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9367U - 抱钩组件 - Google Patents

抱钩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9367U
CN215739367U CN202121520225.1U CN202121520225U CN215739367U CN 215739367 U CN215739367 U CN 215739367U CN 202121520225 U CN202121520225 U CN 202121520225U CN 215739367 U CN215739367 U CN 215739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closing
fixing
conical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02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勇
刘明岩
张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you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02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9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9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9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抱钩组件,包括:闭合钩部件、固定钩部件和连接棒;固定钩部件包括固定钩连接部、固定钩本体和钩舌;钩舌上设有倒扣;钩舌上具有导向面;固定部辅助面上设有固定部锥形通孔;闭合钩部件包括闭合钩连接部和闭合钩本体,闭合部承接面上设有闭合部锥形孔;闭合部承接面上还设有引导槽;闭合部锥形孔的下部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引导凹陷部,两个引导凹陷部均与引导槽连通;闭合部锥形孔的下端设有挡件;连接棒包括棒本体和与棒本体的一端连接的锥形头部;抱钩组件将肋骨与双头钉的稳定连接,实现了内固定系统的端部到相邻椎体间应力的平滑过渡,有效降低脊柱内固定系统端部应力,有效降低近端交界性后突的发生。

Description

抱钩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抱钩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脊柱后路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和保留脊柱运动阶段的需要,脊柱外科医生越来越多地采取选择性后路节段性融合的手术策略,在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同时,术后融合阶段,近端交界性后突和近端交界性失败的发生引起很多学者的重视。对于脊柱畸形,目前通常手术方案是:在发生畸形的脊柱的椎体上打入椎弓根螺钉,然后通过棒体连接相邻椎体,从而形成内固定系统,完成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两端的椎体与相邻的椎体之间的应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近端交界性后突发生;将内固定系统的进端部的椎体连接双头钉,双头钉与连接结构连接,连接结构连接与内固定系统的近端部的椎体相邻的另一个椎体所对应的肋骨,这就能够有效降低近端交界性后突发生。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将肋骨与双头钉稳定连接的连接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肋骨与双头钉稳定地连接的抱钩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抱钩组件,包括:闭合钩部件、固定钩部件和连接棒;
所述固定钩部件包括固定钩连接部、固定钩本体和钩舌;所述固定钩连接部上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部承接面和固定部辅助面,所述钩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承接面上,所述钩舌的远离所述固定部承接面的一端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倒扣;所述钩舌的远离所述固定部承接面的一端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面;所述固定部辅助面上设有固定部锥形通孔,所述固定部锥形通孔延伸至所述钩舌的远离所述固定部承接面的一端;沿着远离所述固定部辅助面的方向,所述固定部锥形通孔的横截面的尺寸依次减小;所述固定钩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钩连接部的下端;
所述闭合钩部件包括闭合钩连接部和闭合钩本体,所述闭合钩本体设置于所述闭合钩连接部的下端;所述闭合钩连接部上具有相对设置的闭合部承接面和闭合部辅助面,所述闭合部承接面上设有闭合部锥形孔;沿着远离所述闭合部承接面的方向,所述闭合部锥形孔的横截面的尺寸依次减小;所述闭合部承接面上还设有供所述钩舌插入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处于所述闭合部锥形孔的下方,所述引导槽与所述闭合部锥形孔连通;所述闭合部锥形孔的下部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引导凹陷部,两个所述引导凹陷部均延伸至所述闭合部承接面,两个所述引导凹陷部均与所述引导槽连通,两个引导凹陷部形成供所述钩舌插入的引导通道;所述闭合部锥形孔的下端设有挡件;
所述连接棒包括棒本体和与所述棒本体的一端连接的锥形头部,沿着远离所述棒本体的方向,所述锥形头部的横截面的尺寸依次减小;
当所述钩舌通过所述引导通道插入所述引导槽中,且所述钩舌上的倒扣扣住所述挡件时,所述固定钩本体和所述闭合钩本体围成抱持口,所述固定部锥形通孔和所述闭合部锥形孔形成锥形置入通道,所述锥形置入通道供所述锥形头部插入,且所述锥形置入通道与所述锥形头部紧配合。
优选地,所述引导凹陷部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引导通道的进入端高于所述引导通道的出口端,所述引导通道的进入端处于所述闭合部承接面上;沿着远离所述固定部承接面的方向,两个所述导向面的间距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钩舌的远离所述固定部承接面的一端的底部设有缺口部。
优选地,所述闭合钩连接部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闭合部锥形孔连通的开口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承接面和所述闭合部承接面均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钩连接部的外侧面上设有固定部夹持槽;所述闭合钩连接部的外侧面上设有闭合部夹持槽。
优选地,所述棒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凸台。
优选地,所述挡件和所述倒扣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挡件相对设置;所述挡件和所述倒扣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倒扣可分别扣住相应的所述挡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抱钩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抱钩组件使用时,固定钩部件的钩舌通过所述引导通道插入所述引导槽中,钩舌上的倒扣扣住所述挡件,连接棒的锥形头部插入锥形置入通道中,锥形置入通道与所述锥形头部紧配合,连接棒将固定钩部件和闭合钩部件稳定地连接,所述固定钩本体和所述闭合钩本体所围成抱持口抱紧与内固定系统的端部的椎体相邻的另一个椎体所对应的肋骨;连接棒的远离锥形头部的一端连接双头钉,双头钉与处于内固定系统的端部的椎体连接;抱钩组件将肋骨与双头钉稳定地连接,实现了内固定系统的端部到相邻的另一个椎体间应力的平滑过渡,有效降低脊柱内固定系统端部应力,有效降低近端交界性后突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抱住肋骨,且抱钩组件通过双头钉与椎体连接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抱住肋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分解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的固定钩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的闭合钩部件的闭合部辅助面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的闭合钩部件的闭合部承接面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未设置连接棒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固定钩部件
110 固定钩连接部
111 固定部承接面
112 固定部辅助面
113 固定部夹持槽
120 固定钩本体
130 钩舌
131 倒扣
132 导向面
133 缺口部
140 固定部锥形通孔
200 闭合钩部件
210 闭合钩连接部
211 闭合部承接面
212 闭合部辅助面
213 开口槽
214 闭合部夹持槽
220 闭合钩本体
230 闭合部锥形孔
231 引导凹陷部
233 挡件
240 引导槽
300 连接棒
310 棒本体
320 锥形头部
330 凸台
400 抱持口
1 内固定系统
10 椎体
20 肋骨
30 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抱钩组件,包括:固定钩部件100、闭合钩部件200和连接棒300;
固定钩部件100包括固定钩连接部110、固定钩本体120和钩舌130;固定钩连接部110上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部承接面111和固定部辅助面112,钩舌130设置于固定部承接面111上,钩舌130的远离固定部承接面111的一端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倒扣131;钩舌130的远离固定部承接面111的一端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面132;固定部辅助面112上设有固定部锥形通孔140,固定部锥形通孔140延伸至钩舌130的远离固定部承接面111的一端;沿着远离固定部辅助面112的方向,固定部锥形通孔140的横截面的尺寸依次减小;固定钩本体120设置于固定钩连接部110的下端;
闭合钩部件200包括闭合钩连接部210和闭合钩本体220,闭合钩本体220设置于闭合钩连接部210的下端;闭合钩连接部210上具有相对设置的闭合部承接面211和闭合部辅助面212,闭合部承接面211上设有闭合部锥形孔230;沿着远离闭合部承接面211的方向,闭合部锥形孔230的横截面的尺寸依次减小;闭合部承接面211上还设有供钩舌130插入的引导槽240,引导槽240处于闭合部锥形孔230的下方,引导槽240与闭合部锥形孔230连通;闭合部锥形孔230的下部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引导凹陷部231,两个引导凹陷部231均延伸至闭合部承接面211,两个引导凹陷部231均与引导槽240连通,两个引导凹陷部231形成供钩舌130插入的引导通道;闭合部锥形孔230的下端设有挡件233;
连接棒300包括棒本体310和与棒本体310的一端连接的锥形头部320,沿着远离棒本体310的方向,锥形头部320的横截面的尺寸依次减小;
当钩舌130通过引导通道插入引导槽240中,且钩舌130上的倒扣131扣住挡件233时,固定钩本体120和闭合钩本体220围成抱持口400,固定部锥形通孔140和闭合部锥形孔230形成锥形置入通道,锥形置入通道供锥形头部320插入,且锥形置入通道与锥形头部320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抱钩组件使用时,固定钩部件100的钩舌130通过引导通道插入引导槽240中,钩舌130上的倒扣131扣住挡件233,倒扣131与挡件233配合,能够防止闭合钩部件200脱出;连接棒300的锥形头部320插入锥形置入通道中,锥形置入通道与锥形头部320紧配合,则锥形头部320卡接于置入通道中,连接棒300将固定钩部件100和闭合钩部件200稳定地连接,固定钩本体120和闭合钩本体220所围成抱持口400抱紧与内固定系统1的端部的椎体10相邻的另一个椎体10所对应的肋骨20;连接棒300的远离锥形头部320的一端连接双头钉,双头钉与处于内固定系统1的端部的椎体10连接;内固定系统1在双头钉与肋骨20之间采用抱钩组件进行桥接过渡,这就能够实现内固定系统1的近端部到相邻椎体10间应力的平滑过渡,有效降低脊柱内固定系统1端部的应力,有效降低近端交界性后突的发生。内固定系统1的近端部就是内固定系统1靠近头部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固定部锥形通孔140和闭合部锥形孔230均为圆锥孔,锥形头部320为圆锥形。固定部锥形通孔140的半锥角的角度、闭合部锥形孔230的半锥角的角度和锥形头部320的半锥角的角度均相等,固定部锥形通孔140的半锥角的角度小于锥形头部320与固定部锥形通孔140处于接触状态时的自锁角;闭合部锥形孔230的半锥角的角度小于锥形头部320与固定部锥形通孔140处于接触状态时的自锁角。该结构使得连接棒300将固定钩部件100和闭合钩部件200串联连接时,固定钩部件100和闭合钩部件200连接稳定。
双头钉包括两个相连接的座体30,其中一个座体30中设置有螺钉。本实施例中,双头钉采用申请号为:201710892210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可调节双槽脊柱内固定装置》的结构。
引导凹陷部231为向下倾斜设置,引导通道的进入端高于引导通道的出口端;沿着远离固定部承接面111的方向,两个导向面132的间距依次减小。固定钩部件100的钩舌130进入引导通道后,钩舌130的两个导向面132分别与两个引导凹陷部231接触,钩舌130的两个导向面132沿着引导凹陷部231滑入引导槽240中。
钩舌130的远离固定部承接面111的一端的底部设有缺口部133。当需要分离固定钩部件100和闭合钩部件200时,按压钩舌130上的倒扣131,使得倒扣131与固定钩部件100上的挡件233脱离,即可分离固定钩部件100和闭合钩部件200。缺口部133的设置便于按压倒扣131后,将钩舌130的倒扣131与固定钩部件100的挡件233脱离。
闭合钩连接部210的顶部设有与闭合部锥形孔230连通的开口槽213。开口槽213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从开口槽213伸入闭合钩连接部210中,按压倒扣131。
固定部承接面111和闭合部承接面211均为平面。该结构使得固定钩部件100和闭合钩部件200连接时,固定部承接面111与闭合部承接面211接触,则固定钩部件100和闭合钩部件200连接地更稳固。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更紧凑,固定部锥形通孔140的轴向垂直于固定部承接面111,闭合部锥形孔230的轴向垂直于闭合部承接面211。
固定钩连接部110的外侧面上设有固定部夹持槽113;闭合钩连接部210的外侧面上设有闭合部夹持槽214。固定部夹持槽113和闭合部夹持槽214供夹持工具夹持。
棒本体310的外侧面上设有凸台330。凸台330的设置,便于握持工具对连接棒300施加压力,保证连接棒300将固定钩部件100和闭合钩部件200连接在一起。
挡件233和倒扣13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挡件233相对设置;挡件233和倒扣131一一对应,两个倒扣131可分别扣住相应的挡件233。该结构使得钩舌130能够稳定地扣住挡件233。
固定钩本体120和闭合钩本体220围成抱持口400的宽度W1和高度H1,根据所需抱持的肋骨20的尺寸大小确定,固定钩部件100和闭合钩部件200连接后,抱持口400抱紧肋骨20。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抱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钩部件(100)、闭合钩部件(200)和连接棒(300);
所述固定钩部件(100)包括固定钩连接部(110)、固定钩本体(120)和钩舌(130);所述固定钩连接部(110)上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部承接面(111)和固定部辅助面(112),所述钩舌(130)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承接面(111)上,所述钩舌(130)的远离所述固定部承接面(111)的一端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倒扣(131);所述钩舌(130)的远离所述固定部承接面(111)的一端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面(132);所述固定部辅助面(112)上设有固定部锥形通孔(140),所述固定部锥形通孔(140)延伸至所述钩舌(130)的远离所述固定部承接面(111)的一端;沿着远离所述固定部辅助面(112)的方向,所述固定部锥形通孔(140)的横截面的尺寸依次减小;所述固定钩本体(120)设置于所述固定钩连接部(110)的下端;
所述闭合钩部件(200)包括闭合钩连接部(210)和闭合钩本体(220),所述闭合钩本体(220)设置于所述闭合钩连接部(210)的下端;所述闭合钩连接部(210)上具有相对设置的闭合部承接面(211)和闭合部辅助面(212),所述闭合部承接面(211)上设有闭合部锥形孔(230);沿着远离所述闭合部承接面(211)的方向,所述闭合部锥形孔(230)的横截面的尺寸依次减小;所述闭合部承接面(211)上还设有供所述钩舌(130)插入的引导槽(240),所述引导槽(240)处于所述闭合部锥形孔(230)的下方,所述引导槽(240)与所述闭合部锥形孔(230)连通;所述闭合部锥形孔(230)的下部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引导凹陷部(231),两个所述引导凹陷部(231)均延伸至所述闭合部承接面(211),两个所述引导凹陷部(231)均与所述引导槽(240)连通,两个引导凹陷部(231)形成供所述钩舌(130)插入的引导通道;所述闭合部锥形孔(230)的下端设有挡件(233);
所述连接棒(300)包括棒本体(310)和与所述棒本体(310)的一端连接的锥形头部(320),沿着远离所述棒本体(310)的方向,所述锥形头部(320)的横截面的尺寸依次减小;当所述钩舌(130)通过所述引导通道插入所述引导槽(240)中,且所述钩舌(130)上的倒扣(131)扣住所述挡件(233)时,所述固定钩本体(120)和所述闭合钩本体(220)围成抱持口(400),所述固定部锥形通孔(140)和所述闭合部锥形孔(230)形成锥形置入通道,所述锥形置入通道供所述锥形头部(320)插入,且所述锥形置入通道与所述锥形头部(320)紧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凹陷部(231)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引导通道的进入端高于所述引导通道的出口端,所述引导通道的进入端处于所述闭合部承接面(211)上;沿着远离所述固定部承接面(111)的方向,两个所述导向面(132)的间距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舌(130)的远离所述固定部承接面(111)的一端的底部设有缺口部(1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钩连接部(210)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闭合部锥形孔(230)连通的开口槽(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承接面(111)和所述闭合部承接面(211)均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钩连接部(110)的外侧面上设有固定部夹持槽(113);所述闭合钩连接部(210)的外侧面上设有闭合部夹持槽(2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本体(310)的外侧面上设有凸台(3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233)和所述倒扣(13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挡件(233)相对设置;所述挡件(233)和所述倒扣(131)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倒扣(131)可分别扣住相应的所述挡件(233)。
CN202121520225.1U 2021-07-05 2021-07-05 抱钩组件 Active CN215739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0225.1U CN215739367U (zh) 2021-07-05 2021-07-05 抱钩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0225.1U CN215739367U (zh) 2021-07-05 2021-07-05 抱钩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9367U true CN215739367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3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0225.1U Active CN215739367U (zh) 2021-07-05 2021-07-05 抱钩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93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4331A (zh) * 2021-07-05 2021-09-14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抱钩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4331A (zh) * 2021-07-05 2021-09-14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抱钩组件
CN113384331B (zh) * 2021-07-05 2024-07-12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抱钩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9167B2 (en) Implant inserter
US8100947B2 (en) Low profile pedicle screw and rod assembly
US7628799B2 (en) Rod to rod connector
US20060106423A1 (en) Suture anchor
CN101810510B (zh) 将杆连到骨锚固元件的接收部及带该接收部的骨锚固装置
US6090043A (en) Tissue retractor retention band
CN215739367U (zh) 抱钩组件
US4516293A (en) Clamping structure
US7204002B2 (en) Buckle and baby carrier using the same
US11185353B2 (en) Anchors for vertebral body
US11612418B2 (en) Revision connectors,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US20100107370A1 (en) Buckle
JP2022027886A (ja) 入れ子式テザー締付組立体並びに関連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3384331A (zh) 抱钩组件
KR20010087101A (ko) 향상된 래치 성능을 구비하는 삼방향 누름 해제 버클
US20220133362A1 (en) Receiving part and instrument for holding the receiving part
JP2003054508A (ja) ストラップを突刺す係止装置を備える低挿入力のケーブルタイ
CN209186908U (zh) 多轴骨锚系统
WO2021209983A1 (en) A clip and a method for releasably securing two elongated members together
JP4066385B1 (ja) 締結ピン
CN116172634B (zh) 一种免打结的缝合线
EP4029464B1 (en) Spinal fixation system
US20220354546A1 (en) Connectors,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of
US2023014542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rgical procedures using band clamp implants and tensioning instruments
CN2922809Y (zh) 卡扣式止血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