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6711U - 可见光检测笔 - Google Patents

可见光检测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6711U
CN215726711U CN202122238441.3U CN202122238441U CN215726711U CN 215726711 U CN215726711 U CN 215726711U CN 202122238441 U CN202122238441 U CN 202122238441U CN 215726711 U CN215726711 U CN 215726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laser
visible light
fiber adapter
spl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84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384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6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6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6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见光检测笔,该可见光检测笔包括壳体、激光器以及分光器,所述激光器和所述分光器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激光器用于生成可见的检测激光,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光器具有多个输出端,以将所述检测激光分为多路输出,每个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对应连接有一个光纤适配器接头,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用于与待检测的光纤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见光检测笔可根据需要同时对多个光纤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可见光检测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光检测笔。
背景技术
可见光检测笔是常用的光纤检测设备,用于实现光纤故障检测,例如利用可见光检测笔判断光纤断点、弯曲半径等。其检测距离可以为:5Km、10Km、15Km、20Km、25Km、30Km、35Km、40Km等。
可见光检测笔具有激光器和光纤适配器,激光器和光纤适配器接头相连,激光器用于生成预设波长的可见激光。可见光检测笔开机后,可见激光可经由光纤适配器接头射出。光纤适配器接头与待检测的光纤连接后,可见激光可射入待检测的光纤内部,通过待检测光纤的远离可见光检测笔的一端是否有可见激光射出,判断待检测光纤是否具有断点。
然而,当需要对多个光纤进行检测时,通常只能配备多个可见光检测笔或者通过一个可见光检测笔,对多个光纤依次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见光检测笔,其中,可见光检测笔可同时对多个光纤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见光检测笔,其包括壳体、激光器以及分光器,所述激光器和所述分光器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激光器用于生成可见的检测激光,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光器具有多个输出端,以将所述检测激光分为多路输出,每个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对应连接有一个光纤适配器接头,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用于与待检测的光纤连接。
其中,可见光检测笔包括壳体、激光器和分光器,激光器和分光器均设置在壳体内,以通过壳体形成防护。激光器用于生成检测激光,分光器用于将检测激光分多路输出。这样,可见光检测笔的多个输出端可同时发出检测激光,以同时对多个待检测的光纤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高,使用较为方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器为多个,多个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相连,以提高光纤适配器接头处射出的检测激光的能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均与所述壳体相连,且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多个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间隔设置,可见光检测笔的外观较为简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见光检测笔设有多个连接光纤,连接光纤的一端与分光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光纤适配器接头相连;其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转轴以及弹性件,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光纤可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卷绕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这样,既可以同时对具有较大间距的不同光纤进行检测,又可以简化可见光检测笔的外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见光检测笔还包括多个防尘件,每个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防尘件,所述防尘件可拆卸的扣设在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外。这样,通过设置防尘件,可以避免灰尘等异物落在光纤适配器接头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件为弹性件。
这样,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缓和外物对光纤适配器接头形成的碰撞强度,避免光纤适配器接头因受到外物撞击出现碰撞损伤,提高光纤适配器接头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件为遮光件。这样,即使可见光检测笔处于开机状态,当光纤适配器接头上扣设有防尘件时,该光纤适配器接头也不会有可见激光射出,工作人员可选择性的使用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中的任意一者或多者对光纤进行检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见光检测笔还包括连接件,每个所述防尘件均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相连。这样,各个防尘件均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壳体上,当可见光检测笔处于检测状态中时,防尘件也不会脱离壳体,避免防尘件丢失。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见光检测笔还包括电池和发光件;所述激光器、所述分光器和所述发光件分别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发光件用于提供照明。
这样,根据待检测光纤的使用环境,例如在无照明条件下对光纤进行检测,可选择性的打开发光件,发光件发出光线并提供照明,使用较为方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件包括发光二极管,成本较低,易于获取。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见光检测笔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见光检测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激光器、分光器以及光纤适配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光纤适配器接头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1:电源开关;12:电源指示灯;
20:激光器;
30:分光器;
40:光纤适配器接头;
50:电池;
60:防护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可见光检测笔通常为笔式结构,可见光检测笔具有输出端,该输出端设有光纤适配器接头。使用可见光检测笔对待检测光纤进行检测时,光纤适配器接头与待检测光纤的一端连接。可见光检测笔开机后,查看待检测光纤的另一端是否有可见激光射出。若有可见激光射出,则可认为该待检测光纤无断点。
可见光检测笔通常只具有一个输出端,也就只能对一根光纤进行检测。当需要对多根光纤进行检测时,用户需要配备多个可见光检测笔,每个可见光检测笔对应检测一根光纤,这样,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个可见光检测笔进行开启检测操作。或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一个可见光检测笔,先后对多根光纤进行检测。然而,上述检测方式的检测效率均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见光检测笔,其具有分光器,可以使得可见光检测笔具有多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对应设置一个光纤适配器接头。这样,对多根光纤进行检测时,只要将光纤适配器接头与对应的光纤进行连接即可,可见光检测笔开机后,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处同时具有可见激光射出,以同时对多根光纤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见光检测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激光器、分光器以及光纤适配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光纤适配器接头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见光检测笔,其包括壳体10、激光器20以及分光器30,激光器20和分光器30均位于壳体10内,激光器20用于生成可见的检测激光,激光器20的输出端与分光器30的输入端相连,分光器30具有多个输出端,以将检测激光分为多路输出,每个分光器30的输出端对应连接有一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光纤适配器接头40用于与待检测的光纤连接。
具体的,可见光检测笔包括壳体10、激光器20和分光器30。激光器20和分光器30均位于壳体10内,以通过壳体10形成防护。壳体1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金属等。可选的,壳体1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成本较低、重量较小,且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激光器20用于生成可见的检测激光,检测激光的颜色可以为红色、蓝色、绿色或蓝紫色等。可选的,本实施例以检测激光的颜色为红色为例进行说明,其波长可以为630nm-670nm。
激光器20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半导体激光器,其尺寸较小,易于装配于尺寸较小的壳体10内,易于携带。
分光器30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种类。示例性的,分光器30具有镜片分光组件,激光器20产生的检测激光通过镜片分光组件分为多路,多路激光通过光纤分别输送至各个输出端。本实施例不对分光器30的种类、结构等进行限制。
输出端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光纤适配器接头40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种类,用于与待检测光纤的端部相连。其可以适用于光纤不同种类的接口,例如SC(Standard Connector)接口、ST(Straight Tip)接口或FC(Fiber Connector)接口等,适用范围较广。
可见光检测笔还可以设置防护件60,防护件60上是有贯穿的容置孔,光纤适配器接头40穿设在容置孔内。其中,防护件60的一端与壳体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暴露出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且防护件60凸出壳体10的凸出高度大于光纤适配器接头40凸出壳体的凸出高度。
其中,为便于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与待检测光纤连接,防护件60上可以设置弧形缺口(如图1和图2所示)。
防护件60的材质可为塑料、金属等,硬度较高,不易于变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检测笔还包括电池50,激光器20和分光器30均与电池50电连接,以通过电池50为激光器20、分光器30等提供电能。其中,壳体10内可以设置电池仓,电池50可拆卸的连接在电池仓内,以便于更换电池50。
其中,电池50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5号电池,易于获取,电池5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电池50串联设置在电池仓内。
可以理解的,壳体10上可设置与电池50电连接的电源开关11以及电源指示灯12。打开电源开关11时,激光器20和分光器30均与电池50电连接,且电源指示灯12发光。
这样,通过在可见光检测笔内设置分光器30并同时设置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可见光检测笔开启后,可同时在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处射出检测激光。工作人员可将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连接在不同的待检测光纤上,以同时对多个待检测的光纤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高。
考虑到激光器20生成的检测激光需要分多路输出,为使得分光器30的每个输出端输出的检测激光均具有预设的能量。其中,可见光检测笔内可以设置激光放大器,激光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激光器20的输出端相连,激光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分光器30的输入端相连,通过激光放大器提高检测激光的能量。激光放大器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种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激光器20为多个,多个激光器20的输出端分别与分光器30的输入端相连。
其中,激光器20与分光器30之间可以设置激光合成器,根据激光合成的原理不同,多路检测激光可以在激光腔内合束或者在激光腔外合束。本实施例不对激光合成器的种类进行限制。以多路检测激光在激光腔外合束为例,激光合成器上设有光栅,多虑检测激光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到光栅上,兵役相同的衍射角射出,从而实现对多路检测激光实现同轴合束。
这样,通过将多个激光器20发出的多路检测激光合为一路后,再将该合成的激光传送至分光器30处,可以提高分光器30输出的多路检测激光的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检测笔设有多个连接光纤,连接光纤的一端与分光器30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光纤适配器接头40相连。
其中,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均与壳体10相连,且伸出至壳体10的外侧,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间隔设置。这样,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均固定在壳体10上,连接光纤位于壳体10内,可见光检测笔的外观较为简洁。
其中,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间隔设置,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可以呈环形排列,也可以沿任一方向排列(例如沿图1和图2中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不对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的排布形式进行限制。
相邻两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示例性的,相邻两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之间的间距可以为10mm-20mm。
为提高可见光检测笔的适用性,例如同时对光缆上间距较大的两根光纤进行检测,连接光纤的一端可伸入壳体10内部,并与分光器30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伸出至壳体10的外侧并与光纤适配器接头40相连。
此时,防护件60和光纤适配器接头40可作为一个整体与连接光纤相连。
连接光纤伸出壳体10的部分具有预设长度,且连接光纤为柔性件。这样,可以在可见光检测笔具有较小尺寸的情况下,通过可见光检测笔对处于不同位置的光纤同时进行检测,适用性较高。
其中,连接光纤的伸出壳体10外的部分的长度可以为10mm-20mm,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0内还设有转轴(未示出)以及弹性件(未示出),转轴与壳体10转动连接,连接光纤可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卷绕在转轴上,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此时,防护件60可与光纤适配器接头40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
其中,转轴可为杆状结构件,转轴的两端与壳体10的内壁面转动连接。
连接光纤的一端与分光器30的输出端相连,连接光纤的另一端绕设在转轴上后与光纤适配器接头40相连。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螺纹连接等。
弹性件可为卷簧,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连接光纤卷绕在转轴上,此时,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与壳体10相连。
当需要使用较长的连接光纤时,用户可将光纤适配器接头40从壳体10上取下,握持光纤适配器接头40,抵抗弹性件的弹性力并抽拉连接光纤。此时,转轴在连接光纤的带动下转动。
工作人员检测完成后,可减小握持光纤适配器接头40的握持力,或放开光纤适配器接头40。此时,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连接光纤缠绕在转轴上,直至光纤适配器接头40连接在壳体10上。
这样,既可以同时对具有较大间距的不同光纤适配器接头40进行检测,又可以简化可见光检测笔的外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检测笔还包括防尘件(未示出)。根据需求,防尘件可具有不同的结构。示例性的,防尘件可扣设在壳体10的设置光纤适配器接头40的一侧。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防尘件的个数为多个,每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均对应设有一个防尘件,防尘件可拆卸的扣设在光纤适配器接头40。此时,防尘件位于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与防护件60之间,也可以直接扣设在防护件60外。
即在可见光检测笔处于停机状态时,防尘件可扣设在光纤适配器接头40外,以避免灰尘等异物落在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上。
防尘件可为硬度较大的壳状结构,防尘件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以扣设在光纤适配器接头40的外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防尘件为弹性件。
此时,弹性件上可设置容置腔,容置腔的尺寸小于光纤适配器接头40的尺寸。这样,当将防尘件扣设在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上时,防尘件可发生弹性变形,并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包覆在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上。
同时,即使外物撞击光纤适配器接头40,弹性件也可以依靠自身弹性力缓和外物对光纤适配器接头40的冲击,避免光纤适配器接头40出现碰撞损伤,提高光纤适配器接头40的使用寿命。
弹性件的材质可以为橡胶、硅胶等,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可见光检测笔开机后,多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上均有检测激光射出。为选择性的使用部分光纤适配器接头40,即可见光检测笔开机后,可根据需要使部分光纤适配器接头40射出检测激光。此时,可对每个光纤适配器接头40对应设置开关件,使用可见光检测笔时,对应开启部分光纤适配器接头40。
为简化可见光检测笔的结构,降低可见光检测笔的制作成本,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防尘件为遮光件。这样,当防尘件扣设在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上时,即使可见光检测笔处于开机状态,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上也不会有检测激光射出。
一方面,工作人员可根据待检测光纤的数量,选择性的使用部分光纤适配器接头40。而其余光纤适配器接头40则仍然通过防尘件进行封盖。另一方面,该部分未使用的光纤适配器接头40没有检测激光射出,也能避免工作人员的眼部直接照射到检测激光,避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受到损伤。
其中,防尘件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例如黑色塑料等。为同时对光纤适配器接头40形成防护,防尘件的材质可以为不透光的橡胶或者不透光的硅胶,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当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与待检测光纤连接后,其对应的防尘件与壳体10相互脱离,由于防尘件尺寸较小,防尘件易于丢失。相应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检测笔还包括连接件(未示出),每个防尘件均通过连接件与壳体10相连。
其中,连接件可以为弹性绳、金属链、线绳等,连接件的一端与壳体10相连,连接件的另一端与防尘件相连。这样,即使光纤适配器接头40与待检测光纤相连,其对应的防尘件仍然通过连接件吊接在壳体10上,避免防尘件丢失,使用较为方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检测笔还包括发光件(未示出),发光件分别与电池50电连接,发光件用于提供照明。
这样,根据待检测光纤的使用环境,例如工作人员在无照明条件下对光纤进行检测,工作人员可选择性的打开发光件,发光件发出光线并提供照明,使用较为方便。
发光件可以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光件包括发光二极管(未示出),成本较低,易于获取。
发光二极管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当发光二极管的个数为多个时,多个发光二极管可同时设置在壳体10的设置光纤适配器接头40的端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周向的侧壁面上,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见光检测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激光器以及分光器,所述激光器和所述分光器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激光器用于生成可见的检测激光,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光器具有多个输出端,以将所述检测激光分为多路输出,每个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对应连接有一个光纤适配器接头,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用于与待检测的光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为多个,多个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检测笔,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均与所述壳体相连,且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多个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见光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检测笔还包括多个防尘件,每个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防尘件,所述防尘件可拆卸的扣设在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见光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检测笔设有多个连接光纤,连接光纤的一端与分光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相连;
其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转轴以及弹性件,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光纤可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卷绕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光纤适配器接头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见光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件为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见光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件为遮光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见光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检测笔还包括连接件,每个所述防尘件均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见光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检测笔还包括电池和发光件;
所述激光器、所述分光器和所述发光件分别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发光件用于提供照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见光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包括发光二极管。
CN202122238441.3U 2021-09-15 2021-09-15 可见光检测笔 Active CN215726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8441.3U CN215726711U (zh) 2021-09-15 2021-09-15 可见光检测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8441.3U CN215726711U (zh) 2021-09-15 2021-09-15 可见光检测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6711U true CN215726711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8441.3U Active CN215726711U (zh) 2021-09-15 2021-09-15 可见光检测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67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916A1 (zh) * 2022-07-28 2024-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见光发射装置、光通信设备和光通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916A1 (zh) * 2022-07-28 2024-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见光发射装置、光通信设备和光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4926B2 (en) Apparatus for optical fiber testing
CN101384935B (zh) 用于机械接合连接器的集成有可视故障指示器的安装工具
EP3637081B1 (en) Optical test instrument with removable cartridge
CN215726711U (zh) 可见光检测笔
EP3556029B1 (en) Optical fiber test apparatus with combined light measurement and fault detection
EP0046238A1 (en) Endoscope with adapter
TWM463356U (zh) 可追踪型線纜裝置
TW201518799A (zh) 光纖連接頭、光纖適配器及光纖連接器
US11726002B2 (en) Optical test instrument with removable cartridge
JP2007121090A (ja) 光ファイバ障害検出器
JP2017187612A (ja) 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用防塵キャ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
JP4809180B2 (ja) 光遮蔽機能を備えた光コネクタプラグ
JP2017068154A (ja) 光可視化フィル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光可視化装置
WO2017132549A1 (en) Optical power detector and reader
CN116960683A (zh) 连接器、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CN215005985U (zh) 一种通光识别防尘帽
EP3255470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optical reception device, and optical cable
EP3690421A1 (en) Fiber optic visual fault locator
CN217388711U (zh) 一种可通过Type-C插口进行充电使用的光纤故障检测器
JP4201398B2 (ja) 光ファイバ芯線対照器
CN220603536U (zh) 一种电梯手持检修盒测试工装
JPH063489B2 (ja) 光フアイバコネクタ
CN113406753A (zh) 一种通光识别防尘帽
CN220795363U (zh) 一种光电接口电气性能快速检测装置
CN217444402U (zh) 一种非球面透镜探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