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8887U -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8887U
CN215808887U CN202121945257.6U CN202121945257U CN215808887U CN 215808887 U CN215808887 U CN 215808887U CN 202121945257 U CN202121945257 U CN 202121945257U CN 215808887 U CN215808887 U CN 215808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nel
air conditioner
panel body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52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加新
芦静
杨杰
刘汉
曹睿
熊绍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19452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8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8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8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面板和面板体,所述面板能够相对于所述面板体运动进而在所述面板和所述面板体之间形成回风道,所述回风道的一端能与所述面板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也能与所述面板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回风道中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能对经过所述回风道中的气体进行过滤,使得气流从所述面板体内部通过所述回风道的一端进入所述回风道的内部,经过所述过滤部件过滤后通过所述回风道的另一端回到所述面板体的内部。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针对空调内部进行有效的过滤和杀菌,无需额外增加循环风道便能够在空调室内机内部进行循环往复杀菌,杀菌效果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由于空调在制冷过程中,蒸发器会凝结大量的水,虽然空调设置有排水口,可将内部大部分的水排到室外,但在空调关机后,仍会残留部分水在冷凝器与接水盘内,给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空调再次开机后,微生物产生的异味会直接导致人体不适。
现有技术存在使用负离子发生器安装于进风口处的空调结构。如此设置,使得通过蒸发器的空气中几乎没有灰尘,这样就提高了空调室内机净化空气的能力。但是其效果有限,其不能在空调内部如接水盘等其它正常风经过的地方通过,对于空调室内的杀菌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因为室内机接水盘或者其它角落的因为潮湿等产生的霉菌等进行有效的杀菌,从而会使空调内部产生异味。导致异味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空调内部的脏污滋生细菌,从而导致有有霉味产生。所以需要设置有直接能够杀菌的离子发生装置。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内部易产生脏污进而滋生细菌,从而导致霉味等异味产生经空调吹风散出,影响人体的舒适性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内部易产生脏污进而滋生细菌,从而导致霉味等异味产生经空调吹风散出,影响人体的舒适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面板和面板体,所述面板能够相对于所述面板体运动进而在所述面板和所述面板体之间形成回风道,所述回风道的一端能与所述面板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也能与所述面板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回风道中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能对经过所述回风道中的气体进行过滤,使得气流从所述面板体内部通过所述回风道的一端进入所述回风道的内部,经过所述过滤部件过滤后通过所述回风道的另一端回到所述面板体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体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上,在所述面板朝所述面板体的方向运动至关闭所述回风道时,所述过滤部件被折叠;在所述面板朝所述面板体的相反方向运动至打开所述回风道时,所述过滤部件展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部件为过滤网;和/或,所述过滤部件展开后形成多个“W”形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体内部还设置有风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包括发射部,所述发射部能够通电而释放出离子,以对流经所述过滤部件的空气进行杀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发生器还包括离子发生部和连接部,所述离子发生部能够产生离子,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离子发生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射部电连接,通过所述连接部传输离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部设置于所述过滤部件上;和/或,所述发射部为碳刷,所述碳刷能够通电而释放出正离子和负离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迎风端和背风端,所述发射部(51)为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发射部设置于所述迎风端上,和至少一个所述发射部设置于所述背风端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发生部设置于所述面板体上,所述连接部的部分结构布置于所述过滤部件上;和/或,所述连接部为铜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风板,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口,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能够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面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导风板能够运动至所述第三端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一端相接,以使得气流从所述面板体的内部经由所述导风板的引导而进入所述回风道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一端为下端,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端为上端,所述导风板的所述第三端为上端,所述导风板的所述第四端为下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电机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电机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一齿条运动,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与所述面板相接以推动所述面板运动;
在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面板相接位置还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面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电机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电机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二齿条运动,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板相接以推动所述导风板运动;
在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导风板相接位置还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面板相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电机齿轮位于所述面板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面板不相接的一端位于所述面板体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导风板相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电机齿轮位于所述面板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面板不相接的一端位于所述面板体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面板体间隔预设距离、或者所述面板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面板体之间密封连接;和/或,
在朝着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方向,所述导风板的宽度>所述出风口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面板设置为能够相对于面板体运动,能够有效形成回风道,并且形成了能够设置过滤部件的空间,并且通过该回风道的结构,能够一端与面板体内部连通以吸入面板体内部的气流,在进入回风道中时通过过滤部件对气流进行过滤和杀菌作用,并通过回风道的另一端回流至面板体的内部,能够对空调内部的空气进行有效的过滤和杀菌,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正常运行时从其内部吹出的气流不会再有霉味等异味,有效提高人体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使用面板、导风板和过滤部件的相互联系和作用,针对空调内部进行有效的过滤和杀菌,无需额外增加循环风道便能够在空调室内机内部进行循环往复杀菌,杀菌效果更强,相对于现有的在空调进风口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异味而言,本实用新型由于过滤部件设置在回风道中,并且具有回风道能够进行足够有效的对室内机内部的空气进行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去除室内机内部异味和细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子发生器与过滤部件进行结合的结构,既能去除内部空气中细菌与异味,还能去除其表面细菌,所需时间短,效率高,净化更彻底,相对于单独离子回风除菌,该方法大大提高除菌效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纵剖结构图(回风循环杀菌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内部的过滤部件和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内杀菌控制流程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面板;11、第一端;12、第二端;2、面板体;3、回风道;4、过滤部件;41、挂钩;5、离子发生器;51、发射部;52、离子发生部;53、连接部;6、导风板;61、第三端;62、第四端;7、出风口;81、第一电机齿轮;82、第一齿条;83、第三电机;91、第二电机齿轮;92、第二齿条;93、第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面板1和面板体2,所述面板1能够相对于所述面板体2运动(优选朝着远离面板体的方向运动)进而在所述面板1和所述面板体2之间形成回风道3,所述回风道3的一端能与所述面板体2内部连通、另一端也能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连通,所述回风道3中设置有过滤部件4,所述过滤部件4能对经过所述回风道3中的气体进行过滤,使得气流从所述面板体2内部通过所述回风道3的一端进入所述回风道3的内部,经过所述过滤部件4过滤后通过所述回风道3的另一端回到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面板设置为能够相对于面板体运动,能够有效形成回风道,并且形成了能够设置过滤部件的空间,并且通过该回风道的结构,能够一端与面板体内部连通以吸入面板体内部的气流,在进入回风道中时通过过滤部件对气流进行过滤和杀菌作用,并通过回风道的另一端回流至面板体的内部,能够对空调内部的空气进行有效的过滤和杀菌,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正常运行时从其内部吹出的气流不会再有霉味等异味,有效提高人体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针对空调内部进行有效的过滤和杀菌,无需额外增加循环风道便能够在空调室内机内部进行循环往复杀菌,杀菌效果更强,相对于现有的在空调进风口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异味而言,本实用新型由于过滤部件设置在回风道中,并且具有回风道能够进行足够有效的对室内机内部的空气进行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去除室内机内部异味和细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有如下:
①空调内微生物产生的异味经空调吹风散出的问题。
②离子杀菌只能杀一遍,无法循环往复杀菌,杀菌效果差的问题。
③空调净化过滤网或HEAP网一般只能放在进风口过滤室内空气中细菌与异味,无法去除机内异味与细菌的问题。
④普通离子机内净化用离子净化效果有限且所需时间较长的问题。
有益效果:
①空调开机时无空调微生物产生的异味散出;
②无需额外增加风向循环风道,就可循环杀菌;
③机内既可以去除内部空气中细菌与异味,也可去除其表面细菌,所需时间短,效率高,净化更彻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部件4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体2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1上,在所述面板1朝所述面板体2的方向运动至关闭所述回风道3时,所述过滤部件4被折叠;在所述面板1朝所述面板体2的相反方向运动至打开所述回风道3时,所述过滤部件4展开。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部件的优选连接设置形式,即其为能够折叠的结构,一端连接于面板体、另一端连接于面板上,能够在面板打开回风道时被展开进而对回风道中的气流进行过滤;而在面板关闭回风道时过滤部件被折叠收回,不占空间。优选过滤部件通过挂钩41分别钩挂于面板体和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机内净化可折叠的过滤网,其可放置在机内,可对机内进行全方位净化。过滤网本身不仅能除菌除异味,而且两面带有离子发生器碳刷,产生的离子既能强化过滤网吸附效果,又能在风带动下进行机内表面与空气的循环杀菌除异味,相对于单独离子回风除菌,该方法大大提高除菌效果、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部件4为过滤网;和/或,所述过滤部件4展开后形成多个“W”形的连接;和/或,所述面板体2内部还设置有风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部件的优选结构形式,滤网能够有效地除尘和除菌;“W”形的结构能够方便打开和折叠,并且其面积更大;通过面板体内部的风机能够运转而从室内机的进风口进风、驱动气流换热并从出风口吹出,以及驱动气流进入回风道中过滤除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离子发生器5,所述离子发生器5包括发射部51,所述发射部51设置于所述过滤部件4上,所述发射部51能够通电而释放出离子,以对流经所述过滤部件4的空气进行杀菌。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子发生器与过滤部件进行结合的结构,既能去除内部空气中细菌与异味,还能去除其表面细菌,所需时间短,效率高,净化更彻底,相对于单独离子回风除菌,该方法大大提高除菌效果、效率。
本发明有益效果的原理为:
①空调内部因细菌、微生物繁殖而具有较大浓度的异味,当空调开机时易将异味吹散至房间内。而本发明在空调开机时或者不进行制冷、制热时,会先处于回风净化状态,如图1所示,机内细菌、异味在风带动下经回风道之后被过滤网吸附,过滤网上的离子一方面强化过滤网吸附效果,一方面又能被穿过过滤网的风带动在机内循环杀菌净化。过滤网主要去除机内空气中的异味、细菌,释放的离子既能杀空气中的菌又能除去机内结构表面的菌,强化机内净化效果。经过空调内部气流多次循环后,即可关闭面板,调整超大导风板的角度,实现空调正常出风和制冷制热功能,并吹出洁净气流。
②回风循环离子杀菌状态,若风速过快,气流难以与室内机的蒸发器、接水盘等潮湿含有大量细菌的壳体进行充分反应,因此风机转速应较慢,使得离子风充分在空调内部大面积的流过,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发生器5还包括离子发生部52和连接部53,所述离子发生部52能够产生离子,所述连接部53一端与所述离子发生部5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射部51电连接,通过所述连接部53传输离子。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子发生器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发射部释放离子,离子发生部能够产生离子,连接部能够传输离子至发射部以进行释放离子,进行除菌杀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部件4包括迎风端和背风端,所述发射部51为多个,同时设置于所述迎风端和所述背风端上;和/或,所述发射部51为碳刷,所述碳刷能够通电而释放出正离子和负离子。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部的进一步优选设置形式,即在过滤部件的迎风端和背风端上均设有发射部能够增大发射面积和发射范围,提高除菌杀菌的效果;发射部优选为碳刷,能够有效地释放出正离子和负离子到回风道中以对气流进行杀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发生部52设置于所述面板体2上,所述连接部53的部分结构布置于所述过滤部件4上;和/或,所述连接部53为铜线。本实用新型的离子发生部优选固定于面板体上,连接部部分设置于过滤部件上以将离子传导至过滤部件上的碳刷上,以释放离子;连接部优选为能够导电和传输离子的铜线。
如图2所示,过滤部件4两侧表面分别分布16对正、负碳刷,碳刷通过铜线连接离子发生部52的正、负极,离子发生部52内嵌在面板体内,过滤网两侧都可产生正、负离子,离子在风带动下进行机内循环净化。此离子过滤网属于离子与普通过滤网的结合,增强了过滤网吸附效果,其上所释放的离子也能进一步净化机内表面细菌,全方位提高了机内表面与空气的除菌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风板6,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口7,所述导风板6设置在所述出风口7处,能够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7,所述面板1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导风板6包括第三端61和第四端62,所述导风板6能够运动至所述第三端61与所述面板1的所述第一端11相接,以使得气流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经由所述导风板6的引导而进入所述回风道3中。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导风板,能够与面板配合运动,从而保证从出风口吹出的风完全被导流至回风道中,防止气流从导风板与面板之间泄漏到外部,防止无法起到空调室内机内部杀菌的效果,保证形成空调室内机内部的完整的循环气路,面板体内部气流经过出风口经导风板导向而进入回风道中,再回到面板体内部,在回风道中完成对空调内部气流的杀菌和过滤作用,提高机内杀菌除菌的效果。搭接是为了气流能够顺着导风板、面板回流至空调内部而不漏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置一超大的导风板6,在空调左右两侧,由第二电机齿轮91带动第二齿条92将超大导风板推出,在超大导风板与齿条连接处可利用第四电机带动导风板进行旋转一定角度。同时设置一面板1,在空调两侧,由第一电机齿轮81带动第一齿条82将面板推出,在面板与第一齿条82连接处通过第三电机83带动面板进行旋转一定角度,且面板推出距离与导风板推出距离相同,面板与导风板可形成搭接。过滤部件4一端通过挂钩41连接在面板上,一端通过挂钩41连接在面板体上,方便折叠、拆卸。当空调关闭时,过滤网压缩在面板与面板体之间,不占用空调内部额外空间;当回风净化时,面板推出,其带动过滤网拉直起到机内净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1的所述第一端11为下端,所述面板1的所述第二端12为上端,所述导风板6的所述第三端61为上端,所述导风板6的所述第四端62为下端。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和导风板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即面板为上下布置的形式,导风板位于面板下方,导风板的上端与面板的下端进行搭接,以保证形成封闭而密封的回风道,形成室内机内部的循环杀菌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电机齿轮81和第一齿条82,所述第一电机齿轮81与所述第一齿条82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一齿条82运动,所述第一齿条82的一端与所述面板1相接以推动所述面板1运动;
在所述第一齿条82与所述面板1相接位置还设置有第三电机83,所述第三电机83能够驱动所述面板1转动。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的运动的驱动结构形式,通过面板体内部的第一电机齿轮驱动第一齿条进而推动面板运动,而第三电机能够驱动面板转动,以形成与导风板匹配搭接的作用,形成密封的内循环风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电机齿轮91和第二齿条92,所述第二电机齿轮91与所述第二齿条92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二齿条92运动,所述第二齿条92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板6相接以推动所述导风板6运动;
在所述第二齿条92与所述导风板6相接位置还设置有第四电机93,所述第四电机93能够驱动所述导风板6转动。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的运动的驱动结构形式,通过面板体内部的第二电机齿轮驱动第二齿条进而推动导风板运动,而第四电机能够驱动导风板转动,以形成与面板匹配搭接的作用,形成密封的内循环风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条82与所述面板1相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端11与所述第二端1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电机齿轮81位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齿条82与所述面板1不相接的一端位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条与面板的优选连接位置,以及第一电机齿轮等结构的优选设置位置,保证结构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齿条92与所述导风板6相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三端61与所述第四端6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电机齿轮91位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所述第二齿条92与所述面板1不相接的一端位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齿条与导风板的优选连接位置,以及第二电机齿轮等结构的优选设置位置,保证结构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1的所述第二端12与所述面板体2间隔预设距离、或者所述面板1的所述第二端12与所述面板体2之间密封连接;和/或,在朝着出风口的出风面方向(即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正面方向),所述导风板6的宽度>所述出风口7的宽度。面板的上端与面板体间隔预设距离时,从回风道到达上端的气流能够被面板体内部的风机作用形成的负压而被吸入面板体内部(或通过面板体的上端或通过壳体上端的进风口处),不会使得气流排到室内机外部;而也可以将面板的上端与面板体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以使得回风道上端的气流直接进入面板体的内部,进一步形成内循环杀菌流动;导风板6的宽度>所述出风口7的宽度能够实现导风板在宽度上与面板之间的尽可能有效的密封连接,保证室内机内部的循环风道的密封性,提高杀菌净化的效果。
面板上端可不密封,因为在气流流速较低的情况下,流动至面板上端的气流绝大部分会被风机重新吸回风道内部。
如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当包括导风板6和离子发生器5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步骤,判断空调室内机的运行状态是否为开机、制冷或制热(这里的开机为刚启动开机的状态,制冷状态为运行时为制冷的状态,制热状态为制热运行的状态);
控制步骤,当所述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不制热或不制冷的状态时,控制所述面板1推出和控制所述导风板6推出,以打开所述回风道3;同时控制所述离子发生器5打开工作以释放离子。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控制方法能够在室内机开机状态下,以及不制冷或不制热的状态下(未工作时,不会影响空调的正常工作)对空调室内机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杀菌净化和消毒过滤的作用,使得空调室内机正常运行时从其内部吹出的气流不会再有霉味等异味,有效提高人体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针对空调内部进行有效的过滤和杀菌,无需额外增加循环风道便能够在空调室内机内部进行循环往复杀菌,杀菌效果更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步骤中,所述面板1还被控制旋转,所述导风板6还被控制旋转,以控制所述面板1与所述导风板6形成搭接;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还包括风机10时,控制所述风机10打开并控制所述风机10的运行频率<预设频率。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面板的旋转和导风板的旋转能够形成有效的搭接作用,形成内部循环风道的密封性,提高杀菌净化效果;并且在杀菌模式下调节风机的运行频率为低频,能够提高杀菌效果。
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开启机内除菌模式,超大的导风板6与面板1同时推出相同距离,然后超大的导风板6逆时针旋转20°,面板1顺时针旋转10°与超大的导风板6形成搭接,过滤网在面板带动下拉开,开启离子发生器5,开启风机,风挡为三档,离子随风在机内进行循环杀菌,机内空气中细菌、异味将被过滤网吸附。正常空调是很难进行回风的,利用超大导风板与面板同时推出并进行搭接,形成回风道,如图1所示,此时机内气流可以在机内进行循环;离子过滤网是利用挂钩一端连接面板,一端连接面板体,其可随面板同时推出,并将过滤网拉伸开,异味通过离子过滤网时会进行过滤、除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检测步骤,能够检测除菌模式运行的时间;
所述判断步骤,还能判断除菌模式运行的时间与预设时间之间的关系;
所述控制步骤,当所述除菌模式运行的时间>预设时间,则控制所述面板1和所述导风板6同时收回以关闭所述回风道3,同时关闭所述离子发生器5。
本发明有益效果的原理为:
①空调内部因细菌、微生物繁殖而具有较大浓度的异味,当空调开机时易将异味吹散至房间内。而本发明在空调开机时或者不进行制冷、制热时,会先处于回风净化状态,如图1所示,机内细菌、异味在风带动下经回风道之后被过滤网吸附,过滤网上的离子一方面强化过滤网吸附效果,一方面又能被穿过过滤网的风带动在机内循环杀菌净化。过滤网主要去除机内空气中的异味、细菌,释放的离子既能杀空气中的菌又能除去机内结构表面的菌,强化机内净化效果。经过空调内部气流多次循环后,即可关闭面板,调整超大导风板的角度,实现空调正常出风和制冷制热功能,并吹出洁净气流。
②回风循环离子杀菌状态,若风速过快,气流难以与室内机的蒸发器、接水盘等潮湿含有大量细菌的壳体进行充分反应,因此风机转速应较慢,使得离子风充分在空调内部大面积的流过,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1)和面板体(2),所述面板(1)能够相对于所述面板体(2)运动进而在所述面板(1)和所述面板体(2)之间形成回风道(3),所述回风道(3)的一端能与所述面板体(2)内部连通、另一端也能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连通,所述回风道(3)中设置有过滤部件(4),所述过滤部件(4)能对经过所述回风道(3)中的气体进行过滤,使得气流从所述面板体(2)内部通过所述回风道(3)的一端进入所述回风道(3)的内部,经过所述过滤部件(4)过滤后通过所述回风道(3)的另一端回到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部件(4)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体(2)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面板(1)上,在所述面板(1)朝所述面板体(2)的方向运动至关闭所述回风道(3)时,所述过滤部件(4)被折叠;在所述面板(1)朝所述面板体(2)的相反方向运动至打开所述回风道(3)时,所述过滤部件(4)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部件(4)为过滤网;和/或,所述过滤部件(4)展开后形成多个“W”形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体(2)内部还设置有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离子发生器(5),所述离子发生器(5)包括发射部(51),所述发射部(51)能够通电而释放出离子,以对流经所述过滤部件(4)的空气进行杀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发生器(5)还包括离子发生部(52)和连接部(53),所述离子发生部(52)能够产生离子,所述连接部(53)一端与所述离子发生部(5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射部(51)电连接,通过所述连接部(53)传输离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部(51)设置于所述过滤部件(4)上;和/或,所述发射部(51)为碳刷,所述碳刷能够通电而释放出正离子和负离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部件(4)包括迎风端和背风端,所述发射部(51)为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发射部(51)设置于所述迎风端上,和至少一个所述发射部(51)设置于所述背风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发生部(52)设置于所述面板体(2)上,所述连接部(53)的部分结构布置于所述过滤部件(4)上;和/或,所述连接部(53)为铜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风板(6),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口(7),所述导风板(6)设置在所述出风口(7)处,能够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7),所述面板(1)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导风板(6)包括第三端(61)和第四端(62),所述导风板(6)能够运动至所述第三端(61)与所述面板(1)的所述第一端(11)相接,以使得气流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经由所述导风板(6)的引导而进入所述回风道(3)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1)的所述第一端(11)为下端,所述面板(1)的所述第二端(12)为上端,所述导风板(6)的所述第三端(61)为上端,所述导风板(6)的所述第四端(62)为下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电机齿轮(81)和第一齿条(82),所述第一电机齿轮(81)与所述第一齿条(82)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一齿条(82)运动,所述第一齿条(82)的一端与所述面板(1)相接以推动所述面板(1)运动;
在所述第一齿条(82)与所述面板(1)相接位置还设置有第三电机(83),所述第三电机(83)能够驱动所述面板(1)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电机齿轮(91)和第二齿条(92),所述第二电机齿轮(91)与所述第二齿条(92)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二齿条(92)运动,所述第二齿条(92)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板(6)相接以推动所述导风板(6)运动;
在所述第二齿条(92)与所述导风板(6)相接位置还设置有第四电机(93),所述第四电机(93)能够驱动所述导风板(6)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条(82)与所述面板(1)相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端(11)与所述第二端(1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电机齿轮(81)位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齿条(82)与所述面板(1)不相接的一端位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齿条(92)与所述导风板(6)相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三端(61)与所述第四端(6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电机齿轮(91)位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所述第二齿条(92)与所述面板(1)不相接的一端位于所述面板体(2)的内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1)的所述第二端(12)与所述面板体(2)间隔预设距离、或者所述面板(1)的所述第二端(12)与所述面板体(2)之间密封连接;和/或,
在朝着所述出风口(7)的出风面方向,所述导风板(6)的宽度>所述出风口(7)的宽度。
1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121945257.6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5808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5257.6U CN215808887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5257.6U CN215808887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8887U true CN215808887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3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5257.6U Active CN215808887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8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8778B (zh) 汽车空调系统的自清洁装置及其清洁方法
JP4581024B1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8111623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13339894A (zh) 一种杀菌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31665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580888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3863360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120052389A (ko) 공기 조화기
CN114322091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239855C (zh) 空调机
CN1111687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15723659U (zh) 空调器
CN215929855U (zh) 空调器
CN115978735A (zh) 一种空调杀菌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12539463A (zh) 带有消毒杀菌功能的家用空调
CN113251485A (zh) 空调室内机
JP448401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CN216644371U (zh) 一种利用脉冲磁场空气杀菌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6897551U (zh) 一种利用脉冲磁场空气杀菌吸顶式空调室内机
CN111895615A (zh) 一种空调及其净化控制方法
CN215597529U (zh) 一种空调
CN111457491A (zh) 一种基于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新风换热通风装置
CN218672410U (zh) 空调器
CN218536267U (zh) 一种紫外杀菌汽车空调结构
JP2003240313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