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4474U - 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4474U
CN215854474U CN202120769702.1U CN202120769702U CN215854474U CN 215854474 U CN215854474 U CN 215854474U CN 202120769702 U CN202120769702 U CN 202120769702U CN 215854474 U CN215854474 U CN 215854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tensioning
arm
fixe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697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荣祥
刘庆辉
罗华新
郑国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n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un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un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un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697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4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4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4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它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一端的绕线筒,绕线筒一端安装有环向绕线组件,环向绕线组件的数量大于2,以绕线筒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绕线筒另一端安装有绕线盘,位于环向绕线组件方向一侧的绕线盘上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张紧组件,张紧组件与环向绕线组件相匹配,机架另一端安装有纵向绕线组件;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实施例后结构合理、绕线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缆管绕线装置大都是单一的,当纵向编织带绕完后,再绕环向编织带,采用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低;现有的编织带大都是直接绕在电缆管上,采用这种方式在缠绕后的编织带不够紧密,缠绕的效果差,同时多组编织带在绕线时容易缠绕在一起,容易形成死结,形成死结后需要停机并通过人工进行疏通,人工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绕线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它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一端的绕线筒,绕线筒一端安装有环向绕线组件,环向绕线组件的数量大于2,以绕线筒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绕线筒另一端安装有绕线盘,位于环向绕线组件方向一侧的绕线盘上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张紧组件,张紧组件与环向绕线组件相匹配,机架另一端安装有纵向绕线组件。
所述的纵向绕线组件包括有铺设座、定位环,其中,铺设座固定在环向绕线组件方向的机架上,铺设座两侧设有铺设板,铺设板上设有铺设孔,铺设座与绕线筒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侧板,侧板上安装有定位环,定位环上设有贯穿的定位孔,定位环与铺设座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轴套,轴套为两个,分别竖直固定在机架两侧壁上,轴套内活动插装有安装轴,安装轴顶部向上穿过轴套与张紧板连接,张紧板上设有贯穿的张紧孔,张紧板与轴套之间的安装轴上套装有弹簧,套装后的弹簧底部与轴套顶部抵触,弹簧的顶部与张紧板底部抵触,安装轴底部向下穿过轴套与限位板连接。
所述的环向绕线组件包括有导向臂、第一绕线臂、第二绕线臂,其中,远离绕线盘一端的绕线筒端部向外扩展形成有绕线环,第一绕线臂一端固定在绕线环的外端面上,固定后的第一绕线臂垂直于绕线环的外端面,第一绕线臂另一端设有贯穿的绕线孔,第二绕线臂一端固定在绕线环的外周面上,固定后的第二绕线臂垂直于绕线环的外周面,第二绕线臂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内凹形成的绕线槽,导向臂一端固定在绕线盘与绕线环之间的绕线筒的外周面上,固定后的导向臂垂直于绕线筒的外周面,导向臂另一端设有贯穿的导向孔;同一组环向绕线组件中的绕线孔、绕线槽、导向孔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的张紧组件包括有端板、张紧轴,其中,端板为两块,均固定在绕线盘上,固定后的两块端板之间预留有张紧区,端板上设有贯穿的插装孔,张紧轴一端端部扩展形成有第二限位板,张紧轴另一端穿过插装孔与张紧区后形成有插销端,插销端上设有贯穿的插销孔,插销孔内插装有限位销,位于绕线筒一端的两块端板端部之间安装有导向输出轴;所述的张紧轴的数量大于2,依次排列分布在两块端板之间。
侧板呈“7”字形,侧板的竖臂固定在机架上,定位环固定安装在侧板的横臂端部,安装后的定位环的轴线与绕线筒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纵向编织带依次穿过铺设孔、张紧孔、定位孔后缠绕在待绕电缆管上,完成纵向编织带的线路铺设定位,使待绕电缆管进行纵向缠绕;环向编织带依次穿过张紧组件、环向绕线组件后固定在待绕电缆管上,使待绕电缆管进行环向缠绕;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实施例后结构合理、绕线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绕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一端的绕线筒1,绕线筒1一端安装有环向绕线组件,环向绕线组件的数量大于2,以绕线筒1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绕线筒1另一端安装有绕线盘3,位于环向绕线组件方向一侧的绕线盘3上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张紧组件,张紧组件与环向绕线组件相匹配,机架另一端安装有纵向绕线组件;所述的纵向绕线组件包括有铺设座5、定位环6,其中,铺设座5固定在环向绕线组件方向的机架上,铺设座5两侧设有铺设板7,铺设板7上设有铺设孔8,铺设座5与绕线筒1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侧板9,侧板9呈“7”字形,侧板9的竖臂固定在机架上,定位环6固定安装在侧板9的横臂端部,安装后的定位环6的轴线与绕线筒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侧板9上安装有定位环6,定位环6上设有贯穿的定位孔10,定位环 6与铺设座5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轴套11,轴套11为两个,分别竖直固定在机架两侧壁上,轴套11内活动插装有安装轴12,安装轴12 顶部向上穿过轴套11与张紧板13连接,张紧板13上设有贯穿的张紧孔14,张紧板13与轴套11之间的安装轴12上套装有弹簧16,套装后的弹簧16底部与轴套11顶部抵触,弹簧16的顶部与张紧板13 底部抵触,安装轴12底部向下穿过轴套11与限位板15连接;所述的环向绕线组件包括有导向臂105、第一绕线臂107、第二绕线臂108,其中,远离绕线盘3一端的绕线筒1端部向外扩展形成有绕线环104,第一绕线臂107一端固定在绕线环104的外端面上,固定后的第一绕线臂107垂直于绕线环104的外端面,第一绕线臂107另一端设有贯穿的绕线孔109,第二绕线臂108一端固定在绕线环104的外周面上,固定后的第二绕线臂108垂直于绕线环104的外周面,第二绕线臂 108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内凹形成的绕线槽1010,导向臂105一端固定在绕线盘3与绕线环104之间的绕线筒1的外周面上,固定后的导向臂105垂直于绕线筒1的外周面,导向臂105另一端设有贯穿的导向孔106;同一组环向绕线组件中的绕线孔109、绕线槽1010、导向孔 106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的张紧组件包括有端板205、张紧轴206,其中,端板205为两块,均固定在绕线盘3上,固定后的两块端板205之间预留有张紧区,端板205上设有贯穿的插装孔 2012,张紧轴206一端端部扩展形成有第二限位板207,张紧轴206 另一端穿过插装孔2012与张紧区后形成有插销端,插销端上设有贯穿的插销孔208,插销孔208内插装有限位销209,位于绕线筒1一端的两块端板205端部之间安装有导向输出轴2010;所述的张紧轴 206的数量大于2,依次排列分布在两块端板205之间。采用本实施例后多组纵向编织带的端部先穿过相应的铺设孔,再依次穿过张紧孔、定位孔后分布在待绕电缆管上,完成纵向编织带的线路铺设定位,使待绕电缆管进行纵向铺设;将多组环向编织带卷安装在绕线盘上,环向编织带的端部依次穿过(或绕过)相应的张紧轴、导向孔、绕线槽、绕线孔后固定在待绕电缆管上,通过外部动力电机带动缠绕筒旋转,缠绕筒带动导向臂、线盘、绕线环同步旋转,绕线环再带动第一绕线臂、第二绕线臂以缠绕筒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环向编织带在线盘、导向臂、第一绕线臂、第二绕线臂旋转的带动下旋转缠绕在待绕电缆管上,对待绕电缆管进行环向缠绕,从而实现对电缆管进行双重绕线的目的;纵向编织带通过张紧板进行自动张紧,当纵向编织带较松弛时,张紧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力下向上运行,张紧板向上拉动纵向编织带,使纵向编织带处于适当的张紧状态,当纵向编织带较紧时,纵向编织带拉动张紧板压缩弹簧向下运行,使张紧板处于适当的张紧状态;环向编织带通过张紧轴张紧,张紧轴的数量可根据环向编织带的张紧力度的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同时还可根据环向编织带的粗细调节相邻张紧轴之间的间距(当编织带较粗时,张紧轴可安装一条空一组插装孔再安装一条,从而增大相邻张紧轴之间的间距),使较粗环向编织带在绕过张紧轴时不会被相邻的两条张紧轴夹住;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实施例后结构合理、绕线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它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一端的绕线筒(1),其特征在于:绕线筒(1)一端安装有环向绕线组件,环向绕线组件的数量大于2,以绕线筒(1)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绕线筒(1)另一端安装有绕线盘(3),位于环向绕线组件方向一侧的绕线盘(3)上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张紧组件,张紧组件与环向绕线组件相匹配,机架另一端安装有纵向绕线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绕线组件包括有铺设座(5)、定位环(6),其中,铺设座(5)固定在环向绕线组件方向的机架上,铺设座(5)两侧设有铺设板(7),铺设板(7)上设有铺设孔(8),铺设座(5)与绕线筒(1)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侧板(9),侧板(9)上安装有定位环(6),定位环(6)上设有贯穿的定位孔(10),定位环(6)与铺设座(5)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轴套(11),轴套(11)为两个,分别竖直固定在机架两侧壁上,轴套(11)内活动插装有安装轴(12),安装轴(12)顶部向上穿过轴套(11)与张紧板(13)连接,张紧板(13)上设有贯穿的张紧孔(14),张紧板(13)与轴套(11)之间的安装轴(12)上套装有弹簧(16),套装后的弹簧(16)底部与轴套(11)顶部抵触,弹簧(16)的顶部与张紧板(13)底部抵触,安装轴(12)底部向下穿过轴套(11)与限位板(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向绕线组件包括有导向臂(105)、第一绕线臂(107)、第二绕线臂(108),其中,远离绕线盘(3)一端的绕线筒(1)端部向外扩展形成有绕线环(104),第一绕线臂(107)一端固定在绕线环(104)的外端面上,固定后的第一绕线臂(107)垂直于绕线环(104)的外端面,第一绕线臂(107)另一端设有贯穿的绕线孔(109),第二绕线臂(108)一端固定在绕线环(104)的外周面上,固定后的第二绕线臂(108)垂直于绕线环(104)的外周面,第二绕线臂(108)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内凹形成的绕线槽(1010),导向臂(105)一端固定在绕线盘(3)与绕线环(104)之间的绕线筒(1)的外周面上,固定后的导向臂(105)垂直于绕线筒(1)的外周面,导向臂(105)另一端设有贯穿的导向孔(106);同一组环向绕线组件中的绕线孔(109)、绕线槽(1010)、导向孔(106)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组件包括有端板(205)、张紧轴(206),其中,端板(205)为两块,均固定在绕线盘(3)上,固定后的两块端板(205)之间预留有张紧区,端板(205)上设有贯穿的插装孔(2012),张紧轴(206)一端端部扩展形成有第二限位板(207),张紧轴(206)另一端穿过插装孔(2012)与张紧区后形成有插销端,插销端上设有贯穿的插销孔(208),插销孔(208)内插装有限位销(209),位于绕线筒(1)一端的两块端板(205)端部之间安装有导向输出轴(2010);所述的张紧轴(206)的数量大于2,依次排列分布在两块端板(20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侧板(9)呈“7”字形,侧板(9)的竖臂固定在机架上,定位环(6)固定安装在侧板(9)的横臂端部,安装后的定位环(6)的轴线与绕线筒(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CN202120769702.1U 2021-04-15 2021-04-15 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Active CN215854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9702.1U CN215854474U (zh) 2021-04-15 2021-04-15 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9702.1U CN215854474U (zh) 2021-04-15 2021-04-15 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4474U true CN215854474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8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69702.1U Active CN215854474U (zh) 2021-04-15 2021-04-15 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4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54474U (zh) 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CN205430231U (zh) 一种电线电缆检测传输设备
CN113113190A (zh) 一种电缆管粘胶缠绕系统
CN112960491A (zh) 电缆管双重绕线系统
CN117458348B (zh)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穿线装置
CN205487568U (zh) 一种充电线缆用电缆绞线机
CN213679220U (zh) 基于绞磨机牵引的架空导线收线装置
CN215854408U (zh) 一种电缆管线盘机构
CN215577937U (zh) 一种电缆管粘胶缠绕系统
CN215101294U (zh) 一种电缆管线路铺设定位系统
CN115173313B (zh) 一种电缆布线系统
CN218848401U (zh) 一种新式尾纤保护管
CN220437988U (zh) 一种雷电流分流器测试装置
CN218320021U (zh) 一种导线垫纸装置
CN215854475U (zh) 一种电缆管缠绕粘胶系统
CN215248717U (zh) 一种电缆管缠绕装置
CN214269710U (zh) 一种纺织用卷线装置
CN219937605U (zh) 一种内部具有电缆支护机构的配电柜
CN108900047A (zh) 一种用于自动缠绕电机转子无纬带的装置
CN218024691U (zh) 一种金属线回收装置
CN216107573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纺织面料的印染设备
CN221008665U (zh) 一种线缆绞丝机用分线装置
CN220149742U (zh) 一种便捷组装的整经机纱架
CN220098241U (zh) 一种天车磁盘电缆卷筒装置及天车结构
CN117208675A (zh) 一种移动电源车电缆快速接头绞盘固定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