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4018U - 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 - Google Patents

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4018U
CN215804018U CN202120804191.2U CN202120804191U CN215804018U CN 215804018 U CN215804018 U CN 215804018U CN 202120804191 U CN202120804191 U CN 202120804191U CN 215804018 U CN215804018 U CN 215804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gear
side wall
guide groove
translational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41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韧
刘胜利
黄超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 Ok Technology Gr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 Ok Technology Gr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 Ok Technology Gr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 Ok Technology Gr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041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4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4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4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其包括动力组件、平移开窗组件和轨道组件,动力组件具有动力输出端;平移开窗组件包括转动齿轮和皮带;皮带沿轨道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轨道组件的其中一内侧壁,转动齿轮设于轨道组件内,皮带与转动齿轮啮合;动力输出端伸入轨道组件内,并与转动齿轮连接,动力输出端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转动时沿皮带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皮带与转动齿轮啮合的方式可以增大导轨与转动齿轮之间的摩擦力,当动力组件带动转动齿轮转动时,转动齿轮在皮带上移动,避免运行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从而提高整个平移开窗机运动的平稳性和顺畅性。

Description

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时代的到来,市面上平移开窗机的越来越多,很大部分平移开窗机的滑动装置都是采用滑轮和滑轨配合,靠滑轮和滑轨之间的摩擦力移动,带动整个开窗机的运作,但这种开窗机的滑轮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打滑,影响开窗机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
一种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平移开窗组件和轨道组件,动力组件具有动力输出端;平移开窗组件包括转动齿轮和皮带;皮带沿轨道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轨道组件的其中一内侧壁,转动齿轮设于轨道组件内,皮带与转动齿轮啮合;动力输出端伸入轨道组件内,并与转动齿轮连接,动力输出端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转动时沿皮带移动。
更优的,轨道组件包括轨道外壳,轨道外壳内设有第一导槽,转动齿轮设置在第一导槽内;轨道外壳的其中一内侧壁设有第二导槽,皮带铺设于第二导槽内;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相通。
更优的,平移开窗组件还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弹性件;转动齿轮轴向位置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台阶;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中心孔且伸入第一通孔内;连接件的一端伸入第一通孔并插入第一中心孔,弹性件位于第一通孔内且套设于连接件上,弹性件抵接于第一台阶。
更优的,平移开窗组件还包括支撑部,轨道外壳还设有第三导槽,支撑部设于第三导槽内,支撑部设有第二通孔,转动齿轮还具有转轴端,转轴端伸入第二通孔;转动齿轮沿皮带移动时,转动齿轮带动支撑部沿着第三导槽滑动。
更优的,支撑部包括支撑板、底壁滑动件及侧壁滑动件,支撑板上设有底壁卡口及侧壁卡口,底壁滑动件包括底壁固定件及底壁滑珠,底壁固定件固定于底壁卡口,底壁滑珠转动设于底壁固定件,且底壁滑珠部分露于底壁卡口的外部;侧壁滑动件包括侧壁固定件及侧壁滑珠,侧壁固定件固定于侧壁卡口,侧壁滑珠转动设于侧壁固定件,且侧壁滑珠部分露于侧壁卡口的外部。
更优的,轨道组件还包括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第一端头设于轨道外壳靠近动力组件的一端,第二端头包括转动盘、支撑端头及顶墙端头,转动盘包括盘体及转轴,转轴的其中一端具有螺纹,盘体固定于转轴,顶墙端头活动设于转轴具有螺纹的一端,支撑端头固定于转轴的另一端,且支撑端头固定于轨道外壳远离动力组件的一端。
更优的,动力组件包括外壳及传动结构,外壳包括壳体和底壳,传动结构具有动力输出端,传动结构设于壳体内,动力输出端穿出壳体,底壳盖合于壳体底部。
更优的,轨道外壳沿长度方向设有第四导槽,壳体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至少一个第一凸台上均套设有一个第一定位轴承,第一定位轴承设于第四导槽内。
更优的,动力组件还包括电池盒,电池盒包括盒体、挡板和电池;底壳具有第一开口,盒体设于底壳,盒体内部中空且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挡板活动盖合于第一开口,挡板上还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通过第二开口伸入盒体内,电池设于盒体内,且电池设于定位结构。
一种平移窗,包括固定滑板、第一窗框、第二窗框以及上述任一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窗框及第二窗框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于固定滑板,动力组件固定在第一窗框上,转动齿轮沿皮带移动时,动力组件带动第一窗框沿固定滑板滑动。
通过以上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当动力组件运行,动力输出端会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与皮带啮合,皮带贴设导轨的内侧,转动齿轮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在皮带上滚动并在轨道组件内平移,从而使整个开窗机运行得更加平稳顺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中便捷式平移开窗机的局部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图1的A部放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便捷式平移开窗机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平移开窗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支撑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第二端头爆炸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动力组件局部爆炸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动力组件隐藏壳体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电池盒从底壳拉出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中电池盒拉出(隐藏底壳)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平移窗立体图;
图13为实施例二中平移窗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动力组件;11、动力输出端;111、第一中心孔;12、外壳;121、壳体;1211、第一凸台;1212、第一定位轴承;122、底壳;1221、第一开口; 12211、第一子开口;12212、第二子开口;1222、第一滑槽;13、传动结构; 14、电池盒;141、盒体;1411、第二开口;14111、第三子开口;14112、第四子开口;142、挡板;1421、定位结构;14211、第一卡柱;14212、第二卡柱;1422、水平板;1423、竖直板;143、电池;
2、平移开窗组件;21、转动齿轮;211、第一通孔;2111、第一台阶;212、齿轮结构;213、凸轴;2131、第二定位轴承;214、转轴端;22、皮带;221、齿状结构;23、连接结构;231、连接件;2311、钉头;232、弹性件;2312、钉帽;24、支撑部;241、第二通孔;2411、第二台阶;2412、第三轴承;242、支撑板;2421、底壁卡口;2422、侧壁卡口;243、底壁滑动件;2431、底壁固定件;24311、第三开口;2432、底壁滑珠;244、侧壁滑动件;2441、侧壁固定件;24411、第四开口;2442、侧壁滑珠;
3、轨道组件;31、轨道外壳;311、第一导槽;312、第二导槽;313、第三导槽;314、第四导槽;32、第一端头;33、第二端头;331、转动盘;3311、盘体;3312、转轴;332、支撑端头;3321、第三通孔;3322、第三台阶;3323、第四轴承;333、顶墙端头;
4、固定滑板;41、第一滑柱;42、第二滑柱;
5、第一窗框;51、第一滑槽;
6、第二窗框;61、第二滑槽;
7、窗户;
8、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施例中便捷式平移开窗机的局部爆炸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图1的A部放大视图。本例中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包括动力组件1、平移开窗组件2和轨道组件3,动力组件1具有动力输出端11;平移开窗组件2包括转动齿轮21和皮带22;皮带22沿轨道组件3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轨道组件3的其中一内侧壁,转动齿轮21设于轨道组件3内,皮带22 与转动齿轮21啮合;动力输出端11伸入轨道组件3内,并与转动齿轮21连接,动力输出端11带动转动齿轮21转动,转动齿轮21转动时沿皮带22移动。
本例中,当动力组件1通电运行,动力输出端11随着动力组件1转动,转动齿轮21与动力输出端11连接,动力输出端11会带动转动齿轮21转动,转动齿轮21与皮带22啮合,转动齿轮21在皮带22上移动,转动齿轮21活动设于轨道组件3内,使得转动齿轮21在轨道组件3内平稳移动。
请复阅图1和图2,并参照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便捷式平移开窗机的剖视图。轨道组件3包括轨道外壳31,轨道外壳31内设有第一导槽311,转动齿轮21设置在第一导槽311内;轨道外壳31的其中一内侧壁设有第二导槽 312,皮带22铺设于第二导槽312内,第一导槽311与第二导槽312相通。轨道外壳31内部中空,第一导槽311的长度与轨道外壳31长度一致,第一导槽 311横截面与转动齿轮21横剖面尺寸匹配;轨道外壳31具有两内侧壁,轨道外壳31其中的一内侧设有第二导槽312,第二导槽312位于第一导槽311的一侧,第二导槽312的长度与轨道外壳31长度一致,第二导槽312的尺寸与皮带22尺寸匹配,第二导槽312的长度与第一导槽311的长度一致。通过设置第一导槽311构成转动齿轮21在轨道外壳21的活动空间,且可将转动齿轮 21活动设在轨道外壳31内部,第二导槽312将皮带22很好的卡在轨道外壳 31的侧壁。
请复阅图2,并参照图4,图4为本实施例中平移开窗组件爆炸示意图。优选的,转动齿轮21的外周壁环设有齿轮结构212,皮带22面向转动齿轮21 的一面设有齿状结构221,齿轮结构212适配于齿状结构221,齿轮结构212 与齿状结构221啮合。具体在工作过程中,动力组件1工作,动力输出端11 转动,动力输出端11带动转动齿轮21沿着皮带22转动,齿轮结构212与齿状结构221啮合,增大了转动齿轮21沿着皮带22移动的摩擦力,可使整个开窗机运行过程更加平稳。
请复阅图4,并参照图5,图5为实施例中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平移开窗组件2还包括连接结构23,连接结构23包括连接件231和弹性件232;转动齿轮21轴向位置设有第一通孔211,第一通孔211内设有第一台阶2111;动力输出端11设有第一中心孔111且伸入第一通孔211内;连接件231的一端伸入第一通孔211并插入第一中心孔111,弹性件232位于第一通孔211内且套设于连接件231上,弹性件232一端抵接连接件231,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台阶2111。
本例中,连接件231可为螺钉,弹性件232可为压簧。螺钉具有钉头2311,钉头2311的形状与第一中心孔111的匹配,钉头2311依次插入第一通孔211 及第一中心孔111,也即动力输出端11套住钉头2311;弹性件232设于第一通孔211内,并套设在钉头2311,弹性件232的直径与第一台阶2111匹配,弹性件232置于第一台阶2111上;连接件231还具有钉帽2312,连接件231 穿入弹性件232,钉帽2312盖合于弹性件232,第一通孔211的孔径大小与钉帽2312的外径匹配,钉帽2312嵌入第一通孔211锁住弹性件232。弹性件232 的设置会对转动齿轮21产生向下的压力,使得整个平移开窗机在工作过程中运行更加平稳。
优选的,转动齿轮21顶端还设有凸轴213,凸轴213设于转动齿轮21上,凸轴213外周壁套设有第二定位轴承2131,凸轴213的高度与第二定位轴承 2131的高度一致,凸轴213的外周大小与第二定位轴承2131内径大小一致,第二定位轴承2131与轨道外壳31的顶壁接触,当转动齿轮21转动时,第二定位轴承2131沿第一导槽311滚动,可减小转动齿轮21与轨道外壳31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动齿轮21在轨道外壳31内运行更通畅。
请复阅图4-图5,平移开窗组件2还包括支撑部24,轨道外壳31内还设有第三导槽313,支撑部24设于第三导槽313内,支撑部24设有第二通孔 241,转动齿轮21还具有转轴端214,转轴端214伸入第二通孔241,转动齿轮21沿皮带22移动时,转动齿轮21带动支撑部24沿着第三导槽313滑动。第三导槽313设置在第二导槽312的下方,第三导槽313的长度与轨道外壳 31长度一致,支撑部24卡设于第三导槽313内,支撑部24的宽度小于第三导槽313的宽度,支撑部24的高度小于第三导槽313的高度;第二通孔241 为圆孔,设于支撑部24中心位置,第二通孔241的直径大于转轴端214的直径;第二通孔241内设有第二台阶2411,第二通孔241内还设有一个第三轴承2412,第三轴承2412设于第二台阶2411上,转轴端214穿入第三轴承2412。具体地在开窗机运行时,支撑部24卡在第三导槽312内,支撑部24支撑住转动齿轮21,转轴端214伸入第二通孔241,第三轴承2412设于第二台阶2411 上,转动齿轮21带动第三轴承2412转动,同时会带动支撑部24沿着第三导槽313的长度方向平移。
请复阅图4,并参照图6,图6为本实施例中支撑部的爆炸示意图。进一步的,支撑部24包括支撑板242、底壁滑动件243及侧壁滑动件244,支撑板 242面向轨道外壳31底部设有底壁卡口2421,底壁卡口2421内设有底壁滑动件243,底壁滑动件243包括底壁固定件2431及底壁滑珠2432,底壁固定件 2431固定于底壁卡口2421,底壁滑珠2432转动设于底壁固定件2431,且底壁滑珠2432部分露于底壁卡口2421的外部;支撑板242面向轨道外壳31内侧壁设有侧壁卡口2422,侧壁卡口2422内设侧壁滑动件244,侧壁滑动件244 包括侧壁固定件2441及侧壁滑珠2442,侧壁固定件2441固定于侧壁卡口 2422,侧壁滑珠2442转动设于侧壁固定件2441,且侧壁滑珠2442部分露于侧壁卡口2422的外部。
本例中,支撑板242呈方块状,支撑板242面向导轨外壳12底部的一面设有底壁卡口2421,底壁卡口2421设有四个,底壁卡口2421分别设于支撑板242底壁的两端,每一个底壁卡口2421内都卡设有一个底壁滑动件243;底壁固定件2431为拱形,形状适配于底壁卡口2421,底壁固定件2431具有第三开口24311,第三开口24311内活动设有底壁滑珠2432,底壁滑珠2432 形状与第三开口24311匹配;支撑板242贴近轨道外壳31的两个侧壁都相对设有两个侧壁卡口2422,每一个侧壁卡口2422内都设有一个侧壁滑动件244,侧壁滑动件244的高度与侧壁卡口2422的深度匹配;侧壁固定件2441为拱形,形状适配于侧壁卡口2422,侧壁固定件2441背向侧壁卡口2422的一面设有第四开口24411,第四开口24411内转动设有侧壁滑珠2442,侧壁滑珠2442 形状适配于第四开口24411。具体地,当动力组件1带动转动齿轮21转动,转动齿轮21在皮带22上滚动,会带动支撑板242在第三导槽313内移动,此时底壁滑珠2432和侧壁滑珠2442会跟着支撑板242在第三导槽313内滚动,底壁滑珠2432和侧壁滑珠2442的设置可避免支撑板242和轨道外壳31直接接触,从而减小支撑板242与轨道外壳31之间的摩擦力,使支撑板242在轨道外壳31内移动更流畅。
更优的,侧壁固定件2441与侧壁滑珠2442之间、底壁固定件2431与底壁滑珠2432之间的都是采用嵌入式组装,无需使用轴和螺丝进行安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挤压的方式滚动工作,使滑珠不往外跑,简化了安装流程,同时还方便后期的维修替换。
请复阅图1,并参照图7,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头爆炸示意图;轨道组件3两端还设有第一端头32和第二端头33,第一端头32设于轨道外壳31 靠近动力组件1的一端,第二端头33设于轨道组件3的另一端,第二端头33 包括转动盘331、支撑端头332以及顶墙端头333,转动盘331包括盘体3311 和转轴3312,盘体3311固定设于转轴3312中间段,转轴3312其中一端设有螺纹,顶墙端头333活动设于转轴3312具有螺纹的一端,支撑端头332其中一面贴近转轴3312,另一面固定于轨道外壳31远离动力组件1的一端。顶墙端头333面向轨道外壳31的一面与转动盘331具有螺纹的一端螺纹匹配;支撑端头332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三通孔3321,第三通孔3321孔径的大小与转轴 3312的直径相适配,转轴3312伸入第三通孔3321;盘体3311呈滚轮状,外周壁设有防滑结构,可以增加施力者与盘体3311之间摩擦力。具体在使用的过程时,转动盘体3311,盘体3311固定设于转轴3312,转轴3312会随着盘体3311转动,转动盘331具有螺纹的一端与顶墙端头333之间螺纹配合,当盘体3311转动,使得盘体3311沿转轴3312设有螺纹的一端转动,使得盘体与顶墙端头333相向运动,盘体3311与顶墙端头333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减小整个轨道组件3的长度;当反向转动盘体3311,使得盘体3311沿转轴3312 设有螺纹的一端反向转动,盘体3311与顶墙端头333背向运动,盘体3311 与顶墙端头333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使整个轨道组件3之间的距离变大。通过转动盘体3311来调节盘体3311与顶墙端头333之间的距离,即可快速的对平移开窗机进行更换和安装。
优选的,支撑端头332面向盘体3311的一面还设有第三台阶3322,第三台阶3322内设有第四轴承3323,第四轴承3323外周壁贴附第三台阶3322的侧壁,具体在盘体3311转动的过程中可减小转轴3312与支撑端头332之间的摩擦,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请复阅图1和图5,并参照图8和图9,图8为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局部爆炸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隐藏壳体示意图。动力组件1还包括外壳 12和传动结构13,外壳12的上端设有壳体121,底端设有底壳122,传动结构13具有动力输出端11,传动结构13设于壳体121内,动力输出端11穿出壳体121,底壳122盖合于壳体121底部。轨道外壳31内还设有第四导槽314,第四导槽314设于轨道外壳31长度方向,壳体121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1211,至少一个第一凸台1211上均套设有一个第一定位轴承1212,第一定位轴承1212设于第四导槽314内。第四导槽314位于第一导槽311下方,并与第一导槽311相接。第一凸台1211为多个时,多个第一凸台1211均套设有一个第一定位轴承1212,多个第一定位轴承1212伸入第四导槽314内,第一定位轴承1212与轨道外壳31侧壁相接触。当传动结构13转动,带动转动齿轮21在轨道外壳31内移动,外壳31设于传动结构13外,外壳31也会沿着轨道外壳31长度方向移动,外壳31包括壳体121,壳体121顶部设有第一凸台1212,第一定位轴承1212设于第一凸台1211,第一定位轴承1212伸入内,外壳31移动的同时第一定位轴承1212在第四导槽314内滚动,可避免动力组件1在运行时晃动,不会使整个平移开窗机因动力组件1晃动而影响正常使用。
请复阅图3和图9,并参照图10和图11,图10为本实施例中电池盒从底壳拉出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中电池盒拉出(隐藏底壳)示意图。动力组件1还包括电池盒14,电池盒14包括盒体141、挡板142和电池143,底壳 122具有第一开口1221,盒体141设于底壳122,盒体14内部中空且具有第二开口1411,第二开口1411与第一开口1221相对,挡板142活动盖设于第一开口1221及第二开口1411,挡板142上还设有定位结构1421,当挡板142 盖设于第二开口1411时,定位结构1421通过第二开口1411伸入盒体141内,电池143设于盒体141内,且电池143设于定位结构1421。
本例中,挡板142具有水平板1422及竖直板1423,水平板1422面向盒体14的一面设有定位结构1421,定位结构1421包括第一卡柱14211和第二卡柱14212,第一卡柱14211设于远离竖直板1423的一端,第二卡柱14212 设于靠近竖直板1423的一端,第一卡柱14211和第二卡柱14212之间的距离与电池143长度匹配,电池143卡设于第一卡柱14211和第二卡柱14212之间,具体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池143不会因惯性在水平板1422内滑动,可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开口1221包括第一子开口12211和第二子开口12212,第二开口1411包括第三子开口14111和第四子开口14112,竖直板1423对应第三子开口14111并活动盖合于第一子开口12211,水平板1422活动插入第四子开口14112并活动盖合第二子开口12212,第三子开口14111面向竖直板 1423,第三子开口14111使电池143部分暴露与盒体141外;第二子开口12212 位于底壳122底壁的两边设有第一滑槽1222,水平板1422活动设于第一滑槽1222内。本例中,动力组件1更换电池143时,只需向水平板1422施加一个沿D方向的拉力,使挡板142沿第一滑槽1222移动,电池143卡设于水平板 1422内,当挡板142拉出时,电池143会沿着D方向移动穿过第一子开口12211 和第三子开口14111,电池143随着水平板1422拉出并暴露于底壳122外,当电池143完全暴露于盒体141外,即可取出电池143;换成新电池143后,只需将电池143放入挡板142的定位结构1421内,然后再向竖直板1423施加一个与D方向相反的推力,使挡板142沿第一滑槽1222移动,直至挡板142 完全盖合于第一开口1221时,完成电池143更换动作。整个更换电池143的过程不拆卸底壳122,即可快速完成电池143更换的动作。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2,图12为本实施例中平移窗立体图。一种平移窗,包括固定滑板4、第一窗框5、第二窗框6以及实施一所述便捷式平移开窗机,第一窗框5及第二窗框6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于固定滑板4,动力组件1固定在第一窗框5上,转动齿轮21沿皮带22移动时,动力组件1带动第一窗框5沿固定滑板4滑动。
固定滑板4设有两个,其中一个固定滑板4设于第一窗框5与第二窗框6 的顶端,另一个固定滑板4设于第一窗框5与第二窗框6的底端;每一个固定滑板4内都设有一个第一滑柱41和第二滑柱42,第一滑柱41和第二滑柱42 均朝向第一窗框5和第二窗框6,第一滑柱41和第二滑柱42均平行于固定滑板4的长度方向,第一窗框5与固定滑轨4接触的面均设有一个第一滑槽51,第一滑柱41嵌入第一滑槽5内,第二窗框6与固定滑轨4接触的面均设有一个第二滑槽52,第二滑柱42嵌入第二滑槽52内。
具体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滑柱41与第一滑槽51的配合,推动第一窗框5,第一窗框5可以沿第一滑柱41滑动,通过第二滑柱42与第二滑槽52的配合,推动第二窗框6,第二窗框6在第二滑槽52上滑动。
请复阅图1、图7及图12,并参照图13,图13为本实施例中平移窗使用状态图。在使用平移开窗机时,转动转动盘331,使第二端头33的长度变短,轨道组件1的长度小于窗户7的宽度,然后将平移开窗机嵌入窗户7,使平移开窗机的轨道组件3与固定滑板4平行,再反向转动转动盘331,第二端头33 的长度逐渐变长,直至第一端头32与第二端头33与墙体8抵接,停止转动转动盘331最后再将动力组件1固定在第一窗框5上,即可完成平移开窗机的安装。开窗时,启动动力组件1,动力组件1带动转动齿轮21转动,转动齿轮 21在轨道组件1内朝第二窗框6的方向平移,动力组件1与第一窗框5固定连接,动力组件1带动第一窗框5在第一滑柱41上滑动,第一窗框5在固定滑板4内向第二窗框6的方向移动;关窗时,动力组件1反向工作,带动转动齿轮21反向转动,转动齿轮21在轨道组件1内背向第二窗框6平移,动力组件1与第一窗框5固定连接,动力组件1带动第一窗框5在第一滑柱41上反向滑动,第一窗框5沿着固定滑板4背向第二窗框6移动。平移开窗机带动第一窗框5在固定滑板4上来回移动,从而实现开关窗的动作。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1)、平移开窗组件(2)和轨道组件(3),所述动力组件(1)具有动力输出端(11);所述平移开窗组件(2)包括转动齿轮(21)和皮带(22);所述皮带(22)沿所述轨道组件(3)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轨道组件(3)的其中一内侧壁,所述转动齿轮(21)设于所述轨道组件(3)内,所述皮带(22)与所述转动齿轮(21)啮合;所述动力输出端(11)伸入所述轨道组件(3)内,并与所述转动齿轮(21)连接,所述动力输出端(11)带动所述转动齿轮(21)转动,所述转动齿轮(21)转动时沿所述皮带(2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3)包括轨道外壳(31),所述轨道外壳(31)内设有第一导槽(311),所述转动齿轮(21)设置在第一导槽(311)内;所述轨道外壳(31)的其中一内侧壁设有第二导槽(312),所述皮带(22)铺设于所述第二导槽(312)内;所述第一导槽(311)与所述第二导槽(31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开窗组件(2)还包括连接结构(23),所述连接结构(23)包括连接件(231)和弹性件(232);所述转动齿轮(21)轴向位置设有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有第一台阶(2111);所述动力输出端(11)设有第一中心孔(111)且伸入所述第一通孔(211)内;所述连接件(231)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通孔(211)并插入所述第一中心孔(111),所述弹性件(232)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内且套设于所述连接件(231)上,所述弹性件(23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件及第一台阶(2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开窗组件(2)还包括支撑部(24),所述轨道外壳(31)还设有第三导槽(313),所述支撑部(24)设于所述第三导槽(313)内,所述支撑部(24)设有第二通孔(241),所述转动齿轮(21)还具有转轴端(214),所述转轴端(214) 伸入所述第二通孔(241);所述转动齿轮(21)沿所述皮带(22)移动时,所述转动齿轮(21)带动支撑部(24)沿着所述第三导槽(313)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4)包括支撑板(242)、底壁滑动件(243)及侧壁滑动件(244),所述支撑板(242)上设有底壁卡口(2421)及侧壁卡口(2422),所述底壁滑动件(243)包括底壁固定件(2431)及底壁滑珠(2432),所述底壁固定件(2431)固定于所述底壁卡口(2421),所述底壁滑珠(2432)转动设于所述底壁固定件(2431),且所述底壁滑珠(2432)部分露于所述底壁卡口(2421)的外部;所述侧壁滑动件(244)包括侧壁固定件(2441)及侧壁滑珠(2442),所述侧壁固定件(2441)固定于所述侧壁卡口(2422),所述侧壁滑珠(2442)转动设于所述侧壁固定件(2441),且所述侧壁滑珠(2442)部分露于所述侧壁卡口(2422)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3)还包括第一端头(32)和第二端头(33),所述第一端头(32)设于所述轨道外壳(31)靠近动力组件(1)的一端,所述第二端头(33)包括转动盘(331)、支撑端头(332)及顶墙端头(333),所述转动盘(331)包括盘体(3311)及转轴(3312),所述转轴(3312)的其中一端具有螺纹,所述盘体(3311)固定于所述转轴(3312),所述顶墙端头(333)活动设于所述转轴(3312)具有螺纹的一端,所述支撑端头(332)固定于转轴(3312)的另一端,且所述支撑端头(332)固定于所述轨道外壳(31)远离动力组件(1)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包括外壳(12)及传动结构(13),所述外壳(12)包括壳体(121)和底壳(122),所述传动结构(13)具有动力输出端(11),所述传动结构(13)设于所述壳体(121)内,所述动力输出端(11)穿出所述壳体(121),所述底壳(122)盖合于所述壳体(121)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外壳(31)沿长度方向设有第四导槽(314),所述壳体(121)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121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台(1211)上均套设有一个第一定位轴承(1212),所述第一定位轴承(1212)设于所述第四导槽(3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还包括电池盒(14),所述电池盒(14)包括盒体(141)、挡板(142)和电池(143);所述底壳(122)具有第一开口(1221),所述盒体(141)设于所述底壳(122),所述盒体(141)内部中空且具有第二开口(1411),所述第二开口(1411)与所述第一开口(1221)相对,所述挡板(142)活动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1221)及第二开口(1411),所述挡板(142)上还设有定位结构(1421),当所述挡板(142)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1411)时,所述定位结构(1421)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411)伸入所述盒体(141)内,所述电池(143)设于所述盒体(141)内,且所述电池(143)设于所述定位结构(1421)。
10.一种平移窗,包括固定滑板(4)、第一窗框(5)、第二窗框(6)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框(5)及所述第二窗框(6)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滑板(4),所述动力组件(1)固定在所述第一窗框(5)上,所述转动齿轮(21)沿所述皮带(22)移动时,所述动力组件(1)带动所述第一窗框(5)沿所述固定滑板(4)滑动。
CN202120804191.2U 2021-04-19 2021-04-19 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 Active CN215804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4191.2U CN21580401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4191.2U CN21580401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4018U true CN215804018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1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4191.2U Active CN21580401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4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04018U (zh) 便捷式平移开窗机及平移窗
CN112943031A (zh) 便捷式平移开窗机
CN211984911U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211574582U (zh) 一种剪辑用显示装置
CN211594650U (zh) 一种高电位治疗仪主机电源线收纳机构
CN203729676U (zh) 门窗执手
CN215190830U (zh) 挂接机构和窗帘开合器
CN215190832U (zh) 窗帘开合器
CN210721675U (zh) 一种自动借书机
CN111843961B (zh) 一种电子电气检测器具存放装置
KR101144286B1 (ko) 카 오디오 장치
CN209102984U (zh) 镜头锁附装置
CN114554765A (zh) 一种便携式组合式监护仪
KR100800583B1 (ko) 파워 윈도우 구동용 모터 조립체
CN109708345A (zh) 门体制冰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8868317A (zh) 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0081427U (zh) 一种法兰座表面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20539498U (zh) 应用于智能安检系统的电动平移门
KR100817910B1 (ko) 파워 윈도우 구동용 모터 조립체
CN216201683U (zh) 一种履职信息设备
CN215306726U (zh) 一种皮肤科用的检测与治疗器具箱
CN207667786U (zh)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机的研磨装置
CN217607595U (zh) 一种适用于电机马达的固定装置板
CN21822867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式充电连接头
CN219613503U (zh) 一种多功能旋转会展展示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