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6590U - 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6590U
CN215806590U CN202120481101.0U CN202120481101U CN215806590U CN 215806590 U CN215806590 U CN 215806590U CN 202120481101 U CN202120481101 U CN 202120481101U CN 215806590 U CN215806590 U CN 215806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pipe
valve
supporting
plate
back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811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飞
石磊
王长涛
杨成鹏
张美荣
邢广阔
孟宪武
李丽娜
何鑫
徐祥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811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6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6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6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固定阀门,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下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阀门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结构杆件,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结构杆件;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管道、第一半管、第二半管、法兰板、螺栓、螺母以及电连续导线,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第三垫板、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半管、所述第二半管将所述阀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结构支撑设置在所述阀门的阀体底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水下工作,其支撑固定效果好,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阀门的支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海洋石油工程中,水下阀门广泛的应用在水下管汇、水下三通、海底管线终端等水下生产设施上,通常是在其底部进行支撑并进行限位。但是小尺寸水下阀门由于其整体尺寸比较小、结构形式比较紧凑,距离水下生产设施的底板高度也比较大,且与其连接的管道尺寸比较小。在水下生产设施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阀门倾斜的工况;水下生产设施安装到海底后,阀门还会长期受到海流的影响。一旦阀门移动,可能造成与其连接的管道发生损伤,从而发生严重的生产事故,安全性不高,限位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水下工作,其操作简单,阀门支撑和限位效果好的组合式支撑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固定阀门,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下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阀门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结构杆件,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结构杆件。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管道、第一半管、第二半管、法兰板、螺栓、螺母以及电连续导线,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第三垫板、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半管、所述第二半管将所述阀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结构支撑设置在所述阀门的阀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管、所述第二半管的外径为323.9mm,壁厚为25.4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管与所述第二半管两侧焊接所述法兰板,所述法兰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半管与所述第二半管通过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侧所述法兰板内侧的间隙为1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结构杆件固定于所述支撑管道的末端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结构杆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管与所述第二半管内部铺设有橡胶板。
优选的,所述橡胶板的厚度为6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管和所述第二半管外部通过所述电连续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垫板、所述第二垫板、所述第三垫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厚度均为25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其不仅通过垫板和支撑板对水下阀门的底部提供支撑,还通过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固定水下阀门的执行器,从侧向也对水下阀门提供支撑和限位;既可以保证水下阀门在水下生产设施的安装过程中不发生移动,也可以保证水下阀门随水下生产设施安装到海底后在海流的作用不发生移动,从而保证水下阀门及与其相连接管道的稳定性,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支撑结构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支撑结构,2、第二支撑结构,3、第一结构杆件,4、支撑管道,5、第一半管,6、第二半管,7、橡胶板,8、法兰板,9、螺栓,10、电连续导线,11、螺母,12、阀门,13、第一垫板,14、第二垫板,15、第三垫板,16、第一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8、第二结构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固定阀门12,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下的第二支撑结构2,所述阀门1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结构杆件3,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结构杆件18。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包括支撑管道4、第一半管5、第二半管6、法兰板8、螺栓9、螺母11以及电连续导线10,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包括第一垫板13、第二垫板14、第三垫板15、第一支撑板16以及第二支撑板17,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通过所述第一半管5、所述第二半管6将所述阀门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支撑设置在所述阀门12的阀体底部,并分别与水下生产设施的所述第一结构杆件3和第二结构杆件18进行焊接固定。
具体的,通过将阀门12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1和第二支撑结构2之间,使得阀门12的固定效果更佳。第一支撑结构1用于固定阀门12的侧面,第二支撑结构2用于支撑固定阀门12的底部。
具体的,所述第一垫板13、所述第二垫板14、所述第三垫板15自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其中,第一垫板13、第二垫板14及第三垫板15的面积也在依次增大,第一支撑板16和第二支撑板17设置在所述第三垫板15的下方。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6和第二支撑板17相对设置。
具体的,通过第一支撑结构1和第二支撑结构2对阀门12进行组合式支撑固定设置,不仅通过垫板和支撑板对水下阀门12的底部提供支撑,还通过第一半管5和第二半管6固定水下阀门12的执行器,从侧向也对水下阀门12提供支撑和限位;既可以保证水下阀门12在水下生产设施的安装过程中不发生移动,也可以保证水下阀门12随水下生产设施安装到海底后在海流的作用不发生移动,从而保证水下阀门12及与其相连接管道的稳定性,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管5、所述第二半管6的外径为323.9mm,壁厚为25.4mm。尺寸适中,第一半管5和第二半管6之间形成的通道与阀门12孔径大小相适应,分别阀门12和第一支撑结构1之间密封性良好,安全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管5和所述第二半管6为API 5L Gr.X52 PSL2材料制成,强度高,使用广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管5与所述第二半管6两侧焊接所述法兰板8,所述法兰板8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半管5与所述第二半管6通过所述螺栓9穿过所述螺栓孔与所述螺母1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半管5和第二半管6之间固定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9的尺寸规格为M8X50,其材质为ASTM A320 L7。螺母11的尺寸规格为M8,其材质为ASTM A194,性能等级为GB/T 3098的8.8级,螺栓9和螺母11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在本实施例中,两侧所述法兰板8内侧的间隙为1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杆件3固定于所述支撑管道4的末端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结构杆件18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7的一侧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管5与所述第二半管6内部铺设有橡胶板7。所述橡胶板7为氯丁橡胶板7,氯丁橡胶板7的强度高,使用广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板7的厚度为6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管5和所述第二半管6外部通过所述电连续导线10连接。其中,所述电连续导线10的等效横截面积不超过16mm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板13、所述第二垫板14、所述第三垫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6及所述第二支撑板17的厚度均为25mm。其中,所述第一垫板13、所述第二垫板14、所述第三垫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6及所述第二支撑板17的材质为GB/T 1591-2008 Q345D。
可选的,上述的水下阀门12为ROV操作水下闸阀,阀门12尺寸为2-1/16英寸,压力等级为5000psi。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通过先将第二支撑结构2的第一垫板12与第二垫板14焊接,然后将第二垫板14与第三垫板15进行焊接,再将第一支撑板16和第二支撑板17分别与第三垫板15进行焊接,从而完成第二支撑结构2的制造,随后将第二支撑结构2与第二结构杆件18进行焊接,并完成相关的检验工作。
将一段外径323.9mm,壁厚25.4mm的管道从侧向切割成第一半管5和第二半管6,然后分别在第一半管5和第二半管6的两则焊接开有螺栓孔的法兰板8,并将第一半管5与支撑管道4进行焊接和检验,再分别将氯丁橡胶板7铺设到第一半管5和第二半管6中。
将小尺寸水下阀门12放到第二支撑结构2上,完成小尺寸水下阀门12两端管线的焊接和检验。然后将支撑管道4与第一结构杆件3进行焊接和检验,将第二半管6包住小尺寸水下阀门12的执行器,通过螺栓9和螺母11完成与第一半管5的连接和紧固。最后,在第一半管5和第二半管6外部焊接电连续导线1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固定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下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阀门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结构杆件,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结构杆件;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管道、第一半管、第二半管、法兰板、螺栓、螺母以及电连续导线,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第三垫板、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半管、所述第二半管将所述阀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结构支撑设置在所述阀门的阀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所述第二半管的外径为323.9mm,壁厚为25.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与所述第二半管两侧焊接所述法兰板,所述法兰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半管与所述第二半管通过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法兰板内侧的间隙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杆件固定于所述支撑管道的末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杆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与所述第二半管内部铺设有橡胶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的厚度为6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和所述第二半管外部通过所述电连续导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所述第二垫板、所述第三垫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厚度均为25mm。
CN202120481101.0U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 Active CN215806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1101.0U CN215806590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1101.0U CN215806590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6590U true CN215806590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61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81101.0U Active CN215806590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6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0249B (zh) 一种水下结构气体泄漏模拟装置
CN102062258A (zh) 带稳定性支撑的海底管道止屈器及其固定方法
JP4363565B2 (ja) バルブピット用フランジ接合体
CN215806590U (zh) 一种水下阀门的组合式支撑结构
KR101034653B1 (ko) 관로 보호대
Wham et al. Large axial de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steel pipeline designed for fault crossings
JP5067585B2 (ja) 断層用管路
CN213745392U (zh) 液压油管绝缘连接装置
CN210092836U (zh) 一种带管座的预制钢筒混凝土圆形电力管廊
CN206496979U (zh) 一种海洋工程漂浮管道接头吊耳高强度轴向拉伸实验测试装置
CN114544483B (zh) 一种用于加载等效线性弹簧的管道连接装置
CN106015739A (zh) 一种增强在位稳定性的扣入式止屈器
RU2174637C1 (ru) Ди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фланцев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CN111650035A (zh) 一种可进行竖向弯曲加载的试验装置
CN215977355U (zh) 一种海上升压站测缝计安装装置及结构
CN219062752U (zh) 适用于海洋平台栈桥管线的连接装置
CN214500386U (zh) 一种双联防渗管桩端头板
CN211906604U (zh) 一种应急堵漏教学用具
CN214195618U (zh) 预埋穿墙套板定位装置
CN219263461U (zh) 一种定位导向安全阀
RU2087786C1 (ru) Раструбное безраспорное облегченн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CN220668682U (zh) 一种石油大管径长输管道锚固短节
CN214147006U (zh) 一种波纹管用补偿器
CN211145565U (zh) 一种柔性管道下沉保护装置
CN210621509U (zh) 一种公路应急抢险用波纹钢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