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3096U - 一种恒流驱动器及led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恒流驱动器及led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3096U
CN215723096U CN202121483724.8U CN202121483724U CN215723096U CN 215723096 U CN215723096 U CN 215723096U CN 202121483724 U CN202121483724 U CN 202121483724U CN 215723096 U CN215723096 U CN 215723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ressing
current driver
constant current
groov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37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37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3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3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3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流驱动器及LED灯具,涉及驱动器技术领域。该恒流驱动器包括压线盖及主体,压线盖与主体可拆卸连接,压线盖上设置有第一压线槽,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压线槽,第一压线槽与第二压线槽相互错位,第一压线槽与第二压线槽用于共同夹持接入主体的电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流驱动器能够适配更多不同尺寸规格的电线,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恒流驱动器及LED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恒流驱动器及LED灯具。
背景技术
恒流驱动器在接入电线后,通过配置的压线盖与主体配合安装,以实现压线盖与主体共同夹持固定接入的电线。
目前,市面上的恒流驱动器能够适配的电线最小直径为上压线槽与下压线槽接触时围成的最小夹持空间在夹持方向上的尺寸,此类恒流驱动器的适用性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流驱动器,其能够适配更多不同尺寸规格的电线,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具,其能够适配更多不同尺寸规格的电线,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恒流驱动器,包括压线盖及主体,所述压线盖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压线盖上设置有第一压线槽,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压线槽,所述第一压线槽与所述第二压线槽相互错位,所述第一压线槽与所述第二压线槽用于共同夹持接入所述主体的电线。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开设有在第一方向延伸的插接腔,所述第二压线槽设置于所述插接腔的底壁,所述压线盖设置有所述第一压线槽的一端位于所述插接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具有外顶壁,所述插接腔贯穿所述外顶壁,所述插接腔开口位置的端壁相对于所述外顶壁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腔开口位置的端壁与所述外顶壁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120度到150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与所述压线盖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导滑槽,所述主体与所述压线盖剩余一个设置有导滑凸起,所述导滑凸起嵌入所述导滑槽内与所述导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恒流驱动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压线盖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面壳、底壳及主板,所述面壳罩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共同围成容置腔,所述主板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压线盖穿过所述面壳的顶壁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压线槽设置于所述底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面壳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扣合,以将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壳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载体固定的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立设有侧板,所述面壳围成所述容置腔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侧板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嵌入所述定位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按键,所述面壳的顶壁贯穿设置有按键孔,所述恒流驱动器还包括键帽,所述键帽嵌设于所述按键孔内并与所述按键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面壳的内顶壁对应所述按键孔的位置凸设有导向环垣,所述导向环垣的内侧壁与所述按键孔的孔壁共同围成按压通道,所述键帽嵌设于所述按压通道内,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按压通道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键帽包括本体及底座,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上,所述本体伸入所述按压通道内,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与所述导向环垣的端壁接触,所述导向环垣的端壁上设置有防呆凸起,所述底座的外缘开设有防呆缺口,所述防呆凸起嵌设于所述防呆缺口内,并与所述防呆缺口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键帽还包括多个摆臂,多个所述摆臂各自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多个所述摆臂各自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在所述底座的周缘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面壳的内顶壁凸设有多个导向柱,多个所述摆臂各自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分别套设于多个所述导向柱上,并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灯具,包括LED灯及所述的恒流驱动器,恒流驱动器包括压线盖及主体,所述压线盖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压线盖上设置有第一压线槽,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压线槽,所述第一压线槽与所述第二压线槽相互错位,所述第一压线槽与所述第二压线槽用于共同夹持接入所述主体的电线。所述恒流驱动器与所述LED灯电连接,用于调节所述LED灯的色温与亮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流驱动器,其压线盖上设置的第一压线槽与主体上设置的第二压线槽相互错位,在压线盖与主体安装配合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第一压线槽与第二压线槽接触时的止挡作用,第一压线槽与第二压线槽能够相互越过垂直于夹持方向的平面,即第一压线槽与第二压线槽不受最小压线空间的限制,能够夹持直径无限小的电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流驱动器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适配更多不同尺寸规格的电线,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恒流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横流驱动器在第一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横流驱动器在第二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横流驱动器在第三视角下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的面壳与底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面壳与底壳及主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的主板与面壳的顶壁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恒流驱动器;110-压线盖;111-第一压线槽;112-安装通孔;113-导滑凸起;120-主体;121-面壳;1211-导滑槽;1212-限位筋;1213-限位槽;1214-定位卡槽;1215-导向环垣;1216-防呆凸起;1217-导向柱;1218-固定部;1219-第一卡扣;122-底壳;1221-第二压线槽;1222-螺纹孔;1223-外垣;1224-支撑块;1225-第二卡扣;123-主板;1231-侧板;1232-按键;1233-射频控制模块;124-插接腔;125-容置腔;130-连接件;140-键帽;141-底座;1411-防呆缺口;142-摆臂;150-导光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恒流驱动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恒流驱动器100在第一视角下的剖视图,图3所示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恒流驱动器100包括压线盖110、主体120及连接件130,压线盖110上设置有第一压线槽111,主体120上设置有第二压线槽1221,压线盖110与主体120通过连接件130可拆卸连接,第一压线槽111与第二压线槽1221相互错位,第一压线槽111与第二压线槽1221用于共同夹持接入主体120的电线。
在实际应用中,电线接入主体120后,将压线盖110安装在主体120上,在安装过程中,压线盖110上设置的第一压线槽111逐渐靠近主体120上设置的第二压线槽1221,当第一压线槽111运动到位,与第二压线槽1221分别抵持电线同一横截面直径方向的两侧时,通过连接件130将压线盖110与主体120固定,最终实现对电线的错位夹持。
本实施例中,主体120包括面壳121、底壳122及主板123,面壳121罩设于底壳122上,面壳121与底壳122共同围成插接腔124与容置腔125,插接腔124与容置腔125连通,主板123部分容置于容置腔125内,剩余部分容置于插接腔124内,第二压线槽1221设置于底壳122围成插接腔124的部分,即第二压线槽1221设置于插接腔124的底壁,压线盖110设置有第一压线槽111的一端位于插接腔124的底壁。
实际上,本实施例中,插接腔12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主体120的两个端部,压线盖110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压线盖110与两个插接腔124对应插接,主板123容置于两个插接腔124的部分别设置有强电接线端子与弱电接线端子,对应用于接入强电电线与弱电电线,主板123设置弱电接线端子的位置还设置有拔码开关,两个压线盖110分别用于与底壳122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二压线槽1221夹持强电电线与弱电电线。
考虑到节约安装空间,获得更广的应用场景,本实施例中,插接腔124贯穿主体120的外顶壁,插接腔124的开口位置处的端壁相对于主体120的外顶壁倾斜设置。
即,在压线盖110的一端插入插接腔124的情况下,压线盖110远离第二压线槽1221的一端的端壁与主体120的外顶壁及主体120的端壁均呈夹角,插接腔124的开口位置处的端壁与压线盖110远离第二压线槽1221的一端的端壁平行。插接腔124的开口位置处的端壁与主体120的外顶壁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120度至150度之间,本实施例中取优选值135度。
插接腔124的开口开设于面壳121的外顶壁上,可以理解的是,面壳121的顶壁处于面壳121远离底壳122的一侧,插接腔124在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即指由面壳121远离底壳122的一侧至底壳122的方向。本实施例中,容置腔125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与底壳122所在的平面平行。压线盖110的一端由插接腔124的开口延第一方向插入插接腔124内,在插入过程中,压线盖110上设置的第一压线槽111逐渐靠近底壳122上设置的第二压线槽1221。
当第一压线槽111与第二压线槽1221实现共同夹持电线时,压线盖110插入到位,此时,通过连接件130将压线盖110与底壳122固定。即,本实施例中,底壳122上设置于连接件130配合的连接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连接部设置于面壳121上,同样能够实现对压线盖110的固定。
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该恒流驱动器100在第二视角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0采用螺钉,底壳122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螺纹孔1222,压线盖110上贯穿设置有与该螺纹孔1222对应的安装通孔112,连接件130穿过安装通孔112与螺纹孔1222螺纹配合。
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当压线盖110插入到位时,将连接件130穿过安装通孔112,并旋进底壳122上的螺纹孔1222内,当连接件130旋进至其螺帽与压线盖110抵持时,完成对压线盖110与底壳122的固定。当需要拆卸压线盖110时,只需将螺钉旋出螺纹孔1222,并抽离安装通孔112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130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实现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
请参阅图5,图5所示为该恒流驱动器100在第三视角下的剖视图。为了保证压线盖110插接精度,防止第一压线槽111偏离预定位置,还为了实现对插入的压线盖110的预固定,主体120与压线盖110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导滑槽1211,主体120与压线盖110剩余一个设置有导滑凸起113,导滑凸起113嵌入导滑槽1211内与导滑槽1211滑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面壳121围成插接腔124的内侧壁上凹设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导滑槽1211,压线盖110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导滑凸起113,在压线盖110插入插接腔124并相对主体120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导滑凸起113嵌入导滑槽1211内与导滑槽1211滑动配合。
实际上,在压线盖110插入至预设位置前,导滑凸起113与面壳121围成插接腔124的内侧壁过盈配合,随着压线盖110的插入,导滑凸起113在面壳121的内侧壁上滑动,并逐渐靠近导滑槽1211。可以理解的是,导滑槽1211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条件进行预设,预设位置得到对应调整。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滑槽1211与导滑凸起113的设置位置可以进行互换,即导滑槽1211可以设置与压线盖110的外侧壁上,导滑凸起113可以对应凸设于面壳121围成插接腔124的内侧壁上。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预设导滑槽1211与第二压线槽1221的相对位置,以及导滑凸起113与第一压线槽111的相对位置,实现在导滑凸起113沿导滑槽1211滑动的过程中,保证第一压线槽111与第二压线槽1221错位,保证压线盖110的插接精度,防止第一压线槽111偏离预定位置。
为了方便组装,面壳12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1219,底壳122上设置有第二卡扣1225,第二卡扣1225与第一卡扣1219扣合。实际上,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卡扣1219分别设置于面壳121围成容置腔125及插接腔124的内侧壁的靠近底壳122的一端,多个第二卡扣1225分别对应设置于底壳122的外侧壁上。
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将面壳121与底壳122对齐,并对面壳121施加下压力,以使面壳121逐渐罩设在底壳122上,直至第一卡扣1219与第二卡扣1225扣合时停止,实现快速装配,避免人工判断是否安装到位。
请结合参阅图6及图7,图6所示为面壳121与底壳12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面板与底壳122及主板123三者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面壳121围成容置腔125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筋1212,限位筋121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限位筋1212的底端凹设有限位槽1213,即限位槽1213设置于限位筋1212靠近底壳122的一端,底壳122的外垣1223嵌入限位槽1213内。可以理解的是,底壳122包括底板及沿底板周缘设置的外垣1223,外垣1223立设于底板上。
通过预设底壳122的第二卡扣1225设置位置以及外垣1223的高度,以及面壳121上第一卡扣1219与限位槽1213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在第一卡扣1219与第二卡扣1225扣合时,底壳122的外垣1223嵌入限位槽1213内,与限位槽1213的底壁刚好接触或存在间隙。
另外,本实施例中,底壳122的外垣1223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多个支撑块1224,多个支撑块1224与多个限位筋1212的底端共同夹持主板123。可以理解的是,主板123的周缘嵌入支撑块1224与限位筋1212之间的间隙内,主板123不一定与限位筋1212抵持,即限位筋1212起到对主板123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即可,多个支撑块1224起到对主板123的支撑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支撑块1224与多个限位筋1212的底端实现了对主板123的共同夹持,保证了主板123在主体120内的可靠固定,提升恒流驱动器100的结构稳定性。
请参阅图8,图8所示为主板123与面壳121的顶壁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主板123容置于容置腔125内的部分立设有侧板1231,即侧板1231与第一方向平行,侧板1231远离主板123的一端朝面壳121的顶壁延伸。面壳121围成容置腔125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槽1214,侧板1231远离主板123的一端嵌入定位卡槽1214内。通过定位卡槽1214对侧板1231的限位固定,实现了对主板123的进一步固定,提升了结构的可靠程度。
侧板1231上分别设置有按键1232及射频控制模块1233,射频控制模块1233用于联通服务器或是网络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联、网关控制等。面壳121的顶壁贯穿设置有按键孔,恒流驱动器100还包括键帽140及导光柱150,键帽140嵌设于按键孔内并与按键1232配合,导光柱150的一端设置于键帽140的顶部表面,导光柱150的另一端穿过键帽140延伸至射频控制模块1233,用于将射频控制模块1233的光信号传导至键帽140的表面,以实现对操作者的提醒。
为了规避静电ESD风险,并提升按压手感,以及键帽140的复位平整度,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面壳121的内顶壁对应按键孔的位置凸设导向环垣1215,导向环垣1215的内侧壁与按键孔的孔壁共同围成按压通道,键帽140嵌设于按压通道内。即,导向环垣1215的设计增加了键帽140的按压行程,按键1232下压导向深度加大,更有利于导向的稳定性以及键帽140回弹的平整度。
请继续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键帽140包括本体(图中未示出)及底座141,本体设置于底座141的一侧上,本体伸入按压通道内,底座141靠近本体的一侧与导向环垣1215的端壁接触,导向环垣1215的端壁上设置有防呆凸起1216,底座141的外缘开设有防呆缺口1411,防呆凸起1216嵌设于防呆缺口1411内,并与防呆缺口1411滑动配合。
在导向环垣1215的端壁上增设防呆凸起1216,以及在键帽140的底座141的外缘上增设防呆缺口1411,通过防呆凸起1216与防呆缺口1411的配合实现对键帽140安装的快速定位,提升键帽140装配的便捷性。在装配过程中,将键帽140的本体插入按压通道内,之后转动底座141,使得防呆缺口1411与防呆凸起1216对齐,对齐之后延按压通道的延伸方向推动底座141,使得防呆凸起1216嵌入防呆缺口1411即可。
另外,为了提升键帽140的复位回弹性,本实施例中,键帽140还包括两个摆臂142,两个摆臂142各自的一端与底座141连接,两个摆臂142各自远离底座141的一端在底座141的周缘方向上均匀分布,面壳121的内顶壁凸设有多个导向柱1217,多个摆臂142各自远离底座141的一端分别套设于多个导向柱1217上,并与导向柱1217滑动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摆臂142的数量还可以根据应用条件进行调整,对应调整面壳121上设置的导向柱1217数量,满足多个摆臂142在键帽140的底座141的外缘上均匀分布即可。
最后,请再次参阅图1,面壳121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载体固定的固定部1218。固定部1218呈U形缺口,用于安装上墙螺钉,以实现对恒流驱动器100的安装固定。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恒流驱动器100,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压线盖110上设置的第一压线槽111与主体120上设置的第二压线槽1221相互错位,在压线盖110与主体120安装配合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第一压线槽111与第二压线槽1221接触时的止挡作用,第一压线槽111与第二压线槽1221能够相互越过垂直于夹持方向的平面,即第一压线槽111与第二压线槽1221不受最小压线空间的限制,能够夹持直径无限小的电线。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恒流驱动器100能够适配更多不同尺寸规格的电线,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LED灯具,包括LED灯及前述的恒流驱动器100,恒流驱动器100与LED灯电连接,用于调节LED灯的色温与亮度。由于该恒流驱动器100具有适用性更广的特点,因此,该LED灯具能够适配更多不同尺寸规格的电线,方便维护检修,用户体验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线盖及主体,所述压线盖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压线盖上设置有第一压线槽,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压线槽,所述第一压线槽与所述第二压线槽相互错位,所述第一压线槽与所述第二压线槽用于共同夹持接入所述主体的电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开设有在第一方向延伸的插接腔,所述第二压线槽设置于所述插接腔的底壁,所述压线盖设置有所述第一压线槽的一端位于所述插接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外顶壁,所述插接腔贯穿所述外顶壁,所述插接腔的开口位置处的端壁相对于所述外顶壁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腔的开口位置处的端壁与所述外顶壁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120度到15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压线盖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导滑槽,所述主体与所述压线盖剩余一个设置有导滑凸起,所述导滑凸起嵌入所述导滑槽内与所述导滑槽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驱动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压线盖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面壳、底壳及主板,所述面壳罩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共同围成容置腔,所述主板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压线盖穿过所述面壳的顶壁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压线槽设置于所述底壳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扣合,以将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载体固定的固定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立设有侧板,所述面壳围成所述容置腔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侧板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嵌入所述定位卡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按键,所述面壳的顶壁贯穿设置有按键孔,所述恒流驱动器还包括键帽,所述键帽嵌设于所述按键孔内并与所述按键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的内顶壁对应所述按键孔的位置凸设有导向环垣,所述导向环垣的内侧壁与所述按键孔的孔壁共同围成按压通道,所述键帽嵌设于所述按压通道内,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按压通道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包括本体及底座,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上,所述本体伸入所述按压通道内,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与所述导向环垣的端壁接触,所述导向环垣的端壁上设置有防呆凸起,所述底座的外缘开设有防呆缺口,所述防呆凸起嵌设于所述防呆缺口内,并与所述防呆缺口滑动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恒流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还包括多个摆臂,多个所述摆臂各自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多个所述摆臂各自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在所述底座的周缘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面壳的内顶壁凸设有多个导向柱,多个所述摆臂各自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分别套设于多个所述导向柱上,并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
15.一种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LED灯及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恒流驱动器,所述恒流驱动器与所述LED灯电连接,用于调节所述LED灯的色温与亮度。
CN202121483724.8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恒流驱动器及led灯具 Active CN215723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3724.8U CN215723096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恒流驱动器及led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3724.8U CN215723096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恒流驱动器及led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3096U true CN215723096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6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3724.8U Active CN215723096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恒流驱动器及led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3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71948B1 (en) Controlled-impedance cable termination using compliant interconnect elements
US7179105B1 (en) Power supply with a changeable plug element
US5540596A (en) Electric plug for supplying current to electric appliances
KR101198734B1 (ko) 커넥터 및 이 커넥터를 이용한 엘이디 조명기구
US5864461A (en)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 adapter
TW202131555A (zh) 連接器組件
DK2517305T3 (en) DEVICE FOR CONTACTING RECORDING OF A CABLE conductor
US10797428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protective cover
KR100387910B1 (ko) 부동 가이드 커넥터 및 방법
CN215723096U (zh) 一种恒流驱动器及led灯具
US5851123A (en) Multiple socket compatible plug
US20060166561A1 (en) Audio jack connector
CN209880948U (zh) 一种电插塞连接器及其上的卡线装置
JP2017534142A (ja) 対応相互接続要素を使用する被制御インピーダンスケーブル終端部
US7044804B2 (en) Optical-electric connector
CN214379013U (zh) 一种出线口结构及连接器
CN214411589U (zh) 连接器壳体、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KR100692962B1 (ko) 엘시디 램프 장착용 단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소켓
JPS63500410A (ja) フランジケ−シング内に組込むための接続分配器
US6361340B1 (en) Adjustable contact jaw spacing for circuit breaker plug-in base
CN219802832U (zh) 一种两用的驱动电源外壳
CN219514287U (zh) 一种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42302A1 (zh) 转接盒
JP679926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電子機器筐体への回路基板の取付方法
CN215336202U (zh) 一种轨道灯灯座及轨道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