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3709U - 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3709U
CN215723709U CN202120882277.7U CN202120882277U CN215723709U CN 215723709 U CN215723709 U CN 215723709U CN 202120882277 U CN202120882277 U CN 202120882277U CN 215723709 U CN215723709 U CN 215723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hole
hole
protection
wall
protectiv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22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双
厍广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22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3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3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3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置物架包括支撑架、第一防护罩和防护板。其中,支撑架具有用于承载电抗的载物台,载物台高出于地面设置;第一防护罩为顶部封闭的壳体结构,第一防护罩的侧壁具有第一通风孔;第一防护罩固接于载物台,用于将电抗围罩于其内;防护板固设于第一防护罩内,且位于与第一通风孔相对应位置处,以阻挡自第一通风孔进入第一防护罩内的水、灰尘等异物接触电抗。该置物架能够实现对电抗的有效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空调的结构以及性能也变得更好。
空调主要包括,制冷主机、水泵、风机、管路系统以及末端装置。而按位置划分,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外机,空调外机主要装置为压缩机,为满足实验要求,空调外机内需要配置电抗。
现有技术中,空调外机内配置的电抗体积较大,防雨、雪结构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外界环境中的降水渗入到电抗中,导致电抗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置物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外界环境中的降水容易渗入到需要保护的物体,例如电抗中,导致电抗无法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物架,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用于承载待护物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高出于地面设置;
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为顶部封闭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一防护罩的侧壁具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防护罩固接于所述载物台,用于将待护物围罩于其内;以及
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固设于所述第一防护罩内,且位于与所述第一通风孔相对应位置处,以阻挡自所述第一通风孔进入所述第一防护罩内的异物接触待护物。
以待护物(需要保护的物体)为电抗为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置物架使用时,将电抗置于载物台上,第一防护罩固定安装于载物台上,并将电抗围罩其内,由于第一防护罩的顶部为密封结构,侧壁具有第一通风孔,在第一防护罩内设有防护板,防护板设置位置与第一通风孔相对应,因此可以将自第一通风孔进入的异物(包括:水、灰尘,等)阻挡,以防止异物直接接触电抗;再者,第一通风孔可以作为散热孔使用,将电抗散发出的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此外,由于载物台高出于地面设置,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地面上的积水或积雪进入至防护罩内;总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置物架能够对电抗进行防水、防尘、防积雪,实现对电抗的有效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罩为下部敞口结构。如此设置,下部敞口可以进风,以便于与第一通风孔之间形成对流,进而实现对电抗进行散热。
和/或,所述第一防护罩包括四个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风孔,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中的其中一个侧壁具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匹配固接有穿线套。如此设置,以便于穿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孔为开口朝下的鱼鳞孔结构,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壁向内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内侧壁。如此设置,以便于将第一防护罩内的热气排出,且将进入的水等异物向下导流。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台的边沿部位具有向外延伸且凸出于所述防护板的帽檐。如此设置,以便于遮挡自防护罩落到载物台上的水等异物。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台开设有第二通风孔。如此设置,以便于进入冷空气,与第一防护罩的侧壁上的第一通风孔形成对流,实现有效散热。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为上部敞口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二防护罩的侧壁具有第三通风孔,其侧壁固接于所述载物台。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对载物台位置处进行防护,防止水等异物自载物台进入至第一防护罩内,进而实现对电抗等待护物的有效保护;第三通风孔可以作为进风口,与第一防护罩的第一通风孔形成对流,便于对电抗等待护物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风孔为开口朝下的鱼鳞孔结构,所述第三通风孔的孔壁向内凸出于第二防护罩的内侧壁。如此设置,自第三通风孔进入的颗粒状灰尘、雾状水汽或其他异物能够在其孔壁的阻挡及引导作用下滑落,保证进入第一防护罩内的冷空气更加洁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护罩自下而上开口逐渐增大。如此设置,可以对载物台部位实现有效防护,并使第一防护罩内实现有效的气体对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底壁高于支撑腿的底端;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底壁具有第四通风孔,所述第四通风孔为鱼鳞孔结构,所述第四通风孔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防护罩的侧壁,所述第四通风孔的孔壁向内凸出于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内底壁。如此设置,第四通风孔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为气体对流提供更加充足的冷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腿,所述载物台固接于所述支撑腿的上部位置处;所述第二防护罩位于所述支撑腿所围成的空间内。如此设置,支撑腿能够有效实现对第二防护罩的有效保护,另外,有效防止积雪进入至第一防护罩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包括电抗和上述的置物架,所述电抗固定安装于所述置物架的载物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防护罩内。该空调外机具有上述置物架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架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架的第二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防护罩;110-第一通风孔;120-第一侧壁;130-顶板;140-穿线孔;150-穿线套;160-第二侧壁;200-支撑架;210-载物台;211-第二通风孔;220-支撑腿;300-防护板;400-第二防护罩;410-第三通风孔;420-斜壁板;430-底板;431-第四通风孔;500-电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和“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置物架,以该置物架用于承载电抗为例。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置物架包括:支撑架200、第一防护罩100和防护板300。其中,支撑架200具有用于承载电抗的载物台210,载物台210高出于地面设置;第一防护罩100为顶部(即顶板130)封闭的壳体结构,第一防护罩100的侧壁具有第一通风孔110;第一防护罩100固接于载物台210,用于将电抗500围罩于其内;防护板300固设于第一防护罩100内,且位于与第一通风孔110相对应位置处,以阻挡自第一通风孔110进入第一防护罩100内的水、灰尘等异物接触电抗500。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置物架使用时,将电抗500置于载物台210上,第一防护罩100固定安装于载物台210上,并将电抗500围罩其内,由于第一防护罩100的顶部为密封结构,侧壁具有第一通风孔110,在第一防护罩100内设有防护板300,防护板300的设置位置与第一通风孔110相对应,防护板300可以将自第一通风孔110进入的异物(包括:水、灰尘,等)阻挡,以防止异物直接接触电抗500;再者,第一通风孔110可以作为散热孔使用,将电抗500散发出的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此外,由于载物台210高出于地面设置,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地面上的积水或积雪进入至第一防护罩100内;总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置物架能够对电抗500进行防水、防尘、防积雪,实现对电抗500的有效保护。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防护罩100设置为下部敞口结构。如此设置,下部敞口可以进风,冷风自下部敞口进入至第一防护罩100内部,从而与第一通风孔110之间形成气体对流,进而实现对电抗500进行有效散热。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防护罩100设置为包括四个侧壁的结构,即立方体结构,包括依次领接的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第三侧壁160和第四侧壁,其中,在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0和第三侧壁均设置有第一通风孔110,在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60和第四侧壁中的其中一个侧壁具有穿线孔140,穿线孔匹配固接有穿线套150。如此设置,在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设置第一通风孔110,而在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未设置第一通风孔110,未设置第一通风孔110的侧壁强度较大,因此可以总体保证整个第一防护罩100的整体强度,另外还能实现有效的散热,穿线孔140设置于未设置第一通风孔110的侧壁,以尽量减少穿线孔140对相应侧壁强度的不良影响,穿线孔140处的穿线套150可以采用软质的橡胶材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以便于穿线,而且对电线进行保护,并防止水等异物自该穿线孔140进入至第一防护罩100内,进而实现对第一防护罩100内的电抗500的有效保护。
第一侧壁120和第三侧壁的底部以下为镂空结构。优选地,防护板3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护板300分别设置于第一侧壁120和第三侧壁的内侧,用于阻挡第一侧壁120和第三侧壁的第一通风孔110中渗入的水分,同时还能够阻挡由第一侧壁120和第三侧壁下方的镂空结构流入的水分。优选地,防护板300的宽度与第一侧壁120和第三侧壁的宽度一致,防护板300的两侧板边分别与第二侧壁160和第四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通风孔110设置为开口朝下的鱼鳞孔结构,第一通风孔110的孔壁向内凸出于第一防护罩100的内侧壁。如此设置,基于热空气向上流动的特性,将第一通风孔110设置为开口朝下,便于热气直接由其孔壁导至外界环境,而且,其孔壁还能将外界自该第一通风孔110进入的异物向下导向并掉落。
具体的,第一通风孔110为冲压成型,形成内侧壁由下向上倾斜的孔壁。第一防护罩100采用钣金工艺成型,其顶板130与侧壁焊接而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防护罩100的顶板130与其侧壁120之间满焊固定,保证顶板130与侧壁120之间的密封度,防止降水由顶板130与侧壁120之间的连接处渗入。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相应连接处密闭性没有要求的部位还可以铆接。
另外,整个第一防护罩100还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第一通风孔110也可以利用向模具内增加型芯结构直接注塑成型,该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的结构较为完整,密封性较高,且省时省力,减少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将载物台210的边沿部位设置为具有向外延伸且凸出于防护板400的帽檐,该帽檐的作用类似于建筑中的房檐,不仅可以遮挡自第一防护罩100落到载物台210上的水等异物,还能将其上的水等异物向外导出,以防止在载物台210积水、积雪。
本实施例中,载物台210开设有第二通风孔211,电抗500安装于第二通风孔211上方,并通过紧固件与载物台210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由于载物台210的设置位置低于第一防护罩100,故当在载物台210上设置第二通风孔211后,便于自该第二通风孔211进入冷空气,从而与第一防护罩100的侧壁上的第一通风孔110形成气体对流,进而对电抗500实现有效散热。
优选地,载物台210为矩形板状结构,载物台210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风孔211,电抗500安装于第二通风孔211上方,使得由第二通风孔211进入的冷空气能够最大限度与电抗500接触,带走电抗500周围的热量,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优选地,电抗500通过紧固件安装于载物台210,使得电抗500能够快速拆装,便于电抗500的拆装维护。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置物架还包括第二防护罩400,第二防护罩400为上部敞口的壳体结构,第二防护罩400的侧壁具有第三通风孔410,其侧壁固接于载物台210。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对载物台210位置处进行防护,防止水等异物自载物台210进入至第一防护罩100内,进而实现对电抗500的有效保护;第三通风孔410可以作为进风口,与第一防护罩100的第一通风孔110形成对流,便于对电抗500进行散热。敞口结构与载物台210的第二通风孔211连通,冷空气能够通过第二防护罩400的第三通风孔410和载物台210的第二通风孔211吹向电抗500,使电抗500降温冷却。
具体的,第三通风孔410为开口朝下的鱼鳞孔结构,第三通风孔410的孔壁向内凸出于第二防护罩400的内侧壁。如此设置,自第三通风孔410进入的颗粒状灰尘、雾状水汽或其他异物能够在其孔壁的阻挡及引导作用下滑落,保证进入第一防护罩内的冷空气更加洁净。该第三通风孔410可以为冲压成型结构。
另外,第二防护罩400自下而上开口逐渐增大,如此设置,可以对载物台210部位实现有效防护,并使第一防护罩100内实现有效的气体对流。具体的,第二防护罩400的侧壁包括四个斜壁板420,四个斜壁板420首尾相连形成上下贯通的框架结构,沿由上至下的方向,每个斜壁板420逐渐向内倾斜,形成倒置的锥形方台结构,该结构中四个斜壁板420有利于冷空气由第二通风孔211进入第二防护罩400内。还可以将第二防护罩400中四个侧壁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制作成斜壁板420,沿由上至下的方向,每个斜壁板420逐渐向内倾斜,形成倒置的锥形方台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罩400的底壁(即底板430)高于支撑腿220的底端,从而保证第二防护罩400的底壁高于地面高度,如此可以保证载物台210的高度,进一步保证电抗500不受积水、积雪的不良影响,防止出现因积水或积雪导致的电抗500乃至整个空调外机无法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罩400的底壁具有第四通风孔431,第四通风孔431为鱼鳞孔结构,第四通风孔431的开口朝向第二防护罩400的侧壁,第四通风孔431的孔壁向内凸出于第二防护罩400的内底壁。如此设置,第四通风孔43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为气体对流提供更加充足的冷空气。优选地,第四通风孔431的位置靠近斜壁板420设置,且延伸方向与斜壁板420与底板430的相交边平行设置。斜壁板420上的第三通风孔410直接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第四通风孔431的开口朝向第二防护罩400的侧壁方向,该结构能够使得由第三通风孔410渗入的水分能够直接通过第四通风孔431排出,从而避免水分在第二防护罩400内累积,影响电抗500工作。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00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腿220,载物台210固接于支撑腿220的上部位置处;第二防护罩400位于支撑腿220所围成的空间内。如此设置,支撑腿能220够有效实现对第二防护罩400的有效保护,另外,有效防止积雪、积水进入至第一防护罩100内。
优选地,载物台210和第二防护罩400均通过钣金加工成型,载物台210直接通过钣金弯折成型,并利用冲压工艺加工第二通风孔211。第二防护罩400的侧壁通过钣金弯折成型,底板43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侧壁420底部。另外,载物台210和第二防护罩400还可以分别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并利用紧固件固定连接。
另外,正常工作时,电路穿设于橡胶材质的穿线套150内,使得电缆受到穿线套150的保护,避免电缆的外皮被穿线孔140磨损,导致短路、漏电等危险。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包括电抗500和上述的置物架,电抗固定安装于置物架的载物台210上,且位于第一防护罩100内。该空调外机具有上述置物架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200),所述支撑架(200)具有用于承载待护物的载物台(210),所述载物台(210)高出于地面设置;
第一防护罩(100),所述第一防护罩(100)为顶部封闭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一防护罩(100)的侧壁具有第一通风孔(110);所述第一防护罩(100)固接于所述载物台(210),用于将待护物围罩于其内;以及
防护板(300),所述防护板(300)固设于所述第一防护罩(100)内,且位于与所述第一通风孔(110)相对应位置处,以阻挡自所述第一通风孔(110)进入所述第一防护罩(100)内的异物接触待护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100)为下部敞口结构;
和/或,所述第一防护罩(100)包括四个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0)和第三侧壁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风孔(110),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60)和第四侧壁中的其中一个侧壁具有穿线孔(140),所述穿线孔(140)匹配固接有穿线套(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110)为开口朝下的鱼鳞孔结构,所述第一通风孔(110)的孔壁向内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护罩(100)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210)的边沿部位具有向外延伸且凸出于所述防护板(300)的帽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210)开设有第二通风孔(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护罩(400),所述第二防护罩(400)为上部敞口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二防护罩(400)的侧壁具有第三通风孔(410),其侧壁固接于所述载物台(2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风孔(410)为开口朝下的鱼鳞孔结构,所述第三通风孔(410)的孔壁向内凸出于第二防护罩(400)的内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罩(400)自下而上开口逐渐增大;
和/或,所述第二防护罩(400)的底壁高于支撑腿(220)的底端;
和/或,所述第二防护罩(400)的底壁具有第四通风孔(431),所述第四通风孔(431)为鱼鳞孔结构,所述第四通风孔(431)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防护罩(400)的侧壁,所述第四通风孔(431)的孔壁向内凸出于所述第二防护罩(400)的内底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0)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腿(220),所述载物台(210)固接于所述支撑腿(220)的上部位置处;
所述第二防护罩(400)位于所述支撑腿(220)所围成的空间内。
10.一种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抗(500)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置物架,所述电抗(500)固定安装于所述置物架的载物台(2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防护罩(100)内。
CN202120882277.7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 Active CN215723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2277.7U CN215723709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2277.7U CN215723709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3709U true CN21572370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2277.7U Active CN215723709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3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366A (zh) 一种导流降温配电柜
CN209786473U (zh) 一种防水防尘的高低压开关柜
CN108766728A (zh) 一种便于通风散热除尘的干式变压器
CN215723709U (zh) 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
CN212809987U (zh) 一种带有安装底座的通风式干式变压器
CN220061962U (zh)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N209913344U (zh) 一种户外高性能防水且散热优良控制柜
CN201369504Y (zh) 户外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
CN210403453U (zh) 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8866858U (zh) 一种具有高位通风结构的箱体变压器
CN110880705A (zh) 散热顶盖、变电站箱体及箱式变电站
CN112546736A (zh) 空气过滤装置及空气循环系统
CN214428435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户外用变压器外壳
CN210399333U (zh) 一种外挂湿帘
CN205355605U (zh) 一种集成电气设备柜的集装箱的通风散热结构
CN213753705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高效环流散热电气柜
CN220605267U (zh) 箱式变电站及变电站箱体
CN218583337U (zh) 一种施工建设通风装置
CN220254944U (zh) 排风装置及液冷机组
CN217656904U (zh) 一种新型户外灯箱
CN210806483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高效环流散热电气柜
CN214958192U (zh) 一种电力系统用散热防尘箱
CN21525667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空压机箱
CN218732546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自动控制断路器柜
CN220209768U (zh) 一种配电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6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Oxfam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