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1298U - 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1298U
CN215741298U CN202121886709.8U CN202121886709U CN215741298U CN 215741298 U CN215741298 U CN 215741298U CN 202121886709 U CN202121886709 U CN 202121886709U CN 215741298 U CN215741298 U CN 215741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piston
hemostatic
cylinder body
inn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67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龙
冯伊琳
宋福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Biotemed Bio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Biotemed Bio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Biotemed Bio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Biotemed Bio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67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1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1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1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包括流线型过渡至圆柱的筒体,所述筒体出料端由多个瓣体组成,筒体内腔为止血材料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后端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外径与所述筒体内径一致两者配合可相对滑动;所述活塞中间设有内孔,置于筒体内的推杆穿过所述活塞中间的内孔,所述推杆穿过活塞内孔可相对滑动。所述活塞内孔设有与推杆配合卡住的弹性片。本实用新型采用载药筒体与活塞推杆一体设计,使用时不需组装筒体与推杆,只需将推杆从筒体拉出即可,而且可单手操作,操作便捷快速,缩短了止血时间,让伤者自救更加快速高效,有效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急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不同形态的止血材料导入较深伤口的装置,属于医疗急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匕首和枪弹射击造成的特殊创伤,其创伤特点是易伤及深层动脉血管造成大量失血会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所以需要在最短的时间控制住血管出血,更有极端状况,创伤接近特殊关节部位(腹股沟、腋窝等)无法使用现有止血带包扎压迫等止血手段,为解决此类特殊创伤止血问题,急需一种使用方便的,损伤小,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的可将止血材料导入至深层出血点的装置。
如公告号为CN 209137643 U,名称为《用于人体空腔伤口的粉末止血剂推进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空腔伤口的粉末止血剂推进器,包括筒体和推进组件,筒体包括相连的筒状段和刺入段,刺入段从连接筒状段的一端到远离筒状段的一端径向尺寸逐渐减小;在注射状态,依靠活塞头的施压将筒体内的粉末止血剂从刺入段挤出。
再如公开号为CN 111905251 A,名称为《一种用于向较深伤口推送颗粒止血剂的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向较深伤口推送颗粒止血剂的装置,包括圆柱形外层筒体,所述外层筒体前端封闭,后端开放,筒体内腔为止血剂容纳空间;所述内层筒体的两端开放。所述外层筒体前端为锥形设计,切割或注塑一体成型加工成多个扇形瓣体,每个瓣体之间为薄壁连接或无缝连接,当给内层筒施加轴向力时,外层筒体上的瓣体会受力呈打开状态。拔掉内层筒体后端部的堵塞,将推注棒插入内层筒体施压即可将筒内的止血剂快速推出。本发明筒体出料端更容易打开,以保证止血剂推注顺畅,并最大限度的保证止血剂功效充分发挥。
一般在深层动脉出血情况下快速止血是实现急救的唯一方式。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可以解决深层出血点止血问题,但其载药管与推注杆为分体设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组装后才能使用,不够便捷,尤其在在受伤情况下伤员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组装,甚至难以完成组装,从而延误止血时间,不能实现在第一时间急救止血的目的,进而导致伤员失血过多而死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药筒体和推注杆一体的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其一体设计使操作更加便捷迅速,使伤员更加高效的实施自救、互救,有效发挥止血材料的快速止血性能,减少失血时间,节约急救时间,有效降低伤员死亡率。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包括流线型过渡至圆柱的筒体,所述筒体出料端由多个瓣体组成,筒体内腔为止血材料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后端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外径与所述筒体内径一致两者配合可相对滑动;所述活塞中间设有内孔,置于筒体内的推杆穿过所述活塞中间的内孔,所述推杆穿过活塞内孔可相对滑动。
所述推杆前端设有用于限位的推杆前端凸起,防止推杆拉出活塞内孔。
所述活塞内孔的内径与所述推杆的外径一致,活塞内孔设有与推杆配合卡住的弹性片。
所述推杆前端凸起的后方设有凸起卡点或凹槽卡点,与所述活塞内孔设置的弹性片配合形成卡住结构,在使用时向后拉动推杆至推杆与活塞卡住后两者形成一体。
所述活塞与推杆卡住结构包括三种实现方式:
其实施方式一:所述活塞中间内孔为矩形孔,所述活塞一面凹陷,所述凹陷处设有两个对称弹性片;所述推杆截面为矩形,靠近前端凸起处对称设有两个点状对称凸起卡点。所述点状对称凸起卡点用于在拉动推杆时与活塞上设置的弹性片卡住,所述前端凸起用于对推杆做限位防止拉动推杆时推杆从活塞后方脱出。
其实施方式二:所述活塞中间内孔为圆形,所述活塞一面凹陷,所述凹陷处设有环形弹性片;所述推杆截面为圆形,靠近前端凸起处设有环形凸起卡点,所述环形凸起卡点用于在拉动推杆时与活塞上设有的弹性片卡住,所述前端凸起用于对推杆做限位防止拉动推杆时推杆从活塞后方脱出。
其实施方式三:所述活塞中间内孔为圆形,所述活塞一面凹陷,所述凹陷处设有环形弹性片;所述推杆截面为圆形,靠近前端凸起处设有环形凹槽卡点,所述凹槽用于在拉动推杆时与活塞上设有的弹性片卡住,所述尾部凸起用于对推杆做限位防止拉动推杆时推杆从活塞后方脱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置于筒体尾部的挡塞,所述挡塞外径与上述筒体内径一致,两者配合后不可相对滑动,所述挡塞设有内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挡塞内孔,两者配合可相互滑动。
所述筒体的出料端设有端帽,端帽内径和筒体的外径一致;所述端帽用于密封筒体前端瓣体间隙以防止止血剂泄漏。
所述推杆尾部设有推柄,所述推柄与所述推杆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柄上可设有拉环,方便使用时推杆的拉出。
所述多个瓣体的数量是≥3个。
所述筒体尾部设有卡托,方便手持和提供着力点,以方便使用。
使用时取下筒体出料端上的端帽,将导入装置的出料端对准伤口快速插入,待插入至合适深度后,拉动推杆尾部的推柄至活塞与推杆前端卡住,然后用力推动推柄将筒体内的止血材料导入伤口完成止血。
或在使用时先拉动推杆尾部的推柄至活塞与推杆前端卡住后,取下筒体出料端上的端帽,将导入装置出料端对准伤口快速插入,待插入至合适深度后,用力推动推柄将筒体内的止血材料导入伤口完成止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载药筒体与活塞推杆一体设计,使用时不需组装筒体与推杆,只需将推杆从筒体拉出即可,而且可单手操作,操作便捷快速,缩短了止血时间,让伤者自救更加快速高效,有效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活塞与推杆卡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活塞与推杆卡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活塞与推杆卡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1.1-出料端、1.2-瓣体、1.3-卡托、2-推杆、2.1-推杆前端凸起、2.2–卡点、2.2.1-对称凸起卡点、2.2.2-环形凸起卡点、2.2.3-环形凹槽卡点、3-活塞、3.1-弹性片、3.1.1-对称弹性片 3.2.2-环形弹性片、3.3-活塞内孔、4-挡塞、4.1-挡塞内孔、5-推柄、5.1-推柄拉环、6-端帽、7-止血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1,推杆2,活塞3,挡塞4,推柄5和端帽6。
如图1所示,筒体1的前端设有端帽6,端帽6内径与出料端1.1外径一致,用于防止内部的止血材料7泄露。
如图2所示,筒体1前端的出料端1.1为流线型设计,其经注塑一体成型加工成均匀的多个(3、4、5、6、7、8、9或10)扇形瓣体1.2,每个瓣体间存在间隙。
筒体1内径和活塞3外径一致,两者相互配合可以滑动,所形成的内腔为止血材料7的容纳空间。
活塞3设有内孔3.3,推杆2穿过内孔3.3和活塞相互配合可以滑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推杆2尾部设有推柄5,推柄5上设有推柄拉环5.1。
如图1和图2所示,筒体1尾部设有挡塞4,其外径和筒体1内径一致,两者配合不可滑动。挡塞4中间设有挡塞内孔4.1,挡塞内孔4.1尺寸和推杆2尺寸一致,两者相互配合可以滑动。
所述推杆2前端设有凸起2.1,防止推杆2拉出活塞内孔3.3。
所述推杆2前端凸起2.1的后方设有凸起卡点或凹槽卡点2.2,可与活塞3上的弹性片3.1配合,使得活塞3和推杆2被卡住形成一体,从而推动筒体1内的止血材料7进入伤口。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手持该装置,拉动推柄5上的推柄拉环5.1,推柄5带动推杆2向外伸出,推杆2穿过活塞内孔3.3和弹性片3.1,当推杆2上的卡点2.2推动活塞3上弹性片3.1变形,继续拉动推杆,卡点2越过弹性片3.1后,活塞3会被卡在推杆2的前端凸起2.1和卡点2.2之间,此时活塞3和推杆2被卡死形成一体。接着取下出料端1.1上的端帽6,将出料端1.1对准伤口插入,推动推柄5,活塞3受到推柄的推力向前运动,活塞即可推动筒体1内的止血材料进入伤口进行止血。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上述卡住动作有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4所示,推杆2截面为矩形,卡点2具体为对称凸起卡点2.2.1,活塞上设有点状对称弹性片3.1.1。
实施例2:如图5所示,推杆2截面为圆形,卡点2具体为环形凸起卡点2.2.2,活塞上设有环形弹性片3.1.2。
实施例3:如图6所示,推杆2截面为圆形,卡点2具体为环形凹槽卡点2.2.3,活塞上设有环形弹性片3.1.2,环形弹性片会卡入环形凹槽卡点2.2.3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包括流线型过渡至圆柱的筒体,所述筒体出料端由多个瓣体组成,筒体内腔为止血材料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后端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外径与所述筒体内径一致两者配合可相对滑动;所述活塞中间设有内孔,置于筒体内的推杆穿过所述活塞中间的内孔,所述推杆穿过活塞内孔可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前端设有用于限位的推杆前端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内孔设有与推杆配合卡住的弹性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前端凸起的后方设有凸起卡点或凹槽卡点,与所述活塞内孔设置的弹性片配合形成卡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尾部还设有挡塞,所述挡塞外径与所述筒体内径一致,两者配合后不可相对滑动,所述挡塞设有内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挡塞内孔,两者配合可相互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出料端设有端帽,端帽内径和筒体的外径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尾部设有推柄,所述推柄与所述推杆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柄上设有拉环,方便使用时推杆的拉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尾部设有卡托。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为点状对称弹性片或环形弹性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血材料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卡点或凹槽卡点为对称凸起卡点、环形凸起卡点或环形凹槽卡点。
CN202121886709.8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 Active CN215741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6709.8U CN21574129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6709.8U CN21574129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1298U true CN215741298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74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6709.8U Active CN21574129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1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21516A (zh) 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
JP6740232B2 (ja) 止血器具
US4826484A (en) Disease control syringe hav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CN110799130B (zh) 端部执行器械、端部执行装置、输送装置、及装配盒
US5458576A (en) Safety syringe with retracting needle
CN107252335B (zh) 止血装置及用于推送该止血装置的注射器
JP6559128B2 (ja) 止血器具
JPH08509153A (ja) 注射筒のインジェクタモジュールと、このインジェクタモジュールを装着した充填済み注射筒
US6193687B1 (en) Safety hypodermic syringe
CN104043180A (zh) 阀控导管组件和相关方法
US20070093760A1 (en) Syringe with wound dressing material
CN215741298U (zh) 一种止血材料导入装置
US9943314B2 (en) Magnetically-driven delivery assembly and method
US3661152A (en) Syringe with self-returnable plunger
CA2320783A1 (en) Retracting needle syringe
CN107157661A (zh) 复合式止血注射器
CN213884733U (zh) 一种颗粒止血剂推注装置
CN108888843A (zh) 用于人体空腔伤口的粉末止血剂推进器
CN211131234U (zh) 一种链式止血装置专用注射器
CN207804311U (zh) 一种快速止血器械
CN212547952U (zh) 一种用于向较深伤口推送颗粒止血剂的装置
CN209137643U (zh) 用于人体空腔伤口的粉末止血剂推进器
CN209789923U (zh) 一种注射装置
CN111905251A (zh) 一种用于向较深伤口推送颗粒止血剂的装置
CN110693564A (zh) 一种链式止血装置专用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