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7131U - 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7131U
CN215837131U CN202122099384.5U CN202122099384U CN215837131U CN 215837131 U CN215837131 U CN 215837131U CN 202122099384 U CN202122099384 U CN 202122099384U CN 215837131 U CN215837131 U CN 215837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base
sealing
oil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93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世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shen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she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shen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she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93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7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7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7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上述的雾化机构包括雾化组件以及密封组件;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中心管、雾化座以及雾化发热件,雾化中心管与雾化座连接,雾化中心管与雾化座的内部形成有出气通道,雾化发热件穿设于出气通道内;密封组件包括过盈连接的密封油杯以及塑胶底座,塑胶底座与雾化座连接,塑胶底座与雾化座均紧密套设于密封油杯内。在确保了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之间的密封性的情况下,避免使用额外的密封圈,具有简化组装的特点,有效地降低了雾化机构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设备,即电子烟,它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很多,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跟感觉来。主要是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电子烟又是一种非燃烧的烟类替代型产品,他与普通香烟的某些特点相似,能够提神、满足吸烟者的快感和多年养成的使用习惯。但又与普通香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电子烟不燃烧、不含焦油、不含普通烟燃烧时产生的会导致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460余种化学物质,从而去除了普通烟中的致癌物质,也不会对他人产生“二手烟”的危害及污染环境。传统的电子烟的关键部件为电子雾化器,电子雾化器中的进气底座与油杯配合使用,以便于对雾化部件的安装与密封。
然而,为了提高密封性,通常在进气底座上增添硅胶密封圈,这就使得进气底座的整体直径较大,容易导致在安装时硅胶密封圈很难压入,而且,增设硅胶密封圈,使电子雾化设备的元件数目较多,使电子雾化设备的组装过程较繁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简化组装的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雾化机构,包括:雾化组件以及密封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中心管、雾化座以及雾化发热件,所述雾化中心管与所述雾化座连接,所述雾化中心管与所述雾化座的内部形成有出气通道,所述雾化发热件穿设于所述出气通道内;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过盈连接的密封油杯以及塑胶底座,所述塑胶底座与所述雾化座连接,所述塑胶底座与所述雾化座均紧密套设于所述密封油杯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底座具有第一圆弧斜面,所述第一圆弧斜面朝向远离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倾斜,所述第一圆弧斜面用于在所述塑胶底座压入所述密封油杯内时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滑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具有第二圆弧斜面,所述第二圆弧斜面朝向远离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倾斜,所述第二圆弧斜面用于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滑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中心管、所述雾化座以及所述密封油杯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雾化中心管的导油孔连通,所述雾化座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注油孔,所述塑胶底座的部分位于所述注油孔内,以封堵所述注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塑胶本体以及密封胶柱,所述塑胶本体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过盈连接,所述密封胶柱穿设于所述注油孔内,所述密封胶柱与所述注油孔的内壁过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电极柱,所述塑胶底座开设有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的极柱孔,所述电极柱穿设于所述极柱孔内并与所述雾化发热件连接,所述电极柱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底座还开设有与所述极柱孔连通的安装槽,所述电极柱的部分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部分位于所述雾化中心管内,所述限位管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出气孔以及所述雾化中心管连通,所述限位管分别与所述密封油杯以及所述雾化发热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管体以及阻挡部,所述管体位于所述雾化中心管内并与所述雾化发热件抵接,所述阻挡部与所述雾化中心管远离所述雾化座的一端抵接,所述阻挡部以及所述管体中的至少一个还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出气管抵接。
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省去了在塑胶底座上增设的密封圈,直接通过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的内壁之间的过盈配合,即可实现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的紧密连接,在确保了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之间的密封性的情况下,避免使用额外的密封圈,具有简化组装的特点,有效地降低了雾化机构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雾化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雾化机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雾化机构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雾化机构在A2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雾化机构在A3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雾化机构的雾化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雾化组件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所示雾化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雾化组件以及密封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中心管、雾化座以及雾化发热件。所述雾化中心管与所述雾化座连接,所述雾化中心管与所述雾化座的内部形成有出气通道。所述雾化发热件穿设于所述出气通道内。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过盈连接的密封油杯以及塑胶底座。所述塑胶底座与所述雾化座连接,所述塑胶底座与所述雾化座均套设于所述密封油杯内。省去了在塑胶底座上增设的密封圈,直接通过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的内壁之间的过盈配合,即可实现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的紧密连接,在确保了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之间的密封性的情况下,避免使用额外的密封圈,具有简化组装的特点,有效地降低了雾化机构的生产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雾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雾化机构10包括雾化组件100以及密封组件200。所述雾化组件100包括雾化中心管110、雾化座120以及雾化发热件130。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与所述雾化座120连接,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与所述雾化座120的内部形成有出气通道102。所述雾化发热件130穿设于所述出气通道102内。所述密封组件200包括过盈连接的密封油杯210以及塑胶底座220。所述塑胶底座220与所述雾化座120连接,所述塑胶底座220与所述雾化座120均套设于所述密封油杯210内。
在本实施例中,省去了在塑胶底座220上增设的密封圈,直接通过塑胶底座220与密封油杯210的内壁之间的过盈配合,即可实现塑胶底座220与密封油杯210的紧密连接,在确保了塑胶底座220与密封油杯210之间的密封性的情况下,避免使用额外的密封圈,具有简化组装的特点,有效地降低了雾化机构的生产成本。而且,在沿所述出气通道102的出气方向上,所述第一圆弧斜面222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而且,塑胶底座的材质为塑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有硅胶圈的硅胶底座,雾化机构的防漏油等级为IP56至IP58以及IP66至IP68。而采用申请中的塑胶底座,雾化机构的防漏油等级为IP57至IP58以及IP67至IP68,达到了与原有的采用硅胶圈的硅胶底座相同的防漏油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底座220具有第一圆弧斜面222。所述第一圆弧斜面222朝向远离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倾斜,所述第一圆弧斜面222用于在所述塑胶底座220压入所述密封油杯210内时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滑动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在塑胶底座220与密封油杯210接触的位置形成具有坡度的第一圆弧斜面222,在将塑胶底座220安装于密封油杯210内时,借助第一圆弧斜面222的倾斜角度,将塑胶底座220快速导入密封油杯210内,便于塑胶底座220与密封油杯210的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雾化座120具有第二圆弧斜面122,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朝向远离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倾斜,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用于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滑动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位于所述雾化座120与所述密封油杯210接触的位置,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具有导向的作用,即借助于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的坡度,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朝向远离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倾斜,使得在沿所述出气通道102的出气方向上,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所述雾化座120的端部形成等腰梯形结构,在将所述雾化座120压入所述密封油杯210内时,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将所述雾化座120顺利导入所述密封油杯210内,提高了所述雾化座120与所述密封油杯210之间的安装便捷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120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过盈连接,即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在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雾化座120在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上的投影面积,也即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的倾斜部分是所述雾化座120的一部分,使得所述雾化座120在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以外的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口径。这样,在所述第二圆弧斜面122位于所述密封油杯210内后,所述雾化座120的剩余部分在压入所述密封油杯210后将与所述密封油杯210产生过盈配合,以使得所述雾化座120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之间紧密接触,提高了所述雾化座120与所述密封油杯210之间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雾化中心管110、所述雾化座120以及所述密封油杯210形成有储油腔104,所述储油腔104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的导油孔连通,所述雾化座120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104连通的注油孔124,所述塑胶底座220的部分位于所述注油孔124内,以封堵所述注油孔1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油腔104用于收容烟油,所述储油腔104还分别与所述导油孔以及所述注油孔124连通,所述导油孔开设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上,便于将所述储油腔104内的烟油导入所述雾化发热件130,从而便于所述雾化发热件130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所述注油孔124开设于所述雾化座120上,所述注油孔124用于向所述储油腔104内注入烟油,在注油完成后,所述塑胶底座220的部分卡设于所述注油孔124内,所述塑胶底座220将所述注油孔124密封,便于将烟油封存在所述储油腔104内,降低了烟油通过所述注油孔124漏出的几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塑胶底座220包括相互连接的塑胶本体224以及密封胶柱226,所述塑胶本体224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过盈连接,所述密封胶柱226穿设于所述注油孔124内,所述密封胶柱226与所述注油孔124的内壁过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柱226位于所述塑胶本体224靠近所述雾化座120的一侧,所述密封胶柱226穿设于所述注油孔124内,所述密封胶柱226与所述注油孔124的内壁过盈连接,以提高所述密封胶柱226与所述注油孔124的内壁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所述密封胶柱226与所述雾化座120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塑胶本体224套设于所述密封油杯210内,所述塑胶本体224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过盈连接,以提高所述塑胶本体224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内壁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所述塑胶本体224与所述密封油杯210之间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密封组件200还包括电极柱230,所述塑胶底座220开设有与所述出气通道102连通的极柱孔228,所述电极柱230穿设于所述极柱孔228内并与所述雾化发热件130连接,所述电极柱230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孔228用于穿设所述电极柱230,所述电极柱230穿过所述极柱孔228后与所述雾化发热件130抵接,所述电极柱230将所述雾化发热件130抵持在所述雾化座120上,即所述雾化座120与所述电极柱230共同夹持所述雾化发热件130的一端,在确保所述电极柱230与所述雾化发热件130电连接后,所述雾化发热件130稳定固定在所述雾化座120上,提高了所述雾化发热件130在所述雾化座120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塑胶底座220还开设有与所述极柱孔228连通的安装槽221,所述电极柱230的部分卡设于所述安装槽22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221开设于所述塑胶底座220上,所述安装槽221还与所述极柱孔228连通,所述安装槽221的开口朝向所述密封油杯210外,所述电极柱230穿设在所述极柱孔228内时,所述电极柱230远离所述雾化座120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安装槽221内,使得所述电极柱230稳定安装在所述塑胶底座220上,提高了所述电极柱230与所述塑胶底座2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雾化组件100还包括限位管140,所述限位管140的部分位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所述限位管140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出气孔以及所述雾化中心管110连通,所述限位管140分别与所述密封油杯210以及所述雾化发热件1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管140的部分卡设在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所述限位管140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发热件130抵接,所述限位管140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油杯210抵接,所述限位管140伸入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的部分阻挡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以避免所述雾化中心管110过度伸入,确保了所述雾化发热件130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的导油孔对应设置,从而便于将烟油导向所述雾化发热件13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所述限位管140包括相互连接的管体142以及阻挡部144,所述管体142位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并与所述雾化发热件130抵接,所述阻挡部144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远离所述雾化座120的一端抵接,所述阻挡部144以及所述管体142中的至少一个还与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出气管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42与所述出气通道102连通,便于将从所述雾化发热件130上产生的烟雾导向所述密封油杯210的出气孔。所述阻挡部144位于所述管体142远离所述雾化座120的一端,即所述阻挡部144抵持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远离所述雾化座120的一端,使得所述阻挡部144位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外,从而避免了所述限位管140过度伸入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所述雾化发热件130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芯132以及发热件134。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开设有卡棉槽112。所述卡棉槽112位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靠近所述雾化座120的位置,所述卡棉槽112与所述出气通道102连通。所述雾化芯132分别穿设于所述出气通道102以及所述卡棉槽112内。所述发热件134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组装时,只需先将雾化芯132从有卡棉槽112的一端压入雾化中心管110,在雾化芯132卡在卡棉槽112内后,再将卡有雾化芯132的雾化中心管110固定在雾化座120上,以实现雾化芯132组件130与雾化组件100的快速安装,而且,由于雾化芯132的部分卡设在卡棉槽112内,使得雾化芯132稳定安装在雾化座120与雾化中心管110之间,提高了雾化芯132在雾化机构上的安装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所述雾化芯132包括相互连接的棉芯本体1322以及限位部1324,所述棉芯本体1322位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所述限位部1324穿设于所述卡棉槽112内,所述限位部1324用于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棉芯本体1322直接与所述发热件134连接,在所述发热件134通电后,所述发热件134上产生的热量将直接传导至所述棉芯本体1322上,以实现对所述棉芯本体1322上的烟油进行加热。所述限位部1324与所述棉芯本体1322连接,所述限位部1324作为所述棉芯本体1322的一部分,即所述限位部1324作为所述棉芯本体1322凸出于所述出气通道102的部分,而且,所述限位部1324的部分位于所述卡棉槽112内,使得在所述雾化芯132压入至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时,所述限位部1324被所述卡棉槽112的底部所阻挡,便于将所述雾化芯132卡在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上时,同时也避免了所述雾化芯132过度伸入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的情况,确保了所述雾化芯132在压入所述雾化中心管110时位于指定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棉芯本体1322与所述限位部1324为一体成型,便于一次性形成所述雾化芯132,从而提高了所述雾化芯132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所述雾化座120开设有与所述出气通道102连通的连接槽126,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的部分位于所述连接槽126内,所述限位部1324背离所述棉芯本体1322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槽126的内壁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126开设于所述雾化座120上,而且,所述连接槽126的开口朝向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在进行组装时,卡设有所述雾化芯132的雾化中心管110朝向所述雾化座120运动,最终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的部分嵌置于所述连接槽126内,使得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与所述雾化座120卡接,便于将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卡在所述雾化座120上。此外,由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上还卡设有所述雾化芯132,所述雾化芯132的限位部1324的部分一同跟随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卡设在所述连接槽126内,使得所述雾化芯132也稳定卡设在所述连接槽126内,从而提高了所述雾化芯132在所述雾化座120上的安装稳定性。在另一个实施中,所述限位部1324与所述雾化座120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限位部1324过度伸入至所述连接槽126内,使得所述限位部1324产生一定的反向弹力作用于所述雾化座120以及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上,从而使得所述雾化座120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雾化座120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所述限位部1324具有导入斜面1326,所述导入斜面1326位于所述限位部1324背离所述棉芯本体1322的一侧,在所述出气通道102的出气方向上,所述导入斜面1326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1324作为所述雾化芯132的延伸部,即所述限位部1324作为所述棉芯本体1322凸出于所述出气通道102外的部分,所述限位部1324不仅具有避免所述雾化芯132过度嵌入的情况,而且还能通过与所述卡棉槽112的配合,实现了所述雾化芯132快速安装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上。而在所述限位部1324上形成所述导入斜面1326,并且在所述出气通道102的出气方向上,所述导入斜面1326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所述限位部1324形成了楔形结构,即所述限位部1324靠近所述雾化座120的部分的体积小于远离所述雾化座120的部分的体积。这样,在所述雾化芯132跟随所述雾化中心管110扣设在所述雾化座120的连接槽126内时,在所述导入斜面1326的倾斜引导下,所述限位部1324嵌入至所述连接槽126内的长度增长,便于所述限位部1324嵌入至所述连接槽126内,同时也使得所述限位部1324与所述雾化座120相适配,即在方便所述限位部1324嵌入所述连接槽126的同时,还能使所述雾化芯132以及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稳定卡设在所述雾化座12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开设有导油孔112,所述导油孔112与所述出气通道102连通,所述导油孔112用于将烟油引导至所述雾化芯13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用于与所述雾化座120以及油杯之间形成储油室,以便于将烟油储存于其中,而所述雾化芯132卡设于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的卡棉槽112内,所述卡棉槽112作为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的一个缺口,除了作为所述雾化芯132的卡接口,而且还作为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的一个进油口,即所述卡棉槽112也能实现将烟油导入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的棉芯本体1322上。所述导油孔112作为所述雾化中心管110上单独的进油口,与所述卡棉槽112共同用于向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导入烟油,使得所述雾化中心管110的导油速率增大,从而使得所述雾化芯132浸润烟油的速率增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油孔112与所述卡棉槽112相互对称设置,所述导油孔112与所述卡棉槽112均用于向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导入烟油,将所述导油孔112与所述卡棉槽112设置为相互对称,避免了烟油导入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的位置过于集中,使得烟油从不同方向对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内的棉芯本体1322进行浸润,从而使得所述雾化芯132上的烟油的扩散速率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雾化座120开设有与所述出气通道102连通的导气孔128,所述发热件134穿设于所述导气孔128内,且所述发热件134远离所述雾化芯132的一端用于与电极柱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气孔128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导气孔128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入所述出气通道102内,以便于将雾化后的烟雾一并带出。其中,所述发热件134的部分以及所述雾化芯132的部分位于所述出气通道102内,所述发热件134对所述雾化芯132上的烟油进行加热,而所述发热件134通过与外部电源导通后产生热量,借助于所述导气孔128的设置,便于将所述发热件134的部分引出并靠近外部电源,从而便于所述发热件134与外部电源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所述雾化座120还开设有卡线孔121,所述卡线孔121的开口背离所述雾化中心管110,所述卡线孔121内收容有所述发热件134的部分,所述卡线孔121还用于收容电极柱的部分,以使电极柱与所述卡线孔121的内壁夹持所述发热件134位于所述卡线孔121内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线孔121与电极柱相对应,所述卡线孔121将电极柱的部分收容与其中,而且,在所述雾化芯132随所述雾化中心管110扣设在所述雾化座120上后,所述发热件134的部分穿过所述导气孔128,之后在穿过所述雾化座120的内部收容于所述卡线孔121内,所述卡线孔121的开口背离所述雾化中心管110,即所述卡线孔121的开口朝向所述电极柱,便于在将有电极柱的底座连接于所述雾化座120上时,将所述发热件134的部分卡设在所述电极柱与所述卡线孔121的内壁之间,从而便有所述发热件134与电极柱之间的快速安装固定,提高了所述发热件134在所述雾化座120上的安装稳定性。
在各上述实施例中,发热件为发热电阻丝,用于与外部的电池杆电连接,并在通电后为雾化芯加热,请参阅图9,雾化芯132包括多层包棉1328,即多层包棉1328相互叠层设置,发热件的两个引脚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包棉之间,并且多层包棉1328弯折以将发热件固定在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雾化组件以及密封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中心管、雾化座以及雾化发热件。所述雾化中心管与所述雾化座连接,所述雾化中心管与所述雾化座的内部形成有出气通道。所述雾化发热件穿设于所述出气通道内。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过盈连接的密封油杯以及塑胶底座。所述塑胶底座与所述雾化座连接,所述塑胶底座与所述雾化座均套设于所述密封油杯内。所述塑胶底座具有第一圆弧斜面。所述第一圆弧斜面朝向远离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倾斜,所述第一圆弧斜面用于在所述塑胶底座压入所述密封油杯内时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滑动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在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接触的位置形成具有坡度的第一圆弧斜面,在将塑胶底座安装于密封油杯内时,借助第一圆弧斜面的倾斜角度,将塑胶底座快速导入密封油杯内,便于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的安装;2、省去了在塑胶底座上增设的密封圈,直接通过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的内壁之间的过盈配合,即可实现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的紧密连接,在确保了塑胶底座与密封油杯之间的密封性的情况下,避免使用额外的密封圈,有效地降低了雾化机构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中心管、雾化座以及雾化发热件,所述雾化中心管与所述雾化座连接,所述雾化中心管与所述雾化座的内部形成有出气通道,所述雾化发热件穿设于所述出气通道内;
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过盈连接的密封油杯以及塑胶底座,所述塑胶底座与所述雾化座连接,所述塑胶底座与所述雾化座均紧密套设于所述密封油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底座具有第一圆弧斜面,所述第一圆弧斜面朝向远离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倾斜,所述第一圆弧斜面用于在所述塑胶底座压入所述密封油杯内时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滑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具有第二圆弧斜面,所述第二圆弧斜面朝向远离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倾斜,所述第二圆弧斜面用于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滑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中心管、所述雾化座以及所述密封油杯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雾化中心管的导油孔连通,所述雾化座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注油孔,所述塑胶底座的部分位于所述注油孔内,以封堵所述注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塑胶本体以及密封胶柱,所述塑胶本体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内壁过盈连接,所述密封胶柱穿设于所述注油孔内,所述密封胶柱与所述注油孔的内壁过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电极柱,所述塑胶底座开设有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的极柱孔,所述电极柱穿设于所述极柱孔内并与所述雾化发热件连接,所述电极柱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底座还开设有与所述极柱孔连通的安装槽,所述电极柱的部分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部分位于所述雾化中心管内,所述限位管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出气孔以及所述雾化中心管连通,所述限位管分别与所述密封油杯以及所述雾化发热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管体以及阻挡部,所述管体位于所述雾化中心管内并与所述雾化发热件抵接,所述阻挡部与所述雾化中心管远离所述雾化座的一端抵接,所述阻挡部以及所述管体中的至少一个还与所述密封油杯的出气管抵接。
10.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机构。
CN202122099384.5U 2021-08-31 2021-08-31 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Active CN215837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9384.5U CN215837131U (zh) 2021-08-31 2021-08-31 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9384.5U CN215837131U (zh) 2021-08-31 2021-08-31 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7131U true CN215837131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4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9384.5U Active CN215837131U (zh) 2021-08-31 2021-08-31 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7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02289U (zh) 雾化芯及烟弹
CN107105771B (zh) 电子烟
WO2016127468A1 (zh) 具有烟油调节功能的电子烟雾化器
CN112107029A (zh) 烟弹及电子烟
GB2500957A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suction nozzle
WO2016134544A1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11011937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7594637B (zh) 一种倒装式加热不燃烧烟
CN109805456B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9475179B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1746942U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1869923A (zh) 雾化芯及烟弹
CN215837131U (zh) 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N113768203A (zh) 雾化机构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1672447U (zh) 电子烟用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3679111A (zh) 雾化装置以及电子雾化器
CN211631797U (zh) 电子烟用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3246909U (zh) 雾化芯及烟弹
CN212754255U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12279883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09768993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043201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0054618U (zh) 具有吸附冷凝液的气雾生成装置
CN210248388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4854324U (zh) 电子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