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4770U - 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4770U
CN215834770U CN202121536493.2U CN202121536493U CN215834770U CN 215834770 U CN215834770 U CN 215834770U CN 202121536493 U CN202121536493 U CN 202121536493U CN 215834770 U CN215834770 U CN 215834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lastic main
clamping
connecting terminal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64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宣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Spark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Spark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Spark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Spark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364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4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4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4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包括塑胶主体、吸附盖子、以及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包括对接部、安装部、以及固定部,固定部的截面呈U形,U形的固定部上形成有卡装结构,连接端子通过卡装结构卡设于塑胶主体内,安装部包括分别连接于固定部的两侧边的下侧壁上的两个焊脚,焊脚呈反向弯折且平行于塑胶主体的底面,焊脚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吸附盖子可拆卸的连接于塑胶主体的顶部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满足小型化、连接可靠、方便与电路板焊接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表面贴装焊接技术难题的不断攻破与提高; SMT工艺已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受到厂家的普遍应用。SMT工艺主要可以帮助厂家充分利用电路板面积从而达到缩小板路面积,减少生产程序的作用。此外,传统穿孔式部件要求较大的脚距以便于焊接,而表面贴连接器可以采用微小脚距并保证焊接质量,从而又为厂商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现有汽车工业的发展,诸如倒车影像、360环视等安全功能已比较普及,往往宣传为销售卖点。而基于此类功能的摄像头,内部空间比较小,连接又要有较高的可靠性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满足小型化、连接可靠、方便与电路板焊接组装的贴片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包括塑胶主体、吸附盖子、以及连接端子,所述塑胶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插孔,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插孔对应设置,所述连接端子从所述插孔底部插入,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对接部、安装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对接部可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安装部可安装到外部设备上,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对接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固定部的截面呈U形,U形的所述固定部上形成有卡装结构,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卡装结构卡设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安装部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边的下侧壁上的两个焊脚,所述焊脚呈反向弯折且平行于所述塑胶主体的底面,所述焊脚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所述吸附盖子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塑胶主体的顶部外侧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连接端子通过固定部上的卡装结构卡设于塑胶主体内,保证了连接端子与塑胶主体稳固连接;将固定部设置成U形,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连接端子成型的材料损耗,使得连接器的生产成本较低;通过设置两个反向弯折且平行于塑胶主体底面的焊脚,相对于传统穿孔式部件要求较大的脚距以便于焊接的技术,此结构可以采用微小脚距且焊脚与电路板接触面积大,实现了与电路板焊接后稳定连接,通过设置吸附盖子,使得贴片连接器可通过SMT作业被焊接于电路板上,实现自动化焊接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边的上侧壁上的两个接触夹臂,所述接触夹臂之间形成鱼形夹口,从而可以夹持对接端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两个接触夹臂产生稳定夹持正向力,实现与外部连接器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装结构包括与所述插孔内壁相配合的两个第一倒刺部,所述第一倒刺部分别形成于U形的所述固定部的两侧边的前侧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两个第一倒刺部实现连接端子与塑胶主体的稳定连接,从而防止连接端子脱出插孔外,保证了对接时的稳定性,且第一倒刺部便于成型,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连接端子成型损耗,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内壁上形成有两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开口均与所述塑胶主体的底面相连通,U形的所述固定部的两侧边分别部分位于相应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第一定位槽的形成,可对连接端子进行限位,使得连接端子在插接受力时,不会发生位置移动的现象,也为连接端子的安装提供了方向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凹处的上侧壁上还连接有限位臂,所述限位臂与所述对接部同向延伸设置,所述插孔内壁上形成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对称位于所述限位臂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限位块与限位臂的配合,使得连接端子在插接受力时,不会发生位置移动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臂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与相应限位块相作用的第二倒刺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第二倒刺部实现连接端子与塑胶主体的稳定连接,从而防止连接端子脱出插孔外,保证了对接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盖子包括两个夹持板、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板并与所述夹持板相垂直的连接板,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形成夹持所述塑胶主体的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两个夹持板实现对塑胶主体的稳定夹持,结构简单、合理,且保证了SMT作业时,连接器与电路板保持垂直焊接,焊接质量高。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位于所述夹槽内的壁面上分别设有相向凸出的凸筋部,所述吸附盖子位于所述夹槽外的部位上还形成有被夹持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凸筋部的形成,从而使夹持板与塑胶主体的外侧壁干涉产生固持力,被夹持部的形成,便于SMT作业吸取。
进一步的,所述塑胶主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两条支撑凸边,所述支撑凸边分别位于所述插孔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支撑凸边的形成,避免了焊脚距塑胶主体的底部的距离过大,导致焊脚焊接或使用时受力过度弯折,发生损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满足小型化、连接可靠、方便与电路板焊接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另一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胶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附盖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结构另一视图。
图中:1-塑胶主体、11-插孔、12-第一定位槽、13-限位块、14-支撑凸边、2-吸附盖子、21-夹持板、22-连接板、23-夹槽、24-夹持凸筋、25-被夹持部、3-连接端子、31-对接部、311-接触夹臂部、32-安装部、321-焊脚、33-固定部、331-第一倒刺部、332-限位臂、333-第二倒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涉及方位的属于仅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绝对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包括塑胶主体1、吸附盖子2、以及连接端子3,塑胶主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插孔11,连接端子3与插孔11对应设置,连接端子3从插孔11底部插入,本产品的插孔11和连接端子3均设为六个,且六个插孔呈并排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不同数目。
连接端子3包括对接部31、安装部32、以及固定部33,对接部31可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安装部32可安装到外部设备上,固定部33位于对接部31和安装部32之间,对接部31和安装部32的形成,实现了贴片连接器的双向连接,固定部33的截面呈U形,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连接端子3成型的材料损耗,使得连接器的生产成本较低,并在U形的固定部31上形成有卡装结构,连接端子3通过卡装结构卡设于插孔内,从而保证连接端子3与塑胶主体1稳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对接部31包括分别连接于固定部33的两侧边的上侧壁上的两个接触夹臂311,接触夹臂311之间形成鱼形夹口,从而可以夹持对接端子,通过两个接触夹臂311产生稳定夹持正向力,实现与外部连接器的稳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32包括分别连接于固定部33的两侧边的下侧壁上的两个焊脚321,焊脚321呈反向弯折且平行于塑胶主体1的底面,相对于传统穿孔式部件要求较大的脚距以便于焊接的技术,此结构可以采用微小脚距且焊脚与电路板接触面积大,实现了与电路板焊接后稳定连接,且焊脚321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保证了两个焊接321与电路板接触的稳定性,且此结构使得焊接时,无需辨认连接器的方向,也就是可以双向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盖子2可拆卸的连接于塑胶主体1的顶部外侧壁上,更具体的说,吸附盖子2包括两个夹持板21、以及连接两个夹持板21并与夹持板21相垂直的连接板22,两个夹持板21之间形成夹持塑胶主体1的夹槽23,且夹持板21位于夹槽23内的壁面上分别设有相向凸出的凸筋部24,每个夹持板21的凸筋部24可以是两个,从而使夹持板21与塑胶主体1的外侧壁干涉产生稳定的固持力,并在所述吸附盖子2位于夹槽23外的部位上还形成有被夹持部25,被夹持部25可以是形成于连接板22和夹持板21连接处的台阶,从而便于抓取设备对吸附盖子2快速抓取,焊接时,抓取设备作用于被夹持部25后,并使吸附盖子2上的夹槽23对准已插装连接端子2的塑胶主体1,直至夹持板21对塑胶主体1产生固持力,抓取设备完成对塑胶主体1的抓取动作,并将塑胶主体1移动至电路板相应位置上,以待后续的焊接动作,当焊接完成后,抓取设备带动夹持板21上移,从而使夹持板21结束对塑胶主体1夹持,因此,通过吸附盖子2可实现对塑胶主体1的稳定夹持,保证了SMT作业时,连接器与电路板保持垂直焊接,焊接质量高,结构简单、合理,并实现自动化焊接生产。
在本实施例中,卡装结构包括与插孔11内壁相配合的两个第一倒刺部331,第一倒刺部331分别形成于U形的固定部33的两侧边的前侧壁上,通过两个第一倒刺部331实现连接端子3与塑胶主体1的稳定连接,从而防止连接端子3脱出插孔11外,保证了对接时的稳定性,且第一倒刺部331便于成型,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连接端子3成型损耗,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插孔11内壁上形成有两个第一定位槽12,第一定位槽12的开口均与塑胶主体1的底面相连通,U形的固定部33的两侧边分别部分位于相应第一定位槽12内,第一定位槽12的形成,可对连接端子3进行限位,使得连接端子3在插接受力时,不会发生位置移动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3凹处的上侧壁上还连接有限位臂332,限位臂332与所述对接部31同向延伸设置,插孔11内壁上形成有两个限位块13,限位块13对称位于限位臂332的两侧,通过限位块13与限位臂332的配合,使得连接端子3在插接受力时,不会发生位置移动的现象,也为连接端子3的安装提供了方向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臂332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与相应限位块13相作用的第二倒刺部333,通过第二倒刺部333实现连接端子3与塑胶主体1的稳定连接,从而防止连接端子3脱出插孔11外,保证了对接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塑胶主体1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两条支撑凸边14,支撑凸边14分别位于插孔11的两侧,且插装后的连接端子3的焊脚321的上表面与支撑凸边14的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支撑凸边14的形成,避免了焊脚321距塑胶主体1的底部的距离过大,导致焊脚321焊接或使用时受力弯折,发生损坏的现象。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包括塑胶主体(1)、吸附盖子(2)、以及连接端子(3),所述塑胶主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插孔(11),所述连接端子(3)与所述插孔(11)对应设置,所述连接端子(3)从所述插孔(11)底部插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3)包括对接部(31)、安装部(32)、以及固定部(33),所述对接部(31)可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安装部(32)可安装到外部设备上,所述固定部(33)位于所述对接部(31)和所述安装部(32)之间,所述固定部(33)的截面呈U形,U形的所述固定部(33)上形成有卡装结构,所述连接端子(3)通过所述卡装结构卡设于所述插孔(11)内,所述安装部(32)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部(33)的两侧边的下侧壁上的两个焊脚(321),所述焊脚(321)呈反向弯折且平行于所述塑胶主体(1)的底面,所述焊脚(321)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所述吸附盖子(2)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塑胶主体(1)的顶部外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31)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部(33)的两侧边的上侧壁上的两个接触夹臂(311),所述接触夹臂(311)之间形成鱼形夹口,从而可以夹持对接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结构包括与所述插孔(11)内壁相配合的两个第一倒刺部(331),所述第一倒刺部(331)分别形成于U形的所述固定部(33)的两侧边的前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1)内壁上形成有两个第一定位槽(12),所述第一定位槽(12)的开口均与所述塑胶主体(1)的底面相连通,U形的所述固定部(33)的两侧边分别部分位于相应所述第一定位槽(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3)凹处的上侧壁上还连接有限位臂(332),所述限位臂(332)与所述对接部(31)同向延伸设置,所述插孔(11)内壁上形成有两个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对称位于所述限位臂(33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332)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与相应限位块(13)相作用的第二倒刺部(3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盖子(2)包括两个夹持板(2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板(21)并与所述夹持板(21)相垂直的连接板(22),两个所述夹持板(21)之间形成夹持所述塑胶主体(1)的夹槽(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1)位于所述夹槽(23)内的壁面上分别设有相向凸出的凸筋部(24),所述吸附盖子(2)位于所述夹槽(23)外的部位上还形成有被夹持部(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1)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两条支撑凸边(14),所述支撑凸边(14)分别位于所述插孔(11)的两侧。
CN202121536493.2U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 Active CN215834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6493.2U CN215834770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6493.2U CN215834770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4770U true CN215834770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6493.2U Active CN215834770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4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97011Y (zh) 卡缘连接器组件
CN202009089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6401563U (zh) 夹持装置及其组件
CN2355464Y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2064404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8233024B (zh) 电连接器
TWM625349U (zh) 加強部件、電連接器、電路板總成及絕緣本體
CN215834770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贴片连接器
CN112968309B (zh) 一种连接器母座与电路板的固定结构
CN270333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9787166B (zh) 汽车线束套固定装置及汽车
CN201167199Y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2004179U (zh) 电连接器
CN215119298U (zh) 一种集成式无刷电机用插头结构
CN215933885U (zh) 电控接插装置及电池组件和自动换电无人车
CN216528620U (zh) 一种插板式干簧管及贴片式干簧管
CN211715484U (zh) 一种连接扣
CN219937451U (zh) 一种单体端子
CN109560399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742625Y (zh) 电连接器
CN215896899U (zh) 一种连接器安装结构及连接器组件
CN112736537A (zh) 一种高尘环境用无刷电机用插头
CN210245778U (zh) 直立式连接器
CN218472208U (zh) 连接器固定机构
CN214146380U (zh) 弹簧及筒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