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9208U -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9208U
CN215739208U CN202121496101.4U CN202121496101U CN215739208U CN 215739208 U CN215739208 U CN 215739208U CN 202121496101 U CN202121496101 U CN 202121496101U CN 215739208 U CN215739208 U CN 215739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implant
anchoring
joint
occlusio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61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钰富
扈聪
王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uan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u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u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u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961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9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9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9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植入物和封堵系统,封堵系统包括医用植入物,医用植入物包括封堵部和锚定部,封堵部的至少一端连接有锚定部,锚定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医用植入物的封堵部用于设置在目标物的开口处,以阻止目标物内的栓塞体从开口处脱出,锚定部用于设置在一具有初始曲度的预定管腔中,并用于使封堵部保持在开口处,同时锚定部向预定管腔施加作用力并改变预定管腔的曲度,当锚定部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地被降解时,作用力被解除,以使预定管腔能够恢复至所述初始曲度。该医用植入物在植入后期可减小甚至消除对目标管腔的影响,使目标管腔的曲度能够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颅内动脉瘤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5%,患者每年发生动脉瘤破裂的概率约为0.95%,一旦动脉瘤发生破裂,致死率高达40%。因动脉瘤所导致的脑损伤会改变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活形态,其生活质量损失和直接治疗的费用会造成社会和医疗系统的巨大负担。
颅内动脉瘤可依据其尺寸、形状、发生位置进行分类。以尺寸进行分类时,将尺寸小于或等于10mm的称之为小型动脉瘤,尺寸为10mm~25mm的称之为大型动脉瘤,尺寸大于或等于25mm的称之为巨型动脉瘤。当以形状进行分类时,可分为囊状动脉瘤和梭状动脉瘤,其中,囊状动脉瘤呈圆形,占所有动脉瘤的95%;梭状动脉瘤主要涉及血管圆周甚至涉及整个血管壁。当以发生位置进行分类时,可分为侧壁动脉瘤和分叉动脉瘤,侧壁动脉瘤一般发生在动脉的一侧,分叉动脉瘤发生在动脉分叉处,分叉动脉瘤约占所有动脉瘤的70%,且分叉动脉瘤特别是颈部开口较宽的动脉瘤的治疗较为复杂。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开放手术和血管介入法。外科开放手术涉及开颅手术,手术过程中,施术者将牵引器放置在大脑上,并打开大脑与头骨之间的通道,在可目视动脉瘤时,将动脉瘤夹横跨于动脉瘤颈部位置,将其夹住并封闭。外科开放手术具有较大的侵入性和风险性,其技术要求门槛高,死亡率亦较高,同时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也长。血管介入法的提出使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通过将栓塞弹簧圈填充至动脉瘤内部,并置换血液,使得动脉瘤栓塞化来实现治疗。血管介入法的侵入性低,患者死亡风险较外科开放手术大幅度降低。然而血管介入法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利用血管介入法治疗颈部较宽的分叉动脉瘤时,填充动脉瘤内部的栓塞弹簧圈可能从颈部脱出,掉落至周围血管,引发血栓栓塞事件,以及在血流冲击栓塞弹簧圈导致栓塞弹簧圈被推紧压实的过程中,动脉瘤还会再生长。针对于此,现有技术中已有多款辅助支架被提出,例如PhenoxGmbH公司的pCONus和pCANVas、Cerenovous公司的PulseRider、Medtronic公司的BarrelVRD、或者利用传统支架进行Y形或X形支撑等。辅助支架可搭配弹簧圈使用,并阻止弹簧圈从动脉瘤颈部开口处脱离动脉瘤。然而这些辅助支架普遍的问题是会改变血管的原始曲度,造成血管被拉直的现象,进而改变颅内血管的流体动力学。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辅助支架大多在血管内留置了较多的金属结构,容易引起血栓栓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植入物和封堵系统,该医用植入物能够搭配栓塞体使用,将栓塞体保持在动脉瘤的瘤腔中,并还可减少对血管的原始曲度的不良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植入物,包括封堵部和锚定部,所述封堵部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锚定部,所述锚定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所述医用植入物被配置为所述封堵部用于设置在目标物的开口处,以阻止所述目标物内的栓塞体从所述开口处脱出,所述锚定部用于设置在一具有初始曲度的预定管腔中,并用于使所述封堵部保持在所述开口处,同时所述锚定部向所述预定管腔施加作用力并改变所述预定管腔的曲度,当所述锚定部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地被降解时,所述作用力被解除,以使所述预定管腔能够恢复至所述初始曲度。
可选地,所述锚定部的全部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可选地,所述锚定部包括第一子结构体和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子结构体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均为圆环形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同轴且间隔地布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所述锚定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被降解时,多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相互分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体全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一端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一接合部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的另一者通过所述第二接合部连接,所述第二接合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合部由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胶粘剂固化形成。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的所述另一者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插入所述凹陷部,所述胶粘剂填充于所述凹陷部内,并使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凹陷部的壁粘接。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所述另一者上形成有U型的夹持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插入所述夹持部内;所述第二接合部包覆于所述夹持部的外部,并向所述夹持部施加挤压力,以使所述夹持部夹紧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封堵部的轴向投影为开环形状。
可选地,所述封堵部的轴向投影为圆弧,所述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50°~350°。
可选地,所述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150°~300°。
可选地,所述封堵部包括第二子结构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子结构体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子结构体同轴且间隔地布置,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子结构体与所述封堵部的轴线垂直或不垂直;当所述第二子结构体与所述封堵部的轴线不垂直时,所述第二子结构体与所述封堵部所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30°~60°。
可选地,所述锚定部的长度与所述封堵部的长度之比为2:1~1:10。
可选地,所述锚定部的长度与所述封堵部的长度之比为1:1~1:5。
可选地,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锚定部成角度地连接,且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锚定部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90°~180度。
可选地,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锚定部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120°~15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封堵系统,包括栓塞体和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植入物,所述栓塞体用于填充至目标物的腔体内,所述医用植入物的所述封堵部用于设置在所述目标物之腔体的开口处,并阻止所述栓塞体从所述开口处脱出所述目标物,所述锚定部用于设置在一具有初始曲度的预定管腔内,并用于使所述封堵部保持在所述目标物之腔体的开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前述的封堵系统包括所述医用植入物和栓塞体,所述栓塞体用于填充至目标物的腔体内,所述医用植入物包括封堵部和锚定部,所述封堵部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锚定部,所述锚定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所述医用植入物被配置为所述封堵部用于设置在所述目标物之腔体的开口处,并阻止所述栓塞体从所述开口处脱出所述目标物,所述锚定部用于设置在一具有初始曲度的预定管腔中,并用于使所述封堵部保持在所述目标物的开口处,同时所述锚定部还向所述预定管腔施加作用力并改变所述预定管腔的曲度,当所述锚定部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地被降解时,所述作用力被解除,以使所述预定管腔能够恢复至所述初始曲度。所述目标物可以是动脉瘤,所述预定管腔例如是分支血管利用所述医用装置将所述栓塞体保持在动脉瘤的瘤腔中,确保动脉瘤能够血栓化,且封堵部还可改变进入瘤腔的血流,减少对栓塞体的冲击挤压,降低动脉瘤再生长的可能性,不仅如此,所述锚定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当该部分结构至少部分被降解后,可消除锚定部对预定管腔的曲度的影响,使得预定管腔可逐步恢复至初始曲度,从而恢复血流动力学。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装置之锚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装置之锚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医用装置之锚定部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装置之封堵部的轴向投影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封堵部,110-第二子结构体,120-第二连接体;
200-锚定部,210-第一子结构体,211-凹陷部,220-第一连接体,221-第一接合部,222-第二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以下说明内容的各个实施例分别具有一或多个技术特征,然此并不意味着使用本实用新型者必需同时实施任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或仅能分开实施不同实施例中的一部或全部技术特征。换句话说,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并视设计规范或实作需求,选择性地实施任一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或者选择性地实施多个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借此增加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弹性。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复数形式“多个”包括两个以上的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以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植入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医用植入物包括封堵部100和锚定部200,所述封堵部100的至少一端上连接有所述锚定部200,所述锚定部200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所述医用植入物用于与栓塞体配合使用,具体地,所述栓塞体用于填塞至一目标物的腔体内,所述封堵部100用于设置在所述目标物之腔体的开口处,并阻止所述栓塞体从所述开口处脱离所述目标物的腔体,所述锚定部200用于设置在一预定管腔中,并使所述封堵部100保持在所述目标物之腔体的开口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所述封堵部100自身具有径向支撑力,所述封堵部100在其自身的径向支撑力的作用下,并通过所述锚定部200的辅助定位,使得其可以保持在所述目标物的开口处,以持续地阻挡所述栓塞体,避免所述栓塞体脱出所述目标物。当所述锚定部200未设置在所述预定管腔内时,所述预定管腔具有一初始曲度,当所述锚定部200设置在所述预定管腔内并辅助所述封堵部100定位时,所述锚定部200还向所述预定管腔施加作用力并使所述预定管腔的曲度发生改变,当所述锚定部200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地被降解时,所述锚定部200不再向所述预定管腔施加所述作用力,也就不再对所述预定管腔的曲度造成影响,从而所述预定管腔可逐步恢复至所述初始曲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物例如是动脉瘤,所述栓塞体可以是栓塞弹簧圈,所述预定管腔可以是动脉瘤附近的分支血管。如此一来,利用所述医用植入物与栓塞弹簧圈相配合以对动脉瘤进行治疗时,所述医用植入物的所述封堵部100可将所述栓塞弹簧圈限制在动脉瘤的瘤腔内,确保动脉瘤可以血栓化,并且所述封堵部100还改变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流对栓塞弹簧圈的冲击,进而降低动脉瘤再生长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当所述封堵部100完全内皮化,且所述锚定部200的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降解并解除其施加在分支血管上以使分支血管改变曲度的作用力之后,分支血管可逐步恢复至其初始曲度,进而流经该分支血管的血液的动力学可恢复,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封堵部100和所述锚定部200既可以是自膨式结构,也可以是球扩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处所述的自膨式结构,是指所述封堵部100及所述锚定部200均具有高弹性,其受到到外力发生变形,但当该外力被取消时,可以在自身弹性下恢复形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定部200的全部结构均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其可以是由丝材编织而成的管网状结构,也可以是由管材切割而成的管网状结构,还可以是由丝材绕一轴线螺旋缠绕而成的三维螺旋线结构。应理解,此处对于所述锚定部200的形状的描述均是指所述锚定部200处于扩张状态时的形状。在此,所述锚定部200材料可选自镁基合金、铁基合金等可降解金属材料,也可以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二氧六环酮、聚酸酐、酪氨酸聚碳酸酯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当所述锚定部200的全部结构均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时,还可以避免在分支血管内发生再狭窄的问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定部200的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具体地,请参考图2,所述锚定部200为管网状结构,并包括第一子结构体210和第一连接体220。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均为圆环形,其可由管材切割成型。多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同轴且间隔地布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22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220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当所述第一连接体220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地被降解时,多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相互分离。此处,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为圆环形,是指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的轴向投影为圆环;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相互分离是指多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之间既不直接相连,也不间接相连,各个第一子结构体210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如此便可以解除施加于分支血管上并改变分支血管的曲度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体220的全部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且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220可同时连接所有的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也可连接部分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所述第一连接体220整体采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材料制作后再通过焊接、胶接、缝合、线缠绕、热压等任意合适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连接。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体220的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体220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详细来说,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体220包括非生物可降解的第一接合部221和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第二接合部222,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221的一端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一接合部22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接合部222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中的另一者连接。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中所述另一者上形成有凹陷部211,所述第一接合部221的所述另一端插入所述凹陷部211中。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胶粘剂填充于所述凹陷部211内,并固化形成所述第二接合部222,且使所述第一接合部221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凹陷部211的壁粘接。当然,所述胶粘剂也可以溢出所述凹陷部211,增大连接强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胶粘剂可以是市售产品,也可以是根据现有技术自行生产的产品,只要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并具有良好的粘合力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其种类没有特别的要求,由于其不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故而此处不作详细介绍。所述第一接合部221可以与与其直接相连的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中的所述一者)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成型后再连接于一体。还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的表面可以是光滑的,或者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可以是波浪形的,但不论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的结构如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所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陷部的设置位置均不作限定,只要两者能够相互配合即可。
在一个替代性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合部222可以由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金属材料制作,然后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210中的另一者连接。
在另一个替代性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所述另一者上形成有U型的夹持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插入所述夹持部内;所述第二接合部可以是一紧固套,其包覆于所述夹持部的外部,并向所述夹持部施加挤压力,以使所述夹持部夹紧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图中未示出)。当所述第二子接合部被降解后,所述挤压力消失,并使得所述夹臂不再夹持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一接合部便可以与所述夹持部分离,从而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也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封堵部100的轴向投影为开环形状,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当所述封堵部100设置在动脉瘤的颈部开口处时,所述封堵部100与载瘤动脉的血管壁贴合,且所述封堵部100留置在载瘤动脉内的金属(以所述封堵部100采用金属制作为例)较少,降低对载瘤动脉中的血流的阻挡,进而减少血栓的发生概率。可选地,所述封堵部100的轴向投影为圆弧,所述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Φ的角度根据载瘤动脉的直径选择,以使所述封堵部100能够紧密地贴靠在血管壁上为佳,如此可进一步减少血栓的产生。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Φ(也即所述封堵本体110的轴向投影的圆心角Φ,如图5所标识)的角度为50°~350°,优选为150°~300°。
较佳地,所述封堵部100包括多个第二子结构体110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体120,多个所述第二子结构体110同轴且间隔地布置,并通过所述第二子连接体120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子结构体110均为开环形状,且相互平行的布置,当所述第二连接体120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二连接体120与每个所述第二子结构体110的中点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体120与所述封堵部100的轴线相互平行。在此,所述锚定部200可以与所述第二连接体120连接。
所述第二子结构体110与所述封堵部100的轴线垂直或不垂直,优选不垂直,其优点是在载瘤动脉内调整所述封堵本体的位姿时,有利于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以及方便将所述封堵部100压握于输送装置内,方便输送。当所述第二子结构体110与所述封堵部100的轴线不垂直时,所述第二子结构体110与所述封堵部100的轴线所形成的锐角α(也即所述子结构件111与所述接合体112所形成的锐角α)可以为30°~60°。
此外,所述封堵部100与所述锚定部200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通常所述锚定部200与所述封堵部100的长度的比值为2:1~1:10,优选为1:1~1:5。以及,所述封堵部100与所述锚定部200可成角度地连接,两者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θ为90°~180°,优选为120°~150°,具体根据载瘤血管与分支血管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确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封堵系统,其包括前述的医用植入物和栓塞体。所述栓塞体优选为栓塞弹簧圈,其用于填塞至目标物的腔体内(例如动脉瘤的瘤腔内)。所述医用植入物的所述封堵部100用于设置在所述目标物之腔体的开口处,并阻止所述栓塞体从所述开口处脱出所述目标物。所述锚定部200用于设置在一具有初始曲度的预定管腔内(例如分支血管),并用于使所述封堵部100保持在所述目标物之腔体的开口处。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部和锚定部,所述封堵部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锚定部,所述锚定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所述医用植入物被配置为所述封堵部用于设置在目标物的开口处,以阻止所述目标物内的栓塞体从所述开口处脱出,所述锚定部用于设置在一具有初始曲度的预定管腔中,并用于使所述封堵部保持在所述开口处,同时所述锚定部向所述预定管腔施加作用力并改变所述预定管腔的曲度,当所述锚定部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地被降解时,所述作用力被解除,以使所述预定管腔能够恢复至所述初始曲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的全部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包括第一子结构体和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子结构体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均为圆环形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同轴且间隔地布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所述锚定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被降解时,多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相互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全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一端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一接合部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的另一者通过所述第二接合部连接,所述第二接合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合部由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胶粘剂固化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所述另一者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插入所述凹陷部,所述胶粘剂填充于所述凹陷部内,并使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凹陷部的壁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所述另一者上形成有U型的夹持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插入所述夹持部内;所述第二接合部包覆于所述夹持部的外部,并向所述夹持部施加挤压力,以使所述夹持部夹紧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的轴向投影为开环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的轴向投影为圆弧,所述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50°~35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150°~30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包括第二子结构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子结构体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子结构体同轴且间隔地布置,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结构体与所述封堵部的轴线垂直或不垂直;当所述第二子结构体与所述封堵部的轴线不垂直时,所述第二子结构体与所述封堵部所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30°~6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的长度与所述封堵部的长度之比为2:1~1:1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的长度与所述封堵部的长度之比为1:1~1:5。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锚定部成角度地连接,且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锚定部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90°~180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锚定部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120°~150°。
18.一种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栓塞体和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植入物,所述栓塞体用于填充至目标物的腔体内,所述医用植入物的所述封堵部用于设置在所述目标物之腔体的开口处,并阻止所述栓塞体从所述开口处脱出所述目标物,所述锚定部用于设置在一具有初始曲度的预定管腔内,并用于使所述封堵部保持在所述目标物之腔体的开口处。
CN202121496101.4U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Active CN215739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6101.4U CN215739208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6101.4U CN215739208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9208U true CN215739208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3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6101.4U Active CN215739208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9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30331A1 (en) Aneurysm occlusion device
US11291453B2 (en) Filamentary devices having a flexible joint for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AU2018217310B2 (en) Variable porosity intra vascular implant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9688973B (zh) 用于治疗血管畸形部的医疗装置
AU2015201369B2 (en) Improved aneurysm occlusion device
JP5619925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な血管閉鎖デバイス
JP6110427B2 (ja) 解剖学的開口部を密閉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8444668B2 (en) Expandable vascular occlusion device
JP4447175B2 (ja) 血管内に挿入される動脈瘤の塞栓形成装置
US8444667B2 (en) Device for closure of a vascular defect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the same
US9113890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ccluding vascular abnormalities
US20120310319A1 (en) Stent
EP3622901A1 (en) Aneurysm occlusion device
JPH08317992A (ja) 片寄りらせん形状および撚り合わせ形状を有する塞栓コイル
US20180221030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Endovascular and Non-Endovascular Defects in Humans Using Tandem Embolization Devices
US20180317933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Endovascular and Non-Endovascular Defects in Humans
CN215739208U (zh)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CN113274089A (zh)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CN215821052U (zh)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CN113226198A (zh) 用于治疗血管畸形的设备
US20230240686A1 (en) Occlusive devices with spiral struts for treating vascular defects
US20230190292A1 (en) Occlusive devices with petal-shaped regions for treating vascular defects
CN113274088A (zh)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Unit 401B, Building 4, No. 218, Sangtia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28

Patentee after: Suzhou Quan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unit 401, building 4, No. 218, Sangtia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hut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