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3740U - 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3740U
CN215733740U CN202121356746.8U CN202121356746U CN215733740U CN 215733740 U CN215733740 U CN 215733740U CN 202121356746 U CN202121356746 U CN 202121356746U CN 215733740 U CN215733740 U CN 215733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stator
stator assembly
stator core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67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委
张�林
杨发嘉
魏常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67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3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3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374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9043 priority patent/WO2022262787A1/zh
Priority to EP22824262.4A priority patent/EP4358372A1/en
Priority to US18/531,695 priority patent/US2024010629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该定子总成包括:定子铁芯,第一绝缘体,过桥线组,接线端子组,以及第二绝缘体;其中,第一绝缘体设于定子铁芯的第一端面上;过桥线组埋设于第一绝缘体内;每一接线端子组包括至少两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过桥线电连接,且埋设于第一绝缘体内;第二绝缘体设于定子铁芯的第二端面。电机上安装有定子总成以及转子总成,转子总成转动安装于定子总成的内腔中,定子总成为上述的定子总成。本实用新型以改善现有的定子总成上过桥线繁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适用于内转子的直流无刷电机的定子结构一般均为骨架对插工艺进行绝缘处理,如此既能保证绝缘的需要,又具有较好的工艺性。同时,该工艺所涉的骨架模具简单,设计方便,且生产过程简单,可以实现不同高度的骨架对接。然而,采用该工艺制作而成的定子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骨架强度差;过桥线堆积严重;过桥线的爬电距离短等。由于定子绕组是需要同控制器进行电连接的,所以二者之间的繁杂的走线不仅使得电机内部结构杂乱无章,而且还为后期的维修工作增加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以改善现有的定子总成上过桥线繁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总成,包括:定子铁芯、第一绝缘体、过桥线组、接线端子组和第二绝缘体。其中,定子铁芯上设置有多个绕线齿,相邻绕线齿之间形成有间隔槽;第一绝缘体包塑设置于定子铁芯的第一端面上;过桥线组埋设于第一绝缘体内;每一接线端子组包括至少两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过桥线电连接,且部分埋设于第一绝缘体内;第二绝缘体包塑设置于定子铁芯的第二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第一绝缘体包括第一环体,第一环体的内侧均匀的设有若干个第一齿,每一第一齿的一侧设有挡边,挡边凸出至第一环体的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第二绝缘体包括第二环体,第二环体的内侧均匀的设有若干个第二齿,第二齿的一侧设有挡边,挡边凸出至第二环体的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挡边上设置有固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挡边与漆包线绕组相接触的一侧表面为圆柱面,圆柱面以与定子铁芯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第一环体的第一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支架,接线端子穿过支架延伸至支架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第一绝缘体设置有覆盖在间隔槽一端壁体上的第一槽体绝缘件,第二绝缘体设置有覆盖在间隔槽另一端壁体上的第二槽体绝缘件,第一槽体绝缘件和第二槽体绝缘件相向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第一齿两侧的第一槽体绝缘件侧壁与第一环体之间通过第一圆角过渡;第二齿两侧的第二槽体绝缘件侧壁与第二环体之间通过第二圆角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第一圆角和/或第二圆角的半径大于等于漆包线绕组内漆包线直径的1.5倍。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过桥线组内的过桥线包括:第一圆弧体、第二圆弧体以及过度体,第一圆弧体通过过度体与第二圆弧体相连,第一圆弧体的半径与第二圆弧体的半径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每一接线端子组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第一接线端子包括:连接部与接线部,连接部与所述过桥线固定连接,连接部的远离过桥线的一端设有插线脚,接线部自连接部中弯折而出,并向背离定子铁芯中心的一侧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包括:连接部与接线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过桥线固定连接,所述接线部自所述连接部中弯折而出,并向背离定子铁芯中心的一侧弯折。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示例中,定子总成还包括:绕组,绕组的数量与定子铁芯的绕线齿齿数相对应,绕组的接线头就近电连接第一接线端子或第二接线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中还提供一种电机,电机上安装有定子总成以及转子总成,转子总成转动安装于定子总成的内腔中,定子总成包括:定子铁芯、第一绝缘体、过桥线组、接线端子组和第二绝缘体。其中,定子铁芯上设置有多个绕线齿,相邻绕线齿之间形成有间隔槽;第一绝缘体包塑设置于定子铁芯的第一端面上;过桥线组埋设于第一绝缘体内;每一接线端子组包括至少两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过桥线电连接,且部分埋设于第一绝缘体内;第二绝缘体包塑设置于定子铁芯的第二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电机一示例中,转子总成包括:转子铁芯以及安装于转子铁芯内腔中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至少覆盖转子铁芯与转轴的配合面。
在本实用新型电机一示例中,绝缘层为BMC层。
在本实用新型电机一示例中,转轴上安装有风扇,风扇位于转子铁芯与转轴的输出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电机一示例中,转轴上还设有平衡环,平衡环设置于转子铁芯与风扇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电机一示例中,转轴上还设有感应磁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别设于定子铁芯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的第一绝缘体以及第二绝缘体增强漆包线绕组的绝缘性、以及骨架强度,并且将过桥线设于第一绝缘体的内部,部分露在包塑体外部的接线端子与过桥线电连接以实现过桥线的导电作用,省去了绕组与控制器之间复杂的导线连接,从而使得机壳内部的线路布局简洁,且便于后期维护。此外,第一绝缘体以及第二绝缘体同定子铁芯构成包塑定子,由于包塑定子中不存在对插骨架之间的缝隙,从而提高了定子总成的安全性能;同时,包塑定子包塑时壁厚较小,从而能够增加定子绕线槽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于一实施例中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于一实施例中的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拆除定子铁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绝缘体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绝缘体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过桥线组于一实施例中的过桥线的排列关系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过桥线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于一实施例中的接线方式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电机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与转子总成于一实施例中的装配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转子总成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转子总成中定子铁芯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定子铁芯;101、绕线齿;102、间隔槽;2、第一绝缘体;21、第一环体;211第一环体的第一端面;212第一环体的第二端面;22、第一齿;23、第一挡边;24、支架;25、第一槽体;26、第一槽体绝缘件;27、第一圆角;3、第二绝缘体;31、第二环体;311、第二环体的第一端面;312、第二环体的第二端面;32、第二齿;33、第二挡边;34、第三挡边;341、固定孔;35、第二槽体;36、第二槽体绝缘件;37、第二圆角;4、过桥线;41、第一圆弧体;42、第二圆弧体;43、过度体;5、接线端子;51、第一接线端子;511、第一连接部;512、第一接线部;513、插线脚;514、第一通孔;52、第二接线端子;521、第二连接部;522、第二接线部;523、第二通孔;6、感应磁环;7、第一盖体;8、第二盖体;9、固定螺栓;10、转子铁芯;11、转轴;12、风扇;13、转轴的输出端;14、轴承;15、平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请参阅图1至图11。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实用新型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实用新型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请具体参阅图1、图2和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以改善现有的定子总成上过桥线繁杂的问题,定子总成包括:定子铁芯1,第一绝缘体2,过桥线组(埋入至第一绝缘体2内未示出),接线端子组,以及第二绝缘体3。其中,定子铁芯1上设置有多个绕线齿101,相邻绕线齿101之间形成间隔槽102,第一绝缘体2设于定子铁芯1的第一端面上,第一绝缘体2包塑设置于定子铁芯1的一端,其部分覆盖定子铁芯1的第一端面;过桥线组埋设于在第一绝缘体2内,本实用新型中过桥线组内过桥线的数量根据电机相数确定,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机为三相电机,过桥线组包括三根过桥线4;接线端子组的组数与过桥线的数量相对应,例如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一过桥线上均设有一接线端子组,每一接线端子组包括至少两个接线端子5,接线端子5的数量可以视电机极数进行确定,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机极数为6极,过桥线组包括三根过桥线4,每一过桥线4上连接有两个接线端子5,接线端子5与过桥线4电连接,且接线端子4部分埋嵌在第一绝缘体2的内部,部分露在第一绝缘体2的外部;第二绝缘体3设于定子铁芯1的第二端面上,并部分覆盖在定子铁芯1的第二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绝缘体2以及第二绝缘体3同定子铁芯1构成包塑定子,包塑定子使用塑料注塑工艺,将定子铁芯1与骨架(该骨架由第一绝缘体2与第二绝缘体3构成)形成一个紧固体;从而使得骨架与定子铁芯合为一体,绕组与定子铁芯1之间被骨架间隔,实现加强绝缘;使用骨架注塑工艺,有助于骨架的饱和,增强骨架支撑强度,从而有足够的厚度,保证爬电距离;并且增强了骨架在定子铁芯1上的附着力;因此,包塑定子的骨架强度比对插骨架更强。由于包塑定子不存在对插骨架之间的缝隙,从而降低了爬电风险;同时,包塑定子的包塑材料的壁厚较小,从而能够增加定子绕线槽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过模具、高压射速机将定子铁芯,注塑材料,过桥线紧密固定在一起,过桥线位于注塑材料中。将过桥线4注塑到第一绝缘体2内,既满足了过线性能要求,又使端面整洁;过桥线4深埋在注塑材料里面,既紧固,又可以保证过电的绝缘距离,符合安规标准要求。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2包括第一环体21,第一环体21的内侧均匀的设有若干个第一齿22,第一齿22设有第一挡边23,第一挡边23凸出至第一环体21的表面。
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环体的第一端面211上均匀的设若干个支架24,接线端子5穿过支架24并延伸至支架24的外部。支架24的数量与接线端子5的数量对应,支架24与第一环体2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支架24能够有效增加接线端子5的爬电距离,以符合安规,并增加电机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图3、图4以及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2上设置有覆盖在间隔槽102一端壁体上的第一槽体绝缘件26,相邻两个第一齿22之间形成第一槽体25,第一槽体绝缘件26与第一槽体25贯通,第一槽体绝缘件26与第一槽体25为一体结构,第二绝缘体3上设置有覆盖在间隔槽102另一端壁体上的第二槽体绝缘件36,相邻两个第二齿32之间形成第二槽体35,第二槽体绝缘件36与第二槽体35贯通,第二槽体绝缘件36与第二槽体35为一体结构,第一槽体绝缘件26和第二槽体绝缘件36相向伸出。第一槽体绝缘件26与第二槽体绝缘件36匹配使用将定子铁芯1上相邻的两绕线齿101之间的间隔槽102的槽体遮盖住绝大部分,第一槽体绝缘件26与第二槽体绝缘件36之间仅留有微小空隙。这样能够有效增加绕组与定子铁芯1之间的绝缘性。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齿22两侧的第一槽体绝缘件26侧壁与第一环体21之间通过第一圆角27过渡;第二齿32两侧的第二槽体绝缘件36侧壁与第二环体31之间通过第二圆角37过渡。第一圆角27和第二圆角37的半径大于等于漆包线绕组内漆包线直径的1.5倍。这样设置可以减少第一绝缘体2和第二绝缘体3对绕组内漆包线的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环体21、第一齿22,支架24,第一挡边23,第一槽体绝缘件26为一体成型结构。
请参阅图2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体3包括第二环体31,第二环体31的内侧均匀的设有若干个第二齿32,第二齿32的一侧设有第二挡边33,第二齿32的齿根处设置有第三挡边34,第二挡边33和第三挡边34均凸出至第二环体31的表面。
第一齿21的数量,第二齿31的数量与定子铁芯1的绕线齿齿数相对应,且第一齿21,第二齿31与定子铁芯1的齿一一对应安装,构成包塑定子的齿。三者匹配使用用于缠绕漆包线绕组。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一实施例中,第一挡边23、第二挡边33、第三挡边34与漆包线绕组相接触的一侧表面均为圆柱面,圆柱面以与定子铁芯1同轴设置。一方面第一挡边23、第二挡边33、第三挡边34的设置可以保证绕组内的漆包线在设定的堆叠高度内分层设置,另一方面与定子铁芯1同轴设置的圆柱面可以减少绕组与各挡边之间的摩擦损坏。
请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三挡边34上设有固定孔341,第三挡边34朝向定子铁芯中心的端部为第三曲面。第三曲面可以为圆柱面,并与定子铁芯同轴设置,这种设计有助于转子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环体31,第二齿32,第二挡边33,第二槽体绝缘件36以及第三挡边34为一体成型结构。
请参阅图6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过桥线4包括:第一圆弧体41、第二圆弧体42以及过度体43,第一圆弧体41通过过度体43与第二圆弧体42相连,第一圆弧体41与第二圆弧体42同心但半径不同。请参阅图6,过桥线组中的过桥线4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的过桥线4之间的间隙大于等于1mm,该间隙由第一绝缘体填充,从而保证二者之间的绝缘。过桥线4可以为铜带片,第一圆弧体41、第二圆弧体42以及过度体4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嵌入在第一绝缘体2内的过桥线铜带片,解决了电枢线堆积现象,实现了定子总成表面简洁,生产工艺简单。且能够将绕组与过桥线铜带片进行点焊,机械化程度高,防止出错。
请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一接线端子组包括第一接线端子51以及第二接线端子52。第一接线端子51沿定子铁芯的轴向的长度H大于第二接线端子52沿定子铁芯的轴向的长度h。
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接线端子51包括:连接部与接线部,其中,连接部即为第一连接部511,接线部即为第二接线部512,第一连接部511与过桥线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511的远离过桥线的一端设有插线脚513,第一连接部511与第一接线部512为一体结构,第一接线部512自第一连接部511中弯折而出后在第一连接部511中形成第一通孔514,第一接线部512朝向背离定子铁芯1定子铁芯1中心的一侧弯折伸出。第一连接部511、第二接线部512以及插线脚51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接线端子52包括:连接部及接线部,其中,连接部即为第二连接部521,接线部即为第二接线部522,第二连接部521与过桥线4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521与第二接线部522为一体结构,第二接线部522自第二连接部521中弯折而后在第二连接部521中形成第二通孔523,第二接线部522朝向背离定子铁芯1定子铁芯中心的一侧弯折伸出。第二连接部521与第二接线部522为一体成型结构。
请参阅图8,第一接线端子51的第一接线部512用于悬挂就近的绕组的接线头,并通过点焊与就近的绕组的接线头电连接,并通过插线脚513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起到接电的作用。第二接线端子52的第二接线部522用于悬挂就近的绕组的接线头,并通过点焊与就近的绕组的接线头电连接,作为引线节点,起到引线的作用。上述接线头可以是单个绕组的单独引出的接线头,也可以是一根导线上需要接电的接电部位,即相邻的、且并联的绕组可由一根导线直接进行缠绕,缠绕后直接将相邻绕组间的导线就近搭在接线端子上,然后点焊时漆包线绕组的外绝缘层会被高温融掉,从而能够进行电连接,实现并联。第一接线端子51与第二接线端子52可以均由铜制成。第一接线端子51与第二接线端子52的设置位置可以按需设定,例如,其中一者设于第一圆弧体41上,另一者设于第二圆弧体42上。
请参阅图8,上述定子总成还包括:绕组。绕组的数量与定子铁芯1的绕线齿齿数相对应,绕组的接线头就近与接线端子5(未示出)电连接。绕组通过机器绕线到包塑定子的齿上,进行跨齿绕线,定子齿依次绕线;绕组使用并联绕线方式,绕组的接线头可以点焊于接线端子上。第一接线端子51的第一接线部512,第二接线端子52的第二接线部522的弯折形成勾挂绕组接线头的挂钩,绕组按需依次挂到过桥线铜带片的挂钩上,然后进行点焊;点焊后漆包线绕组与过桥线铜带片紧密连到一体,使用点焊工艺进行点焊,即可以保证引线焊接的可靠性,又可以使定子总成端面无杂乱的绕组或漆包线堆积。
在本实用新型定子总成中,骨架在注塑时候内嵌过桥线,过桥线4为铜带片,第一接线端子51的第一接线部512,第二接线端子52的第二接线部522的弯折形成勾挂绕组接线头的挂钩,绕组绕固在包塑定子的齿(该齿包括第一齿21、第二齿31,以及定子铁芯1的齿,第一齿21与第二齿31分别位于定子铁芯1的齿的两个端面上)上,绕组的接线头就近挂到铜带片的挂钩上,多齿绕线进行并联。绕线后不需要进行绕组走线布局,将漆包线绕组接头通过点焊直接连接过桥线,过桥线再通过第一接线端子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其中,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运转。因此,使得电机定子生产工艺变的更为简洁简单。
请参阅图9-图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电机上安装有第一盖体7,第二盖体8,定子总成以及转子总成,转子总成转动安装于定子总成的内腔中,定子总成为上述的定子总成,第一盖体7与第二盖体8分别设于定子总成的定子铁芯的两个端面上;第一盖体7同第二盖体8通过固定螺栓9进行固定。
上述电机相较于现有的对插式电机,由于其定子总成的生产工艺简单,绝缘性能优良,所以使得该电机在生产过程中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以及成品率。
请参阅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转子总成包括:转子铁芯10以及安装于转子铁芯10内腔中的转轴11,转轴11上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至少覆盖转子铁芯与转轴的配合面(未示出)。绝缘层将转子铁芯10与转轴11进行绝缘隔离,实现加强绝缘,保证电机转轴输出端的安全;从而满足电机的高电压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绝缘层为BMC(Bulk Molding Compound,团状模塑料)层。转子铁芯10与转轴11通过BMC粉压铸一体。在转轴10与转子铁芯11之间充分填充BMC材质物料,不仅能够使转轴10与转子铁芯10进行隔离绝缘,还能够使电机转轴10与转子铁芯11不直接接触;如此,既能满足电机绝缘要求,又能满足电机的旋转的冲击要求。
上述定子总成与转子总成形成一个双绝缘结构,可以保证电机输出转轴的安全,通过此方案,可以做高电压电机,使得电机品泰华更为宽广;同时,可以将定子总成做的整体简洁,且生产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请参阅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转轴11上安装有风扇12,风扇12位于转子铁芯10与转轴的输出端13之间。转轴11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轴承14。
请参阅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转轴11上还设有平衡环15,平衡环15设置于转子铁芯10与风扇12之间。
请参阅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转轴11上还设有感应磁环6。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别设于定子铁芯1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的第一绝缘体2以及第二绝缘体3增强漆包线绕组的绝缘性、以及骨架强度,并且将过桥线4设于第一绝缘体2的内部,部分露在第一绝缘体体2外部的接线端子5与过桥线4电连接以实现过桥线的导电作用,省去了绕组与控制器之间复杂的导线连接及走线,从而使得机壳内部的线路布局简洁,且便于后期维护。此外,第一绝缘体2以及第二绝缘体3同定子铁芯1构成包塑定子,而包塑定子因为没有了对插骨架之间的缝隙,也就没有爬电距离风险;同时,包塑定子包塑时壁厚可以做到足够薄,从而能够使定子绕线槽面积足够大。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4)

1.一种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芯,其上设置有多个绕线齿,相邻绕线齿之间形成有间隔槽;
第一绝缘体,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一端面上;
过桥线组,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内;
接线端子组,每一所述接线端子组包括至少两个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过桥线电连接,且部分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内;
第二绝缘体,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二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第一环体,所述第一环体的内侧均匀的设有若干个第一齿,每一所述第一齿的一侧设有挡边,所述挡边凸出至所述第一环体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第二环体,所述第二环体的内侧均匀的设有若干个第二齿,所述第二齿的一侧设有挡边,所述挡边凸出至所述第二环体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与漆包线绕组相接触的一侧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圆柱面以与所述定子铁芯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的第一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支架,所述接线端子穿过所述支架延伸至所述支架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上设置有覆盖在所述间隔槽一端壁体上的第一槽体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体上设置有覆盖在所述间隔槽另一端壁体上的第二槽体绝缘件,所述第一槽体绝缘件和第二槽体绝缘件相向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两侧的所述第一槽体绝缘件侧壁与所述第一环体之间通过第一圆角过渡;所述第二齿两侧的所述第二槽体绝缘件侧壁与所述第二环体之间通过第二圆角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线组内的过桥线包括:第一圆弧体、第二圆弧体以及过度体,所述第一圆弧体通过所述过度体与所述第二圆弧体相连,所述第一圆弧体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圆弧体的半径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线端子组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连接部与接线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过桥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过桥线的一端设有插线脚,所述接线部自所述连接部中弯折而出,并向背离定子铁芯中心的一侧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包括:连接部与接线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过桥线固定连接,所述接线部自所述连接部中弯折而出,并向背离定子铁芯中心的一侧弯折。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总成还包括:绕组,所述绕组的数量与所述定子铁芯的绕线齿齿数相对应,所述绕组的接线头就近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或第二接线端子。
13.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安装有定子总成以及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转动安装于所述定子总成的内腔中,所述定子总成包括:定子铁芯,第一绝缘体,过桥线组,接线端子组以及第二绝缘体,其中,所述定子铁芯上设置有多个绕线齿,相邻绕线齿之间形成有间隔槽;第一绝缘体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一端面上;过桥线组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内;每一所述接线端子组包括至少两个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过桥线电连接,且部分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内;第二绝缘体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二端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总成包括:转子铁芯以及安装于转子铁芯内腔中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至少覆盖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转轴的配合面。
CN202121356746.8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 Active CN215733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6746.8U CN215733740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
PCT/CN2022/099043 WO2022262787A1 (zh) 2021-06-17 2022-06-16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EP22824262.4A EP4358372A1 (en) 2021-06-17 2022-06-16 Brushless dc motor
US18/531,695 US20240106292A1 (en) 2021-06-17 2023-12-07 DC brushless mo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6746.8U CN215733740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3740U true CN215733740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6746.8U Active CN215733740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37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2787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CN115714476A (zh) * 2023-01-06 2023-02-24 南京胜捷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无刷电子风扇电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2787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CN115714476A (zh) * 2023-01-06 2023-02-24 南京胜捷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无刷电子风扇电机
CN115714476B (zh) * 2023-01-06 2023-04-18 南京胜捷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无刷电子风扇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33740U (zh) 一种定子总成和包含该定子总成的电机
CN102163885B (zh) 电机及其定子用连接器
US9859759B2 (en) Stator assembly with dual coating layers on stator core thereof
TWI815630B (zh) 定子、扁線電機、動力總成和車輛
CN104335457B (zh) 用于电动机的定子系统
CN108462277A (zh) 用于定子组件的分布式连接环组件
TW201521330A (zh) 集中繞組馬達
CN208461568U (zh) 一种绕组定子及电动机
TWI751474B (zh) 馬達
KR20210012408A (ko)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CN210608719U (zh) 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扁线定子
US20240106292A1 (en) DC brushless motor
US20150061433A1 (en) Electricity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ring
CN112186934B (zh) 一种扁线电机的汇流排以及扁线电机
JP7339831B2 (ja) ステータ
CN215733832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JP6496229B2 (ja) 回転電機
EP2398131A2 (en) Wiring component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for vehicle
CN102308457A (zh) 直流电机
CN110768410A (zh) 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扁线定子
CN114337039B (zh) 定子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
WO2018218899A1 (zh) 压缩机用电机定子、永磁电机以及压缩机
WO2021056853A1 (zh) 定子、电机及车辆
WO2018163414A1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15714476B (zh) 一种汽车无刷电子风扇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