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3247B -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3247B
CN115103247B CN202210876745.9A CN202210876745A CN115103247B CN 115103247 B CN115103247 B CN 115103247B CN 202210876745 A CN202210876745 A CN 202210876745A CN 115103247 B CN115103247 B CN 115103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tructural member
assembly
annular boss
guid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67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3247A (zh
Inventor
王旭阳
曹禹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67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3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3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3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3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3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8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erforming functions other than acoustics, e.g. electric c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2Details casings, cabinets or mounting therein for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1/02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中框、电声转换机构、第一柔性密封结构和密封透音组件,中框设置有导音通道,电声转换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导音口,壳体的外壁设置有环状凸台,环状凸台围设于导音口的外周,环状凸台伸入至导音通道的内部;第一柔性密封结构围设于环状凸台的外周,且位于环状凸台的外壁与导音通道的内壁之间;密封透音组件安装于导音通道的内部且位于环状凸台旁。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可应用在包含扬声器的电子设备中,在扬声器与中框之间保证防尘和防水功能的基础上,减少对于扬声器的出音口的遮挡,从而提高出音口的有效使用面积,提高音频播放效果。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使用者对于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子设备中,扬声器、麦克风等电声转换机构不可或缺,使用者对于电声转换机构除了具有声学性能的需求外,对于防水防尘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扬声器,外壳设置有通道用于供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出,扬声器的出音开口与外壳的通道之间设置有防尘网,防尘网的两侧分别通过背胶粘贴在扬声器和外壳上,为避免声音经由防尘网与扬声器之间的缝隙泄漏,并保证防水效果,在防尘网与扬声器之间设置塑胶框以实现密封。但是,为保证密封效果,塑胶框对于出音开口的边缘具有部分遮挡,从而影响音频播放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壳体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此壳体组件可使得扬声器的出音开口无遮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音开口因遮挡而影响音频播放效果。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设置有导音通道;
电声转换机构,所述电声转换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导音口,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围设于所述导音口的外周,所述环状凸台伸入至所述导音通道的内部;
第一柔性密封结构,所述第一柔性密封结构围设于所述环状凸台的外周,且位于所述环状凸台的外壁与所述导音通道的内壁之间;
密封透音组件,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安装于所述导音通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环状凸台旁。
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中,由于第一柔性密封结构位于环状凸台的外壁和导音通道的内壁之间,因此第一柔性密封结构将环状凸台与导音通道之间的缝隙密封,从而对于电声转换机构起到防水效果。由于第一柔性密封结构围设在环状凸台的外周,因此第一柔性密封结构不会遮挡导音口。密封透音组件安装在导音通道的内部,因此密封透音组件可防止位于导音通道一侧的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导音口一侧,从而对于电声转换机构起到防尘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壳体组件中,由于无需通过密封透音组件对于电声转换机构起到防水效果,因此无需将密封透音组件的边缘遮挡在导音口处,从而减少对于导音口的遮挡。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可应用在包含扬声器的电子设备中,电声转换机构即为扬声器,电声转换机构的导音口即为扬声器的出音口,在扬声器与中框之间保证防尘和防水功能的基础上,减少对于扬声器的出音口的遮挡,从而提高出音口的有效使用面积,提高音频播放效果。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设有与所述导音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穿过以伸入所述容置槽。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音通道的内壁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穿过以伸入所述容置槽。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三柔性密封结构。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包括防尘网和支撑骨架,沿所述导音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防尘网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透音组件还包括第一黏胶层,两个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防尘网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黏胶层连接。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框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相连,所述第二结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件远离所述电声转换机构的一侧,所述导音通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所述容置槽形成于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之间。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结构件朝向所述第二结构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结构件朝向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端面中,一者设置有限位凸台,另一者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凸台伸入所述凹槽内。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包括防尘网、支撑骨架和第一黏胶层,沿所述导音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防尘网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黏胶层,所述第一黏胶层粘贴于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内壁,所述防尘网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柔性密封结构为由所述支撑骨架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的方向凸起的柔性凸起结构;或,
所述第二柔性密封结构为由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内壁向靠近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的方向凸起的柔性凸起结构。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包括防尘网和第一黏胶层,沿所述导音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防尘网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黏胶层与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内壁连接,所述容置槽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所述第二柔性密封结构抵接于所述防尘网的另一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在所述导音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环状凸台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黏胶层,所述壳体与所述中框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黏胶层连接。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靠近于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的一侧的外侧壁与所述中框抵接。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壳体组件。
由于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壳体组件,因此至少具备上述壳体组件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扬声器与外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中电声转换机构与中框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壳体组件中电声转换机构、中框和密封透音组件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壳体组件中电声转换机构和中框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壳体组件中电声转换机构、中框和密封透音组件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透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壳体组件中电声转换机构、中框和密封透音组件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密封透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壳体组件中电声转换机构、中框和密封透音组件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9中壳体组件中电声转换机构和中框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壳体组件中密封透音组件和第一结构件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壳体组件中密封透音组件和中框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壳体组件中密封透音组件和第一结构件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壳体组件中密封透音组件和中框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壳体组件中电声转换机构、中框和密封透音组件的装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外壳;2、扬声器;3、通道;4、隔尘网;5、背胶;6、塑胶框;7、出音开口;
100、中框;110、导音通道;120、容置槽;130、通孔;140、第一结构件;141、限位凸台;150、第二结构件;151、凹槽;
200、壳体;210、环状凸台;220、导音口;230、第二黏胶层;
310、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20、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30、第三柔性密封结构;
400、密封透音组件;410、防尘网;420、支撑骨架;421、边框;422、加强筋;430、第一黏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包括扬声器2、外壳1和防尘结构,扬声器2固定在外壳1处,外壳1包括中框,中框上设置有通道3以供声音传输,防尘结构设置于扬声器2与中框之间,防尘结构包括隔尘网4(或者也可称为防尘网)、背胶5和塑胶框6,隔尘网4盖设在扬声器2的出音开口7外侧,且隔尘网4位于中框的通道靠近扬声器2的一端外侧,以防止灰尘等杂质经由通道3进入扬声器2的出音开口7。隔尘网4的一侧通过背胶5与中框贴合,另一侧通过背胶5与塑胶框6贴合,扬声器2在安装过程中抵压在塑胶框6上,从而通过塑胶框6和背胶5实现一定的防水功能,且避免声音经由塑胶框6与扬声器2之间的缝隙泄漏,并通过隔尘网4实现一定的隔尘功能。塑胶框6具有开口,开口与出音开口7相对,以供出音开口7传出的声音经由开口进入通道3。
一方面,在扬声器2、防尘结构和外壳1的制造过程中均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为避免声音经由塑胶框6与扬声器2之间的缝隙泄漏,并保证防水效果,需避免出音开口7的外周出现空隙,则需使用相对较宽的塑胶框6,且通常使得塑胶框6的开口尺寸略小于出音开口,也即使得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塑胶框6也封堵在出音开口7的外周。但是该种设置方式使得塑胶框6的部分结构遮挡在出音开口7处,使得出音开口7的实际出音尺寸有所减小,从而影响音频播放效果。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防尘结构能够与扬声器2贴合,中框设置有槽体,以将防尘结构包覆其中。为了能够将防尘结构平整贴合在中框的槽体中,也即为了避免贴偏,在设计过程中,使得防尘结构的外边缘与中框的槽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预留间隙。塑胶框6和背胶5中用于实现密封的区域称为密封区域,在密封区域,隔尘网4被塑胶框6和背胶5遮盖,也即该区域无法供声音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电子设备的厚度至少包括中框的壁厚、预留间隙、密封区域的厚度,在上述尺寸之外的尺寸才是出音开口7的实际出音尺寸。也即是说,若要将现有技术中的出音开口7的实际尺寸加大,则需要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或者使得出音开口7的倾斜角度加大。但是,电子设备的厚度增加,会使得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尺寸加大,降低电子设备的便携性。而将出音开口的倾斜角度也有限,对于出音开口的实际尺寸的改变相对较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至图5、图7、图9至图16均是不同的壳体组件的剖视图,剖视角度可参照图2中A-A箭头示出的角度与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包括中框100、电声转换机构、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和密封透音组件400。图2为中框100与电声转换机构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电声转换机构位于中框100的内侧,中框100具有导音通道110,导音通道110贯穿中框100的侧壁。电声转换机构通过中框100的导音通道110接收或播放声音。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组件在图2中A-A角度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电声转换机构包括壳体200,壳体200具有导音口220,壳体200的外壁设置有环状凸台210,环状凸台210围设于导音口220的外周,环状凸台210伸入至导音通道110的内部。电声转换机构为将声波与电信号进行转换的机构,可为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的收音机构,例如麦克风;也可为将电信号转换成声波的播音机构,例如扬声器、听筒。当电声转换机构为收音机构时,导音口220用于供导音通道110外侧的声音进入电声转换机构的内部,也即相当于入音口。当电声转换机构为播音机构时,导音口220用于供声音传出至导音通道110,并通过导音通道110传出。电声转换机构的环状凸台210伸入至导音通道110内,环状凸台210与导音通道110之间通过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密封,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位于环状凸台210的外壁与导音通道110的内壁之间,且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围设在环状凸台210的外周,也即是说,环状凸台210的外侧周向一圈均通过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与导音通道110进行密封。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将环状凸台210与导音通道110之间的缝隙封堵,从而起到防尘防水作用。
将导音通道110远离电声转换机构的一侧称为外侧,将导音通道110靠近电声转换机构的一侧称为内侧,则密封透音组件400用于防止导音通道110外侧的灰尘等杂质和/或水进入到电声转换机构的导音口220内,也即对于电声转换机构起到防尘和/或防水效果。密封透音组件400安装在导音通道110的内部,且位于环状凸台210旁,密封透音组件400将导音通道110沿轴线方向分隔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用于供环状凸台210伸入的内侧区域,以及远离电声转换机构的外侧区域。密封透音组件400可避免外侧区域的灰尘进入到内侧区域。由于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可防止灰尘经由环状凸台210与导音通道110之间进入导音通道110的内侧区域,密封透音组件400可避免外侧区域的灰尘进入到内侧区域,而环状凸台210伸入至内侧区域,导音口220位于环状凸台210内,因此通过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和密封透音组件400可对于导音口220起到防尘作用,且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还起到防水作用。也即通过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和密封透音组件400的设置保证了电声转换机构的防尘性能和防水性能。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中,由于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围设在环状凸台210的外周,因此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不会遮挡导音口220。由于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起到了防水作用,因此无需通过密封透音组件400对于电声转换机构起到防水作用,从而无需在设计过程中将密封透音组件400的边缘遮挡在导音口220处,从而进一步减少对于导音口220的遮挡。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中,通过将电声转换机构与密封透音组件400分别连接在中框100上,从而减少了导音口220处的遮挡,增加了导音口220的有效导音面积(导音口220的截面积),提高了壳体组件的音频效果。当电声转换机构为收音机构时,增加导音口220的有效导音面积可提高收音效果,当电声转换机构为播音机构时,增加导音口220的有效导音面积可提高音频播放效果。
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应用在电子设备中时,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电子设备的厚度包括中框100的壁厚、环状凸台210的壁厚、环状凸台210与导音通道1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和导音口220的有效导音面积。无需设置贴合公差,因此可使得导音口220的有效导音面积增大。
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可采用密封圈,例如O型圈或V型圈,O型圈指截面为圆形的密封圈,V型圈指截面为V形的密封圈。密封圈可为橡胶或硅胶等具有一定弹性且防水的材质制成。
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与导音通道110的内侧壁或环状凸台210的外侧壁相干涉,也即当环状凸台210伸入导音通道110后,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在导音通道110与环状凸台210之间处于压缩形变状态,以提高对于导音通道110与环状凸台210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效果。环状凸台210的外侧壁与导音通道110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可根据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的干涉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该间隙可为0.05 mm-0.20 mm,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的外环面与内环面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该间隙,也即使得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在环状凸台210的外侧壁与导音通道110的内侧壁之间处于压缩形变状态。
当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为具有一定弹性且防水的材质制成的密封圈时,在将环状凸台210伸入至导音通道110的过程中,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在环状凸台210与导音通道110之间被挤压变形,从而更好封堵环状凸台210的外壁与导音通道110的内壁之间的缝隙。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与环状凸台210可为一体成型制造而成,也即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成型于环状凸台210的外侧。或者,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可套设在环状凸台210的外侧,也即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与环状凸台210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分别制造,而后组装在一起。在上述两种设置方式中,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与环状凸台210的相对位置不变,并随环状凸台210一同伸入至导音通道110中,从而装配至环状凸台210与导音通道110之间。
在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与中框100为一体成型制造而成,也即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成型于导音通道110的内侧。或者,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可嵌设在导音通道110内,也即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与中框100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分别制造,而后组装在一起。在上述两种设置方式中,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与导音通道110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在环状凸台210伸入导音通道110的过程中,环状凸台210伸入至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的内环,并将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挤压形变,以使得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将环状凸台210与导音通道110之间的间隙封堵。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密封透音组件400在导音通道110的延伸方向与环状凸台210间隔设置。也即是说,环状凸台210伸入至导音通道110的侧面与密封透音组件400朝向环状凸台210的侧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如此设置,即使电声转换机构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一定误差,例如环状凸台210沿导音通道110的延伸方向的实际长度略大于预设长度,由于在设计过程中保留了一定间隙的空间,因此环状凸台210仍可伸入至导音通道110并不会撞击到密封透音组件400。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黏胶层230,壳体200与中框100之间通过第二黏胶层230连接。具体地,壳体200位于导音通道110的外侧的结构中,至少其中一个侧面通过第二黏胶层230与中框100连接。该种设置方式可使得壳体200与中框100通过第二黏胶层230相对固定,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壳体200相对于中框100出现晃动,如此也可保证环状凸起伸入至导音通道110内的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恒定,减少对于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的摩擦,减少第一柔性密封结构310的磨损,提高防水防尘效果。此外,在装配过程中,通过第二黏胶层230实现了壳体200与中框100的预定位,便于后续安装过程的进行。
如图3所示,壳体200靠近于密封透音组件400的一侧的外侧壁与中框100抵接。如此设置,增加壳体200与中框10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中框100与壳体200相对限位,减小壳体200相对于中框100的晃动,提高中框100与壳体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或者说,壳体200上设置有环状凸台210的一侧与中框100的侧壁抵接。示例性地,在图3所示方向上,环状凸台210设置在壳体200的右侧面,环状凸台210向右伸入导音通道110内,壳体200的右侧面与中框100的侧壁抵接。中框100对于壳体200起到限位作用。在图3中,环状凸台210的外径小于壳体200的外径,也即在环状凸台210与壳体200之间形成台阶面,壳体200通过该台阶面抵接于中框100。
图4为图3中壳体组件未安装密封透音组件400时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导音通道110的内壁设置有容置槽120,密封透音组件400的边缘区域位于容置槽120内,且密封透音组件400的边缘区域与容置槽120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可提高密封透音组件400与导音通道110之间的防尘防水性能。
容置槽120与导音通道110连通。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导音通道110的内壁沿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容置槽120。
将密封透音组件400沿导音通道110的轴向的两侧中朝向电声转换机构的侧面称为内侧面,远离电声转换机构的侧面称为外侧面,分别与内侧面和外侧面衔接的侧面均称为边侧面。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可设置在密封透音组件400的内侧面与容置槽120的侧壁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外侧面与容置槽120的侧壁之间。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设置在密封透音组件400上朝向容置槽120的一侧,或者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也可以设置在容置槽120朝向密封透音组件400的一侧。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为便于安装密封透音组件400,导音通道110的内壁贯穿设置有通孔130,通孔130与容置槽120连通,通孔130用于供密封透音组件400穿过以伸入容置槽120。示例性地,在图4中,通孔130位于图4所示方向的下侧,则在安装密封透音组件400的过程中,将密封透音组件400放置在与通孔130相对的位置,然后由下向上推动密封透音组件400,使得密封透音组件400穿过通孔130伸入到容置槽120,密封透音组件400的上端穿过下侧的容置槽120后穿过导音通道110伸入到上侧的容置槽120,当密封透音组件400的顶端与上侧的容置槽120的顶部内壁相抵,也即无法继续向上推动密封透音组件400时,密封透音组件400安装到位,此时密封透音组件400的边缘均位于容置槽120内。
如图3所示,为提高密封透音组件400的边缘密封效果,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通孔130内设置有第三柔性密封结构330。第三柔性密封结构330封堵在通孔130中,以将密封透音组件400封堵在容置槽120内。第三柔性密封结构330可包括麦拉片,麦拉(MYLAR)为一种坚韧聚脂类高分子物,麦拉片则为麦拉制成的片状结构。麦拉片可粘接在通孔130的内壁,并封盖在通孔130与容置槽120的连通处。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柔性密封结构330可为密封塞或者橡胶片等密封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设置方式中,密封透音组件400至少包括防尘网410,防尘网410具有网孔,网孔能够透过声音并可以阻挡灰尘等杂质。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密封透音组件400包括防尘网410和支撑骨架420,沿导音通道110的延伸方向,防尘网410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支撑骨架420,支撑骨架420与容置槽120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
支撑骨架420的硬度比防尘网410的硬度大,从而对于防尘网410起到支撑作用,支撑骨架420位于防尘网410的两侧,以从两侧分别对于防尘网410起到支撑作用。两侧的两个支撑骨架420将防尘网410夹持在中间,以在安装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防尘网410发生变形。在装配过程中,由于两个支撑骨架420在外侧支撑,便于密封透音组件400穿过通孔130伸入到容置槽120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将两侧的支撑骨架420相连,以将防尘网410夹设在中间,从而实现两个支撑骨架420与防尘网410的固定连接。示例性地,防尘网410和支撑骨架420之间可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或者,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防尘网410和支撑骨架420可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备成一体结构。当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设置在支撑骨架420上时,防尘网410、支撑骨架420和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可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备成一体结构。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防尘网410通过点胶或黏胶层与支撑骨架420相连。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密封透音组件400还包括第一黏胶层430,第一黏胶层430的数量为两个,防尘网410的一侧通过第一黏胶层430与其中一个支撑骨架420相连,防尘网410的另一侧通过另一个第一黏胶层430与另一个支撑骨架420相连。
图6示出了一种密封透音组件400在导音通道110的轴向上的两侧中的一侧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支撑骨架420包括边框421,边框421和防尘网410的边缘区域的形状相同,支撑骨架420对于防尘网410的边缘区域进行支撑,并漏出防尘网410的中部区域,以尽量减少对于防尘网410的遮挡。示例性地,防尘网410的形状为矩形,则防尘网410的边缘区域为矩形,支撑骨架420的边框421的形状为矩形环状。为提高支撑骨架420对于防尘网410的支撑作用,可选地,支撑骨架420还包括加强筋422,加强筋422设置在边框421的内侧,且加强筋422的两端均连接在边框421上,或者,加强筋422与边框421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图6中,边框421为矩形环状结构,加强筋422的两端分别与边框421的两个长边的中部区域连接。在其他的设置方式中,加强筋422可相对于边框421的长边倾斜设置,或者,加强筋422还可为叉状结构。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为片状结构,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的边缘区域位于容置槽120内,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的中部区域(或者说是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位于导音通道110内侧的区域)设置有多个透音孔,以供声音透过。
或者,在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为提高对于密封透音组件400的边缘区域的密封,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为与边框421形状相同或相近的环状结构。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边框421为矩形边框421,则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也可为矩形环状结构,或者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可为圆角矩形环状结构。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安装在支撑骨架420上,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为由支撑骨架420的一侧向远离密封透音组件400的方向凸起的柔性凸起结构。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与支撑骨架420可为一体成型结构。支撑骨架420可采用塑胶材质制成。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可采用与支撑骨架420相同的材料,或者硬度略小于支撑骨架420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也可安装在容置槽120内,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为由容置槽120的一侧内壁向靠近密封透音组件400的方向凸起的柔性凸起结构。示例性地,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可与中框100为一体结构,或者,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嵌设在容置槽120的侧壁,且向容置槽120的内腔方向凸出。
在容置槽120与环状凸台210之间可设置有一个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也可设置有多个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如图7所示,当设置有多个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时,在容置槽120的深度方向,多个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间隔设置。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均为环状结构,多个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由内向外间隔设置。在图8中,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柔性密封结构围设在另一个柔性密封结构的外围,且两个柔性密封结构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当中框100设置有与容置槽120连通的通孔130时,中框100可为一体式结构,由一体成型工艺制造而成。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至图11所示,中框100包括第一结构件140和第二结构件150,第一结构件140与第二结构件150相连,第二结构件150位于第一结构件140远离电声转换机构的一侧,导音通道110依次贯穿第一结构件140和第二结构件150,容置槽120形成于第一结构件140与第二结构件150之间。具体地,可在第一结构件140面向第二结构件150的一侧设置第一凹陷部,第二结构件150的侧面盖设在第一凹陷部的一侧,从而使得第一凹陷部形成容置槽120。或者,在第二结构件150面向第一结构件140的一侧设置第二凹陷部,第一结构件140的侧面盖在第二凹陷部的一侧,从而使得第二凹陷部形成容置槽120。或者,在第一结构件140面向第二结构件150的一侧设置第一凹陷部,且在第二结构件150面向第一结构件140的一侧设置第二凹陷部,在第一结构件140与第二结构件150相连后,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连通,以共同形成容置槽120。
第一结构件140与第二结构件150可通过螺钉、点胶或点焊等方式连接。
在图10中,密封透音组件400包括防尘网410、支撑骨架420和第一黏胶层430,防尘网410沿导音通道110的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黏胶层430与支撑骨架420连接。支撑骨架420与容置槽120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可与支撑骨架420为一体结构。当密封透音组件400伸入到容置槽120内,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被压缩形变,从而在密封透音组件400与容置槽120之间形成密封。
在该种设置方式中,中框100可不设置通孔130。在壳体组件的装配过程中,首先将第一结构件140和第二结构件150中的一者与密封透音组件400装配在一起,然后再将另一者与前一者连接。示例性地,如图12所示,先将密封透音组件400安装在第一结构件140上,然后如图13所示,将第二结构件150与第一结构件140相连,从而使得密封透音组件400位于第一结构件140与第二结构件150之间。当然,在另一种情况中,也可先将密封透音组件400安装在第二结构件150上,然后将第一结构件140与第二结构件150相连,以使得密封透音组件400安装在第一结构件140与第二结构件150之间。
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结构件140朝向第二结构件150的端面与第二结构件150朝向第一结构件140的端面中,一者设置有限位凸台141,另一者设置有凹槽151,限位凸台141伸入凹槽151内。如此设置,在装配的过程中,限位凸台141与凹槽151的配合使得第一结构件140与第二结构件150实现了初定位,便于第一结构件140与第二结构件150的定位与安装。示例性地,在图13中,第一结构件140设置有限位凸台141,第二结构件150设置有凹槽151。可选地,限位凸台141为环状结构,凹槽151为环形槽。值得说明的是,限位凸台141与凹槽151相接触的区域可作为第一结构件140和第二结构件150的连接处,或者,限位凸台141与凹槽151的配合仅用于对第一结构件140和第二结构件150进行限位,而第一结构件140和第二结构件150在其他区域进行连接。
密封透音组件400与第一结构件140和第二结构件150之一可采用第一黏胶层430相固定。如图12所示,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密封透音组件400包括防尘网410、支撑骨架420和第一黏胶层430,沿导音通道110的延伸方向,防尘网4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黏胶层430,第一黏胶层430粘贴于容置槽120的一侧内壁,防尘网410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骨架420,支撑骨架420与容置槽12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示例性地,如图12所示,在装配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黏胶层430将密封透音组件400与第一结构件140固定,然后如图13所示,将第二结构件150与第一结构件140固定,以使得密封透音组件400的边缘区域位于第二结构件150与第一结构件140之间形成的容置槽120内。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密封透音组件400可不设置有支撑骨架420,密封透音组件400包括防尘网410和第一黏胶层430,沿导音通道110的延伸方向,防尘网410的一侧通过第一黏胶层430与容置槽120的一侧内壁连接,容置槽120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抵接于防尘网410的另一侧。示例性地,在第二结构件150朝向第一结构件14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在装配的过程中,如图14所示,首先通过第一黏胶层430将密封透音组件400与第一结构件140固定,然后如图15所示,将第二结构件150与第一结构件140固定,第二结构件150上的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抵压在防尘网410上,第二柔性密封结构320受挤压发生形变,从而在密封透音组件400与第二结构件150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
如图16所示,在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即使中框100包括第一结构件140和第二结构件150,在中框100中仍可设置通孔130,通孔130与容置槽120连通,通孔130形成于第一结构件140和第二结构件150之间。沿导音通道110的延伸方向,通孔130的长度大于容置槽120的长度,在通孔130中设置有第三柔性密封结构330,通过第三柔性密封结构330的设置,提高了第一结构件140和第二结构件150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案提供的壳体组件。如图2所示,在该电子设备中,壳体组件中的中框100即为电子设备的中框的至少一部分,电声转换机构设置于中框100的内侧,密封透音组件400于电声转换机构的外侧封堵导音通道110。
电子设备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等具有电声转换机构的设备。
电声转换机构可为扬声器、听筒或麦克风等用于将声波和电信号进行切换的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设置有导音通道;
电声转换机构,所述电声转换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导音口,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围设于所述导音口的外周,所述环状凸台伸入至所述导音通道的内部;
第一柔性密封结构,所述第一柔性密封结构围设于所述环状凸台的外周,且位于所述环状凸台的外壁与所述导音通道的内壁之间;
密封透音组件,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安装于所述导音通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环状凸台旁,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将所述导音通道分隔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用于供所述环状凸台伸入的内侧区域,以及远离所述电声转换机构的外侧区域;
所述导音通道的内壁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的边缘区域位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的边缘区域与所述容置槽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设有与所述导音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穿过以伸入所述容置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三柔性密封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包括防尘网和支撑骨架,沿所述导音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防尘网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透音组件还包括第一黏胶层,两个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防尘网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黏胶层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相连,所述第二结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件远离所述电声转换机构的一侧,所述导音通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所述容置槽形成于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朝向所述第二结构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结构件朝向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端面中,一者设置有限位凸台,另一者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凸台伸入所述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包括防尘网、支撑骨架和第一黏胶层,沿所述导音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防尘网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黏胶层,所述第一黏胶层粘贴于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内壁,所述防尘网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
9.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密封结构为由所述支撑骨架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的方向凸起的柔性凸起结构;或,
所述第二柔性密封结构为由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内壁向靠近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的方向凸起的柔性凸起结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包括防尘网和第一黏胶层,沿所述导音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防尘网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黏胶层与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内壁连接,所述容置槽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结构,所述第二柔性密封结构抵接于所述防尘网的另一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透音组件在所述导音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环状凸台间隔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黏胶层,所述壳体与所述中框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黏胶层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于所述密封透音组件的一侧的外侧壁与所述中框抵接。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CN202210876745.9A 2022-07-25 2022-07-25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103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6745.9A CN115103247B (zh) 2022-07-25 2022-07-25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6745.9A CN115103247B (zh) 2022-07-25 2022-07-25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3247A CN115103247A (zh) 2022-09-23
CN115103247B true CN115103247B (zh) 2023-01-13

Family

ID=83299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6745.9A Active CN115103247B (zh) 2022-07-25 2022-07-25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324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1356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535990A (zh) * 2019-09-18 2019-1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2089347A1 (zh) * 2020-10-28 2022-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640911A (zh) * 2022-03-28 2022-06-17 深圳市珑为科技有限公司 声学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2701A (ja) * 2009-10-05 2011-04-21 Foster Electric Co Ltd ヘッドホン
US9319771B2 (en) * 2012-08-09 2016-04-19 Innovation Sound Technology Co., Ltd. Earphone
GB201619516D0 (en) * 2016-11-18 2017-01-04 Cooper Technologies Co Electroacoustic driver and related loudspeaker/sounder
CN206585710U (zh) * 2017-03-14 2017-10-2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麦克风组件及其电子产品
CN212752629U (zh) * 2020-07-21 2021-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声组件、智能手表以及电子设备
CN112203185A (zh) * 2020-09-25 2021-01-08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出音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473274A (zh) * 2021-05-24 2021-10-0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音频设备
CN216057111U (zh) * 2021-08-25 2022-03-15 深圳市多科电子有限公司 三防手机喇叭侧出音防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1356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535990A (zh) * 2019-09-18 2019-1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2089347A1 (zh) * 2020-10-28 2022-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640911A (zh) * 2022-03-28 2022-06-17 深圳市珑为科技有限公司 声学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全新架构――飞利浦SPA3350音箱;《消费电子商讯》;20090805(第1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3247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9056B2 (en) Waterproof case
EP3668109B1 (en) Microphone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536859B1 (ko) 휴대형 전자 기기 및 휴대형 전자 기기의 방수 방법
US8081790B2 (en) Loudspeaker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US6975740B2 (en) Waterproof acoustic structure applicable in conjunction with speaker
US11375054B2 (en) Mobile terminal
US10932021B2 (en) Speaker box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ing same
CN111835898A (zh) 电子设备
JP4435841B2 (ja) 電子機器
US10932022B2 (en) Speaker box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using same
WO2020034727A1 (zh) 发声装置
WO2020034728A1 (zh) 终端装置
WO2024001979A1 (zh) 电子设备
CN216673066U (zh) 电子设备
CN215184722U (zh) 插座及电子设备
US8032195B2 (en) Portable device, acoustic component disposition method and acoustic component assembly
CN115103247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7714948A (zh) 扬声器密封结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773205U (zh) 会议电话
JP5006376B2 (ja) 電子機器
CN112104933B (zh) 发声器件
CN116743898A (zh) 电子设备
WO2020063415A1 (zh) 发声组件及电子设备
JP4404721B2 (ja)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CN217721248U (zh) 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