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2579U - 无线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2579U
CN215772579U CN202121405995.1U CN202121405995U CN215772579U CN 215772579 U CN215772579 U CN 215772579U CN 202121405995 U CN202121405995 U CN 202121405995U CN 215772579 U CN215772579 U CN 215772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wireless charger
positioning
charging plate
position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59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宝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059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2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2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2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板、定位部和位置调整部,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面,定位面与待充电设备接触,用于定位待充电设备的位置;位置调整部被配置为,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该无线充电器中,通过定位部的定位面来定位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并通过位置调整部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待充电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使得待充电设备中的充电线圈与充电板中的充电线圈对准,更好地确保无线充电的效率。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一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无线充电属于非接触式传输,其打破了电能传输只能依靠导线接触式传输的方式。无线充电能够避免电能接触式传输可能带来的接触火花、滑动磨损、爆炸、电击等问题。
无线充电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棘手的技术问题。比如距离较远或者对位不准就会存在充电效率低甚至无法充电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板、定位部和位置调整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待充电设备接触,用于定位待充电设备的位置;
所述位置调整部被配置为,沿设定方向调整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设定方向与所述充电板的板面平行。
可选地,所述位置调整部包括驱动组件和/或导向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充电板相对运动;
所述导向组件被配置为,限定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沿所述设定方向。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辅助齿条,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辅助齿条之一与所述充电板相连,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辅助齿条另一与所述定位面相连;
所述辅助齿条沿所述设定方向延伸,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辅助齿条啮合。
可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和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槽之一与所述充电板相连,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槽另一与所述定位面相连,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卡接,且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沿所述设定方向相对运动。
可选地,所述导向槽包括燕尾槽,所述导向块包括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滑块卡入所述燕尾槽,且所述燕尾滑块与所述燕尾槽的相对滑动方向沿所述设定方向。
可选地,所述位置调整部还包括第一调整组件,所述设定方向包括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调整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位置;和/或,
所述位置调整部包括第二调整组件,所述设定方向包括第二方向,所述第二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定位座与所述第二定位座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二定位座随所述第一定位座运动,所述定位面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座;
所述第一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调整所述第一定位座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位置;
所述第二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第二定位座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底座以及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充电板包括转动轴,所述充电板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柱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槽之一设置于所述转动轴,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槽另一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限位部通过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位槽,对所述充电板与所述底座的相对转动限位。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的周向侧壁上设置多个所述限位槽,且所述多个限位槽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布置;和/或,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且,在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一侧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向所述限位柱施加朝向所述转动轴所在方向的弹性力。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锁定部,所述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锁定部和所述限位柱分别位于所述弹性件的相反的两侧,
所述锁定部被配置为,将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限位柱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检测部和控制部;
所述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待充电设备与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功率,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检测数据,控制所述位置调整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无线充电器中,通过定位部的定位面来定位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并通过位置调整部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待充电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使得待充电设备中的充电线圈与充电板中的充电线圈对准,更好地确保无线充电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包括待充电设备)。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包括待充电设备)。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器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器的第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器的第二角度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器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器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器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器的部分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中,通过定位部的定位面来定位待充电设备的位置,并通过位置调整部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待充电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使得待充电设备中的充电线圈与充电板中的充电线圈对准,更好地确保无线充电的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参考图1-5所示,该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板1、定位部2和位置调整部。定位部2包括定位面221,定位面221与待充电设备10接触,用于定位待充电设备10的位置。位置调整部被配置为,沿设定方向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其中,设定方向可以是图1中的X方向(横向)和Y方向(纵向),设定方向与充电板1的板面平行。
其中,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情况一,调整定位面221的位置;情况二,调整充电板1的位置;情况三,既调整定位面221的位置,又调整充电板1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无线充电器中,用户可通过位置调整部,手动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另外,该无线充电器中,位置调整部也可包括能够提供动力的结构(例如电机或马达等),也就是,位置调整部可自动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
该无线充电器中,位置调整部通过沿设定方向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待充电设备10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调整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充电板1的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更好地确保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充电板1的充电线圈对准,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中,参考图1-5所示,位置调整部可包括驱动组件31。其中,驱动组件31被配置为,驱动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相对运动。
也就是,驱动组件31可驱动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正在使用该无线充电器充电的待充电设备10与充电板1相对运动,以此来调整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器线圈的相对位置,更好地使得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器线圈对准,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其中,驱动组件31可驱动定位面221运动,充电板1保持静止;驱动组件31也可驱动充电板1运动,定位面221保持静止。
另外,位置调整部还可包括导向组件32。导向组件32被配置为,限定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沿设定方向(例如图1中的X方向或Y方向)。
也就是,导向组件32可使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沿设定方向,从而避免盲目的调整待充电设备10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而是在设定方向调整待充电设备10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以快速地使得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器线圈对准,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当无线充电器同时包括驱动组件31和导向组件32时,可通过驱动组件31驱动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同时通过导向组件32限定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的方向(即限定在设定方向),从而在设定方向调整待充电设备10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以快速地使得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器线圈对准,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参考图1-5所示,该无线充电器中,驱动组件31可以是齿轮组件。即,该无线充电器通过齿轮组件驱动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
其中,齿轮组件可包括驱动齿轮311和辅助齿条312。辅助齿条312沿设定方向延伸,即,辅助齿条312包括的多个辅助齿沿设定方向排布。驱动齿轮311与辅助齿条312啮合,以通过驱动齿轮311与辅齿条的配合,驱动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相对运动。
驱动齿轮311和辅助齿条312之一与充电板1相连,驱动齿轮311和辅助齿条312另一与定位面221相连。其中,本公开中,相连可包括:直接地接触式连接、间接地非接触式连接以及形成一体结构。
例如,辅助齿条312与充电板1相连包括:情况一,辅助齿条312与充电板1直接连接;情况二,辅助齿条312通过其他结构与充电板1间接连接;情况三,辅助齿条312与充电板1形成一体结构,即辅助齿条312形成于充电板1(参考图3所示)。
该无线充电器中,驱动齿轮311可由驱动电机(或驱动马达)驱动转动,当然,驱动齿轮311也可由用户手动驱动转动。驱动齿轮311转动时,由于驱动齿轮311与辅助齿条312啮合,因此,驱动齿轮311与辅助齿条31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并且,当驱动齿轮311停止转动后,由于驱动齿轮311与辅助齿条312啮合,二者也可稳定在驱动齿轮311停止转动的位置,从而实现调整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充电板1的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该无线充电器中,驱动组件31除可以是上述的齿轮组件外,还可以为其它可驱动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产生相对运动的组件(例气缸组件、连杆组件等)。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参考图1-5所示,该无线充电器中,导向组件32可包括导向块321和导向槽322。导向块321与导向槽322卡接,且,导向块321与导向槽322沿设定方向相对滑动。
其中,导向块321和导向槽322之一与充电板1相连,导向块321和导向槽322另一与定位面221相连。该无线充电器中,可通过导向块321与导向槽322沿设定方向相对滑动,来限定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的方向为设定方向。
该导向组件32中,导向槽322可包括燕尾槽,导向块321可包括燕尾滑块。燕尾滑块卡入燕尾槽,且燕尾滑块与燕尾槽的相对滑动方向沿设定方向。
燕尾槽与燕尾滑块的配合,不仅仅可以限定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方向沿设定方向,而且,还可更好地保证导向块321与导向槽322卡接的可靠性,避免二者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组件32除了可包括上述的燕尾槽导向组件(即燕尾槽与燕尾滑块构成的组件)外,也可以包括其它可对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导向的结构(例如矩形槽导向组件(即第一滑槽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矩形槽,第一滑块为与矩形槽配合的滑块)、梯形槽导向组件(即第一滑槽为横截面为梯形的梯形槽,第一滑块为与梯形槽配合的滑块)等)。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参考图1-5以及6和7所示,该无线充电器中,位置调整部包括第一调整组件,设定方向包括第一方向(例如图1中的Y方向)。其中,第一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
也就是,第一调整组件可通过在第一方向上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待充电设备10与充电板1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使得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在第一方向上更好地对准,提高充电效率。
参考图1-5以及7和8所示,位置调整部还可包括第二调整组件,设定方向可包括第二方向(例如图1中X方向)。其中,第二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二方向上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
也就是,第二调整组件可通过在第二方向上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待充电设备10与充电板1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使得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在第二方向上更好地对准,提高充电效率。
该无线充电器中,可通过第一调整组件使得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在第一方向上更好地对准,并可通过第二调整组件使得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在第二方向上更好地对准,从而确保更高效率的无线充电。
其中,参考图1所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相互垂直。从而更好地调整待充电设备10与充电板1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更快速地使得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充电板1的充电线圈对准,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参考图1所示,该无线充电器中,定位部2可包括第一定位座21和第二定位座22。在第一方向(例如图1中Y方向)上,第一定位座21与第二定位座22层叠设置,且第二定位座22随第一定位座21运动。定位面221位于第二定位座22。
其中,参考图1-5以及6和7所示,第一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调整第一定位座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也就是,第一调整组件可通过在第一方向上调整第一定位座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来调整第二定位座22与充电板1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在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实现调整待充电设备10与充电板1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参考图1-5以及6和7所示,第一调整组件可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第一定位座21与充电板1沿第一方向相对运动。也就是,第一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一定位座21与充电板1沿第一方向对运动,进而实现第二定位座22与充电板1在第一方向的相对运动,从而更好地在第一方向对准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提高充电效率。
第一调整组件还可包括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被配置为,引导第一定位座21与充电板1沿第一方向相对运动。也就是,第一导向组件32可对第一定位座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以引导第一定位座21与充电板1沿第一方向相对运动,从而更好地在第一方向对准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提高充电效率。
该无线充电器中,可通过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定位座21与充电板1更严格地沿第一方向相对运动,从而更好地在第一方向对准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提高充电效率。
示例1,
参考图1-5以及6和7所示,第一定位座21与第二定位座22抵接。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齿轮311a,第一驱动齿轮311a与第一定位座21相连(例如第一驱动齿轮311a可设置于第一定位座21),即,第一驱动齿轮311a通过第一定位座21实现与第二定位座22的定位面221的间接式相连。第一辅助结构包括第一辅助齿条312a,第一辅助齿条312a设置于充电板1,即,第一辅助齿条312a与充电板1相连。并且,第一辅助齿条312a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驱动齿轮311a与第一辅助齿条312a啮合。
第一导向组件可包括第一导向块321a和第一导向槽322a。第一导向块321a包括第一燕尾滑块,第一导向槽322a包括第一燕尾槽。第一燕尾滑块形成于第一定位座21,也就是,第一燕尾滑块与第一定位座21形成一体结构,第一燕尾滑块通过第一定位座21实现与第二定位座22的定位面221相连。第一燕尾槽形成于充电板1,也就是,第一燕尾槽与充电板1形成一体结构。该无线充电器通过第一燕尾滑块与第一燕尾槽的配合,对第一定位座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导向。
其中,第一驱动齿轮311a可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第一驱动齿轮311a在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一驱动齿轮311a与第一辅助齿条312a啮合,因此,可驱动第一定位部2沿第一辅助齿条312a的延伸方向(即齿条中各齿的排布方向)运动。
与此同时,由于第一燕尾滑块与第一燕尾槽的配合,可避免第一定位座21沿其他方向(第一方向之外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以确保第一定位座21严格沿第一方向运动。通过设置上述第一驱动组件31和第一导向组件32,能更好地保证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严格沿第一方向相对运动。
该无线充电器中,可通过第一驱动齿轮311a与第一辅助齿条312a的配合驱动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同时,通过第一燕尾滑块与第一燕尾槽的配合,对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方向导向,使得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更严格地沿第一方向相对运动,从而更好地在第一方向对准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提高充电效率。
另外,参考图1-5以及7和8所示,该无线充电器中,第二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二方向(例如图1中X方向)上调整第二定位座22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也就是,第二调整组件可通过直接在第二方向上调整第二定位座22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实现调整待充电设备10与充电板1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其中,第二调整组件与第一调整组件的结构类似。第二调整组件可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第二定位座22与充电板1沿第二方向相对运动。第二导向组件被配置为,引导第二定位座22与充电板1沿第二方向相对运动。
参考图1-5以及7和8所示,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一驱动组件类似。第二驱动组件可包括第二驱动齿轮311b和第二辅助齿条(图中未示出)。第二驱动齿轮311b可与第二定位座22相连,从而实现第二驱动齿轮311b间接地与定位面221相连。第二辅助齿条可形成于第一定位座21,而第一定位座21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充电板1相连,因此,第二辅助齿条间接地与充电板1相连。
参考图1-5以及7和8所示,第二导向组件与第一导向组件类似。第二导向组件可包括第二导向块321b(第二导向滑块结构可包括第二燕尾滑块)和第二导向槽322b(第二导向槽322b可包括第二燕尾槽)。第二导向块321b可与第二定位座22相连,从而实现第二导向块321b间接地与定位面221相连。第二导向槽322b形成于第一定位座21,而第一定位座21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充电板1相连,因此,第二燕尾槽间接地与充电板1相连。
其中,第二定位座22上还可设置调节把手222,调节把手222由第二定位座22朝向远离充电板1的方向凸出形成。调节把手222可为用户提供着力点。当用于驱动第二驱动齿轮311b的电机(或马达)损坏时,用户可通过调节把手222来推动第二定位座22沿第二方向运动。另外,调节把手222内可设置安置空腔,第二驱动齿轮311b以及用于驱动第二驱动齿轮311b转动的电机(或马达)可设置在上述安置空腔,已达到各结构的合理利用。
该无线充电器中,可通过第二驱动齿轮311b与第二辅助齿条的配合驱动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同时,通过第二导向块321b与第二导向槽322b的配合,对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运动方向导向,使得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更严格地沿第二方向相对运动,从而更好地在第二方向对准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提高充电效率。
另外,参考图1和2所示,该无线充电设备中,待充电设备10即可横向放置在定位面221,也可竖向放置的定位面221,然后通过位置调整部调整待充充电设备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使得待充电设备10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更好地对准,调高充电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参考图1-5所示,该无线充电器还包括底座4,底座4与充电板1转动连接。示例地,充电板1可包括转动轴11。充电板1通过转动轴11与底座4转动连接,以实现充电板1与底座4的转动连接。
也就是,该无线充电器中,充电板1与底座4之间形成的夹角大小可调,即二者的相对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和放置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当充电板1调整至与底座4平齐(即充电板1与底座4之间的夹角调整为零度)时,该无线充电器可以看作一个平板式无线充电器。当充电板1调整至与底座4非平齐时,该无线充电器可看作一个立式无线充电器。
无线充电器可包括至少一个限位部5。限位部5被配置为,限位充电板1与底座4的相对转动。也就是,限位部5可限位充电板1与底座4形成的夹角,以使充电板1与底座4的相对位置固定,确保待充电设备10可稳定地安置在无线充电器上。
例如,无线充电器包括两个限位部5,两个限位部5分别设置在靠近转动轴11的轴向的两端的位置。该无线充电器中,通过在转动轴11的轴向两端位置的设置限位部5,可以进一步提高限位的稳定性,更好地确保充电板1与底座4处于相对稳定地状态。
该无线充电器中,充电板1包括转动轴11。充电板1通过转动轴11与底座4转动连接,以实现充电板1与底座4的转动连接。
限位部5可包括限位柱51和限位槽52。其中,限位柱51和限位槽52之一设置于转动轴11,限位柱51和限位槽52另一设置于底座4。限位部5通过限位柱51插入限位槽52,对充电板1与底座4的相对转动限位,以使得充电板1与底座4处于相对位置固定的状态。
转动轴11的周向侧壁上设置多个限位槽52,且上述多个限位槽52沿转动轴11的周向布置。其中,不同的限位槽52对应充电板1与底座4的不同夹角。该无线充电器中,通过在转动轴11的周向设置多个限位槽52与限位柱51配合,可以改变充电板1与底座4的夹角,使无线充电器可以处于多种不同的姿态,以更好地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
该无线充电器中,底座4上设置有安装孔,限位柱51位于安装孔内,并且,在限位柱51远离限位槽52的一侧设置弹性件7。其中,弹性件7被配置为,向限位柱51施加朝向转动轴11所在方向的弹性力。
其中,弹性件7可以包括弹簧。在弹性件7的弹性力作用下,限位柱51卡入限位槽52内,使得充电板1与底座4的夹角固定,避免充电板1与底座4的自动转动。当需要调整充电板1与底座4的夹角时,可以直接转动充电板1,在外力作用下,限位柱51与当前卡入的限位槽52脱离,充电板1相对底座4转动。当充电板1到达合适地位置后,撤销外力,限位柱51重新卡入另一个限位槽52,完成充电板1与底座4的夹角的调整。
该无线充电器还包括锁定部6。锁定部6至少部分位于安装孔内,锁定部6和限位柱51分别位于弹性件7的相反的两侧。其中,锁定部6被配置为,将弹性件7和限位柱51固定在安装孔内,以避免弹性件7和限位柱51从安装孔脱落。
例如,锁定部6可以包括螺钉,安装孔内设置有与螺钉配合的螺纹。该无线充电器中,由螺钉将弹性件7和限位柱51锁定在安装孔内,并且,使得弹性件7向限位柱51施加一个朝向转动轴11的弹性力。既能保证限位柱51稳定地卡入限位槽52,使得充电板1与底座4的夹角维持在稳定状态,又便于用户通过外力调整充电板1与底座4的夹角,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参考图9所示,该无线充电器还可包括检测部4和控制部5。其中,检测部4被配置为,检测待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功率,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部5。也就是,检测部200检测待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功率,然后将检测数据(即检测到的充电功率)传输至控制部5。
控制部5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数据,控制无线充电器的位置调整部3。也就是,控制部5接收检测部4的检测数据,然后根据检测数据控制无线充电器的位置调整部3调整定位面221与充电板1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待充电设备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
示例1,
参考图9所示,检测部4检测到的充电功率为A,然后将其传输至控制部5。控制部5接收到上述充电功率A后,判断充电功率A与预设功率B的大小。
如果A大于或等于B,则说明当前的充电功率较高,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线圈与充电板的充电线圈之间的耦合情况较好,则无需调整待充电设备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即,控制部5不会控制位置调整部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
如果A小于B,则说明书当前的充电功率较低,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线圈与充电板的充电线圈之间的耦合情况较差,则需要调整待充电设备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即,控制部5控制位置调整部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
其中,控制部5先控制第一调整组件在第一方向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如果在某一位置的充电功率大于或等于充电功率B,则不再调整。如果一直小于充电功率B,则直至充电功率达到最大值(此处的最大值指,在第一方向调整过程中的最大值)后,控制部5控制位置调整部3的第二调整组件在第二方向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
在第二方向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时,如果在某一位置的充电功率大于或等于充电功率B,则不再调整。如果一直小于充电功率B,则直至充电功率达到最大值(此处的最大值指,在第二方向调整过程中的最大值)后,停止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5也可先控制位置调整部3的第二调整组件在第二方向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控制部5也可控制第一调整组件在第一方向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的同时,控制第二调整组件在第二方向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具体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另外,上述检测部4和控制部5,可以设置在待充电设备中,也可设置在无线充电器中,甚至还可设置在其他第三方设备中。
该无线充电器中,可通过调整定位面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待充电设备与充电板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更好地对准,提高上述两个充电线圈的耦合强度,从而更好地在第二方向对准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线圈,提高充电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板、定位部和位置调整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待充电设备接触,用于定位待充电设备的位置;
所述位置调整部被配置为,沿设定方向调整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设定方向与所述充电板的板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部包括驱动组件和/或导向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充电板相对运动;
所述导向组件被配置为,限定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沿所述设定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辅助齿条,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辅助齿条之一与所述充电板相连,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辅助齿条另一与所述定位面相连;
所述辅助齿条沿所述设定方向延伸,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辅助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和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槽之一与所述充电板相连,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槽另一与所述定位面相连,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卡接,且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沿所述设定方向相对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包括燕尾槽,所述导向块包括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滑块卡入所述燕尾槽,且所述燕尾滑块与所述燕尾槽的相对滑动方向沿所述设定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整部还包括第一调整组件,所述设定方向包括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调整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位置;和/或,
所述位置调整部包括第二调整组件,所述设定方向包括第二方向,所述第二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定位座与所述第二定位座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二定位座随所述第一定位座运动,所述定位面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座;
所述第一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调整所述第一定位座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位置;
所述第二调整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调整所述第二定位座与所述充电板的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底座以及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充电板包括转动轴,所述充电板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柱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槽之一设置于所述转动轴,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槽另一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限位部通过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位槽,对所述充电板与所述底座的相对转动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周向侧壁上设置多个所述限位槽,且所述多个限位槽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布置;和/或,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且,在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一侧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向所述限位柱施加朝向所述转动轴所在方向的弹性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锁定部,所述锁定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锁定部和所述限位柱分别位于所述弹性件的相反的两侧,
所述锁定部被配置为,将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限位柱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检测部和控制部;
所述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待充电设备与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功率,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检测数据,控制所述位置调整部。
CN202121405995.1U 2021-06-23 2021-06-23 无线充电器 Active CN215772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5995.1U CN215772579U (zh) 2021-06-23 2021-06-23 无线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5995.1U CN215772579U (zh) 2021-06-23 2021-06-23 无线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2579U true CN215772579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1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5995.1U Active CN215772579U (zh) 2021-06-23 2021-06-23 无线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2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326659A1 (en) Wireless battery charger of moving coil type
US87546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by communicating with and mov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4018924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 charging a wireless mouse
US20190118663A1 (en) Automatic lateral alignment for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TWI536147B (zh) 無線充電裝置
CN215772579U (zh) 无线充电器
WO2023050949A1 (zh) 一种安全充电结构、充电桩、机器人以及充电系统
JP2006191098A (ja) 装着オートマトンと構成素子用の供給装置との間の誘導性エネルギー伝達装置、供給装置、および装着オートマトン
CN105161914A (zh) 一种自锁性能好且可调速的电力供电设备
JP2015116013A (ja) 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
CN114391931A (zh) 一种基于超声引导的多腔穿刺装置
CN209948722U (zh) 一种多定位无线充电壳
KR20150112445A (ko) 자동 위치조정 무선충전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충전 방법
CN105356158A (zh) 一种带led指示灯的电力供电设备
CN209709336U (zh) 一种转接组件及充电桩
JP7327761B2 (ja) コイル位置調整機構、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CN112018833B (zh) 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座和无线充电座的制造方法
CN212809447U (zh) 一种控制信号传输系统用导线接收装置
CN110262158A (zh) 自动对焦镜头组件
CN115459468A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19801941U (zh) 一种可调节电压的快充充电器
CN105356160A (zh) 一种自锁性能好的太阳能电力供电设备
CN110120577A (zh) 天线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5356157A (zh) 一种带滚轮和导向杆的电力供电设备
CN205565831U (zh) 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