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4537U - 永磁同步曳引机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永磁同步曳引机及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54537U CN215854537U CN202122077202.4U CN202122077202U CN215854537U CN 215854537 U CN215854537 U CN 215854537U CN 202122077202 U CN202122077202 U CN 202122077202U CN 215854537 U CN215854537 U CN 2158545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or assembly
- permanent magnet
- magnet synchronous
- cable
- outlet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及电梯,将定子总成的出线端朝向制动轮设置,使得出线端相对于机座而言处于外侧,非出线端则处于内侧。当定子总成装设在机座后,出线端依然处于直观可见、可操作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可拉紧或者紧固出线端引出的电缆,以避免电缆在定子总成与机座之间发生拱起或者蓬松现象,从而有效防止电缆与转子总成之间摩擦而导致电缆破损,进而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同时压装时不会出现定子总成的出线端和引出电缆被压伤和破损的情况,容错率显著提高。由于出线端外侧设置,因此在整机装配过程中,电缆接线操作可在定子总成压入之前或者压入之后进行,方便生产现场可根据工序和设备情况安排定子总成的接线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永磁同步曳引机及电梯。
背景技术
曳引机是电梯的核心驱动部件,被称为电梯的“心脏”,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会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电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降低成本,提高电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曳引机设计越来越小型化、薄型化和轻量化是一种趋势。
随着电梯市场的高速发展,永磁同步曳引机应用量越来越大,占全部电梯曳引机的70%以上。目前行业内的部分曳引机的有绕组定子铁芯的引出电缆线,存在与转子摩擦被损坏的风险,引出电缆线一旦破损就会导致曳引机短路被烧毁,从而出现严重的电梯安全隐患。同时,受限于传统曳引机结构限制,定子的接线操作空间有限,电缆穿出和固定费时费力,导致曳引机的装配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及电梯,能有效防止定子的引出电缆线出现破损的风险,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同时,接线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整机的装配效率。
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包括:机座;制动轮,所述制动轮通过主轴可转动装设于所述机座上;定子总成与转子总成,所述定子总成位于所述制动轮与所述机座之间,并装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定子总成上设有出线端,所述出线端位于所述定子总成朝向所述制动轮的一侧面上,所述转子总成套设于所述定子总成外部或者内部,以驱使所述制动轮转动;接线盒,所述接线盒设于所述机座上,并与所述出线端电连接。
上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将定子总成的出线端朝向制动轮设置,使得出线端相对于机座而言处于外侧,非出线端则处于内侧。当定子总成装设在机座后,出线端依然处于直观可见、可操作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可拉紧或者紧固出线端引出的电缆,以避免电缆在定子总成与机座之间发生拱起或者蓬松现象,从而有效防止电缆与转子总成之间摩擦而导致电缆破损,进而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同时压装时不会出现定子总成的出线端和引出电缆被压伤和破损的情况,容错率显著提高。由于出线端外侧设置,因此在整机装配过程中,电缆接线操作可在定子总成压入之前或者压入之后进行,方便生产现场可根据工序和设备情况安排定子总成的接线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且安全可靠。此外,出线端外侧设置,增大接线操作空间,使得电缆的穿出和固定省时省力,提高整机的装配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座包括凸台、套设于凸台外部的外壳、连接于凸台与外壳之间的连接壳,所述定子总成套接于所述凸台上,所述转子总成套设于所述定子总成外部,并与所述制动轮连接,所述制动轮通过主轴可转动装设于所述凸台上,所述接线盒设于所述外壳背向所述凸台的一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出线端上的电缆穿入的引线孔,所述连接壳背向所述定子总成的一侧面上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一端与所述引线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接线盒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孔开设于所述凸台朝向所述制动轮的一侧面上,并沿朝所述连接壳的方向延伸至与所述线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装设于所述连接壳上,并覆盖所述线槽的槽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装设于所述凸台上,并遮挡所述引线孔的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与装设于所述盒体内的接线端子,所述盒体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出线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与所述外壳为一体化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轮上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套设于所述定子总成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转子总成连接于所述转动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还包括曳引轮,所述曳引轮套接于所述制动轮上。
一种电梯,所述电梯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
上述的电梯,采用以上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将定子总成的出线端朝向制动轮设置,使得出线端相对于机座而言处于外侧,非出线端则处于内侧。当定子总成装设在机座后,出线端依然处于直观可见、可操作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可拉紧或者紧固出线端引出的电缆,以避免电缆在定子总成与机座之间发生拱起或者蓬松现象,从而有效防止电缆与转子总成之间摩擦而导致电缆破损,进而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同时压装时不会出现定子总成的出线端和引出电缆被压伤和破损的情况,容错率显著提高。由于出线端外侧设置,因此在整机装配过程中,电缆接线操作可在定子总成压入之前或者压入之后进行,方便生产现场可根据工序和设备情况安排定子总成的接线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且安全可靠。此外,出线端外侧设置,增大接线操作空间,使得电缆的穿出和固定省时省力,提高整机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结构剖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隐藏盖板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结构俯视图。
100、曳引机;110、机座;111、凸台;1111、引线孔;112、外壳;113、连接壳;1131、线槽;120、主轴;130、制动轮;131、转动部;140、定子总成;141、出线端;142、非出线端;150、转子总成;160、接线盒;161、盒体;1611、连接孔;162、接线端子;170、盖板;180、挡板;190、曳引轮;20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100,永磁同步曳引机100包括:机座110、制动轮130、定子总成140、转子总成150和接线盒160。制动轮130通过主轴120可转动装设于机座110上。定子总成140位于制动轮130与机座110之间,并装设于机座110上,定子总成140上设有出线端141。出线端141位于定子总成140朝向制动轮130的一侧面上。转子总成150套设于定子总成140外部或者内部,以驱使制动轮130转动。接线盒160设于机座110上,并与出线端141电连接。
上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100,将定子总成140的出线端141朝向制动轮130设置,使得出线端141相对于机座110而言处于外侧,非出线端142则处于内侧。当定子总成140装设在机座110后,出线端141依然处于直观可见、可操作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可拉紧或者紧固出线端141引出的电缆200,以避免电缆200在定子总成140与机座110之间发生拱起或者蓬松现象,从而有效防止电缆200与转子总成150之间摩擦而导致电缆200破损,进而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同时压装时不会出现定子总成140的出线端141和引出电缆200被压伤和破损的情况,容错率显著提高。由于出线端141外侧设置,因此在整机装配过程中,电缆200接线操作可在定子总成140压入之前或者压入之后进行,方便生产现场可根据工序和设备情况安排定子总成140的接线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且安全可靠。此外,出线端141外侧设置,增大接线操作空间,使得电缆200的穿出和固定省时省力,提高整机的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定子总成140至少包括绕组与铁芯。当定子总成140采用集中式绕组的单齿铁芯结构时,由于出线端141外侧设置,因此该绕组的接线操作可在单齿铁芯在机座110上拼接完成之后进行,使得接线方便,不需要翻转,也不会损伤铁芯的漆包铜线。同时也能实现定子总成140压装和绕组接线自动化,提高各自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另外,出线端141外侧设置时,如果出现装配错误、接线错误等需要更换铁芯的情况,可将铁芯取出,不需整台设备报废处理,容错率显著提高,管理成本下降。
还需说明的是,转子总成150套设于定子总成140的外部或者内部应理解为:当转子总成150套设于在定子总成140外部时,转子总成150在定子总成140的外围转动,此时,转子总成150与制动轮130连接;当转子总成150套设于定子总成140内部时,转子总成150在定子总成140的内部转动,此时转子总成150可与主轴120连接,以间接驱使制动轮130转动。其中,转子总成150至少包括永磁体。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机座110包括凸台111、套设于凸台111外部的外壳112、连接于凸台111与外壳112之间的连接壳113。定子总成140套接于凸台111上,转子总成150套设于定子总成140外部,并与制动轮130连接。制动轮130通过主轴120可转动装设于凸台111上。接线盒160设于外壳112背向凸台111的一侧面上。由此可知,在曳引过程中,定子总成140通电,会驱使转子总成150在其外围转动;转子总成150转动后,带动制动轮130和主轴120在机座110上一起转动,以实现稳定曳引动作。
可选地,接线盒160在外壳112上的安装方式可为螺栓连接、卡接、铆接、焊接、销接、一体成型方式等。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与图3,凸台111上设有用于供出线端141上的电缆200穿入的引线孔1111。连接壳113背向定子总成140的一侧面上设有线槽1131。线槽1131一端与引线孔1111连通,另一端与接线盒160连通。在接线过程中,可将电缆200一端电连接在出线端141上;再将电缆200另一端从引线孔1111中穿引至线槽1131中,并顺着线槽1131穿入至接线盒160中,以便完成出线端141与接线盒160之间的电连接。本实施例将线槽1131设置在连接壳113背向定子总成140的一侧面上,即连接壳113的背面,这样能有效隔开电缆200和转子总成150之间的接触,彻底杜绝电缆200与转子总成150之间存在摩擦损坏的风险,保证曳引机100的运行安全、可靠。同时,在凸台111上开设引线孔1111,使得电缆200埋设于凸台111内,避免从出线端141引出的电缆200直接暴露在凸台111表面而易发生压伤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电缆200在引线孔1111、线槽1131和接线盒160中的穿引顺序不作限定,只需满足连接在出线端141与接线盒160之间的电缆200位于引线孔1111和线槽1131内即可。比如:将电缆200置于线槽1131中;再将电缆200一端穿入引线孔1111中,并从引线孔1111中穿出与出线端141电连接,另一端穿入接线盒160内,并与之电连接;或者,先将电缆200的一端与接线盒160连接;再将另一端依次穿入线槽1131、引线孔1111中,并最终连接在出线端141上等。另外,接线盒160上设有与线槽1131连通的连接孔1611,以供电缆200穿入或者穿出接线盒160。
可选地,线槽1131在连接壳113上可采用钻孔、切削等机加工方式加工;还可采用折弯、冲压等一体成型方式加工等。
具体地,请参考图3,连接壳113一侧面沿着朝定子总成140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线槽113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引线孔1111开设于凸台111朝向制动轮130的一侧面上,并沿朝连接壳113的方向延伸至与线槽1131连通。当定子总成140套接在凸台111上时,其出线端141与引线孔1111均位于凸台111的同一侧,这样在接线过程中,操作人员更容易将出线端141上的电缆200穿入至引线孔1111中,使得接线更加便利。同时,也有利于缩短出线端141与引线孔1111之间电缆200暴露在外的长度,进一步确保曳引机100内的用电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永磁同步曳引机100还包括盖板170。盖板170装设于连接壳113上,并覆盖线槽1131的槽口,如此,利用盖板170盖住线槽1131内的电缆200,使得电缆200得到有效防护。
可选地,盖板170在连接壳113上的安装方式可为但不仅限于螺栓连接、卡接、磁吸方式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永磁同步曳引机100还包括挡板180。挡板180装设于凸台111上,并遮挡引线孔1111的孔口,以防止引出的电缆200凸出,避免电缆200与制动轮130发生摩擦而导致电缆200破损,从而有效规避因电缆200破损而导致曳引机100短路被烧毁现象。
可选地,挡板180在凸台111上的安装方式可为但不仅限于螺栓连接、卡接、磁吸、焊接、铆接、粘接等。
需要说明的是,挡板180遮挡引线孔1111的孔口应理解为:挡板180位于引线孔1111的孔口前端,此时挡板180与引线孔1111的孔口之间可具有一段间距,以供电缆200穿出引线孔1111;也可不具有间距,即挡板180直接贴合在引线孔1111的孔口上,在接线时,需手动掰开挡板180,以便电缆200穿出。此时,连接好的电缆200也会因挡板180的挤压而被固定。其中,引线孔1111的孔口为引线孔1111远离线槽1131的一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4,接线盒160包括盒体161与装设于盒体161内的接线端子162。盒体161设于外壳112上。接线端子162与出线端141电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连接孔1611设于盒体161上,并与线槽1131一端连通,以便电缆200从线槽1131中穿入至盒体161中。
可选地,盒体161与外壳1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为限于螺栓连接、卡接、磁吸、焊接、铆接、粘接、一体成型方式等。
具体地,请参考图1,盒体161与外壳112为一体化结构,比如:盒体161与外壳112为一体铸出,成本较低,在安装、运输、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碰伤损坏的情况,保证曳引机100能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凸台111、外壳112和连接壳113也为一体化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制动轮130上设有转动部131。转动部131套设于定子总成140与外壳112之间,转子总成150连接于转动部131上,即转动部131呈或者近似呈筒状结构,这样使得转子总成150上的旋转力矩更好传递至制动轮130上,以保证曳引机100稳定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永磁同步曳引机100还包括曳引轮190。曳引轮190套接于制动轮13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一种电梯,电梯包括以上任意一实施例中的永磁同步曳引机100。
上述的电梯,采用以上的永磁同步曳引机100,将定子总成140的出线端141朝向制动轮130设置,使得出线端141相对于机座110而言处于外侧,非出线端142则处于内侧。当定子总成140装设在机座110后,出线端141依然处于直观可见、可操作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可拉紧或者紧固出线端141引出的电缆200,以避免电缆200在定子总成140与机座110之间发生拱起或者蓬松现象,从而有效防止电缆200与转子总成150之间摩擦而导致电缆200破损,进而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同时压装时不会出现定子总成140的出线端141和引出电缆200被压伤和破损的情况,容错率显著提高。由于出线端141外侧设置,因此在整机装配过程中,电缆200接线操作可在定子总成140压入之前或者压入之后进行,方便生产现场可根据工序和设备情况安排定子总成140的接线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且安全可靠。此外,出线端141外侧设置,增大接线操作空间,使得电缆200的穿出和固定省时省力,提高整机的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包括:
机座;
制动轮,所述制动轮通过主轴可转动装设于所述机座上;
定子总成与转子总成,所述定子总成位于所述制动轮与所述机座之间,并装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定子总成上设有出线端,所述出线端位于所述定子总成朝向所述制动轮的一侧面上,所述转子总成套设于所述定子总成外部或者内部,以驱使所述制动轮转动;
接线盒,所述接线盒设于所述机座上,并与所述出线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凸台、套设于凸台外部的外壳、连接于凸台与外壳之间的连接壳,所述定子总成套接于所述凸台上,所述转子总成套设于所述定子总成外部,并与所述制动轮连接,所述制动轮通过主轴可转动装设于所述凸台上,所述接线盒设于所述外壳背向所述凸台的一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出线端上的电缆穿入的引线孔,所述连接壳背向所述定子总成的一侧面上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一端与所述引线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接线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开设于所述凸台朝向所述制动轮的一侧面上,并沿朝所述连接壳的方向延伸至与所述线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装设于所述连接壳上,并覆盖所述线槽的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装设于所述凸台上,并遮挡所述引线孔的孔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与装设于所述盒体内的接线端子,所述盒体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出线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与所述外壳为一体化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轮上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套设于所述定子总成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转子总成连接于所述转动部上;和/或,
所述永磁同步曳引机还包括曳引轮,所述曳引轮套接于所述制动轮上。
10.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77202.4U CN215854537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永磁同步曳引机及电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77202.4U CN215854537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永磁同步曳引机及电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54537U true CN215854537U (zh) | 2022-02-18 |
Family
ID=80244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77202.4U Active CN215854537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永磁同步曳引机及电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54537U (zh) |
-
2021
- 2021-08-31 CN CN202122077202.4U patent/CN2158545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51398B2 (en) | Rope hoist | |
JP6604712B2 (ja) | 車両用モータ駆動装置の端子取付構造 | |
US20160090053A1 (en) | Terminal box for electric vehicle mounted with in-wheel motor | |
CN215854537U (zh) | 永磁同步曳引机及电梯 | |
WO2018003052A1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構造、及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構造の組み付け方法 | |
CN103243521B (zh) | 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洗衣机 | |
CN208128049U (zh) | 一种安全可靠的三相电机接线盒结构 | |
JP5969409B2 (ja) | 回転電動機及び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 |
CN108631517A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 | |
CN210007592U (zh) | 驱动装置及电梯门机系统 | |
CN114243982A (zh) | 定子组件及电机 | |
JP6011936B2 (ja) | 端子台の周辺構造 | |
JP5701264B2 (ja) | 回転電機 | |
CN219351447U (zh) | 空心轴电机和制动系统 | |
CN221263504U (zh) |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三相电机 | |
CN218665145U (zh) | 外盖、曳引机及电梯 | |
US9261151B2 (en) | Electromagnetic brake | |
CN218678740U (zh) | 一种电机组件以及电器设备 | |
CN210041578U (zh) | 一种内置控制器的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电机 | |
CN207200432U (zh) | 晾衣架电机的安装结构 | |
CN211127412U (zh) | 一种具有停机制动功能的电磁电机 | |
CN212114973U (zh) | 高效多功能电机 | |
CN218214865U (zh) | 吊装结构及变压器 | |
CN215934650U (zh) | 一种矿用减速式防爆一体机及其接线机构 | |
CN210957943U (zh) | 一种三相异步电机的防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