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57258U - 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57258U
CN215757258U CN202121444749.7U CN202121444749U CN215757258U CN 215757258 U CN215757258 U CN 215757258U CN 202121444749 U CN202121444749 U CN 202121444749U CN 215757258 U CN215757258 U CN 215757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plate
rotating
culture
se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47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Hongyang Pharmac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Hongyang Pharmac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Hongyang Pharmac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Hongyang Pharmac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47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57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57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57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桶,所述培养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的内侧滑动卡接有定位槽板,所述定位槽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槽板,所述清洁板的顶端两侧贯穿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清洁板,将清洁板插入到滑动槽的内侧,然后转动转动板从而使清洁板对培养桶内壁进行清理,逆时针转动定位槽板从而解除固定卡扣对定位槽板的限制,紧接着可以将转动筒和定位底盘取出,再进行进一步的更加仔细的对搅拌装置进行清洗,进一步防止菌落残留,从而保证不会有菌落会影响下一次的菌落培养。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微生物益生菌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而随着微生物发酵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发酵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定期的搅拌使微生物各处受热均匀,进而促进发酵;
但是现有培养桶的搅拌装置均是与培养桶固定相连的,以至于在一批次的益生菌培养结束后难以对培养桶内部进行清理,导致会有大量的微生物菌落残留在培养桶内部和搅拌装置表面,残留的菌落会争抢下一批次益生菌的养分,从而导致培养失败,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培养桶的搅拌装置均是与培养桶固定相连的,以至于在一批次的益生菌培养结束后难以对培养桶内部进行清理,导致会有大量的微生物菌落残留在培养桶内部和搅拌装置表面,残留的菌落会争抢下一批次益生菌的养分,从而导致培养失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桶,所述培养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培养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的内侧滑动卡接有定位槽板,所述定位槽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底端外侧转动力有定位底盘,所述培养桶的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培养桶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转动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槽板,所述清洁槽板的顶端两侧贯穿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清洁板;
所述培养桶的顶端开设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内侧嵌入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外侧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培养桶的内壁与分流槽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分流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转动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扣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卡扣对称安装在培养桶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板的内侧与转动筒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筒通过转动孔与定位槽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孔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进水孔等角度开设在培养桶的内壁,所述进水管与外部水源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筒的外侧开设有分料槽口,所述转动筒的外侧与分料槽口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分料槽板,所述分料槽板的底端开设有均料口,所述转动筒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启闭管,所述启闭管的外侧开设有启闭槽,所述培养桶的顶端嵌入有顶盖。
优选的,所述分料槽口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分料槽口等角度开设在转动筒的外侧,所述启闭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培养桶、出料管、控制阀、固定卡扣、定位槽板、转动筒、定位底盘、磁铁、出料口、清洁槽板、进水管和转动板,将清洁板插入到滑动槽的内侧,然后转动转动板从而使清洁板对培养桶内壁进行清理,逆时针转动定位槽板从而解除固定卡扣对定位槽板的限制,紧接着可以将转动筒和定位底盘取出,再进行进一步的更加仔细的对搅拌装置进行清洗,进一步防止菌落残留,从而保证不会有菌落会影响下一次的菌落培养。
2、设置有分料槽口、分料槽板、均料口、启闭管、启闭槽和顶盖,通过在启闭管的内侧加注营养液,接着旋转启闭管,进而使启闭槽与分料槽口对齐,然后营养液会从分料槽口进入到分料槽板的内侧,再通过均料口均匀散布到培养料的内部,从而可以使微生物均匀的吸收营养液,提升了微生物益生菌的质量。
3、设置有滑动槽、清洁板、分流槽、分流管、出水孔和进水孔,通过将外部水源通过进水管通入到分流管的内侧,然后再通过分流槽分流到各个进水孔,然后再通过进水孔均匀的流动到培养桶的内壁,可以将水源均匀的分流在培养桶的内壁,从而可以对残留在培养桶内壁的残留物进行初步冲洗,从而方便对杂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动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流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料槽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培养桶;2、出料管;3、控制阀;4、固定卡扣;5、定位槽板;6、转动筒;7、定位底盘;8、磁铁;9、出料口;10、清洁槽板;11、滑动槽;12、清洁板;13、分流槽;14、分流管;15、出水孔;16、进水孔;17、进水管;18、转动板;19、分料槽口;20、分料槽板;21、均料口;22、启闭管;23、启闭槽;24、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桶1,培养桶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2,出料管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3,培养桶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4,固定卡扣4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卡扣4对称安装在培养桶1的内壁,方便拆卸转动筒6,固定卡扣4的内侧滑动卡接有定位槽板5,定位槽板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6,定位槽板5的内侧与转动筒6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转动孔,转动筒6通过转动孔与定位槽板5转动连接,方便搅拌发酵物料,转动筒6的底端外侧转动力有定位底盘7,培养桶1的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磁铁8,培养桶1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9,转动筒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槽板10,清洁槽板10的顶端两侧贯穿开设有滑动槽11,滑动槽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清洁板12;
培养桶1的顶端开设有分流槽13,分流槽13的内侧嵌入安装有分流管14,分流管14的外侧开设有出水孔15,培养桶1的内壁与分流槽1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进水孔16,分流管14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7,进水孔16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进水孔16等角度开设在培养桶1的内壁,进水管17与外部水源相连接,方便清洁培养桶1,转动筒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8。
转动筒6的外侧开设有分料槽口19,转动筒6的外侧与分料槽口19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分料槽板20,分料槽板20的底端开设有均料口21,转动筒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启闭管22,分料槽口19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分料槽口19等角度开设在转动筒6的外侧,启闭管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方便控制营养液进入培养桶1,启闭管22的外侧开设有启闭槽23,培养桶1的顶端嵌入有顶盖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操作人员将定位底盘7放入到出料口9的内侧,从而通过磁铁8将定位底盘7吸紧,然后将转动筒6插入到定位底盘7的内侧,然后将定位槽板5转动卡接到固定卡扣4的内侧,从而将定位槽板5进行固定,然后将顶盖24盖紧进行发酵,在需要进行搅动时,打开顶盖24,接下来旋转转动板18,从而带动转动筒6在定位槽板5的内侧转动,然后在启闭管22的内侧加注营养液,在搅拌一段时间后接着旋转启闭管22,进而使启闭槽23与分料槽口19对齐,然后营养液会从分料槽口19进入到分料槽板20的内侧,再通过均料口21均匀散布到培养料的内部,从而可以使微生物均匀的吸收营养液,提升了微生物益生菌的质量;
接着,在一批次的益生菌培养结束后,打开顶盖24然后将外部水源通过进水管17通入到分流管14的内侧,然后再通过分流槽13分流到各个进水孔16,然后再通过进水孔16均匀的流动到培养桶1的内壁,可以将水源均匀的分流在培养桶1的内壁,从而可以对残留在培养桶1内壁的残留物进行初步冲洗,从而方便对杂质进行清理;
最后,将清洁板12插入到滑动槽11的内侧,然后转动转动板18从而使清洁板12对培养桶1内壁进行清理,防止有菌落和杂质残留在培养桶1的内壁,从而保证不会有菌落会影响下一次的菌落培养,然后逆时针转动定位槽板5从而解除固定卡扣4对定位槽板5的限制,紧接着可以将转动筒6和定位底盘7取出,再进行进一步的更加仔细的清洗,进一步防止菌落残留,最后打开控制阀3将培养桶1内部的废水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桶(1),所述培养桶(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2),所述出料管(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桶(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扣(4),所述固定卡扣(4)的内侧滑动卡接有定位槽板(5),所述定位槽板(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筒(6),所述转动筒(6)的底端外侧转动力有定位底盘(7),所述培养桶(1)的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磁铁(8),所述培养桶(1)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9),所述转动筒(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槽板(10),所述清洁槽板(10)的顶端两侧贯穿开设有滑动槽(11),所述滑动槽(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清洁板(12);
所述培养桶(1)的顶端开设有分流槽(13),所述分流槽(13)的内侧嵌入安装有分流管(14),所述分流管(14)的外侧开设有出水孔(15),所述培养桶(1)的内壁与分流槽(1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进水孔(16),所述分流管(14)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7),所述转动筒(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扣(4)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卡扣(4)对称安装在培养桶(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板(5)的内侧与转动筒(6)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筒(6)通过转动孔与定位槽板(5)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16)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进水孔(16)等角度开设在培养桶(1)的内壁,所述进水管(17)与外部水源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6)的外侧开设有分料槽口(19),所述转动筒(6)的外侧与分料槽口(19)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分料槽板(20),所述分料槽板(20)的底端开设有均料口(21),所述转动筒(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启闭管(22),所述启闭管(22)的外侧开设有启闭槽(23),所述培养桶(1)的顶端嵌入有顶盖(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槽口(19)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分料槽口(19)等角度开设在转动筒(6)的外侧,所述启闭管(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CN202121444749.7U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 Active CN215757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4749.7U CN215757258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4749.7U CN215757258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57258U true CN215757258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2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4749.7U Active CN215757258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57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57258U (zh) 一种微生物益生菌发酵的培养装置
CN209618993U (zh) 一种厌氧池旋转布水器
CN220393696U (zh) 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发酵装置
CN108373220A (zh)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15365273U (zh) 一种安全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CN213866192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用全封闭灭菌罐装置
CN210480121U (zh) 一种无菌实验室物料传送机构
CN210747002U (zh) 一种储奶发酵罐
CN210765284U (zh) 一种水处理微生物发酵制备装置
CN212467999U (zh) 一种水处理用药液制备设备
CN208799988U (zh) 一种作物生产用营养液加工设备
CN214360431U (zh) 一种安瓿瓶冲洗系统用供水装置
CN206262421U (zh) 一种涂料用新型调漆釜
CN215404145U (zh) 一种荞麦醋生产用高效灭菌装置
CN208648844U (zh) 一种海水前期沉淀杀菌处理池
CN220745951U (zh) 一种液体菌肥发酵罐
CN219058961U (zh) 一种霉菌培养箱
CN219385128U (zh) 一种具有循环发酵功能的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20887102U (zh) 一种污水消毒杀菌机结构
CN220665720U (zh) 一种抗菌袜水洗烘干设备
CN220026868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药剂制备用投料设备
CN214962045U (zh) 水产养殖用水除菌装置
CN117511713B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基全自动发酵罐及其发酵方法
CN21457125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过滤装置
CN213287881U (zh) 一种中药加工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