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5307U - 壳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壳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5307U
CN215725307U CN202023345468.4U CN202023345468U CN215725307U CN 215725307 U CN215725307 U CN 215725307U CN 202023345468 U CN202023345468 U CN 202023345468U CN 215725307 U CN215725307 U CN 215725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at exchange
heat exchanger
thicknes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54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匡昱
胡仿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Fangji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Fangji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Fangji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Fangji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54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530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3316 priority patent/WO202214394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5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5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包括一长筒状换热腔室(1)和管路组件(2),所述管路组件(2)包括换热管(21),该换热管(21)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室(1)内;所述换热腔室(1)包括一长筒状壳体(12)及至少一端的端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3)为一平面板,该平面板的朝换热腔室(1)的内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加强筋(131)。

Description

壳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壳管式换热器应用广泛,其主要优点在于具有串联的水路流程,不会形成局部死区,避免了冻坏导致的失效问题。因此,壳管式换热器尤其适用于一些具有高可靠性要求的场合。然而,现有市面上的壳管式换热器仍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壳管式换热器的端板是块平板,需要根据承压需求,计算出端板厚度,通常端板的厚度是大于换热管直径的,这就导致冲压制作不可行,必须采用钻床,逐个钻出孔,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制作更方便、加工成本更低的壳管式换热器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管式换热器,以使制作更方便,加工成本降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包括一长筒状换热腔室和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包括换热管,该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室内;所述换热腔室包括一长筒状壳体及至少一端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为一平面板,该平面板的朝换热腔室的内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加强筋。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筋为多道平行的一字形筋条。
进一步,所述一字形筋条的厚度为平面板厚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筋为十字形的筋条。
进一步,所述十字形的筋条的厚度为平面板厚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筋为一条一字形的筋条,该筋条与换热腔室的中心轴线相交。
进一步,所述一字形的筋条的厚度为平面板厚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2毫米至5毫米。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筋与平面板之间为激光焊接连接。
基于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
在同样的承压能力下,本实用新型的端板中的平面板就可以采用薄壁板,薄壁板就可以冲压制作,然后焊接上加强筋即可,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且加强筋的焊接可以采用激光焊接等高速焊接,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板上的加强筋的第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板上的加强筋的第二种形式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板上的加强筋的第三种形式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换热腔室;11、接管;12、长筒状壳体;13、端板;131、加强筋;14、折流板;2、管路组件;21、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参见附图1~附图4所示:
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包括一长筒状的换热腔室1和管路组件2,所述管路组件2包括换热管21,该换热管21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室1内;所述换热腔室1包括一长筒状壳体12及至少一端的端板13。附图1中是举例换热腔室1一端开口,该开口端上以端板13封闭,而其另一端本身为一体的封闭端。
所述端板13为一平面板,该平面板的朝换热腔室1的内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加强筋131。
如附图2所示,所述加强筋131为多道平行的一字形筋条,该筋条的厚度为平面板厚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如附图3所示,所述加强筋131为十字形的筋条,该十字形的交叉中心点与换热腔室1的中心轴线相交,该筋条的厚度为平面板厚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如附图4所示,所述加强筋131为一条一字形的筋条,该筋条与换热腔室1的中心轴线相交,该筋条的厚度为平面板厚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所述加强筋的筋条厚度为2毫米至5毫米。
所述加强筋131与平面板之间为激光焊接连接为最佳。
所述平面板上对应于换热管21开设有圆孔,换热管21端部穿于圆孔内焊接固定,当然换热管21最好错开于加强筋131。
使用时,换热管21内走制冷剂,而长筒状壳体12内走水为较佳,当然,互换也可。
在同样的承压能力下,本实施例的端板13中的平面板就可以采用薄壁板,薄壁板就可以冲压制作,然后焊接上加强筋131即可,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且加强筋131的焊接因采用激光焊接,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包括一长筒状换热腔室(1)和管路组件(2),所述管路组件(2)包括换热管(21),该换热管(21)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室(1)内;所述换热腔室(1)包括一长筒状壳体(12)及至少一端的端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3)为一平面板,该平面板的朝换热腔室(1)的内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加强筋(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1)为多道平行的一字形筋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形筋条的厚度为平面板厚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1)为十字形的筋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的筋条的厚度为平面板厚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1)为一条一字形的筋条,该筋条与换热腔室(1)的中心轴线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形的加强筋(131)的厚度为平面板厚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1)的厚度为2毫米至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1)与平面板之间为激光焊接连接。
CN202023345468.4U 2020-12-31 2020-12-31 壳管式换热器 Active CN215725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5468.4U CN215725307U (zh) 2020-12-31 2020-12-31 壳管式换热器
PCT/CN2021/143316 WO2022143949A1 (zh) 2020-12-31 2021-12-30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5468.4U CN215725307U (zh) 2020-12-31 2020-12-31 壳管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5307U true CN215725307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5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5468.4U Active CN215725307U (zh) 2020-12-31 2020-12-31 壳管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5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5321B (zh) 一种高压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WO2020187005A1 (zh) 电池包及其冷却系统
CN102788523A (zh) 一种多支冷水管多通道吸热敞口式连通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15725307U (zh) 壳管式换热器
CN203785495U (zh) 一种新型高效率换热器
CN215725324U (zh)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CN204923583U (zh) 一种新型螺旋缠绕式双面扁管壁板式蒸发器
CN201107000Y (zh) 套管式热交换器
CN215725323U (zh) 一种钎焊壳管式换热器
CN206347902U (zh) 一种高效钛材同轴套管换热器
CN211903880U (zh) 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组件
CN114111408A (zh) 一种平板型脉动热管及应用和平板型脉动热管的加工方法
CN204027389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CN205352150U (zh) 一种换热器钎焊芯体
CN201476660U (zh) 内外螺旋翅片传热管
CN105737455A (zh) 一种椭圆孔窄板冷藏翅片蒸发器
CN203069036U (zh) 一种换热器中用到的换热组件结构
CN113865408B (zh) 一种塑料密封件结构
CN215984088U (zh) 一种联箱及其集热器
CN201488585U (zh) 一种高压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CN215261366U (zh) 一种加强薄管板
CN215725336U (zh) 一种具有薄型端板的壳管式换热器
CN219200145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2133419U (zh) 一种用于小通道换热器的集液器
WO2022143949A1 (zh)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