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1832U - 电流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电流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1832U
CN215771832U CN202121659552.5U CN202121659552U CN215771832U CN 215771832 U CN215771832 U CN 215771832U CN 202121659552 U CN202121659552 U CN 202121659552U CN 215771832 U CN215771832 U CN 215771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ocket
current converter
overload protector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95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林
成瀚
刘金文
陈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ni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ni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95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1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1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1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转换器。电流转换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安装空间;转换插座,转换插座用于与用电插头连接并位于安装空间内;转换插头,转换插头用于与电源插座插接,且转换插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出至安装空间的外部;过载保护器,转换插头与转换插座电性连接,且转换插座的至少一极通过过载保护器与转换插头电性连接,过载保护器用于在用电插头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过载保护器断开转换插座与转换插头之间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流转换器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流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流转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电插头与电源插座之间一般为配套使用,也就是说,一种电流规格的用电插头只能插入具有相同电流规格的电源插座中才能正常使用,否则会影响用电安全。以电动汽车充电为例,电动汽车的充电器配备16A插头,可以输出8A、10A、13A、16A四个档的充电电流。但是,16A插头只能插入16A的插座中,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而周围不具有16A插座时,则无法进行正常充电。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电流转换器,能够将不同电流规格的用电插头和电源插座的电流进行转换适配,以使两者能够正常使用。但是,由于用电插头和电源插座的电流规格不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电流增大,会使电流规格较小的一方超出设定值而损坏,且容易引起火灾,对用户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流转换器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转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流转换器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转换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安装空间;转换插座,转换插座用于与用电插头连接并位于安装空间内;转换插头,转换插头用于与电源插座插接,且转换插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出至安装空间的外部;过载保护器,转换插头与转换插座电性连接,且转换插座的至少一极通过过载保护器与转换插头电性连接,过载保护器用于在用电插头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过载保护器断开转换插座与转换插头之间的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转换插座的L极通过过载保护器与转换插头的L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具有限位结构,过载保护器限位在限位结构内。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多个限位筋,多个限位筋间隔设置,以在多个限位筋之间形成安装区域,过载保护器卡接在安装区域内。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还包括限位柱,限位柱与过载保护器抵接。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限位柱设置在壳体本体上;盖体,盖体与壳体本体可拆卸地连接,限位筋设置在盖体上,壳体本体与盖体连接后,限位柱与过载保护器抵接。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具有安装空间,壳体本体上开设有第一插孔;盖体,盖体与壳体本体可拆卸地连接,盖体上开设有第二插孔。
进一步地,盖体具有沉槽,沉槽的槽底具有第二插孔,用电插头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沉槽内。
进一步地,转换插座包括:保护门盖体,保护门盖体与盖体连接,保护门盖体具有安装槽;插套,插套设置在安装槽内,用电插头与插套插接;保护门本体,保护门本体与第二插孔对应设置以封堵第二插孔;弹性件,保护门本体具有条形槽,保护门盖体具有伸入条形槽一端的限位条,弹性件容置在条形槽内并分别与限位条和条形槽的另一端的槽壁抵接,以向保护门本体提供抵接固定在保护门盖体上的弹力。
进一步地,过载保护器为自动复位过载保护器或者手动复位过载保护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流转换器包括壳体、转换插座、转换插头和过载保护器,壳体具有安装空间,转换插座用于与用电插头连接并位于安装空间内,转换插头用于与电源插座插接,且转换插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出至安装空间的外部,转换插头与转换插座电性连接,且转换插座的至少一极通过过载保护器与转换插头电性连接,过载保护器用于在用电插头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过载保护器断开转换插座与转换插头之间的电性连接,这样通过设置过载保护器,能够在用电插头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断开转换插座与转换插头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断开用电插头与电流转换器之间的电性连接,避免因电流过大导致用电插头损坏甚至起火,同时也避免了电流转换器自身损坏,使得电流转换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流转换器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电流转换器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电流转换器除去壳体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电流转换器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保护门本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电流转换器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电流转换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电流转换器与用电插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壳体本体;111、第一插孔;12、盖体;121、第二插孔;20、转换插座;21、保护门盖体;211、安装槽;212、限位条;213、第一保护门盖体;214、第二保护门盖体;22、插套;23、保护门本体;231、条形槽;24、弹性件;30、转换插头;40、过载保护器;50、限位筋;60、限位柱;70、沉槽;71、缺口部;80、用电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流转换器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转换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电流转换器分别与用电插头80和电源插座(图中未示出)连接,其中,用电插头80和电源插座的电流规格不同。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用电插头80的电流规格大于电源插座的电流规格。
如图1至图4所示,电流转换器包括壳体10、转换插座20、转换插头30和过载保护器40。壳体10具有安装空间。转换插座20用于与用电插头80连接并位于安装空间内。转换插头30用于与电源插座插接,且转换插头30的至少一部分伸出至安装空间的外部。转换插头30与转换插座20电性连接,且转换插座20的至少一极通过过载保护器40与转换插头30电性连接,过载保护器40用于在用电插头80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过载保护器40断开转换插座20与转换插头30之间的电性连接。
通过电流转换器包括壳体10、转换插座20、转换插头30和过载保护器40,壳体10具有安装空间,转换插座20用于与用电插头80连接并位于安装空间内,转换插头30用于与电源插座插接,且转换插头30的至少一部分伸出至安装空间的外部,转换插头30与转换插座20电性连接,且转换插座20的至少一极通过过载保护器40与转换插头30电性连接,过载保护器40用于在用电插头80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过载保护器40断开转换插座20与转换插头30之间的电性连接,这样通过设置过载保护器40,能够在用电插头80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断开转换插座20与转换插头30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断开用电插头80与电流转换器之间的电性连接,避免因电流过大导致用电插头80损坏甚至起火,同时也避免了电流转换器自身损坏,使得电流转换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用电插头80为三极插头。相应的,转换插座20为三极插座,转换插头30为三极插头。三极分别为L极、N极和E极。具体的,转换插座20的L极通过过载保护器40与转换插头30的L极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过载保护器40为自动复位过载保护器。也就是说,当用电插头80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过载保护器40断开转换插座20与转换插头30之间的电性连接。用电插头80的输出电流小于等于设定值时,过载保护器40会自动复位,以使用电插头80继续与电流转换器配合使用。当然,过载保护器40也可以是手动复位过载保护器或者断电复位的PTC过载保护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下面以电动汽车充电为例对本申请的电流转换器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申请中,电动汽车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充电器包括用电插头80、控制盒和充电枪。用电插头80为16A三极插头,电源插座为10A三极插座。控制盒、充电枪和用电插头80电性连接,控制盒用于控制充电枪的输出电流,充电枪用于向待充电装置也就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具体的,用电插头80包括接线端子,电流转换器包括用于向用电插头80发送电流调节信号的信号触头。接线端子与信号触头相对应地设置。当用电插头80与转换插座20连接后,接线端子与信号触头抵接导通,信号触头向用电插头80发送电流调节信号并传输至控制盒,控制盒根据电流调节信号智能识别用电插头80插入了本实施例的电流转换器,然后控制充电枪的输出电流在10A,从而使得充电器能够正常给电动汽车充电,且保证了充电器和电源插座的使用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限位结构,过载保护器40限位在所述限位结构内。
如图1至图2所示,限位结构包括多个限位筋50。多个限位筋50间隔设置,以在多个限位筋50之间形成安装区域,过载保护器40卡接在安装区域内。
如图3所示,限位结构还包括限位柱60。限位柱60与过载保护器40抵接。
如图1至图3、图5至图7所示,壳体10包括壳体本体11和盖体12。限位柱60设置在壳体本体11上。盖体12与壳体本体11可拆卸地连接。限位筋50设置在盖体12上,壳体本体11与盖体12连接后,限位柱60与过载保护器40抵接。壳体本体11具有安装空间,壳体本体11上开设有第一插孔111。盖体12上开设有第二插孔121。通过上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流转换器的零部件的安装和维修。通过上述限位结构的设置方式,使得盖体12与壳体本体11连接后,过载保护器40能够稳固地固定在安装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2与壳体本体11之间为卡扣连接。当然,盖体12与壳体本体11之间也可以是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插孔121与转换插座20对应设置,以使用电插头80穿过第二插孔121与转换插座20插接。第一插孔111与转换插头30对应设置,以使转换插头30的插接端穿过第一插孔111并伸出至安装空间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与用电插头80和电源插座相匹配,转换插头30为10A三极插头。转换插座20为16A三极插座。相应的,第二插孔121和第一插孔111均为三个,三个第二插孔121与用电插头80的三极对应设置,三个第一插孔111与转换插头30的三极对应设置。
如图5和图7所示,盖体12具有沉槽70。沉槽70的槽底具有第二插孔121,用电插头80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沉槽70内。通过设置沉槽70,用电插头80的一部分能够容置在沉槽70内,使得用电插头80能够跟更准确地与转换插座20连接,此外,上述设置还能使用户的手不易接触到用电插头80的插接端以及第一插孔111,避免用户触电,保护用户人身安全。
如图1至图2、图7所示,沉槽70的侧壁具有用于避让用电插头80的线缆的缺口部71。具体的,盖体12也具有与缺口部71相适配的缺口,以供用电插头80的线缆穿过。这样使得用电插头80与壳体10插接后,线缆不会与盖体12发生挤压磨蹭,避免线缆受损,保证用电安全。
如图1至图4所示,转换插座20包括保护门盖体21、插套22、保护门本体23和弹性件24。保护门盖体21与盖体12连接,保护门盖体21具有安装槽211。插套22设置在安装槽211内,用电插头80与插套22插接。保护门本体23与第一插孔111对应设置以封堵第二插孔121。保护门本体23具有条形槽231,保护门盖体21具有伸入条形槽231一端的限位条212,弹性件24容置在条形槽231内并分别与限位条212和条形槽231的另一端的槽壁抵接,以向保护门本体23提供抵接固定在保护门盖体21上的弹力。
具体的,保护门本体23具有呈角度设置的三个封堵条。三个封堵条与三个第二插孔121对应设置,从而在用电插头80未与插套22插接时封堵第二插孔121。通过设置上述保护门结构,使得用电插头80未与壳体10插接时,用户尤其是儿童的手指等部位无法通过第二插孔121与壳体10内的电气部件接触,避免触电危险。
如图2和图4所示,保护门盖体21包括第一保护门盖体213和第二保护门盖体214。第二保护门盖体214与第一保护门盖体213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第一保护门盖体213和第二保护门盖体214围成容置保护门本体23的容置空间。具体的,第二保护门盖体214与盖体12连接,第一保护门盖体213相对于第二保护门盖体214远离盖体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门盖体213与第二保护门盖体214之间卡扣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4为弹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电流转换器包括壳体10、转换插座20、转换插头30和过载保护器40,壳体10具有安装空间,转换插座20用于与用电插头80连接并位于安装空间内,转换插头30用于与电源插座插接,且转换插头30的至少一部分伸出至安装空间的外部,转换插头30与转换插座20电性连接,且转换插座20的至少一极通过过载保护器40与转换插头30电性连接,过载保护器40用于在用电插头80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过载保护器40断开转换插座20与转换插头30之间的电性连接,这样通过设置过载保护器40,能够在用电插头80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断开转换插座20与转换插头30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断开用电插头80与电流转换器之间的电性连接,避免因电流过大导致用电插头80损坏甚至起火,同时也避免了电流转换器自身损坏,使得电流转换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保障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安装空间;
转换插座(20),所述转换插座(20)用于与用电插头(80)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转换插头(30),所述转换插头(30)用于与电源插座插接,且所述转换插头(30)的至少一部分伸出至所述安装空间的外部;
过载保护器(40),所述转换插头(30)与所述转换插座(20)电性连接,且所述转换插座(20)的至少一极通过所述过载保护器(40)与所述转换插头(30)电性连接,所述过载保护器(40)用于在所述用电插头(80)的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所述过载保护器(40)断开所述转换插座(20)与所述转换插头(30)之间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插座(20)的L极通过所述过载保护器(40)与所述转换插头(30)的L极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限位结构,所述过载保护器(40)限位在所述限位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多个限位筋(50),多个限位筋(50)间隔设置,以在所述多个限位筋(50)之间形成安装区域,所述过载保护器(40)卡接在所述安装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限位柱(60),所述限位柱(60)与所述过载保护器(40)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
壳体本体(11),所述限位柱(60)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11)上;
盖体(12),所述盖体(12)与所述壳体本体(1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限位筋(50)设置在所述盖体(12)上,所述壳体本体(11)与所述盖体(12)连接后,所述限位柱(60)与所述过载保护器(40)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
壳体本体(11),所述壳体本体(11)具有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壳体本体(11)上开设有第一插孔(111);
盖体(12),所述盖体(12)与所述壳体本体(1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盖体(12)上开设有第二插孔(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2)具有沉槽(70),所述沉槽(70)的槽底具有所述第二插孔(121),所述用电插头(80)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所述沉槽(70)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插座(20)包括:
保护门盖体(21),所述保护门盖体(21)与所述盖体(12)连接,所述保护门盖体(21)具有安装槽(211);
插套(22),所述插套(22)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11)内,所述用电插头(80)与所述插套(22)插接;
保护门本体(23),所述保护门本体(23)与所述第二插孔(121)对应设置以封堵所述第二插孔(121);
弹性件(24),所述保护门本体(23)具有条形槽(231),所述保护门盖体(21)具有伸入所述条形槽(231)一端的限位条(212),所述弹性件(24)容置在所述条形槽(231)内并分别与所述限位条(212)和所述条形槽(231)的另一端的槽壁抵接,以向所述保护门本体(23)提供抵接固定在所述保护门盖体(21)上的弹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器(40)为自动复位过载保护器或者手动复位过载保护器。
CN202121659552.5U 2021-07-20 2021-07-20 电流转换器 Active CN215771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9552.5U CN215771832U (zh) 2021-07-20 2021-07-20 电流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9552.5U CN215771832U (zh) 2021-07-20 2021-07-20 电流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1832U true CN215771832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6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9552.5U Active CN215771832U (zh) 2021-07-20 2021-07-20 电流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1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10834B2 (en) Energy saving cable assemblies
US8758031B2 (en) Electrical wiring device with high current USB charging capabilities
CA2363246C (en) Portable battery charger
JP5072126B2 (ja) コンセントソケット用の交換モジュール及び交換モジュール付きコンセントソケット
US4013330A (en) Dual-standard electric plug
CN105789962A (zh) 模块式带锁排插
CN106783419B (zh) 一种重合闸断路器
CN215771832U (zh) 电流转换器
US20210226459A1 (en) Wireless charger device
US20210135469A1 (en) Charging-discharging device, charging method, and handheld gimbal assembly
US20040147163A1 (en) Electrical socket
AU2010100095B4 (en) Outdoor electrical adaptor
CN215771833U (zh) 电流转换器
CN104934822A (zh) 智能插座及智能插座控制系统
US5419719A (en) Integrally fused electrical plug
CN204793500U (zh) 智能插座及智能插座控制系统
JPH07231657A (ja) Acアダプター
CN208014940U (zh) 一种便于插拔的插头电源线
KR100669914B1 (ko) 건축물용 안전콘센트
CN219286730U (zh) 延长线插座
CN217642036U (zh) 智能排插
CN218415204U (zh) 熔断器
CN211530340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插座
KR200301787Y1 (ko) 콘센트겸용 전원플러그
CN217239854U (zh) 一种两极插座防水结构和两极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