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0293U - 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0293U
CN215820293U CN202120679103.0U CN202120679103U CN215820293U CN 215820293 U CN215820293 U CN 215820293U CN 202120679103 U CN202120679103 U CN 202120679103U CN 215820293 U CN215820293 U CN 215820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r
seat
support
tray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91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Wuyimi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Wuyimi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Wuyimi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Wuyimi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91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0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0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0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包括椅座、椅背以及底座,椅座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以连接两者的托盘,托盘远离椅背的一侧为铰接设置,且允许椅座通过托盘的铰接实现前倾/前倾后恢复,托盘靠近椅背的一侧安装有定位件,定位件作用/不作用在椅座时椅座前倾保持或解除前倾保持,托盘与底座的连接处还设有腿部支撑件,腿部支撑件用以在用户斜坐于椅座时对腿部提供支撑,且允许根据用户的身高作长度调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用户端坐在椅座后,由于椅座前倾,腿部与躯干呈一定夹角,躯干上段部分倚靠在椅背,腰部则不受力,而腿部的膝盖处则抵于腿部支撑件,避免因为斜坐导致前滑,这样可以避免腰部肌肉紧绷,有利于腰部与背部肌肉的放松。

Description

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
背景技术
椅子是一种日常生活家具,一种有靠背的坐具。
CN111955984A公开号了一种椅子,尤其是办公椅,包括具有脚柱的脚架,在所述脚柱上经由座椅倾斜机构支承有椅座元件和座椅靠背,其中,所述座椅倾斜机构包括与所述脚柱连接的基体支撑件,在所述基体支撑件上铰接有靠背支撑件和椅座元件支撑件,并且所述椅座元件和所述座椅靠背经由所述座椅倾斜机构的铰接连接部彼此连接,所述座椅倾斜机构的横梁构成弹簧装置,其中,所述横梁沿椅子横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弹簧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扭转元件尤其是扭杆弹簧,并且所述扭转元件连同所述基体支撑件和或所述靠背支撑件和或所述椅座元件支撑件一起一体式地尤其是一件式地由塑料构成。这种椅子虽然能够实现倾斜,但是用户斜坐容易导致向倾斜方向滑动,且背部依然是倚靠在靠背,这样就会导致背部与腿部之间的弯曲角度增加,从而腰部会持续发力,从而导致腰部的肌肉紧张感增加,久而久之腰部容易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包括椅座、椅背以及底座,椅座安装于椅座的后端,椅座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以连接两者的托盘,托盘远离椅背的一侧为铰接设置,且允许椅座通过托盘的铰接实现前倾/前倾后恢复,托盘靠近椅背的一侧安装有定位件,定位件作用/不作用在椅座时椅座前倾保持或解除前倾保持,托盘与底座的连接处还设有腿部支撑件,腿部支撑件用以在用户斜坐于椅座时对腿部提供支撑,并保持用户坐姿笔挺,且允许根据用户的身高作长度调节。
进一步完善,托盘具有上连接部、下连接部以及连接两者的铰接部,上连接部的通过螺栓固定在椅座的下表面,下连接部插接于底座。
进一步完善,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均为矩状的板体,上连接部的上表面与椅座的下表面贴合、下表面与铰接部固定连接,下连接部的下表面固定于腿部支撑件、上表面与铰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完善,铰接部具有第一转轴、两个第一外耳、两个第二外耳,两个第一外耳固定于上连接部的下表面,并与第一转轴的两端插接配合,两个第二外耳固定于下连接部的上表面,并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且位于对应的第一外耳的内侧。
进一步完善,定位件具有第二转轴、螺杆、两个螺母以及两个第三外耳,两个第三外耳固定于上连接部的下表面并与第一外耳呈相对设置,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三外耳之间,且其居中位置与螺杆固定连接,螺杆移动连接于下连接部,两个螺母均旋于螺杆,且其中一个螺母位于下连接部的上方、另一个位于下连接部的下方。
进一步完善,腿部支撑件具有连接部、被连接部以及两个第一靠垫,连接部插接于底座,且允许与被连接部插接配合,两第一靠垫转动连接于被连接部。
进一步完善,连接部呈T状的构型且内部中空,其竖向部分插接于底座、横向部分背离靠背一侧向下斜向延伸并供被连接部插接于内。
进一步完善,被连接部呈L状的构型,其横向部插于连接部、竖向部连接有与其呈垂直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供两个第一靠垫转动连接,被连接部的横向部分与竖向部分之间具有大于90°的夹角,并利用该夹角使得两个第一靠垫作用于用户的腿部时可抵于其膝盖位置。
进一步完善,连接部的横向部分处开有贯穿设置的定位孔,被连接部的竖向部分处开有若干个贯穿设置的调节孔,定位孔与调节孔之间设有共同连接的插杆。
进一步完善,椅背具有支架以及第二靠垫,支架呈L状的构型,其横向部分通过盖板安装在椅座的下表面,第二靠垫转动连接于支架的竖向部分。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使得用户端坐在椅座后,由于椅座前倾,腿部与躯干呈一定夹角,躯干上段部分倚靠在椅背,腰部则不受力,而腿部的膝盖处则抵于腿部支撑件,避免因为斜坐导致前滑,这样可以避免腰部肌肉紧绷,有利于腰部与背部肌肉的放松,同时保持坐姿笔挺,也使得坐姿曲背的用户可以借此改变坐姿形态,符合人体工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铰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件与部分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腿部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这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包括椅座1、椅背2以及底座3,椅背2安装于椅座1的后端,椅座1与底座3之间设有用以连接两者的托盘4,托盘4远离椅背2的一侧为铰接设置,且允许椅座1通过托盘4的铰接实现前倾/前倾后恢复,托盘4靠近椅背2的一侧安装有定位件5,定位件5作用/不作用在椅座1时椅座1前倾保持或解除前倾保持,托盘4与底座3的连接处还设有腿部支撑件6,腿部支撑件6用以在用户斜坐于椅座1时对腿部提供支撑,并保持用户坐姿笔挺,且允许根据用户的身高作长度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首先根据用户的身高调节好腿部支撑件6的使用长度,然后再根据用户的坐姿习惯对椅座1的前倾角度进行调节,调节后通过定位件5实现前倾保持,当用户端坐在椅座1后,由于椅座1前倾,腿部与躯干呈一定夹角,躯干上段部分倚靠在椅背2,腰部则不受力,而腿部的膝盖处则抵于腿部支撑件6,避免因为斜坐导致前滑,这样可以避免腰部肌肉紧绷,有利于腰部与背部肌肉的放松,同时保持坐姿笔挺,也使得坐姿曲背的用户可以借此改变坐姿形态,符合人体工学。
对于托盘4,托盘4具有上连接部41、下连接部42以及连接两者的铰接部43,上连接部41的通过螺栓固定在椅座1的下表面,下连接部42插接于底座3,如此的设置不仅能够实现托盘4与椅座1、底座3的连接,而且还能够通过铰接部43实现上连接部41与下连接部42的转动连接配合,从而在下连接部42保持固定不动时,上连接部41能够实现前倾调节。
为了便于上连接部41、下连接部42与对应部分的连接,上连接部41、下连接部42均为矩状的板体,上连接部41的上表面与椅座1的下表面贴合、下表面与铰接部43固定连接,下连接部42的下表面固定于腿部支撑件6、上表面与铰接部43固定连接,如此的设置使得上连接部41、下连接部42均具有两个连接面,能够满足与椅座1连接、与腿部支撑件6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与铰接部43共同连接,从而使得上连接部41能够利用转动连接实现前倾角度调节。
为了实现铰接部43的转动,铰接部43具有第一转轴43-a、两个第一外耳43-b、两个第二外耳43-c,两个第一外耳43-b固定于上连接部41的下表面,并与第一转轴43-a的两端插接配合,两个第二外耳43-c固定于下连接部42的上表面,并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43-a,且位于对应的第一外耳43-b的内侧,如此的设置不仅能够实现第一转轴43-a的流畅转动,而且所转动的部分只能是椅座,。
为了实现定位件5的定位效果,定位件5具有第二转轴51、螺杆52、两个螺母53以及两个第三外耳54,两个第三外耳54固定于上连接部41的下表面并与第一外耳43-b呈相对设置,第二转轴51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三外耳54之间,且其居中位置与螺杆52固定连接,螺杆52移动连接于下连接部42,两个螺母53均旋于螺杆52,且其中一个螺母位于下连接部42的上方、另一个位于下连接部42的下方,如此的设置使得定位件5与上连接部41之间为柔性连接,在上连接部41(即椅座1)调节前倾角度时,不会因为下连接部42供螺杆52通过的通孔的内径与螺杆52的外径相同而影响上连接部41前倾角度调节,螺杆52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51,而第二转轴51又是转动连接于第三外耳54,故在上连接部41前倾角度调节过程中,螺杆52的中心轴线与通孔的中心轴线能够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螺杆52也会跟随前倾角度的增加实现向上移动,两个螺母53实现对下连接部52的上下夹紧,从而使得定位件5的定位效果好。
对于腿部支撑件6,腿部支撑件6具有连接部61、被连接部62以及两个第一靠垫63,连接部61插接于底座3,且允许与被连接部62插接配合,两第一靠垫63转动连接于被连接部62,如此的设置使得腿部支撑件6不仅能够与底座3连接,还具有能够符合用户身高的长度,即使得第一靠垫63与椅座1之间产生距离,该距离供脚部存在,并使得腿部膝盖位置能够抵于第一靠垫63,从而通过椅背2与第一靠垫63之间的距离(即用户的背部至膝盖的宽度)能够对作用椅子上的用户产生夹紧感觉,由此使得用户呈笔挺坐姿,第一靠垫63转动连接的设置是为了满足不同小腿长度的用户,这样能够无论用户腿部膝盖的位置位于第一靠垫63任何位置,第一靠垫63均能够通过受力转动与其腿部膝盖相抵。
为了便于连接部61能够同时与底座3、被连接部62连接,连接部61呈T状的构型且内部中空,其竖向部分插接于底座3、横向部分背离靠背2一侧向下斜向延伸并供被连接部62插接于内,如此的设置就能够实现连接部61与底座3、被连接部62同时连接,横向部分背离靠背2一侧向下斜向延伸的设置可以降低被连接部62的使用高度,避免第一靠垫63的使用高度过高,同时也可以避免让用户有视差干扰,即避免用户有下意识会磕碰到自身裆部的危机感。
为了使得第一靠垫63能够作用于腿部,被连接部62呈L状的构型,其横向部插于连接部61、竖向部连接有与其呈垂直设置的固定杆62-b,固定杆62-b供两个第一靠垫63转动连接,被连接部62横向部分与竖向部分之间具有大于90°的夹角,并利用该夹角使得两个第一靠垫63作用于用户的腿部时可抵于其膝盖位置,如此的设置使得被连接部62能够与连接部61连接,也能够与两个第一靠垫63转动连接,而且L状的构型可以弥补连接部61的横向部分背离靠背2一侧向下斜向延伸的设置,使得第一靠垫63能够落于用户的腿部膝盖处,方便快捷。
为了使得腿部支撑件6具有可调节性,连接部61的横向部分处开有贯穿设置的定位孔61-a,被连接部62的竖向部分处开有若干个贯穿设置的调节孔62-a,定位孔61-a与调节孔62-a之间设有共同连接的插杆7,如此的设置使得被连接部62具有多个不同长度的点位,即每个调节孔62-a代表一个长度,从而使得腿部支撑件6具有多个长度,提升了适用性,同时连接方式也方便,只需要通过插杆7同时插入定位孔61-a以及对应长度的调节孔62-a即可,方便快捷。
进一步完善,椅背2具有支架21以及第二靠垫22,支架21呈L状的构型,其横向部分通过盖板8安装在椅座1的下表面,第二靠垫22转动连接于支架21的竖向部分,如此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椅背2与椅座1之间的距离可调,即可以根据用户的坐姿习惯,具体的操作方式调整支架21的横向部分位于盖板8内的距离,盖板8具有供支架21的横向部分插入的插腔,在支架21的横向部分插入插腔后,通过盖板8与椅座1的紧密连接实现对支架21的横向部分的固定,从而支架21的横向部分插入插腔的长度也就意味着椅背2与椅座1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具适应性,而且第二靠垫22也是转动连接设置,其原理与第一靠垫63的原理一致,不同的是第二靠垫22作用于用户的背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包括椅座(1)、椅背(2)以及底座(3),椅背(2)安装于椅座(1)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1)与所述底座(3)之间设有用以连接两者的托盘(4),所述托盘(4)远离所述椅背(2)的一侧为铰接设置,且允许所述椅座(1)通过所述托盘(4)的铰接实现前倾/前倾后恢复,所述托盘(4)靠近所述椅背(2)的一侧安装有定位件(5),所述定位件(5)作用/不作用在所述椅座(1)时所述椅座(1)前倾保持或解除前倾保持,所述托盘(4)与所述底座(3)的连接处还设有腿部支撑件(6),所述腿部支撑件(6)用以在用户斜坐于所述椅座(1)时对腿部提供支撑,并保持用户坐姿笔挺,且允许根据用户的身高作长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具有上连接部(41)、下连接部(42)以及连接两者的铰接部(43),所述上连接部(41)的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椅座(1)的下表面,所述下连接部(42)插接于所述底座(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41)、下连接部(42)均为矩状的板体,所述上连接部(41)的上表面与所述椅座(1)的下表面贴合、下表面与所述铰接部(43)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部(42)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腿部支撑件(6)、上表面与所述铰接部(4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43)具有第一转轴(43-a)、两个第一外耳(43-b)、两个第二外耳(43-c),两个所述第一外耳(43-b)固定于所述上连接部(41)的下表面,并与所述第一转轴(43-a)的两端插接配合,两个所述第二外耳(43-c)固定于所述下连接部(42)的上表面,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43-a),且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外耳(43-b)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5)具有第二转轴(51)、螺杆(52)、两个螺母(53)以及两个第三外耳(54),两个所述第三外耳(54)固定于所述上连接部(41)的下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外耳(43-b)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转轴(51)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三外耳(54)之间,且其居中位置与所述螺杆(52)固定连接,所述螺杆(52)移动连接于所述下连接部(42),两个所述螺母(53)均旋于所述螺杆(52),且其中一个所述螺母位于所述下连接部(42)的上方、另一个位于所述下连接部(42)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撑件(6)具有连接部(61)、被连接部(62)以及两个第一靠垫(63),所述连接部(61)插接于所述底座(3),且允许与所述被连接部(62)插接配合,两所述第一靠垫(63)转动连接于所述被连接部(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1)呈T状的构型且内部中空,其竖向部分插接于所述底座(3)、横向部分背离所述靠背(2)一侧向下斜向延伸并供所述被连接部(62)插接于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连接部(62)呈L状的构型,其横向部插于所述连接部(61)、竖向部连接有与其呈垂直设置的固定杆(62-b),所述固定杆(62-b)供两个所述第一靠垫(63)转动连接,所述被连接部(62)横向部分与竖向部分之间具有大于90°的夹角,并利用该夹角使得两个所述第一靠垫(63)作用于用户的腿部时可抵于其膝盖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1)的横向部分处开有贯穿设置的定位孔(61-a),所述被连接部(62)的竖向部分处开有若干个贯穿设置的调节孔(62-a),所述定位孔(61-a)与所述调节孔(62-a)之间设有共同连接的插杆(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2)具有支架(21)以及第二靠垫(22),所述支架(21)呈L状的构型,其横向部分通过盖板(8)安装在所述椅座(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靠垫(2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21)的竖向部分。
CN202120679103.0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 Active CN215820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9103.0U CN215820293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9103.0U CN215820293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0293U true CN215820293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87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9103.0U Active CN215820293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02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51085A (en) Chair
US7478867B2 (en) Breastfeeding chair
FI73873B (fi) Laenstol.
US5330254A (en) Workplace chair
US5971485A (en) Adjustable, folding chair for massage
US20100301652A1 (en) Back Rest for a Stool or a Chair, and Stool or Chair Provided with such a Back Rest
JPH09503144A (ja) 背部分割型椅子
CA2302063C (en) Ergonomic chair
US7195583B2 (en) Posture and exercise seating
US3741607A (en) Chair
US7717515B2 (en) Chair having an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resistance to tilting
CA2231701A1 (en) Rocking gliding chair
CN215820293U (zh) 一种可保持坐姿笔挺的椅子
JPH1066629A (ja) 可動椅子
CN111955983B (zh) 一种健身椅
CN103202603A (zh) 靠背与膝枕位置可以调整座位具有随动功能的保健课桌椅
CN202739212U (zh) 靠背与膝枕位置可以调整座位具有随动功能的保健课桌椅
CN212345928U (zh) 椅背自回弹座椅
US2027125A (en) Reclining chair
KR200340269Y1 (ko) 학생용 의자의 틸팅 구조
US3870365A (en) Chair or analogous article of furniture
CN215502098U (zh) 一种康复坐姿矫正角椅
KR200207216Y1 (ko) 자세 교정용 의자
EP1164896B1 (en) A chair with an elastic, counter-reacting, reclining seat back
JP2542850Y2 (ja) 椅 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