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0379U - 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及线性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及线性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0379U
CN215720379U CN202121540653.0U CN202121540653U CN215720379U CN 215720379 U CN215720379 U CN 215720379U CN 202121540653 U CN202121540653 U CN 202121540653U CN 215720379 U CN215720379 U CN 215720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seat
self
friction plate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406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岑余杰
唐诗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ecang Linear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ecang Linear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ecang Linear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ecang Linear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406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0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0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0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及线性致动器,属于马达领域,具有稳定的自锁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包括外壳和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还包括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旋转座、摩擦座、设于所述旋转座和所述摩擦座之间的摩擦片,所述旋转座套装在驱动轴上并随驱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旋转座的外周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摩擦片向摩擦座方向移动,以使摩擦片和摩擦座之间产生作用在驱动轴上的制动力,所述驱动轴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摩擦片复位并保持与旋转座同步转动。

Description

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及线性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领域,尤其涉及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及线性致动器。
【背景技术】
常用电动升降立柱,通过机芯自锁以及丝杆传动自锁、扭簧自锁原理。机芯自锁通过蜗杆和蜗轮的传动的导程角小于当量摩擦角。常用的蜗杆材料40Cr和蜗轮材料POM100P,形成一定摩擦系数,大概在0.1-0.15左右。但是在电动升降桌中,由于负载加大,最终导致蜗轮受力面加大。蜗轮受力负荷变大,从而导致机芯蜗轮在一段时间负载后,蜗轮的摩擦力减少,导致自锁性能下降。扭簧自锁也是类似原理,扭簧座的材料用的是POM100P,在和金属扭簧受力时,扭簧座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降低摩擦系数,从而导致自锁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具有稳定的自锁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包括外壳和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还包括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旋转座、摩擦座、设于所述旋转座和所述摩擦座之间的摩擦片,所述旋转座套装在驱动轴上并随驱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旋转座的外周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摩擦片向摩擦座方向移动,以使摩擦片和摩擦座之间产生作用在驱动轴上的制动力,所述驱动轴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摩擦片复位并保持与旋转座同步转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旋转座外周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引导面和第一止挡面,所述驱动轴在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旋转座驱动摩擦片沿着第一引导面向摩擦座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轴在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止挡面驱动所述摩擦片同步转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引导面在第一方向上由高向低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旋转座的外周设有多组用于驱动所述摩擦片的驱动部,每组驱动部包括一道所述第一引导面和一道所述第一止挡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对应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面,所述摩擦片外周沿着第一方向设有第二引导面和第二止挡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摩擦片和所述摩擦座其中之一设有第一摩擦部,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部保持配合的第二摩擦部,用于限制摩擦片向摩擦座移动时的周向转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摩擦部包括设于所述摩擦片上的摩擦台,所述第二摩擦部包括设于所述摩擦座上的插孔,所述摩擦台插入所述插孔内并与插孔内壁接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旋转座和所述摩擦片之间设有弹性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摩擦片的外周设有与所述摩擦座的周向内壁匹配的摩擦面,所述摩擦面的外周呈锥面或弧面。
线性致动器,包括上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驱动器,通过驱动轴输出转动动力,通过设置自锁机构可以向驱动轴施加制动力,以避免驱动轴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意外的转动而影响正常使用;自锁机构包括三部分,旋转轴能够驱动摩擦片朝向摩擦座的方向移动,使摩擦片与摩擦座接触,这样一来二者之间便可以产生摩擦力,并通过旋转座将摩擦力作用在驱动轴上阻碍驱动轴在第一方向的转动,从而可以使得驱动轴能够快速停止转动或是限制驱动轴在外力作用下而在第一方向上转动,自锁机构具有较稳定的自锁性能,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自锁力下降的情况;
驱动轴在第二方向转动时,摩擦片复位而不会与摩擦座相接触,因此也不会具有作用在驱动轴上的制动力,以减小驱动轴在第二方向转动时的驱动器损耗的功率,实现了对驱动轴的单向自锁;
现有的一些自锁机构通过摩擦环与电机轴的过盈配合来对电机轴进行自锁,由于摩擦环与电机轴之间为过盈配合,将摩擦环套装在电机轴的过程中,会刮伤电机轴的表面形成毛刺,在电机轴转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用户体验,而本申请中采用的自锁机构,旋转座、摩擦座和摩擦片均不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驱动器内,不会损伤驱动轴,也不会产生上述中的噪音,自锁机构的拆装也相对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座外周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引导面和第一止挡面,所述驱动轴在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旋转座驱动摩擦片沿着第一引导面向摩擦座方向移动,并在所述摩擦片与所述摩擦座相抵后驱动摩擦片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轴在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止挡面驱动所述摩擦片同步转动。第一引导面与摩擦片保持接触,当旋转座开始转动时,第一引导面相对摩擦片转动,在此过程中摩擦片保持与第一引导面的接触,因此能够在第一引导面的引导作用下不断向摩擦座方向靠近,当摩擦座与摩擦片相抵后,旋转座无法通过第一引导面继续驱动摩擦片朝向摩擦座移动,而是带动摩擦片开始同步转动,摩擦片开始转动时与摩擦座之间会出现相对摩擦,从而能够产生作用在驱动轴上的制动力,并且第一引导面是设置在旋转座外周的,旋转座转动不到一圈即可完成对摩擦片的驱动,即驱动轴最多转动一圈即可使自锁机构开始制动,提高了自锁机构的灵敏度;第一止挡面能够在驱动轴沿第二方向转动时,与摩擦片相抵以驱动摩擦片转动,摩擦片在朝向摩擦座的方向上不会具有位移,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使用过盈配合的安装方式来实现自锁,得以方便自锁机构在驱动器上的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导面在第一方向上由高向低设置。第一引导面为斜面或弧面,在旋转座转动过程中,摩擦片相对第一引导面从其的低处移动至高处,即摩擦片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远离旋转座靠近摩擦座,从而得以产生制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座的外周设有多组用于驱动所述摩擦片的驱动部,每组驱动部包括一道所述第一引导面和一道所述第一止挡面。通过设置多组驱动部,能够使得旋转座与摩擦片之间的配合更加平稳,避免摩擦片在驱动轴轴向方向出现位置偏移,影响制动性能,并且多个驱动部意味着有着更多的第一引导面,每道第一引导面在旋转座外周所占的角度也会更小,驱动轴在第一方向上不需要转动超过半圈,自锁机构便能产生自锁力。
进一步的,对应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面,所述摩擦片外周沿着第一方向设有第二引导面和第二止挡面。通过设置第二引导面和第二止挡面,可以增加摩擦片与旋转座的接触面积,提升摩擦片向摩擦座移动过程中的平稳度和顺畅度,且可以减少在摩擦片与摩擦座相抵后,摩擦片与旋转座之间因相对作用力造成的损伤,例如摩擦片上设置了凸起部分代替第二引导面,凸起部分会在与第一引导面相抵时挤压旋转座使旋转座上出现凹痕。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和所述摩擦座其中之一设有第一摩擦部,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部保持配合的第二摩擦部,用于限制摩擦片向摩擦座移动时的周向转动。通过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的配合,可以产生作用在摩擦片上的摩擦力,当旋转座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时,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克服旋转座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摩擦片未与摩擦座接触时便开始随旋转座同步转动,使得自锁机构可以快速产生制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摩擦部包括设于所述摩擦片上的摩擦台,所述第二摩擦部包括设于所述摩擦座上的插孔,所述摩擦台插入所述插孔内并与插孔内壁接触。摩擦台能够相对插孔转动和移动,不会阻挡摩擦片向摩擦座的移动,同时也可以保证具有始终作用在摩擦片上的摩擦力,并且摩擦台和插孔也可以用于实现对摩擦片的定位和引导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座和所述摩擦片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以增加摩擦片与摩擦座之间的作用力以提高制动力,通过设置不同规格的弹性件,可以调节制动力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的外周设有与所述摩擦座的周向内壁匹配的摩擦面,所述摩擦面的外周呈锥面或弧面。锥面或是弧面的摩擦面,只有在摩擦片和摩擦座相抵后才会与摩擦座的内壁相抵产生摩擦力,当驱动轴沿着第二方向转动时,摩擦面与摩擦座之间也不会产生摩擦力影响驱动轴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线性致动器,采用了上述中的驱动器,线性致动器通过驱动器控制立柱伸缩,当立柱在负载压力作用下或是外力作用下使驱动器的驱动轴出现了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趋势,驱动轴沿着第二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后使摩擦片与摩擦座相抵产生自锁力,从而限制了立柱回缩,由于立柱内部通常采用丝杆机构,驱动轴需要转动多圈才能驱动丝杆转动一圈,因此立柱只需要缩回非常小的距离便会触发驱动器的自锁,并且缩回距离是用户无法感受到的,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锁机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外壳100、驱动轴110、端盖120、轴承130;
旋转座200、第一引导面201、第一止挡面202、摩擦座210、摩擦片220、第二引导面221、第二止挡面222、摩擦面223、摩擦台230、插孔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包括外壳100和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110,还包括自锁机构,自锁机构包括旋转座200、摩擦座210、设于旋转座200和摩擦座210之间的摩擦片220,旋转座200套装在驱动轴110上并随驱动轴110同步转动,旋转座200的外周设有驱动部,驱动轴110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部驱动摩擦片220向摩擦座210方向移动,以使摩擦片220和摩擦座210之间产生作用在驱动轴110上的制动力,驱动轴11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部驱动摩擦片220复位并保持与旋转座200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驱动器,通过驱动轴110输出转动动力,通过设置自锁机构可以向驱动轴110施加制动力,以避免驱动轴110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意外的转动而影响正常使用;自锁机构包括三部分,旋转轴能够驱动摩擦片220朝向摩擦座210的方向移动,使摩擦片220与摩擦座210接触,这样一来二者之间便可以产生摩擦力,并通过旋转座200将摩擦力作用在驱动轴110上阻碍驱动轴110在第一方向的转动,从而可以使得驱动轴110能够快速停止转动或是限制驱动轴110在外力作用下而在第一方向上转动,自锁机构具有较稳定的自锁性能,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自锁力下降的情况,并且摩擦片220的材质优选为PEEK,摩擦座210的材质优选为PPS或PEEK,摩擦片220和摩擦座210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使自锁机构的自锁性能不会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驱动器在竖直方向上布置,即驱动轴110的轴向方向即为竖直方向,旋转座200、摩擦片220和摩擦座210设置在竖直方向上,驱动轴110在第二方向转动时,摩擦片22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复位而不会与摩擦座210相接触,因此也不会具有作用在驱动轴110上的制动力,以减小驱动轴110在第二方向转动时的驱动器损耗的功率,实现了对驱动轴110的单向自锁。
上述中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指驱动轴110沿自身轴线自转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现有的一些自锁机构通过摩擦环与电机轴的过盈配合来对电机轴进行自锁,由于摩擦环与电机轴之间为过盈配合,将摩擦环套装在电机轴的过程中,会刮伤电机轴的表面形成毛刺,在电机轴转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用户体验,而本申请中采用的自锁机构,旋转座200、摩擦座210和摩擦片220均不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驱动器内,因此装配过程中不会损伤驱动轴110,也不会产生上述中的噪音,自锁机构的拆装也相对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的,在旋转座200的外周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引导面201,第一引导面201与摩擦片220保持接触,驱动轴110在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引导面201相对摩擦片220转动,在此过程中摩擦片220保持与第一引导面201的接触,因此能够在第一引导面201的引导作用下,使摩擦片220沿着第一引导面201移动而不断向摩擦座210方向靠近,当摩擦座210与摩擦片220相抵后,旋转座200无法通过第一引导面201继续驱动摩擦片220朝向摩擦座210移动,而是带动摩擦片220开始同步转动,摩擦片220开始转动时与摩擦座210之间会出现相对摩擦,从而能够产生作用在驱动轴110上的制动力,并且第一引导面201是设置在旋转座200外周的,旋转座200转动不到一圈即可完成对摩擦片220的驱动,即驱动轴110最多转动一圈即可使自锁机构开始制动,提高了自锁机构的灵敏度。
旋转座200的外周还设置了第一止挡面202,驱动轴110在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止挡面202与摩擦片220相抵以驱动摩擦片220转动,摩擦片220在朝向摩擦座210的方向上不会具有位移,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使用过盈配合的安装方式来实现自锁,得以方便自锁机构在驱动器上的装配。
另外,摩擦片和旋转座之间也可以为螺纹配合(例如旋转座上有一插入摩擦片内的螺纹轴),当旋转座在第一方向转动时,通过螺纹配合关系先驱动摩擦片远离旋转座,当摩擦片与摩擦座相抵后,旋转座便会带动摩擦片同步转动,旋转座在第二方向转动时,螺纹配合关系使得摩擦片逐渐复位并随同旋转座转动。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对驱动轴的单向自锁,但是产生制动力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利于实际使用。
参照图3,驱动轴110在第一方向转动时,摩擦片220需要先朝向摩擦座210方向移动,再随同旋转座200同步转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具体说明了实现上述的运动过程的具体结构。
摩擦片220和摩擦座210其中之一设有第一摩擦部,另一个设有与第一摩擦部保持配合的第二摩擦部,用于限制摩擦片220向摩擦座210移动时的周向转动。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保持配合状态,从而使得摩擦片220和摩擦座210在保持静止时二者之间存在静摩擦力,在相对运动时,二者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可以作用在摩擦片220上,当旋转座200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时,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克服旋转座200与摩擦片220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摩擦片220未与摩擦座210接触时便开始随旋转座200同步转动,使得自锁机构可以快速产生制动力。
作为优选的,第一摩擦部包括设于摩擦片220上的摩擦台230,第二摩擦部包括设于摩擦座210上的插孔240,摩擦台230插入插孔240内并与插孔240内壁接触,摩擦台230能够相对插孔240转动和移动,不会阻挡摩擦片220向摩擦座210的移动,同时也可以保证具有始终作用在摩擦片220上的摩擦力,摩擦台230和插孔240还可以用于实现对摩擦片220的定位和引导作用,避免摩擦片220出现径向移动,并且摩擦台230和插孔240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参照图2和图4,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具体说明了第一引导面201和第一止挡面202的设置结构。
第一引导面201在第一方向上由高到低设置,即第一引导面201可能为斜面或是弧面,在旋转座200转动过程中,摩擦片220相对第一引导面201从其的低处移动至高处,即摩擦片220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远离旋转座200靠近摩擦座210,从而得以产生制动力。
第一止挡面202为一道沿着竖直方向的平面,且与第一引导面201相连,在摩擦片220上对应第一引导面201和第一止挡面202,只需要设置一个朝向旋转座200凸出的部分即可,驱动轴110在第一方向转动时,这个凸出部分沿着第一引导面201滑动,驱动轴110在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止挡面202与这个凸出部分相抵驱动摩擦片220旋转。
第一引导面201和第一止挡面202可以在旋转座200成型后,在其外周铣削一块凹陷的大致呈直角三角状的区域即可,凹陷区域的底壁为第一引导面201,侧壁为第一止挡面202。
参照图2和图4,为了使摩擦片220向摩擦座210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应第一引导面201和第一止挡面202,摩擦片220外周沿着第一方向设有第二引导面221和第二止挡面222。
第二引导面221和第一引导面201形状匹配,二者能够较好的贴合,可以增加摩擦片220与旋转座200的接触面积,提升摩擦片220向摩擦座210移动过程中的平稳度和顺畅度,且可以减少在摩擦片220与摩擦座210相抵后,摩擦片220与旋转座200之间因相对作用力造成的损伤。示例性的:在摩擦片220的外周设置了朝旋转座200方向凸出的凸起,凸起与第一引导面201接触,当旋转座200朝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凸起相对第一引导面201滑动,当摩擦片220与摩擦座210相抵后,二者之间的相对作用里通过凸起施加在第一引导面201,二者的接触面积小,压强大,因此第一引导面201在凸起的挤压作用下会出现凹痕。
第二引导面221和第二止挡面222可以在摩擦片220成型后,在其外周设置直角三角状的凸出部分即可,凸出部分的直角边即为第二止挡面222,斜边即为第二引导面221,摩擦片220与旋转座200配合时,此凸出部分可以塞入到旋转座200上的凹陷区域内并保持第一引导面201与第二引导面221、第一止挡面202与第二止挡面222的贴合。
参照图2和图4,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将一道第一引导面201和一道第一止挡面202定义为一组驱动部,旋转座200的外周设有多组驱动部。
通过设置多组驱动部,能够使得旋转座200与摩擦片220之间的配合更加平稳,避免摩擦片220在驱动轴110轴向方向出现位置偏移,影响制动性能,并且多个驱动部意味着有着更多的第一引导面201,每道第一引导面201在旋转座200外周所占的角度也会更小,驱动轴110在第一方向上不需要转动超过半圈,自锁机构便能产生自锁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自锁机构的自锁扭矩大小可以进行调整。
在旋转座和摩擦片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以增加摩擦片与摩擦座之间的作用力以提高制动力,通过设置不同规格的弹性件,可以调节制动力大小。弹性件可以为弹簧或是硅胶件等具有弹性的零部件。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具体说明了自锁机构在驱动器上的安装方式。
驱动器的驱动轴110,一端伸出外壳100来输出转矩,另一端为扁位,也伸出外壳100,自锁机构设置在外壳100的这一端,旋转座200套装在扁位上,并通过螺钉与驱动轴110固定连接,以避免旋转座200与驱动轴110分离,外壳100的这一端固定安装有端盖120,端盖120的端部通过螺钉安装摩擦座210,摩擦片220设置在摩擦座210和旋转座200之间,使自锁机构的拆装较为方便,端盖120将摩擦片220和旋转座200包容在内,端盖120内还设置有轴承130,轴承130套装在驱动轴110上且与端盖120内壁相抵,旋转座200、摩擦片220与端盖120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设置轴承130可以保持驱动轴110的稳定,避免旋转座200、摩擦片220出现径向晃动。
摩擦座210的下端伸入到端盖120内,用于与摩擦片220外周的摩擦面223接触,增加二者的接触面积,在摩擦片220复位过程中,摩擦面223与摩擦座210之间的摩擦力会阻碍摩擦片220朝向旋转座200方向移动,因此摩擦面223被设置成锥面或弧面,摩擦座210伸入到端盖120内部分的内壁形状与摩擦面223相匹配,锥面或是弧面的摩擦面223,只有在摩擦片220和摩擦座210相抵后才会与摩擦座210的内壁相抵产生摩擦力,当驱动轴110沿着第二方向转动时,摩擦面223与摩擦座210之间也不会产生摩擦力影响驱动轴110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线性致动器,采用了上述中的驱动器。线性致动器通常应用于升降装置,例如升降床、升降桌,通过驱动器控制立柱伸缩,从而实现升降。当线性致动器的立柱在负载压力作用下或是外力作用下使驱动器的驱动轴出现了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趋势,驱动轴沿着第二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后使摩擦片与摩擦座相抵产生自锁力,从而限制了立柱回缩,由于立柱内部通常采用丝杆机构,驱动轴需要转动多圈才能驱动丝杆转动一圈,因此立柱只需要缩回非常小的距离便会触发驱动器的自锁,并且缩回距离是用户无法感受到的,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常规的伸缩立柱的伸缩速度为35mm/s,内部的丝杆的导程为10+10,由于丝杆导程小,所以常规采用机芯+扭簧+丝杆的方式实现自锁。若是将而将常规伸缩立柱升降速度提升止80mm/s-150mm/s、或者常规伸缩立柱负载加大到4倍静态自锁,如果还是采用机芯+扭簧+丝杆的方式进行自锁,由于提升速度加快,会引起电机转速加快,噪音加大。如果将丝杆导程改成20+20,由于丝杆自锁力下降,整桌负载测试就会有下降的现象。而线性致动器采用了本申请的驱动器,在升降装置整体负载的同时,丝杆导程加大或者取消扭簧的同时,可以提升整桌负载自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包括外壳和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旋转座、摩擦座、设于所述旋转座和所述摩擦座之间的摩擦片,所述旋转座套装在驱动轴上并随驱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旋转座的外周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摩擦片向摩擦座方向移动,以使摩擦片和摩擦座之间产生作用在驱动轴上的制动力,所述驱动轴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摩擦片复位并保持与旋转座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外周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引导面和第一止挡面,所述驱动轴在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旋转座驱动摩擦片沿着第一引导面向摩擦座方向移动,并在所述摩擦片与所述摩擦座相抵后驱动摩擦片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轴在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止挡面驱动所述摩擦片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面在第一方向上由高向低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的外周设有多组用于驱动所述摩擦片的驱动部,每组驱动部包括一道所述第一引导面和一道所述第一止挡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面,所述摩擦片外周沿着第一方向设有第二引导面和第二止挡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和所述摩擦座其中之一设有第一摩擦部,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部保持配合的第二摩擦部,用于限制摩擦片向摩擦座移动时的周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部包括设于所述摩擦片上的摩擦台,所述第二摩擦部包括设于所述摩擦座上的插孔,所述摩擦台插入所述插孔内并与插孔内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和所述摩擦片之间设有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的外周设有与所述摩擦座的周向内壁匹配的摩擦面,所述摩擦面的外周呈锥面或弧面。
10.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
CN202121540653.0U 2021-07-07 2021-07-07 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及线性致动器 Active CN215720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0653.0U CN215720379U (zh) 2021-07-07 2021-07-07 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及线性致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0653.0U CN215720379U (zh) 2021-07-07 2021-07-07 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及线性致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0379U true CN21572037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40653.0U Active CN215720379U (zh) 2021-07-07 2021-07-07 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及线性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0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5301B (zh) 一种使用寿命更长的升降机构
CN110402340B (zh) 一种轮椅用可调控蜗杆传动机构
EP4306819A1 (en) Self-locking device suitable for motor, and linear actuator
CN215720379U (zh) 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器及线性致动器
CN206640095U (zh) 导电滑环及手术灯
TWM404297U (en) Linear actuator with high-weight loading
CN214699040U (zh) 一种丝杆自锁装置和应用其的升降支腿和升降桌
CN110382911B (zh) 一种轮椅用蜗杆传动机构
CN201376206Y (zh) 高精度分度装置
CN112049911A (zh) 一种升降机用自定心的双输出蜗轮蜗杆结构
CN101462240A (zh) 高精度分度装置
CN214499942U (zh) 电动执行机构的自锁装置及电动执行机构
EP4306480A1 (en) Self-locking mechanism, motor, and linear actuator
US20240068550A1 (en) Self-locking drive and linear actuator
CN110381903B (zh) 一种用于轮椅的蜗杆传动机构
CN210383145U (zh) 升降取暖桌
TWI421421B (zh) 高載重線性致動器
CN209915306U (zh) 一种防下滑丝杆升降立柱
CN208369394U (zh) 智能锁电机总成
CN116799539B (zh) 一种可降低对接插头插入力的冠簧
CN217036892U (zh) 一种可升降的360度旋转式z轴地板
CN213628734U (zh) 一种机电作动器丝杠的支撑结构
CN216111729U (zh) 一种新型轴承
CN216797055U (zh) 一种可承压的稳固型软包座椅
CN210153609U (zh) 一种可升降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