过程中的安全性;
该装置可实现对炉膛底端的炉渣进行间歇性的自动排放,无需人工手动进行持续反复的操作,节省了大量劳动力,省时省力且操作简单方便,清理效率高,同时可对刚出锅的炉渣进行预处理,有效的保证了炉渣收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用性更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包括锅壳(1),所述锅壳(1)的外壁底端前后两侧通过销轴分别安装有两个连接杆,所述锅壳(1)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锅壳(1)的内腔设置有炉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3),数量为若干个,且分别沿周向等距设置在所述锅壳(1)的底端外壁;
清渣机构(4),装配在所述锅壳(1)的外壁上;
收渣箱(5),放置在所述锅壳(1)的底端右侧;
处理机构(6),设置在所述锅壳(1)的底端左侧;
所述清渣机构(4)包括:
固定座(41),安装在所述锅壳(1)的外壁底端;
电机(42),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固定座(41)的内腔,且与所述锅壳(1)外壁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转筒(43),一端通过连接键安装在所述电机(42)的输出端,且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固定座(41)的内壁上;
限位槽(44),沿周向首尾相通的开设在所述转筒(43)的内壁上;
限位块(45),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限位槽(44)的内腔;
移动筒(46),一端内嵌在所述转筒(43)的内腔,另一端向外延伸出所述固定座(41)的外壁,且所述限位块(45)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移动筒(46)的外壁上;
第一滑块(47),安装在所述移动筒(46)的另一端;
第一转杆(48),过盈配合于所述锅壳(1)的外壁前侧的连接杆外壁;
第一滑槽(49),开设在所述第一转杆(48)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滑块(47)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第一滑槽(49)的内腔;
第二转杆(410),数量为两个,且一端分别过盈配合于所述锅壳(1)外壁前后两侧的连接杆上;
倾倒板(411),通过销轴安装在所述锅壳(1)的底端;
第二滑槽(41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所述倾倒板(411)的外壁前后两侧;
第二滑块(413),安装在所述第二转杆(410)的另一端,且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第二滑槽(412)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6)包括:
水箱(61),放置在所述锅壳(1)的左侧;
水泵(62),安装在所述水箱(61)的外壁上,且一端与水箱(61)相连通;
连接管(63),一侧与所述水箱(61)的另一端相连通;
喷头(64),安装在所述连接管(63)的另一侧,且固定在左侧前后两端所述支架(3)的连接杆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64)的位置与所述收渣箱(5)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渣箱(5)的左侧呈开放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倒板(411)的内壁底端由左向右呈下降趋势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410)与第一转杆(48)所呈角度区间为120°~150°。
CN202121789466.6U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 Active CN215863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9466.6U CN215863477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9466.6U CN215863477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3477U true CN215863477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2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89466.6U Active CN215863477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3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0908A (zh) 一种自动清灰垃圾焚化装置
CN210885961U (zh) 危险废物处理等离子体气化炉
CN215863477U (zh) 一种锅炉炉渣清理装置
CN110425547A (zh)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成套设备
KR930008819B1 (ko) 석탄 보일러
CN207501154U (zh) 一种自动清灰垃圾焚化装置
CN107401750A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机的除渣装置
CN210373401U (zh) 一种环保炉
CN207527610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机的除渣装置
CN201245564Y (zh) 一种石膏煅烧炉
CN208671708U (zh) 一种便于降低电窑炉废气排放的装置
CN206875470U (zh) 上料装置及生物质锅炉
CN112902679A (zh) 一种高效锅炉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13713103U (zh) 一种船舶用的燃油锅炉除尘装置
CN104654308A (zh) 一种动物尸体处理装置
CN2921614Y (zh) 排式螺旋送煤燃烧装置
CN212081214U (zh) 炉具防结焦旋转燃烧系统
CN212441613U (zh) 一种新型热电厂用输送皮带除铁装置
CN220892278U (zh) 炉内高温清渣装置
CN210772247U (zh) 一种具有除焦功能的生物质燃烧炉
CN219264278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防结焦装置
CN220648272U (zh) 一种工业固废燃烧装置
CN218955499U (zh) 一种磷泥烧酸回转窑烟道
CN218763311U (zh) 一种热转换效率高的蒸汽锅炉
CN207247184U (zh) 一种腐植酸螯合肥产线用燃生物质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