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9179U - 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9179U
CN215729179U CN202122355227.6U CN202122355227U CN215729179U CN 215729179 U CN215729179 U CN 215729179U CN 202122355227 U CN202122355227 U CN 202122355227U CN 215729179 U CN215729179 U CN 215729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body
flat
preventing
glue
midd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52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岭
徐会文
吴东
赵朋娜
党云刚
黄中文
赵川
陈�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52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9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9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9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包括:屏体;中框结构,设置于所述屏体;其中,所述中框结构包括扁平抓钩结构,所述扁平抓钩结构可与所述屏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扁平抓钩结构钩住屏体顶部左右两侧的设置方式,实现防止漏光点或长条形状亮边的目的,从而保证维修后不会开胶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合屏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贴合屏存在较高的开胶风险,玻璃脱胶整改大多采取改善生产作业手法、清洁中框度、背板平整度(外扩、变形管控)、更改胶条、加底涂剂、更改胶条材质等措施,采取改善措施后需要重新进行摸底验证,并且试验成本较高与试验消耗的时间较久;另外,现有的液晶屏的黑框贴合屏,屏体边缘都存在黑边框,这种黑边是在屏体上是无法消除的它对应的是点亮像数点的供电线,贴合屏贴合屏边框边缘存在轻微点状或者长条的透光处,并且随着环境温度和使用时间而变得更加严重。
在现有的屏幕设计与实施方案中,屏体边缘在客户家黑暗环境下特定角度下屏体边缘可见漏光点,或者是长条形状亮边,电视越大现象越严重,(OLED电视除外,因为其发光原理不一样);屏体内部一但出现问题,不管是在产线生产,还是保修期前后,需要对其进行维修就必须割掉泡棉胶条,一但胶条用的不对,或者是保压不够,工作环境达不到要求、中框清洁达不到要求,操作手法达不到要求,都会引起开胶,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贴合屏开胶风险较大导致漏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中,包括:
屏体;
中框结构,设置于所述屏体;
其中,所述中框结构包括扁平抓钩结构,所述扁平抓钩结构可与所述屏体固定连接。
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中,还包括胶条结构,所述胶条结构的两端与所述中框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中,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还包括边框结构,所述边框结构与所述中框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胶条结构与所述边框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中,所述屏体与所述胶条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中框结构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屏体配合。
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中,所述屏体边缘设置有黑框,所述扁平抓钩结构设置为“凵”字型,所述屏体黑框与所述扁平抓钩结构配合
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中,所述扁平抓钩结构的宽度小于所述屏体黑框的宽度。
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中,所述扁平抓钩结构的宽度与所述屏体黑框宽度相同。
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中,所述中框结构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背景灯结构。
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
所述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边框结构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包括:屏体;中框结构,设置于所述屏体;其中,所述中框结构包括扁平抓钩结构,所述扁平抓钩结构可与所述屏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扁平抓钩结构钩住屏体顶部左右两侧的设置方式,实现防止漏光点或长条形状亮边的目的,从而保证维修后不会开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的立体透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震胶条与屏体连接的平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透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屏体与中框装配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贴合屏存在开胶风险,PVT阶段气候试验老标准开展318款,脱胶10款,一次通过率为96.9%,新标准开展137款,脱胶7款,一次通过率为94.9%,DVT阶段气候、寿命信赖性试验内外销多个机型上均出现玻璃脱胶现象;寿命信赖性试验DVT脱胶8款,一次通过率为94.4%,PVT脱胶14款,一次通过率为93.8%;玻璃脱胶整改大多采取改善生产作业手法、清洁中框度、背板平整度(外扩、变形管控)、更改胶条、加底涂剂、更改胶条材质等措施,玻璃贴合可靠性涉及多个方面,须全流程关注管控。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得出生产作业环境、中框清洁表面、背板平整度(外扩、变形管控)、胶条、底涂剂、胶条材质等关键环节,都需要严格管控。一但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异常或者是操作不到位,就可能出现开胶,也就是说这种方案开胶风险特别大,比如只要更换里面任何一种物料,磨具成形前出现任何一点偏差,生产环节稍微有一点变动就有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摸底验证,并且试验成本较高与试验消耗的时间较久,一轮玻璃负重试验10天;现有的液晶屏的黑框贴合屏,屏体边缘都存在黑边框(即黑边)32寸至85寸黑边宽度在5㎜至7㎜之间,这种黑边是在屏体上是无法消除的它对应的是点亮像数点的供电线,实际上贴合屏上还是有黑框的,贴合屏贴合屏边框边缘或多或少都存在轻微点状或这是长条的透光处,在黑暗的特定角度是可以看得到的,并且随着环境温度和使用时间而变得更加严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如图1或图4所示,包括:屏体100;中框结构200,设置于所述屏体100;其中,所述中框结构200包括扁平抓钩结构210,所述扁平抓钩结构210可与所述屏体100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2或图4所示,所述屏体100设置为液晶屏体,屏体带有黑框,中框结构200设置为中框200,中框200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中框200前侧(即图2的下方)设置有硅胶扁平抓钩210,所述中框200的内壁后侧(即图2的上方)设置有卡扣220,中框200通过硅胶扁平抓钩210和卡扣220与屏体100固定连接,中框后侧设置有安装三色背景灯230的凹槽,边框结构600设置为边框,边框600内壁的一边设置有防震胶条300,边框600内壁的其他三边与中框20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的较佳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扁平抓钩结构钩住屏体顶部左右两侧的设置方式,实现防止漏光点或长条形状亮边的目的,从而保证维修后不会开胶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框结构200设置为呈“凵”字型(即具有三边)的中框200,所述扁平抓钩结构210设置为硅胶扁平抓钩210,所述硅胶扁平抓钩210设置在所述中框200的内侧,所述硅胶扁平抓钩210呈“凵”字型。
进一步,所述硅胶扁平抓钩210的颜色设置为与屏体黑框一致的黑色,所述中框200的硬度设置为8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还包括胶条结构300,所述胶条结构300的两端与所述中框结构200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胶条结构300设置为防震胶条300,所述防震胶条3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框200的两头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震胶条300与所述中框200形成首尾相接的整体。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还包括边框结构600,所述边框结构600与所述中框结构200固定连接,所述胶条结构300与所述边框结构600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边框结构600设置为呈长方形状的边框600,所述中框200与所述防震胶条300形成的整体设置在所述边框600内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4所示,所述屏体100与所述胶条结构300固定连接,所述中框结构200上设置有卡扣结构220,所述卡扣结构220与所述屏体100配合。
具体地,屏体100与边框600内壁上的防震胶条300固定连接,所述卡扣结构220设置为多个卡扣220,所述中框200的三边上分别设置有卡扣。
所述屏体边缘设置有黑框,所述扁平抓钩结构设置为“凵”字型,所述屏体黑框与所述扁平抓钩结构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4所示,所述扁平抓钩结构210的宽度小于所述屏体100黑框的宽度。
具体地,所述硅胶扁平抓钩210的宽度设置为所述屏体100黑框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中框厚度设置为0.7mm。
因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屏体插入中框后,硅胶扁平抓钩与预先贴在边框内壁上的防震胶条合并形成整体,从而避免出现漏光点或长条形状亮边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扁平抓钩结构210的宽度与所述屏体黑框宽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中框结构200上设置有凹槽(图中未标出),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背景灯结构230。
具体地,所述凹槽设置为“凵”字型,所述背景灯结构230设置为三色背景灯(加工中框时预先埋入或贴上三色背景灯)。
进一步,所述中框200设置为透明导光材质,靠近内部一侧进行遮光处理。
因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硅胶扁平抓钩上显示屏体背景颜色灯效,提供全新扩展视觉效果,从而烘托出身临其境的环境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800,所述壳体800与所述边框结构600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壳体800设置为灯箱后壳800,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扩散膜片700、导光板(图中未标出)。
进一步,所述灯箱后壳800内贴有灯条和反射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设置为电视机。
屏体装配工作原理:将屏体100插入中框200的硅胶扁平抓钩210中,如图6所示;将扩散膜片700与导光板安装在屏体100上,将防震胶条300贴入边框600一侧内壁,将边框600与屏体100和中框200卡装;将灯箱后壳800与边框600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包括:屏体;中框结构,设置于所述屏体;其中,所述中框结构包括扁平抓钩结构,所述扁平抓钩结构可与所述屏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扁平抓钩结构钩住屏体顶部左右两侧的设置方式,实现防止漏光点或长条形状亮边的目的,从而保证维修后不会开胶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体;
中框结构,设置于所述屏体;
其中,所述中框结构包括扁平抓钩结构,所述扁平抓钩结构可与所述屏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条结构,所述胶条结构的两端与所述中框结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屏体开胶结构还包括边框结构,所述边框结构与所述中框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胶条结构与所述边框结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体与所述胶条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中框结构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屏体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体边缘设置有黑框,所述扁平抓钩结构设置为“凵”字型,所述屏体黑框与所述扁平抓钩结构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抓钩结构的宽度小于所述屏体黑框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抓钩结构的宽度与所述屏体黑框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结构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背景灯结构。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防止屏体开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边框结构固定连接。
CN202122355227.6U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5729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5227.6U CN215729179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5227.6U CN215729179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9179U true CN21572917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5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5227.6U Active CN215729179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9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91940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0959685B1 (ko) 백라이트 고정 어셈블리
CN101952641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17206512A1 (zh) 背光模组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JPH1116068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819927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thereof
US6339457B1 (en) Cas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15729179U (zh) 一种防止屏体开胶结构及显示装置
JP3667792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01382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30913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KR101260015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159996B2 (en) Backlight system with exchangeable light sourc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KR10243655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모듈
WO2017177723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528867U (zh)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CN210323669U (zh) 一种减少车载全贴合显示屏mura的安装结构
CN210073164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背光模组
KR10172848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09014861U (zh) 超薄双面显示模组
CN210015254U (zh) 一种异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110703482A (zh) 一种大尺寸液晶模组装配工艺
KR100526003B1 (ko) 엘시디 모듈
CN111025762A (zh)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CN109307944A (zh) 超薄双面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