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7434U -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7434U
CN215777434U CN202023103193.3U CN202023103193U CN215777434U CN 215777434 U CN215777434 U CN 215777434U CN 202023103193 U CN202023103193 U CN 202023103193U CN 215777434 U CN215777434 U CN 215777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hook
heating assembly
heat generating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031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洁
刘翔
金嘉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031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7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7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7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管、反射件、固定夹和固定钩,反射件设置于发热管的外侧;固定夹连接至反射件,固定夹具有安装开口,安装开口设置在固定夹的离开反射件的表面上,发热管的周侧经由安装开口卡入并被固定夹夹紧;固定钩连接至反射件,发热管的周侧钩挂于固定钩,发热管设置在固定钩和反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组件,发热管采用了双重固定结构,可以使发热管更牢固且稳定地安装至反射件,当烹饪器具受诸如碰撞等外力时,发热管能够保持在安装位置,不会产生晃动或松动的现象,从而不容易从反射件上脱离。

Description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已有的诸如电饭煲等的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煲体,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并在盖体和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盖体内会设置有用于加热的发热管。发热管可以电连接至电源,以向发热管通电。发热管产生的热量能够用于加热烹饪空间内的食物。发热管通常是用金属夹安装至盖体内,这使得发热管装配不牢固,当烹饪器具受外力因素影响而使发热管震动或晃动时,发热管容易从金属夹脱出。
因此,需要一种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包括:
发热管;
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于所述发热管的外侧;
固定夹,所述固定夹连接至所述反射件,所述固定夹具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设置在所述固定夹的离开所述反射件的表面上,所述发热管的周侧经由所述安装开口卡入并被所述固定夹夹紧;以及
固定钩,所述固定钩连接至所述反射件,所述发热管的周侧钩挂于所述固定钩,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固定钩和所述反射件之间。
根据本方案,借助于固定夹,可以将发热管快速地安装至反射件,并能够限制发热管在至少水平方向的移动;借助于固定钩,可以将发热管限制在固定钩和反射件之间,避免发热管从固定夹脱出。发热管的双重固定结构可以使发热管更牢固且稳定地安装至反射件,当烹饪器具受诸如碰撞等外力时,发热管能够保持在安装位置,不会产生晃动或松动的现象,从而不容易从反射件上脱离。
可选地,所述固定夹与所述固定钩彼此交错布置;
并且/或者,所述固定夹中的至少两个相邻布置;
并且/或者,所述固定钩中的至少两个相邻布置。
根据本方案,固定夹与固定钩可以分散布置在反射件上,可以根据发热管的形状来选择为交错还是相邻的布置方式,从而能够使发热管保持平衡,不歪斜。
可选地,所述安装开口朝向所述发热管的与所述反射件相反的一侧,或者所述安装开口朝向或背向所述发热管的中心。
根据本方案,可以从固定夹的与反射件相反的一侧(固定夹的下侧)将发热管卡入固定夹。或者发热管可以从固定夹围成的安装区域的所在侧卡入固定夹,或者发热管可以从固定夹的与安装区域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卡入固定夹。由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安装开口的朝向,从而可以选择不同的发热管的装配方式,使装配操作更灵活。
可选地,所述固定钩由丝状构件制成。
根据本方案,可以尽可能减少固定钩与发热管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被固定钩阻断或遮挡的朝向烹饪空间的光线或热辐射的量,降低热量损失。
可选地,所述反射件设置有沉台,所述沉台凸出于所述反射件的外侧面,并从所述反射件的内侧面凹陷以形成凹槽,所述固定夹限位在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方案,可以避免固定夹在装配至反射件后,受外力作用而相对于反射件晃动或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发热管的稳定性,避免其晃动或移动。
可选地,所述反射件还设置有带螺纹的翻边孔,所述翻边孔位于所述沉台处,所述固定夹设置有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翻边孔和所述通孔而固定所述固定夹。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翻边孔,可以提高紧固件的锁紧力,从而保证固定夹能够牢固地锁紧至反射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夹包括固定部和相对布置的两个侧壁,所述侧壁包括直壁部、相对于所述直壁部凹陷的夹紧部和倾斜的导向部,所述发热管沿所述导向部进入所述安装开口并夹紧于所述两个侧壁的夹紧部。
根据本方案,固定部可以用于与反射件连接,发热管能够接收在夹紧部内并被两个侧壁的夹紧部夹持,导向部可以辅助发热管的进入,使发热管的装配操作更容易进行。
可选地,所述固定钩设置有相反布置的钩脚,所述反射件设置有钩接口,所述钩脚经由所述钩接口钩接至所述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有横跨所述钩接口的凸台。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凸台可以增加反射件在钩接口处的结构强度,避免因发热管的重力而使反射件发生形变。
可选地,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反射件在竖向方向的距离设置为预定值。
根据本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的烹饪器具,可以设置发热管的安装位置,使发热管与反射件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实现不同的光线/热辐射朝向烹饪空间的辐射效果,达到不同的发热效果。这有利于实现烹饪器具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盖体、煲体和根据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中的至少一个内。
根据本方案,可以根据需要将加热组件设置于盖体和/或煲体内,加热组件可以适用于更多类型的烹饪器具,有利于实现烹饪器具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内衬,所述加热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内衬。
根据本方案,可以将加热组件从盖体内拆卸下来,以便于更换或维护加热组件内的部件。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盖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加热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未示出隔热件;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反射件和发热管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反射件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盖体 110:面盖
120:面板 130:内衬
131:安装部 140:灯板组件
200:加热组件 210:发热管
220:反射件 221:沉台
222:翻边孔 223:凹槽
224:钩接口 225:凸台
230:隔热件 231:螺纹柱
240:透光件 250:固定环
260:固定夹 261:安装开口
262:通孔 263:固定部
264:侧壁 265:直壁部
266:夹紧部 267:导向部
270:固定钩 271:钩脚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和盖体100(图1)。煲体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固定设置于内锅收纳部处,或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的清洗。内锅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
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盖体100具有与煲体基本上对应的形状。盖体100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上,具体地,其通过枢转轴枢接至煲体,并能够绕枢转轴所在的枢转轴线在相对于煲体的盖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自由枢转,以方便对煲体进行盖合和打开。当盖体100盖合在煲体上时,其覆盖在内锅之上,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100上通常还具有锅口密封圈,锅口密封圈可以由例如橡胶材料制成,其设置在盖体100和内锅之间,用于在盖体100处于盖合状态时密封烹饪空间。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还可以包括加热组件200,加热组件200可以设置于盖体100和煲体中的至少一个内。例如,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200可以设置于煲体,用于加热内锅。加热组件200可以位于煲体的底部,对内锅的底部进行加热。或者加热元件可以位于煲体的侧部,对内锅的侧部进行加热。在加热组件200位于煲体的侧部的实施方式中,煲体的底部可以设置诸如发热盘的加热装置,由此,加热组件200和加热装置可以同时对内锅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200可以设置于盖体100,用于产生的热量,该热量能够向下传递,以加热烹饪空间内的食物。在该实施方式中,煲体可以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例如发热盘。由此,加热组件200和加热装置可以同时对食物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
下面以加热组件200设置于盖体100为例并结合图1至图6,来描述加热组件200的结构。
如图1所示,盖体100可以包括面盖110、设置于面盖110下侧或者说内侧的内衬130,以及设置于面盖110上侧或者说外侧的面板120。面板120可以覆盖面盖110的上表面,并粘接至面盖110的上表面。面盖110能够覆盖内衬130。内衬130可以通过诸如卡接、螺钉紧固等可拆卸地方式与面盖11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描述烹饪器具的各个部件、部分等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上”、“下”、“上方”、“下方”、“向上”、“向下”、“朝上”、“朝下”等是相对于处于水平放置且正立状态下的烹饪器具而言的。如果没有其它的限定,方向术语“朝内”、“朝外”、“向内”、“向外”、“内侧”、“外侧”等中的“内”是指靠近烹饪器具的中心,“外”是指远离烹饪器具的中心。
如图1至图3所示,盖体100还可以包括灯板组件140。灯板组件140设置于面盖110的内侧。灯板组件140可以包括灯板和灯架。灯架位于灯板的下方并向上支撑灯板。灯架可以连接至面盖110,例如,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紧固至面盖110。面盖110上设置有与灯板的发光元件对应的透光孔,以便发光元件的光信号经由透光孔传递至面板120。
加热组件200可以位于灯板组件140的下方。加热组件200能够可拆卸地连接至内衬130,以便固定至面盖110的内侧。
具体地,加热组件200可以包括发热管210和反射件220。发热管210用于产生热量。发热管210可以用其他合适的形状的发热元件代替。发热管210可以是红外发热管210。红外发热管210可以发热后向烹饪空间辐射红外线,以对食物进行有效地加热。反射件220用于反射发热管210产生的热量。反射件220能够设置于发热管210的外侧或者说是上侧。发热管210可以连接至反射件220。
加热组件200还可以包括隔热件230和透光件240。隔热件230用于阻隔热量,防止加热组件200的热量辐射到盖体100的其他不耐热的部分,例如印制电路板PCB、灯板等。隔热件230可以设置于反射件220的外侧或者说是上侧,并且反射件220可以连接至隔热件230。隔热件230能够与内衬130连接。具体地,隔热件230可以设置有带孔的安装部131,内衬130可以设置有螺纹柱231。诸如螺钉的紧固件可以穿过安装部131的孔拧紧至螺纹柱231。
透光件240可以设置于发热管210的内侧或者说是下侧,以便光线/热辐射可以透过透光件240进入烹饪空间。透光件240可以通过固定环250连接至隔热件230。固定环250与隔热件230可以通过诸如卡接、螺钉紧固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反射件220的外周压紧在透光件240和隔热件230之间,以固定反射件220。
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组件200还可以包括固定夹260和固定钩270。固定夹260和固定钩270能够同时用于固定发热管210。具体地,如图4所示,固定夹260可以连接至反射件220。固定夹260可以具有安装开口261,安装开口261设置在固定夹260的离开反射件220的表面上。发热管210的周侧能够经由安装开口261卡入并被固定夹260夹紧。需要说明的是,离开反射件220的表面可以理解为不与反射件220接触的表面,以及不朝向反射件220的表面。由此,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固定夹260先安装至反射件220,而后经由安装开口261将发热管210套入固定夹260内。
固定钩270也可以连接至反射件220,发热管210的周侧钩挂于固定钩270。发热管210能够设置在固定钩270和反射件220之间,从而发热管210的离开反射件220的周侧,例如与反射件220相反的周侧被固定钩270支撑或限位。
以此实施方式,借助于固定夹260,可以将发热管210快速地安装至反射件220,并能够限制发热管210在至少水平方向的移动;借助于固定钩270,可以将发热管210限制在固定钩270和反射件220之间,避免发热管210从固定夹260脱出。发热管210的双重固定结构可以使发热管210更牢固且稳定地安装至反射件220,当烹饪器具受诸如碰撞等外力时,发热管210能够保持在安装位置,不会产生晃动或松动的现象,从而不容易从反射件220上脱离。
如图3所示,固定夹260可以与固定钩270彼此交错布置。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夹260中的至少两个可以相邻布置。类似地,固定钩270中的至少两个可以相邻布置。可以根据发热管210的形状,设置固定夹260和固定钩270的布置方式,使发热管210能够保持平衡,不歪斜。当然,可以根据发热管210的长度和重量设置固定夹260的数量和固定钩270的数量。
发热管210可以构造成大致对称的形成,例如,图示实施方式示出了发热管210为具有开口的大致圆弧形。固定夹260可以相对于发热管210的几何中心线对称布置。固定钩270也可以相对于发热管210的几何中心线对称布置。当然,发热管210的形状可以不限于圆弧形,也可以是U形等合适的对称形状。
如图4所示,安装开口261可以朝向发热管210的与反射件220相反的一侧,对于图示实施方式,安装开口261可以朝下。由此,可以从固定夹260的与反射件220相反的一侧(固定夹260的下侧)将发热管210卡入固定夹260。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开口261可以朝向发热管210的中心,发热管210可以从固定夹260围成的安装区域的所在侧卡入固定夹260;可替代地,安装开口261可以背向发热管210的中心,发热管210可以从固定夹260的与安装区域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卡入固定夹26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安装开口261的朝向,从而可以选择不同的发热管210的装配方式,使装配操作更灵活。
固定夹260可以包括固定部263和相对布置的两个侧壁264。每个侧壁264均可以包括直壁部265、相对于直壁部265凹陷的夹紧部266和倾斜的导向部267。两个侧壁264的导向部267之间形成安装开口261。发热管210能够沿导向部267进入安装开口261并夹紧于两个侧壁264的夹紧部266。可以理解,侧壁264可以具有弹性形变,发热管210在卡入的过程中,会将两个侧壁264沿背离彼此的方向撑开。
反射件220可以设置有沉台221。沉台221能够凸出于反射件220的外侧面,并从反射件220的内侧面凹陷以形成凹槽223。固定夹260的固定部263能够限位在凹槽223内。凹槽223的形状与固定部263的形状相适配。这样可以避免固定夹260在装配至反射件220后,受外力作用而相对于反射件220晃动或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发热管210的稳定性,避免其晃动或移动。
反射件220还可以设置有带螺纹的翻边孔222。翻边孔222能够位于沉台221处。固定夹260的固定部263可以设置有通孔262,诸如螺钉等紧固件能够穿过翻边孔222和通孔262,然后用螺母将紧固件锁紧,从而固定固定夹260。通过设置翻边孔222,可以提高紧固件的锁紧力,从而保证固定夹260能够牢固地锁紧至反射件220。
如图5所示,固定钩270可以设置有相反布置的钩脚271。发热管210可以从两个钩脚271之间放入固定钩270内。具体地,固定钩270构造成大致U形。U形的固定钩270的两个侧臂分别设置有钩脚271。反射件220可以设置有钩接口224,钩脚271经由钩接口224钩接至反射件220,具体是钩接至反射件220的在钩接口224处的边缘。反射件220可以设置有横跨钩接口224的凸台225,通过设置凸台225可以增加反射件220在钩接口224处的结构强度,避免因发热管210的重力而使反射件220发生形变。
固定钩270可以由丝状构件制成。丝状构件例如可以选用金属丝。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固定钩270与发热管210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被固定钩270阻断或遮挡的朝向烹饪空间的光线或热辐射的量,降低热量损失。
可选地,发热管210与反射件220在竖向方向的距离D设置可以为预定值。具体地,固定夹260的直壁部265的长度尺寸L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预定值。固定钩270的长度尺寸L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预定值。由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烹饪器具,可以设置发热管210的安装位置,具体是选择不同的固定夹260,其具有不同长度尺寸L1的直壁部265,以及选择不同长度尺寸L2的固定钩270,使发热管210与反射件220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实现不同的光线/热辐射朝向烹饪空间的辐射效果,达到不同的发热效果。这有利于实现烹饪器具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如图6所示,发射件的中部可以设置有固定夹260和固定钩270,从而能够安装尺寸较小的发热管210。反射件220的外周部也可以设置有固定夹260和固定钩270,从而能够安装尺寸较大的发热管210。由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尺寸的发热管210,并将发热管210设置于对应位置。或者两个尺寸不同的发热管210均安装至发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组件200包括发热管210、反射件220、固定夹260和固定钩270,反射件220设置于发热管210的外侧;固定夹260连接至反射件220,固定夹260具有安装开口261,安装开口261设置在固定夹260的离开反射件220的表面上,发热管210的周侧经由安装开口261卡入并被固定夹260夹紧;固定钩270连接至反射件220,发热管210的周侧钩挂于固定钩270,发热管210设置在固定钩270和反射件220之间。
以此实施方式,发热管210采用了双重固定结构,可以使发热管210更牢固且稳定地安装至反射件220,当烹饪器具受诸如碰撞等外力时,发热管210能够保持在安装位置,不会产生晃动或松动的现象,从而不容易从反射件220上脱离。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1)

1.一种加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管(210);
反射件(220),所述反射件(220)设置于所述发热管(210)的外侧;
固定夹(260),所述固定夹(260)连接至所述反射件(220),所述固定夹(260)具有安装开口(261),所述安装开口(261)设置在所述固定夹(260)的离开所述反射件(220)的表面上,所述发热管(210)的周侧经由所述安装开口(261)卡入并被所述固定夹(260)夹紧;以及
固定钩(270),所述固定钩(270)连接至所述反射件(220),所述发热管(210)的周侧钩挂于所述固定钩(270),所述发热管(210)设置在所述固定钩(260)和所述反射件(22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夹(260)与所述固定钩(270)彼此交错布置;
并且/或者,所述固定夹(260)中的至少两个相邻布置;
并且/或者,所述固定钩(270)中的至少两个相邻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开口(261)朝向所述发热管(210)的与所述反射件(220)相反的一侧,或者所述安装开口(261)朝向或背向所述发热管(210)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钩(270)由丝状构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220)设置有沉台(221),所述沉台(221)凸出于所述反射件(220)的外侧面,并从所述反射件(220)的内侧面凹陷以形成凹槽(223),所述固定夹(260)限位在所述凹槽(22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件(220)还设置有带螺纹的翻边孔(222),所述翻边孔(222)位于所述沉台(221)处,所述固定夹(260)设置有通孔(262),紧固件穿过所述翻边孔(222)和所述通孔(262)而固定所述固定夹(26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260)包括固定部(263)和相对布置的两个侧壁(264),所述侧壁(264)包括直壁部(265)、相对于所述直壁部(265)凹陷的夹紧部(266)和倾斜的导向部(267),所述发热管(210)沿所述导向部(267)进入所述安装开口(261)并夹紧于所述两个侧壁(264)的夹紧部(266)。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钩(270)设置有相反布置的钩脚(271),所述反射件(220)设置有钩接口(224),所述钩脚(271)经由所述钩接口(224)钩接至所述反射件(220),所述反射件(220)设置有横跨所述钩接口(224)的凸台(22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10)与所述反射件(220)在竖向方向的距离设置为预定值。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00)、煲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200),所述盖体(100)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以在所述盖体(100)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加热组件(200)设置于所述盖体(100)和所述煲体中的至少一个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00)设置于所述盖体(100),所述盖体(100)包括内衬(130),所述加热组件(200)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内衬(130)。
CN202023103193.3U 2020-12-21 2020-12-21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777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3193.3U CN215777434U (zh) 2020-12-21 2020-12-21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03193.3U CN215777434U (zh) 2020-12-21 2020-12-21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7434U true CN215777434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4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03193.3U Active CN215777434U (zh) 2020-12-21 2020-12-21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7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77434U (zh)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KR20170104256A (ko) 휴대용 조립식 그릴
CN211507743U (zh) 烹饪器具
CN210810662U (zh) 隔热型容器固定组件、厨房器具
CN213524797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820628U (zh)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074609U (zh) 一种食物烹饪器具的照明及发热管安装结构
CN215838432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524798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017064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846862U (zh) 烹饪器具
CN216534881U (zh)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CN110841083B (zh) 消毒柜
CN216876059U (zh) 烹饪器具的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248397U (zh) 烹饪器具
CN219249828U (zh) 烹饪器具
CN211704275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720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6652063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020532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961726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039731U (zh) 烹饪器具
CN213371463U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9895343U (zh) 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20045568U (zh) 烹饪器具的烹饪主体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