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3316U -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3316U
CN215863316U CN202122029538.3U CN202122029538U CN215863316U CN 215863316 U CN215863316 U CN 215863316U CN 202122029538 U CN202122029538 U CN 202122029538U CN 215863316 U CN215863316 U CN 215863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steam
communicated
heat recover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95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勋国
卢旭锦
刘秋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Zhongsheng Key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Zhongsheng Key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Zhongsheng Key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Zhongsheng Key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295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3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3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3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本体、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冷却水箱、循环水泵、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机、过滤框与给水泵,所述锅炉本体与汽轮机之间通过蒸汽管道连通,所述汽轮机与发电机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汽轮机与凝汽器之间通过排汽管道连通,所述凝汽器、冷却水箱与循环水泵之间通过环形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通过设置的排气机构与添加装置,其中排气机构能够在冷却水箱内部气压过大时,将其内部的气体排出,然后添加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能够对化学处理液体进行定量的添加,便于增加注入水的过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余热的回收利用途径很多,但主要途径有三方面:余热的直接利用、余热发电、余热的综合利用,余热的直接利用预热空气,它是利用高温烟道排气,通过高温换热器来对进入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空气进行加热,由于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提高,使燃烧效率提高,从而节约燃料,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水箱中的气体可能较多,容易导致其的使用效果降低,同时不能对于注入的原水进行很好的过滤,降低了水循环的使用效果,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水箱中的气体可能较多,容易导致其的使用效果降低,同时不能对于注入的原水进行很好的过滤,降低了水循环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本体、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冷却水箱、循环水泵、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机、过滤框与给水泵,所述锅炉本体与汽轮机之间通过蒸汽管道连通,所述汽轮机与发电机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汽轮机与凝汽器之间通过排汽管道连通,所述凝汽器、冷却水箱与循环水泵之间通过环形管道连通,所述凝汽器、凝结水泵与低压加热器之间通过凝结管道连通,所述过滤框与除氧机之间通过注水管道连通,所述低压加热器与除氧机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所述除氧机、给水泵与锅炉本体之间通过补给管道连通,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连接有排气机构。
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底端与冷却水箱的顶部之间连通,所述排气管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排气管的顶部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顶端与顶盖的底部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一侧通过合页与排气管的顶部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框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过滤框的内表面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框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过滤板的上方连接有添加装置,所述过滤框的一侧且位于过滤板的下方连接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添加装置包括添加框,所述添加框的内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出板,所述添加框的顶部连接有注入管,所述添加框的底部连接有出液斗。
优选的,所述注入管的底端与添加框的顶部之间连通,所述推出板的两侧与添加框的内表面两侧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添加框的底部且位于推出板的下方设有化学处理液。
优选的,所述发电机的输电端与外接变压器电性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通过设置的排气机构与添加装置,其中排气机构能够在冷却水箱内部气压过大时,将其内部的气体排出,然后添加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能够对化学处理液体进行定量的添加,便于增加注入水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冷却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排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锅炉本体;2、汽轮机;3、发电机;4、凝汽器;5、冷却水箱;6、循环水泵;7、凝结水泵;8、低压加热器;9、除氧机;10、过滤框;11、给水泵;12、排气机构;121、排气管;122、底座;123、弹簧;124、顶盖;13、进水管;14、过滤板;15、添加装置;151、添加框;152、电动伸缩杆;153、推出板;154、注入管;155、出液斗;16、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冷却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排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中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汽轮机2、发电机3、凝汽器4、冷却水箱5、循环水泵6、凝结水泵7、低压加热器8、除氧机9、过滤框10与给水泵11,锅炉本体1的外部连接有盘管,锅炉本体1与汽轮机2之间通过蒸汽管道连通,汽轮机2与发电机3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汽轮机2与凝汽器4之间通过排汽管道连通,凝汽器4、冷却水箱5与循环水泵6之间通过环形管道连通,凝汽器4、凝结水泵7与低压加热器8之间通过凝结管道连通,过滤框10与除氧机9之间通过注水管道连通,低压加热器8与除氧机9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除氧机9、给水泵11与锅炉本体1之间通过补给管道连通,冷却水箱5的顶部连接有排气机构12。
排气机构12包括排气管121,排气管121的底端与冷却水箱5的顶部之间连通,排气管12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122,底座1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3,排气管121的顶部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124,能够有效增加排气的效果,同时在无需排气时将其进行关闭,避免外界灰仓进入。
弹簧123的顶端与顶盖124的底部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顶盖124的一侧通过合页与排气管121的顶部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使得顶盖124在转动时更加稳定。
过滤框10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13,过滤框10的内表面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4,过滤框10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过滤板14的上方连接有添加装置15,过滤框10的一侧且位于过滤板14的下方连接有排水管16,排水管16与除氧机9之间连通。
添加装置15包括添加框151,添加框151的内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52,电动伸缩杆152的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1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出板153,添加框151的顶部连接有注入管154,添加框151的底部连接有出液斗155,便于增加定量添加的效果,有利于进行过滤。
注入管154的底端与添加框151的顶部之间连通,推出板153的两侧与添加框15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为滑动连接,添加框151的底部且位于推出板153的下方设有化学处理液。
发电机3的输电端与外接变压器电性连接,能够将电能进行输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进行使用时,对煤炭进行焚烧,产生的热量对锅炉本体1外部的盘管进行加热,使其产生蒸汽,经过管道输送给汽轮机2,使其通过输出轴使得发电机3进行发电,然后蒸汽输送给凝汽器4,再经过凝汽器4对蒸汽进行冷却,然后经过凝结水泵7输送给低压加热器8,最后经过除氧机9将其输送给锅炉本体1外部的盘管,实现循环,在内部水减少时,通过进水管13增加循环内部的水,在注入时,启动电动伸缩杆152,使得电动伸缩杆152的伸缩端伸长,通过推出板153将添加框151内部的化学处理液经过出液斗155输送到过滤框10的内部,与注入水进行反应,使其内部的杂质絮凝,再经过过滤板14的过滤,最后通过排水管16输送给除氧机9进行除氧,最后能够加入到水循环中,有利于持续进行工作。
冷却水箱5的内部会有较多的气体,其内部气压持续增大,将顶盖124向上顶出,使得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管121进行排出,同时在无需排气时顶盖124在弹簧123的作用下关闭,避免外界灰尘进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排气机构12与添加装置15,其中排气机构12能够在冷却水箱5内部气压过大时,将其内部的气体排出,然后添加装置15在进行使用时,能够对化学处理液体进行定量的添加,便于增加注入水的过滤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汽轮机(2)、发电机(3)、凝汽器(4)、冷却水箱(5)、循环水泵(6)、凝结水泵(7)、低压加热器(8)、除氧机(9)、过滤框(10)与给水泵(1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与汽轮机(2)之间通过蒸汽管道连通,所述汽轮机(2)与发电机(3)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汽轮机(2)与凝汽器(4)之间通过排汽管道连通,所述凝汽器(4)、冷却水箱(5)与循环水泵(6)之间通过环形管道连通,所述凝汽器(4)、凝结水泵(7)与低压加热器(8)之间通过凝结管道连通,所述过滤框(10)与除氧机(9)之间通过注水管道连通,所述低压加热器(8)与除氧机(9)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所述除氧机(9)、给水泵(11)与锅炉本体(1)之间通过补给管道连通,所述冷却水箱(5)的顶部连接有排气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12)包括排气管(121),所述排气管(121)的底端与冷却水箱(5)的顶部之间连通,所述排气管(12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122),所述底座(1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3),所述排气管(121)的顶部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顶盖(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23)的顶端与顶盖(124)的底部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124)的一侧通过合页与排气管(121)的顶部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10)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13),所述过滤框(10)的内表面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4),所述过滤框(10)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过滤板(14)的上方连接有添加装置(15),所述过滤框(10)的一侧且位于过滤板(14)的下方连接有排水管(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装置(15)包括添加框(151),所述添加框(151)的内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52),所述电动伸缩杆(1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出板(153),所述添加框(151)的顶部连接有注入管(154),所述添加框(151)的底部连接有出液斗(1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154)的底端与添加框(151)的顶部之间连通,所述推出板(153)的两侧与添加框(15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添加框(151)的底部且位于推出板(153)的下方设有化学处理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3)的输电端与外接变压器电性连接。
CN202122029538.3U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Active CN215863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9538.3U CN215863316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9538.3U CN215863316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3316U true CN215863316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9538.3U Active CN215863316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3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5981A (zh) 一种烧结矿冷却装置及其余热回收系统
CN2905204Y (zh) 煤矿乏风甲烷氧化装置
CN107585996A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泥干化系统及方法
CN108946687A (zh) 一种稀硝酸的生产系统
CN104101225B (zh) 用于提高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32541B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和梯级利用系统
CN204824720U (zh) 油田作业防护物与包裹油泥热解装置
CN215863316U (zh)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水汽自主循环系统
CN104197340B (zh) 一种处理bdo及ipa废液废气的焚烧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9995936U (zh) 一种烟气降温装置
CN209324451U (zh) 一种采用蒸汽轮机的循环发电装置
CN205592967U (zh) 一种用于工业危险废物处置行业的余热发电系统
CN205628892U (zh) 过热蒸汽连续无氧碳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
CN208776318U (zh) 一种稀硝酸的生产系统
CN212293435U (zh) 炭化炉废气再利用装置
CN204987908U (zh) 一种多渠道余热回收发电装置
CN104033250B (zh) 一体化富氧燃烧动力系统
CN209279132U (zh) 一种锅炉用省煤燃烧装置
CN206582849U (zh) 一种固体可燃物回收发电供热系统
CN201695000U (zh) 油泥处理系统
CN206930176U (zh) 一种加热炉的低温烟气与炉底水梁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12456935U (zh) 一种可回收热能的热力发电锅炉
CN220269339U (zh) 带废气处理功能的余热发电系统
CN202915343U (zh) 热管式低压过热蒸汽混气装置
CN216521631U (zh) 一种流化床锅炉底渣热量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