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6304U - 一种无痕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痕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6304U
CN215826304U CN202121014696.5U CN202121014696U CN215826304U CN 215826304 U CN215826304 U CN 215826304U CN 202121014696 U CN202121014696 U CN 202121014696U CN 215826304 U CN215826304 U CN 215826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cover
support plate
glued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146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Mux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Mux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Mux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Mux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146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6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6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6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痕外壳,包括:由上至下分布有文件套(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封面(4),其中,第一支撑、第二支撑板(3)并排排列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板(2)表面两端边缘设有第一凹槽(21)和第一凹孔(22);第一凹槽(21)侧边的第三凹孔(23)中嵌入或胶粘合有第三磁铁扣(231);第一凹孔(22)中胶粘合有第一磁铁扣(221);第二支撑板(3)表面两端边缘设有第二凹槽(31)和第二凹孔(32);第二凹槽(31)侧边的第四凹孔(33)中嵌入或胶粘合有第四磁铁扣(331);第二凹孔(32)中胶粘合有第二磁铁扣(321);再次打开后,纸张还是一个平面的效果,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无痕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壳,尤其涉及证书、营业执照的无痕折叠包装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证书,通过一个外壳进行包裹,制作精美,款式多样。但是,现有的证书的外壳,折叠后都会让纸张中间的折边产生一条折痕。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证书夹或文件夹,让证书、奖状、营业执照、文件纸张折叠时,折边为一个弧形面,让纸张不会产生折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痕外壳,包括:由上至下分布有文件套(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封面(4),其中,第一支撑、第二支撑板(3)并排排列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板(2)表面两端边缘设有第一凹槽(21)和第一凹孔(22);第一凹槽(21)侧边的第三凹孔(23)中嵌入或胶粘合有第三磁铁扣(231);第一凹孔(22)中胶粘合有第一磁铁扣(221);第二支撑板(3)表面两端边缘设有第二凹槽(31)和第二凹孔(32);第二凹槽(31)侧边的第四凹孔(33)中嵌入或胶粘合有第四磁铁扣(331);第二凹孔(32)中胶粘合有第二磁铁扣(321);文件套(1)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上下重叠,边缘进行三边封口的密封连接,形成一个敞口的袋子结构;在文件套(1)上方或左侧或右侧留有至少一个敞口;文件套(1)袋子内放置有纸张、文件资料;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相互对折后,纸张、文件资料的折边为无折痕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封面(4)覆盖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展开后的外表面及外表面的侧面。
进一步地,或者,封面(4)两侧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相互胶粘合,中间未进行胶粘合,且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展开时,中间部位的封面(4)为隆起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面(4)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外表面及各个侧边相互胶粘合剂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3)分为:一块完整的面板,或者,内部具有网格状结构的面板。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内表面上内分布有多个重叠排列的文件套(1)。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3)四周各凸起一圈,且相互错位,相互间与另一个壳体进行卡合连接。
进一步地,封面(4)两端局部对折并上下封边,形成书壳,书壳套合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表面;套合后,在书壳表面胶粘合连接有文件套(1)。
进一步地,封面(4)由柔性的弹性面料制成,封面(4)表面印刷有文字信息。
进一步地,纸张直接同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进行胶粘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通过将证书壳体的支撑板进行加厚,并且,在接触部位设有长条形的凹槽,两个支撑板相互折叠后,两个支撑板中的凹槽相互合拢,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在证书对折时,折边位于密封空间中,折边形成一个圆弧形面的效果。加之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对纸张的夹合,让纸张对折后不易或不会产生折痕。再通过支撑板之间内置的磁铁扣,实现对折后的纸张被紧密的贴合连接。再次打开后,纸张还是一个平面的效果,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整体分解展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并排排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壳体整体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壳体折叠合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壳体折叠合拢时的半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壳体整体展开时(封面同侧边粘合)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壳体整体展开时(封面未与侧边粘合)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壳体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合拢时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壳体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合拢时(较宽凹槽结构)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壳体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合拢时,内表面直接粘贴纸张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至少一个设有一圈凸起环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整体设有一圈凸起环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第一支撑板内部为网格结构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痕外壳的封面为书壳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文件套;11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2第一支撑板;21第一凹槽;22第一凹孔;221第一磁铁扣;23第三凹孔;231第三磁铁扣;3第二支撑板;31第二凹槽;32第二凹孔;321第二磁铁扣;33第四凹孔;331第四磁铁扣;4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4所示,一种无痕外壳,包括:由上至下分布有文件套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封面4,其中,第一支撑、第二支撑板3并排排列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板2表面两端边缘设有第一凹槽21和第一凹孔22;第一凹槽21侧边的第三凹孔23中嵌入或胶粘合有第三磁铁扣231;第一凹孔22中胶粘合有第一磁铁扣221;第二支撑板3表面两端边缘设有第二凹槽31和第二凹孔32;第二凹槽31侧边的第四凹孔33中嵌入或胶粘合有第四磁铁扣331;第二凹孔32中胶粘合有第二磁铁扣321;文件套1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上下重叠,边缘进行三边封口的密封连接,形成一个敞口的袋子结构;在文件套1上方或左侧或右侧留有至少一个敞口;文件套1袋子内放置有纸张、文件资料;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相互对折后,纸张、文件资料的折边为无折痕的弧形面。
具体的,壳体整体展开时,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相互并排排列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文件套1胶粘合在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的内表面上,封面4胶粘合在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外表面和外表面的侧边上。文件套1中的第二面板12与相邻分布的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内表面进行胶粘合连接或热熔融合连接。文件套1中的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12边缘进行热熔融合或胶粘合的三边封口连接。文件套1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之间留有一边为敞口,不对其进行封口。该敞口用于纸张、文件资料的取放,敞口分布在文件套1的上方或左侧边或右侧边。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分为:柔性塑料面板和加厚的塑料膜。第一面板11为透明的柔性面板或透明的塑料膜。第二面板12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柔性面板或透明的半透明、不透明的塑料膜。
壳体对折闭合时,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相互重叠排列并相互贴合。此时,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31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经过弯折的文件套1,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相互重叠并紧贴为一个平面。文件套1的折边在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中展开,形成一个近似圆弧形的弧面。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31的中空区域,为文件套1的折边提供一个延伸扩展的空间。让文件套1在折叠后,不会形成180度的弯折,就不易产生折痕。从而保证文件套1内的证书、奖状、营业执照、文件材料等纸张材质在折叠过程中不会产生折痕。
具体的,第一支撑板2表面设有长条形的第一凹槽21、第二支撑板3表面设有长条形的第二凹槽3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外表面及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相邻的两个侧边上胶粘合或套合连接有封面4。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的目的是让两个壳体对折后,纸张或文件资料在对折后折边是一个弧形面,而不是一个接近180度的折边,目的是防止纸张或文件资料弯折后折边生成折痕。
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相互展开的过程,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的四个边相互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分布,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中相邻的两个侧边对文件套1形成支撑的效果。同时,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也对文件套1进行大面积的支撑。
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相互对折的过程中,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31的四个边重叠相互贴合,让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对折后,形成一个空腔结构的密封空间。密封空间用于文件套1及内部的纸张、文件资料在其内部展开,让文件套1及内部的纸张、文件资料的折边形成弧形面结构。防止产生折痕。
具体的,第一支撑板2表面边缘一侧分布有第一凹孔22,第一凹孔22中胶粘合有第一磁铁扣221。第二支撑板3表面边缘一侧分布有第二凹孔32,第二凹孔32中胶粘合有第二磁铁扣321。
壳体中的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对折后合拢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相互重叠排列,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表面的第一磁铁扣221与第二磁铁扣321相互吸合,让折叠后的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紧密贴合连接。
第一支撑板2位于第一凹槽21的侧边设有第三凹孔23,第三凹孔23中胶粘合有第三磁铁扣231。还包括:第三磁铁扣231嵌入第一凹槽21的侧边内部。第二支撑板3位于第二凹槽31的侧边设有第四凹孔33,第四凹孔33中连接有第四磁铁扣331。还包括:第四磁铁扣331嵌入第一凹槽21的侧边内部。
其中,壳体中的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整体展开时,第一支撑板2侧边的第三磁铁扣231和第二支撑板3侧边的第四磁铁扣331之间相互吸合,让展开后的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更平整的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根据需要,可以不设置第三磁铁扣231和第四磁铁扣331。
第一磁铁扣221、第二磁铁扣321、第三磁铁扣231、第四磁铁扣331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嵌入或胶粘合连接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表面整体为平面。
具体的,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进行对折后,重叠后相邻分布的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此时的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为相互贴合的状态。由于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为透明的柔性面板或加厚的薄膜,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可以进行弯曲对折。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弯曲对折后,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弯折的折边,整体为一个弧形面,分布在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组合成的密闭空间中。
由于文件套1中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弯折后为一个近似的圆弧形面,夹在其中的证书、纸张、文件资料的折边也是一个弧形面的折边。这样,纸张就不会在对折后,让折边产生折痕。当纸张再次展开后,依然是一张无折痕的完整的纸张。由于第一面板11、纸张、第二面板12相互贴合,在对折过程中,文件套1中的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会对纸张产生一个前后两面的夹紧力,让纸张弯折过程中,不会或最大程度的防止纸张的折边产生折痕。
具体的,文件套1中放置不同厚度的纸张,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的厚度也不一样,文件套1中的纸张获得的支撑力也不同。文件套1中装入的纸张越厚,硬度越大,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的厚度也越厚。对于较厚的纸张,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采用柔性塑料面板,如:亚克力材质或其他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柔性面板。让纸张夹合在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之间,受到更好的支撑性,起到的防褶皱的性能也越好。其适用于营业执照等较厚的纸张中使用。使用柔性塑料面板,将文件套1展开时,较厚的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的平整性也更好,让文件套1中的文件的展示效果也越好。而文件套1中装入的纸较薄时,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可以使用厚度较薄的塑料膜,就能起到防止纸张弯折后出现折痕的目的。
根据需要,可以不设置文件套1中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结构,而是将纸张、文件资料直接胶粘合在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的内表面。纸张在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中弯折但不会产生折痕。此时的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的外表面胶粘合有封面4。或者,文件套1中的透明的第一面板11或透明的塑料膜直接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内表面边缘进行胶粘合,在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外表面胶粘合有封面4。
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厚度,调整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的内部高度。文件套1和纸张弯折时,获得不同弧度弯曲。当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侧边的厚度越大,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对折重叠后内部的空间越高,第一面板11、纸张、第二面板12弯曲的弧度也就越大。位于文件套1中纸张的折边的弧度也越大,纸张发生折痕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纸张产生折痕的可能性就越大。
除此之外,还可以调节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31的宽度,让对折后的第一面板11、纸张、第二面板12的折边有更长的空间进行弯曲。让第一面板11、纸张、第二面板12整体形成弧形面的空间更多、更长,防止纸张折边产生褶皱的效果也就越好。
还包括,当第一支撑板2设有一圈凸起的第一环边,第一环边小于第二支撑板3中第二凹槽31的内径。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相互折叠合拢时,第一环边卡合在第二支撑板3的第二凹槽31中,实现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的扣合效果。或者,第一支撑板2设有一圈凸起的第一环边,第二支撑板3设有一圈凸起的第二环边。第一环边与第二环边错位分布,相互卡合连接。
如图14所示,具体的,还包括,第一支撑板2边缘设有一圈凸起的第一环形边,第二支撑板3边缘设有一圈凸起的第二环形边。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相互对折后,第一环形边与第二环形边重叠连接。让第一支撑板2中的第一凹槽21和第二支撑板3中的第二凹槽31的内部空间更大。这样,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内表面可以设置多个重叠的文件套1,收纳更多的纸张或文件资料。

Claims (8)

1.一种无痕外壳,其特征是,包括:由上至下分布有文件套(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封面(4),其中,第一支撑、第二支撑板(3)并排排列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第一支撑板(2)表面两端边缘设有第一凹槽(21)和第一凹孔(22);第一凹槽(21)侧边的第三凹孔(23)中嵌入或胶粘合有第三磁铁扣(231);第一凹孔(22)中胶粘合有第一磁铁扣(221);
第二支撑板(3)表面两端边缘设有第二凹槽(31)和第二凹孔(32);第二凹槽(31)侧边的第四凹孔(33)中嵌入或胶粘合有第四磁铁扣(331);第二凹孔(32)中胶粘合有第二磁铁扣(321);
文件套(1)的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上下重叠,边缘进行三边封口的密封连接,形成一个敞口的袋子结构;在文件套(1)上方或左侧或右侧留有至少一个敞口;文件套(1)袋子内放置有纸张、文件资料;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相互对折后,纸张、文件资料的折边为无折痕的弧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痕外壳,其特征在于,封面(4)覆盖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展开后的外表面及外表面的侧面;
或者,封面(4)两侧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相互胶粘合,中间未进行胶粘合,且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展开时,中间部位的封面(4)为隆起的弧形面;
还包括,封面(4)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外表面及各个侧边相互胶粘合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痕外壳,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3)分为:一块完整的面板,或者,内部具有网格状结构的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痕外壳,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内表面上内分布有多个重叠排列的文件套(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痕外壳,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3)四周各凸起一圈,且相互错位,相互间与另一个壳体进行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痕外壳,其特征在于,封面(4)两端局部对折并上下封边,形成书壳,书壳套合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表面;套合后,在书壳表面胶粘合连接有文件套(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痕外壳,其特征在于,封面(4)由柔性的弹性面料制成,封面(4)表面印刷有文字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痕外壳,其特征在于,纸张直接同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进行胶粘合连接。
CN202121014696.5U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无痕外壳 Active CN215826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4696.5U CN215826304U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无痕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4696.5U CN215826304U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无痕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6304U true CN215826304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88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14696.5U Active CN215826304U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无痕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6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01681A (en) Method of construction of multipurpose cardcarrier or menu
AU2017217615B2 (en) Protective cover
US5762375A (en) Inlaid portfolio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4656532B2 (ja) バンド型ファイル用シート封筒
CN215826304U (zh) 一种无痕外壳
JP2010036568A (ja) ブックカバー
CN113071245A (zh) 一种无痕外壳
US4296561A (en) Picture frame having integral latching means
KR100850291B1 (ko) 노트
US2557523A (en) Card holder
JP2008279602A (ja) 書類ホルダー
CN201128303Y (zh) 风琴式公文包
KR101431767B1 (ko) 봉투형 카드 꽂이가 구성된 커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2126062U (zh) 一种新型纸板封套
JP3136375U (ja) スタンドホルダ
JP3154410U (ja) ブックカバー
CA2666072C (en) Folder with card-receiving recess
JP3195503U (ja) ジャバラ式収集帳
JP3235479U (ja) 冊子
JP3076271U (ja) 包装用袋
JP3091767U (ja) 広告等を保持する透明シートを有する携帯用吸い殻入れ
JP3166242U (ja) 多機能鏡
JP3642807B2 (ja) 立体視可能な冊子あるいはアルバム
JP3207893U (ja) 書類収納具
KR101364857B1 (ko) 다단식 파일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