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3205U - 会议电话 - Google Patents

会议电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3205U
CN215773205U CN202122089085.3U CN202122089085U CN215773205U CN 215773205 U CN215773205 U CN 215773205U CN 202122089085 U CN202122089085 U CN 202122089085U CN 215773205 U CN215773205 U CN 215773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nference
chamber
shell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90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贤玲
陈孝良
常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90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3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3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3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会议电话,属于会议系统终端部件设计技术领域。该会议电话包括壳体、扬声器和多个麦克风;壳体具有多个出声孔,多个出声孔位于壳体的顶部中央,且呈圆周分布;扬声器位于壳体中,且与壳体的顶部中央相连,将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扬声器的出声区域位于第一腔室;多个麦克风位于第二腔室中,且与壳体的侧壁相连。通过将扬声器的出声区域和麦克风分隔在两个腔体中,有利于降低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的窜扰,减少麦克风采集到的杂音,提升了会议电话的通话清晰度。并且壳体的多个出声孔在壳体的顶部中央且呈圆周分布,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360°范围内均匀传播,使不同方位的人均能够清楚的听清扬声器发出的声音。

Description

会议电话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会议系统终端部件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会议电话。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公司在外出繁忙需要开会时,会使用会议电话来进行电话会议。
会议电话通常包括壳体、扬声器和麦克风。扬声器和麦克风位于壳体内,扬声器的出声面朝向壳体的顶部,麦克风的拾音孔位于壳体的侧壁。在使用会议电话时,麦克风用于接收到周围环境中人的说话声,扬声器用于播放声音。
但相关技术中,麦克风和扬声器位于同一壳体内,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容易产生窜扰,导致麦克风采集的声音有较大杂音,而且扬声器的声音传播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会议电话,能够尽量降低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的窜扰,而且能够使扬声器的声音传播更均匀。所述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方案: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电话,包括壳体、扬声器和多个麦克风;
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出声孔,多个所述出声孔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央,且呈圆周分布;
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壳体中,且与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央相连,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靠近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扬声器的出声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腔室;
多个所述麦克风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中,且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相连。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多个连接板,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中央具有圆形开口,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圆形开口外,且对应所述圆形开口,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多个所述连接板围成多个所述出声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为凹面,所述圆形开口位于所述凹面的中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凹面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具有凸棱,所述凸棱围绕所述圆形开口布置,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凸棱围成的区域中。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夹设有环形的密封垫。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中央具有第一通孔,所述会议电话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围绕所述第一通孔排布,所述会议电话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呈环状,所述安装架的侧壁具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凹槽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柱卡在所述定位凹槽中,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安装架相连。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的表面具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操作部的侧壁具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孔套在相应的所述定位凸起外。
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所述走线孔与所述第二腔室相通;
所述会议电话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操作部通过线束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所述线束位于所述走线孔和一个所述出声孔中。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走线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限位板与两个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相连,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会议电话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的顶部相连,所述上盖具有多个外放孔。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布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相连,所述卡扣的端面设置有双面胶层,所述上盖的内侧壁具有第二凹槽,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凹槽卡接,所述双面胶层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粘接。
可选地,所述上盖的侧壁具有多个拾音孔,多个所述拾音孔与多个所述麦克风相对。
可选地,多个所述麦克风沿所述壳体第二腔室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将扬声器与壳体的顶部中央相连,从而将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扬声器的出声区域位于第一腔室,而麦克风位于第二腔室,将扬声器的出声区域和麦克风分隔在两个腔体中,有利于降低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的互相窜扰,减少麦克风采集到的杂音,提升了会议电话的通话清晰度。并且壳体具有多个出声孔,多个出声孔在壳体的顶部中央且呈圆周分布,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360°范围内均匀传播,使不同方位的人均能够清楚的听清扬声器发出的声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对附图中的各个标号进行说明:
10-壳体:10a-第一腔室;10b-第二腔室;
11-出声孔;
12-第一壳体:121-第一通孔;122-定位柱;
13-第二壳体:131-圆形开口;132-凹面;133-上壳体;134-下壳体;135-卡扣;136-第一凹槽;137-连接块;138-凸起;139-安装孔;1331-周向限位凸起;
14-连接板;15-凸棱;16-走线孔;17-限位板171-间隙;18-密封垫;19-线束;
20-扬声器:21-连接件;22-连接孔;
30-麦克风;
40-操作部:41-减小音量键;42-增大音量键;43-静音键;44-安装架;45-第三通孔;46-定位凹槽;
50-上盖:51-第二通孔;52-外放孔;53-接口;54-拾音孔;55-第二凹槽;56-周向限位槽;
60-硅胶垫;
7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会议电话包括:壳体10、扬声器20和多个麦克风30。
其中,壳体10具有多个出声孔11,多个出声孔11位于壳体10的顶部中央,且呈圆周分布。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扬声器20位于壳体10中,且扬声器20与壳体10的顶部中央相连。扬声器20将壳体10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10a和第二腔室10b,第一腔室10a靠近壳体10的顶部,扬声器20的出声区域位于第一腔室10a。
如图2所示,多个麦克风30位于第二腔室10b中,且麦克风30与壳体10的侧壁相连。本实施例中的麦克风30有多个,并且麦克风30在第二腔室10b沿着壳体10的侧壁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扬声器与壳体的顶部中央相连,从而将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扬声器的出声区域位于第一腔室,而麦克风位于第二腔室,将扬声器的出声区域和麦克风分隔在两个腔体中,有利于降低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的互相窜扰,减少麦克风采集到的杂音,提升了会议电话的通话清晰度。并且壳体具有多个出声孔,多个出声孔在壳体的顶部中央且呈圆周分布,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360°范围内均匀传播,使不同方位的人均能够清楚的听清扬声器发出的声音。
如图1所示,该会议电话的多个麦克风30在第二腔室10b的内壁的圆周方向上均匀排布。
通常,参加电话会议的人员会围坐在会议电话的周围,为了能够对各个方向的声音进行清晰的采集,本实施例中的麦克风30设置有多个,并且麦克风30在第二腔室10b的内壁的圆周方向上均匀排布。
作为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会议电话包括3个麦克风30,在其他示例中,会议电话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麦克风30,例如4个、5个、6个等。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会议电话的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和多个连接板14。第二壳体13的顶部中央具有圆形开口131,第一壳体12位于圆形开口131外,且第一壳体12对应圆形开口131。多个连接板14沿圆形开口131的径向布置,连接板14分别与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相连,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和多个连接板14围成多个出声孔11。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对应圆形开口131,是指第一壳体12在第二壳体13远离扬声器20的表面的正投影位于圆形开口131内。
多个出声孔11在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之间的中央且呈圆周分布,能够使会议电话的声音在360°范围内均匀传播,使不同方位的人均能够清楚的听清会议电话发出的声音。在每个出声孔11外,相邻的连接板14的表面、第一壳体12的侧面以及第二壳体13的顶面围成一个近似喇叭形状的空间,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声音由出声孔11传出后,能够向着喇叭形状的空间所朝向的方位传播。
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13包括上壳体133和下壳体134。上壳体133和下壳体134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拆装会议电话的内部结构。圆形开口131位于上壳体133的顶部中央,第一壳体12位于圆形开口131外,且对应圆形开口13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3包括上壳体133和下壳体134可拆分的两个部分,在其他示例中,第二壳体13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或者包括可拆分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部分,可以根据会议电话的具体结构进行设置,以方便会议电话的拆装。
在一些示例中,上壳体133和下壳体134通过卡扣和/或螺栓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上壳体133和下壳体134还可以粘接,例如通过双面胶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13的顶面为凹面132,圆形开口131位于凹面132的中央,连接板14与凹面132相连。在每个出声孔11外,相邻的连接板14的表面、第一壳体12的侧面以及第二壳体13的顶面围成一个近似喇叭形状的空间,第二壳体13的顶面设置成凹面,声音在近似喇叭形状的空间中传播时衰减更少,有利于增大声音。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装配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13的内壁具有凸棱15,凸棱15围绕圆形开口131布置,扬声器20位于凸棱15围成的区域中。
凸棱15用于对扬声器20的位置进行限定。通过把扬声器20安装在凸棱15与上壳体133内壁所形成的区域中,能够方便将扬声器20定位安装在第二壳体13上,且提高保证扬声器20与壳体10连接位置的密封性,使扬声器20的声音通过圆形开口131向外传播。凸棱15围绕圆形开口131布置,使扬声器20的出声区域全部位于第一腔室10a,进一步避免扬声器20与麦克风30互相窜扰,从而进一步减少了麦克风20采集声音中的杂音。
在一些示例中,该会议电话还可以包括罩壳(未示出),罩壳位于第二腔室10b中,罩壳与凸棱15相连,扬声器20位于罩壳中,通过罩壳将扬声器20罩住,进一步隔开扬声器20和麦克风30,避免扬声器20与麦克风30互相窜扰。罩壳可以采用隔音材料制作。
如图4所示,上壳体133的内壁具有多个安装孔139,多个安装孔139位于凸棱15围成的区域内。扬声器20具有多个连接件21。连接件21位于扬声器20的边缘,多个连接件21围绕扬声器20分布。连接件21具有连接孔22,连接孔22位于连接件21的中央,连接件21和上壳体133通过螺钉相连。
本公开实施例中,连接件21与安装孔139一一对应,安装扬声器20时,将连接孔22与安装孔139对齐,然后在连接孔22和安装孔139中拧入螺钉,从而将扬声器20定位安装在第二壳体13上。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扬声器20和第二壳体13之间夹设有密封垫18。密封垫18能够增强扬声器20与壳体10连接位置的密封性。密封垫18呈环形,环形的密封垫18既不会对扬声器20的声音的传播产生阻碍,又能够保证扬声器20与壳体10连接位置的密封性。
示例性地,密封垫18可以为泡棉垫、橡胶垫、硅胶垫等。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会议电话的第一壳体12的中央具有第一通孔121,该会议电话还包括操作部40,操作部40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21中,且操作部40与第一壳体12相连。
如图6所示,操作部40具有多个操作键,作为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操作键包括减小音量键41,增大音量键42和静音键43。减小音量键41,增大音量键42和静音键43均位于操作部40的顶面,其中静音键43位于操作部40顶部表面的中央,减小音量键41和增大音量键42分别位于静音键43的两侧。用户可以通过调节操作部40控制会议电话处于不同的状态。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减小音量键41,降低会议电话的音量;通过操作增大音量键42,增大会议电话的音量;通过操作静音键43,使会议电话处于静音模式。
在一些示例中,操作键为虚拟按键,用户通过触摸的方式触发操作键,在另一些实例中,操作键为机械按键,用户通过按压的方式触发操作键。
如图6所示,该会议电话还具有安装架44,安装架44位于第一通孔121中,且与第一壳体12相连。安装架44用于安装操作部40。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部的装配示意图。如图7所示,操作部40通过安装架44安装在第一壳体12上。
第一壳体12的内表面,即靠近下壳体134的表面,具有多个定位柱122,多个定位柱122围绕第一通孔121排布。安装架44呈环状,安装架44的侧壁具有多个定位凹槽46,安装架44位于壳体10中,定位柱122与定位凹槽46一一对应,定位柱122卡在定位凹槽46中。定位柱122与定位凹槽46配合,使安装架44与第一壳体12无法相对转动。定位柱122的端部可以连接有螺钉,螺钉的螺钉头的直径大于定位柱122的直径,从而通过螺钉头将安装架44压紧在第一壳体12的内表面,使安装架44与第一壳体12连接为一个整体。
如图7所示,安装架44套在操作部40外,操作部40与安装架44相连。示例性地,操作部40与安装架44可以通过螺钉和/或卡扣进行连接,或者粘接。
可选地,安装架44靠近下壳体134的表面具有多个定位凸起47,操作部40的侧壁具有多个定位孔48,定位孔48与定位凸起47一一对应,定位孔48套在相应的定位凸起47外。
定位孔48与定位凸起47相互配合,可以对操作部40进行定位。定位孔48与定位凸起47还可以过盈配合,使操作部40安装的更加牢固。
在其他示例中,定位孔48和定位凸起47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即将定位孔48设置在安装架44上,将定位凸起47设置在操作部40上。
如图6所示,该会议电话的壳体10具有走线孔16,走线孔16位于第二壳体13的顶部,走线孔16与第二腔室10b相通。
该会议电话还包括电路板70,电路板70位于第二腔室10b中,操作部40通过线束19与电路板70相连,线束19位于走线孔16和一个出声孔11中。线束19由与走线孔16相对的一个出声孔11延伸至壳体10外,并通过走线孔16返回至壳体10内,与位于第二腔室10b的电路板70连接。此外,扬声器20、麦克风30也可以分别与电路板70相连。
由于扬声器20与壳体10的内壁相连,扬声器20隔开了操作部40和电路板70,线束19不便于在壳体10内部从第一腔室10a延伸至第二腔室10b,因此通过设置走线孔16,使得能够利用一个出声孔11和走线孔16将线束19从第一腔室10a连接至第二腔室10b。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会议电话的壳体10还包括限位板17,限位板17和走线孔16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14之间。限位板17与两个连接板14和第二壳体13的顶部相连,限位板17与第一壳体12之间具有间隙171。
线束19通过出声孔11从第一腔室10a穿出,限位板17能够对线束19进行约束,减小线束19晃动,也能够避免线束19之间的缠绕。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盖的装配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会议电话还包括上盖50,上盖50位于壳体10的外侧,且与壳体10的顶部相连,上盖50具有第二通孔51和多个外放孔52,第二通孔51位于上盖50的中央,多个外放孔52围绕第二通孔51呈圆周分布,第二通孔51与第一通孔121相对,且多个外放孔52分布的区域覆盖凹面132。
上盖50位于壳体10的外侧,且上盖50与壳体10的顶部相连,能够将外部环境中的杂质隔离在凹面的外部,避免粉尘等杂质通过出声孔11进入到壳体10中影响扬声器20的工作,增加了对会议电话的保护作用。而上盖50具有多个外放孔52,多个外放孔52围绕第二通孔51成圆周分布,对于声音的阻碍较小。
如图9所示,第二壳体13的外侧壁具有多个卡扣135,上盖50可以通过卡扣135与第二壳体13相连。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上壳体133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凹槽136,卡扣135位于第一凹槽136中。卡扣135包括连接块137和凸起138。连接块137与第一凹槽136靠近下壳体134的表面相连,凸起138位于连接块137远离下壳体134的一端。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上盖50的内侧壁具有第二凹槽55,第二凹槽55通过与卡扣135配合,从而实现上盖50与壳体10的顶部相连接。
可选地,在卡扣135的端面还设置有双面胶层1381,在连接上盖50与第二壳体13时,卡扣135卡入第二凹槽55中,双面胶层1381与第二凹槽55的侧壁粘接,使上盖50和第二壳体13连接的更加牢固。
上盖50的中央具有第二通孔51,第二通孔51与第一通孔121相对,从而操作部40可以通过第二通孔51和第一通孔121与壳体10连接。
如图11所示,该会议电话的上盖50的侧壁具有多个拾音孔54,多个拾音孔54与多个麦克风30相对。
上盖50侧壁的多个拾音孔54与多个麦克风30相对,可以保证周围环境中的声音通过拾音孔54进入到麦克风30中,从而使麦克风30采集到的声音更清楚。
如图11所示,该会议电话的上盖50的侧壁还具有接口53。接口53用于会议电话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例如,与电源或电话线进行连接。
可选地,上盖50的内侧壁还具有多个周向限位槽56。参照图9,壳体10的外侧壁还具有多个周向限位凸起1331,周向限位凸起1331位于周向限位槽56中,以在圆周方向上对上盖50进行限位,避免上盖50相对壳体10发生转动。
在其他示例中,周向限位槽56和周向限位凸起1331也可以互换,例如周向限位槽56位于壳体10的外侧壁,周向限位凸起1331位于上盖50的内侧壁。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电话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会议电话还包括硅胶垫60,硅胶垫60位于壳体10的底部。
硅胶垫60能够防止会议电话在使用的过程中意外滑动而对会议电话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增加了对会议电话的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切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扬声器(20)和多个麦克风(30);
所述壳体(10)具有多个出声孔(11),多个所述出声孔(11)位于所述壳体(10)的顶部中央,且呈圆周分布;
所述扬声器(20)位于所述壳体(10)中,且与所述壳体(10)的顶部中央相连,将所述壳体(10)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10a)和第二腔室(10b),所述第一腔室(10a)靠近所述壳体(10)的顶部,所述扬声器(20)的出声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0a);
多个所述麦克风(30)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0b)中,且与所述壳体(10)的侧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和多个连接板(14),所述第二壳体(13)的顶部中央具有圆形开口(131),所述第一壳体(12)位于所述圆形开口(131)外,且对应所述圆形开口(131),所述连接板(14)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12)和所述第二壳体(13)相连,所述第一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3)和多个所述连接板(14)围成多个所述出声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3)的顶面为凹面(132),所述圆形开口(131)位于所述凹面(132)的中央,所述连接板(14)与所述凹面(13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3)的内壁具有凸棱(15),所述凸棱(15)围绕所述圆形开口(131)布置,所述扬声器(20)位于所述凸棱(15)围成的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20)和所述第二壳体(13)之间夹设有环形的密封垫(18)。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的中央具有第一通孔(121),所述会议电话还包括操作部(40),所述操作部(40)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21)中,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定位柱(122),多个所述定位柱(122)围绕所述第一通孔(121)排布,所述会议电话还包括安装架(44),所述安装架(44)呈环状,所述安装架(44)的侧壁具有多个定位凹槽(46),所述安装架(44)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定位柱(122)与所述定位凹槽(46)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柱(122)卡在所述定位凹槽(46)中,所述操作部(40)与所述安装架(44)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4)的表面具有多个定位凸起(47),所述操作部(40)的侧壁具有多个定位孔(48),所述定位孔(48)与所述定位凸起(47)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孔(48)套在相应的所述定位凸起(47)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走线孔(16),所述走线孔(16)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3)的顶部,所述走线孔(16)与所述第二腔室(10b)相通;
所述会议电话还包括电路板(70),所述电路板(70)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0b)中,所述操作部(40)通过线束(19)与所述电路板(70)相连,所述线束(19)位于所述走线孔(16)和一个所述出声孔(1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包括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和所述走线孔(16)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14)之间,所述限位板(17)与两个所述连接板(14)和所述第二壳体(13)的顶部相连,所述限位板(17)与所述第一壳体(12)之间具有间隙(171)。
11.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电话还包括上盖(50),所述上盖(50)位于所述壳体(10)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10)的顶部相连,所述上盖(50)具有多个外放孔(5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凹槽(136),所述第一凹槽(136)中布置有卡扣(135),所述卡扣(135)与所述第一凹槽(136)的底面相连,所述卡扣(135)的端面设置有双面胶层(1381),所述上盖(50)的内侧壁具有第二凹槽(55),所述卡扣(135)与所述第二凹槽(55)卡接,所述双面胶层(1381)与所述第二凹槽(55)的侧壁粘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50)的侧壁具有多个拾音孔(54),多个所述拾音孔(54)与多个所述麦克风(30)相对。
14.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会议电话,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麦克风(30)沿所述壳体(10)第二腔室(10b)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
CN202122089085.3U 2021-08-31 2021-08-31 会议电话 Active CN215773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9085.3U CN215773205U (zh) 2021-08-31 2021-08-31 会议电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9085.3U CN215773205U (zh) 2021-08-31 2021-08-31 会议电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3205U true CN215773205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3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9085.3U Active CN215773205U (zh) 2021-08-31 2021-08-31 会议电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32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282A (zh) * 2021-08-31 2021-11-26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电话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282A (zh) * 2021-08-31 2021-11-26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电话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0275B2 (en) Loudspeaker apparatus
CN113099364B (zh) 电子设备
US6975740B2 (en) Waterproof acoustic structure applicable in conjunction with speaker
CN112261186A (zh) 电子设备
US10932021B2 (en) Speaker box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ing same
CN108769879B (zh) 后音腔组件及电子设备
US5721787A (en) Speaker porting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932022B2 (en) Speaker box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ing same
CA2094616C (en) Compact loudspeaker assembly
CN215773205U (zh) 会议电话
CN113709282A (zh) 会议电话
CN212909894U (zh) 一种抗干扰型ai音箱
CN212278462U (zh) 音频模组和终端
CN212519077U (zh) 电子设备
JP5006376B2 (ja) 電子機器
CN111245994B (zh) 会议电话
CN209930492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
CN215069734U (zh) 一种音响按键装置
CN111083619A (zh) 扬声器
CN115103247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8103420U (zh) 拾音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5010620U (zh) 一种音箱
CN220210558U (zh) 一种语音交互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19984A (zh) 电子设备
TW202023254A (zh) 會議電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