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5370U - 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5370U
CN215835370U CN202121912373.8U CN202121912373U CN215835370U CN 215835370 U CN215835370 U CN 215835370U CN 202121912373 U CN202121912373 U CN 202121912373U CN 215835370 U CN215835370 U CN 215835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hotovoltaic tile
layer
assembly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123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燕
唐蛟
李媛媛
卢博
赵思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an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ning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an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ning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123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5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5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5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其包括:组件边框和双玻透光电池组件,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玻璃层、第一胶膜层、太阳能电池片层、第二胶膜层和前板玻璃层;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固定于所述组件边框内。本实用新型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组件边框结构简单,材质轻便,可实现与建筑物的直接连接或相互堆叠连接,安装方式简单且灵活多变;此外,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采用高效背接触电池,并结合叠焊工艺减小光伏瓦组件太阳能电池片层的面积,提高组件的转化效率,从而实现双玻光伏瓦组件小体积、轻重量、高效率、高功率的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光伏集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
背景技术
建筑设计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的特点,而现有的光伏瓦组件仍存在结构单一、尺寸非标、施工复杂、安装量大、美观度低、成本居高、性能隐患等问题,导致光伏瓦在建筑上的集成应用推广受限。
常规光伏组件彩钢瓦采用常规的单玻或双玻光伏瓦组件,再通过结构胶粘结于彩钢瓦片上,或者直接与彩钢瓦片热压合成为一个整体。但该光伏组件一般尺寸较大、重量较大、施工安装时需要大量的人员与设备,此外,该光伏组件采用的是常规组件封装技术,因而其结构强度和性能均不能完全适用于建筑需求。
而传统的双玻光伏瓦组件采用双层全钢化玻璃封装光伏电池,为实现将光伏瓦组件安装于建筑上,需要在组件的四边组装特殊的结构件从而实现相互连接,导致结构件的设计较为复杂,此外,为达到与建筑结合的美观效果,需要选择特殊表面的玻璃进行装饰,以掩盖电池正面的栅线,但特殊表面玻璃的透光率较低,因而导致组件的转化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简易、施工便捷、具有小体积、轻重量、高效率和高功率特点的双玻光伏瓦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其包括:组件边框和双玻透光电池组件,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玻璃层、第一胶膜层、太阳能电池片层、第二胶膜层和前板玻璃层;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固定于所述组件边框内。
在上述一方面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前板玻璃层为超白压花钢化玻璃,所述背板玻璃层为普白浮法钢化玻璃,且在所述背板玻璃层的内侧进行涂釉处理。
在上述一方面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前板玻璃层和所述背板玻璃层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前板玻璃层和所述背板玻璃层的对角位置。
在上述一方面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背板玻璃层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小型光伏接线盒的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
在上述一方面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包括若干个电性串联或电性并联的太阳能电池片;每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两个叠瓦焊接的半片电池。
在上述一方面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一个示例中,叠瓦焊接的两个半片电池具有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的宽度为0.2mm~0.4mm。
在上述一方面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半片电池为全背面焊接的半片电池。
在上述一方面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组件边框包括分别用于包覆在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的各条边上的四个边框,且所述四个边框的边框内侧设有卡槽;其中,所述卡槽的宽度为8mm~8.5mm。
在上述一方面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组件边框的卡槽内侧设有第一粘结层。
在上述一方面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组件边框的底部设有第二粘结层。
有益效果: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的组件边框结构简单,材质轻便,并通过设置安装孔,实现双玻光伏瓦组件与目标建筑物的直接连接或相互堆叠连接,安装方式简单且灵活多变;此外,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采用高效背接触电池,并结合叠焊技术减小光伏瓦组件太阳能电池片层的面积,提高组件的转化效率,从而实现双玻光伏瓦组件小体积、轻重量、高效率、高功率的特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双玻光伏瓦组件A区域的剖面图;
图3是双玻光伏瓦组件的排布安装结构图;
图4是双玻光伏瓦组件的堆叠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设置”、“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光伏瓦组件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该双玻光伏瓦组件包括:组件边框和双玻透光电池组件,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玻璃层、第一胶膜层、电池片层、第二胶膜层和前板玻璃层;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固定于组件边框内。
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方式简便且灵活多变;此外,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还具有小体积、轻重量、高效率、高功率的特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双玻光伏瓦组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双玻光伏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双玻光伏瓦组件A区域的剖面图,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玻光伏瓦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玻璃层110、第一胶膜层120、太阳能电池片层130、第二胶膜层140和前板玻璃层150。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胶膜层120、第二胶膜层140采用双层PVB或POE封装胶膜,其具有更好的强度以及耐磨性,有利于双玻光伏瓦组件的结构强度和性能更加适用于建筑需求。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背板玻璃层110采用厚度为3.2mm的普白浮法钢化玻璃,为实现光伏瓦的不同色彩要求,需要在所述背板玻璃110的内侧进行涂釉处理;所述前板玻璃层150采用厚度为3.2mm的超白压花钢化玻璃,玻璃表面不需要做特殊处理,透光率可达93.8%以上,其较高的透光率有利于提高组件的转化效率,并且,还有利于使光伏瓦组件达到建筑美学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板玻璃层150和所述背板玻璃层110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60和第二安装孔170,且所述第一安装孔16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70位于所述前板玻璃层150和所述背板玻璃层110的对角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60的直径为22mm~26mm,所述第二安装孔170的直径为10mm~15mm。可通过利用所述第一安装孔16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70固定螺栓,从而可将所述光伏瓦组件按需求固定于建筑物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60的直径为24mm,所述第二安装孔170的直径为12mm。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6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70固定螺栓实现和目标建筑物的直接固定连接,图3是双玻光伏瓦组件的排布安装结构图,如图3所示,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依次排布并固定于建筑物上。
在另一个示例中,通过将一双玻光伏瓦组件的第一安装孔160与另一双玻光伏瓦组件的所述第二安装孔170进行重叠,再通过螺栓实现所述双玻光伏瓦瓦组件之间的相互堆叠连接并固定于目标建筑物上。图4是双玻光伏瓦组件的堆叠安装结构图,如图4所示,所述光伏瓦组件堆叠安装于建筑物上。
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160和第二安装孔170,实现双玻光伏瓦组件与建筑物之间的直接连接或相互堆叠连接,使双玻光伏瓦组件的安装方式操作简单且灵活多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玻璃层110还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80和第四安装孔190,所述第三安装孔180和第四安装孔190用于安装小型光伏接线盒,使各双玻光伏瓦组件之间形成电气连接。
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10的电路排布结构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从而避开所述前板玻璃层150和所述背板玻璃层110上的第一安装孔16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70的位置,以便所述光伏瓦组件堆叠安装时上下层光伏瓦组件的重叠部分不会对太阳能电池片造成遮挡。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130包括若干个电性串联或电性并联的太阳能电池片;每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两个叠瓦焊接的半片电池。
其中,叠瓦焊接的两个半片电池具有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的宽度为0.2mm~0.4mm。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重叠部分的宽度为0.3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片电池为全背面焊接的半片电池,所述半片电池由激光切割的方式形成。
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在对半片电池进行全背面焊接形成背接触半片电池的同时,采用叠焊焊接工艺使两个半片电池部分相互交叠,实现光伏瓦组件的高密度焊接,有利于减小光伏瓦的整体尺寸,提升全片电池光伏瓦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此外,所述背接触半片电池表面无栅线,从而可实现光伏瓦表面的纯色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组件边框20包括分别用于包覆在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的各条边上的四个边框210,且所述四个边框210的边框内侧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为8mm~8.5mm;其中,所述边框210的材料采用耐候金属或塑料,材质轻便,有利于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实现轻重量的特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卡槽内设有封装胶带层,即第一粘结层220,所述第一粘结层220可对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10进行粘结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框210底部还设有固定胶带层,即第二粘结层230;所述第二粘结层230有助于对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和目标建筑物之间排布安装或堆叠安装时进行辅助固定和密封粘结。
综上所述,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的组件边框结构简单,材质轻便,并通过设置安装孔,实现双玻光伏瓦组件与建筑物的直接连接或相互堆叠连接,安装方式操作简单且灵活多变;此外,所述双玻光伏瓦组件采用高效背接触电池,并结合叠焊技术减小光伏瓦组件太阳能电池片层的面积,提升组件的转化效率,从而实现双玻光伏瓦组件小体积、轻重量、高效率、高功率的特性。
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本说明书内容的上述描述被提供来使得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说明书内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说明书内容进行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将本文所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应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说明书内容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与符合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0)

1.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边框和双玻透光电池组件,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板玻璃层、第一胶膜层、太阳能电池片层、第二胶膜层和前板玻璃层;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固定于所述组件边框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玻璃层为超白压花钢化玻璃,所述背板玻璃层为普白浮法钢化玻璃,且在所述背板玻璃层的内侧进行涂釉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双玻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玻璃层和所述背板玻璃层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前板玻璃层和所述背板玻璃层的对角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玻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玻璃层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小型光伏接线盒的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包括若干个电性串联或电性并联的太阳能电池片;每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两个叠瓦焊接的半片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玻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叠瓦焊接的两个半片电池具有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的宽度为0.2mm~0.4m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所述的双玻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片电池为全背面焊接的半片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边框包括分别用于包覆在所述双玻透光电池组件的各条边上的四个边框,且所述四个边框的边框内侧设有卡槽;其中,所述卡槽的宽度为8mm~8.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玻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边框的卡槽内侧设有第一粘结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玻光伏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边框的边框底部设有第二粘结层。
CN202121912373.8U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 Active CN215835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12373.8U CN215835370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12373.8U CN215835370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5370U true CN215835370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6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12373.8U Active CN215835370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5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11766B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9019438U (zh) 钙钛矿太阳能叠层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CN112768539A (zh) 一种光伏双面电池排版及其组装方法
JP2011165874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
CN214956902U (zh) 一种全黑高效高可靠性的ibc背接触组件
CN111106194A (zh) 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5835370U (zh) 一种双玻光伏瓦组件
CN216381063U (zh) 一种光伏发电组件及光伏发电中空玻璃
CN216015388U (zh) 一种适用于背接触电池的双面背接触组件
CN214672642U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
CN210956695U (zh)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CN111564514B (zh) 一种p/n型电池片双层联用双面组件
CN211828793U (zh) 光伏组件
CN110854224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19778905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19576975U (zh) 一种可折叠太阳能板
CN220889228U (zh) 光伏瓦组件和光伏瓦屋顶
CN217881534U (zh) 双玻光伏组件
CN214956906U (zh) 一种全串联侧出线的叠片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
CN219794487U (zh) 建筑外观组件和用于建筑的光伏系统
CN218069869U (zh) 光伏组件
CN216311807U (zh) 一种互补外观高效电池的背接触叠片组件
CN220821579U (zh) 一种薄膜光伏双面发电组件
CN220401637U (zh) 便携太阳能板组件
CN219329264U (zh) 一种bipv双面彩色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9

Address after: 810008 No. 43, Wusi West Road, Chengxi District, Xin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810007 No. 4, Jinsi Road, Dongchuan Industrial Park, Xin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ning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upper Yellow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Xi'an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upper Yellow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