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1005U - 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1005U
CN215771005U CN202121682380.3U CN202121682380U CN215771005U CN 215771005 U CN215771005 U CN 215771005U CN 202121682380 U CN202121682380 U CN 202121682380U CN 215771005 U CN215771005 U CN 215771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hell
ultra
thin
re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823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斌
刘勇
李阳智
刘时胜
付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Hangt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Hangt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Hangt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Hangt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823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1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1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1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包括继电器外壳、继电器和操作手柄,继电器外壳的上端中间处设置有元件装配槽,继电器外壳的上端中间处位于元件装配槽的内侧安装有继电器,继电器外壳的上端左侧处安装有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的上端处安装有标记牌,本实用新型在继电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桥接片组件与控制信号端和控制回路端进行电性连接,导电板通过与接线弹片施力保持接触与外部回路导线连接,利用接线弹片本身的形变与外部桥接件连接,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省整机装配空间,通过继电器外壳与导轨配合区域利用卡扣与导轨固定和定位,通过卡扣和导轨与安装座进行卡介固定,使得产品拆卸更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开关元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等的拓展应用有着极其广泛的领域;
现有的继电器安装在整机上时,主要通过锡焊实现电气连接,当前,继电器用户在整机装配时,常用的装配方式是先将继电器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座上,然后在各个引出脚上以锡焊的方式焊上所需的导线,并将导线的另一端焊接到电路板的相应位置;
现有技术的这种引出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锡焊时各导线与引出脚连接处存在一定的大小的锡头,容易造成各引脚相碰,形成短路,所以装配时,为了避免各引脚之间出现短路,需要多次返工,反复整理,操作难度大、效率低;
在装配时继电器并排设置,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座上,然后在各个引出脚上以锡焊的方式焊上所需的导线的方式,导致安装座上装配的空间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包括继电器外壳、继电器和操作手柄,所述继电器外壳的上端中间处设置有元件装配槽,所述继电器外壳的上端中间处位于元件装配槽的内侧安装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外壳的上端左侧处安装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上端处安装有标记牌;
所述继电器外壳的侧面安装有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端口组件,所述继电器外壳的底部安装有使得产品拆卸更方便的拆装组件。
优选的,所述端口组件包括控制信号端和控制回路端;
所述控制信号端设置在继电器外壳的左侧,所述控制回路端设置在继电器外壳的右侧。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端和控制回路端呈左右镜像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信号端和控制回路端的接线端口都采用同样的端口接口,接线端口上最少包括三个特征槽:拆线槽、桥接槽和接线槽。
其中,所述接线槽采用直插接线方式。
其中,所述拆线槽设置拆线按钮。
其中,所述桥接槽的侧面设置有定位槽,其槽内存在一个半圆台特征。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外壳的内部位于控制信号端和控制回路端的接线端口处安装有桥接片组件,且桥接片组件包括导电板、接线弹片、拆线按钮和桥接片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导电板的底部设置有线路板锡焊引脚,导电板的底部位于线路板锡焊引脚的左侧设置有卡槽。
其中,所述导电板采用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导电板通过与接线弹片施力保持接触与外部回路导线连接。
其中,所述导电板上设置两个卡槽,使其与导线卡接完成内部回路的连接。
其中,所述线路板锡焊引脚用于保证在内部导电板与线路板可靠连接。
优选的,所述拆装组件包括导轨和卡扣;
所述导轨安装在继电器外壳的底部中间处,所述卡扣安装在继电器外壳的内部底端。
其中,所述卡扣分别位于导轨的左右两侧。
其中,所述卡扣排布为双卡扣两端排布方式,且单个卡扣存在两个状态,固定状态和拆卸状态。
其中,所述卡扣上设置有凸台。
优选的,所述操作手柄设置有两个状态,一是拆卸元件状态,二是装配元件时的锁定状态。
其中,所述操作手柄为导光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操作手柄上设置有标记牌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外壳内嵌入设置有与继电器连接的接触弹片。
其中,所述接触弹片上开设卡线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通过在继电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桥接片组件与控制信号端和控制回路端进行电性连接,导电板通过与接线弹片施力保持接触与外部回路导线连接,在此处设置接线紧固特征,利用接线弹片本身的形变与外部桥接件连接,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省整机装配空间;
通过继电器外壳与导轨配合区域利用卡扣与导轨固定和定位,通过卡扣和导轨与安装座进行卡介固定,使得产品拆卸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继电器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端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桥接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电板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例说明:1-继电器外壳;2-继电器;3-操作手柄;4-标记牌;5-控制信号端;6-控制回路端;7-导轨;8-卡扣;9-接触弹片;10-拆线槽;11-桥接槽;12-接线槽;13-桥接片组件;14-导电板;15-接线弹片;16-拆线按钮;17-桥接片连接件;101-元件装配槽;1401-线路板锡焊引脚;140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7,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包括继电器外壳1、继电器2和操作手柄3,继电器外壳1的上端中间处设置有元件装配槽101,继电器外壳1的上端中间处位于元件装配槽101的内侧安装有继电器2,继电器外壳1的上端左侧处安装有操作手柄3,操作手柄3的上端处安装有标记牌4;
继电器外壳1的侧面安装有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端口组件,继电器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使得产品拆卸更方便的拆装组件。
本实施例中,端口组件包括控制信号端5和控制回路端6;
控制信号端5设置在继电器外壳1的左侧,控制回路端6设置在继电器外壳1的右侧。
其中,控制信号端5和控制回路端6呈左右镜像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端5和控制回路端6的接线端口都采用同样的端口接口,接线端口上最少包括三个特征槽:拆线槽10、桥接槽11和接线槽12。
其中,接线槽12采用直插接线方式,能够提高接线效率。
其中,拆线槽10设置拆线按钮,在员工带电拆导线时保证操作人员安全性。
其中,桥接槽11的侧面设置有定位槽,其槽内存在一个半圆台特征,使得其对桥接片或指示标牌能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继电器外壳1的内部位于控制信号端5和控制回路端6的接线端口处安装有桥接片组件13,且桥接片组件13包括导电板14、接线弹片15、拆线按钮16和桥接片连接件17。
本实施例中,导电板14的底部设置有线路板锡焊引脚1401,导电板14的底部位于线路板锡焊引脚1401的左侧设置有卡槽1402。
其中,导电板14采用一体成型。
其中,导电板14通过与接线弹片15施力保持接触与外部回路导线连接,在此处设置接线紧固特征,保证其在接线过程中,特别是小规格导线不易被拔出,导电板14作为接线弹片15两端的限位部件使得接线弹片15接线的预压变形量能有效的控制,提高接线力的误差范围,使得接线弹片15施力更加稳定,接线端子的温升更加稳定,小规格弹片因振动而产生的误动作性降低。
其中,导电板14上设置两个卡槽1402,使其与导线卡接完成内部回路的连接,同时保证控制信号端5和控制回路端6的元件通用,能够节省成本,降低质量风险。
其中,线路板锡焊引脚1401用于保证在内部导电板14与线路板可靠连接,提高外部回路与内部回路连接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拆装组件包括导轨7和卡扣8;
导轨7安装在继电器外壳1的底部中间处,卡扣8安装在继电器外壳1的内部底端。
其中,卡扣8分别位于导轨7的左右两侧。
其中,卡扣8排布为双卡扣两端排布方式,且单个卡扣存在两个状态,固定状态和拆卸状态,单个卡扣存在两个状态,固定状态和拆卸状态,使得卡扣工作更明显,产品拆卸更方便。
其中,卡扣8上设置有凸台,利用卡扣8上的凸台特征与继电器外壳1配合,以达到卡扣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操作手柄3设置有两个状态,一是拆卸元件状态,二是装配元件时的锁定状态,对手柄操作端施力将插接在基座中的元件利用手柄的特征将其带脱离基座,手柄元件拆卸后能保持在拆卸位置,不干涉下次元件的插接装配;二是装配元件时,元件带动手柄朝向锁定装配运动,并能使得其一直锁定元件,即手柄的锁定状态。
其中,操作手柄3为导光材料制成,能指示控制电源回路的工作状态。
其中,操作手柄3上设置有标记牌放置槽。
本实施例中,继电器外壳1内嵌入设置有与继电器2连接的接触弹片9,通用零件保证零件与元件引脚接触可靠性。
其中,接触弹片9上开设卡线槽,利用卡接使得其与内部导线连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工作原理:
使用时,通过在继电器外壳1的底部中间处设置有导轨7,在继电器外壳1的内部底端处设置有卡扣8,卡扣8分别位于导轨7的左右两侧,卡扣8上设置有凸台,利用卡扣8上的凸台特征与继电器外壳1配合,以达到卡扣的目的,卡扣8排布为双卡扣两端排布方式,且单个卡扣存在两个状态,固定状态和拆卸状态,单个卡扣存在两个状态,固定状态和拆卸状态,使得卡扣工作更明显,产品拆卸更方便;
通过在继电器外壳1内部设置有桥接片组件13与控制信号端5和控制回路端6进行电性连接,导电板14通过与接线弹片15施力保持接触与外部回路导线连接,在此处设置接线紧固特征,利用接线弹片15本身的形变与外部桥接件连接,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降低因插接带来的功耗损失,导电板14上设置两个卡槽1402,使其与导线卡接完成内部回路的连接,同时保证控制信号端5和控制回路端6的元件通用,能够节省成本,降低质量风险,导电板14作为接线弹片15两端的限位部件使得接线弹片15接线的预压变形量能有效的控制,提高接线力的误差范围,使得接线弹片15施力更加稳定,接线端子的温升更加稳定,小规格弹片因振动而产生的误动作性降低。

Claims (9)

1.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包括继电器外壳(1)、继电器(2)和操作手柄(3),所述继电器外壳(1)的上端中间处设置有元件装配槽(101),所述继电器外壳(1)的上端中间处位于元件装配槽(101)的内侧安装有继电器(2),所述继电器外壳(1)的上端左侧处安装有操作手柄(3);
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外壳(1)的侧面安装有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端口组件,所述继电器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使得产品拆卸更方便的拆装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组件包括控制信号端(5)和控制回路端(6);
所述控制信号端(5)设置在继电器外壳(1)的左侧,所述控制回路端(6)设置在继电器外壳(1)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端(5)和控制回路端(6)的接线端口都采用同样的端口接口,接线端口上最少包括三个特征槽:拆线槽(10)、桥接槽(11)和接线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外壳(1)的内部位于控制信号端(5)和控制回路端(6)的接线端口处安装有桥接片组件(13),且桥接片组件(13)包括导电板(14)、接线弹片(15)、拆线按钮(16)和桥接片连接件(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14)的底部设置有线路板锡焊引脚(1401),导电板(14) 的底部位于线路板锡焊引脚(1401)的左侧设置有卡槽(14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组件包括导轨(7)和卡扣(8);
所述导轨(7)安装在继电器外壳(1)的底部中间处,所述卡扣(8)安装在继电器外壳(1)的内部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3)设置有两个状态,一是拆卸元件状态,二是装配元件时的锁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外壳(1)内嵌入设置有与继电器(2)连接的接触弹片(9),其中,所述接触弹片(9)上开设卡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3)的上端处安装有标记牌(4)。
CN202121682380.3U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 Active CN215771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2380.3U CN215771005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2380.3U CN215771005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1005U true CN215771005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82380.3U Active CN215771005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1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19806B2 (ja) 回路基板用接続端子
CN102106050B (zh) 过电压保护器
CN100485845C (zh) 具有用于控制电磁驱动装置的连接组件的接触器
EP2843765B1 (en) Wire terminal structure
CN215771005U (zh) 一种超薄继电器装置
JP2002334643A (ja) 電気切換え要素
CN101431193B (zh) 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
CA2601621A1 (en) Motor starter
CN106785530B (zh) 致动器
CN109164284B (zh) 紧凑式表
CN201294275Y (zh) 一种排线贴合式连接器接头
JP2004103263A (ja) 端子台
CN216162019U (zh) 一种可靠的电连接装置
CN204905166U (zh) 一种电能表用磁保持继电器
CN219717487U (zh) 电连接组件
CN208923460U (zh) 一种电线连接端子
CN107706571B (zh) 电机
CN207426242U (zh) 弹片固定结构
CN214222846U (zh) 一种指示灯模组
CN113013689B (zh) 开关插座
CN212874781U (zh) 一种直插式弹簧接地端子机构
JP3117098U (ja) 電源接続器
CN218471885U (zh) 一种保险盒和线束短接设备
CN212991359U (zh) 一种两进两出可拆卸带有引脚件的接线端子
CN213184134U (zh) 一种超薄中功率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