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9227U - 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9227U
CN215769227U CN202121642774.6U CN202121642774U CN215769227U CN 215769227 U CN215769227 U CN 215769227U CN 202121642774 U CN202121642774 U CN 202121642774U CN 215769227 U CN215769227 U CN 215769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tructure
microstructures
optical element
ligh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427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坤亮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427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9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9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9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衍射光学元件具有衍射结构,衍射结构包括M*N个微结构,M*N个微结构沿第一方向分为依次排列的M个第一微结构组,第一微结构组包括N个微结构,每个第一微结构组内的N个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呈周期排列,且排列周期为T,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且相邻两个第一微结构组中,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偏移T/N,M、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本申请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产生干涉现象,且能够使微结构投射出的散斑的亮度和对比度得到提升、信噪比和残影等得到消除或减弱,进而提升图像解析率。

Description

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衍射光学元件对光线具有衍射作用,能够将光束能量重新分配。然而,相关技术中,由于衍射结构设计为规则的周期结构,使得出射光束容易与入射光束产生干涉,影响图像的解析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通过将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偏移T/N,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产生干涉现象,提升图像解析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衍射光学元件,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衍射结构,所述衍射结构包括M*N个微结构,所述M*N个微结构沿第一方向分为依次排列的M个第一微结构组,每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均包括N个所述微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内的N个所述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呈周期排列,且排列周期为T,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顺序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组中,后方的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内的所述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内的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偏移T/N,M、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衍射光学元件,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微结构,能够对更大视场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线进行衍射,扩大衍射光学元件的作用范围,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且,通过将所述第一方向顺序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组中,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偏移T/N,一方面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产生干涉、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等现象,另一方面能够使微结构投射出的散斑的亮度和对比度得到提升、信噪比和残影等得到消除或减弱,进而提升图像解析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等于T;和/或
M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组沿所述第一方向呈周期排列,且排列周期为S,每个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等于S。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对微结构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的合理限定,能够使沿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微结构不会相互重叠,使得每个微结构均能够发挥出最佳的衍射效果。且,将微结构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设置成等于其排列周期T,能够使微结构的排列更加紧凑,对视场角度范围内各个区域的入射光线的衍射作用更加均衡。同理地,通过对微结构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的合理限定,能够使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微结构之间不会相互重叠,使得每个微结构均能够发挥出最佳的衍射效果。且,将微结构沿第一方向上长度尺寸设置成等于其排列周期S,能够使微结构的排列更加紧凑,对视场角度范围内各个区域的入射光线的衍射作用更加均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M与N相等,N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7。
基于上述实施例,将沿第一方向上微结构的数量和沿第二方向上微结构的数量设置成相等,使得M个第一微结构组中所有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均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发生T/N的偏移之后,正好等于第一微结构组内多个微结构的一个排列周期,如此,下一相邻的衍射结构内的第一个第一微结构组相较于本衍射结构的第一个第一微结构组而言又回到原位上,能够使衍射光学元件所包括的多个衍射结构的排布更加整齐,便于制造出对应的模具并经由该模具压印制成。将N设置成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7,一方面使得衍射结构的加工工艺容易实施,生产制备方便,另一方面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干涉、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的消除效果也最佳。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基于上述实施例,能够使得衍射结构的排列更加紧凑,实现衍射光学元件的小型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衍射结构具有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相对设置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基于上述实施例,能够使得每个衍射结构所包括的微结构尽可能的完整,以便于制造出对应的模具并经由该模具压印制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N个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分为依次排列的N个第二微结构组,每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均包括M个微结构,每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内的M个所述微结构沿第一方向呈周期排列,且排列周期为S,沿所述第二方向顺序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组中,后方的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内的所述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内的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偏移S/M。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沿所述第二方向顺序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组中,后方的第二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第二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沿第一方向偏移S/M,能够更好的避免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产生干涉、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等现象,且使微结构投射出的散斑的亮度和对比度得到提升、信噪比和残影等得到消除或减弱,进而提升图像解析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包括基材层,
所述衍射结构连接于所述基材层,且所述微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基材层上的凸起;和/或
所述衍射结构成型于所述基材层上,且所述微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基材层上的狭缝。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微结构包括凸设于基材层上的凸起时,衍射结构的结构强度较为稳定,不易破损。在微结构包括成型于基材层上的狭缝时,能够减轻衍射光学元件的整体重量,实现衍射光学元件的轻量化设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投射组件,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发出光信号;
上述的衍射光学元件,所述衍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路径上,用于使所述光信号经由所述微结构后向外投射出第一光斑。
基于本申请的光投射组件,包括上述的衍射光学元件,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微结构,能够对更大视场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线进行衍射,扩大衍射光学元件的作用范围,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且,通过将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偏移T/N,一方面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产生干涉、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等现象,另一方面能够使微结构投射出的散斑的亮度和对比度得到提升、信噪比和残影等得到消除或减弱,进而提升图像解析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探测模组,包括:
上述的光投射组件;以及
光接收组件,所述光接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斑经物体反射后形成的第二光斑。
基于本申请的光探测模组,包括具有上述衍射光学元件的光投射组件,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微结构,能够对更大视场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线进行衍射,扩大衍射光学元件的作用范围,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且,通过将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偏移T/N,一方面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产生干涉、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等现象,另一方面能够使微结构投射出的散斑的亮度和对比度得到提升、信噪比和残影等得到消除或减弱,进而提升图像解析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光探测模组。
基于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上述衍射光学元件的光探测模组,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微结构,能够对更大视场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线进行衍射,扩大衍射光学元件的作用范围,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且,通过将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偏移T/N,一方面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产生干涉、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等现象,另一方面能够使微结构投射出的散斑的亮度和对比度得到提升、信噪比和残影等得到消除或减弱,进而提升图像解析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学元件的主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学元件中一种衍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示出的衍射结构中微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学元件中另一种衍射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示出的衍射结构中微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光线在经过现有技术中的衍射光学元件作用后所得到的光斑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学元件的M和N均取3时,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后所得到的光斑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心位置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9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学元件的M和N均取4时,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后所得到的光斑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心位置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探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衍射光学元件对光线具有衍射作用,能够将光束能量重新分配。然而,相关技术中,由于衍射结构设计为规则的周期结构,使得出射光束容易与入射光束产生干涉,影响图像的解析效果。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衍射光学元件100。参阅图1至图5,衍射光学元件100具有至少一个衍射结构110。优选地,衍射光学元件100可以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衍射结构110,以使衍射光学元件100的结构整齐,对更多的入射光线均能进行衍射。
衍射结构110包括M*N个微结构1111,M*N个微结构1111沿第一方向x可以分为依次排列的M个第一微结构组111,每个第一微结构组111均包括N个微结构1111,每个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多个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呈周期排列,且排列周期为T,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分布的多个微结构1111,能够对更大视场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线进行衍射,扩大衍射光学元件100的作用范围,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其中,每个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多个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的排列周期为T可以理解为:沿第二方向y上,每个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相邻两个微结构1111中,位于后方的一个微结构1111的第一端点与位于前方的一个微结构1111上与第一端点对应的第二端点在平行于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可以理解地,端点也可以替换为中心点等。
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x顺序排列的相邻两个第一微结构组111中,位于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较位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可以沿第二方向y偏移T/N,其中,M、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通过将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偏移T/N,一方面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产生干涉、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等现象,另一方面能够使微结构1111投射出的散斑的亮度和对比度得到提升、信噪比和残影等得到消除或减弱,进而提升图像解析率。
为便于区分,图2和图4中将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一微结构组111中,第一个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标号为1111a、第二个第一微结构组111内与微结构1111a对应的一个微结构1111标号为1111b、第三个第一微结构组111内与微结构1111b对应的一个微结构1111标号为1111c,可以看出微结构1111b相较于微结构1111a沿第二方向y偏移了T/N,微结构1111c相较于微结构1111b沿第二方向y偏移了T/N。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微结构组111内多个微结构1111的排列周期T可以大于等于每个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尺寸h1,如此设置,能够使第二方向y上相邻两个微结构1111之间不会相互重叠,使得每个微结构1111均能够发挥出最佳的衍射效果。图2中示出了第一微结构组111内多个微结构1111的排列周期T大于每个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尺寸h1的情形,图4中示出了第一微结构组111内多个微结构1111的排列周期T等于每个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尺寸h1的情形。其中,每个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尺寸h1可以理解为:每个微结构1111在平行于第二方向y上的最大尺寸。
优选地,第一微结构组111内多个微结构1111的排列周期T等于每个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尺寸,以使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的排列更加紧凑,对视场角度范围内各个区域的入射光线的衍射作用更加均衡。
同理地,M个第一微结构组111沿第一方向x也可以呈周期排列,排列周期可记作S。通过将第一微结构组111沿第一方向x上也进行周期排列,一方面能够使衍射光学元件100上的微结构1111规则分布,便于生产制造;另一方面能够使衍射光学元件100对视场角度范围内各个区域的入射光线的衍射作用基本相同。
M个第一微结构组111的排列周期S可以大于等于每个微结构1111沿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尺寸,如此设置,能够使第一方向x上相邻两个第一微结构组111之间不会相互重叠,使得每个第一微结构组111均能够发挥出最佳的衍射效果。优选地,M个第一微结构组111的排列周期S可以等于每个微结构1111沿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尺寸,以使相邻两个第一微结构组111紧密排列,以对视场角度范围内各个区域的入射光线均具有较佳的衍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微结构1111沿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尺寸、及沿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尺寸可以为任意的。优选地,沿第一方向x上,微结构1111的长度尺寸可以为6.8um至10.2um;沿第二方向y上,微结构1111的长度尺寸可以为4.48um至6.72um。通过对微结构1111的尺寸的合理限定,能够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衍射光学元件100的使用效果更佳,图像解析率更高。
其中,M与N的取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优选地,M与N可以相等。将沿第一方向x上的微结构1111的数量和沿第二方向y上微结构1111的数量设置成相等,使得M个第一微结构组111中所有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均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发生T/N的偏移之后,正好等于第一微结构组111内多个微结构1111的一个排列周期,如此,下一相邻的衍射结构110内的第一个第一微结构组111相较于本衍射结构110的第一个第一微结构组111而言又回到原位上,能够使衍射光学元件100所包括的多个衍射结构110的排布更加整齐,制造更加方便。其中,图2和图4中示出了M和N均等于3时所对应的衍射结构110的情形。
N优选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7;如,N可以为3、4、5、6、7。通过将N的取值范围限定在3至7之间,一方面使得衍射结构110的加工工艺容易实施,生产制备方便,另一方面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干涉、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的消除效果也最佳。
请参阅图6至图10,其中,图7和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衍射光学元件100的M和N均取3时,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100的一个微结构1111后所得到的光斑示意图,图9和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衍射光学元件100的M和N均取4时,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100的一个微结构1111后所得到的光斑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出,每个微结构1111可大致衍射出7*11个散斑单元,且由于相邻的微结构1111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偏移,使得光线经过每个微结构1111所得到的光斑会受到相邻微结构1111的影响,使得到的散斑单元同样发生偏移。如,图8示出了在M和N均等于3时,相邻的散斑单元之间发生了T/3个周期的偏移;图10示出了在M和N均等于4时,相邻的散斑单元之间发生了T/4个周期的偏移。
可以理解地,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的夹角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180°的任意值。当然,为使衍射结构110的排列更加紧凑,实现衍射光学元件100的小型化,第二方向y可以与第一方向x垂直。
请重新参阅图2,衍射结构110可以具有第一边缘112、第二边缘113、第三边缘114和第四边缘115,第一边缘112和第三边缘114可以相对设置且均与第一方向x平行,第二边缘113和第四边缘115可以相对设置且均于第二方向y平行。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每个衍射结构110的结构规则,能够更好的对光源200发出的光信号进行衍射作用,且便于制造出对应的模具并经由该模具压印制成。优选地,第一边缘112、第二边缘113、第三边缘114和第四边缘115可以依次连接,以使衍射结构110大致呈规则的矩形结构,以利于压印成型。衍射结构110的边缘可以理解为每个衍射结构110的边界线,边缘可以为规则的线性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沿第一方向x顺序排列的相邻两个第一微结构组111中,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发生了偏移,因此在第一边缘112和第三边缘114垂直于第二方向y时,部分第一微结构组111内位于两端处的微结构1111将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微结构1111,而是第一微结构组111内位于两端的两个局部微结构1111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微结构1111。如,参阅图2中,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微结构组111内位于两端处的微结构1111将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微结构1111,而是位于两端处的第一部分1111g和第二部分1111h组合后形成一个微结构1111。
更进一步地,M*N个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可以分为依次排列的N个第二微结构组,每个第二微结构组均包括M个微结构1111,每个第二微结构组内的M个微结构1111沿第一方向x呈周期排列,且排列周期为S,沿第二方向y顺序排列的相邻两个第二微结构组中,后方的第二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1111相对于前方的第二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1111可以沿第一方向x偏移S/M。通过将沿所述第二方向y顺序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组中,后方的第二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1111相对于前方的第二微结构组内的微结构1111沿第一方向x偏移S/M,能够更好的避免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产生干涉、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等现象,且使微结构投射出的散斑的亮度和对比度得到提升、信噪比和残影等得到消除或减弱,进而提升图像解析率。
更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衍射光学元件100包括基材层120,衍射结构110可以连接于基材层120,且微结构1111可以包括凸设于基材层120上的凸起。当然,衍射结构110也可以成型于基材层120上,且微结构1111包括成型于基材层120上的狭缝。在微结构1111包括凸设于基材层120上的凸起时,衍射结构110的结构强度较为稳定,不易破损。在微结构1111包括成型于基材层120上的狭缝时,能够减轻衍射光学元件100的整体重量,实现衍射光学元件100的轻量化设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投射组件10。请参阅图11,光投射组件10可以包括光源200和上述的衍射光学元件100,光源200用于发出光信号,衍射光学元件100位于光源200的出光路径上,用于使光信号经由微结构1111后向外投射出第一光斑400。
基于本申请的光投射组件10,包括上述的衍射光学元件100,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分布的多个微结构1111,能够对更大视场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线进行衍射,扩大衍射光学元件100的作用范围,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且,通过将后方的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相对于前方的第一微结构组111内的微结构1111沿第二方向y偏移T/N,一方面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产生干涉、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等现象,另一方面能够使微结构1111投射出的散斑的亮度和对比度得到提升、信噪比和残影等得到消除或减弱,进而提升图像解析率。
更进一步地,光投射组件10还可以包括准直透镜300,准直透镜300可以位于光源200和衍射光学元件100之间,以使光信号经由准直透镜300后再到达衍射光学元件100。通过在光源200和衍射光学元件100之间设置准直透镜300,使得光线可经准直透镜300准直后再引导至衍射光学元件100,能够提升图像解析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探测模组1。请参阅图11,光探测模组1可以包括上述的光投射组件10和光接收组件20,光接收组件20用于接收第一光斑400经物体反射后形成的第二光斑500。图11中为便于区分第一光斑400和第二光斑500,将第一光斑400采用实线绘制,第二光斑500采用虚线绘制,由图11可看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衍射光学元件100后,反射的第二光斑500与入射的第一光斑400相互错开,不易产生干扰。同时,还能够降低甚至避免莫瑞效应、拍频、条纹信号等现象,且使第一光斑400的亮度和对比度得到提升、信噪比和残影等得到消除或减弱,进而提升图像解析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的光探测模组1。基于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具有成像质量较佳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附图中的虚线仅是为了方便说明所增加的辅助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衍射结构,所述衍射结构包括M*N个微结构,所述M*N个微结构沿第一方向分为依次排列的M个第一微结构组,每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均包括N个所述微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内的N个所述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呈周期排列,且排列周期为T,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顺序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组中,后方的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内的所述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内的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偏移T/N,M、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等于T;和/或
M个所述第一微结构组沿所述第一方向呈周期排列,且排列周期为S,每个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等于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M与N相等,N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结构具有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相对设置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M*N个微结构沿第二方向分为依次排列的N个第二微结构组,每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均包括M个微结构,每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内的M个所述微结构沿第一方向呈周期排列,且排列周期为S,沿所述第二方向顺序排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微结构组中,后方的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内的所述微结构相对于前方的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内的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偏移S/M。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包括基材层,
所述衍射结构连接于所述基材层,且所述微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基材层上的凸起;和/或
所述衍射结构成型于所述基材层上,且所述微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基材层上的狭缝。
8.一种光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发出光信号;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所述衍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路径上,用于使所述光信号经由所述微结构后向外投射出第一光斑。
9.一种光探测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投射组件;以及
光接收组件,所述光接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斑经物体反射后形成的第二光斑。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探测模组。
CN202121642774.6U 2021-07-19 2021-07-19 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769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2774.6U CN215769227U (zh) 2021-07-19 2021-07-19 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2774.6U CN215769227U (zh) 2021-07-19 2021-07-19 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9227U true CN215769227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6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42774.6U Active CN215769227U (zh) 2021-07-19 2021-07-19 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9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0882B1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illumination
US6369949B1 (en) Optically anisotropic micro lens window
JP6645371B2 (ja) 光デバイス及び立体表示方法
CN105527671B (zh)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US10890706B2 (en) Optical device
US6226127B1 (en) Optical images
JPH08194273A (ja) 3次元表示装置
CN111123524A (zh) 能扩瞳且出光均匀的衍射波导
EP2841984A2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3d display apparatus
TW201243389A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WO2018168089A1 (ja) 表示装置
JPH086899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022067A (ja) 光デバイス
CN215769227U (zh) 衍射光学元件、光投射组件、光探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2276015U (zh) 一种光波导透镜
CN113791397B (zh)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WO2019159622A1 (ja) 導光板、車両用灯具
CN212460211U (zh) 基于复合矩形多针孔阵列的3d显示装置
WO2019159574A1 (ja) 導光板、発光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遊技機
CN114815295B (zh) 基于狭缝光栅的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JP5447701B2 (ja) スクリーン
JP720431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NL8300743A (nl) Televisie-ontvanger van het met beeldprojectie werkende type.
US11920781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CN216901236U (zh)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