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9589U - 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9589U
CN215859589U CN202122356548.8U CN202122356548U CN215859589U CN 215859589 U CN215859589 U CN 215859589U CN 202122356548 U CN202122356548 U CN 202122356548U CN 215859589 U CN215859589 U CN 215859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lock
internal release
plate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65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玉玲
包敬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mark Xuzhou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mark Xuzho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mark Xuzhou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mark Xuzho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65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9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9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9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包括:锁体,所述锁体由一底座以及一上盖组成,底座与上盖之间设有一转子以及一擒纵板,锁体转动设有一与转子配合的内释放触动器,锁体转动设有一与擒纵板配合的职能单元触动器,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均设有一限位柱,上盖设有与限位柱配合的腰型行程孔,内释放触动器固定连接有一内释放手柄,职能单元触动器固定连接有一职能板,内释放手柄带动内释放触动器转动,联动板设有一控制内释放手柄旋转方向的限位块。通过限位块与内释放手柄配合减小反向误操作以及用力过猛导致锁具失效的现象,同时腰型行程孔与限位柱配合,控制内释放手柄旋转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
背景技术
小挖驾驶室空间有限,对锁的集成度要求很高。很多客户要求内释放把手集成在锁具中(集成在锁具中后,称为内释放手柄),省空间易操作。我们下一代锁依据市场需求孕育而生,可以满足小挖驾驶室对空间和操作功能的要求。现有锁具并没有反向误操作的防止措施,但实际应用时,由于操作者的不当操作,对内释放手柄反向误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力量够大,锁具中的塑料限位块极有可能被破坏,从而导致锁具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包括:
锁体,所述锁体由一底座以及一上盖组成,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一转子以及一擒纵板;
所述锁体转动设有一与转子配合的内释放触动器;
所述锁体转动设有一与擒纵板配合的职能单元触动器;
所述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均设有一限位柱,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限位柱配合的腰型行程孔;
所述内释放触动器固定连接有一内释放手柄,所述职能单元触动器固定连接有一职能板;
内释放手柄以及职能板均偏离旋转中心设有一联接孔,两联接孔分别连接有一联动板的一端,所述内释放手柄带动内释放触动器转动,通过联动板间接驱动职能单元触动器转动;所述职能单元触动器用于驱动擒纵板转动,使锁具处于未锁定状态;
所述联动板设有一控制内释放手柄旋转方向的限位块。
优选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两带动转子以及擒纵板复位的第一扭簧。
优选地,内释放手柄带动擒纵板旋转,直至擒纵板与转子脱离啮合,转子和擒纵板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同步运动并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地,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与上盖之间均设有一第二扭簧,第二扭簧带动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回到初始位置。
优选地,内释放手柄与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与职能板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均通过卡簧与所述锁体转动连接。
优选地,联动板采用钣金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限位块与内释放手柄配合减小反向误操作以及用力过猛导致锁具失效的现象,同时腰型行程孔与限位柱配合,控制内释放手柄旋转角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整体驱动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中数字说明
1.上盖 2.底座 3.转子 4.擒纵板 5.内释放触动器 6.职能单元触动器 7.限位柱 8.腰型行程孔 9.内释放手柄 10.职能板 11.联动板 12.限位块 13.第一扭簧 14.第二扭簧 15.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包括:锁体,锁体由一上盖1以及一底座2组成,底座2与上盖1之间设有一转子3以及一擒纵板4。
锁体转动设有一与转子3配合的内释放触动器5,锁体转动设有一与擒纵板4配合的职能单元触动器6。
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6均穿过锁体一侧并延伸至锁体另一侧。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6均通过卡簧15与锁体转动连接,卡簧15设于上盖1与底座2之间。
底座2与上盖1之间设有两带动转子3以及擒纵板4复位的第一扭簧13,两第一扭簧13一端均与上盖1固定连接,两第一扭簧13的另一端分别与转子3以及擒纵板4固定连接。
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6与上盖1板之间均设有一第二扭簧14,第二扭簧14带动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6回到初始位置,第二扭簧14提高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6工作时的稳定性。
第二扭簧14的一端均与上盖1板固定连接,两第二扭簧14的一端均与上盖1板固定连接,两第二扭簧14的另一端分别与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6固定连接。第二扭簧14带动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6回到初始位置。
内释放触动器5固定连接有一内释放手柄9,职能单元触动器6固定连接有一职能板10。
内释放手柄9与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6与职能板10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内释放手柄9以及职能板10均偏离旋转中心设有一联接孔,两联接孔分别连接有一联动板11的一端。内释放手柄9带动内释放触动器5转动,通过联动板11间接驱动职能单元触动器6转动,职能单元触动,6用于驱动擒纵板4转动,使锁具处于未锁定状态。
如图1、图3所示,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6均设有一限位柱7,上盖1板设有与限位柱7配合的腰型行程孔8,腰型行程孔8与限位柱7配合,控制内释放手柄9旋转角度。
如图1、图4所示,联动板11设有一控制内释放手柄9旋转方向的限位块12(联动板11具体采用钣金材质,提高联动板11的接触强度,减小反向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限位块12减小反向误操作引起的锁具故障率。
如图1至图4所示,工作时,技术人员带动内释放手柄9逆时针旋转,内释放手柄9通过联动板11带动职能板10顺时针旋转。
通过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带动擒纵板4运动,最后带动转子3以及擒纵板4同步运动并反向旋转,从而实现带动锁具处于未锁定状态。
同时限位柱7沿腰型行程孔8一端运动至另一端运动,当锁具处于未锁定状态时,通过第一扭簧13带动转子3以及擒纵板4回到初始位置,同时通过第二扭簧14带动内释放触动器5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6回到初始位置,限位块12与内释放手柄9配合减小锁具反向误操作带来的损坏。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Claims (7)

1.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包括:
锁体,所述锁体由一底座以及一上盖组成,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一转子以及一擒纵板;
所述锁体转动设有一与转子配合的内释放触动器;
所述锁体转动设有一与擒纵板配合的职能单元触动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均设有一限位柱,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限位柱配合的腰型行程孔;
所述内释放触动器固定连接有一内释放手柄,所述职能单元触动器固定连接有一职能板;
内释放手柄以及职能板均偏离旋转中心设有一联接孔,两联接孔分别连接有一联动板的一端,所述内释放手柄带动内释放触动器转动,通过联动板间接驱动职能单元触动器转动;所述职能单元触动器用于驱动擒纵板转动,使锁具处于未锁定状态;
所述联动板设有一控制内释放手柄旋转方向的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两带动转子以及擒纵板复位的第一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释放手柄带动擒纵板旋转,直至擒纵板与转子脱离啮合,转子和擒纵板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同步运动并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与上盖之间均设有一第二扭簧,第二扭簧带动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回到初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释放手柄与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与职能板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释放触动器以及职能单元触动器均通过卡簧与所述锁体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采用钣金材质。
CN202122356548.8U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 Active CN215859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6548.8U CN215859589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6548.8U CN215859589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9589U true CN215859589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61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6548.8U Active CN215859589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9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18661A1 (en) Motor vehicle lock
CN108657919B (zh) 带轿门锁的异步门刀装置
CN106185571A (zh) 一种一体式轿门锁异步门刀装置
CN215859589U (zh) 一种防止反向误操作的锁具
US20130026768A1 (en) Passive door lock device
CN210798508U (zh) 一种门锁及其联动式解锁机构
CN112627653B (zh) 一种客机舱门锁装置
CN109577750A (zh) 一种电子锁
CN213477908U (zh) 一种机电锁离合控制装置
CN209413568U (zh) 一种一体式上吸锁
US20220178171A1 (en) Door Lock Device And Door Lock Having The Same
CN110676110B (zh) 一种弹簧操动机构及其合闸锁闩系统
CN110528978B (zh) 一种一体式上吸锁
CN108878200B (zh) 组合按键及具有该组合按键的割草机器人
CN217631792U (zh) 柜门紧急解锁装置
WO2022105106A1 (zh) 一种具有锁止功能的家具操纵装置
CN112523607B (zh) 一种门锁及其联动式解锁机构
CN109686597A (zh) 三工位机构
CN220955098U (zh) 一种全自动电子锁体的驱动结构
CN216389160U (zh) 一种接地开关闭锁装置
CN212837152U (zh) 一种锁体及智能家居门锁
CN217417842U (zh) 一种杂物电梯门锁
CN220522255U (zh) 智能锁离合装置及其应用的智能锁
WO2012003608A1 (zh) 一种锁体
CN219491971U (zh) 一种控制柜柜门安全锁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