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2672U - 一种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62672U CN215762672U CN202120632411.8U CN202120632411U CN215762672U CN 215762672 U CN215762672 U CN 215762672U CN 202120632411 U CN202120632411 U CN 202120632411U CN 215762672 U CN215762672 U CN 2157626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adjusting
- workpiece
- mounting device
- expan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装置,涉及工件安装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胶水粘贴后的工件易从零件上脱落,影响后续安装用于紧固零件和工件的结构,进而影响装配完成的组件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套筒以及调节组件。沿着套筒的轴向,套筒内开设有贯穿套筒的第一安装孔。套筒的第一端具有胀缩部。调节组件的第一端具有调节部。当安装装置处于组装状态时,调节组件通过第一安装孔贯穿套筒。调节组件能够沿着套筒的轴向在套筒内移动,以调整调节部伸入胀缩部的距离,实现对工件进行固定和释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喷管安装过程中,需要在零件夹层中安装开设有通孔结构的工件。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胶水将上述工件预先粘贴在外层零件的指定位置。
但是,利用胶水粘贴耗费的时间较长,粘胶后的零件表面会有胶水残留,并且粘贴后的工件易从零件上脱落,影响后续安装用于紧固零件和工件的结构,进而影响装配完成的组件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装置,用于稳定的将工件预先固定在零件夹层上,确保后续正常安装用于紧固零件和工件的结构,以及确保装配完成的组件的正常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用于辅助安装开设有通孔结构的工件。该安装装置包括:套筒以及调节组件。沿着套筒的轴向,套筒内开设有贯穿套筒的第一安装孔。套筒的第一端具有胀缩部。调节组件的第一端具有调节部。当安装装置处于组装状态时,调节组件通过第一安装孔贯穿套筒。调节组件能够沿着套筒的轴向在套筒内移动,以调整调节部伸入胀缩部的距离,实现对工件进行固定和释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装置中,由于套筒的第一端具有胀缩部,调节组件的第一端具有调节部。当调节组件通过第一安装孔贯穿套筒后,调节组件的调节部可以临近套筒的胀缩部。此时,当调节组件沿着套筒的轴向在套筒内移动时,可以调整调节部伸入胀缩部的距离,以调节胀缩部的径向尺寸,实现对工件的固定和释放,进而可以将工件稳定的预先固定在零件夹层上。在上述套筒和调节组件的综合作用下,由于工件可以稳定的预先固定在零件夹层上,此时可以确保后续正常安装用于紧固零件和工件的结构,进而确保装配完成的组件的正常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装置仅由套筒和调节组件两个部分构成,使得安装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安装工件,节约了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装置与螺钉的第一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装置与螺钉的第二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筒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杆的第一视角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杆的第二视角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置调节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固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1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1为工件,2为安装装置,20为套筒,200为胀缩部,2000为可形变件,201为套筒部,2010为限位结构,2011为法兰凸起,21为调节组件,210为调节部,211为调节杆,2110为平面,212为位置调节件,213为旋转固定件,2130为第二安装孔,3为第一夹层,4为第二夹层,5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发动机喷管安装过程中,存在一种多层(例如:两层、三层、或五层)夹层结构的组件。例如,上述组件可以包括:开设有通孔结构的工件(例如:衬套)、机械加工零件、钣金成形零件以及用于将上述工件固定在上述两个零件之间的螺栓螺母或铆钉。上述机械加工零件和钣金成形零件的对应位置上也开设有用于安装工件的安装孔。在装配过程中,一般先将工件通过安装孔预先固定在机械加工零件和钣金成形零件之间。接着,通过螺栓螺母或铆钉将工件、机械加工零件和钣金成形零件紧固到位。示例性的,上述位于工件两侧的零件的厚度可以均为300mm×300mm,两个零件之间形成夹层内可以均布10个~20个工件,夹层空间的厚度可以是10mm。由于其本身的尺寸状态特性,体现在装配过程中的难题是中间夹层空间不足和两侧零件尺寸较大(腔体深),普通工具和手无法伸进夹层内部,工件无法通过正常的方法安装到与之对应的安装孔处。尤其是当工件两侧的零件为双曲面结构时,很难在夹层中调整工件位置。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两种方法,将工件预先固定在指定位置。第一种为:利用胶水将工件预先粘贴在外层零件的指定位置。但是,利用胶水粘贴耗费的时间较长,粘胶后的零件表面会有胶水残留,并且粘贴后的工件易从零件上脱落,影响后续安装用于紧固零件和工件的螺栓螺母,进而影响装配完成的组件的正常使用。
第二种为:利用特制的工装工具先将机械加工零件和钣金成形零件固定,接着再将工件依次按照先后顺序安装到上述两个零件具有的夹层空间内的方式。但是,第二种方式需要根据零件夹层的尺寸,制造规格符合要求的工装工具。并且,使用该工装工具,在安装过程中会与零件发生磕碰,进而造成零件的损伤。同时,利用上述工装工具,安装过程耗时较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用于辅助安装开设有通孔结构的工件。此处的通孔结构为广义上的通孔结构,通孔结构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等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上述工件可以是衬套。下面以衬套为例进行描述,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不作为限定。
参见图1至图6,上述安装装置2包括:套筒20以及调节组件21。沿着套筒20的轴向,套筒20内开设有贯穿套筒20的第一安装孔。套筒20的第一端具有胀缩部200。调节组件21的第一端具有调节部210。当安装装置2处于组装状态时,调节组件21通过第一安装孔贯穿套筒20。调节组件21能够沿着套筒20的轴向在套筒20内移动,以调整调节部210伸入胀缩部200的距离,实现对工件1进行固定和释放。
参见图1至图3,上述套筒20的轴向截面形状,可以与工件1开设的通孔结构的纵截面形状相同,此时可以增大套筒20与工件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使套筒20与工件1之间的受力面积增大,有利于套筒20对工件1进行固定和释放。例如,当工件1开设的通孔结构的纵截面形状为矩形时,套筒20的轴向截面形状可以是与上述矩形相匹配的形状,即可以是矩形。当然,通孔结构的纵截面形状和套筒20的轴向截面形状还可以其它形状,不限于以上描述。
此外,参见图1至图6,上述胀缩部200的轴向截面形状,可以与调节部210的轴向截面形状相同,此时可以增大胀缩部200与调节部2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使胀缩部200和调节部210之间的受力面积增大,有利于调节部210调节胀缩部200的径向尺寸,进而有利于套筒20对工件1进行固定和释放。例如,当胀缩部200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圆锥形时,胀缩部200的轴向截面形状可以是与上述圆锥形相匹配的形状,即可以是圆锥形。当然,胀缩部200的轴向截面形状和胀缩部200的轴向截面还可以其它形状,不限于以上描述。
再者,参见图1,上述套筒20和调节组件21可以均由刚度高的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合金。由于刚度高的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或开裂,可以确保安装装置2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装置2中,由于套筒20的第一端具有胀缩部200,调节组件21的第一端具有调节部210。当调节组件21通过第一安装孔贯穿套筒20后,调节组件21的调节部210可以临近套筒20的胀缩部200。此时,当调节组件21沿着套筒20的轴向在套筒20内移动时,可以调整调节部210伸入胀缩部200的距离,以调节胀缩部200的径向尺寸,实现对工件1的固定和释放,进而可以将工件1稳定的预先固定在零件夹层上。之后,利用螺栓螺母或铆钉将用于辅助安装工件1的安装装置2,从工件1的通孔结构中顶出,使安装装置2脱离零件和工件1。接着,利用螺栓螺母或铆钉将工件1和上述两个零件紧固到位,至此完成对组件的装配过程。在上述套筒20和调节组件21的综合作用下,由于工件1可以稳定的预先固定在零件夹层上,此时可以确保后续正常安装用于紧固零件和工件1的螺栓螺母或铆钉,进而确保装配完成的组件的正常使用。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第二种预先固定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装置2,在实际使用过程可以仅与工件1接触,不与零件接触,此时不存在损伤零件的情况。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装置2还可以确保零件和工件1的安全。再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装置2仅由套筒20和调节组件21两个部分构成,使得安装装置2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安装工件,节约了工作时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4和图5,上述套筒20还可以具有套筒部201。具体的,上述套筒部201的形状可以根据通孔结构的形状进行设置。例如,当通孔结构为圆柱状通孔时,套筒部201可以是圆柱状结构。当通孔结构为长方体状通孔时,套筒部201可以是长方体结构。
参见图4和图5,上述套筒部201的第一端和胀缩部200的第一端连接。具体的,上述套筒部201的第一端和胀缩部200的第一端可以是焊接,粘结或套筒部201与胀缩部200为一体成型。
参见图4和图5,上述胀缩部200包括沿着套筒20的周向,设在套筒部201的第一端的至少两个可形变件2000。具体的,参见图1、图4和图5,胀缩部200可以包括两个可形变件2000、三个可形变件2000或多个可形变件2000,上述可形变件2000的数量只要大于或等于2即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胀缩部200包括两个可形变件2000。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当调节组件21沿着套筒20的轴向在套筒20内移动时,调节组件21逐渐深入或远离套筒20。由于调节组件21的第一端具有调节部210,通过调整调节部210伸入胀缩部200的距离,此时调节组件21可以调节至少两个可形变件2000之间的距离,以使胀缩部200的径向尺寸相应的增大或减小,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固定或释放。
参见图3、图4和图5,上述至少两个可形变件2000沿着套筒20的周向设在套筒部201的第一端。具体的,上述可形变件2000设置后的形状可以与通孔结构的纵截面形状相同,此时有利于增加可形变件2000与工件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使可形变件2000与工件1之间的受力面积增大,有利于可形变件2000对工件1进行固定和释放。例如,当通孔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时,上述至少两个可形变件2000沿着套筒20的周向呈矩形设置,并且矩形的大小与上述横截面形状呈矩形的通孔结构相同。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3和图4,上述通孔结构可以为圆柱状通孔结构。沿着套筒20的周向,至少两个可形变件2000呈环形设在套筒部201的第一端。在此情况下,至少两个可形变件2000围合后形成的形状,与圆柱状通孔结构所具有的形状相适配。此时,套筒20与工件1可以呈线接触或面接触,进而可以更好、更快速的对工件1进行固定和释放。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4,上述可形变件2000可以由矩形可形变件或平行四边形可形变件折弯形成。应理解,上述可形变件200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至少两个可形变件2000呈环形设在套筒部201的第一端即可。
示例性的,参见图4,当可形变件2000由矩形可形变件折弯形成时,在至少两个可形变件2000之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至少两个可形变件201可以均匀的向外扩张。此时,至少两个可形变件2000对工件可以施加均匀的力,有利于对工件进行固定。当可形变件2000由平行四边形可形变件折弯形成时,在至少两个平行四边形可形变件之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至少两个平行四边形可形变件呈放射状向外扩张。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可形变件2000由矩形套筒板折弯形成。
参见图4,上述相邻两个可形变件2000之间可以具有间隔也可以不具有间隔。当相邻两个可形变件2000之间具有间隔时,间隔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由于相邻两个可形变件2000之间具有间隔,此时可以减少可形变件2000的面积,节省可形变件2000的制作成本和材料成本。
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4,当胀缩部200包括多个可形变件2000时,相邻可形变件2000之间的间距相等。基于此,当调节组件21沿着套筒20的轴向在套筒20内移动时,上述多个可形变件2000产生的形变量相同,此时可以使工件1受力均衡,确保工件1的性能不受影响。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参见图1、图4和图5,上述胀缩部200的内侧壁围成的空间可以沿着靠近套筒部201的方向逐渐收缩。在此情况下,在调节组件21沿着套筒20的轴向在套筒20内移动的过程中,当调节组件21运动到“空间较小”的一端时,调节组件21可以扩大位于“空间较小”的一端的胀缩部200的尺寸,进而加强对工件的固定作用。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参见图1,上述胀缩部200可以是一种弹性材料制成的筒状胀缩部200。应理解,这里的筒状胀缩部200的形状与工件的通孔结构相匹配。此时,当调节部210伸入胀缩部200后,调节部210向外靠近工件的方向挤压胀缩部200,以实现对工件进行固定。当调节部210伸出胀缩部200后,胀缩部200恢复形变,以实现对工件进行释放。例如,上述胀缩部200可以是由橡胶制成的筒状胀缩部。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4,上述套筒部201的第一端和/或套筒部201的第二端沿周向具有限位结构2010。沿套筒部201的轴向,套筒部201的限位结构2010,凸出于套筒部201的第一端和套筒部201的第二端之间的部分。
具体的,参见图4,可以仅在套筒部201的第一端沿周向具有限位结构2010。或者,可以仅在套筒部201的第二端沿周向具有限位结构2010。当然,可以在套筒部201的第一端和套筒部201的第二端沿周向均具有限位结构2010。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参见图3和图4,当套筒部201的第一端沿周向具有限位结构2010时,由于沿套筒部201的轴向,套筒部201的限位结构2010,凸出于套筒部201的第一端和套筒部201的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因此限位结构2010可以通过限制套筒20进入工件1通孔结构的长度。此时,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套筒20伸入工件1通孔结构的长度过长,导致套筒20的第一端从工件的通孔结构的另一端伸出,造成套筒20的第一端径向尺寸变化产生的作用力未施加到工件1上,或未完全施加到工件1上,进而造成工件1不能稳固的预安装在两个零件夹层内。另一方面,通过限制套筒20进入工件1通孔结构的长度,可以限制套筒20与工件1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使套筒20的第一端对工件1施加的固定和释放的作用力最大化。例如,参见图1和图2,在实际使用过程,可以使胀缩部200的第二端位于工件1长度的1/2处,此时因胀缩部200的可形变件2000产生形变而产生的作用力,可以全部用于对工件1的固定和释放。当然,上述胀缩部200的长度,以及胀缩部200的第二端相对于工件1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不限于以上描述。上述套筒20的规格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工件1的通孔结构的尺寸和零件夹层上通孔的尺寸进行设置。
参见图3和图4,应理解,由于上述套筒部201的第一端沿周向具有限位结构2010,在上述限位结构2010靠近胀缩部200的位置处可以设置一法兰凸起2011。法兰凸起2011的高度与零件第一夹层3上的安装孔的直径相匹配,法兰凸起2011的厚度与第一夹层3的安装孔的直径相等,此时可以更好的实现套筒20的第一端对工件1的固定和释放。
参见图1、图2和图4,而在套筒部201的第二端沿周向具有限位结构2010的情况下,若需要安装工件1的两个零件夹层之间的距离较大,套筒部201的第二端的限位结构2010可以起到与套筒部201的第一端的限位结构2010相同的作用,可以参考前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当调节组件21通过第一安装孔贯穿套筒20后,若调节组件21中第二端的位置设置有其它部件时,位于套筒部201的第二端沿周向具有的限位结构2010,可以限制上述其它部件向靠近运动胀缩部200的方向运动,避免影响安装装置2的正常使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和图6,上述调节组件21可以包括调节杆211和位置调节件212。具体的,沿着远离套筒20的方向,调节杆211的第一端可以是圆台结构、棱台结构等结构。示例性的,上述调节杆211可以是圆柱形结构。例如,调节杆211可以是第一端具有圆锥面的芯轴。其中,芯轴为车铣零件,圆锥面可以为胀缩部的径向尺寸变化提供侧向胀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调节杆211通过第一安装孔贯穿套筒20,调节杆211的第一端具有调节部210,调节部210的径向尺寸沿着远离套筒20的方向逐渐增大。
参见图1、图4和图6,上述位置调节件212与调节杆211的第二端连接,用于使调节杆211沿着套筒20的轴向在套筒20内移动,以调整调节部210伸入胀缩部200的距离。此时,通过设置位置调节件212可以增加旋转力矩(即调整力矩),进而减小工作人员的旋转力(即调整力),获得省力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旋转难度(即调整难度)。
具体的,参见图1,上述位置调节件212与调节杆211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只要可以达到调整调节杆211的第一端伸入套筒20第一端的距离的目的即可。例如,上述位置调节件212与调节杆211的第二端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卡接、夹紧连接或螺纹连接。当位置调节件212与调节杆211的第二端采用卡接时,位置调节件212上具有与调节杆211的第二端相匹配的结构。例如,位置调节件212上具有一凹槽,调节杆211的第二端具有一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块,利用凹槽和凸块可以将位置调节件212与调节杆211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当位置调节件212与调节杆211的第二端采用夹紧连接时,位置调节件212具有夹紧结构,可以利用夹紧结构夹紧调节杆211的第二端。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图6至图9,上述位置调节件212可以为螺母。上述调节杆211的第二端开设有与螺母相匹配的螺纹,调节杆211与螺母螺纹连接,即调节杆211与位置调节件212螺纹连接。在此情况下,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螺母调整调节部210伸入胀缩部200的距离。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置调节件212采用蝶形螺母。由于蝶形螺母自身结构的特殊性,蝶形螺母便于工作人员旋转,可以减小工作人员的旋转力,获得省力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旋转难度。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10,上述调节组件21还可以包括旋转固定件213。具体的,上述旋转固定件213可以是圆柱结构、圆台结构、棱台结构等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1和图10,上述旋转固定件213的第一端与套筒20的第二端连接,旋转固定件213的第二端与位置调节件212抵接。上述旋转固定件213的第一端与套筒20的第二端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只要可以将旋转固定件213和套筒20连接在一起即可。示例性的,上述旋转固定件213的第一端与套筒20的第二端的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卡接、夹紧连接或螺纹连接。当旋转固定件213的第一端与套筒20的第二端采用卡接时,旋转固定件213具有与套筒20的第二端相匹配的结构。例如,旋转固定件213具有一凹槽,套筒20的第二端具有一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块,利用凹槽和凸块可以将旋转固定件213的第一端与套筒20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当旋转固定件213的第一端与套筒20的第二端采用夹紧连接时,位置调节件212具有夹紧结构,可以利用夹紧结构夹紧套筒20的第二端。当旋转固定件213的第一端与套筒20的第二端采用螺纹连接时,旋转固定件213具有内螺纹,套筒20具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参见图1、图8和图10,上述旋转固定件213内开设有贯穿旋转固定件213的第二安装孔2130,调节杆211通过第二安装孔2130贯穿旋转固定件213。进一步地,上述调节杆211的第二端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平面2110。第二安装孔2130的横截面形状与调节杆211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参见图1、图8和图10,由于上述调节杆211的第二端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平面2110,并且第二安装孔2130的横截面形状与调节杆211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此时,旋转固定件213可以限制调节杆211在套筒20内的移动过程中,调节杆211相对于套筒20的转动方向。使调节杆211只能沿其轴线方向运动,产生沿其轴线方向的位移,即控制了角向的位移,以确保调节杆211相对于套筒20不会左右晃动(即调节杆211相对于套筒20不会产生径向位移),使调节杆211的第一端与套筒20的第一端贴合的更加紧密,进而可以更好的调节套筒20的第一端的径向尺寸。其中,调节杆211的第二端沿周向设置的平面21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够限制调节杆211在套筒20内的径向位移即可。例如:上述调节杆211的第二端沿周向可以对称设置有两个平面2110,第二安装孔2130的横截面形状与调节杆211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可以是长圆孔结构。此时通过长圆孔结构的第二安装孔2130,旋转固定件213套设在调节杆211具有平面2110的区域。上述平面2110可以是铣扁面。
参见图1和图10,此外,旋转固定件213沿周向还具有防滑结构。在此情况下,旋转固定件213可以用于辅助调整位置调节件212,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的旋转难度。由于上述旋转固定件213沿周向具有防滑结构,利用上述防滑结构,可以增加工作人员与旋转固定件213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辅助工作人员调整位置调节件212。例如,上述旋转固定件213的外周可以具有滚花或者六方结构。
参见图1至图13,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胶水粘贴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装置2可以将工件1快速稳定的预先固定在零件夹层中,确保后续正常安装用于紧固零件和工件1的螺栓螺母(或铆钉),进而确保装配完成的组件的正常使用,以及防止因采用胶水粘贴造成的粘胶后零件表面有胶水残留。同时也可以防止因粘结不牢固导致工件1从零件夹层中脱落的情况发生,减少返工的次数。进一步地,由于未采用胶水粘贴的方式,在装配的过程中,可以不需要警惕是否碰触到了未紧固粘胶的工件1,以防止将未紧固粘胶的工件1从零件夹层中脱落。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第二种预先固定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装置2,在实际使用过程可以仅与工件1接触,而不与零件接触,此时不存在损伤零件的情况。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装置2还可以确保零件和工件1的安全。
下面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例,描述安装装置的具体使用方式。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参见图1至图13,在使用之前根据零件夹层上的安装孔以及衬套上开设的通孔结构的直径,选择规格合适的安装装置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将该安装装置2通过外层零件的安装孔,使安装装置2位于外层零件的表面处,即第一夹层3处。接着,将安装装置2通过衬套的通孔结构伸入衬套中。之后,通过旋转安装装置2中的位置调节件212(即使其按照图12中B的方向转动),以带动调节杆211沿着套筒20的轴向在套筒20内移动(即沿着图12中A的方向运动),使胀缩部200的径向尺寸增大,完成对衬套的预先固定。然后,将内部零件放置到指定位置与衬套贴严,此时衬套位于第一夹层3和第二夹层4之间。再之后,在第二夹层4处(内部零件处)穿入螺钉5,使螺钉5与安装装置2紧贴。同时,对安装装置2进行松弛,以使胀缩部200的径向尺寸缩小。接着,利用螺钉5将安装装置2顶出衬套,此时螺钉5可以依次穿过内部零件的安装孔、衬套的通孔结构以及外层零件的安装孔。最后,对螺钉5进行紧固,以固定内部零件、外层零件以及衬套,至此完成一个衬套的安装。其余衬套按照相同的方式安装,直至完成整个组件最终的装配。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辅助安装开设有通孔结构的工件,所述安装装置包括:
套筒,沿着所述套筒的轴向,所述套筒内开设有贯穿所述套筒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套筒的第一端具有胀缩部;
以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一端具有调节部;
所述安装装置处于组装状态时,所述调节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套筒;所述调节组件能够沿着所述套筒的轴向在所述套筒内移动,以调整所述调节部伸入所述胀缩部的距离,实现对所述工件进行固定和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还具有套筒部;所述套筒部的第一端和所述胀缩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胀缩部包括沿着所述套筒的周向,设在所述套筒部的第一端的至少两个可形变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结构为圆柱状通孔结构;沿着所述套筒的周向,至少两个所述可形变件呈环状设在所述套筒部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件由矩形可形变件或平行四边形可形变件折弯形成;和/或,
相邻两个所述可形变件之间具有间隔;当所述胀缩部包括多个所述可形变件时,相邻所述可形变件之间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的第一端和/或所述套筒部的第二端沿周向具有限位结构;沿所述套筒部的轴向,所述套筒部的限位结构,凸出于所述套筒部的第一端和所述套筒部的第二端之间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和位置调节件;
所述调节杆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套筒;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具有所述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径向尺寸沿着远离所述套筒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位置调节件与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连接,用于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套筒的轴向在所述套筒内移动,以调节所述调节部伸入所述胀缩部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缩部的内侧壁围成的空间沿着靠近所述套筒部的方向逐渐收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与所述位置调节件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旋转固定件;所述旋转固定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旋转固定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位置调节件抵接;
所述旋转固定件内开设有贯穿所述旋转固定件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调节杆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旋转固定件;所述旋转固定件沿周向具有防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平面;
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调节杆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32411.8U CN215762672U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一种安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32411.8U CN215762672U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一种安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62672U true CN215762672U (zh) | 2022-02-08 |
Family
ID=80094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32411.8U Active CN215762672U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一种安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62672U (zh) |
-
2021
- 2021-03-29 CN CN202120632411.8U patent/CN2157626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048487B2 (en) | Connector | |
US8225508B2 (en) | Process for assembling two assemblies, such as aircraft fuselage assemblies | |
US5702214A (en) | Non-removable structural fastener assembly | |
US20090226278A1 (en) | Deformable sleeve for a dual-action clamp | |
WO2019104341A1 (en) | Blind fastener with frangible nut | |
JP2009520165A (ja) | ファスナアセンブリ | |
EP3036445B1 (en) | Replacing an aperture with an annular bushing in a composite laminated composite component | |
JP2004509294A (ja) | ブラインドファスナ・ドライブナットアセンブリ | |
WO2019040819A1 (en) | STRUCTURAL LIAISON ELEMENT | |
CN215762672U (zh) | 一种安装装置 | |
CN111022848B (zh) | 固定装置及冷箱 | |
JP2008170004A (ja) | 自由回転する2ピースプリベリングトルクナット | |
JPH0752243Y2 (ja) | 立体トラス用構造部材の接合装置 | |
JP7142876B2 (ja) | フランジ補強治具およびその取付方法 | |
CN105626654A (zh) | 一种单面安装螺栓螺母组件结构 | |
JP2793310B2 (ja) | ねじ締結構造 | |
JPH03140613A (ja) | 軸直角の応力を受けるねじ締結構造 | |
EP4230878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salignment adjustment utilizing double eccentric bushings | |
EP2202415B1 (en) | Coupling apparatus for structural members | |
CN216577682U (zh) | 托板螺母安装工具 | |
GB2572401A (en) | Fastener | |
CN221034549U (zh) | 一种用于软铝铆接的管接座结构 | |
WO2022091362A1 (ja) | ねじ穴加工方法 | |
CN217143812U (zh) | 球头工件安装机构 | |
CN117772987A (zh) | 一种铆装螺母防转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Military Standard Quality Testing (Shenyang) Co.,Ltd. Assignor: SHENYANG JINGHE CN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21000007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installation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