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4035U - 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4035U
CN206314035U CN201621445203.2U CN201621445203U CN206314035U CN 206314035 U CN206314035 U CN 206314035U CN 201621445203 U CN201621445203 U CN 201621445203U CN 206314035 U CN206314035 U CN 206314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iode
control
diode
electric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52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明鉴
苏承勇
曾凡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ree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ree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ree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ree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452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4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4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4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可调的恒流电源、两个具有不同色温的LED灯组以及用于控制LED灯组处于不同色温及亮度状态的控制单元;LED灯组包括灯组LED1和灯组LED2,其中灯组LED1由黄光LED灯串联而成,灯组LED2由白光LED灯串联而成;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电路IC2、触点开关SW1、触点开关SW2、触点开关SW3、触点开关SW4、电阻R19和电阻R20;在列车中照明时能够对亮度、色温进行多种方式的选择,并且控制准确,从而满足列车上不同乘客的亮度需求,而且使用方便,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环境在不断恶化,各国都在发展清洁能源,而LED灯以其耗能少、适用性强、灯光清晰度高、舒适度好、响应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多色温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光源在城市道路照明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随着LED灯技术的不断发展,LED照明技术逐渐应用到了现代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LED灯的色温、亮度的需求也出现出多样化;比如在运行的列车上,特别是长途列车,现有技术中,列车上对于照明的控制一般采用如下方式:在夜晚旅客需要休息时,将列车的一部分灯关闭,值保持部分灯工作,从而调节亮度,而这种方式一般只有两种状态,也就是说灯光或亮或暗,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满足旅客的需求,比如对光纤敏感的旅客;或者将照明灯全部关闭,但是,由于列车的人员较多,不能满足照明需要,尤其是需要走动的旅客。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照明控制系统,在列车中照明时能够对亮度、色温进行多种方式的选择,并且控制准确,从而满足列车上不同乘客的亮度需求,而且使用方便,稳定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在列车中照明时能够对亮度、色温进行多种方式的选择,并且控制准确,从而满足列车上不同乘客的亮度需求,而且使用方便,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可调的恒流电源、两个具有不同色温的LED灯组以及用于控制LED灯组处于不同色温及亮度状态的控制单元;
LED灯组包括灯组LED1和灯组LED2,其中灯组LED1由黄光LED灯串联而成,灯组LED2由白光LED灯串联而成;
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电路IC2、触点开关SW1、触点开关SW2、触点开关SW3、触点开关SW4、电阻R19和电阻R20;
触点开关SW1的动触点与恒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触点开关SW1的第一静触点悬空,触点开关SW1的第二静触点与灯组LED2的负极连接;
触点开关SW2的动触点与恒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触点开关SW2的第一静触点悬空,触点开关SW2的第二静触点与灯组LED1的负极连接;
触点开关SW3和触点开关SW4的动触点与恒电流源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触点开关SW3的第一静触点和触点开关SW4的第二静触点悬空,触点开关SW3的第二静触点通过电阻R19连接于恒流电源的控制输入端,触点开关SW4的第一静触点通过电阻R20连接于恒流电源的控制输入端;
所述控制电路IC2控制触点开关SW1、触点开关SW2、触点开关SW3以及触点开关SW4动作。
进一步,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开关电源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恒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显示电路连接,所述显示电路还与控制电路IC2连接。
进一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17、电阻R18、开关芯片IC1、光耦G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以及三极管Q1;
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正极,另一端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电容C1与恒流电源的输出正极的公共连接点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容C2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容R1连接于二极管D4的负极,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芯片IC1的4引脚,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于开关芯片IC1的4引脚;
开关芯片IC1的2引脚通过电容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开关芯片IC1的5、6、7和8引脚均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电容C3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2连接于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于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容C7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容C4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阻R3之间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于三极管Q1的源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7连接于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阻R17和光耦G1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18接地,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耦G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开关芯片IC1的1引脚,光耦G1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8接地且还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连接,电阻R3作为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端的一端通过电容C5接地,电容C5和电阻R3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其中,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
进一步,所述显示单元包括选通开关SW1、控制芯片IC2、数码管DS、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以及电阻R16;
所述控制芯片IC2具有四个的数码管控制端,其中,数码管控制端2通过电阻R13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数码管控制端3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数码管控制端6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数码管控制端7通过电阻R16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以及三极管Q5的基极均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4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3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2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IC2的触点开关控制端与各触点开关连接并控制触点开关动作;
选通开关SW1具有8个输出端,且选通开关SW1的8个输出端的与数码管DS的8各输入端对应连接,选通开关SW1的1引脚与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选通开关SW1的13引脚通过电容C6接地,选通开关的15引脚接地,选通开关的14引脚与控制芯片IC2的触发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列车中照明时能够对亮度、色温进行多种方式的选择,并且控制准确,从而满足列车上不同乘客的亮度需求,而且使用方便,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可调的恒流电源、两个具有不同色温的LED灯组以及用于控制LED灯组处于不同色温及亮度状态的控制单元;
LED灯组包括灯组LED1和灯组LED2,其中灯组LED1由黄光LED灯串联而成,灯组LED2由白光LED灯串联而成;
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电路IC2、触点开关SW1、触点开关SW2、触点开关SW3、触点开关SW4、电阻R19和电阻R20;
触点开关SW1的动触点与恒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触点开关SW1的第一静触点悬空,触点开关SW1的第二静触点与灯组LED2的负极连接;
触点开关SW2的动触点与恒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触点开关SW2的第一静触点悬空,触点开关SW2的第二静触点与灯组LED1的负极连接;
触点开关SW3和触点开关SW4的动触点与恒电流源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触点开关SW3的第一静触点和触点开关SW4的第二静触点悬空,触点开关SW3的第二静触点通过电阻R19连接于恒流电源的控制输入端,触点开关SW4的第一静触点通过电阻R20连接于恒流电源的控制输入端;
所述控制电路IC2控制触点开关SW1、触点开关SW2、触点开关SW3以及触点开关SW4动作;其中,控制电路IC2采用现有的单片机,比如AVR单片机、ARM单片机等,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当触点开关SW1和触点开关SW2择一闭合时,与触点开关相对应的LED灯组亮,表现出两种色温,此时驱动驱动电流恒定,均表现出一种亮度;当触点开关SW1和SW2均闭合时,两个灯组均亮,此时表现出第三种色温,亮度不便;当触点开关SW3和SW4动作择一动作或者同时动作时,使得恒流电源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电阻R19和/电阻R20反馈到恒流电源的控制输入端,比如通过PWM波控制信号或者正弦小信号,恒流电源的控制输入端接收到反馈信号后,根据反馈信号调节恒流电源的输出电流,从而使LED灯发出不同亮度的光,由于亮度的改变,将导致两个不同色温的灯组混合的光色温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色温和亮度的调节,为了具有更多亮度调节,电阻R19和电阻R20采用可调电阻,比如电位器或者连续可调电阻;恒流电源采用现有电源。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开关电源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恒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显示电路连接,所述显示电路还与控制电路IC2连接。
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17、电阻R18、开关芯片IC1、光耦G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以及三极管Q1;
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正极,另一端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电容C1与恒流电源的输出正极的公共连接点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容C2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容R1连接于二极管D4的负极,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芯片IC1的4引脚,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于开关芯片IC1的4引脚;
开关芯片IC1的2引脚通过电容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开关芯片IC1的5、6、7和8引脚均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电容C3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2连接于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于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容C7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容C4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阻R3之间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于三极管Q1的源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7连接于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阻R17和光耦G1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18接地,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耦G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开关芯片IC1的1引脚,光耦G1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8接地且还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连接,电阻R3作为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端的一端通过电容C5接地,电容C5和电阻R3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其中,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工作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开关芯片采用现有的芯片,比如TNY280;其中,三极管和电阻R4以及电阻R17和电阻R18形成反馈支路,用于将采集的信号反馈到开关芯片中,从而保证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选通开关SW1、数码管DS、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以及电阻R16;
所述控制芯片IC2具有四个的数码管控制端,其中,数码管控制端2通过电阻R13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数码管控制端3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数码管控制端6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数码管控制端7通过电阻R16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以及三极管Q5的基极均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4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3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2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IC2的触点开关控制端与各触点开关连接并控制触点开关动作;
选通开关SW1具有8个输出端,且选通开关SW1的8个输出端的与数码管DS的8各输入端对应连接,选通开关SW1的1引脚与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选通开关SW1的13引脚通过电容C6接地,选通开关的15引脚接地,选通开关的14引脚与控制芯片IC2的触发信号输出端连接,其中,控制芯片IC2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根据控制命令输出相应的动作指令控制触点开关动作,同时,控制数码管DS的控制输入端动作信号,即通过三极管Q2、Q3、Q4以及Q5的导通与截止实现,而且向选通开关SW1输入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选通开关SW1的工作,进而确保数码管DS对当前的色温、亮度值进行相应地显示,当然,数码管DS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选通开关SW1可采用SW-DIP8;其中,控制芯片IC2的控制信号可以通过遥控设备输入,也可以通过触控面板、触控按钮等方式进行输入,在此不加以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的恒流电源、两个具有不同色温的LED灯组以及用于控制LED灯组处于不同色温及亮度状态的控制单元;
LED灯组包括灯组LED1和灯组LED2,其中灯组LED1由黄光LED灯串联而成,灯组LED2由白光LED灯串联而成;
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电路IC2、触点开关SW1、触点开关SW2、触点开关SW3、触点开关SW4、电阻R19和电阻R20;
触点开关SW1的动触点与恒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触点开关SW1的第一静触点悬空,触点开关SW1的第二静触点与灯组LED2的负极连接;
触点开关SW2的动触点与恒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触点开关SW2的第一静触点悬空,触点开关SW2的第二静触点与灯组LED1的负极连接;
触点开关SW3和触点开关SW4的动触点与恒电流源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触点开关SW3的第一静触点和触点开关SW4的第二静触点悬空,触点开关SW3的第二静触点通过电阻R19连接于恒流电源的控制输入端,触点开关SW4的第一静触点通过电阻R20连接于恒流电源的控制输入端;
所述控制电路IC2控制触点开关SW1、触点开关SW2、触点开关SW3以及触点开关SW4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开关电源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恒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显示电路连接,所述显示电路还与控制电路IC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17、电阻R18、开关芯片IC1、光耦G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以及三极管Q1;
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正极,另一端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电容C1与恒流电源的输出正极的公共连接点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容C2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容R1连接于二极管D4的负极,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芯片IC1的4引脚,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于开关芯片IC1的4引脚;
开关芯片IC1的2引脚通过电容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开关芯片IC1的5、6、7和8引脚均连接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电容C3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2连接于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于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容C7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容C4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阻R3之间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于三极管Q1的源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7连接于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阻R17和光耦G1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18接地,光耦G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光耦G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开关芯片IC1的1引脚,光耦G1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8接地且还与恒流电源的输出负极连接,电阻R3作为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端的一端通过电容C5接地,电容C5和电阻R3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其中,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包括选通开关SW1、控制芯片IC2、数码管DS、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以及电阻R16;
所述控制芯片IC2具有四个的数码管控制端,其中,数码管控制端2通过电阻R13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数码管控制端3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数码管控制端6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数码管控制端7通过电阻R16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以及三极管Q5的基极均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4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3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2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数码管DS的控制端K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IC2的触点开关控制端与各触点开关连接并控制触点开关动作;
选通开关SW1具有8个输出端,且选通开关SW1的8个输出端的与数码管DS的8各输入端对应连接,选通开关SW1的1引脚与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选通开关SW1的13引脚通过电容C6接地,选通开关的15引脚接地,选通开关的14引脚与控制芯片IC2的触发信号输出端连接。
CN201621445203.2U 2016-12-26 2016-12-26 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Active CN206314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5203.2U CN206314035U (zh) 2016-12-26 2016-12-26 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5203.2U CN206314035U (zh) 2016-12-26 2016-12-26 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4035U true CN206314035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46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5203.2U Active CN206314035U (zh) 2016-12-26 2016-12-26 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40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929A (zh) * 2018-03-09 2018-07-13 佛山冠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多色温及流明值的调节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929A (zh) * 2018-03-09 2018-07-13 佛山冠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多色温及流明值的调节电路
CN108282929B (zh) * 2018-03-09 2023-12-22 佛山冠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多色温及流明值的调节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5184U (zh) 智能小区路灯控制装置
CN109714856B (zh) 基于环境检测的三基色多色温led路灯智能控制系统
CN107509278A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
CN107094337A (zh) 一种光控式宽电压led灯驱动电路
CN108575009A (zh) 车用日行、位置、转向灯的复用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09413809A (zh) 灯具控制系统及照明系统
CN106132038A (zh) 一种实时可调色温的隧道灯系统
CN206314034U (zh) 游轮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CN206314035U (zh) 列车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CN204222779U (zh) 一种工作指示与背光照明复用的开关
CN106028578A (zh) 一种状态指示灯智能调节电路及一种路由器
CN212086555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照明电路
CN205693942U (zh) 一种阵列式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
CN105517293B (zh) 一种微模块机房的灯光控制装置及其系统
CN107087331A (zh) 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宽电压led灯驱动电路
CN209593842U (zh) 灯具控制系统及照明系统
CN208337946U (zh) 一种led灯的调光调色驱动电路
CN210579360U (zh) 户外指示灯智能调光装置
CN206314038U (zh) 互联网+多色温亮度led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CN206332882U (zh) 飞机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CN201708999U (zh) 触摸led控制器
CN106507545B (zh) 飞机多色温亮度可调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CN207518897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
CN104427686A (zh) 灯具及其控制电路
CN203675379U (zh) 一种led智能控制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