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9471U -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9471U
CN215719471U CN202122217513.6U CN202122217513U CN215719471U CN 215719471 U CN215719471 U CN 215719471U CN 202122217513 U CN202122217513 U CN 202122217513U CN 215719471 U CN215719471 U CN 215719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pump
plate
fix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75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
武原
何前鹏
夏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75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9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9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9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主体,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限位板、挡板、通孔、卡槽、锁死支架、第一空心块、第二空心块和弹性绳的配合,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拆装较为方便,从而便于使用者对该固定支架上的水泵主体进行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大多通过水泵固定支架将水泵固定在指定位置处,并通过水泵对污水进行输送。但目前,由于水泵固定支架与水泵之间大多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进而在拆装水泵时,需要使用工具才能进行拆装,并且,在拧螺栓时,若操作不当,则容易导致螺栓断裂或卡死,从而导致水泵固定支架与水泵之间拆装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由于水泵固定支架与水泵之间大多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进而在拆装水泵时,需要使用工具才能进行拆装,并且,在拧螺栓时,若操作不当,则容易导致螺栓断裂或卡死,从而导致水泵固定支架与水泵之间拆装较为麻烦,而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主体,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通孔的内壁和卡槽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锁死支架,所述锁死支架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块,所述限位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空心块,所述第一空心块的内壁和第二空心块的内壁均粘接有弹性绳。
优选的,所述锁死支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通孔的内壁和卡槽的内壁均与卡块的表面接触,所述转轴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表面和第一空心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卡块为椭圆块,所述转轴的中心、卡块的中心和转块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心块的上下两侧和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U形柱,所述第一U形柱的表面和限位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远离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示环,所述指示环的内壁与转块的表面接触,所述转块远离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柱,所述第二U形柱的内壁与指示环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贴合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限位板、挡板、通孔、卡槽、锁死支架、第一空心块、第二空心块和弹性绳,其中,当卡块插入至通孔和卡槽内时,通过弹性绳使卡块与卡槽紧密接触,并通过卡块、卡槽、限位板和挡板的配合,将水泵主体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同时,当卡块与卡槽分离时,第二固定板能在第一固定板上自由滑动,进而使水泵主体与第一固定板分离,进而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限位板、挡板、通孔、卡槽、锁死支架、第一空心块、第二空心块和弹性绳的配合,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拆装较为方便,从而便于使用者对该固定支架上的水泵主体进行拆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U形柱使第一空心块与限位板之间最大距离受到限制,进而防止因使用者过度的拉动转块,而导致弹性绳发生断裂,同时,通过第一U形柱和第一空心块的配合,使连接块仅能前后移动,进而使转轴的中心与通孔的中心始终在同一水平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C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卡块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水泵主体;4、限位板;5、挡板;6、通孔;7、卡槽;8、锁死支架;81、转轴;82、卡块;83、转块;84、轴承;85、连接块;9、第一空心块;10、第二空心块;11、弹性绳;12、第一U形柱;13、固定块;14、指示环;15、第二U形柱;16、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9,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一固定板1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主体3,第二固定板2的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5,挡板5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2的上表面接触,当第二固定板2分别与挡板5和限位板4接触时,通过挡板5和限位板4,使第二固定板2仅能在第一固定板1上前后移动,限位板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6,第二固定板2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卡槽7,通孔6的内壁和卡槽7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锁死支架8,锁死支架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块9,限位板4远离第二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空心块10,第一空心块9的内壁和第二空心块10的内壁均粘接有弹性绳11。
锁死支架8包括转轴81,转轴81靠近第二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82,通孔6的内壁和卡槽7的内壁均与卡块82的表面接触,转轴81远离第二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83,转轴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84,轴承84的表面和第一空心块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5,卡块82为椭圆块,转轴81的中心、卡块82的中心和转块83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弹性绳11对第一空心块9的拉力,使卡块82与卡槽7紧密接触。
实施例二:
参照图1-6,第一空心块9的上下两侧和连接块8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U形柱12,第一U形柱12的表面和限位板4远离第二固定板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通过第一U形柱12使第一空心块9仅能左右移动。
连接块85远离限位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示环14,指示环14的内壁与转块83的表面接触,转块83远离限位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柱15,第二U形柱15的内壁与指示环14的表面接触,通过指示环14和第二U形柱15的配合,使使用者能准确的判断转块83转动的角度。
第二固定板2的背面贴合设置有定位块16,定位块16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定位块16使第二固定板2上的卡槽7与卡块82之间能快速对齐。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固定支架时,先将第一固定板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处,然后,将带有水泵主体3的第二固定板2放置在第一固定板1上,并使挡板5和限位板4均与第二固定板2接触,然后,将卡块82插入至通孔6和卡槽7内,并通过弹性绳11使卡块82与卡槽7紧密接触,此时,通过卡块82、卡槽7、限位板4和挡板5的配合,使第二固定板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上,并使水泵主体3固定在该固定支架上,当使用者需要将该固定支架与水泵主体3分离时,先通过拉动转块83使卡块82与通孔6分离,并当卡块82与通孔6分离后,通过转动转块83,使卡块82与通孔6错开,此时,由于卡块82与通孔6错开,进而使卡块82不会再次插入至卡槽7内,然后,通过水平移动第二固定板2,使第二固定板2分别与限位板4和挡板5分离,并使水泵主体3从该固定支架上拆卸下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6)

1.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所述第二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主体(3),所述第二固定板(2)的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2)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限位板(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6),所述第二固定板(2)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卡槽(7),所述通孔(6)的内壁和卡槽(7)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锁死支架(8),所述锁死支架(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块(9),所述限位板(4)远离第二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空心块(10),所述第一空心块(9)的内壁和第二空心块(10)的内壁均粘接有弹性绳(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支架(8)包括转轴(81),所述转轴(81)靠近第二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82),所述通孔(6)的内壁和卡槽(7)的内壁均与卡块(82)的表面接触,所述转轴(81)远离第二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83),所述转轴(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84),所述轴承(84)的表面和第一空心块(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82)为椭圆块,所述转轴(81)的中心、卡块(82)的中心和转块(83)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块(9)的上下两侧和连接块(8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U形柱(12),所述第一U形柱(12)的表面和限位板(4)远离第二固定板(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85)远离限位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示环(14),所述指示环(14)的内壁与转块(83)的表面接触,所述转块(83)远离限位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柱(15),所述第二U形柱(15)的内壁与指示环(14)的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的背面贴合设置有定位块(16),所述定位块(16)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2122217513.6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 Active CN215719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7513.6U CN215719471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7513.6U CN215719471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9471U true CN215719471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9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7513.6U Active CN215719471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9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1947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固定支架
CN216625377U (zh) 一种模块化ups电源主控制板的安装固定装置
CN211131902U (zh) 一种普外科护理用药盘
CN211968180U (zh) 一种具有防脱机构的汽车金属嵌件
CN210108350U (zh) 多功能水平尺
CN21095710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控制器测试的连接器
CN215939591U (zh) 一种推流搅拌器用搅拌桨叶
CN209920249U (zh) 一种房建外墙体打孔装置
CN213448703U (zh) 一种复合人造板材洗手柜
CN213097378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刀具架
CN211599121U (zh) 一种节能高架真空喷射泵
CN217632306U (zh) 一种新型组合钻体
CN215721496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污水处理管道
CN216654662U (zh) 一种检验科用组合式试管固定架
CN218076344U (zh) 立柱与平台的连接结构
CN211781563U (zh) 一种空调快速安装设备
CN214911370U (zh) 一种肾内科急诊用血液透析仪
CN211401982U (zh) 一种节能型建筑物工程检测装置
CN215311496U (zh) 一种集成式平板膜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7408508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外壳
CN213580591U (zh) 一种口罩合成血液穿透检测装置
CN214621867U (zh) 一种泌尿科抽样取尿器
CN21613417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电力保护装置
CN211293717U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络用远程控制装置
CN212134416U (zh) 一种新型循环鼓泡测试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