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1239U - 折叠式跑步机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跑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81239U
CN215781239U CN202023330733.1U CN202023330733U CN215781239U CN 215781239 U CN215781239 U CN 215781239U CN 202023330733 U CN202023330733 U CN 202023330733U CN 215781239 U CN215781239 U CN 215781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linkage
leg structure
running frame
hing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07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成祥
彭星伟
项日成
刘永春
白先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ingsmi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ingsmi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ingsmi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ingsmi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07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81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81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81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包括跑架、立柱以及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的扶手横梁,立柱与跑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以能够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扶手横梁的两端铰接于立柱,以能够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翻转,当扶手横梁位于避让位置时允许立柱从折叠位置进一步向下折叠至跑架的侧面;折叠式跑步机还包括: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包括支腿结构,支腿结构设置于跑架的下方,且支腿结构的顶端与跑架转动连接,以能够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支腿结构位于支撑位置时立柱位于折叠位置,支腿结构位于收起位置时立柱位于展开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折叠式跑步机具有折叠便捷、省时省力的优点,并且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及装箱运输。

Description

折叠式跑步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跑步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叠式跑步机。
背景技术
现在跑步机的功能不仅需要满足用户的基本跑步需求,还应该便于用户使用操作和收纳存放,所以现在的跑步机的功能逐渐向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以及使用舒适性、存放合理性的方向发展。
对于目前有限的室内居住环境,很多喜爱运动的用户由此对跑步机望而却步,所以根据跑步机的结构特点,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可以将跑步机竖立起来以减小占地面积的机型,但是一台跑步机的重量约有50公斤以上,如果要立起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显然对于一些力气比较小的人群并不适用,造成其应用局限性大、适用范围小。同时,折叠后的跑步机由于扶手上的表头等部件造成其不能完成折叠,占用空间仍然较大,同时不便于装箱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跑步机,该折叠式跑步机具有折叠便捷、省时省力的优点,并且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及装箱运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包括跑架、立柱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扶手横梁,所述立柱与所述跑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以能够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扶手横梁的两端铰接于所述立柱,以能够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翻转,其中,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扶手横梁的两端与对应的立柱的顶端对接,在所述避让位置,所述扶手横梁相对于所述立柱朝向前侧偏置,且当所述扶手横梁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允许所述立柱从所述折叠位置进一步向下折叠至所述跑架的侧面;
所述折叠式跑步机还包括: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包括支腿结构、驱动单元以及联动支架和联动传力组件,其中,所述支腿结构设置于所述跑架的下方,且所述支腿结构的顶端与所述跑架转动连接,以能够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端与所述支腿结构传动连接,用于可操作地至少驱动所述支腿结构从所述收起位置朝向所述支撑位置转动并将所述支腿结构保持在所述支撑位置,其中,所述联动支架安装于所述转轴,并且通过所述联动传力组件与所述支腿结构传动连接,以跟随所述支腿结构的转动而绕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以及锁紧机构,包括锁定组件和拉线,所述锁定组件可解锁地将所述立柱锁止于所述联动支架,所述锁定组件通过所述拉线与所述扶手横梁传动连接,以在所述扶手横梁翻转至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锁定组件解锁,且当所述扶手横梁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允许所述锁定组件将所述立柱重新锁止于所述联动支架;其中,在所述立柱锁止于所述联动支架的状态下,所述支腿结构位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立柱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所述支腿结构位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立柱位于所述展开位置。
可选地,所述支腿结构包括关于所述跑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于沿所述跑架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且与所述跑架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承轴。
可选地,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连接有滚动件。
可选地,所述联动传力组件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支撑腿,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联动支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承轴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加强杆。
可选地,所述联动折叠支撑机构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沿所述跑架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且与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端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轴、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腿之间的第四连接轴。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为可锁定气弹簧,所述可锁定气弹簧固连于所述跑架且沿所述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推杆,所述电机推杆固连于所述跑架且沿所述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折叠式跑步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跑架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于所述跑架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设置有沿所述跑架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滚轮,且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平行于与所述跑架的长度方向和所述跑架的宽度方向垂直的垂向。
可选地,所述扶手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铰链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立柱铰接,以使所述扶手横梁能够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翻转,当所述扶手横梁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扶手横梁能够与所述立柱相抵接,当所述扶手横梁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扶手横梁与所述立柱分离,且所述扶手横梁相对于所述立柱朝向前侧偏置,所述拉线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铰链组件、第二端连接于所述锁定组件,当所述扶手横梁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以用于提供拉动所述拉线使所述锁定组件解锁的拉力,且当所述扶手横梁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解除对所述拉线的拉力以允许所述锁定组件将所述立柱重新锁止于所述联动支架。
可选地,所述铰链组件包括下连接架、上连接架和铰接主体,所述下连接架固定于所述立柱,所述上连接架固定于所述扶手横梁,所述铰接主体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架、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架,以使得所述扶手横梁能够在所述使用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翻转,其中,所述拉线的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铰接主体。
可选地,所述铰接主体包括下铰接主体、上铰接主体,所述下铰接主体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架、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架,所述上铰接主体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架、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架,以使得所述下铰接主体、上铰接主体、下连接架和所述上连接架构成四连杆结构。
可选地,所述上铰接主体构造为“一”字形结构,所述下铰接主体构造为C形结构并具有用于避让所述上铰接主体的豁口,当所述扶手横梁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上铰接主体的第一端抵顶于所述豁口。
可选地,所述下铰接主体构造有铰接槽,所述拉线的第二端固连有插入所述铰接槽内的卡扣压头,所述卡扣压头通过第一铰接轴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铰接槽内。
可选地,所述下连接架包括下基板,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扶手横梁延伸的第一耳板,所述上连接架包括上基板,所述上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耳板的第二耳板,所述铰接主体的第一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耳板之间且通过第二铰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耳板,所述铰接主体的第二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耳板之间且通过第三铰接轴连接于所述第二耳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耳板具有支撑面,且所述第二耳板具有朝向所述支撑面的配合面,当所述扶手横梁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二耳板支撑在所述第一耳板上且所述配合面与所述支撑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下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均平行于所述立柱的延伸方向的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与所述立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筒、销轴、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联动支架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筒固连于所述立柱上且其与所述卡槽相对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固定筒的侧壁上具有滑动槽,所述销轴、第一弹性复位件均同轴设置于所述固定筒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销轴和所述固定筒的内底壁,以用于提供所述销轴穿过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卡槽中的弹力,所述拉线的第一端与所述销轴连接并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折叠式跑步机,支腿结构在驱动单元的作用下自所述收起位置转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同时通过联动传力组件带动联动支架绕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此时因锁定组件将立柱锁止于联动支架,所以立柱跟随联动支架同步转动,以达到立柱与支腿结构联动的目的,且支腿结构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立柱联动至所述折叠位置并保持在所述折叠位置。通过驱动单元的助力和立柱与支腿结构的联动可以将本公开折叠式跑步机快速折叠,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当通过锁定组件将立柱锁止于联动支架时,可以保持立柱与支腿结构之间的联动,即如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当通过将扶手横梁从所述使用位置翻转至所述避让位置,可以在拉动拉线的作用下致使锁定组件解锁立柱与联动支架,一方面可以使得立柱从上述的折叠位置进一步折叠至跑架的侧面,从而进一步缩小其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因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所以此时立柱与支腿结构之间是相互独立地运动的,可以将支腿结构所述支撑位置转动至所述收起位置(如支腿结构本就是处于所述收起位置,则无需对支腿结构进行任何操作),而不会因此带动立柱联动展开,反而是可以将立柱如上所述进一步折叠至跑架的侧面。在此种折叠状态下,跑步机的占用空间最小,便于将其装箱,且装箱后的整个包裹小且薄,有利于运输。此外,采用翻转扶手横梁来解锁支腿结构和立柱之间的联动关系,一方面可如上所述,使得立柱能够进一步折叠而减小其在厚度方向上侵占的尺寸,使得折叠后的跑步机能够更薄,另一方面,跑步机将无需设置额外的解锁结构,由此可以避免因这些额外的解锁结构所带来的有可能的增大跑步机整体体积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出的折叠式跑步机的支腿结构位于收起位置且立柱位于展开位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出的折叠式跑步机的支腿结构位于收起位置且立柱位于展开位置的仰视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出的折叠式跑步机的支腿结构位于支撑位置且立柱位于折叠位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出的折叠式跑步机的支腿结构位于支撑位置且立柱位于折叠位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出的折叠式跑步机的扶手横梁位于使用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出的折叠式跑步机的扶手横梁位于避让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出的折叠式跑步机的铰链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出的折叠式跑步机的铰链组件的铰接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出的折叠式跑步机的支腿结构位于支撑位置且扶手横梁位于避让位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跑架;2-转轴;3-立柱;4-扶手横梁;5-支腿结构;51-支撑腿;52-滚动件;53-第二加强杆;6-驱动单元;7-联动支架;8-联动传力组件;81-联动杆;82-第一连接轴;83-第二连接轴;9-第一支承轴;10-第一加强杆;11- 传动杆;12第三连接轴;13-第四连接轴;14-锁定组件;141-固定筒;142- 销轴;143-滑动槽;144-第二固定板;15-拉线;16-铰链组件;161-下连接架; 1611-下基板;1612-第一耳板;1613-支撑面;1614-下连接板;1615-第一固定板;162-上连接架;1621-上基板;1622-第二耳板;1623-配合面;163-下铰接主体;1631-豁口;1632-铰接槽;164-上铰接主体;165-第一铰接轴; 166-第二铰接轴;167-第三铰接轴;17-滚轮;18-卡扣压头;19-保护套;20-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基于跑步机的使用状态进行定义的,当跑步机展开平放于地板上时,朝向地板的一侧为“下”,远离地板的一侧为“上”;“纵向、横向”是指跑架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内、外”是指相关构件轮廓的内、外;“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参考图 1至图10所示,该折叠式跑步机包括跑架1、立柱3以及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的扶手横梁4,立柱3与跑架1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以能够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扶手横梁4的两端铰接于立柱3,以能够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翻转,其中,在所述使用位置,扶手横梁4的两端与对应的立柱3的顶端对接,在所述避让位置,扶手横梁4相对于立柱3朝向前侧偏置,且当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允许立柱3从所述折叠位置进一步向下折叠至跑架1的侧面;
所述折叠式跑步机还包括: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包括支腿结构5、驱动单元6以及联动支架7和联动传力组件8,其中,支腿结构5设置于跑架1 的下方,且支腿结构5的顶端与跑架1转动连接,以能够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驱动单元6的驱动端与支腿结构5传动连接,用于可操作地至少驱动支腿结构5从所述收起位置朝向所述支撑位置转动并将支腿结构5 保持在所述支撑位置,其中,联动支架7安装于转轴2,并且通过联动传力组件8与支腿结构5传动连接,以跟随支腿结构5的转动而绕转轴2的中心轴线转动;以及锁紧机构,包括锁定组件14和拉线15,锁定组件14可解锁地将立柱3锁止于联动支架7,锁定组件14通过拉线15与扶手横梁4传动连接,以在扶手横梁4翻转至所述避让位置时锁定组件14解锁,且当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允许锁定组件14将立柱3重新锁止于联动支架7;
其中,在立柱3锁止于联动支架7的状态下,支腿结构5位于支撑位置时立柱3位于折叠位置,支腿结构5位于所述收起位置时立柱3位于所述展开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折叠式跑步机,支腿结构5在驱动单元6的作用下自所述收起位置转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同时通过联动传力组件8带动联动支架7绕转轴2的中心轴线转动,此时因锁定组件14将立柱3 锁止于联动支架7,所以立柱3跟随联动支架7同步转动,以达到立柱3与支腿结构5联动的目的,且支腿结构5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立柱3联动至所述折叠位置并保持在所述折叠位置。通过驱动单元6的助力和立柱3与支腿结构5的联动可以将本公开折叠式跑步机快速折叠,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除此之外,为了达到将跑步机进一步折叠以减少占用空间便于装箱运输的目的,可以将扶手横梁4从所述使用位置转动至所述避让位置,并同步带动拉线15解锁锁定组件14;因此时扶手横梁4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所以立柱3 可以进一步折叠至跑架1的侧面;与此同时,因锁定组件14处于解锁状态,所以此时可以将支腿结构5从所述支撑位置转动至所述收起位置,而不会因此带动立柱3联动展开。此种折叠状态下,不仅减少了跑步机的占用空间,还便于将跑步机装箱运输。因此,本公开提供的折叠式跑步机具有折叠便捷、省时省力的优点,并且占用空间小,便于装箱运输,适用范围大,适于推广使用。
其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展开位置是指跑步机平放于地面上,立柱3 与跑架1之间呈垂直或接近垂直以供人员正常使用的状态;参考图3所示,所述折叠位置是指立柱3通过锁定组件14锁止于联动支架7时,立柱3与跑架1之间夹角最小的状态;参考图1所示,所述收起位置是指跑步机平放于地面上,支腿结构5与跑架1之间呈平行或接近平行以人员正常使用的状态;参考图3所示,所述支撑位置是指支腿结构5与跑架1之间呈一定夹角且将所述跑架1的后端向上方折叠顶起且保持在此支撑位置的状态。
此外,在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折叠式跑步机中,所述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可以采用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的跑步机的联动折叠支撑机构,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所提供的跑步机的联动折叠支撑机构中,所述跑步机包括跑架1、立柱3,立柱3 与跑架1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以能够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包括:支腿结构5,该支腿结构5设置于跑架1 的下方,且支腿结构5的顶端与跑架1转动连接,以能够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驱动单元6,该驱动单元6的驱动端与支腿结构5传动连接,用于可操作地至少驱动支腿结构5从所述收起位置朝向所述支撑位置转动并将支腿结构5保持在所述支撑位置,其中,联动支架7安装于转轴2,并且通过联动传力组件8与支腿结构5传动连接,以跟随支腿结构5的转动而绕转轴2的中心轴线转动;以及联动支架7,该联动支架7安装于转轴2并相对固定于立柱3,并且联动支架7通过联动传力组件8与支腿结构5传动连接,以跟随支腿结构5的转动而绕转轴2的中心轴线转动;其中,在支腿结构5位于所述支撑位置时立柱3位于折叠位置,支腿结构5位于所述收起位置时立柱3位于所述展开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跑步机的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在需要将跑步机竖向折叠支撑放置时,支腿结构5在驱动单元6的作用下自所述收起位置转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同时通过联动传力组件8带动联动支架7绕转轴2的中心轴线转动,此时立柱3相对固定于联动支架7,所以立柱3跟随联动支架7同步转动,以达到立柱3与支腿结构5联动的目的,且支腿结构5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立柱3联动至所述折叠位置并保持在所述折叠位置。综上所述,本公开通过驱动单元6的助力和立柱3与支腿结构5的联动可以将跑步机快速折叠,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支腿结构5包括关于跑架1 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腿51,两个支撑腿5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于沿跑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且与跑架1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承轴9。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腿51通过第一支承轴9与跑架1转动连接,可达到同步转动地目的,可增加本公开折叠式跑步机折叠过程的稳定性。当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腿51也可以分别通过支承轴或铰链连接于跑架1,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支撑腿51自所述收起位置至所述支撑位置转动时,支撑腿51远离跑架1的一端会与地面发生摩擦,会对支撑腿或地面造成磨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跑步机的折叠过程。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所示,支撑腿51的底端连接有滚动件52,以减少支撑腿5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其中,滚动件52可以采用滚轮或万向轮,其目的是减少摩损,加快跑步机的折叠过程,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联动传力组件8可以包括联动杆81,联动杆8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82转动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支撑腿 51,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83转动连接于联动支架7。本公开实施方式中,联动杆81通过第一连接轴82和第二连接轴83分别连接于支撑腿51和联动支架7,可使本公开折叠式跑步机的折叠过程更加平稳。当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联动杆81也可以采用铰链连接的方式分别与支撑腿51和联动支架7连接,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本公开折叠后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参考图3和图4所示,第一支承轴9的端部与对应的第一连接轴82的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加强杆10。在公开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杆10、联动杆81、联动支架7以及跑架1构成一个四连杆结构。通过驱动单元6使支腿结构5 保持在所述支撑位置,使该四连杆结构的角度被固定,又因为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一定,该四连杆结构构成的四边形唯一,所以只要支腿结构5保持在所述支撑位置,那么立柱3就会被约束固定而保持在所述折叠位置。
为了增加支腿结构5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所示,两个支撑腿51之间固连有第二加强杆5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支撑腿51的中部构造有弯折结构。该弯折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强支撑腿5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驱动单元6对支撑腿51的推力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和图4所示,所述联动折叠支撑机构还包括传动杆11,传动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沿所述跑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且与驱动单元6的驱动端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轴1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腿51之间的第四连接轴13。通过传动杆11可以将所述驱动单元6的沿跑架1的长度方向输出转换为支撑腿51绕第一支承轴9的转动。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杆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以增加传动杆11传动过程的稳定性和联动折叠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
考虑到驱动单元6主要为支腿结构5的转动提供助力,因此驱动单元6 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6可以采用可锁定气弹簧,所述可锁定气弹簧固连于跑架1且沿所述跑架1的长度方向伸缩。在本公实施方式中,在需要将跑步机竖向折叠支撑时,用户可以用手搬动跑架1的后端向上抬起,用手解锁可锁定气弹簧,此时该可锁定气弹簧的作用力小于跑步机的重力作用;当跑台被抬到与地面很小距离时,可锁定气弹簧产生的弹性力能对支腿结构5产生足够的力,使跑台轻松的被人抬起,甚至不用人力就可以自动收纳折叠。当需要将跑步机展开使用时,可以首先打开可锁定气弹簧的开关,然后用手把持跑架1的后端,跑架1在可锁定气弹簧、自身重力和人力的作用下,可以缓慢且轻松的放至水平。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6可以采用电机推杆,所述电机推杆固连于跑架1且沿所述跑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本公开联动折叠支撑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电机推杆的控制开关,在需要将跑步机竖向折叠支撑时,通过电机推杆推动支腿结构5从所述收起位置切换至所述支撑位置,以完成跑步机的折叠过程。同理在需要将跑步机展开使用时,通过电机推杆拉动支腿结构5从所述支撑位置切换至所述收起位置,完成跑步机的展开过程。其中,电动推杆及其使用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考虑到跑步机竖向折叠收起后,由于其支腿结构5安装有滚动件,该跑步机易沿所述跑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放置不稳定。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所示,跑步机还包括安装于跑架1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于所述跑架1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设置有沿所述跑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滚轮17,且滚轮17的中心轴线平行于与所述跑架1的长度方向和所述跑架1 的宽度方向垂直的垂向。图4中为充分显示本公开折叠式跑步机的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和锁紧机构,未示出所述外壳,且该外壳的安装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通过于外壳的前端面设置滚轮17可以防止竖向折叠后的跑步机沿跑架1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同时如需移动该折叠后的跑步机时,可推动跑步机沿跑架1的宽度方向移动。其中,前端指的是跑步机竖向折叠后与地面接触的一端。
在上述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的跑步机的联动折叠支撑机构的基础上,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跑步机,该跑步机包括上述的跑步机的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的跑步机可以以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折叠式跑步机的方式构造,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其还可以以其它不同的方式构造,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现在回到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继续描述折叠式跑步机。考虑到当跑步机需要进行装箱操作时,折叠立柱3至所述折叠位置将会使得支腿结构5处于所述支撑位置,这种状态下跑步机整体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进行装箱操作。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至图10所示,扶手横梁4的两端分别通过铰链组件16与对应的立柱3铰接,以使扶手横梁4能够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翻转,当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扶手横梁4能够与立柱3相抵接,当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扶手横梁4与立柱3分离,且扶手横梁4相对于立柱3朝向前侧偏置,拉线15的第一端铰接于铰链组件16、第二端连接于锁定组件14,当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以用于提供拉动拉线15使锁定组件14解锁的拉力,且当扶手横梁4位于使用位置时,解除对拉线15的拉力以允许锁定组件14将立柱3重新锁止于联动支架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锁定组件14将立柱3锁止于联动支架7时,可以保持立柱3与支腿结构5之间的联动,即如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当通过将扶手横梁4从所述使用位置翻转至所述避让位置,可以在拉动拉线15的作用下致使锁定组件14解锁立柱3与联动支架7,一方面可以使得立柱3从上述的折叠位置进一步折叠至跑架1的侧面,从而进一步缩小其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因锁定组件14处于解锁状态,所以此时立柱3与支腿结构5之间是相互独立地运动的,可以将支腿结构5所述支撑位置转动至所述收起位置(如支腿结构5本就是处于所述收起位置,则无需对支腿结构5进行任何操作),而不会因此带动立柱3联动展开,反而是可以将立柱3如上所述进一步折叠至跑架1的侧面。在此种折叠状态下,跑步机的占用空间最小,便于将其装箱,且装箱后的整个包裹小且薄,有利于运输。此外,采用翻转扶手横梁4来解锁支腿结构5和立柱3之间的联动关系,一方面可如上所述,使得立柱3能够进一步折叠而减小其在厚度方向上侵占的尺寸,使得折叠后的跑步机能够更薄,另一方面,跑步机将无需设置额外的解锁结构,由此可以避免因这些额外的解锁结构所带来的有可能的增大跑步机整体体积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和图7所示,铰链组件16包括下连接架 161、上连接架162和铰接主体,下连接架161固定于立柱3,上连接架162 固定于扶手横梁4,所述铰接主体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下连接架161、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上连接架162,以使得扶手横梁4能够在所述使用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翻转,其中,拉线15的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铰接主体。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所述铰接主体的两端分别枢转地连接于固定于立柱3的下连接架161和固定于扶手横梁4的上连接架162,那么该铰链组件 16可以允许扶手横梁4从所述使用位置翻转至所述避让位置。同时,在翻转的过程中,拉动与所述铰接主体连接的拉线以对锁定组件14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至图9所示,所述铰接主体可以包括下铰接主体163、上铰接主体164,下铰接主体163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下连接架161、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上连接架162,上铰接主体164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下连接架161、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上连接架162,以使得下铰接主体163、上铰接主体164、下连接架161和上连接架162构成四连杆结构。通过设置下铰接主体163和上铰接主体164可以限制扶手横梁4相对于立柱3的运动范围,使扶手横梁4自所述使用位置翻转至所述避让位置的过程更加平稳。同时,参考图7所示,在扶手横梁4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可以限制扶手横梁4绕下铰接主体163或上铰接主体164与上连接架162的铰接点再次旋转。因此,可以使得扶手横梁4处于避让位置时更加稳定,用利于收纳和存放,可以避免如运输过程中,安装于扶手横梁4上的表头等部件与跑架发生碰撞。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图7和图9所示,上铰接主体164构造为“一”字形结构,下铰接主体163构造为C形结构并具有用于避让上铰接主体164的豁口1631,当扶手横梁4处于避让位置时,上铰接主体164的第一端抵顶于豁口1631。通过设置豁口1631可以使得扶手横梁 4相对于立柱3的翻转角度尽可能的扩大,以使立柱3可以更进一步的折叠至跑架1的侧面,与跑架1的侧面完成重合,进一步缩小跑步机折叠后占用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扶手横梁4在翻转过程中,提供对拉线15 的拉力,参考图6、图7和图9所示,下铰接主体163构造有铰接槽1632,拉线15的第二端固连有插入铰接槽1632内的卡扣压头18,卡扣压头18通过第一铰接轴165枢转地连接于铰接槽1632内。在扶手横梁4的翻转过程中,下铰接主体163绕与下连接架161的铰接点进行旋转,同时拉动拉线15。此种设置方式,可将拉线15穿设于立柱3中,在具有解锁功能的同时,具有很好的隐蔽性,能够提升跑步机整体的美观性。其中,下连接架161构造有供拉线15穿过以与下铰接主体163铰接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至图8所示,下连接架161包括下基板 1611,下基板161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扶手横梁4延伸的第一耳板1612,上连接架162包括上基板1621,上基板162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均平行于第一耳板1612的第二耳板1622,铰接主体的第一端位于两个第一耳板1612之间且通过第二铰接轴166连接于第一耳板1612,铰接主体的第二端位于两个第二耳板1622之间且通过第三铰接轴167连接于第二耳板1622。本公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耳板1612和两个第二耳板1622可以提高铰链组件16的整体结构强度,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上连接架162可以通过上基板1621与扶手横梁4固定连接。
考虑到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扶手横梁4直接与立柱3抵接会产生磨损,如磨损过大,不仅会影响整体的美观,还会造成扶手横梁4的偏置,降低使用寿命。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8所示,第一耳板 1612和第二耳板1622一一对应,第一耳板1612具有支撑面1613,且第二耳板1622具有朝向支撑面1613的配合面1623,当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第二耳板1622支撑在第一耳板1612上且配合面1623与支撑面1613 相贴合。通过支撑面1613和配合面1623的配合,下连接架161会起到对扶手横梁4的支撑作用,而不用通过立柱3与扶手横梁4抵接来支撑扶手横梁4,可以有效避免扶手横梁4和立柱3的磨损。
考虑到由下连接架161支撑扶手横梁4,会对下连接架161产生较大的作用力。为避免下连接架161受力变形或与立柱3的连接松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和图7所示,下基板161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均平行于立柱3的延伸方向的下连接板1614,下连接板1614与立柱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本公开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所示,锁定组件14包括固定筒141、销轴 142、第一弹性复位件(图中未示出),联动支架7设置有卡槽(图中未示出),固定筒141固连于立柱3上且其与卡槽相对的一端具有开口,固定筒141的侧壁上具有滑动槽143,销轴142、第一弹性复位件均同轴设置于固定筒141 的内部,且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销轴142和固定筒141的内底壁,以用于提供销轴142穿过所述开口插入到卡槽中的弹力,拉线15的第一端与销轴142连接并滑动的设置在滑动槽143内。在扶手横梁4自所述使用位置翻转至所述避让位置时,拉动拉线15,进而拉动销轴142朝向压缩第一弹性复位件的方向移动,以脱离卡槽,从而解除对立柱3的锁止。当需要重新锁止立柱3时,将扶手横梁4翻转至所述使用位置,然后转动立柱3,使销轴142对准联动支架7的卡槽,销轴142在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重新插入卡槽中,将立柱3重新锁止于联动支架7上。其中,第一弹性复位件可采用弹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所示,拉线15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连接件 20连接于销轴142,连接件20包括固定连接于拉线15的第一端的卡块、固定连接于销轴142的固定销,其中,固定销构造有与卡块卡接的卡槽。拉线 15通过卡块卡接在固定销上,以拉动固定销沿所述滑动槽143滑动,进而拉动销轴142解除对立柱3的锁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和图7所示,拉线15上套设有保护套19,保护套19的第一端与固连于下连接板1614的第一固定板1615固定连接、第二端与固连于固定筒141上的第二固定板144固定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8)

1.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包括跑架(1)、立柱(3)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3)之间的扶手横梁(4),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3)与所述跑架(1)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以能够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扶手横梁(4)的两端铰接于所述立柱(3),以能够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翻转,其中,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扶手横梁(4)的两端与对应的立柱(3)的顶端对接,在所述避让位置,所述扶手横梁(4)相对于所述立柱(3)朝向前侧偏置,且当所述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允许所述立柱(3)从所述折叠位置进一步向下折叠至所述跑架(1)的侧面;
所述折叠式跑步机还包括:
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包括支腿结构(5)、驱动单元(6)以及联动支架(7)和联动传力组件(8),其中,所述支腿结构(5)设置于所述跑架(1)的下方,且所述支腿结构(5)的顶端与所述跑架(1)转动连接,以能够在支撑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驱动单元(6)的驱动端与所述支腿结构(5)传动连接,用于可操作地至少驱动所述支腿结构(5)从所述收起位置朝向所述支撑位置转动并将所述支腿结构(5)保持在所述支撑位置,其中,所述联动支架(7)安装于所述转轴(2),并且通过所述联动传力组件(8)与所述支腿结构(5)传动连接,以跟随所述支腿结构(5)的转动而绕所述转轴(2)的中心轴线转动;以及
锁紧机构,包括锁定组件(14)和拉线(15),所述锁定组件(14)可解锁地将所述立柱(3)锁止于所述联动支架(7),所述锁定组件(14)通过所述拉线(15)与所述扶手横梁(4)传动连接,以在所述扶手横梁(4)翻转至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锁定组件(14)解锁,且当所述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允许所述锁定组件(14)将所述立柱(3)重新锁止于所述联动支架(7);
其中,在所述立柱(3)锁止于所述联动支架(7)的状态下,所述支腿结构(5)位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立柱(3)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所述支腿结构(5)位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立柱(3)位于所述展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结构(5)包括关于所述跑架(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腿(51),两个所述支撑腿(5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于沿所述跑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且与所述跑架(1)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承轴(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51)的底端连接有滚动件(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传力组件(8)包括联动杆(81),所述联动杆(8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82)转动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支撑腿(51),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83)转动连接于所述联动支架(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轴(9)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轴(82)的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加强杆(10)。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折叠支撑机构还包括传动杆(11),所述传动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沿所述跑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且与所述驱动单元(6)的驱动端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轴(1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腿(51)之间的第四连接轴(13)。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6)为可锁定气弹簧,所述可锁定气弹簧固连于所述跑架(1)且沿所述跑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6)为电机推杆,所述电机推杆固连于所述跑架(1)且沿所述跑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跑步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跑架(1)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于所述跑架(1)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设置有沿所述跑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滚轮(17),且所述滚轮(17)的中心轴线平行于与所述跑架(1)的长度方向和所述跑架(1)的宽度方向垂直的垂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横梁(4)的两端分别通过铰链组件(16)与对应的所述立柱(3)铰接,以使所述扶手横梁(4)能够在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翻转,当所述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扶手横梁(4)能够与所述立柱(3)相抵接,当所述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扶手横梁(4)与所述立柱(3)分离,且所述扶手横梁(4)相对于所述立柱(3)朝向前侧偏置,
所述拉线(15)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铰链组件(16)、第二端连接于所述锁定组件(14),当所述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以用于提供拉动所述拉线(15)使所述锁定组件(14)解锁的拉力,且当所述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解除对所述拉线(15)的拉力以允许所述锁定组件(14)将所述立柱(3)重新锁止于所述联动支架(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16)包括下连接架(161)、上连接架(162)和铰接主体,所述下连接架(161)固定于所述立柱(3),所述上连接架(162)固定于所述扶手横梁(4),所述铰接主体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架(161)、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架(162),以使得所述扶手横梁(4)能够在所述使用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翻转,其中,所述拉线(15)的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铰接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主体包括下铰接主体(163)、上铰接主体(164),所述下铰接主体(163)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架(161)、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架(162),所述上铰接主体(164)的第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架(161)、第二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架(162),以使得所述下铰接主体(163)、上铰接主体(164)、下连接架(161)和所述上连接架(162)构成四连杆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主体(164)构造为“一”字形结构,所述下铰接主体(163)构造为C形结构并具有用于避让所述上铰接主体(164)的豁口(1631),当所述扶手横梁(4)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上铰接主体(164)的第一端抵顶于所述豁口(1631)。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接主体(163)构造有铰接槽(1632),所述拉线(15)的第二端固连有插入所述铰接槽(1632)内的卡扣压头(18),所述卡扣压头(18)通过第一铰接轴(165)枢转地连接于所述铰接槽(1632)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架(161)包括下基板(1611),所述下基板(161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扶手横梁(4)延伸的第一耳板(1612),所述上连接架(162)包括上基板(1621),所述上基板(162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耳板(1612)的第二耳板(1622),所述铰接主体的第一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耳板(1612)之间且通过第二铰接轴(166)连接于所述第一耳板(1612),所述铰接主体的第二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耳板(1622)之间且通过第三铰接轴(167)连接于所述第二耳板(162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1612)和所述第二耳板(162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耳板(1612)具有支撑面(1613),且所述第二耳板(1622)具有朝向所述支撑面(1613)的配合面(1623),当所述扶手横梁(4)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二耳板(1622)支撑在所述第一耳板(1612)上且所述配合面(1623)与所述支撑面(1613)相贴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161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均平行于所述立柱(3)的延伸方向的下连接板(1614),所述下连接板(1614)与所述立柱(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14)包括固定筒(141)、销轴(142)、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联动支架(7)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筒(141)固连于所述立柱(3)上且其与所述卡槽相对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固定筒(141)的侧壁上具有滑动槽(143),所述销轴(142)、第一弹性复位件均同轴设置于所述固定筒(14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销轴(142)和所述固定筒(141)的内底壁,以用于提供所述销轴(142)穿过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卡槽中的弹力,所述拉线(15)的第一端与所述销轴(142)连接并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43)内。
CN202023330733.1U 2020-12-30 2020-12-30 折叠式跑步机 Active CN215781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0733.1U CN215781239U (zh) 2020-12-30 2020-12-30 折叠式跑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0733.1U CN215781239U (zh) 2020-12-30 2020-12-30 折叠式跑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81239U true CN215781239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0733.1U Active CN215781239U (zh) 2020-12-30 2020-12-30 折叠式跑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81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4975B2 (en) Retractable vehicle step
US6349962B1 (en) Collapsible domestic cart
EP1020170A2 (en) Wheeled carriage having auxiliary wheel
US8388006B2 (en) Motorized vehicle with foldable frame and locking mechanism
US20070108720A1 (en) Retractable vehicle step
US20070296240A1 (en) Collapsible vehicle shelter
EP0015741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folding frameworks and wheelchairs
US7100316B2 (en) Collapsible ironing board
CN210310429U (zh) 一种车轮可收折的手推车
DE10318917A1 (de) Zusammenklappbarer Sportwagen
CN112774093B (zh) 折叠式跑步机
EP0708215B1 (en) Storage-type chair
US9725915B1 (en) Construction system
CN215781239U (zh) 折叠式跑步机
CA2353264A1 (en) Extendible leg device
CN215781237U (zh) 跑步机的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及跑步机
CN101446176B (zh) 一种可折叠的梯子
CN107048833B (zh) 旅行床
EP2502814A2 (en) Motorized vehicle with foldable frame and locking mechanism
CN113235892A (zh) 一种安全性高伸缩式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GB2195384A (en) Retractable post assembly
KR100522120B1 (ko) 다목적 절첩카트
CN21442027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头枕的折叠支架
CN219149094U (zh) 一种六向可调式器材箱接近装置及消防车
CN220025036U (zh) 一种折叠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