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0778U - 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30778U CN215830778U CN202122019276.2U CN202122019276U CN215830778U CN 215830778 U CN215830778 U CN 215830778U CN 202122019276 U CN202122019276 U CN 202122019276U CN 215830778 U CN215830778 U CN 2158307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capacitor
- fan
- pin
-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包括有风扇灯控制主机,风扇灯控制主机连接有风扇输入电源电路和灯输入电源电路,风扇输入电源电路连接有风扇墙控电路,灯输入电源电路连接有灯墙控电路,风扇灯控制主机内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连接有无线接收电路、风扇档位检测电路、风扇驱动电路以及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控制电路还连接有灯亮度检测电路、灯驱动电路,可通过墙控电路分别单独控制风扇调速、灯调亮度;同时可通过单一墙控器或单一遥控器对风扇灯实现完美控制,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对风扇实施多元控制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风扇灯大多只具备墙控或遥控的单一控制,不便于风扇灯控制;同时墙控电路在控制风扇或灯工作时,需要对风扇和灯同时通电,不能起到分开单独控制功能;部分具备墙控和遥控等多元控制的风扇灯,电路复杂且墙控输入控制指令和遥控输入控制指令容易造成混乱,导致控制指令执行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风扇灯控制主机,风扇灯控制主机连接有风扇输入电源电路和灯输入电源电路,风扇输入电源电路连接有与市电火线连接风扇墙控档位调速的风扇墙控电路,灯输入电源电路连接有与市电火线连接用于灯墙控调亮的灯墙控电路,风扇灯控制主机内设有内置多个风扇风速档位、灯色和灯光亮度信息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连接有用于接收遥控器遥控信号的无线接收电路、用于检测风扇墙控电路中风扇墙控档位的风扇档位检测电路、用于风扇墙控电路的墙控档位或遥控器发送的风速档位遥控信号控制风扇电机工作的风扇驱动电路以及用于与风扇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反馈风扇电机转速的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控制电路还连接有用于检测灯墙控电路中灯亮度信号的灯亮度检测电路、用于根据灯墙控电路中灯亮度信号或遥控器发送的亮度灯色遥控信号控制灯工作的灯驱动电路,风扇输入电源电路包括有顺次连接于风扇墙控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风扇整流电路、风扇AC/DC转换电路,风扇整流电路输出端与风扇驱动电路连接;灯输入电源电路包括有顺次连接于灯墙控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灯整流电路、灯AC/DC转换电路,灯整流电路另一输出端与灯驱动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墙控电路包括有一刀四掷的开关K1,开关K1公接端与市电火线连接,开关K1引脚①空接,开关K1引脚②通过电阻R2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2一端连接,开关K1引脚③通过电阻R3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阻R5一端连接,开关K1引脚④、电阻R4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风扇整流电路,灯墙控电路包括有可控硅TR1,可控硅TR1阴极端分别与可调电阻VR1一端、风扇墙控开关一端连接,风扇墙控开关另一端与市电火线连接,可调电阻VR1的另一端和可调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B3一端、电容C1一端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另一端与可控硅TR1控制端连接,可控硅TR1阳极端分别与电容C1另一端、灯整流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整流电路包括有整流桥BD2,整流桥BD2引脚①通过电感L1分别与电容XC2一端、压敏电阻TNR2一端、保险丝电阻F2一端连接,保险丝电阻F2另一端与风扇墙控电路连接,整流桥BD2引脚②通过电感L2分别与电容XC2另一端、压敏电阻TNR2另一端、市电地线连接,整流桥BD2引脚③接地,整流桥BD2引脚④与二极管D8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8负极端分别与电解电容EC1正极端、电容C1一端、风扇AC/DC转换电路、风扇驱动电路连接,电解电容EC1负极端、电容C1另一端分别接地。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AC/DC转换电路包括有转换芯片U1,转换芯片U1引脚④分别与电解电容EC2正极端、二极管D1负极端连接,电解电容EC2负极端接地,二极管D1正极端与风扇整流电路的连接,转换芯片U1引脚②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3一端、电解电容EC3正极端、电容C2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5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作为风扇AC/DC转换电路一个输出端输出+15V电源,转换芯片U1引脚①通过电容C4分别与转换芯片U1引脚⑤、转换芯片U1引脚⑥、转换芯片U1引脚⑦、转换芯片U1引脚⑧、电阻R3另一端、电感L3另一端、二极管D4负极端连接,二极管D4正极端、电解电容EC3负极端、电容C2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电容C5一端、降压芯片U2引脚②、电容C6一端、电容C51一端分别接地,电阻R5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分别与降压芯片U2引脚①连接,降压芯片U2引脚③分别与电容C6另一端、电容C51另一端连接,降压芯片U2引脚③作为风扇AC/DC转换电路另一个输出端输出+5V电源。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灯整流电路包括有整流桥BD1,整流桥BD1引脚①分别与电容XC1一端、压敏电阻TNR1一端、保险丝电阻F1一端连接,保险丝电阻F1另一端与灯墙控电路连接,整流桥BD1引脚②分别与电容XC1另一端、压敏电阻TNR1另一端、可调电阻RT1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T1另一端与市电地线连接,整流桥BD1引脚③接地,整流桥BD1引脚④分别与灯驱动电路、二极管D2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2负极端与灯AC/DC转换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档位检测电路包括有光电耦合器U3,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①顺次通过电阻R4、稳压二极管ZD2正极端、稳压二极管ZD1正极端与风扇墙控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②通过二极管D5正极端、电阻R10与市电零线连接,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③接地,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④分别与电阻R6一端、电容C7一端、电阻R7一端连接,电阻R6与VCC电源连接,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一端、控制电路连接,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分别接地。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灯亮度检测电路包括有光电耦合器U4,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①通过电阻R14与灯墙控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②通过二极管D9正极端、电阻R21与市电零线连接,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③接地,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④分别与电阻R16一端、电容C10一端、电阻R17一端连接,电阻R16与VCC电源连接,电阻R1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一端、控制电路连接,电容C10另一端、电容C11另一端分别接地。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驱动电路包括有风扇驱动芯片IPM1,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①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②通过电容C15分别与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W一端、风扇电机连接,电容CW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③分别与电容C26一端、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⑧、电容C34一端、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39一端、电阻R33一端、电容C25一端连接,电容C26另一端、电容C34另一端、电容C39另一端、电容C25另一端分别接地,电阻R33另一端与+15V电源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④分别与电容C16一端、电阻R24一端连接,电容C16另一端接地,电阻R24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⑤分别与电容C21一端、电阻R31一端连接,电容C21另一端接地,电阻R31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⑦通过电容C13分别与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V一端、风扇电机连接,电容CV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⑨分别与电容C31一端、电阻R37一端连接,电容C31另一端接地,电阻R37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⑩分别与电容C33一端、电阻R39一端连接,电容C33另一端接地,电阻R39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与控制电路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通过电容C12分别与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U一端、风扇电机连接,电容CU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电容C36一端、电阻R43一端连接,电容C36另一端接地,电阻R43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电容C41一端、电阻R48一端连接,电容C41另一端接地,电阻R48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通过保险丝电阻F3、电感PL1分别与电阻R23一端、风扇整流电路连接,电阻R23另一端通过电阻R25分别与电阻R34一端、电容C19一端连接,电阻R34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分别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电阻RS3一端连接,电阻RS3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电阻RS2一端连接,电阻RS2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电阻RS1一端连接,电阻RS1另一端接地。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包括有运放器U1A、运放器U2A、运放器U3A、运放器U4A、运放器U5A,运放器U1A引脚①分别与电阻R26一端、电容C14一端、电阻R27一端连接,电阻R2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0一端、电阻R28一端连接,电阻R28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连接,运放器U1A引脚③分别与电阻R26另一端、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24一端、控制电路连接,电容C24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1A引脚②分别与电阻R32一端、电阻R36一端、电阻R38一端、电容C29一端连接,电阻R3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0另一端、电阻R35一端连接,电阻R35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连接,电阻R36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29另一端、电阻R38另一端分别接地,运放器U2A引脚①分别与电阻R40一端、电容C32一端、电阻R41一端连接,电阻R4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5一端、电阻R42一端连接,电阻R42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连接,运放器U2A引脚③分别与电阻R40另一端、电容C32另一端、电容C38一端、控制电路连接,电容C38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1A引脚②分别与电阻R44一端、电阻R47一端、电阻R50一端、电容C40一端连接,电阻R4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5另一端、电阻R45一端连接,电阻R45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连接,电阻R47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40另一端、电阻R50另一端分别接地,运放器U3A引脚①分别与控制电路、电阻R55一端、电容C49一端连接,电阻R55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连接,电容C49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3A引脚②-③与控制电路连接,运放器U4A引脚①分别与控制电路、电阻R54一端、电容C48一端连接,电阻R54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连接,电容C48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3A引脚②-③与控制电路连接,运放器U5A引脚①分别与控制电路、电阻R53一端、电容C42一端连接,电阻R53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连接,电容C42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5A引脚②分别与控制电路、电容C50一端连接,电容C50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5A引脚③与控制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灯驱动电路包括有晶体管Q4,晶体管Q4栅极端分别与电阻R20一端、电阻R9一端连接,电阻R20另一端接地,电阻R9另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电阻R11一端分别与+15V电源连接,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电阻R11另一端、电阻R13一端连接,电阻R13另一端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基极分别与电阻R18一端、电阻R22一端连接,电阻R18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电阻R22另一端、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E20另一端、晶体管Q4源极端分别接地,晶体光Q4漏极端通过二极管D8负极端、电感L4与灯连接,继电器RE1一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8一端、二极管D7负极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15V电源连接,继电器RE1另一电源输入端分别与二极管D7正极端、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电阻R15一端、电阻R19一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电阻R19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接地,继电器RE1受控开关一端分别与风扇整流电路、二极管D6正极端连接,继电器RE1受控开关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6负极端、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墙控电路分别单独控制风扇调速、灯调亮度;同时可通过单一墙控器或单一遥控器对风扇灯实现完美控制,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对风扇实施多元控制操作,以解决风扇灯在使用布局配置中的灵活性,使其产品配置方案更趋于人性化,也可在既有的墙控器环境下加装遥控装置,使其风扇灯工作状态维持用户的设定操作状态,同时简化了电路,提高了控制指令执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墙控电路、灯墙控电路、风扇整流电路以及灯整流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扇AC/DC转换电路或灯AC/DC转换电路示意图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扇档位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灯亮度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接收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风扇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灯驱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10所示,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包括有风扇灯控制主机100,风扇灯控制主机100连接有风扇输入电源电路和灯输入电源电路,风扇输入电源电路连接有与市电火线连接风扇墙控档位调速的风扇墙控电路1,灯输入电源电路连接有与市电火线连接用于灯墙控调亮的灯墙控电路2,风扇灯控制主机100内设有内置多个风扇风速档位、灯色和灯光亮度信息的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连接有用于接收遥控器遥控信号的无线接收电路4、用于检测风扇墙控电路1中风扇墙控档位的风扇档位检测电路5、用于风扇墙控电路1的墙控档位或遥控器发送的风速档位遥控信号控制风扇电机工作的风扇驱动电路6以及用于与风扇驱动电路6输出端连接反馈风扇电机转速的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7,控制电路还连接用于检测灯墙控电路2中灯亮度信号的灯亮度检测电路8、用于根据灯墙控电路2中灯亮度信号或遥控器发送的亮度灯色遥控信号控制灯工作的灯驱动电路9,风扇输入电源电路包括有顺次连接于风扇墙控电路1与控制电路3之间的风扇整流电路10、风扇AC/DC转换电路11,风扇整流电路10输出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灯输入电源电路包括有顺次连接于灯墙控电路2与控制电路之间的灯整流电路12、灯AC/DC转换电路13,灯整流电路12另一输出端与灯驱动电路9连接。
用户通过风扇墙控电路1、灯墙控电路2分别控制风扇调速、灯调亮度;当风扇墙控电路1的设定档位转速后,风扇整流电路10分别向风扇AC/DC转换电路11、风扇驱动电路6供电,风扇AC/DC转换电路11降压后向控制电路3供电从而使控制电路3得电工作,同时风扇档位检测电路5检测到风扇墙控电路1风速档位信号并发送到控制电路3上,此时控制电路3控制风扇驱动电路6驱动风扇按照风扇墙控电路1风速档位信号进行工作;同理当灯墙控电路1设定灯调亮度后,灯整流电路12分别向灯AC/DC转换电路13、灯驱动电路9供电,灯AC/DC转换电路13降压后向控制电路3供电从而使控制电路3得电工作,同时灯亮度检测电路8检测到灯墙控电路2亮度信号并发送到控制电路3上,此时控制电路3控制灯驱动电路9驱动灯按照灯墙控电路2设定的亮度信号进行工作。在风扇墙控电路1、灯墙控电路2控制风扇、灯工作后,用户可通过遥控器向无线接收电路4发送无线遥控信号调节风扇档位以及灯亮度和灯色,实现了既可通过单一墙控器或单一遥控器对风扇灯实现完美控制,也可将两者结合对风扇实施多元控制操作。
风扇部分具体操作时,当风扇墙控电路1设定处于高速档位输出状态时,遥控主机100可执行遥控调速和开关风扇;当风扇墙控电路处于非高速档位输出状态时,遥控主机100只执行风扇墙控电路对应档位的双向可控硅TRIAC导通,和执行开关风扇动作,不可在遥控主机上再次切换档位;风扇墙控电路处于风扇关闭状态无负载电流输出时,遥控主机100默认在高速预备可执行遥控调速和开关风扇。
灯部分具体操作时,灯墙控电路2设定处于灯全亮输出状态时,遥控主机100可执行遥控调光、开关灯和色温切换功能,(可切相或开关时序方式调色温);当风扇墙控电路处于灯非全亮输出状态时,遥控主机控制灯的双向可控硅完全导通,和执行开关灯及色温切换动作,(开关时序方式调色温),但不可在遥控主机上再次调光由于灯已由墙控电路调光;当风扇墙控电路处于灯关闭状态无负载电流输出,遥控主机100默认在灯全亮预备可执行遥控调光、开关风灯和色温切换功能。
风扇和灯同时操作时,当风扇墙控电路1和灯墙控电路2分别处于风扇和灯全开状态时,风扇和灯在遥控主机100上都可遥控控制,根据墙控的当前状态可执行的控制功能;当墙控电路处于灯和风扇全开关闭无负载电流输出,遥控主机100不执行控制任务;当墙控电路使灯和风扇处于一开一关状态时,遥控主机100只执行控制打开的功能电路风扇或灯,根据墙控的当前状态可执行的控制功能。
如图2所示,风扇墙控电路1包括有一刀四掷的开关K1,开关K1公接端与市电火线连接,开关K1引脚①空接,开关K1引脚②通过电阻R2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2一端连接,开关K1引脚③通过电阻R3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阻R5一端连接,开关K1引脚④、电阻R4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风扇整流电路10,灯墙控电路2包括有可控硅TR1,可控硅TR1阴极端分别与可调电阻VR1一端、风扇墙控开关一端连接,风扇墙控开关另一端与市电火线连接,可调电阻VR1的另一端和可调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B3一端、电容C1一端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另一端与可控硅TR1控制端连接,可控硅TR1阳极端分别与电容C1另一端、灯整流电路12连接。
如图2所示,风扇整流电路10的连接结构包括有整流桥BD2,整流桥BD2引脚①通过电感L1分别与电容XC2一端、压敏电阻TNR2一端、保险丝电阻F2一端连接,保险丝电阻F2另一端与风扇墙控电路1连接,整流桥BD2引脚②通过电感L2分别与电容XC2另一端、压敏电阻TNR2另一端、市电地线连接,整流桥BD2引脚③接地,整流桥BD2引脚④与二极管D8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8负极端分别与电解电容EC1正极端、电容C1一端、风扇AC/DC转换电路11、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解电容EC1负极端、电容C1另一端分别接地。
如图3所示,风扇AC/DC转换电路11的连接结构包括有转换芯片U1,转换芯片U1引脚④分别与电解电容EC2正极端、二极管D1负极端连接,电解电容EC2负极端接地,二极管D1正极端与风扇整流电路10的连接,转换芯片U1引脚②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3一端、电解电容EC3正极端、电容C2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5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作为风扇AC/DC转换电路11一个输出端输出+15V电源,转换芯片U1引脚①通过电容C4分别与转换芯片U1引脚⑤、转换芯片U1引脚⑥、转换芯片U1引脚⑦、转换芯片U1引脚⑧、电阻R3另一端、电感L3另一端、二极管D4负极端连接,二极管D4正极端、电解电容EC3负极端、电容C2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电容C5一端、降压芯片U2引脚②、电容C6一端、电容C51一端分别接地,电阻R5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分别与降压芯片U2引脚①连接,降压芯片U2引脚③分别与电容C6另一端、电容C51另一端连接,降压芯片U2引脚③作为风扇AC/DC转换电路11另一个输出端输出+5V电源。其中灯AC/DC转换电路13与风扇AC/DC转换电路11的电路结构相同。
如图2所示,灯整流电路12的连接结构包括有整流桥BD1,整流桥BD1引脚①分别与电容XC1一端、压敏电阻TNR1一端、保险丝电阻F1一端连接,保险丝电阻F1另一端与灯墙控电路2连接,整流桥BD1引脚②分别与电容XC1另一端、压敏电阻TNR1另一端、可调电阻RT1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T1另一端与市电地线连接,整流桥BD1引脚③接地,整流桥BD1引脚④分别与灯驱动电路9、二极管D2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2负极端与灯AC/DC转换电路13连接。
如图4所示,风扇档位检测电路5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光电耦合器U3,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①顺次通过电阻R4、稳压二极管ZD2正极端、稳压二极管ZD1正极端与风扇墙控电路1连接,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②通过二极管D5正极端、电阻R10与市电零线连接,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③接地,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④分别与电阻R6一端、电容C7一端、电阻R7一端连接,电阻R6与VCC电源连接,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一端、控制电路3连接,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分别接地。
如图5所示,灯亮度检测电路8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光电耦合器U4,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①通过电阻R14与灯墙控电路2连接,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②通过二极管D9正极端、电阻R21与市电零线连接,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③接地,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④分别与电阻R16一端、电容C10一端、电阻R17一端连接,电阻R16与VCC电源连接,电阻R1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一端、控制电路3连接,电容C10另一端、电容C11另一端分别接地。
如图9所示,风扇驱动电路6的连接结构包括有风扇驱动芯片IPM1,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①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②通过电容C15分别与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W一端、风扇电机连接,电容CW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③分别与电容C26一端、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⑧、电容C34一端、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39一端、电阻R33一端、电容C25一端连接,电容C26另一端、电容C34另一端、电容C39另一端、电容C25另一端分别接地,电阻R33另一端与+15V电源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④分别与电容C16一端、电阻R24一端连接,电容C16另一端接地,电阻R24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⑤分别与电容C21一端、电阻R31一端连接,电容C21另一端接地,电阻R31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⑦通过电容C13分别与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V一端、风扇电机连接,电容CV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⑨分别与电容C31一端、电阻R37一端连接,电容C31另一端接地,电阻R37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⑩分别与电容C33一端、电阻R39一端连接,电容C33另一端接地,电阻R39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通过电容C12分别与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U一端、风扇电机连接,电容CU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电容C36一端、电阻R43一端连接,电容C36另一端接地,电阻R43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电容C41一端、电阻R48一端连接,电容C41另一端接地,电阻R48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通过保险丝电阻F3、电感PL1分别与电阻R23一端、风扇整流电路10连接,电阻R23另一端通过电阻R25分别与电阻R34一端、电容C19一端连接,电阻R34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分别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7、电阻RS3一端连接,电阻RS3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7、电阻RS2一端连接,电阻RS2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7、电阻RS1一端连接,电阻RS1另一端接地。
如图8所示,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7的连接结构包括有运放器U1A、运放器U2A、运放器U3A、运放器U4A、运放器U5A,运放器U1A引脚①分别与电阻R26一端、电容C14一端、电阻R27一端连接,电阻R2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0一端、电阻R28一端连接,电阻R28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运放器U1A引脚③分别与电阻R26另一端、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24一端、控制电路3连接,电容C24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1A引脚②分别与电阻R32一端、电阻R36一端、电阻R38一端、电容C29一端连接,电阻R3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0另一端、电阻R35一端连接,电阻R35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阻R36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29另一端、电阻R38另一端分别接地,运放器U2A引脚①分别与电阻R40一端、电容C32一端、电阻R41一端连接,电阻R4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5一端、电阻R42一端连接,电阻R42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运放器U2A引脚③分别与电阻R40另一端、电容C32另一端、电容C38一端、控制电路3连接,电容C38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1A引脚②分别与电阻R44一端、电阻R47一端、电阻R50一端、电容C40一端连接,电阻R4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5另一端、电阻R45一端连接,电阻R45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阻R47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40另一端、电阻R50另一端分别接地,运放器U3A引脚①分别与控制电路3、电阻R55一端、电容C49一端连接,电阻R55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容C49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3A引脚②-③与控制电路3连接,运放器U4A引脚①分别与控制电路3、电阻R54一端、电容C48一端连接,电阻R54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容C48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3A引脚②-③与控制电路3连接,运放器U5A引脚①分别与控制电路3、电阻R53一端、电容C42一端连接,电阻R53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容C42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5A引脚②分别与控制电路3、电容C50一端连接,电容C50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5A引脚③与控制电路3连接。
如图10所示,灯驱动电路9的连接结构包括有晶体管Q4,晶体管Q4栅极端分别与电阻R20一端、电阻R9一端连接,电阻R20另一端接地,电阻R9另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电阻R11一端分别与+15V电源连接,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电阻R11另一端、电阻R13一端连接,电阻R13另一端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基极分别与电阻R18一端、电阻R22一端连接,电阻R18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电阻R22另一端、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E20另一端、晶体管Q4源极端分别接地,晶体光Q4漏极端通过二极管D8负极端、电感L4与灯连接,继电器RE1一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8一端、二极管D7负极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15V电源连接,继电器RE1另一电源输入端分别与二极管D7正极端、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电阻R15一端、电阻R19一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电阻R19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接地,继电器RE1受控开关一端分别与风扇整流电路10、二极管D6正极端连接,继电器RE1受控开关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6负极端、灯连接,其中D6二极管是备选电路,当继电器RE1不装配时,才会用D6。
Claims (10)
1.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风扇灯控制主机(100),风扇灯控制主机(100)连接有风扇输入电源电路和灯输入电源电路,风扇输入电源电路连接有与市电火线连接风扇墙控档位调速的风扇墙控电路(1),灯输入电源电路连接有与市电火线连接用于灯墙控调亮的灯墙控电路(2),风扇灯控制主机(100)内设有内置多个风扇风速档位、灯色和灯光亮度信息的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连接有用于接收遥控器遥控信号的无线接收电路(4)、用于检测风扇墙控电路(1)中风扇墙控档位的风扇档位检测电路(5)、用于风扇墙控电路(1)的墙控档位或遥控器发送的风速档位遥控信号控制风扇电机工作的风扇驱动电路(6)以及用于与风扇驱动电路(6)输出端连接反馈风扇电机转速的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7),控制电路还连接有用于检测灯墙控电路(2)中灯亮度信号的灯亮度检测电路(8)、用于根据灯墙控电路(2)中灯亮度信号或遥控器发送的亮度灯色遥控信号控制灯工作的灯驱动电路(9),风扇输入电源电路包括有顺次连接于风扇墙控电路(1)与控制电路(3)之间的风扇整流电路(10)、风扇AC/DC转换电路(11),风扇整流电路(10)输出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灯输入电源电路包括有顺次连接于灯墙控电路(2)与控制电路之间的灯整流电路(12)、灯AC/DC转换电路(13),灯整流电路(12)另一输出端与灯驱动电路(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墙控电路(1)包括有一刀四掷的开关K1,开关K1公接端与市电火线连接,开关K1引脚①空接,开关K1引脚②通过电阻R2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2一端连接,开关K1引脚③通过电阻R3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阻R5一端连接,开关K1引脚④、电阻R4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风扇整流电路(10),灯墙控电路(2)包括有可控硅TR1,可控硅TR1阴极端分别与可调电阻VR1一端、风扇墙控开关一端连接,风扇墙控开关另一端与市电火线连接,可调电阻VR1的另一端和可调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B3一端、电容C1一端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另一端与可控硅TR1控制端连接,可控硅TR1阳极端分别与电容C1另一端、灯整流电路(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整流电路(10)包括有整流桥BD2,整流桥BD2引脚①通过电感L1分别与电容XC2一端、压敏电阻TNR2一端、保险丝电阻F2一端连接,保险丝电阻F2另一端与风扇墙控电路(1)连接,整流桥BD2引脚②通过电感L2分别与电容XC2另一端、压敏电阻TNR2另一端、市电地线连接,整流桥BD2引脚③接地,整流桥BD2引脚④与二极管D8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8负极端分别与电解电容EC1正极端、电容C1一端、风扇AC/DC转换电路(11)、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解电容EC1负极端、电容C1另一端分别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AC/DC转换电路(11)包括有转换芯片U1,转换芯片U1引脚④分别与电解电容EC2正极端、二极管D1负极端连接,电解电容EC2负极端接地,二极管D1正极端与风扇整流电路(10)的连接,转换芯片U1引脚②分别与电阻R1一端、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3一端、电解电容EC3正极端、电容C2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5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作为风扇AC/DC转换电路(11)一个输出端输出+15V电源,转换芯片U1引脚①通过电容C4分别与转换芯片U1引脚⑤、转换芯片U1引脚⑥、转换芯片U1引脚⑦、转换芯片U1引脚⑧、电阻R3另一端、电感L3另一端、二极管D4负极端连接,二极管D4正极端、电解电容EC3负极端、电容C2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电容C5一端、降压芯片U2引脚②、电容C6一端、电容C51一端分别接地,电阻R5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分别与降压芯片U2引脚①连接,降压芯片U2引脚③分别与电容C6另一端、电容C51另一端连接,降压芯片U2引脚③作为风扇AC/DC转换电路(11)另一个输出端输出+5V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灯整流电路(12)包括有整流桥BD1,整流桥BD1引脚①分别与电容XC1一端、压敏电阻TNR1一端、保险丝电阻F1一端连接,保险丝电阻F1另一端与灯墙控电路(2)连接,整流桥BD1引脚②分别与电容XC1另一端、压敏电阻TNR1另一端、可调电阻RT1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T1另一端与市电地线连接,整流桥BD1引脚③接地,整流桥BD1引脚④分别与灯驱动电路(9)、二极管D2正极端连接,二极管D2负极端与灯AC/DC转换电路(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档位检测电路(5)包括有光电耦合器U3,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①顺次通过电阻R4、稳压二极管ZD2正极端、稳压二极管ZD1正极端与风扇墙控电路(1)连接,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②通过二极管D5正极端、电阻R10与市电零线连接,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③接地,光电耦合器U3引脚④分别与电阻R6一端、电容C7一端、电阻R7一端连接,电阻R6与VCC电源连接,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一端、控制电路(3)连接,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分别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灯亮度检测电路(8)包括有光电耦合器U4,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①通过电阻R14与灯墙控电路(2)连接,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②通过二极管D9正极端、电阻R21与市电零线连接,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③接地,光电耦合器U4引脚④分别与电阻R16一端、电容C10一端、电阻R17一端连接,电阻R16与VCC电源连接,电阻R1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一端、控制电路(3)连接,电容C10另一端、电容C11另一端分别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驱动电路(6)包括有风扇驱动芯片IPM1,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①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②通过电容C15分别与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W一端、风扇电机连接,电容CW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③分别与电容C26一端、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⑧、电容C34一端、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39一端、电阻R33一端、电容C25一端连接,电容C26另一端、电容C34另一端、电容C39另一端、电容C25另一端分别接地,电阻R33另一端与+15V电源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④分别与电容C16一端、电阻R24一端连接,电容C16另一端接地,电阻R24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⑤分别与电容C21一端、电阻R31一端连接,电容C21另一端接地,电阻R31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⑦通过电容C13分别与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V一端、风扇电机连接,电容CV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⑨分别与电容C31一端、电阻R37一端连接,电容C31另一端接地,电阻R37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⑩分别与电容C33一端、电阻R39一端连接,电容C33另一端接地,电阻R39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通过电容C12分别与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电容CU一端、风扇电机连接,电容CU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电容C36一端、电阻R43一端连接,电容C36另一端接地,电阻R43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电容C41一端、电阻R48一端连接,电容C41另一端接地,电阻R48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通过保险丝电阻F3、电感PL1分别与电阻R23一端、风扇整流电路(10)连接,电阻R23另一端通过电阻R25分别与电阻R34一端、电容C19一端连接,电阻R34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分别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7)、电阻RS3一端连接,电阻RS3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7)、电阻RS2一端连接,电阻RS2另一端接地,风扇驱动芯片IPM1引脚分别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7)、电阻RS1一端连接,电阻RS1另一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风扇电机转速反馈电路(7)包括有运放器U1A、运放器U2A、运放器U3A、运放器U4A、运放器U5A,运放器U1A引脚①分别与电阻R26一端、电容C14一端、电阻R27一端连接,电阻R27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0一端、电阻R28一端连接,电阻R28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运放器U1A引脚③分别与电阻R26另一端、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24一端、控制电路(3)连接,电容C24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1A引脚②分别与电阻R32一端、电阻R36一端、电阻R38一端、电容C29一端连接,电阻R3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0另一端、电阻R35一端连接,电阻R35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阻R36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29另一端、电阻R38另一端分别接地,运放器U2A引脚①分别与电阻R40一端、电容C32一端、电阻R41一端连接,电阻R4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5一端、电阻R42一端连接,电阻R42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运放器U2A引脚③分别与电阻R40另一端、电容C32另一端、电容C38一端、控制电路(3)连接,电容C38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1A引脚②分别与电阻R44一端、电阻R47一端、电阻R50一端、电容C40一端连接,电阻R4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5另一端、电阻R45一端连接,电阻R45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阻R47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40另一端、电阻R50另一端分别接地,运放器U3A引脚①分别与控制电路(3)、电阻R55一端、电容C49一端连接,电阻R55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容C49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3A引脚②-③与控制电路(3)连接,运放器U4A引脚①分别与控制电路(3)、电阻R54一端、电容C48一端连接,电阻R54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容C48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3A引脚②-③与控制电路(3)连接,运放器U5A引脚①分别与控制电路(3)、电阻R53一端、电容C42一端连接,电阻R53另一端与风扇驱动电路(6)连接,电容C42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5A引脚②分别与控制电路(3)、电容C50一端连接,电容C50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5A引脚③与控制电路(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其特征在于:灯驱动电路(9)包括有晶体管Q4,晶体管Q4栅极端分别与电阻R20一端、电阻R9一端连接,电阻R20另一端接地,电阻R9另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电阻R11一端分别与+15V电源连接,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电阻R11另一端、电阻R13一端连接,电阻R13另一端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基极分别与电阻R18一端、电阻R22一端连接,电阻R18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电阻R22另一端、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E20另一端、晶体管Q4源极端分别接地,晶体光Q4漏极端通过二极管D8负极端、电感L4与灯连接,继电器RE1一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8一端、二极管D7负极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15V电源连接,继电器RE1另一电源输入端分别与二极管D7正极端、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电阻R15一端、电阻R19一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与控制电路(3)连接,电阻R19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接地,继电器RE1受控开关一端分别与风扇整流电路(10)、二极管D6正极端连接,继电器RE1受控开关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6负极端、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19276.2U CN215830778U (zh) | 2021-08-25 | 2021-08-25 | 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19276.2U CN215830778U (zh) | 2021-08-25 | 2021-08-25 | 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30778U true CN215830778U (zh) | 2022-02-15 |
Family
ID=8019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19276.2U Active CN215830778U (zh) | 2021-08-25 | 2021-08-25 | 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307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937385A (zh) * | 2024-03-15 | 2024-04-26 | 广州市谊华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三线风机保护系统和方法 |
-
2021
- 2021-08-25 CN CN202122019276.2U patent/CN2158307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937385A (zh) * | 2024-03-15 | 2024-04-26 | 广州市谊华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三线风机保护系统和方法 |
CN117937385B (zh) * | 2024-03-15 | 2024-05-31 | 广州市谊华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三线风机保护系统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830778U (zh) | 一种可墙控调速调亮的风扇灯双控电路 | |
CN204598424U (zh) | 一种led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一体化装置 | |
CN215830777U (zh) | 一种可墙控开关风扇和灯的风扇灯双控电路 | |
CN215292978U (zh) | 一种风扇灯双控控制电路 | |
CN215830776U (zh) | 一种负极性供电的风扇灯双控电路 | |
CN210536989U (zh) | 一种带有小夜灯功能的led驱动电路 | |
CN210120685U (zh) | 一种兼容wifi和蓝牙功能的无线调光调色驱动电路 | |
CN216659596U (zh) |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保护装置 | |
CN217406758U (zh) | 一种手势感应控制led灯具的控制电路 | |
CN210958911U (zh) | 一种单火双控智能调光开关 | |
CN216904857U (zh) | 一种单火双控开关 | |
KR101295738B1 (ko) | 무선 스위치장치 | |
CN215871930U (zh) | 一种车载曲臂升降照明灯系统的控制箱 | |
CN215860913U (zh) | 一种可在任意方向设置停留时间的摇头风扇 | |
CN212752675U (zh) | 一种风扇灯两线式调光调色控制系统 | |
CN214481391U (zh) | 一种双联双控智能调光开关控制系统 | |
CN210565263U (zh) | 具备照明功能的吊扇控制电路及吊扇 | |
CN212259375U (zh) | 带正反转功能的吊扇灯无线控制电路及吊扇灯 | |
CN212785952U (zh) | 基于吊扇灯的控制装置 | |
CN115226266A (zh) | 一种驱动电路及灯具 | |
CN109488508B (zh) | 发电机一键启停控制系统 | |
CN206314035U (zh) | 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9526111B (zh) | 电力载波三基色多色温led路灯控制系统 | |
CN220227247U (zh) | 一种串接ac切波壁控器的风扇灯控制系统 | |
CN209472807U (zh) | 一种床头灯控制系统及床头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