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3549U - Ar光学模组结构和ar眼镜 - Google Patents

Ar光学模组结构和ar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3549U
CN215813549U CN202121215711.2U CN202121215711U CN215813549U CN 215813549 U CN215813549 U CN 215813549U CN 202121215711 U CN202121215711 U CN 202121215711U CN 215813549 U CN215813549 U CN 215813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optical
driving
screen assembl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157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卿启杰
刘海峰
张韦韪
左惟涵
周迪
黄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y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y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y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y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157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3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3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3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AR光学模组结构和AR眼镜,其中,AR光学模组结构包括:支架组件;光学组件,相对所述支架组件固定;驱动件,包括相对所述支架组件固定的驱动本体及与所述驱动本体连接的驱动杆;主控板,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以及屏幕组件,对应所述光学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控板的控制下,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杆使所述屏幕组件产生靠近或远离所述光学组件的位移,或通过所述驱动杆使所述光学组件产生靠近或远离所述屏幕组件的位移,以调节所述屏幕组件与所述光学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自动调节屈光度的大小,来适应佩戴者的视力要求,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AR光学模组结构和AR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强现实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R光学模组结构和AR眼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AR光学模组结构在使用中需要用手动调节进行屈光度调整,使用不便,手动调节机构常设置在结构的外部,需要反复手动调节确认最终的屈光度值,来适应佩戴者的视力要求,调整过程麻烦,用户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AR光学模组结构,旨在能够自动调节屈光度的大小,来适应佩戴者的视力要求,提高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AR光学模组结构包括:
支架组件;
光学组件,相对所述支架组件固定;
驱动件,包括相对所述支架组件固定的驱动本体及与所述驱动本体连接的驱动杆;
主控板,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以及
屏幕组件,对应所述光学组件设置;
在所述主控板的控制下,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杆使所述屏幕组件产生靠近或远离所述光学组件的位移,或通过所述驱动杆使所述光学组件产生靠近或远离所述屏幕组件的位移,以调节所述屏幕组件与所述光学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配置为电机,所述驱动杆配置为丝杆,所述屏幕组件上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螺纹驱动孔,所述电机通过驱动所述丝杆的正转和反转,来使所述屏幕组件产生相对所述光学组件的位移。
可选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连杆和模组支架,所述连杆的一侧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侧与所述模组支架连接,所述连杆设有供所述驱动本体穿设安装的安装开口,所述模组支架设有供所述丝杆活动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屏幕组件和所述光学组件均位于所述模组支架的背离所述连杆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模组支架于面向所述连杆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所述限位槽用以限位所述驱动本体。
可选地,所述主控板与所述连杆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连杆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光学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屏幕组件设于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光学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模组支架设有导向柱,所述屏幕组件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活动套接于所述导向柱。
可选地,所述导向柱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屏幕组件对应每一所述导向柱设有一所述导向孔,且一所述导向柱穿设所述屏幕组件的一侧,另一所述导向柱穿设所述屏幕组件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模组支架于面向所述连杆的一侧设有第一对位凸部,所述连杆设有第一对位孔,所述第一对位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对位孔,以对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连杆进行预对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AR眼镜,包括前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驱动件可通过驱动杆控制屏幕组件的上下移动,以使屏幕组件远离或靠近光学组件,或通过驱动杆控制光学组件的上下移动,以使光学组件远离或靠近屏幕组件,实现对屏幕组件与光学组件之间距离的调整,从而调整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进一步地,通过将所述驱动件电连接于主控板,通过主控板自动控制驱动件的运动启停,控制驱动杆的运动启停,从而实现自动调节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的效果,避免用手动调节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调整不便,同时通过屈光度的自动调节功能还能增加AR眼镜的使用场景,如实现护眼的需求等,达到眼部保健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AR光学模组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R光学模组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AR光学模组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模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模组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光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屏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095787890000031
Figure BDA000309578789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AR光学模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该AR光学模组结构包括:
支架组件510;
光学组件110,相对所述支架组件510固定;
驱动件310,包括相对所述支架组件510固定的驱动本体320及与所述驱动本体320连接的驱动杆330;
主控板410,与所述驱动件310电连接;以及
屏幕组件210,对应所述光学组件110设置,并连接于所述驱动杆330;
在所述主控板410的控制下,所述驱动件310通过所述驱动杆330使所述屏幕组件210产生靠近或远离所述光学组件110的位移,以调节所述屏幕组件210与所述光学组件110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
不失一般性,以光学组件110所在的位置为下,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驱动件310设于光学组件110的一侧,通过将驱动件310与屏幕组件210进行连接,使得驱动件310可通过驱动杆330控制屏幕组件210的上下移动,以使屏幕组件210远离或靠近光学组件110,实现对屏幕组件210与光学组件110之间距离的调整,从而调整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进一步地,通过将所述驱动件310电连接于主控板410,通过主控板410自动控制驱动件310的运动启停,控制驱动杆330的运动启停,从而实现自动调节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的效果,避免用手动调节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调整不便,同时通过屈光度的自动调节功能还能增加AR眼镜的使用场景,如实现护眼的需求等,达到眼部保健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杆330所驱动的是屏幕组件210,来实现对屏幕组件210与光学组件110之间距离的调整。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驱动杆330来驱动光学组件110,以使所述光学组件产生靠近或远离所述屏幕组件的位移,来实现对屏幕组件210与光学组件110之间距离的调整;可以理解,光学组件110通常包括单个透镜或由多个透镜所共同组成的透镜组件,驱动杆330对光学组件110的驱动可以是对单个透镜的驱动,也可以是对透镜组件的驱动,从而实现对单个透镜或透镜组件与屏幕组件210之间距离的调整,进而实现自动调节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的效果。
可选地,参照图4,所述驱动件310配置为电机315,所述驱动杆330配置为丝杆335,所述屏幕组件210上设有与所述丝杆335配合的螺纹驱动孔220,所述电机315通过驱动所述丝杆335的正转和反转,来使所述屏幕组件210产生相对所述光学组件110的位移。
具体地,所述丝杆335外部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驱动孔220进行螺纹结构的连接,可以理解,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通过丝杆335的正转和反转,带动屏幕组件210产生相对所述光学组件110的位移。同时,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驱动孔22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电机315出现损坏或其他需要更换电机315的情况下,通过旋转所述螺纹结构,即可实现电机315与所述屏幕组件210的拆卸安装,对电机315进行更换。不失一般性地,所述电机315例如可以选择微型马达,微型马达体积较小,能够使产品外观更小,能够避免手动调整需要外置调节轮影响产品外观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里的屈光度自动调节功能还能增加AR眼镜的使用场景,如实现护眼的需求等。
参照图3、图5、图6和图9,可选地,所述支架组件510包括连杆520和模组支架530,所述连杆520的一侧与所述主控板410连接,所述连杆520的另一侧与所述模组支架530连接,所述连杆520设有供所述驱动本体320穿设安装的安装开口521,所述模组支架530设有供所述丝杆335活动穿设的安装孔531;所述屏幕组件210和所述光学组件110均位于所述模组支架530的背离所述连杆520的一侧。可以理解,通过安装开口521的设置,对驱动本体320进行限位,同时安装孔531对丝杆335进一步限位,保证丝杆335能准确插设入螺纹驱动孔220中。
进一步地,所述模组支架530于面向所述连杆520的一侧设有限位槽532,所述安装孔531设于所述限位槽532的槽底,所述限位槽532用以限位所述驱动本体320,达到进一步限位驱动本体320的效果。
可以理解,在电机315进行安装时,将丝杆335依次穿过安装开口521、限位槽532和安装孔531,通过限位槽532对电机315本体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安装孔531对丝杆335进行限位固定,丝杆335穿过安装孔531后螺纹旋转入螺纹驱动孔220中,保证丝杆335和螺纹驱动孔220连接位置正确。
参照图5和图10,可选地,所述连杆520优选地设置为长条状,所述主控板410与所述连杆520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杆520设有第一螺纹孔522,所述第一螺纹孔522设有至少两个,一所述第一螺纹孔522设于所述连杆520一端,另一所述第一螺纹孔522设于所述连杆520的另一端。所述主控板410设有第二螺纹孔420,所述第二螺纹孔420设有至少两个,一所述第二螺纹孔420设于所述主控板410一端,另一所述第二螺纹孔420设于所述主控板41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螺纹孔420与所述一螺纹孔对位配准,通过螺丝锁附的方式对主控板410与所述连杆520进行连接。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410与所述连杆520也可通过销轴的方式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参照图3、图5和图6,可选地,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连杆520可拆卸连接。所述模组支架530设有两个,分别用以对应连接固定两光学组件110。所述模组支架530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螺纹孔533,一所述第三螺纹孔533设于所述模组支架530的一端,另一所述第三螺纹孔533设于所述模组支架530的另一端。所述连杆520设有第四螺纹孔523,所述第四螺纹孔523与所述第三螺纹孔533的数量一致,一所述第四螺纹孔523设于所述连杆520的一端,另一所述第四螺纹孔523设于所述连杆520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螺纹孔523与所述三螺纹孔对位配准,通过螺丝锁附的方式对模组支架530与所述连杆520进行连接。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连杆520也可通过销轴的方式进行连接,使两所述模组支架530连接于所述连杆520,以使模组支架530相对所述连杆520进行位置固定。
参照图3、图6和图8,可选地,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光学组件110可拆卸连接,在模组支架530的位置相对所述连杆520位置固定之后,对所述光学组件110的位置进行固定。
具体地,所述模组支架530设有至少两个第五螺纹孔534,一所述第五螺纹孔534设于所述模组支架530一端,另一所述第五螺纹孔534设于所述模组支架530的另一端。所述光学组件110设有至少两个第六螺纹孔115,所述第六螺纹孔115与所述第五螺纹孔534的数量一致,一所述第六螺纹孔115设于所述光学组件110一端,另一所述第六螺纹孔115设于所述光学组件110的另一端。所述第六螺纹孔115与所述第五螺纹孔534对位配准,通过螺丝锁附的方式对模组支架530与光学组件110进行连接。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光学组件110也可通过销轴的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屏幕组件210设于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光学组件110之间,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光学组件110之间存在所述屏幕组件210上下移动的空间,在丝杆335进行正转或反转时,带动所述屏幕组件210在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光学组件110之间的空间进行上下移动。
不失一般性地,所述光学组件110设有容置槽,所述屏幕组件210适配卡接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屏幕组件210的形状一致,在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垫片,保证所述屏幕组件210在所述光学组件110的容置槽中水平放置。
参照图3,可选地,所述模组支架530设有导向柱535,所述屏幕组件210设有导向孔230,所述导向孔230活动套接于所述导向柱535。通过导向孔230连接于所述导向柱535的方式,方便确保控制屏幕组件210相对所述光学组件110上下移动的方向,保证屏幕组件210上下移动的精度。
可选地,所述导向柱535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屏幕组件210对应每一所述导向柱535设有一所述导向孔230,且一所述导向柱535穿设所述屏幕组件210的一侧,另一所述导向柱535穿设所述屏幕组件210的另一侧。通过两根不同位置设置的导向柱535的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屏幕组件210上升下降方向的正确性,避免屏幕组件210上升下降方向倾斜,丝杆335与屏幕组件210产生干涉,造成屏幕组件210损坏。
可选地,所述模组支架530于面向所述连杆520的一侧设有第一对位凸部536,所述连杆520设有第一对位孔524,所述第一对位凸部536连接于所述第一对位孔524,以对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连杆520进行预对位。
可以理解,在安装连接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连杆520时,首先将第一对位凸部536对位插设于所述连杆520的第一对位孔524,在通过螺丝将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连杆520进行固定,方便固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7和图8,所述模组支架530于面向所述光学组件110的一侧设有第二对位孔537,所述光学组件110于面向所述模组支架530的一侧设有第二对位凸部120,在安装连接所述光学组件110与所述模组支架530时,首先将第二对位凸部120对位插设于所述第二对位孔537,以对所述模组支架530与所述光学组件110进行预对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AR眼镜,该AR眼镜包括前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该AR光学模组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AR眼镜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AR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组件;
光学组件,相对所述支架组件固定;
驱动件,包括相对所述支架组件固定的驱动本体及与所述驱动本体连接的驱动杆;
主控板,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以及
屏幕组件,对应所述光学组件设置;
在所述主控板的控制下,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杆使所述屏幕组件产生靠近或远离所述光学组件的位移,或通过所述驱动杆使所述光学组件产生靠近或远离所述屏幕组件的位移,以调节所述屏幕组件与所述光学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AR光学模组结构的屈光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配置为电机,所述驱动杆配置为丝杆,所述屏幕组件上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螺纹驱动孔,所述电机通过驱动所述丝杆的正转和反转,来使所述屏幕组件产生相对所述光学组件的位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连杆和模组支架,所述连杆的一侧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侧与所述模组支架连接,所述连杆设有供所述驱动本体穿设安装的安装开口,所述模组支架设有供所述丝杆活动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屏幕组件和所述光学组件均位于所述模组支架的背离所述连杆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于面向所述连杆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所述限位槽用以限位所述驱动本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与所述连杆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连杆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光学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屏幕组件设于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光学组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设有导向柱,所述屏幕组件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活动套接于所述导向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屏幕组件对应每一所述导向柱设有一所述导向孔,且一所述导向柱穿设所述屏幕组件的一侧,另一所述导向柱穿设所述屏幕组件的另一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于面向所述连杆的一侧设有第一对位凸部,所述连杆设有第一对位孔,所述第一对位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对位孔,以对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连杆进行预对位。
10.一种AR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AR光学模组结构。
CN202121215711.2U 2021-06-01 2021-06-01 Ar光学模组结构和ar眼镜 Active CN215813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5711.2U CN215813549U (zh) 2021-06-01 2021-06-01 Ar光学模组结构和ar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15711.2U CN215813549U (zh) 2021-06-01 2021-06-01 Ar光学模组结构和ar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3549U true CN215813549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4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15711.2U Active CN215813549U (zh) 2021-06-01 2021-06-01 Ar光学模组结构和ar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3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22317A1 (en) Virtual or augmented reality headsets having adjustable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CN206224053U (zh) 一种虚拟现实装置
WO2017096981A1 (zh) 一种头戴显示器
IL112691A (en) Device for the mechanical hooking of a display system to a helmet
CN215813549U (zh) Ar光学模组结构和ar眼镜
US20120224261A1 (en) Adjustable optical assembly and method
JPH03144413A (ja) 装着式双眼鏡
CN210376922U (zh) 一种智能眼镜后镜片调节结构
CN212933143U (zh) 一种光学模组以及光学设备
KR20070094562A (ko) 소형 디스플레이
WO2019051643A1 (zh) 显示组件及头戴显示设备
CN206224054U (zh) 一种虚拟现实装置
US20180101014A1 (en) Parallel beam flexure mechanism for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adjustment
CN104287270A (zh) 头盔装置
CN214063734U (zh) 一种结构精密的齿轮减速箱
CN217467319U (zh) 一种瞳距可调的双目红外观测仪目镜
CN219475924U (zh) 一种vr光学模组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09265079U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组合盔上调整机构
CN218956917U (zh) 一种可调焦及调节屈光度的双瞳联动望远镜
CN220913436U (zh) 一种目镜倾斜设置的夜视仪
CN219831483U (zh) 可调焦光机和ar眼镜
CN2881679Y (zh) 可方便拆换镜片的眼镜
CN220419696U (zh) 间距调节装置以及智能眼镜
CN218995814U (zh) 一种可变棱镜度防控眼镜
CN219127258U (zh) 一种便于拆卸遮挡片的反转拍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