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5369U - 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5369U
CN215725369U CN202122301783.5U CN202122301783U CN215725369U CN 215725369 U CN215725369 U CN 215725369U CN 202122301783 U CN202122301783 U CN 202122301783U CN 215725369 U CN215725369 U CN 215725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ice storage
cold
air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17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伟
梁巍
梁姗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xingyu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xingyu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xingyu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xingyu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17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5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5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5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蓄冰箱体,所述蓄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箱,制冷箱与蓄冰箱体的内壁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连接有导冷板,导冷板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散冷板,散冷板均位于制冷箱内,蓄冰箱体的一侧内壁的进水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固定套接有防护套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弯折转轴进行转动,弯折转轴转动带动吸风扇叶进行转动将制冷箱的冷气吸入,然后从喷气管的喷气头喷向进水管,使得对进水管进行制冷,进而可以提前对进入蓄冰箱体的水进行降温,实现了对蓄冰箱体的余冷进行回收利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蓄冰设备一般由制冷、蓄冷以及供冷系统所组成。制冷、蓄冷系统由制冷设备、蓄冷装置、辅助设备、控制调节设备四大部分通过管道和导线(包括控制导线和动力电缆等)连接组成。蓄冰装置进而单独释冷供冷,也可以联合供冷,需要对蓄冰设备的余冷进行回收利用,充分利用资源。
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1)现有的蓄冰设备的余冷大多数都浪费了,没有对余冷进行回收利用,导致资源浪费,不够节能环保;
(2)尤其是用余冷对进水管进行制冷时,需要增大冷气与进水管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更好地对进水管进行制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蓄冰箱体,所述蓄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箱,制冷箱与蓄冰箱体的内壁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连接有导冷板,导冷板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散冷板,散冷板均位于制冷箱内,蓄冰箱体的一侧内壁的进水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固定套接有防护套管,防护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蓄冰箱体内,制冷箱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孔,出风孔内固定连接有L形吸风管,L形吸风管上安装有吸风机构。
优选的,所述吸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进水管的圆柱外侧壁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弯折转轴,L形吸风管的一端内壁开设有转动孔,弯折转轴的一端贯穿转动孔并固定连接有吸风扇叶,L形吸风管上安装有喷气组件。
优选的,所述喷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L形吸风管导风孔内的导风管,导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的一端贯穿防护套管内壁上的圆孔并固定连接有喷气管,喷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转板,圆环转板转动套接于进水管,圆环转板上固定连接有往复转动单元。
优选的,所述喷气管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气孔,多个喷气孔内固定均固定连接有喷气头,多个喷气头均与进水管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往复转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圆环转板一侧的圆环齿条,圆环齿条上啮合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一侧键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贯穿防护套管一侧内壁的活动孔并键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上安装有摆动元件。
优选的,所述摆动元件包括啮合于转动齿轮上的弧形齿条,弧形齿条的内弧壁固定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块,圆柱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防护套管和L形吸风管固定连接,摆动杆的底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底端固定套接于弯折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制冷箱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过滤孔,两个过滤孔内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弯折转轴进行转动,弯折转轴转动带动吸风扇叶进行转动,吸风扇叶转动形成气流将制冷箱的冷气吸入,使得冷气通过L形吸风管、导风管和软管进入喷气管内,然后从喷气管的喷气头喷向进水管,使得对进水管进行制冷,进而可以提前对进入蓄冰箱体的水进行降温,实现了对蓄冰箱体的余冷进行回收利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弯折转轴转动通过活动杆带动摆动杆和弧形齿条进行摆动,弧形齿条摆动带动转动齿轮、转动杆和从动齿轮进行往复转动,从动齿轮转动带动圆环齿条和圆环转板进行往复摆动,圆环转板带动喷气管进行往复摆动,实现了增大了冷气与进水管的接触面,提高了对进水管的制冷效果,进而有效的对进入蓄冰箱体的水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部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风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往复转动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蓄冰箱体;101、制冷箱;102、导冷板;103、散冷板;104、L形吸风管;105、进水管;106、防护套管;2、固定板;201、驱动电机;202、弯折转轴;203、吸风扇叶;204、导风管;205、软管;206、喷气管;207、圆环转板;3、连接板;301、摆动杆;302、活动杆;303、弧形齿条;4、转动杆;401、转动齿轮;402、从动齿轮;403、圆环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图5所示,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蓄冰箱体1,蓄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箱101,制冷箱101与蓄冰箱体1的内壁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连接有导冷板102,导冷板102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散冷板103,散冷板103均位于制冷箱101内,蓄冰箱体1的一侧内壁的进水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5,进水管105上固定套接有防护套管106,防护套管10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蓄冰箱体1内,制冷箱101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孔,出风孔内固定连接有L形吸风管104,L形吸风管104上安装有吸风机构;借由上述结构,通过防护套管106的设置,实现了对冷气进行保存,防止冷气快速消散。
进一步的,吸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进水管105的圆柱外侧壁的固定板2,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1,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弯折转轴202,L形吸风管104的一端内壁开设有转动孔,弯折转轴202的一端贯穿转动孔并固定连接有吸风扇叶203,L形吸风管104上安装有喷气组件;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吸风扇叶203的设置,实现了将制冷箱101内的冷气吸入并进行传送。
进一步的,喷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L形吸风管104导风孔内的导风管204,导风管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205,软管205的一端贯穿防护套管106内壁上的圆孔并固定连接有喷气管206,喷气管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转板207,圆环转板207转动套接于进水管105,圆环转板207上固定连接有往复转动单元;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喷气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进水管105进行制冷。
进一步的,喷气管206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气孔,多个喷气孔内固定均固定连接有喷气头,多个喷气头均与进水管105相适配;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喷气头的设置,喷气头之间的距离相等,实现了均匀进行制冷。
进一步的,往复转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圆环转板207一侧的圆环齿条403,圆环齿条403上啮合有从动齿轮402,从动齿轮402的一侧键连接有转动杆4,转动杆4贯穿防护套管106一侧内壁的活动孔并键连接有转动齿轮401,转动齿轮401上安装有摆动元件;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转动杆4的设置,实现了动力传递。
进一步的,摆动元件包括啮合于转动齿轮401上的弧形齿条303,弧形齿条303的内弧壁固定连接有摆动杆301,摆动杆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块,圆柱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防护套管106和L形吸风管104固定连接,摆动杆301的底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302,活动杆302的底端固定套接于弯折转轴202上;借由上述结构,通过摆动元件的设置,实现了带动转动杆4进行往复转动。
进一步的,制冷箱101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过滤孔,两个过滤孔内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借由上述结构,通过防尘网的设置,可以在吸风的时防止灰尘进入制冷箱101内,实现了保障了制冷箱101内的清洁。
工作原理:通过导冷板102和散冷板103的作用形成冷气储存在制冷箱101内,驱动电机201带动弯折转轴202进行转动,弯折转轴202转动带动吸风扇叶203进行转动,吸风扇叶203转动形成气流将制冷箱101的冷气吸入,使得冷气通过L形吸风管104、导风管204和软管205进入喷气管206内,然后从喷气管206的喷气头喷向进水管105,使得对进水管105进行制冷,进而可以提前对进入蓄冰箱体1的水进行降温,实现了对蓄冰箱体1的余冷进行回收利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
弯折转轴202转动通过活动杆302带动摆动杆301和弧形齿条303进行摆动,弧形齿条303摆动带动转动齿轮401、转动杆4和从动齿轮402进行往复转动,从动齿轮402转动带动圆环齿条403和圆环转板207进行往复摆动,圆环转板207带动喷气管206进行往复摆动,实现了增大了冷气与进水管105的接触面,提高了对进水管105的制冷效果,进而有效的对进入蓄冰箱体1的水进行降温。
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蓄冰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箱(101),制冷箱(101)与蓄冰箱体(1)的内壁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连接有导冷板(102),导冷板(102)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散冷板(103),散冷板(103)均位于制冷箱(101)内,蓄冰箱体(1)的一侧内壁的进水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5),进水管(105)上固定套接有防护套管(106),防护套管(10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蓄冰箱体(1)内,制冷箱(101)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孔,出风孔内固定连接有L形吸风管(104),L形吸风管(104)上安装有吸风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进水管(105)的圆柱外侧壁的固定板(2),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1),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弯折转轴(202),L形吸风管(104)的一端内壁开设有转动孔,弯折转轴(202)的一端贯穿转动孔并固定连接有吸风扇叶(203),L形吸风管(104)上安装有喷气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L形吸风管(104)导风孔内的导风管(204),导风管(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205),软管(205)的一端贯穿防护套管(106)内壁上的圆孔并固定连接有喷气管(206),喷气管(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转板(207),圆环转板(207)转动套接于进水管(105),圆环转板(207)上固定连接有往复转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管(206)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气孔,多个喷气孔内固定均固定连接有喷气头,多个喷气头均与进水管(105)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转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圆环转板(207)一侧的圆环齿条(403),圆环齿条(403)上啮合有从动齿轮(402),从动齿轮(402)的一侧键连接有转动杆(4),转动杆(4)贯穿防护套管(106)一侧内壁的活动孔并键连接有转动齿轮(401),转动齿轮(401)上安装有摆动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元件包括啮合于转动齿轮(401)上的弧形齿条(303),弧形齿条(303)的内弧壁固定连接有摆动杆(301),摆动杆(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块,圆柱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防护套管(106)和L形吸风管(104)固定连接,摆动杆(301)的底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302),活动杆(302)的底端固定套接于弯折转轴(20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101)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过滤孔,两个过滤孔内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CN202122301783.5U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 Active CN215725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1783.5U CN215725369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1783.5U CN215725369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5369U true CN21572536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3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1783.5U Active CN215725369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53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04539A (zh) * 2024-01-16 2024-03-15 济南大森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蓄冷制冷装置
CN117704539B (zh) * 2024-01-16 2024-05-24 济南大森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蓄冷制冷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04539A (zh) * 2024-01-16 2024-03-15 济南大森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蓄冷制冷装置
CN117704539B (zh) * 2024-01-16 2024-05-24 济南大森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蓄冷制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533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设备
CN112312700B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信息化综合控制管理柜
CN215725369U (zh) 一种蓄冰设备余冷回收利用装置
KR20080001312A (ko) 바이패스 장치를 구비한 폐열회수 환기장치
CN210628746U (zh) 快速降温型配电柜
CN113124555B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能量回收系统
CN217984184U (zh) 一种移动发电车接入装置
CN102427700A (zh) 机柜散热装置
CN212204904U (zh) 空调扇装置
WO2021103387A1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6064402U (zh) 一种空调外机保养用环保的除尘装置
CN212231999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冷却结构
CN213585845U (zh) 物联网触屏网关数据智能采集装置
CN218410154U (zh) 鼓风叶式冷风机
CN218894702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冷却风扇
CN220522836U (zh) 一种高效冷却式工业冷风机
CN212566085U (zh) 一种抽屉式蒸发式冷风机
CN214885923U (zh) 具有引风系统的环保密封型涂料工作站
CN209782871U (zh) 一种上注水式桌面空调
CN211865982U (zh) 一种手持式清洗机
CN211841839U (zh)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风道切换装置
CN218509819U (zh) 烟道蒸发器吹灰机构
CN219406089U (zh) 一种车辆热管理机构
CN212936469U (zh) 一种机组外置式机房散热装置
CN219197452U (zh) 一种发电机组高效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