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3931U - 门锁结构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门锁结构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3931U
CN215803931U CN202121984790.3U CN202121984790U CN215803931U CN 215803931 U CN215803931 U CN 215803931U CN 202121984790 U CN202121984790 U CN 202121984790U CN 215803931 U CN215803931 U CN 215803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door
control panel
clamping structure
doo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847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义
沈方添
崔永杰
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847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3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3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393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6032 priority patent/WO202302452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结构和烹饪设备,其中,门锁结构包括:控制面板;锁扣结构,可移动地设于控制面板内,锁扣结构上设有第一卡接结构;按键,可移动地设于控制面板上,按键上设有第二卡接结构,锁扣结构通过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的结合限制按键的滑动;其中,锁扣结构相对于控制面板移动,直至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脱离,按键能够相对于控制面板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实现开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锁扣结构的作用下,可有效避免误触按键打开门体后用户被烫伤的可能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门锁结构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锁结构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在居家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各种烹饪设备辅助人们进行烹饪,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特别是利用不同的加热技术,对食物的加热时间会起到极大的缩短作用。然而,在加热技术被应用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刚烹饪好的食物,温度较高,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很容易烫伤用户,特别是对于好奇心较强且认知不足的儿童而言,很容易出现烫伤,甚至烧伤的可能。现有技术中,对于烹饪设备而言,一般是通过设置通过按键起到开门作用的门体,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然而,对于一些儿童而言,上述门体仍旧可以轻易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结构,包括:控制面板;锁扣结构,可移动地设于控制面板内,锁扣结构上设有第一卡接结构;按键,可移动地设于控制面板上,按键上设有第二卡接结构,锁扣结构通过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的结合限制按键的滑动;其中,锁扣结构相对于控制面板移动,直至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脱离,按键能够相对于控制面板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实现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门锁结构,主要包括控制面板以及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和锁扣结构,其中,按键和锁扣结构均可移动,按键是通过移动实现对门体的开启操作,以便于向烹饪腔内放入或取出食材,锁扣结构则是通过移动实现对按键移动的限制。具体地,按键自身相对于控制面板会存在一定的移动范围,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可解锁对门体的锁定效果,此时门体可自由移动,也即可以实现开门。而对于锁扣结构而言,其对按键的配合主要是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实现的,本实施例在锁扣结构的作用下,可有效避免误触按键打开门体后用户被烫伤的可能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其中,第一位置可以为朝向控制面板内侧移动的极限位置,也可以为朝向控制面板外侧移动的极限位置,当然,还可以为朝向任意位置移动的任意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锁扣结构上还设有第一卡接结构,在按键上设置第二卡接结构,从而在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的配合下,即可限制按键相对于控制面板的滑动,从而保证具有门锁结构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第一卡接结构与按键的具体配合位置不限,只要能够限制按键的移动方向即可,例如,若按键沿前后方向可移动,第一卡接结构只需要限制按键的前后移动即可,无论具体结构如何,在限制住按键的前后移动的基础上,即可实现对按键的限制效果。
可以理解,在进行开门操作时,主要是分为两个操作步骤,首先对锁扣结构施加外力,在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脱离的情况下,使其对按键的限制作用予以消除,其次,再通过对按键施加外力,从而在按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即可实现开门操作。通过两个操作步骤,特别是在开门前增加了锁扣结构的操作,可有效提高儿童等容易发生误触操作的用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具体地,按键可以为内推式,还可以为外拉式。
其中,本实施例所提的门锁结构可以应用在任一具有门体的烹饪设备中。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方案中的门锁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安装槽,设于控制面板上;其中,按键能够在安装槽内沿安装槽的槽深方向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面板上还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主要是用于容纳按键。具体地,按键会在安装槽内滑动,具体的滑动方向为安装槽的槽深方向,也即,沿安装槽的槽壁,朝向或背离安装槽的槽底的方向滑动,按键在安装槽滑动的过程中,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即可实现对门体的解锁,以便于实现开门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按键具体包括:按键面板;插脚,与按键面板固定连接,且插脚位于控制面板内,插脚用于在按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实现开门;其中,插脚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卡接结构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按键主要包括两个结构,其一为按键面板,即为用户能够触摸施加外力的结构,其二则为与按键面板固定连接的插脚,在插脚的作用下可实现门体的解锁打开。具体地,插脚处于控制面板的内部,可对设置在控制面板内或外的锁门结构进行解锁,在按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插脚也会移动至对应的解锁位置,此时插脚会与锁门结构配合实现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插脚上设置第二卡接结构,可在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的配合下,限制按键相对于控制面板的滑动,从而保证具有门锁结构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第二卡接结构的设计可在单独设计第一卡接结构的基础上,增强锁扣结构对按键的限制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定位柱,设于按键面板朝向安装槽的一侧;复位件,设于安装槽内,且复位件套设于定位柱上,其中,在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脱离的情况下,按键移动至第一位置,复位件用于驱动按键向第二位置移动,直至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结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按键面板的一侧还设置有定位件和复位件,其中,定位件与按键面板朝向安装槽的一侧,也即按键面板的内侧相连,通过将复位件套设在定位柱上,定位柱为复位件的安装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安装效率。具体地,复位件主要用于推动按键反向移动,可以理解,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在需要对门体进行解锁,使得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相互脱离,再执行开门操作,用户会使按键向第一位置移动,移动到位后,失去外力作用,此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会推动按键反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会相互结合限制按键的移动,便于下次的解锁开门操作。
可以理解,在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结合时,门体的关门动作不会影响二者的位置关系,也即正常关门的情况下,按键的位置并不发生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复位件具有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的槽底和按键相抵,其中,在按键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复位件存储有弹性力。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复位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当按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在复位件与槽底和按键相抵的基础上,会将受到的外力对应的动能转换成弹性势能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外力消失后,将存储的弹性势能释放出来,以实现对按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驱动,从而便于完成后续的解锁开门操作。
其中,复位件可以为弹簧、扭簧,也可以为任意具有弹性复位作用的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插脚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脚分别设于按键面板相对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在按键面板上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插脚,可有效提高按键整体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可以理解,插脚均设置在按键面板上,在移动过程中,由于两个插脚相对设置,可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减少发生按键倾斜的可能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插脚的一端与按键面板相连,另一端设有顶出部,顶出部用于与门体的锁扣配合,以在按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解开锁扣实现开门。
在该技术方案中,插脚的一端与按键面板相连,另一端设有用于与锁扣相配合的顶出部,在按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也即第一位置时,通过顶出部将锁扣进行解锁,从而实现开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对顶出部的具体结构做限制,只需要能够与门体上的锁扣配合,实现解锁以及开门的操作即可,顶出部包括但不限于楔形、针形、锥型、柱形等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通孔,设于控制面板内,锁扣结构用于在通孔内沿通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控制面板内设置通孔,为锁扣结构的移动提供一定的空间,也即锁扣结构在通孔内移动,需要强调的是,本方案中,锁扣结构的移动方向仅沿通孔的延伸方向,以便于简化用户的解锁操作,仅需单方向移动锁扣结构即可实现解锁。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呈非零夹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通孔的延伸方向和与水平面不平行,也即锁扣结构的移动方向会存在一定的竖直方向的分量,以便于利用锁扣结构自身的重力实现复位,保证锁扣结构的多次使用的可能性,同时也简化用户操作。具体地,用户仅需对解锁进行手动操作,而在按下按键后,无论门体是否关紧,锁扣结构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上锁,保证按键的正常锁定效果。
进一步地,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按键的移动方向是垂直的,限制按键移动的效果最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锁扣结构呈片状,第一卡接结构呈槽状,第一卡接结构设于锁扣结构的一侧;其中,第一卡接结构的厚度与第二卡接结构的厚度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片状的锁扣结构,可极大的降低空间占据,尽可能在不影响现有结构排布的基础上,增加锁扣结构。此时,第一卡接结构呈槽状,相对于孔状的结构,槽状第一卡接结构更便于装配,从槽口处直接与按键的特定部分配合,即可完成装配。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提高对按键的限制作用,需要限制第一卡接结构的厚度以及第二卡接结构的厚度,二者的厚度相适配,可以为相同,也可以存在一定的差值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中,按键穿过锁扣结构,且第一卡接结构的槽壁与第二卡接结构相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安装完锁扣结构后,按键会穿过锁扣结构,此时第一卡接结构的槽壁会与第二卡接结构相配合,二者之间的配合可以为相抵,也可以为存在细微间隙,在槽壁和第二卡接结构的配合下,即可对按键的活动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与第二卡接结构配合的具体位置为槽壁,故而两个结构的位置类似于垂直状,也可提高对按键的限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烹饪腔;门体,与柜体转动连接;如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门锁结构,设于柜体上,门锁结构用于锁定或解锁门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包括柜体、门体和门锁结构,其中,门锁结构主要用于锁定或解锁门体,以保证使用安全性,需要烹饪的食材主要是放置在柜体的烹饪腔内,在烹饪过程中会在门体以及门锁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将烹饪腔封闭,以保证烹饪的进行。此外,由于烹饪设备内设有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门锁结构,故而具有上述任一门锁结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强调的是,烹饪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微波炉、烤箱、微蒸烤一体机等对食材进行烹饪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锁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扣结构锁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扣结构解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锁结构的按键按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按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扣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门锁结构;102:控制面板;1022:安装槽;1024:通孔;103:按键;1032:第二卡接结构;1033:按键面板;1034:插脚;1035:定位柱;1036:复位件;1037:顶出部;104:锁扣结构;1042:第一卡接结构;200:烹饪设备;202:柜体;204: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门锁结构100,主要包括控制面板102以及设置在控制面板102上的按键103和锁扣结构104,其中,按键103和锁扣结构104均可移动,按键103是通过移动实现对门体204的开启操作,以便于向烹饪腔内放入或取出食材,锁扣结构104则是通过移动实现对按键103移动的限制。具体地,按键103自身相对于控制面板102会存在一定的移动范围,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可解锁对门体204的锁定效果,此时门体204可自由移动,也即可以实现开门。而对于锁扣结构104而言,其对按键103的配合主要是通过如图6和图7所示的,第一卡接结构1042以及第二卡接结构1032实现的,本实施例在锁扣结构104的作用下,通过在按键103上还设置第二卡接结构1032,在第一卡接结构1042和第二卡接结构1032的配合下,即可限制按键103相对于控制面板102的滑动,从而保证具有门锁结构100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其中,第一位置可以为朝向控制面板102内侧移动的极限位置,也可以为朝向控制面板102外侧移动的极限位置,当然,还可以为朝向任意位置移动的任意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接结构1042与按键103的具体配合位置不限,只要能够限制按键103的移动方向即可,例如,若按键103沿前后方向可移动,第一卡接结构1042只需要限制按键103的前后移动即可,无论具体结构如何,在限制住按键103的前后移动的基础上,即可实现对按键103的限制效果。可以理解,在进行开门操作时,主要是分为两个操作步骤,首先对锁扣结构104施加外力,在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脱离的情况下,使其对按键103的限制作用予以消除,其次,再通过对按键103施加外力,从而在按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即可实现开门操作。通过两个操作步骤,特别是在开门前增加了锁扣结构104的操作,可有效提高儿童等容易发生误触操作的用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具体地,按键103可以为内推式,还可以为外拉式。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门锁结构100,主要包括控制面板102以及设置在控制面板102上的按键103和锁扣结构104,其中,按键103和锁扣结构104均可移动,按键103是通过移动实现对门体204的开启操作,以便于向烹饪腔内放入或取出食材,锁扣结构104则是通过移动实现对按键103移动的限制。具体地,按键103自身相对于控制面板102会存在一定的移动范围,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可解锁对门体204的锁定效果,此时门体204可自由移动,也即可以实现开门。而对于锁扣结构104而言,其对按键103的配合主要是通过第一卡接结构1042实现的,本实施例在锁扣结构104的作用下,可有效避免误触按键103打开门体204后用户被烫伤的可能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在控制面板102上还设置有安装槽1022,安装槽1022主要是用于容纳按键103。具体地,按键103会在安装槽1022内滑动,具体的滑动方向为安装槽1022的槽深方向,也即,沿安装槽1022的槽壁,朝向或背离安装槽1022的槽底的方向滑动,按键103在安装槽1022滑动的过程中,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即可实现对门体204的解锁,以便于实现开门操作。
如图7所示,按键103主要包括两个结构,其一为按键面板1033,即为用户能够触摸施加外力的结构,其二则为与按键面板1033固定连接的插脚1034,在插脚1034的作用下可实现门体204的解锁打开。具体地,插脚1034处于控制面板102的内部,可对设置在控制面板102内或外的锁门结构进行解锁,在按键10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插脚1034也会移动至对应的解锁位置,此时插脚1034会与锁门结构配合实现解锁。
其中,第一位置可以为朝向控制面板102内侧移动的极限位置,也可以为朝向控制面板102外侧移动的极限位置,当然,还可以为朝向任意位置移动的任意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接结构1042与按键103的具体配合位置不限,只要能够限制按键103的移动方向即可,例如,若按键103沿前后方向可移动,第一卡接结构1042只需要限制按键103的前后移动即可,无论具体结构如何,在限制住按键103的前后移动的基础上,即可实现对按键103的限制效果。
可以理解,在进行开门操作时,主要是分为两个操作步骤,首先对锁扣结构104施加外力,使其对按键103的限制作用予以消除,其次,再通过对按键103施加外力,从而实现开门操作。通过两个操作步骤,特别是在开门前增加了锁扣结构104的操作,可有效提高儿童等容易发生误触操作的用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具体地,按键103可以为内推式,还可以为外拉式。
进一步地,在按键面板1033的一侧还设置有定位件和复位件1036,其中,定位件与按键面板1033朝向安装槽1022的一侧,也即按键面板1033的内侧相连,通过将复位件1036套设在定位柱1035上,定位柱1035为复位件1036的安装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安装效率。具体地,复位件1036主要用于推动按键103反向移动,可以理解,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在需要对门体204进行解锁时,先将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相互脱离,再执行开门操作,用户会使按键103向第一位置移动,移动到位后,失去外力作用,此时在复位件1036的作用下,会推动按键103反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会相互结合限制按键的移动,便于下次的解锁开门操作。
可以理解,在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结合时,门体的关门动作不会影响二者的位置关系,也即正常关门的情况下,按键的位置并不发生移动。
通过限制复位件1036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当按键103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在复位件1036与槽底和按键103相抵的基础上,会将受到的外力对应的动能转换成弹性势能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外力消失后,将存储的弹性势能释放出来,以实现对按键103移动至第二位置的驱动,从而便于完成后续的解锁开门操作。
其中,复位件1036可以为弹簧、扭簧,也可以为任意具有弹性复位作用的结构。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在按键面板1033上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插脚1034,可有效提高按键103整体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可以理解,插脚1034均设置在按键面板1033上,在移动过程中,由于两个插脚1034相对设置,可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减少发生按键103倾斜的可能性。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插脚1034的一端与按键面板1033相连,另一端设有用于与锁扣相配合的顶出部1037,在按键103移动到指定位置时,也即第一位置时,通过顶出部1037将锁扣进行解锁,从而实现开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对顶出部1037的具体结构做限制,只需要能够与门体204上的锁扣配合,实现解锁以及开门的操作即可,顶出部1037包括但不限于楔形、针形、锥型、柱形等结构。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门锁结构100,主要包括控制面板102以及设置在控制面板102上的按键103和锁扣结构104,其中,控制面板102内设置通孔1024,为锁扣结构104的移动提供一定的空间,也即锁扣结构104在通孔1024内沿通孔的延伸方向移动。按键103和锁扣结构104均可移动,按键103是通过移动实现对门体204的开启操作,以便于向烹饪腔内放入或取出食材,锁扣结构104则是通过仅沿通孔的延伸方向的移动实现对按键103移动的限制,以便于简化用户的解锁操作,仅需单方向移动锁扣结构即可实现解锁。具体地,按键103自身相对于控制面板102会存在一定的移动范围,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可解锁对门体204的锁定效果,此时门体204可自由移动,也即可以实现开门。而对于锁扣结构104而言,其对按键103的配合主要是通过第一卡接结构1042实现的,本实施例在锁扣结构104的作用下,可有效避免误触按键103打开门体204后用户被烫伤的可能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其中,第一位置可以为朝向控制面板102内侧移动的极限位置,也可以为朝向控制面板102外侧移动的极限位置,当然,还可以为朝向任意位置移动的任意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接结构1042与按键103的具体配合位置不限,只要能够限制按键103的移动方向即可,例如,若按键103沿前后方向可移动,第一卡接结构1042只需要限制按键103的前后移动即可,无论具体结构如何,在限制住按键103的前后移动的基础上,即可实现对按键103的限制效果。
可以理解,在进行开门操作时,主要是分为两个操作步骤,首先对锁扣结构104施加外力,使其对按键103的限制作用予以消除,其次,再通过对按键103施加外力,从而实现开门操作。通过两个操作步骤,特别是在开门前增加了锁扣结构104的操作,可有效提高儿童等容易发生误触操作的用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具体地,按键103可以为内推式,还可以为外拉式。
进一步,通孔的延伸方向和与水平面不平行,也即锁扣结构的移动方向会存在一定的竖直方向的分量,以便于利用锁扣结构自身的重力实现复位,保证锁扣结构的多次使用的可能性,同时也简化用户操作。具体地,用户仅需对解锁进行手动操作,而在按下按键后,无论门体是否关紧,锁扣结构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上锁,保证按键的正常锁定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通孔1024的延伸方向与按键103的移动方向是垂直的,限制按键103移动的效果最佳。其中,图3为按键锁定状态下的视图,图4为按键解锁状态下的视图。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采用片状的锁扣结构104,可极大的降低空间占据,尽可能在不影响现有结构排布的基础上,增加锁扣结构104。此时,第一卡接结构1042呈槽状,相对于孔状的结构,槽状第一卡接结构1042更便于装配,从槽口处直接与按键103的特定部分配合,即可完成装配。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提高对按键103的限制作用,需要限制第一卡接结构1042的厚度以及第二卡接结构1032的厚度,二者的厚度相适配,可以为相同,也可以存在一定的差值范围。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安装完锁扣结构104后,按键103会穿过锁扣结构104,此时第一卡接结构1042的槽壁会与第二卡接结构1032相配合,二者之间的配合可以为相抵,也可以为存在细微间隙,在槽壁和第二卡接结构1032的配合下,即可对按键103的活动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与第二卡接结构1032配合的具体位置为槽壁,故而两个结构的位置类似于垂直状,也可提高对按键103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烹饪设备200,包括柜体202、门体204和门锁结构100,其中,门锁结构100主要用于锁定或解锁门体204,以保证使用安全性,需要烹饪的食材主要是放置在柜体202的烹饪腔内,在烹饪过程中会在门体204以及门锁结构100的共同作用下,将烹饪腔封闭,以保证烹饪的进行。此外,由于烹饪设备200内设有上述任意实施例的门锁结构100,故而具有上述任一门锁结构100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强调的是,烹饪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微波炉、烤箱、微蒸烤一体机等对食材进行烹饪的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按键开门结构以及微波炉,其中,按键开门结构包括控制面板102,控制面板102正面下方开有按键孔(即安装槽1022)用于安装开门按键(即按键103),复位弹簧(即复位件1036)安装于开门按键与控制面板之间;控制面板底部还开有通孔1024用于安装锁扣(即锁扣结构104),锁扣在通孔内能上下滑动。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如图3所示的状态下,向上顶起控制盒的底部锁扣使其抬起,转变为如图4所示的状态,开门按键解锁;按下开门按键,如图5所示,炉门打开;松开锁扣与开门按键,开门按键在弹簧作用下复位,锁扣在重力使用下落下,开门按键锁住。炉门关闭不影响锁扣与开门按键状态。
根据本具体实施例,增加简易结构实现两步动作才能打开炉门起到童锁保护功能,增加儿童打开炉门的难度,电器使用过程中保护了儿童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结构和烹饪设备,在锁扣结构的作用下,可有效避免误触按键打开门体后用户被烫伤的可能性,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面板;
锁扣结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控制面板内,所述锁扣结构上设有第一卡接结构;
按键,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控制面板上,所述按键上设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锁扣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结合限制所述按键的滑动;
其中,所述锁扣结构相对于所述控制面板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脱离,所述按键能够相对于所述控制面板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实现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槽,设于所述控制面板上;
其中,所述按键能够在所述安装槽内沿所述安装槽的槽深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具体包括:
按键面板;
插脚,与所述按键面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插脚位于所述控制面板内,所述插脚用于在所述按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实现开门;
其中,所述插脚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柱,设于所述按键面板朝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
复位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其中,在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脱离的情况下,所述按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按键向第二位置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具有弹性,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和所述按键相抵,
其中,在所述按键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复位件存储有弹性力。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插脚分别设于所述按键面板相对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的一端与所述按键面板相连,另一端设有顶出部,所述顶出部用于与门体的锁扣配合,以在所述按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解开所述锁扣实现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孔,设于所述控制面板内,所述锁扣结构用于在所述通孔内沿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呈非零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结构呈片状,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呈槽状,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设于所述锁扣结构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厚度相适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穿过所述锁扣结构,且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的槽壁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配合。
12.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烹饪腔;
门体,与所述柜体转动连接;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结构,设于所述柜体上,所述门锁结构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门体。
CN202121984790.3U 2021-08-23 2021-08-23 门锁结构和烹饪设备 Active CN215803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4790.3U CN215803931U (zh) 2021-08-23 2021-08-23 门锁结构和烹饪设备
PCT/CN2022/086032 WO2023024527A1 (zh) 2021-08-23 2022-04-11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4790.3U CN215803931U (zh) 2021-08-23 2021-08-23 门锁结构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3931U true CN215803931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0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84790.3U Active CN215803931U (zh) 2021-08-23 2021-08-23 门锁结构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39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4527A1 (zh) * 2021-08-23 2023-03-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WO2023178732A1 (zh) * 2022-03-22 2023-09-2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门锁结构及烹饪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4527A1 (zh) * 2021-08-23 2023-03-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WO2023178732A1 (zh) * 2022-03-22 2023-09-2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门锁结构及烹饪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03931U (zh) 门锁结构和烹饪设备
CN214246964U (zh) 门锁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12054177U (zh) 烹饪电器及门锁紧机构
WO2017133070A1 (zh) 带抽屉的厨房电器
CN212565908U (zh) 烹饪电器
CN215949159U (zh) 烹饪小家电用双层门锁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烹饪小家电
CN215808690U (zh) 炉门组件和烹饪设备
CN214631608U (zh) 一种开闭结构和烹饪装置
CN216921727U (zh)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WO2023024527A1 (zh)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19864535U (zh) 一种门锁结构及烹饪设备
CN220984381U (zh) 一种新型安全开门按钮机构及烹饪电器
CN217233134U (zh) 烹饪设备
KR20230139272A (ko) 조리기기
CN216648093U (zh) 开关组件和包括该开关组件的烹饪电器
CN212054229U (zh) 烹饪电器
CN218406978U (zh) 一种门锁结构及烹饪电器
KR20230105247A (ko) 조리기기
CN218406977U (zh) 一种门锁结构
KR20230105248A (ko) 조리기기
US20230217557A1 (en) Cooking appliance
EP1564497B1 (en) Door opening/closing apparatus for electric oven
WO2023050594A1 (zh)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KR20230105246A (ko) 조리기기
KR20230105249A (ko) 조리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