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1915U -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1915U
CN215761915U CN202122345780.1U CN202122345780U CN215761915U CN 215761915 U CN215761915 U CN 215761915U CN 202122345780 U CN202122345780 U CN 202122345780U CN 215761915 U CN215761915 U CN 215761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eat dissipation
copper
plat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457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林
倪瑞青
雍有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Anyi R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Anyi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Anyi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Anyi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457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1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1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1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涉及机车散热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风冷机构、器架和散热板,其中风冷机构的背面与器架活动连接,风冷机构包括风仓和插板,插板固定连接在风仓背面的内侧,器架的内部与散热板固定连接,器架包括框架和T型插槽,框架正面的内部设置有T型插槽,散热板包括铜板和螺纹孔,铜板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冷机构、器架和散热板,解决了现有散热器维护难和生产难度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维持发动机正常温度,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它的功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主要通过水泵使环绕在气缸水套中的冷却液加快流动,通过行驶中的自然风和电动风扇,使冷却液在散热器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液再次引入到水套中,周而复始,实现对发动机的冷却,但现有的散热器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散热器一般是一体散热器,一般是不可进行分解拆卸的,在机车的散热系统的维护和清理时,也只能进行大致的检修和维护,而不能快速便捷的实现对于散热器内部的维护;
2、现有的散热器一般是整体式结构,在进行生产时,就需要面对全局进行考虑,而不是仅仅对一个结构进行生产,因此会大大增加散热器生产的难度,对生产的技术要求较高。
因此,现有的散热器,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通过风冷机构、器架和散热板,解决了现有散热器维护难和生产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包括风冷机构、器架和散热板,所述风冷机构的背面与器架活动连接,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风仓和插板,所述插板固定连接在风仓背面的内侧,风仓用来为散热风扇提供运行的场所并为气体交换提供换气的孔道,可通过插板与T型插槽的插接,快速实现风冷机构与器架的固定以及拆除,为散热器的提供可单独生产的条件,大大降低生产的难度,所述器架的内部与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器架包括框架和T型插槽,所述框架正面的内部设置有T型插槽,框架用来为风冷机构提供连接的结构并为散热板提供固定的场所,T型插槽用来为插板提供连接的结构,可以实现风冷机构与器架的快速连接和快速拆解,所述散热板包括铜板和螺纹孔,所述铜板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铜板用来快速吸收散热铜管带来的热量,并通过风冷作用,对热量进行快速的消除,螺纹孔通过固定螺栓的连接,用来进行铜板的连接和定位,并为铜板的快速拆解和固定提供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风冷机构还包括气孔、冷凝管和散热风扇,所述风仓的正面设置有气孔,所述风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固定连接在插板的内侧面,风仓内侧的所述插板的一侧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固定连接在风仓的内侧,冷凝管用于进行冷凝水的输送,为风冷机构提供快速制冷的条件,散热风扇通过冷凝管的制冷效果,用来进行散热铜管内部输送水流的快速散热,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器架还包括固定螺栓和散热铜管,所述框架的侧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框架的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固定螺栓可通过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实现对铜板在框架内部的固定,也为铜板的快速拆解提供条件,可以减少内部维护和清理的难度,避免整体拆解的麻烦,通过可实现拆解的方式,也为散热器的生产提供便利性,减少生产的要求,散热铜管用来为需要散热水提供输送的循环管道,提高风冷的有效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还包括连接槽,所述铜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用来为铜板与框架和散热铜管的连接提供连接的槽道,以实现铜板自由的连接和拆解。
进一步地,所述风冷机构中的风仓的背面通过插板插接在器架中的T型插槽内部,所述器架中的框架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和螺纹孔与散热板中的铜板螺纹连接,通过风仓的背面通过插板插接在T型插槽内部的方式,用来进行风冷机构与器架的快速固定,通过框架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和螺纹孔与铜板螺纹连接的方式,用来进行器架与散热板的连接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冷机构、器架和散热板,解决了现有散热器维护难的问题,在风冷机构中设置有插板,在器架中设置有T型插槽,可通过插板与T型插槽插接的方式,快速实现风冷机构与器架的固定以及拆除,减少拆解的麻烦,降低散热风扇部位维护的难度,在器架中设置与固定螺栓,在散热板中设置有螺纹孔,固定螺栓可通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对散热板在器架内部的固定,也为散热板的快速拆解提供条件,可以减少散热板内部维护和清理的难度,避免整体拆解的麻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冷机构、器架和散热板,解决了现有散热器生产难度大的问题,散热器非一体式结构,采用组合式的方式生产,可将风冷机构、器架和散热板进行单独的生产,而单一部件的生产,远远小于整体的同步生产难度,在部件生产完成后,可通过对应的结构进行连接,插板与T型插槽的插接以及固定螺栓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来实现整体的组合拼装。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冷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器架和散热板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风冷机构;101、风仓;102、气孔;103、冷凝管;104、插板;105、散热风扇;2、器架;201、框架;202、固定螺栓;203、T型插槽;204、散热铜管;3、散热板;301、铜板;302、连接槽;30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包括风冷机构1、器架2和散热板3,风冷机构1的背面与器架2活动连接,风冷机构1中的风仓101的背面通过插板104插接在器架2中的T型插槽203内部,通过风仓101的背面通过插板104插接在T型插槽203内部的方式,用来进行风冷机构1与器架2的快速固定,风冷机构1包括风仓101和插板104,插板104固定连接在风仓101背面的内侧,器架2的内部与散热板3固定连接,器架2中的框架201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202和螺纹孔303与散热板3中的铜板301螺纹连接,通过框架201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202和螺纹孔303与铜板301螺纹连接的方式,用来进行器架2与散热板3的连接和固定,器架2包括框架201和T型插槽203,框架201正面的内部设置有T型插槽203,散热板3包括铜板301和螺纹孔303,铜板301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303。
其中如图1-4所示,风冷机构1还包括气孔102、冷凝管103和散热风扇105,风仓101的正面设置有气孔102,风仓1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散热风扇105,散热风扇105固定连接在插板104的内侧面,风仓101内侧的插板104的一侧设置有冷凝管103,冷凝管103固定连接在风仓101的内侧,风仓101为进行排气凸起仓,其表面均匀分布有气孔102,用来为散热风扇105提供运行的场所并为气体交换提供换气的孔道,冷凝管103固定在风仓101背面的内部,为冷凝液输入的循环管道,其出口端和入口端贯穿风仓101对外开放,用于进行冷凝水的输送,为风冷机构1提供快速制冷的条件,插板104固定风仓101背面的中间位置,为工字型结构,其内侧与散热风扇105固定,风仓101可通过插板104与T型插槽203的插接,快速实现风冷机构1与器架2的固定以及拆除,为散热器的提供可单独生产的条件,大大降低生产的难度,散热风扇105固定在风仓101的内部,器架2正面的散热孔道对应设置,通过冷凝管103的制冷效果,用来进行散热铜管204内部输送水流的快速散热,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其中如图1、2、3、5所示,器架2还包括固定螺栓202和散热铜管204,框架201的侧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02,框架201的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204,框架201为田字型结构,其侧面设置有螺纹固定的孔道以及散热铜管204固定的孔道,用来为风冷机构1提供连接的结构并为散热板3提供固定的场所,固定螺栓202可通过与螺纹孔303的螺纹连接,实现对铜板301在框架201内部的固定,也为铜板301的快速拆解提供条件,可以减少内部维护和清理的难度,避免整体拆解的麻烦,通过可实现拆解的方式,也为散热器的生产提供便利性,减少生产的要求,T型插槽203用来为插板104提供连接的结构,可以实现风冷机构1与器架2的快速连接和快速拆解,散热铜管204固定在框架201的内部,用来为需要散热水提供输送的循环管道,提高风冷的有效利用率。
其中如图1、2、3、5所示,散热板3还包括连接槽302,铜板30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302,铜板301为径向排列的板块,用来快速吸收散热铜管204带来的热量,并通过风冷作用,对热量进行快速的消除,连接槽302为铜板301设置的与散热铜管204相互契合的槽道,用来为铜板301与框架201和散热铜管204的连接提供连接的槽道,以实现铜板301自由的连接和拆解,螺纹孔303通过固定螺栓202固定,用来进行铜板301的连接和定位,并为铜板301的快速拆解和固定提供条件。
其中如图1-5所示,风冷机构1中的风仓101的背面通过插板104插接在器架2中的T型插槽203内部,器架2中的框架201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202和螺纹孔303与散热板3中的铜板301螺纹连接,通过风仓101的背面通过插板104插接在T型插槽203内部的方式,用来进行风冷机构1与器架2的快速固定,通过框架201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202和螺纹孔303与铜板301螺纹连接的方式,用来进行器架2与散热板3的连接和固定。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根据散热器的要求进行各部件之间的单独生产,生产完成后,通过风仓101背面的插板104与框架201表面的T型插槽203对应,然后进行插板104与T型插槽203的插接,以此完成风冷机构1与器架2的固定,然后将铜板301通过连接槽302与散热铜管204契合连接,推入框架201的内部,然后通过螺纹孔303与固定螺栓202的对应进行铜板301的固定,从而完成散热器的组装,然后将散热器安装在机车上以后,在机车的发动机运行时,发动机运行导致散热水的高温,散热水经过管道输送至散热铜管204内,铜板301会对散热铜管204表面传导热量进行快速的吸收和扩散,同时散热风扇105运行,带动气体向散热铜管204吹动,在经过冷凝管103时,气体经过冷凝管103的降温,转变为低温气体,低温气体向散热铜管204和铜板301作用对散热铜管204和铜板301进行快速的降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包括风冷机构(1)、器架(2)和散热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1)的背面与器架(2)活动连接,所述风冷机构(1)包括风仓(101)和插板(104),所述插板(104)固定连接在风仓(101)背面的内侧,所述器架(2)的内部与散热板(3)固定连接,所述器架(2)包括框架(201)和T型插槽(203),所述框架(201)正面的内部设置有T型插槽(203),所述散热板(3)包括铜板(301)和螺纹孔(303),所述铜板(301)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1)还包括气孔(102)、冷凝管(103)和散热风扇(105),所述风仓(101)的正面设置有气孔(102),所述风仓(1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散热风扇(105),所述散热风扇(105)固定连接在插板(104)的内侧面,风仓(101)内侧的所述插板(104)的一侧设置有冷凝管(103),所述冷凝管(103)固定连接在风仓(10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架(2)还包括固定螺栓(202)和散热铜管(204),所述框架(201)的侧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02),所述框架(201)的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3)还包括连接槽(302),所述铜板(30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3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1)中的风仓(101)的背面通过插板(104)插接在器架(2)中的T型插槽(203)内部,所述器架(2)中的框架(201)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202)和螺纹孔(303)与散热板(3)中的铜板(301)螺纹连接。
CN202122345780.1U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 Active CN215761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5780.1U CN215761915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5780.1U CN215761915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1915U true CN215761915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45780.1U Active CN215761915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1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6618A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的水冷型相变冷却方法及装置
CN111459256A (zh) 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
CN111465276B (zh) 一种可分级冷却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CN215761915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铜制散热器
CN212470175U (zh) 激光加工头机体内腔冷却装置
CN111677540A (zh) 盾构/tbm隧道内通风换热装置及方法
CN212181412U (zh) 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
CN213586803U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CN203037981U (zh) 激光光源散热系统
CN214148522U (zh) 一种冷水机用冷却装置
CN213362994U (zh) 冷水机组高效散热装置
CN209510451U (zh) 一种基于发动机应用的新型散热装置
CN112762751A (zh) 余热回收系统及供热系统
CN221009614U (zh) 一种具有多级散热装置的动力配电柜
TW202035852A (zh) 兼具水冷及氣冷之渦輪冷卻系統
CN220892612U (zh) 一种双拼冷凝器
CN110248522A (zh) 服务器中心机房冷却水循环及热利用系统
CN220292472U (zh) 一种水空调控制箱散热结构及其水空调控制箱
CN217217317U (zh) 一种液冷一体柜数据中心的散热系统
CN217082968U (zh) 一种螺杆式冷水机
CN215870202U (zh) 一种激光器冷冻液快速转换冷空气通道
CN214148181U (zh) 一种制冷中央空调水循环散热装置
CN216087383U (zh) 一种防爆风冷铜制散热器
CN215774088U (zh) 一种基于云桌面使用的散热性能好的交换机
CN221099408U (zh) 一种风冷式冷凝器的三级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